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巡抚升允上书光绪皇帝奏折翻译

合集下载

宋伯鲁年谱

宋伯鲁年谱

宋伯鲁年谱宋伯鲁(1855~1932)字芝栋,亦作子钝、芝洞、子栋;号芝田,晚年又号钝叟,笔名别号九嵕山樵、瓶园老人、心太平轩老人。

陕西礼泉人。

父母早逝,由其姐家先后聘毛汉诗、古玉册授读。

“家素丰,后中落”,其父为生员,工花卉,有“南田”之誉。

受教于长安著名学者柏景伟的门下,柏景伟又被列为“关学宗传”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尊奉张载为关学的“四为”宗旨,不求仕途,兴办社学,聚徒讲学。

青年时期,生活在穷乡僻壤的农村,家境十分清贫,他在一首诗中这样描述自已:“久病不知药有效,严寒转觉火无功……”。

伯鲁由廪生“以优行贡成均”。

光绪十一年(1885)以优贡中乙酉科举人。

光绪十二年(1886)中丙戌科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

光绪十七年(1891)任顺天府辛卯科顺天乡试同考官。

光绪二十年(1894)任甲午科山东乡试副考官,奉命典试山东。

光绪二十二年(1896)任都察院山东道监察御史、掌印御史。

六月十五日递《长江水师积弊亟宜振整折》。

七月二十九日的奏片中写道:“臣风闻美国传教士李佳白,在于宣武门内后水泡地方创立尚贤堂,欲讲求中西学问,格致博物等事,又在各处分送书册,有强华溯源、中国变新等名目。

又间在督办军务处呈递条陈,种种行径,令人可疑。

臣查洋人入中国传教,例所不禁,若干预政事,侈谈新法则前此所未有也。

该教士以羁旅之臣,目击时艰,发为论说,且欲设学堂教育人才,似非心存叵测者可比,然朝廷用人行政,自有权衡,岂容外人越俎。

且欧洲学问,中国非不讲求……然该教士所为,究未审若何居心!是否有别项情由,均难悬揣惟渠既在督办军务处曾上条陈,应请旨饬下督办军务处详细查核,是否应行禁止,抑或准其设立,均应听侯圣裁。

”(中国第一历档史案馆:宋伯鲁《美国传教士李佳白设立学堂并在督办处呈递条陈请饬查片》。

) 八月二十六日《请饬查傅汝梅劣迹片》。

十一月二十日递《《请设总署额缺折》》。

十二月十六日递《请赈抚商州灾情片》。

光绪二十三年(1897)六月,阎甘圆与毛昌杰创办了陕西有史以来的第一家报纸——《广通报》,。

升允生平是什么样子的 江西巡抚升允简介

升允生平是什么样子的 江西巡抚升允简介

升允生平是什么样子的江西巡抚升允简介本文导读:生平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

二十六年(1900)任山西按察使、布政使,翌年春升任陕西布政使,实授陕西巡抚。

历任总理外国事务衙门章京,工部主事、驻库伦参赞大臣,驻俄国参赞,陕西粮道,山西按察使、布政使,陕西布政使、巡抚,江西巡抚,察哈尔都统,闽浙总督,陕甘总督。

宣统元年,升允曾因反对立宪而被革职,武昌起义爆发后,他又重新被启用,任陕西巡抚。

他反对清帝退位,曾率军取陕,以“勤王”为名,妄图攻下西安,迎奉溥仪建立偏安西域的小王朝。

升允曾率旧部,经数十战,攻克十余城,正当全陕垂定之际,清帝逊政之诏被颁下,他仍坚持大批杀害战俘和革命者,后因部队拒战而退。

1913年在策动蒙古“勤王”失败后,升允东去日本谋求国外力量支持复辟,并于日本参加了宗社党。

升允归国后,居住在青岛沂水路3号(今《青岛日报》职工宿舍,旧宅尚存。

)他并不甘心做寓公,而是为复辟清廷四处活动,尤重走日本路线。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日本军队向德国驻青岛的军队发起进攻,日本占领青岛后,升允等均受到日军的保护。

