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参考资料化钠与水反应

合集下载

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的规律剖析汇总

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的规律剖析汇总

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的规律剖析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结构中存在过氧键“—O—O—”,具有强氧化性。

Na2O2可以与H2O、CO2发生反应,由于在反应过程中涉及固体质量、气体体积的变化及产物的判断问题,再加上试题考查角度灵活多变,因此也就成了学习的难点和考试的热点。

下面就Na2O2与H2O、CO2反应的特点进行剖析,以便使大家在学习中能轻松突破该知识点。

一、组成符合(CO)n(H2)m形式的物质与Na2O2反应地增重问题Na2O2与H2O、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①2Na2O2 + 2H2O = 4NaOH + O2↑②在上述两个反应中,对于Na2O2而言,根据原子守恒,在反应①中Na2O2增加的质量实际上是2CO2-O2即2CO的质量,根据1 mol Na2O2~1 mol CO,其结果可以看作:Na2O2+CO= Na2CO3(注意该反应实际不发生);同理,在反应②中Na2CO3增加的质量实际上是H2O中H的质量,根据2 mol Na2O2~4 mol H,其结果可以看作:Na2O2+H2= 2NaOH(注意该反应实际不发生)。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结论:1.将CO或H2的燃烧产物CO2或H2O通过足量的Na2O2,可以看成是由CO 或H2直接与Na2O2反应,所以Na2O2固体质量的增加值就是“参加反应”的CO 或H2的质量。

2.凡是分子组成符合(CO)n(H2)m形式的一种或几种物质,w g该物质在O2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CO2和水蒸气)通过足量的Na2O2后,Na2O2固体增重必为w g。

中学阶段常见的符合这一关系的物质有:(1)无机物:H2、CO及H2和CO 的混合气体;(2)有机物:CH3OH、HCHO、CH3COOH、HCOOCH3、CH3CH(OH)COOH(乳酸)、C6H12O6(葡萄糖)等。

过氧化钠加水

过氧化钠加水

过氧化钠加水
过氧化钠的性质:
物理性质:纯品过氧化钠为白色,但一般见到的过氧化钠呈淡黄色,熔点为460摄氏度。

过氧化钠易潮解,应密封保存,过氧化钠着火不能用水扑灭,必须用沙土或盐盖灭。

化学性质:过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其中氧元素显-1价,钠元素显+1价,其水合物有和两种。

过氧化钠是强氧化剂,可以与多种金属单质以及非金属化合物发生反应。

过氧化钠与水剧烈反应,生成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可以认为有中间的反应。

首先生成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这个反应是放热的,过氧化氢不稳定会部分分解。

Na2O2+2H2O=2NaOH + H2O2
2H2O2=2H2O+O2↑(反应条件加热)
所以总反应方程式写为:
2Na2O2+2H2O=4NaOH+ O2↑
往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显红色,但很快红色就会褪去,这主要是因为过氧根的强氧化性,具有漂白作用(反应中间生成的过氧化氢的作用)。

关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机理的研究

关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机理的研究
1 1 5称量 一片滤 纸 的质量 . .. 并用 该滤 纸 吸取酸 度
计 上带 有的溶 液并再 一次加 以称量 和记 录 。
1 16再 称取 0 5 Mn , 入测 量 完 P .. .g O 加 H反应 后 的
按照 实 验研 究 l的相关 步 骤 我们 研究 了同一 样 品在不 同催化 剂 的情 况 下 以及 不 同纯 度 的过 氧 化钠 与水反 应 情 况 的 相关 量 的变 化 , 果 见 表 2 结 、
取 02 含量不低于 9%N 2 .g 9 a 放于烧杯 中加 0 水使溶液的体积最后为 60 l 0m, 在体积为 60 l 0 m 的溶
表3
表 2 N 2 2的含 量 不 少 于 9 .% a0 25
溶液中, 观察反 应现象 。 117当上述反 应完 毕后称 量质量 并加 以记 录 。 ..
1 1 8再 用酸 度计 测 量 上 述 反 应 进行 完 毕 后 溶 液 ..
的P H并加 以记 录 。 119实 验数据 处理 。 .. 111 算 m )论总时把 不 同纯 度 的过 氧 化 钠 ..0计 理]
7 0 2 0 7 . 5 3 7 0 2 0 7 . 5 3
0 g 1 . 3 0. MB 2 1 1 1 . 8 .9 3 1 5 0 / . 3 5 07 . 1 .5 0 5 u / . 1 .0 3 0 . C O 10 32
14 / . 32 14 / . .3 17
以称量 和记 录 。
人 M O 反应 后 的溶 液 和没加 Mn n O 反应后 溶液 的
P H比较 , 加入 M O 反应后溶液 P n: H增加 ; ④每一 样品产生氧气总的质量和理论上总 的估算质量比 较, 实际产 生氧气 的质量 要 大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辑)考点20 氧化钠与过氧化钠(含解析)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辑)考点20 氧化钠与过氧化钠(含解析)

