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解池计算

合集下载

沉淀池和水解酸化池的设计计算

沉淀池和水解酸化池的设计计算

溶解氧:<0.2~0.3mg/L,用氧化还原电位之-50~+20mv
PH 值:5.5~6.5
水温尽可能高,大于 25 摄氏度效果较好
配水:由配水区进入反应区的配水孔流速 v=0.20~0.23m/s;v 不宜太小,以免不均。
好氧池曝气量的计算
参数: 水量:46 吨/小时, COD:1200mg/l, 无 BOD 数据,按 BOD=0.5*COD=600mg/l 计
2.4 主要构筑物和设备 ①匀质调节池:矩形钢混结构,共 2 间,每间池子结构尺寸 20m×20m×6.5m,有效容积 5000m3。池底布有穿孔
管,以利于搅拌混合。 ②缺氧池:矩形钢混结构,共 2 间。每间池子结构尺寸 18m×14m×5.3m,有效容积 2600m3。设潜水搅拌器 4 台,
控制溶解氧 0.2~0.5 mg/L。 ③预曝气池:矩形钢混结构,共 2 座。其中一座池子分 2 间,每间池子结构尺寸 30 m × 14 m ×5.3 m,有效容
方法一:按气水比计算: 接触氧化池 15:1,则空气量为:15×46=690m3/h 活性污泥池 10:1,则空气量为:10×46=460 m3/h 调节池 5:1,则空气量为:5×46=230 m3/h 合计空气量为:690+460+230=1380 m3/h=23 m3/min 方法二:按去除 1 公斤 BOD 需 1.5 公斤 O2 计算 每小时 BOD 去除量为 0.6kg/m3×1100m3/d÷24=27.5kgBOD/h 需氧气:27.5×1.5=41.25kgO2 空气中氧的重量为:0.233kg O2/kg 空气, 则需空气量为:41.25 kgO2÷0.233 O2/kg 空气=177.04 kg 空气 空气的密度为 1.293 kg/m3 则空气体积为:177.04kg÷1.293 kg/m3=136.92 m3 微孔曝气头的氧利用率为 20%, 则实际需空气量为: 136.92 m3÷0.2=684.6m3=11.41m3/min 方法三:按单位池面积曝气强度计算 曝气强度一般为 10-20 m3/ m2h , 取中间值, 曝气强度为 15 m3/ m2h 接触氧化池和活性污泥池面积共为:125.4 m2 则空气量为:125.4×15=1881 m3/h=31.35 m3/min 调节池曝气强度为 3m3/ m2h,面积为 120 m2 则空气量为 3×120=360 m3/h=6m3/min 总共需要 37.35 m3/min 方法四:按曝气头数量计算 根据停留时间算出池容,再计计算出共需曝气头 350 只,需气量为 3 m3/h 只, 则共需空气 350×3=1050 m3/h=17.5 m3/min 再加上调节池的需气量 6 m3/min, 共需空气:23.5 m3/min

水解反应计算与选型 100立

水解反应计算与选型  100立

水解反应计算与选型水解反应池的计算处理重金属废水时,因为金属离子在水中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在本设计重金属废水本身呈酸性,添加生物制剂后pH值在3.0左右,其水解过程是一个向酸性体系中滴加碱的过程,向此酸性重金属废水中投加碱,可促进重金属废水所含的金属离子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难溶的氢氧化物沉淀。

此过程是水解反应的过程。

因为该设计中流量属于小流量废水,机械反应池反应效果好,损失比较小可适应水质变化,所以选机械反应池其分为水平轴式和垂直轴式两种,垂直轴式应用较广,而水平轴操作和维修不方便,目前较少应用。

最终我们选用垂直轴式机械搅拌池。

设计任务与原始数据:水解反应池分为三级,PH=10,总的水解时间为45min进水流量 Q=100.0632m3/h 取100m3/h5添加质量浓度为80g/LNaOH溶液。