这时,升允又转向投靠日本。

其间,升允和溥伟、善耆做为宗社党骨干,往来青岛、旅顺等地,不断进行复辟活动。

1913年,溥伟在青岛策划复辟时,曾派人去联络张勋,升允也不甘落后,紧忙给张勋去信说:“弟知公忠义过人,此得恭邸(指溥伟)书,又盛称之。

然则公其当代之伟人,……”以尽吹捧拉拢之能事。

后来,张勋进行的癸丑复辟因事泄而流产。

1916年,善耆由日本人川岛浪速帮助招募和训练了一支秘密军队,升允曾在日本人的陪同下,由青岛赶往旅顺“阅兵”。

他们企图以这支军队为冒险的资本,与蒙古公爵八宝札布的军队相呼应。

升允曾去信,煽动八宝札布打起“勤王”旗号,有日本浪人参加,在满蒙一带进行骚扰活动,一度进犯张家口。

善耆与升允本来就一直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豢养,是不惜卖身投靠日寇的。

后来,善耆的女儿金璧辉做了卖国的日本间谍,就是臭名远扬的川岛芳子。

语文文言文翻译-范复粹,黄县人

语文文言文翻译-范复粹,黄县人

范复粹,黄县人范复粹,黄县人。

万历四十七年进士。

除开封府推官。

崇祯元年为御史。

廷.议.移毛文龙内地,复粹言:“海外亿万生灵谁非赤子,倘栖身无所,必各据一岛为盗,后患方深。

”又言:“袁崇焕功在全辽,而尚宝卿董懋中诋为逆党所庇,持论狂谬。

”懋中遂落职,文龙亦不果移。

巡按江西,请禁有司害民六事。

时大厘邮传积弊,减削过甚,反累民,复粹极陈不便。

丁艰归。

服.阕.,还朝,出按陕西。

陈治标治本之策:以任将、设防、留饷为治标;广屯、蠲赋、招抚为治本。

帝褒纳之。

廷议有司督赋缺额,兼罪抚按,复粹力言不可。

由大.理.右寺丞进左少卿。

居无何,超拜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

时同命者五人,翰林惟方逢年,余皆外僚,而复粹由少卿,尤属异数。

盖帝欲阁臣通知六部事,故每部简一人:首辅刘宇亮由吏.部.,国祥以户,逢年以礼,嗣昌以兵,国用以工,刑部无人,复粹以大理代之。

累加少保,进吏部尚书、武英殿。

十三年六月,国观罢,复粹为首辅。

给事中黄云师言“宰相须才识度三者”,复粹恚,因自陈三者无一,请罢,温旨慰留。

御史魏景琦劾复粹及张四知学浅才疏,伴食中书,遗讥海内。

帝以妄诋下之吏。

明年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改建极殿贼陷洛阳复粹等引罪乞罢不允帝御乾清宫左室召对群臣语及福王被害泣下。