考点20 氧化钠与过氧化钠聚焦与凝萃1.把握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物理性质; 2.把握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解读与打通 常规考点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1)氧化钠:白色固体 化学性质: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 2O +H 2O=2NaOH ②与C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 2O +CO 2=Na 2CO 3 ③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 2O +2HCl=2NaCl +H 2O 据反应③,我们把Na 2O 称为碱性氧化物。

主要用途:用于制取少量Na 2O 2 2+ O 2=====△2Na 2O 2 ,说明Na 2O 2 比Na 2O 稳定 (2)过氧化钠:淡黄色固体【试验3-5】 分别向盛Na 2O 和Na 2O 2的试管里加水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02,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入酚酞。

试验现象:试管1,加水无明显现象,滴酚酞后变红;试管2,加入水,猛烈反应,有气泡放出,溶液变红后褪色,木条复燃。

试管外壁温度上升。

解释:由滴入酚酞变红说明有氢氧化钠生成。

依据质量守恒,还可推知气体产物只可能是氢气和氧气。

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气体为氧气。

推得发生如下反应:2Na 2O 2+2H 2O=4NaOH+O 2↑。

褪色说明Na 2O 2氧化性强,具有漂白性。

化学性质: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 2O 2+2H 2O=4NaOH +O 2↑ ②与C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③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 2O 2+4HCl=4NaCl +2H 2O +O 2↑ 据反应③,我们不能把Na 2O 2称为碱性氧化物。

主要用途:强氧化剂、漂白剂、供氧剂 隐性考点过氧化钠的特性及计算规律 一、Na 2O 2的强氧化性1.Na 2O 2与SO 2反应:Na 2O 2+SO 2=Na 2SO 4。

2.Na 2O 2投入FeCl 2溶液中,可将Fe 2+氧化成Fe 3+,同时生成Fe(OH)3沉淀。

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电子转移

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电子转移

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时的电子转移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时的电子转移之一Na2O2在结构上的特点是Na+与一个过氧根原子团[O2]2-(或写成一个氧原子可以认为显-1价。

Na2O2在与CO2、H2O的反应中,过氧根离子中一个-1价的氧原子将电子转移给另一个-1价的氧原子,是在同HCl、稀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Na2O2前面的系数都是2。

在Na2O2与CO2、H2O的反应中,Na2O2发生了歧化反应,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1)Na2O2与CO2的反应或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与H2O的反应Na2O2与H2O反应实际上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生成过氧化氢(H2O2),第二步H2O2分解成H2O和O2:①Na2O2+2H2O==2NaOH+H2O2②2H2O2=2H2O+O2↑若将两步反应合并则为:2Na2O2+4H2O==4NaOH+2H2O+O2↑子转移时,若用双线桥法,则左右两边的水不能消,若用单线桥法时左右两边的水可以消。

过氧化钠与稀HCl,H2SO4反应实际上也是Na2O2和H+反应生成H2O2和Na+,H2O2分解成H2O和O2。

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时的电子转移之二过氧化钠与CO2、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如何标电子转移方向和总数)结合。

一个过氧团带2个单位负电荷,显-2价,具体到一个氧原子可以认为显-1价。

Na2O2在与CO2、H2O的反应中,过氧团中一个-1价的氧原子将电子转移给另一个-1价的氧原子,是在同一Na2O2“分子”的过氧团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每有2个过氧团参加反应,就生成1个氧方程式中,Na2O2前面的系数都是2。

在Na2O2与CO2、H2O的反应中,Na2O2发生了歧化反应,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2)Na2O2与CO2的反应(3)Na2O2与H2O的反应Na2O2与水的反应实际上分两步进行:Na2O2+2H2O==2NaOH+H2O22H2O2==2H2O+O2↑若将两步反应合并成一个总化学方程式则为:2Na2O2+4H2O==4NaOH+2H2O+O2↑转移时,若用双箭号法,则左右两边的水不能消,若用单箭号法时左右两边的水可以消。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方程式是:2Na2O2+2H2O=4NaOH+O2。