NaOH溶液与重金属发生水解反应为均相反应。

本设计分为三级,反应池采用两格串联,设置2台搅拌机,反应池分格隔墙上的过水孔道山下交错布置。

反应池尺寸计算Qmax=1.2Q=120m3/h,每个池子停留时间t=45/3=15min每个池子体积V=Q5t/60=120×15/60=30m3。

每格有效尺寸:B=2m,L=2m,H=3.75m.V=BLH=2×2×2×3.75=30m3.反应池超高取0.45m,池子的总高度为4.2m搅拌器的设计与计算①叶轮直径及桨板尺寸叶轮外缘距池子内壁距离取0.25m,叶轮直径为:D1=2-2×0.25=1.5mL·=1.13×2=2.26m。

以当量直径De替代D,当量直径De=1.13W为了加强混合效果,在内壁设4块挡板。

每块挡板宽度b=De/10=0.226m。

②桨板中心点旋转半径及转速 搅拌器的有关参数见表一:项 目符号 单 位 推荐参数 搅拌器外缘线速度 ν m/s 0.1~0.5搅拌器直径 d m (31~32)D 搅拌器距池底高度 E m (0.5~1.0)d 搅拌器叶浆数 Z 2,4.6 搅拌器宽度 b m(0.1~0.25)d搅拌器层数 e 当D H ≤1.2~1.3时,e =1;当DH >1.2~1.3时,e >1 搅拌器层间距离 S 0 m (1.0~1.5)d 安装位置要求相邻两层叶浆交叉90o 安装R=d/2=De/4=2.26/4=0.565m搅拌器桨板宽度b=0.1d=0.113m,b/l=1/10桨板长度l=10b=1.13m 每台搅拌机桨板中心点旋转线速度取: 第一格 v 1=0.5m/s 第二格 v 2=0.35m/s则每台搅拌机每分钟转数为:第一格 n 1=R v π2601=8.45(rad/min)第二格 n 2=R v π2602=5.95(rad/min)③桨板旋转功率计算a 桨板旋转线速度按表二。

水解酸化池计算公式

水解酸化池计算公式

0.12
x
YK d Fw
0.4~0.6 47 48
51 m³ /d 0.48
q
VR 二沉池 1 R c 排出时 52
kg O2/ (kg MLVSS•d) kg O2/kg COD m³ /d
0.15 1.08 39
Ob a b Fw
56 57
A
O 20℃ 58 1.429 21%
Oa aFw b
54 55
∆Ob kg O2/kg COD m³ /d
O aQLr bVN wv
每日需要空气量 A
59 0.50 4.50 0 60 61

W W
曝气层高度 总高度
h1 H
V LWH
单系列 62
图例 输入值 计算值 手工取值 注释 校核值
控制要求:
说明:
初设 版本
m m m m
#DIV/0!
63 64
0.50 5.50
65
H h0 h1 h2
66
67 68 69 70
DWB 校核 批准
2016/4/28 日期
P01 版本描述
ZS 编制
DWB
校核

版本 子项 单位 P02 AA 座 页数 污水站 数量 1 要求
材料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 h 14.4
27 28
kg/m³ %
1.05 0.30
31 32
制造要求
材料
设计参数 基本参数
设计水量 单系列水量 Q0 Q m3/d m3/d 24 24.00 25 26 设计系列 水力停留时间 个 T

屠宰废水水解酸化池的设计计算

屠宰废水水解酸化池的设计计算

屠宰废水水解酸化池的设计计算3.4水解酸化池的设计3.4.1水解酸化池作用水解酸化池是利用水解发酵菌在微氧条件下完成有机物降解的过程。

由于屠宰废水COD 含量较高且含有大量难降解有机物,通过水解酸化反应,可以将难降解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易降解的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还可以去除一部分COD ,减轻后续好氧处理的负荷。

