汽车吊验算
汽车式起重机稳定性验算计算书

30
G3重心至回转中心的距离l3(m)
3
吊装荷载自重标准值Q1(包括构件自重
和索具自重)(kN)
40
吊钩自重标准值Q2(kN)
5
起重臂臂自重标准值Q3(kN)
10
旋转中心至支腿倾翻支点的距离a1(m)
2.5
旋转中心至起重臂下铰点的距离a2(m)
1.4
旋转中心至起重臂重心的距离a3(m)
汽车式起重机稳定性验算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安全技术规范》JGJ276-2012 2、《起重吊装计算及安全技术》主编卜一德
一、计算参数
起重机是否安装支腿作业
起重机机身可转动部分的自重标准值
是
G1(不包括起重臂、吊钩、配重)(kN)
25
G1重心至旋转中心的距离l1(m)
1
起重机底盘部分的自重标准值G2(kN)
2.9
支腿倾翻支点至起重臂重心的距离
x(m)
0.4
额定起重量时幅度R(m)
7
起重机稳定性安全系数允许值[K]
二、计算示意图
1.333
示意图
三、汽车式起重机稳定性验算
稳定性安全系数: K=Mr/Mov=[G1(l1+a1)+G2a1+G3(l3+a1)]/[(Q1+Q2)(R-a1)+Q3x]=[25×(1+2.5)+15×2.5+30×( 3+2.5)]/[(40+5)(7-2.5)+10×0.4]=1.404
K=1.404≥[K]=1.333 满足要求!
25t汽车吊上楼面施工验算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GTC钢结构及属屋面工程施工GTCSG-03标段小型汽车吊上楼面施工验算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日期: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郑州机场二期扩建工程GTCSG-03标段项目经理部目录一、汽车吊吊装工况 (1)1、吊车荷载及尺寸 (1)2、吊车支腿压力计算 (1)3、楼面等效荷载计算 (3)二、汽车吊行走工况 (6)1、设计荷载: (6)2、小型汽车吊行驶相关参数 (6)3、承载力校核 (6)小型汽车吊上楼面验算汽车吊上楼面施工作业存在两种工况:工况一为汽车吊吊装作业时的工况,工况二为汽车吊在楼面上行走的工况。
一、汽车吊吊装工况1、吊车荷载及尺寸质量参数行驶状态自重(总质量)kN 125 前轴荷kg 55后轴荷kg 70尺寸参数支腿纵向距离m 4.3 支腿横向距离m 4.8根据施工方案,12t汽车吊网架拼装过程中,最不利工况为:吊装半径10m,吊重1t,即起重力矩为10t m,汽车吊自重为12.5吨。
2、吊车支腿压力计算2.1计算简图汽车吊吊装作业时,支腿最不利情况为汽车吊四个支腿全部支撑在钢筋混凝土楼板上。
如下如所示:以下按最不利情况计算,计算过程如下:2.2计算工况工况一、起重臂沿车身方向(o =0α)工况二、起重臂垂直车身方向(o =90α)工况三、起重臂沿支腿对角线方向(o =52α)2.3支腿荷载计算公式[]/4(cos /2a+sin /2b)N P M αα=±∑2.4计算结果A 工况一、起重臂沿车身方向(o =0α)[]1=2/4+(cos /2a+sin /2b)N N P M αα=∑=(+)/+(/8.6)=t 12.514101 4.538[]3=4/4-(cos /2a+sin /2b)N N P M αα=∑=+/-/8.6=t (12.51)410(1)2.212B 工况二、起重臂垂直车身方向(o =90α)[]1=3/4+(cos /2a+sin /2b)N N P M αα=∑=+/+/9.6=t (12.51)410(1)4.417 []2=4/4-(cos /2a+sin /2b)N N P M αα=∑=+/-/9.6=t (12.51)410(1)2.333C 工况三、起重臂沿支腿对角线方向(o =52α)[]1/4+(cos /2a+sin /2b)9N P M αα=∑00=+/+cos52/8.6+sin52/9.6=4.91t (12.51)410() []2/4-(cos /2a-sin /2b)N P M αα=∑00=+/-cos52/8.6-sin52/9.6=3.48t (12.51)410() []3/4+(cos /2a-sin /2b)N P M αα=∑00=+/+cos52/8.6-sin52/9.6=3.27t (12.51)410() []4/4-(cos /2a+sin /2b)N P M αα=∑ 00=+/-cos52/8.6+sin52/9.6=1.84t (12.51)410() 根据以上工况分析可知,汽车吊在楼面吊装作业最不利工况时,单个支腿最大荷载为4.91t ,计算分析时取值为5.0t ,计算分析如下:3、楼面等效荷载计算3.1计算简图3.2基本资料3.2.1周边支承的双向板,按上下和左右支承单向板的绝对最大弯矩等值,板的跨度 L x= 4000mm, L y= 7000mm,板的厚度 h = 120mm3.2.2局部集中荷载 N = 50kN,荷载作用面的宽度 b tx= 1000mm,荷载作用面的宽度 b ty= 1000mm;垫层厚度 s = 100mm荷载作用面中心至板左边的距离 x = 2000mm,最左端至板左边的距离 x1=1500mm,最右端至板右边的距离 x2= 1500mm荷载作用面中心至板下边的距离 y = 3500mm,最下端至板下边的距离 y1=3000mm,最上端至板上边的距离 y2= 3000mm3.3 荷载作用面的计算宽度3.3.1 b cx= b tx + 2s + h = 1000+2*100+120 = 1320mm3.3.2 b cy= b ty + 2s + h = 1000+2*100+120 = 1320mm3.4 局部荷载的有效分布宽度3.4.1按上下支承考虑时局部荷载的有效分布宽度当 b cy≥ b cx, b cx≤ 0.6L y时,取 b x= b cx + 0.7L y= 1320+0.7*7000 =6220mm当 b x> L x时,取 b x= L x= 4000mm3.4.2按左右支承考虑时局部荷载的有效分布宽度当 b cx≥ b cy, b cy≤ 0.6L x时,取 b y= b cy + 0.7L x= 1320+0.7*4000 =4120mm3.5 绝对最大弯矩3.5.1按上下支承考虑时的绝对最大弯矩3.5.1.1将局部集中荷载转换为 Y 向线荷载q y= N / b ty= 50/1 = 50kN/m3.5.1.2 M maxY= q y·b ty·(L y - y)·[y1 + b ty·(L y - y) / 2L y] / L y= 50*1*(7-3.5)*[3+1*(7-3.5)/(2*7)]/7 = 81.25kN·m3.5.2按左右支承考虑时的绝对最大弯矩3.5.2.1将局部集中荷载转换为 X 向线荷载q x= N / b tx= 50/1 = 50kN/m3.5.2.2 M maxX= q x·b tx·(L x - x)·[x1 + b tx·(L x - x) / 2L x] / L x= 50*1*(4-2)*[1.5+1*(4-2)/(2*4)]/4 = 43.75kN·m3.6 由绝对最大弯矩等值确定的等效均布荷载3.6.1按上下支承考虑时的等效均布荷载q ey= 8M maxY / (b x·L y2) = 8*81.25/(4*72) = 3.32kN/m23.6.2按左右支承考虑时的等效均布荷载q ex= 8M maxX / (b y·L x2) = 8*43.75/(4.12*42) = 5.31kN/m23.6.3等效均布荷载 q e= Max{q ex, q ey} = Max{3.32, 5.31} = 5.31kN/m23.7 由局部荷载总和除以全部受荷面积求得的平均均布荷载q e' = N / (L x·L y) = 50/(4*7) = 1.79kN/m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orGain 结构快速设计程序 V2014.07.2175.147748】 Date: 2014/10/19(5)加强措施1)考虑混凝土楼板次梁间距为 4.0mX7.0m,汽车吊施工作业的过程中下部铺设路基箱,路基箱的单块尺寸为1.0m×1.0m(厚度100mm)。
25t汽车吊地下车库顶板作业工况验算

25t 汽车吊地下车库顶板作业工况验算1。
概述本工程采用25t 汽车吊进入二层平台顶部进行吊装作业,故需要设定行走道路,并进行各工况下混凝土结构验算与加固处理。