复粹曰:“此乃天数。

”帝曰:“虽气数,亦赖人事挽回。

”复粹等不能对。

帝疾初愈,大赦天下,命复粹录囚,自尚书傅宗龙以下,多所减免。

是年五月致仕。

国变后,卒于家。

(节选自《明史﹒范复粹传》)范复粹是黄县人。

万历四十七年考中进士。

被任命为开封府推官。

崇祯元年担任御史。

廷臣会议决定将毛文龙调到内地,范复粹说:“海外的亿万人民哪个不是善良老百姓,如果他们连栖身之地都没有,就一定会占据一个岛屿成为强盗,这会带来很大的后患。

”又说:“袁崇焕的功劳在于保全了整个辽东,然而尚宝卿、董懋中诋毁他被叛党依托,这种论点狂乱荒谬。

”董懋中因而失去职务,毛文龙终究也没被调到内地。

范复粹代表皇帝巡视江西时,向皇上请求禁止有关部门损害百姓的六件事。

马安良

马安良
1898年,董福祥奉命率甘军再次赴北京,马安良为“维持地方”奏准留在甘肃。1900年,八国联军攻破北京, 慈禧太后、光绪皇帝逃到西安,马安良率部前往护驾。签订《辛丑条约》后,董福祥撤职回籍,马安良部奉命裁 减,只许保留马队三个营。
位于甘肃大河家的马安良拱北牌坊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不久陕西光复。陕甘总督长庚、陕西巡抚升 允策划武装镇压陕西革命,获得马安良积极支持。马安良在河州、狄道(今临洮)、循化等地,利用门宦强拔门 兵,组织了西军马步十四营(旗),马安良任总统,马麒等分任帮统、分统。马安良的西军在张行志的壮凯军、 陆洪涛的振武军配合下,进攻陕西革命军。甘军进攻乾州时,遭到革命军顽强抵抗,一直未能攻下。1912年2月 中旬,清室退位,袁世凯掌权,马安良乃撤军回兰州。
马安良回到兰州以后,将所住地方改称“帅府街”。当时马安良权势极盛,甚至能够控制县知事等官员的任 命。为继续扩大势力,马安良向甘肃省临时议会提出提案,请求将甘肃提督署自甘州(今张掖)迁往兰州,在遭 到议会反对后还企图使用武力威胁议会通过提案,遭到议会强烈抨击。李镜清提出了“裁兵节饷,防止军人干 政”,并以马安良的西军帮统马麒部在镇压宁夏起义时烧杀抢掠为理由,要求甘肃都督彻查,将马麒、马占奎、 马国良、马全良按军法严拿正法。
曾组织西军镇压革命。民国初年,以西军为资本,拥兵自重,操纵甘肃省政。后来北洋势力控制甘肃,马安 良被迫返回河州老家。1920年,因病去世。
人物简介
马安良清末时期,随父亲一起追随左宗棠收复新疆,建功立业,1886年马占鳌病故于河州家中,马安良遂以 长子接替父职游击衔,担任了这支回族武装的新指挥官。后来,马安良又归属于董福祥所指挥的甘军部队(后改 编为新军武后军),跟随董军在京师一带受到锻炼、发展。1900年八国联军进犯津、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 离北京。马安良率众护驾,亲自掌舵,护驾过河,搏得了慈禧的赏识,从而跻身正规官军的行列,步步升迁,爬 到了总兵和提督大员的高位。