水解酸化池的工艺分为膜法和泥法,本设计采用前者,即水解酸化菌附着于池内填料上生长,水流通过填料时,生物膜即吸附水中有机物完成生物反应。

3.4.2 设计参数容积负荷N v =3.0kg COD/(m 3·d);溶解氧DO <0.3mg/l ;配水孔流速v =0.20~0.23m/s 。

3.4.3 设计计算(1)有效池容 3175032413562.1m N SQ V v ≈⨯⨯==式中:Q ——流量,m 3/d ;S ——进水COD 浓度,mg/l ;按照总浓度去除10%计;N v ——COD 容积负荷,kg COD/(m 3·d)。

(2)池子尺寸取有效水深h=4.5m ,则池子表面积为23895.41750m h V A ≈== 将池子分成两大格,每格尺寸为25m ×8m ×5m (其中水深4.5m ,超高0.5m )。

为了防止短路,每大格分2小格,即13m ×8m ×6m 。

(3)复核 h Q V HRT 96.121351750===,符合要求。

(4)填料容积 m V V 117017503232'=⨯==,采用3层组合填料,每层1m ,安装在距池底0.8m 的处。

膜法池底仍可积泥,可以安装潜水搅拌机。

可按每立方米10W 功率配备搅拌机,共分4小格,选用4台潜水搅拌机。

单台功率 kW N 7.410005.481310=⨯⨯⨯=(5)配水 每大格配水孔总面积 2094.02.023600135m F =⨯⨯= 每大格宽8m ,取n=20个孔眼(孔间距20cm ),单孔直径d 为 m n F d 077.014.320094.044=⨯⨯==π。

厌氧水解池计算书

厌氧水解池计算书

东台污水处理工程厌氧水解池计算书本工程安全等级二级,抗震烈度7,抗震设防类别丙级,抗震等级按三级。

正负零相当于绝对高程4.800m(现有场地高程4.300m)。

最高地下水位相对高程-1. 00m。

(即现有场地地面以下0.5m)1.池体结构布置:中间为矩形(长×宽=40m×24m),两端与半圆连接(直径24m),深度约7米,底板顶高程-3.5米,池壁顶高程3.5米。

底板厚度500mm, 池壁厚400mm。

2.池体在地下水位以下,需进行抗浮验算。

地下水浮力:F=(40×24+3.14×122)×(3.5+0.5-1.0)×10=42364 kN底板自重:G1=(40×24+3.14×122)×0.5×25=17652 kN池壁自重:G2=40×0.4×7×25×2=5600 kNG3=3.14×24×0.4×7×25=5275 kNG4=40×0.4×7×25=2800 kNG5=3.14×24×0.20×7×25=2637 kN 外挑底板, 覆土重量, 走道板、梁、柱重等不计入。