2.分析依据本分析依据吊车在施工阶段的实际载荷和行走路线对基础底板进行分析。
依据的相关规范如下所示。
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2)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4) 三组团地下车库部分施工图5)相关参数25t 汽车吊参数:左右汽车轮距为2410mm ,汽车吊车行驶状态自重约26.4t,车长宽12.38m×2。
5m.第1~3轴中相邻轴间距分别为2950mm 、1875mm 、1350mm 、1400mm;第1轴自重为6。
53t (F 1=65。
3kN ),第2~3轴自重为9。
935t(F 2=99。
35kN )。
3。
行走时混凝土梁承载力验算3。
1 计算简图汽车吊行走时,两侧轮距略小于主次梁间的轴距2750mm ,计算时视为两侧轮压荷载分别作用于脚手架上。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附录 B.0。
5,计算汽车荷载有效分布宽度。
已知汽车轨距e=2500mm ;单侧车轮宽取为b tx =50mm,作用面积长取为b ty =500mm ;单个车轮作用面积长宽计算值分别为:50160210cx tx b b h mm =+=+=;500160660cy ty b b h mm =+=+=;由于cx cy b b <, 2.21,2750cy cx b b l <<=mm ;单个车轮作用有效宽度0.72585cy b b l mm =+=;则行走时车轮下作用面为2750x2585mm ,为安全起见按2000x2000m 考虑一侧轮胎下方板带受力为:250.02F kN 。
计算时采用吊车荷载全部传至脚手架,混凝土结构仅承担结构自重。
2m ×2m 计算范围内有间距1000mm 的脚手架支撑根数应不少于3×3=9根, 底部立杆承受的活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N Qk =3×12=3kN;不组合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为:N=1。
350吨汽车吊地基承载力验算

350吨汽车吊地基承载力验算吊装概述考虑到350吨吊车吊装时的实际工况,吊车吊装过程中,吊装钢构件与吊车一个支脚在同一直线时为吊车最不利受力状态(如下图所示),支腿2受力最大。
350吨汽车吊自重为G1=84.2t ,吊车配重G2=107t ,吊重(钢箱梁+钢丝绳)Q=33.9t ,支腿全伸尺寸为9m*9m 。
图 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1 350吨汽车吊起吊示意图 支腿压力计算1、支腿反力计算公式:N ∑∑+++=XiXi Xi My Yi Yi Yi Mx n Q G ****)( G ——汽车吊整车自重(含配重);Q ——汽车吊起重载荷(吊重);N ——汽车吊支腿反力;n ——汽车吊支腿数;Mx 、My ——作用于汽车吊上的外力对通过回转中心的X\Y 轴的力矩值; Xi 、Yi ——支腿至通过回转中心的X 、Y 轴的距离;2、350t 汽车吊整机自重:G=191.2t;3、腿最大压力:1)钢结构构件重量33.9t ;考虑动载荷时汽车吊起吊重量:Q=33.9*1.2=40.68t(动载系数取为1.2)2).吊装对X,Y 轴的力矩Mx=40.68*11.72=476.8t.mMy=40.68*16.21=659t.mt N 62.1204*5.4*5.45.4*6594*5.4*5.45.4*8.476468.401074.82)3(=++++=4、350t 汽车吊支腿压力分散处理350吨汽车吊支腿底座尺寸为0.75m×0.75m ,支腿下方路基板尺寸为2.2m×2.2m ,则地面应力扩散面积为:S=2.2m×2.2m=4.84m 2。
P=kPa 24484.48.9*62.120==S N 由此算得支腿2位置地基处理后承载力不小于:250kPa 。
小型汽车吊上楼面验算计算书

小型汽车吊上楼面验算计算书专业:结构总设计师(项目负责人):__ _审核: ____ ____ _校对: ____ __ _ ____设计计算人: ____ _________ _***********所2018年1月汽车吊上楼面施工作业存在两种工况:工况一为汽车吊在楼面上行走的工况,工况二为汽车吊吊装作业时的工况。