上清帝第五书译文

上清帝第五书译文

上清帝第五书译文《上清帝第五书》是康有为写给光绪皇帝的奏折,内容主要是关于国家危机的严重性和改革的必要性。

以下是该文的中文译文:尊敬的光绪皇帝陛下:我,康有为,谨以此书向陛下陈情。

自马江败后,法人占据越南,我深感时事堪忧,曾妄自提出一些改革建议。

然而,东师之辱使我深感国家已处于危难之中。

我曾警告,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国家将无法立国。

不幸言中,如今已割地赔款,外国蔑视,海内离心。

我深感必须及时变法,以图保疆圉。

然而,如果再犹豫不决,因循守旧,坐失时机,则外患内讧将无法收拾。

我已多次冒犯刑诛,向皇上陈情,然而新政施行缓慢,坐以待亡。

近日,德人强据胶州之事发生,要求索取条款。

外廷虽不得其详,但从海外报纸得知,德人修造炮台、兵房,进据即墨,并闻德王胞弟亲统兵来。

此外,俄日两国也在屯买吾米各七百万。

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分中国为言。

瓜分豆剖,渐露机牙,恐惧回惶,不知所措。

自东师辱后,泰西蔑视我国,视我为半教之国甚至非洲黑奴。

按其公法均势保护诸例,只为文明之国,不为野蛮。

且谓剪灭无政教之野蛮,为救民水火。

故十年前我国幸无事者,泰西专以分非洲为事耳,今非洲剖讫,三年来泰西专以分中国为说,报章论议,公托义声。

俄、德、法何事而订密约,英、日何事而订深交。

土希之役,诸国何以惜兵力而不用,战舰之数,诸国何以竞厚兵而相持。

号于众曰:保欧洲太平,则其移毒于亚洲可知。

文其言曰:保教保商,则其垂涎于地利可想。

因此,我恳请陛下能及时发愤、革旧图新、以少存国祚。

我认为只有如此才能挽救国家的危机。

此乃我个人的愚见和诚挚的心愿。

希望陛下能采纳并施行我的建议。

康有为以上是《上清帝第五书》的中文译文。

文中康有为表达了对国家危机的深切忧虑和对改革的强烈呼吁。

他指出国家面临的内外危机和需要采取的改革措施,以图挽救国家的危局。

清代奏折范文

清代奏折范文

清代奏折范文清代奏折是清朝官员向皇帝上报事务的一种文书形式。

奏折内容丰富,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

奏折的撰写要求严格,需要符合一定的格式和规范。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篇清代奏折范文,以供参考。

范文一:《请敕令禁止私盐》此奏折为清代乾隆年间官员所写,内容为请求皇帝下令禁止私盐的生产和贩卖。

以下是奏折的主要内容:臣闻私盐之害,不可胜言。

私盐者,以不法之手,私自煮制,贩卖于市,不仅损害国家税收,更严重的是危害百姓健康。

私盐中含有大量的杂质和有害物质,长期食用会导致各种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保障百姓的健康和国家的利益,臣请求陛下下令禁止私盐的生产和贩卖,严惩违法者,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稳定。

范文二:《请敕令加强边防巡逻》此奏折为清代嘉庆年间官员所写,内容为请求皇帝下令加强边防巡逻,防止外敌入侵。

以下是奏折的主要内容:臣闻近日边境频繁出现外敌入侵的情况,给边民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和损失。

为了保障国家的安全和边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臣请求陛下下令加强边防巡逻,加强边境警戒,防止外敌入侵。

同时,臣建议加强边境的防御设施,修建城墙、壕沟等防御工事,以提高边境的防御能力。

希望陛下能够重视此事,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范文三:《请敕令加强教育事业》此奏折为清代道光年间官员所写,内容为请求皇帝下令加强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素质。

以下是奏折的主要内容:臣闻教育是国家的根本,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

然而,近年来,教育事业发展缓慢,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很多地方的教育水平低下,影响了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的发展。

为了加强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素质,臣请求陛下下令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加强教育资源的配置,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素质,改善教育设施和条件,加强教育管理和监督,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希望陛下能够重视此事,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

结语以上是几篇清代奏折范文,这些奏折都是官员向皇帝上报事务的重要文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

康有为梁启超所拟戊戌奏折之补篇

康有为梁启超所拟戊戌奏折之补篇

康有为、梁启超所拟戊戌奏折之补篇读宋伯鲁《焚余草》札记茅海建2012-08-10 10:16:39 来源:《近代史研究》2011年5期自从黄彰健先生睿智地指出康有为在《戊戌奏稿》中作伪之后,追寻康有为的戊戌真奏议,成了学者们值得花死功夫的事情。

①又经孔祥吉先生的出色工作,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寻找奏折之原件,似可大体告一段落。

②然而,如何继续搜集其余,也成了学者们的心中之疑。

根据王夏刚先生在《戊戌军机四章京合谱》中的提示,我近日阅读了宋伯鲁的《焚余草》及其他著述,除了王夏刚已指认的1篇外,另发现了4件以往尚未注意的康有为及其党人在戊戌变法期间代拟的奏折。

③以上5件,对照军机处《随手档》、《早事档》,其中2件已由宋伯鲁上奏,3件尚未上奏。

已上奏者,可表明当时的史实,未上奏者,亦可据此阐发康有为、梁启超当时的政治思想。

自我感觉尚有一些价值。

特将其刊布,并将我在阅读中的发现与体会报告于下,以就教于各位方家。

本文引用文献较多,皆中国传统纪年,为免除加注、换算之不便,本文使用中国传统纪年,并在必要处夹注公历。

一、宋伯鲁与他的《焚余草》宋伯鲁(1853-1932),字芝栋、芝田,陕西醴泉(今礼泉)人。

光绪十一年(1885)进士,入翰林院,散馆后授编修。

光绪二十二年四月授山东道监察御史,后为掌山东道监察御史。

④戊戌变法期间,他与康有为、梁启超走得很近,为康党代奏了大量奏折。

张之洞之子张权在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十二日给其父的密信中写道:昨传言,宋伯鲁又有奏劾孙,系为康而发。