总重G=33964 kN<F=42364 kN(1)如考虑底板增加0.5m至1m总厚度以抵消浮力(2)抗浮设计采用抗拔桩两种方案比较,方案2比较经济。

抗浮桩抗浮承载力特征值>350 kN(根据勘查报告提供的数据),拟按间距4m×4m布置,桩数约80根,桩底标高-15.0m。

每根桩承受的上拔力标准值R= (F-G1)/80=(42364-17652)/80=250 kN3.池壁1:(壁柱间池壁)跨度约8m,深度约7m1)边界条件(左端/下端/右端/上端):固端/固端/ 固端/ 自由计算成果表1.1 基本资料1.1.1 工程名称:1.1.2 边界条件(左端/下端/右端/上端):固端 / 固端 / 固端 / 自由1.1.3 荷载标准值1.1.3.1 永久荷载标准值三角形荷载: gk1 = 70kN/m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γG = 1.27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γG1 = 1.271.1.3.2 可变荷载标准值1.1.4 计算跨度 Lx = 8000mm 计算跨度 Ly = 7000mm板厚 h = 400mm (h = Ly / 18)板底、板面纵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as = 40mm、as' = 40mm1.1.5 混凝土强度等级:C25 fc = 11.94N/mm ft = 1.27N/mmftk = 1.78N/mm Ec = 27871N/mm1.1.6 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fy = 300N/mm Es = 210000N/mm1.2 弯矩计算结果1.2.1 平行于 Lx 方向的跨中弯矩 MxMx = Max{Mx(L), Mx(D)} = Max{63.44, 63.44} = 63.44kN·mMxk = 49.95kN·m Mxq = 49.95kN·mAsx = 600mm ρ= 0.17% ρmin = 0.20% Asx* = 800mm Φ12@130 (As = 870)ωmax = 0.145mm1.2.2 平行于 Lx 方向自由边的中点弯矩 M0xM0x = Max{M0x(L), M0x(D)} = Max{55.76, 55.76} = 55.76kN·mM0xk = 43.90kN·m M0xq = 43.90kN·mAs0x = 526mm ρ= 0.15% ρmin = 0.20% As0x* = 800mm Φ12@130 (As = 870)ωmax = 0.104mm1.2.3 平行于 Ly 方向的跨中弯矩 MyMy = Max{My(L), My(D)} = Max{50.64, 50.64} = 50.64kN·mMyk = 39.87kN·m Myq = 39.87kN·mAsy = 491mm ρ= 0.14% ρmin = 0.20% Asy* = 800mm Φ12@130 (As = 870)ωmax = 0.094mm1.2.4 沿 Lx 方向的支座弯矩 Mx'Mx' = Max{Mx'(L), Mx'(D)} = Max{-149.07, -149.07} = -149.07kN·mMx'k = -117.38kN·m Mx'q = -117.38kN·mAsx' = 1454mm ρ= 0.40% Φ16@100 (As = 2011)ωmax = 0.178mm1.2.5 平行于 Lx 方向自由边上固定端的支座弯矩 Mxz'Mxz' = Max{Mxz'(L), Mxz'(D)} = Max{-34.99, -34.99} = -34.99kN·mMxz'k = -27.55kN·m Mxz'q = -27.55kN·mAsxz' = 328mm ρ= 0.09% ρmin = 0.20% Asxz'* = 800mm Φ12@130 (As = 870)ωmax = 0.034mm1.2.6 沿 Ly 方向的支座弯矩 My'My' = Max{My'(L), My'(D)} = Max{-183.77, -183.77} = -183.77kN·mMy'k = -144.70kN·m My'q = -144.70kN·mAsy' = 1817mm ρ= 0.50% Φ18@100 (As = 2545)ωmax = 0.197mm1.3 跨中挠度验算挠度 f = 14.5mm f / Ly = 1/4831.4 X 方向自由边挠度验算挠度 fOx = 11.3mm fOx / Lx = 1/70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orGain 结构快速设计程序 V2004.15.1162.0】 Date:2008-12-22 14:54:0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池壁2(壁柱间池壁且与圆形池壁连接)跨度约8m,深度约7m1)边界条件(左端/下端/右端/上端):简支/固端/简支/ 