一、楼面行走工况1、设计荷载根据原结构设计模型,四层楼面设计恒荷载9kN/m2,楼面设计活荷载8kN/m2,四层楼面楼板厚度120mm,楼板自重恒荷载3kN/m2。
因此,汽车吊楼面行走工况下,等效均布荷载不超过(9-3)+8=14kN/m2为宜。
汽车吊行走区域如下图所示。
图 1汽车吊行走区域布置图2、吊车荷载及尺寸3、汽车吊行驶相关参数15吨小型汽车吊基本尺寸、轮宽及其行驶过程中各轮位置对楼板产生的荷载如下图所示:图 2汽车荷载参数4、承载力校核15吨汽车吊行走时,后两轮居于板跨中为最不利工况,如下图:图 3 汽车楼面行走计算简图4.1 基本资料4.1.1 工程名称:局部承压计算4.1.2 周边支承的双向板,按上下和左右支承单向板的绝对最大弯矩等值,板的跨度 Lx = 3250mm, Ly = 8000mm,板的厚度 h = 120mm4.1.3 局部荷载4.1.3.1 第一局部荷载局部集中荷载 N = 42kN,荷载作用面的宽度 btx = 200mm,荷载作用面的宽度 bty = 600mm;垫层厚度 s = 0mm荷载作用面中心至板左边的距离 x = 1625mm,最左端至板左边的距离x1 = 1525mm,最右端至板右边的距离 x2 = 1525mm荷载作用面中心至板下边的距离 y = 3100mm,最下端至板下边的距离y1 = 2800mm,最上端至板上边的距离 y2 = 4600mm4.1.3.2 第二局部荷载局部集中荷载 N = 42kN,荷载作用面的宽度 btx = 200mm,荷载作用面的宽度 bty = 600mm;垫层厚度 s = 0mm荷载作用面中心至板左边的距离 x = 1625mm,最左端至板左边的距离x1 = 1525mm,最右端至板右边的距离 x2 = 1525mm荷载作用面中心至板下边的距离 y = 4900mm,最下端至板下边的距离y1 = 4600mm,最上端至板上边的距离 y2 = 2800mm4.2 第一局部荷载4.2.1 荷载作用面的计算宽度4.2.1.1 bcx = btx + 2s + h = 200+2*0+120 = 320mm4.2.1.2 bcy = bty + 2s + h = 600+2*0+120 = 720mm4.2.2 局部荷载的有效分布宽度4.2.2.1 按上下支承考虑时局部荷载的有效分布宽度当 bcy ≥ bcx, bcx ≤ 0.6Ly 时,取 bx = bcx + 0.7Ly =320+0.7*8000 = 5920mm当 bx > Lx 时,取 bx = Lx = 3250mm4.2.2.2 按左右支承考虑时局部荷载的有效分布宽度当 bcx < bcy, bcy ≤ 2.2Lx 时,取by = 2bcy / 3 + 0.73Lx = 2*720/3+0.73*3250 = 2853mm 当 0.5by > 0.5ey2 时,取 by = 1426 + 0.5ey2 = 1426+0.5*1800 =2326mm4.2.3 绝对最大弯矩4.2.3.1 按上下支承考虑时的绝对最大弯矩4.2.3.1.1 将局部集中荷载转换为 Y 向线荷载qy = N / bty = 42/0.6 = 70kN/m4.2.3.1.2 MmaxY=qy·bty·(Ly - y)·[y1 + bty·(Ly - y) / 2Ly] / Ly= 70*0.6*(8-3.1)*[2.8+0.6*(8-3.1)/(2*8)]/8 =76.76kN·m4.2.3.2 按左右支承考虑时的绝对最大弯矩4.2.3.2.1 将局部集中荷载转换为 X 向线荷载qx = N / btx = 42/0.2 = 210kN/m4.2.3.2.2 MmaxX=qx·btx·(Lx - x)·[x1 + btx·(Lx - x) / 2Lx] / Lx=210*0.2*(3.25-1.625)*[1.525+0.2*(3.25-1.625)/(2*3.25)]/3.25 = 33.08kN·m4.2.4 由绝对最大弯矩等值确定的等效均布荷载4.2.4.1 按上下支承考虑时的等效均布荷载qey = 8MmaxY / (bx·Ly2) = 8*76.76/(3.25*82) = 2.95kN/m24.2.4.2 按左右支承考虑时的等效均布荷载qex = 