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首先产生过氧化氢,碱性过氧化氢不稳定,会分解。

Na₂O₂+2H₂O=2NaOH+H₂O₂;2H₂O₂= 2 H₂O + O₂↑,反应放热在碱性环境中,过氧化钠可以把化合物中+3价的砷(As)氧化成+5价,把+3价的铬(Cr)氧化成+6价。

过氧化钠
过氧化钠,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a2O2,为米黄色粉末或颗粒。

加热至460℃时分解。

在空气中迅速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

与有机物接触会导致燃烧或爆炸,应密闭保存。

用于漂白动植物纤维、羽毛、兽骨等,作织物的印染剂,空气中二氧化碳吸收剂。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5℃,相对温度不超过75%,包装密封。

注意防潮和雨淋,应与还原剂,酸类、醇类、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电子转移

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电子转移

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时的电子转移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时的电子转移之一Na2O2在结构上的特点是Na+与一个过氧根原子团O]'(或写成-£□- Op')结合〜一个过氧根惠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展d价,且体到一个氧原子可以认为显-1价。

Na2O2在与CO2、H2O的反应中,过氧根离子中一个-1价的氧原子将电子转移给另一个-1价的氧原子,是在同—N匀6 “分子”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即£o- 0jc每有2个过氧根离子反应,就生成1个氧分子和两个吞,所以N衍与COp HD 稀HCI、稀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Na2O2前面的系数都是2。

在Na2O2 与CO2、H2O的反应中,Na2O2发生了歧化反应,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1)Na2O2与CO2的反应I I2Na 2 02+2C02= 2Na2C03+ 02丨 f或2Na2O2+ 2CO2==2Na2CO3 + O2(2)Na2O2与H2O的反应Na2O2与H2O反应实际上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生成过氧化氢(H2O2),第二步H2O2分解成出0和02:①Na?02+ 2H2O==2NaOH + H2O2②2H2O2=2H2O+ O2T若将两步反应合并则为:2Na2O2+ 4H2O==4NaOH + 2H2O+ O2 f或2N日-+ 2CO2=2Na3CO3+O2可知此反应中生成的X 进入比0中,而不是进入NQH 中。

在标电 子转移时,若用双线桥法,则左右两边的水不能消,若用单线桥法时左右两 边的水可以消。

失&I I丨 f«2>2Na 302+2H 20=4NaOH+02过氧化钠与稀 HCI ,H 2SO 4反应实际上也是 Na 2O 2和H +反应生成H 2O 2和Na +, H 2O 2分解成 H 2O 和 02。

2&2H 兄=2比0+。

2 t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时的电子转移之二过氧化钠与CO 2、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如何标电子转移方向和总数 ⑴阻6在结构上的特点昱N 屮与一个过氧团[0护(或写成卡0 - 0严)结合。

过氧化钠与水

过氧化钠与水

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时的电子转移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时的电子转移之一Na2O2在结构上的特点是Na+与一个过氧根原子团[O2]2-(或写成一个氧原子可以认为显-1价。

Na2O2在与CO2、H2O的反应中,过氧根离子中一个-1价的氧原子将电子转移给另一个-1价的氧原子,是在同HCl、稀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Na2O2前面的系数都是2。

在Na2O2与CO2、H2O的反应中,Na2O2发生了歧化反应,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1)Na2O2与CO2的反应或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与H2O的反应Na2O2与H2O反应实际上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生成过氧化氢(H2O2),第二步H2O2分解成H2O和O2:①Na2O2+2H2O==2NaOH+H2O2②2H2O2=2H2O+O2↑若将两步反应合并则为:2Na2O2+4H2O==4NaOH+2H2O+O2↑子转移时,若用双线桥法,则左右两边的水不能消,若用单线桥法时左右两边的水可以消。

过氧化钠与稀HCl,H2SO4反应实际上也是Na2O2和H+反应生成H2O2和Na+,H2O2分解成H2O和O2。

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时的电子转移之二过氧化钠与CO2、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如何标电子转移方向和总数)结合。

一个过氧团带2个单位负电荷,显-2价,具体到一个氧原子可以认为显-1价。

Na2O2在与CO2、H2O的反应中,过氧团中一个-1价的氧原子将电子转移给另一个-1价的氧原子,是在同一Na2O2“分子”的过氧团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每有2个过氧团参加反应,就生成1个氧方程式中,Na2O2前面的系数都是2。