自由计算成果表1.1 基本资料1.1.1 工程名称:1.1.2 边界条件(左端/下端/右端/上端):铰支 / 固端 / 铰支 / 自由1.1.3 荷载标准值1.1.3.1 永久荷载标准值三角形荷载: gk1 = 70kN/m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γG = 1.27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γG1 = 1.271.1.3.2 可变荷载标准值1.1.4 计算跨度 Lx = 8000mm 计算跨度 Ly = 7000mm板厚 h = 400mm (h = Ly / 18)板底、板面纵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as = 40mm、as' = 40mm1.1.5 混凝土强度等级:C25 fc = 11.94N/mm ft = 1.27N/mmftk = 1.78N/mm Ec = 27871N/mm1.1.6 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fy = 300N/mm Es = 210000N/mm1.2 弯矩计算结果1.2.1 平行于 Lx 方向的跨中弯矩 MxMx = Max{Mx(L), Mx(D)} = Max{91.03, 91.03} = 91.03kN·mMxk = 71.68kN·m Mxq = 71.68kN·mAsx = 869mm ρ= 0.24% Φ12@100 (As = 1131)ωmax = 0.180mm1.2.2 平行于 Lx 方向自由边的中点弯矩 M0xM0x = Max{M0x(L), M0x(D)} = Max{125.74, 125.74} = 125.74kN·mM0xk = 99.01kN·m M0xq = 99.01kN·mAs0x = 1216mm ρ= 0.34% Φ16@120 (As = 1676)ωmax = 0.182mm1.2.3 平行于 Ly 方向的跨中弯矩 MyMy = Max{My(L), My(D)} = Max{69.7, 69.7} = 69.70kN·mMyk = 54.88kN·m Myq = 54.88kN·mAsy = 680mm ρ= 0.19% ρmin = 0.20% Asy* = 800mm Φ12@110 (As = 1028)ωmax = 0.146mm1.2.4 沿 Ly 方向的支座弯矩 My'My' = Max{My'(L), My'(D)} = Max{-297.85, -297.85} = -297.85kN·m My'k = -234.53kN·m My'q = -234.53kN·mAsy' = 3091mm ρ= 0.86% Φ25@110 (As = 4462)ωmax = 0.198mm1.3 跨中挠度验算挠度 f = 29.2mm f / Ly = 1/2391.4 X 方向自由边挠度验算挠度 fOx = 30.4mm fOx / Lx = 1/26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orGain 结构快速设计程序 V2004.15.1162.0】 Date:2008-12-22 15:08: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池壁3为水池内隔墙,相互之间水位差小,按构造配筋 14@2006. 半圆形导流墙为水池内隔墙,相互之间水位差小,按构造配筋 12@2007. 半圆形池壁(1)池内满水时内力计算计算条件:底部固端,顶部自由;t=0.4m, H=7m,R=12m,q=70 kN/m2竖向弯矩M X=K MX qH2环向弯矩Mθ= M X /6环向拉力Nθ=K NθqR弯矩计算成果表拉力计算成果表(2) 温差内力:内外温差取10度,温差竖向弯矩Mt =0.07×Ec×H2×a×t=0.07×(3×104×103)×0.42×10-5×10=33.6 kN〃m,温差环向弯矩=Mt温差环向拉力(0.5H处) Nθ=K NθM/t=0.580×33.6/0.4=48 kN/m (3) 竖向配筋计算:竖向配筋计算成果表(1)竖向弯矩按强度求配筋1.1 基本资料1.1.1 工程名称:1.1.2 混凝土强度等级:C25 fc = 11.94N/mm ft = 1.27N/mm1.1.3 钢筋强度设计值 fy = 300N/mm Es = 200000N/mm1.1.4 由弯矩设计值 M 求配筋面积 As,弯矩 M = 130kN·m1.1.5 截面尺寸 b×h = 1000*400mm ho = h - as = 400-40 = 360mm1.2 计算结果:1.2.1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 bξ b =β1 / [1 + fy / (Es * εcu)] = 0.8/[1+300/(200000*0.0033)] = 0.5501.2.2 受压区高度 x = ho - [ho ^ 2 - 2 * M / (α1 * fc * b)] ^ 0.5= 360-[360^2-2*130000000/(1*11.94*1000)]^0.5 = 32mm1.2.3 相对受压区高度ξ= x / ho = 32/360 = 0.088 ≤ξ b = 0.5501.2.4 纵向受拉钢筋 As =α1 * fc * b * x / fy = 1*11.94*1000*32/300= 1259mm1.2.5 配筋率ρ= As / (b * ho) = 1259/(1000*360) = 0.35%最小配筋率ρmin = Max{0.20%, 0.45ft/fy} = Max{0.20%, 0.19%} = 0.20%(2)竖向弯矩引起的裂缝宽度验算1.1 基本资料1.1.1 工程名称:1.1.2 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构件受力特征系数αcr = 2.1截面尺寸 b×h = 1000×400mm1.1.3 纵筋根数、直径:第 1 种:10Φ16受拉区纵向钢筋的等效直径 deq =∑(ni * di^2) / ∑(ni * υ * di) = 16mm带肋钢筋的相对粘结特性系数υ= 11.1.4 受拉纵筋面积 As = 2011mm 钢筋弹性模量 Es = 200000N/mm1.1.5 最外层纵向受拉钢筋外边缘至受拉区底边的距离 c = 35mm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的距离 as =43mm ho = 357mm1.1.6 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 ftk = 1.78N/mm1.1.7 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的弯距值 Mk = 110kN·m1.1.8 设计时执行的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以下简称混凝土规范1.2 最大裂缝宽度验算1.2.1 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ρte,按下式计算:ρte = As / Ate (混凝土规范 8.1.2-4)对矩形截面的受弯构件:Ate = 0.5 * b * h = 0.5*1000*400 = 200000mmρte = As / Ate = 2011/200000 = 0.010051.2.2 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的等效应力σsk,按下列公式计算:受弯:σsk = Mk / (0.87 * ho * As) (混凝土规范 8.1.3-3)σsk = 110000000/(0.87*357*2011) = 176N/mm1.2.3 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按混凝土规范式 8.1.2-2 计算:ψ= 1.1 - 0.65 * ftk / (ρte * σsk) = 1.1-0.65*1.78/(0.01005*176) = 0.447 1.2.4 最大裂缝宽度ωmax,按混凝土规范式 8.1.2-1 计算:ωmax =αcr * ψ * σsk * (1.9 * c + 0.08 * deq / ρte ) / Es= 2.1*0.447*176*(1.9*35+0.08*16/0.0101)/200000 = 0.160mm1.2.5 受弯构件表面处的最大裂缝宽度ωs,max,可近似按下列公式计算:ωs,max = (h - x) / (ho - x) * ωmax当 z = 0.87 * ho 时,x = 0.26 * hoωs,max = (h - x) / (ho - x) * ωmax = (400-93)/(357-93)*0.16 = 0.186mm (4)环向配筋计算:池壁为小偏心受拉构件,应进行抗裂验算(1) 环向弯矩较小时,按轴心受拉验算Nk/(An+a E A S)=(400+48)×103/(1000×400) =1.12 N/mm2<0.87f tk=0.87×2.01=1.74 N/mm2(2) 温度荷载同时作用时,按小偏心受拉验算Nk (1/A0+e0/ 1.75W 0)=1.12+33×106/(1.75×1000×4002/6) =1.12+0.72=1.84 >0.87f tk =1.74 N/mm 2环向配筋计算成果表(按小偏拉构造配筋)8.底板计算条件:柱下平板筏形基础1) 板厚验算:抗浮时,抗拔桩冲切计算(冲切力标准值250 kN) τmax = F l / u m h 0=1.2×250×103/(3.14×800×400)=0.30 N/mm 2 <0. 7f t =0.7×1.6=1.12 N/mm 22)配筋计算:按无梁倒置楼盖计算纵横配筋采用经验系数法计算,M x =1/8×q ×l y ×(l x )2=0.125×17.5×4×42=140 kN 〃m,无梁双向板的弯矩计算系数内力标准值计算结果按构造配筋。