问李玉坡,尚未之知,恐系谣传耳。

杨深秀、宋伯鲁与康最密。

闻人言,杨有悔心,宋则五体投地到底,心悦诚服。

宋对人言,自觉与之当学生,尚属不配,惟有叩头而已。

⑤“孙”,指孙家鼐,时任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并管理大学堂事务。

张权的情报极准。

查军机处《随手档》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十一日记:“御史宋伯鲁折:……片一、大学堂派办各员请开去别项差使片”。

该片的主要内容是孙家鼐所奏派的大学堂各员须开去别项差使,以专职专任;其中一些议论是针对孙家鼐的。

关中书院解说词

关中书院解说词

关中书院解说词关中书院大事记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冯从吾疏忤神宗罢官归里,与友人萧辉之、周淑远等在此地之西宝庆寺讲学。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十月陕西布政使汪可受、按察使李天麟、参政熊应占、闵洪学及副使陈宁、段猷显等,为冯从吾另择宝庆寺之东小悉园处创建关中书院。

万历四十年(1612年)新任布政使汪道亨于书院建“斯道中天阁”一座,以祀孔子.明天启五年(1625年)十二月关中书院被毁。

崇祯元年(1628)关中书院复建,由冯门弟子继掌其学。

康熙三年(1664年)西安知府、咸宁知县督修关中书院,并扩院址。

康熙十二年(1673年)总督鄂善重修关中书院,聘李颙主讲其中,倡导自由讲学之风。

雍正十一年(1733年)清政府拨给关中书院帑银一千两,作为书院经费补贴。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御赐书院“秦川浴德”匾额。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巡抚毕沅重新修建关中书院,并延请江宁进士戴祖启来陕主持关中书院。

同治十二年(1873)布政使谭钟麟订《书院课程》5则。

光绪七年(1881)巡抚冯誉骥附设志学斋于院东,购置图书并增加膏火。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陕西巡抚升允改关中书院为陕西第一师范学堂。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第一师范改为陕西省立西安师范学校。

1963年西安师范撤销,西安市第五中学迁入。

1985年恢复了陕西省西安师范学校名称。

关中书院参观路线1、冯从吾像位于关中书院大门之前。

冯从吾,字仲好,号少墟,西安府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生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卒于明熹宗天启七年(1627),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为关学在明代重要传人。

万历己丑进士,创办关中书院,发扬关学。

冯从吾是关中书院创办人,官至工部尚书。

为官清正,性情耿直,嫉恶如仇,他上书批评皇帝沉溺酒色、荒于朝政,直言触怒了皇帝,因而愤然辞朝归故里,在故里,他潜心经理之学,讲学于宝庆寺,万历三十六年(1609年)陕西最高行政长官汪可受等人在宝庆寺“联镳会讲”,来听讲学的多达几千人,因此改寺东“小悉园”为“关中书院”供冯从吾等学者讲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奏为遵
头品顶戴尚书衔陕西巡抚奴才升允跪
陛下您下旨开办大学堂,让我们拟定详细章程,向您奏明立案,奴才我恭敬地书写奏折请求您圣断和指示,事情我们已经按照以前报告的做了。