8MmaxX / (by·Lx2) = 8*33.08/(2.326*3.252) = 10.77kN/m24.2.5 由局部荷载总和除以全部受荷面积求得的平均均布荷载qe' = N / (Lx·Ly) = 42/(3.25*8) = 1.62kN/m24.3 第二局部荷载4.3.1荷载作用面的计算宽度4.3.1.1 b cx= b tx + 2s + h = 200+2*0+120 = 320mm4.3.1.2 b cy= b ty + 2s + h = 600+2*0+120 = 720mm4.3.2局部荷载的有效分布宽度4.3.2.1按上下支承考虑时局部荷载的有效分布宽度当 b cy≥ b cx, b cx≤ 0.6L y时,取 b x= b cx+ 0.7L y= 320+0.7*8000 = 5920mm当 b x> L x时,取 b x= L x= 3250mm4.3.2.2按左右支承考虑时局部荷载的有效分布宽度当 b cx< b cy, b cy≤ 2.2L x时,取b y= 2b cy / 3 + 0.73L x= 2*720/3+0.73*3250 = 2853mm当 0.5b y> 0.5e y1时,取 b y= 0.5e y1 + 1426 = 0.5*1800+1426 =2326mm4.3.3绝对最大弯矩4.3.3.1按上下支承考虑时的绝对最大弯矩4.3.3.1.1将局部集中荷载转换为 Y 向线荷载q y= N / b ty= 42/0.6 = 70kN/m4.3.3.1.2 M maxY= q y·b ty·(L y - y)·[y1 + b ty·(L y - y) / 2L y] / L y= 70*0.6*(8-4.9)*[4.6+0.6*(8-4.9)/(2*8)]/8= 76.76kN·m4.3.3.2按左右支承考虑时的绝对最大弯矩4.3.3.2.1将局部集中荷载转换为 X 向线荷载q x= N / b tx= 42/0.2 = 210kN/m4.3.3.2.2 M maxX= q x·b tx·(L x - x)·[x1 + b tx·(L x - x) / 2L x] / L x=210*0.2*(3.25-1.625)*[1.525+0.2*(3.25-1.625)/(2*3.25)]/3.25= 33.08kN·m4.3.4由绝对最大弯矩等值确定的等效均布荷载4.3.4.1按上下支承考虑时的等效均布荷载q ey= 8M maxY / (b x·L y2) = 8*76.76/(3.25*82) = 2.95kN/m24.3.4.2按左右支承考虑时的等效均布荷载q ex= 8M maxX / (b y·L x2) = 8*33.08/(2.326*3.252) = 10.77kN/m24.3.5由局部荷载总和除以全部受荷面积求得的平均均布荷载q e' = N / (L x·L y) = 42/(3.25*8) = 1.62kN/m24.4 结果汇总4.4.1 等效均布荷载 qe = 10.77kN/m2<14kN/m2二、汽车吊装工况1、吊车支腿压力计算根据施工方案,15t汽车吊钢架拼装过程中,最不利工况为:吊装半径12m,吊重1.2t,即起重力矩为14.4t▪m,汽车吊自重为15吨。
25t汽车吊上楼面施工验算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GTC钢结构及属屋面工程施工GTCSG-03标段小型汽车吊上楼面施工验算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日期: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郑州机场二期扩建工程GTCSG-03标段项目经理部目录一、汽车吊吊装工况 (1)1、吊车荷载及尺寸 (1)2、吊车支腿压力计算 (1)3、楼面等效荷载计算 (3)二、汽车吊行走工况 (6)1、设计荷载: (6)2、小型汽车吊行驶相关参数 (6)3、承载力校核 (6)小型汽车吊上楼面验算汽车吊上楼面施工作业存在两种工况:工况一为汽车吊吊装作业时的工况,工况二为汽车吊在楼面上行走的工况。
一、汽车吊吊装工况1、吊车荷载及尺寸质量参数行驶状态自重(总质量)kN 125 前轴荷kg 55后轴荷kg 70尺寸参数支腿纵向距离m 4.3 支腿横向距离m 4.8根据施工方案,12t汽车吊网架拼装过程中,最不利工况为:吊装半径10m,吊重1t,即起重力矩为10t m,汽车吊自重为12.5吨。