水解酸化池计算

水解酸化池计算

槽深h (m) 0.41
有三角堰时三角堰(90度)的设计 每个堰口流量 堰上水头h1 每米堰口数 (L/s) (m) 5 0.32 0.035
槽总深h (m) 0.445
(kgCOD/m d)
3.
悬浮固体 (mg/L) SS 300 60 80 可控
酸碱度 PH 6~8
温度(℃) T 25
可控
可控
表面负荷 (m3/m2.h) Ns 1
水力停留时 间(h) HRT 4
Nv 2
4.池体有效容积 公式 有效容积(m3)
V=KQHRT
1668
5.池的面积 公式 S=Qmax/Ns
151.8 87.6
10.出水堰设计 单格出水流量 物理意义 (m3/h) Q0 公式 数值 208.5 无三角堰的波水槽宽深设计 槽内流量 流量安全系数 (m3/h) 1.3 271.05
出水堰负荷 (L/s.m) q' 1.6
出水堰长 (m) Q0/q' 36.2
槽宽B (m) 0.32
槽自由跌水 临界水深hk 起端水深h 高度(m) (m) (m) 0.1 0.18 0.31
有效面积(m2) 417
6.池的几何尺寸(内净尺寸) 池内水深(m) 池长宽系数 h L/B 4 2
池组数 n 2
每组池设计尺寸(内净尺寸) H(m) B(m) L(m) 4.3 10.21 20.42
7.水解池上升流速核算 公式 上升流速(m/h) 判别可行性 v=h/HRT 1 可行 8.容积负荷核算 公式 Nv=Q*So/V 有机负荷
三、水解(酸化)池设计 1.设计条件 进水流量 名称 (m3/h) 符号 Q 进水 417 2.水质条件
总变化系数 Kz 1

水解酸化池设计计算书(免费)

水解酸化池设计计算书(免费)

水解酸化池设计计算书(免费)1.XXX1.1 Hydrolysis XXX VolumeTo calculate the volume of the hydrolysis tank。

we use the formula V=KZQHRT。

where V is the volume of the tank in cubic meters。

Kz is the total n coefficient (1.5)。

Q is the design flow rate in cubic meters per hour。

and HRT is the hydraulic n time in hours (6 hours)。

For example。

if we take a n coefficient of 1.5.a flow rate of 5 cubic meters per hour。

and a hydraulic n time of 6 hours。

we get a volume of 45 cubic meters.In the case of dyeing and printing wastewater。

the hydrolysis tank is divided into four compartments with a length and width of 2 meters each。

The effective depth of the tank is 3 meters。

so the volume of each compartment is 16 cubic meters。

and the total volume of the four compartments is 48 cubic meters.1.2 n of Upward Flow XXXXXX。

we use the formula ν=QVH/AHRT。

水解酸化池计算公式

水解酸化池计算公式


L
超 高
h0


图 例
输入值
计算值
手工取值 控 制 要 求 :
kg VSS/ kg COD•d
kg VSS/ kg VSS•d
kg/ d
20
0.60
℃ 43

0.100 y=YFw Kd
44
4.3
=YQLr
K
dVN
wv
1
YQLr Kdc
45
d
10.00
c
1 YFw Kd
1 y
二沉池 排出时
52
kg O2/ (kg MLVSS•d)
kg O2/ kg m³
/d
0.15 1.08 39
56
Ob
a
b Fw
A O 1.429 21%
57
20 ℃
58
m #DIV/0!
63
m
64
m 0.50
65
m 5.50 H h0 h1 h2 66
67
68 69 70
DWB 校核
批准
0.20 0.25
f Nwv Nw
水 力 停污
HR T

R
0.50

实际水力停留 时间
ts
d
0.40
ts
V
1 RQ




设备技术条件及要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设计参数

25


系水
26

T


29

Lch
C去OD
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厌氧生物处理法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生物厌氧处理主要依靠水解产酸细菌、产氢产乙酸细菌和产甲烷细菌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可将其大致分为水解酸化、产氢产乙酸和产甲烷等3个连续的阶段。

见下图:
第1阶段为水解酸化阶段,它主要由一些兼性厌氧菌,如梭状芽孢杆菌、厌氧消化球菌、大肠杆菌等先将大分子、难溶解的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易溶解有机物,然后再渗入细胞体内分解成易挥发的有机酸、醇、醛等,如甲酸、乙酸、低级醇等。