臣等奉您的《兴学诏》改设大学堂,去年前护抚大臣李绍芬已经用筹款请工匠和教习了,并建议让各种事项先奏明圣上记录在案。

然而都是提前筹划,至今还没有确切地施行。

奴才我就任陕西巡抚,深知朝廷盼望天下大治的心,确实对兴办学堂的事情很关注。

得到能够为政兴学的人才才能培育栋梁之材,这个道理我们都知道。

所以数月以来和相关人员连续努力,竭力筹划,渐渐地有了头绪。

总教习光禄寺少卿屠仁守也在今年二月到了学堂,学堂里应该有的的总办、提调和文案收支各种人员都已经分别派往各个部门去办理他们的事务去了。

原来商议学堂选址在省城东考院附近,现在改建的地方和西安府的崇化书院相邻。

这里有考试的号舍三四十间,可以合并为一,其他的空地还有很多,也足够充当教室了。

我们先从省库拨发了二万金,谨慎地选择熟悉工程的人让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兴建好校舍房屋。

剩下的资金都用来购买书籍。

陕西以前的一个关中书院,是春季选拔学生开学。

今年各处的士子都按照成规带着雨伞背着箱子来了,然而各府州选送肄业的学生还没有来报道。

在正式上课之前首先对他们这些来上课的士子进行一次考试,原来定了二百个名额,现在共录取了了四十名学生。

虽然不敢说是在沙子里挑金子,但终究大部分是仪态学识不差的。

剩下的一百六十个名额,我们打算等各府州选送的人到了再根据数目录取。

现在已经录取的四十名学生已经在三月二十五日送往学堂上课了。

奴才恭敬地读您的旨意,您多次下旨申明要崇尚正统学说,废黜异端邪说,安定民心。

这话真是伟大!紧紧把握着学堂开宗明义的主旨。

这次教学自然应当把天地人伦之道放在首位,其次是经典、道理和文才。

现在总教习屠仁守已经拟定了教学规范,分为四门,每一门分别有小条目。

第一门性理,分为格致、统明伦、修身、综物博文四类;第二门政治,分为时务统治、纲掌故、内政、外交四类;第三门地理军事,有军事地理、考察地形练习绘图、军事上了解法律和兵书等分类;第四门天文算术、天文精测、候审推步算数,研习天地奥妙探究自然精微。

凡选入的学生各自根据自己的性情特长选择一门作为专业,所有学生都要背诵学习小学四书五经,浏览历代史书,打下坚实的基础,每天的课程按照课表根据时间考察。

总教习之外每门专业设立分教习,根据安排每日在规定时间为学生讲课。

凡已经翻译出要点的西洋书籍,只要不和中庸之道相悖,一并用来探索寻求合乎古人知识通达,能够触类旁通,遇事不惑而且不违背师训的遗志。

西学也暂时拟定四科,分别是算艺科、质测科、电化科、文语科。

然而不是从小培养的性情怎么能相信他能传授知识,没有经过实验的结论怎么能知道他的真假。

应该等到聘请外教并购买到何种仪器药水再慢慢说奏效的事情。

陕西地方偏僻,和朝求夕应的地方不能比,打算等到学堂竣工,一切都有地方安置了,就按照顺序取各学生。

提前拟定教学规则,他们离校的那一年年龄在三十五岁以下十八岁以上的一律留下来。

因为其他省是把学以致用作为目标因而一定会选择聪明好学的少年人。

而陕西省缺少教习是一个问题,所以先求取老成立马能够起效的人才,将来各个府州的中学堂和和各个州县的小学堂的教习就从大学堂里边遴选,不用再从外地聘请人才了。

这样就会带来很多的方便和好处。

学堂的规章条款大概是仿照山东的,原来商议中有一些大同小异的部分,又由于地方情形不同而不能强行套用因而必须仔细斟酌。

但是我们规模初创,不能一点都不改变。

等京师大学堂颁发章程后再根据它进行增减,基础打好以后,人民的眼光就会更新,对上可以抚慰对国家需要人才报效国家的心,对于个人能够尽到奴才我侍奉君王的责任。

所有陕西省开办大学堂、订立详细章程、奏明立案缘由等事宜,除了呈给政务处备案外,是否有应当谨慎同陕西学臣沈韦商量的?
我恭敬地折叠陈述并将学堂章程另外抄写一份清单呈上。

预览伏乞
皇太后
皇上圣鉴训士谨奏
(朱批)即刻督促认真办理务必要收到兴学的实效单并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