2、吊车支腿压力计算2.1计算简图汽车吊吊装作业时,支腿最不利情况为汽车吊四个支腿全部支撑在钢筋混凝土楼板上。
如下如所示:以下按最不利情况计算,计算过程如下:2.2计算工况工况一、起重臂沿车身方向(o =0α)工况二、起重臂垂直车身方向(o =90α)工况三、起重臂沿支腿对角线方向(o =52α)2.3支腿荷载计算公式[]/4(cos /2a+sin /2b)N P M αα=±∑2.4计算结果A 工况一、起重臂沿车身方向(o =0α)[]1=2/4+(cos /2a+sin /2b)N N P M αα=∑=(+)/+(/8.6)=t 12.514101 4.538[]3=4/4-(cos /2a+sin /2b)N N P M αα=∑=+/-/8.6=t (12.51)410(1)2.212α)B工况二、起重臂垂直车身方向(o=90[]=∑N N P Mαα1=3/4+(cos/2a+sin/2b)(12.51)410(1)4.417=+/+/9.6=t[]=∑N N P Mαα2=4/4-(cos/2a+sin/2b)(12.51)410(1)2.333=+/-/9.6=tα)C工况三、起重臂沿支腿对角线方向(o=52[]=∑1/4+(cos/2a+sin/2b)9N P Mαα00(12.51)410()=+/+cos52/8.6+sin52/9.6=4.91t[]=∑2/4-(cos/2a-sin/2b)N P Mαα00(12.51)410()=+/-cos52/8.6-sin52/9.6=3.48t[]=∑N P Mαα3/4+(cos/2a-sin/2b)00(12.51)410()=+/+cos52/8.6-sin52/9.6=3.27t[]=∑N P Mαα4/4-(cos/2a+sin/2b)00(12.51)410()=+/-cos52/8.6+sin52/9.6=1.84t根据以上工况分析可知,汽车吊在楼面吊装作业最不利工况时,单个支腿最大荷载为4.91t,计算分析时取值为5.0t,计算分析如下:3、楼面等效荷载计算3.1计算简图3.2基本资料3.2.1周边支承的双向板,按上下和左右支承单向板的绝对最大弯矩等值,板的跨度 L x= 4000mm, L y= 7000mm,板的厚度 h = 120mm3.2.2局部集中荷载 N = 50kN,荷载作用面的宽度 b tx= 1000mm,荷载作用面的宽度 b ty= 1000mm;垫层厚度 s = 100mm荷载作用面中心至板左边的距离 x = 2000mm,最左端至板左边的距离 x1=1500mm,最右端至板右边的距离 x2= 1500mm荷载作用面中心至板下边的距离 y = 3500mm,最下端至板下边的距离 y1=3000mm,最上端至板上边的距离 y2= 3000mm3.3 荷载作用面的计算宽度3.3.1 b cx= b tx + 2s + h = 1000+2*100+120 = 1320mm3.3.2 b cy= b ty + 2s + h = 1000+2*100+120 = 1320mm3.4 局部荷载的有效分布宽度3.4.1按上下支承考虑时局部荷载的有效分布宽度当 b cy≥ b cx, b cx≤ 0.6L y时,取 b x= b cx + 0.7L y= 1320+0.7*7000 =6220mm当 b x> L x时,取 b x= L x= 4000mm3.4.2按左右支承考虑时局部荷载的有效分布宽度当 b cx≥ b cy, b cy≤ 0.6L x时,取 b y= b cy + 0.7L x= 1320+0.7*4000 =4120mm3.5 绝对最大弯矩3.5.1按上下支承考虑时的绝对最大弯矩3.5.1.1将局部集中荷载转换为 Y 向线荷载q y= N / b ty= 50/1 = 50kN/m3.5.1.2 M maxY= q y·b ty·(L y - y)·[y1 + b ty·(L y - y) / 2L y] / L y= 50*1*(7-3.5)*[3+1*(7-3.5)/(2*7)]/7 = 81.25kN·m3.5.2按左右支承考虑时的绝对最大弯矩3.5.2.1将局部集中荷载转换为 X 向线荷载q x= N / b tx= 50/1 = 