含氮有机物分解产生的NH3,除了提供合成细胞物质的氮源之外,还要在水中部分电解,生成碳酸氢铵,具有缓冲废水pH值的作用。

第2阶段为产氢产乙酸阶段。

在产氢产乙酸细菌的作用下。

第1阶段产生的各种有机酸被分解转化为乙酸和氢气,在降解有机酸时还产生二氧化碳。

第3阶段为产甲烷阶段,在完全无氧的条件下,甲烷菌将低分子的有机酸或低级醇进一步分解转化为甲烷。

水解酸化即将厌氧工艺控制在水解酸化阶段的厌氧水解,水解酸化工艺是不完全厌氧法的生化反应,水解酸化菌为优势菌种,考虑到产甲烷菌与水解酸化菌生产速度不同,在反应构筑物中利用水流动的淘洗作用造成甲烷菌难于繁殖。

应尽量降低废水中的溶解氧,使水解酸化细菌更适于繁殖。

水解酸化处理技术是针对长链高分子聚合物及含杂环类有机物处理的一种污水处理工艺。

水解酸化菌可将长链高分子聚合物水解酸化为可生化性更强的有机小分子醇或酸,也可以将部分不可生化或生化性较弱的杂环类有机物破环降解成可生化的有机分子;提高污水中有机污染物BOD5/CODCr值,从而改善整个污水的生化性。

水解酸化的优点为:
A、正常条件下,经过2-4天的生化反应,所用时间短,无需大容积的消化池,能脱除废水COD的15-25%。

COD降低了,也减少了对氧的需求,降低供氧负荷,同时减少了由于综合N、P营养物缺乏而在废水中投加营养物质的量。

B、使不溶性的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的有机物,将难生化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于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如醋酸甲酯在水解酸化菌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醋酸与甲醇:BOD/COD小于0.3的原废水经厌氧处理后其BOD/COD值提高到0.4~0.5,从而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

水解酸化池有池体和布水系统组成。

生物的厌氧发酵分为四个阶段,水解阶段、酸化阶段、酸性衰退阶段及甲烷化阶段,固体物质降解为溶解性物质,大分子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物质。

水解酸化池是把反应控制在第二阶段完成之前,故水力停留时间短,效率高,同时提高了污水的可生化性。

水解酸化池作为生物接触氧化的过渡单元,水解酸化池启动后,污水由布水系统进入池体,由池底向上流动,经细菌形成的污泥层和填料层时,污泥层对悬浮物、有机物进行吸附、网捕、生物学絮凝、生物降解作用,使污水在降解COD的同时也得以澄清。

填料层的设置为提高水解酸化池污泥层的稳定性及微生物量起到积极作用。

水解酸化工艺主
要用来使难以降解、大分子有机物开环断链,变为易于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对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水解池中,发酵细菌将污水中复杂有机物(包括多糖、脂肪、蛋白质等)水解为有机酸、醇类。

在酸化阶段产氢、产乙酸细菌将发酵产物有机酸和醇类代谢为乙酸和氢,使大分子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物质,使难生化的固体物降解为易生化的可溶性物质,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

水解酸化池在兼氧的条件下将难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有机物断链水解成小分子、易降解有机物。

本水解酸化池与理论上的厌氧反应器具有根本上的区别,厌氧反应器有酸化和产甲烷反应,本水解酸化池只控制到酸化水解阶段。

水解酸化池内溶解氧控制在0.2g/L以上。

附:水解酸化池计算公式:
V=(COD×B/C×T×Q)/q
V——水解池容积;T——时间;Q——废水平均流量;
q——有机负荷;CODcr——废水中有机物浓度;
其中主要设计参数为:有机负荷(2.0-4.0kgCODcr/m3.d)。

例如:水解酸化池设计采用钢筋砼连体结构有效容积12000m3,水力停留时间96h,平面尺寸80.0×30.0×6.0m,有效水深5.5m。

有机负荷:4.15kgCODCr/m3.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