在Na2O2与CO2、H2O的反应中,Na2O2发生了歧化反应,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2)Na2O2与CO2的反应(3)Na2O2与H2O的反应Na2O2与水的反应实际上分两步进行:Na2O2+2H2O==2NaOH+H2O22H2O2==2H2O+O2↑若将两步反应合并成一个总化学方程式则为:2Na2O2+4H2O==4NaOH+2H2O+O2↑转移时,若用双箭号法,则左右两边的水不能消,若用单箭号法时左右两边的水可以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习了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往所得的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将会看到什么现象?学生经过实验后发现先变红,然后褪色。

老师提出变红(正常现象)后的溶液为什么会褪色(异常现象)?
二、学生作出种种猜想,分成几个小组,共同讨论。

通过充分的讨论,学生作出如下各种猜想:
猜想1:有可能是我们所用的试管不干净,管壁上沾有的杂质产生影响,使红色褪去;
猜想2:22O Na 在空气中易变质,有可能是我们所用的过氧化钠部分变质后引起; 猜想3:手模试管感觉到很热,该反应放热,有可能是溶液的温度较高,使红色褪去:
猜想4:有可能是酚酞变红后,被生成的氧气氧化;
猜想5:有可能是生成物氢氧化钠浓度的影响;
猜想6:我们学过了褪色有可能是被强氧化性的物质漂白,过氧化钠与水反应还可能产生强氧化性的物质(如生成22O H ),具有漂白作用;
三、由学生提出设计方案
方案1:将试管洗涤干净;
方案2:用未开过盖的分析纯22O Na 作实验;
方案3:用冷却后的溶液作实验;(说明:由于无法得到稳定的酚酞红色溶液,所以对猜想四、六学生不能马上设计出方案。

不过作了方案五的实验后,学生自然就能设计出解决猜想四、六的方案。


方案5:用不同浓度的NaOH 溶液作对比实验:①NaOH 5mol/L ;②
NaOH 1mol/L ;③NaOH 0.01mol/L 。

方案4:往NaOH 0.01mol/L
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变红色且较长时间不褪色,制备氧气通入红色溶液中。

方案6:(1)往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加少许2MnO ,用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

(2)往NaOH 0.01mol/L 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变红色且较长时间不褪色,然后加入22O H ;
四、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1:用去污粉、自来水、蒸馏水将试管洗干净,加一小药匙22O Na 固体,加2mL 蒸馏水,滴加2滴酚酞。

现象:变红,振荡后仍褪色。

得出初步结论:不是试管不干净的原因。

实验2:用未开过盖的一小药匙22O Na 固体,加2mL 蒸馏水,滴加2滴酚酞。

现象:变红,振荡后仍褪色。

得出初步结论:不是药品变质的原因。

实验3:往试管中加一小药匙22O Na 固体,加2mL 蒸馏水,然后浸入装有冷水的烧杯中,冷却后滴加2滴酚酞。

现象:变红,振荡后仍褪色。

得出初步结论:不是温度产生影响。

得出初步结论:酚酞在稀碱性溶液中才稳定显红色,在浓碱溶液中显红色后又褪色。

实验5:往试管中加NaOH 0.01mol/L
溶液3mL ,滴加2滴酚酞试液,变红色且较长时间不褪色,然后用3KClO 和2MnO 混合并加热,将产生的2O 通入红色溶液中。

现象:溶液的红色较长时间不褪色。

得出初步结论:生成的2O 不影响。

实验6:(1)往试管中加一小药匙22O Na 固体,加2mL 蒸馏水,过一会儿,加少许2MnO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

现象:又产生大量的气体,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
燃。

得出初步结论:证明有强氧化性的22O H 生成。

(2)往试管中加NaOH 0.01mol/L
溶液3mL ,滴加2滴酚酞试液,变红色且较长时间不褪色,然后加入22O H 2mL ,振荡。

现象:红色褪去。

得出初步结论:22O H 起漂白作用。

五、结论
1.酚酞在稀碱性溶液中才稳定显红色,在浓碱溶液中显红色后又褪色;
2.22O H 能使变红了的酚酞溶液褪色,起漂白作用;
3.课本中的反应方程式:↑+=+2222O 4NaOH O 2H O 2Na 不够完善,同时还发生反应:22222O H 2NaOH O 2H O Na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部分22O H 分解。

4.往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滴加酚酞试液变红色后又褪色,原因是反应生成的22O H 的漂白作用和所得的碱溶液较浓的影响。

六、深入探究
1.酚酞的成分是什么?为什么酚酞试液在稀碱溶液中才稳定显红色,在浓碱溶液中变红后又褪色?(请上网、到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
2.酚酞试液遇酸溶液是否不变色?
3.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将会看到什么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