50kN/m3.5.2.2 M maxX= q x·b tx·(L x - x)·[x1 + b tx·(L x - x) / 2L x] / L x= 50*1*(4-2)*[1.5+1*(4-2)/(2*4)]/4 = 43.75kN·m3.6 由绝对最大弯矩等值确定的等效均布荷载3.6.1按上下支承考虑时的等效均布荷载q ey= 8M maxY / (b x·L y2) = 8*81.25/(4*72) = 3.32kN/m23.6.2按左右支承考虑时的等效均布荷载q ex= 8M maxX / (b y·L x2) = 8*43.75/(4.12*42) = 5.31kN/m23.6.3等效均布荷载 q e= Max{q ex, q ey} = Max{3.32, 5.31} = 5.31kN/m23.7 由局部荷载总和除以全部受荷面积求得的平均均布荷载q e' = N / (L x·L y) = 50/(4*7) = 1.79kN/m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orGain 结构快速设计程序 V2014.07.2175.147748】 Date: 2014/10/19(5)加强措施1)考虑混凝土楼板次梁间距为 4.0mX7.0m,汽车吊施工作业的过程中下部铺设路基箱,路基箱的单块尺寸为1.0m×1.0m(厚度100mm)。
500吨汽车吊地基承载力验算表

500吨汽车吊地基承载力验算表1. 引言地基承载力验算是对建筑、结构或设备的地基承载能力进行评估和验证的过程。
本文将针对一台重量为500吨的汽车吊进行地基承载力验算,并提供相应的验算表。
2. 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地基承载力计算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之一:经验公式法和数值分析法。
2.1 经验公式法经验公式法是根据实际工程经验总结得出的一些简化计算公式,适用于一些简单结构或条件较为特殊的情况。
常用的经验公式有Meyerhof公式、Terzaghi-Bearing Capacity Equation等。
2.2 数值分析法数值分析法是通过有限元分析等数值计算手段,将地基和结构划分为若干个小单元,利用数学模型求解得出地基承载力。
这种方法适用于复杂结构和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计算。
本次地基承载力验算将采用经验公式法进行计算。
3. 验算表格下面是针对500吨汽车吊进行地基承载力验算的表格。
项目验算结果汽车吊重量500吨地基类型砂土地基承载力系数0.5地基承载力250吨合理荷载率100%安全系数 1.5承载力安全系数 1.24. 验算过程根据经验公式法,地基承载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P = A * c * Nc * γ其中,P为地基承载力,A为承载面积,c为地基凝聚力,Nc为地基修正系数,γ为有效应力。
根据验算表格中的数据,假设承载面积A为100平方米,则可计算出地基凝聚力c 为5kPa(千帕),地基修正系数Nc为10,有效应力γ为20kPa。
代入上述公式中进行计算:P = 100 * 5 * 10 * 20 = 100000 N由于验算结果单位是牛顿(N),需要将其转换为吨(t),即:P = P / (9.8 * 1000) ≈ 10.2 t因此,在本次地基承载力验算中,500吨汽车吊的地基承载力为10.2吨。
5. 结论经过地基承载力验算,得出结论:500吨汽车吊的地基承载力为10.2吨。
根据合理荷载率为100%和安全系数1.5,可以认定该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汽车吊上楼面施工验算(有限元分析)

汽车吊上楼面施工验算(有限元分析)汽车吊上楼面施工验算100t汽车吊吊装性能表16T汽车吊自重23.3T,根据汽车吊工况及现场环境。
拟采用100t汽车吊将16t汽车吊吊至三层楼面。
小汽车吊上屋面时,土建主体结构已完成施工。
A1厂房南北两侧有通长屋面砼梁,东西山墙处也有连续分布的屋面砼梁,吊装起升高度需高于屋面砼梁。
考虑屋面砼梁较低位置更有利于吊装,故100t汽车吊选择在K轴/12-13轴附近支腿占位。
A1厂房100T汽车吊起吊地点布置16t汽车吊自重23.3t,使用100T汽车吊将小汽车吊吊装至三层楼板,100t汽车吊+40.2t活动配重,起重半径14m,主臂长40.6m时,起升高度为37.3m,起重量为28t>23.3t,满足起吊要求。
吊装工况如下:A1库100T大汽车吊将小汽车吊吊装至屋面吊装工况2.A2-A7厂房16t汽车吊上楼面方案依照现场工况,A2-A7厂房斟酌利用大汽车吊(80t)将小汽车吊吊装至二层楼面。
大汽车吊机能表以下:80t汽车吊吊装性能表大汽车吊上楼面时占位地点应根据起重半径、场地条件、周围已完成的施工建筑等综合考虑。
A2-A7厂房汽车吊上楼面位置设置在厂房G-H轴/1轴附近。
吊装时土建主结构施工已经施工完成,大汽车吊作业时应避开二层混凝土柱及屋面砼梁,从二层楼板和屋面砼梁之间穿过。
A2-A7厂房80T汽车吊起吊地点安置16t汽车吊自重23.3t,使用80T汽车吊将小汽车吊吊装至二层楼板,XXX活动配重,起重半径10m,主臂长21.2m时,起重高度为18.6m,起重量为33.5t>23.3t,满足起吊要求。
吊装工况如下:A2大汽车吊将小汽车吊吊装至屋面吊装工况施工实例:大汽车吊将小汽车吊吊装至屋面实际施工图片汽车吊上楼板的验算及措施A1丙类厂房二层楼面活荷载尺度值为25KN/m2。
A2-A7丙类厂房二层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35KN/m2。
一.16t汽车吊参数行驶状况首要手艺参数16t汽车吊自重性能表二.16T汽车吊上楼板阐发与验算1.概述基于现场环境,现打算采用16吨汽车吊上A1三层楼板,A2二层楼板进行盲区钢梁的安装工作,针对此,进行汽车吊上楼板的midas验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吊验算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1.1.25T汽车吊起重性能表
表 25T汽车吊起重性能表
最大爬坡度:37%,最小转弯直径:22m;最小离地间隙:220mm,
行驶自重:29130kg;前轴轴荷:6500kg、后桥轴荷:22630kg
外形尺寸:13××(长、宽、高)
主钩重量:300kg、副钩重量:95kg;副钩最大起重量:3000kg。
选择25T汽车吊作为辅助起重机械,查性能表得知25T汽车吊满足
QTZ80(TC6013A-6) 塔吊的安装要求。
参数详见中联25T汽车吊起重特性表。
1.2.汽车吊的使用注意事项
(1)检查汽车吊机是否在预定之位置。
(2)汽车吊机是否已开脚。
(3)汽车吊机开脚位置是否已放置开脚用铁板。
(4)汽车吊机是否配备适当平衡重。
(5)汽车吊机是否拥有有效证书。
(6)汽车吊机之起重警报器是否操作正常。
汽车吊自身重量和配重为250KN,塔吊单个配件的最大重量约为50KN,经验算,根据本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地基承载力可满足汽车吊的要求。
1.3.汽车吊地基承载力验算
根据汽车吊工作时四个支腿下部各垫一块1平方米大小的钢板,厚度为
35mm,保证地面受荷均匀,并考虑起吊时动荷载因素,取动力系数为,则承载力计算为:
计算荷载 N=*250+*50=370KN
受荷面积 A=4*1*1=4m2
承受荷载 P=N/A=370÷4=
承受动力荷载 f==*=111Kpa
根据地勘报告接触面土层的地基承载力fa=150Kpa。
则地基承载力 fa>f 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1.4.起吊能力验算
在塔吊安装前2个标准节时,使用25T汽车吊配合安装。
即距离地面9米的距离时使用汽车吊配合。
25T汽车吊在满足最大起重量5T工况下的最大工作半径为10米,臂长为米,起重臂仰角为a,吊钩到构件的安全距离为,塔顶最大的构件高度为。
由三角函数公式算得:sina=;
所需的最大有效起重高度为: h=++10=
汽车吊的有效起重高度 H=*sina=*=
经对比得 H>h 满足吊装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