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计划一、背景介绍。
环境监测是指对环境中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定量和连续的观测和记录,以了解环境质量的变化和趋势,为环境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监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监测目标。
1. 大气环境监测,监测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以及气象参数如温度、湿度、风速等。
2. 水环境监测,监测水体中的各种污染物,包括重金属、有机物、微生物等,以及水质参数如pH值、溶解氧、浊度等。
3. 土壤环境监测,监测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以及土壤理化性质如质地、酸碱度等。
4. 噪声环境监测,监测环境中的各种噪声源,包括工业设施、交通运输、社会生活等产生的噪声。
三、监测方法。
1. 传统监测方法,通过设置固定的监测点,采用定点观测的方式进行监测,通常使用专业的监测设备和仪器。
2. 在线监测方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建立监测网络,实现对环境参数的实时、连续监测,数据可以通过互联网实时传输和共享。
3. 无人机监测方法,利用无人机搭载监测设备,对大范围、复杂地形的环境进行监测,具有灵活、高效的优势。
四、监测计划。
1. 确定监测点,根据环境监测的目标和要求,确定监测点的位置和数量,保证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2. 选择监测设备,根据监测目标和方法,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和仪器,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制定监测方案,根据监测目标和方法,制定详细的监测方案,包括监测频次、监测参数、数据处理方法等。
4. 实施监测计划,按照监测方案和计划,组织实施监测工作,确保监测数据的及时性和连续性。
5. 数据分析与报告,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编制监测报告,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五、监测管理。
1. 资源保障,确保监测设备和仪器的正常运行,保障监测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2. 质量控制,建立监测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对监测数据的质量管理和评价。
3. 知识培训,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监测水平和能力。
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全文)

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全文)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全文)《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已于2016年12月27日由环境保护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将于2017年7月1日起施行,下面是详细内容。
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各方责任第三章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第四章风险管控第五章治理与修复第六章监督管理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污染地块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防控污染地块环境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发布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疑似污染地块,是指从事过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焦化、电镀、制革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从事过危险废物贮存、利用、处置活动的用地。
按照国家技术规范确认超过有关土壤环境标准的疑似污染地块,称为污染地块。
本办法所称疑似污染地块和污染地块相关活动,是指对疑似污染地块开展的土壤环境初步调查活动,以及对污染地块开展的土壤环境详细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及其效果评估等活动。
第三条拟收回土地使用权的,已收回土地使用权的,以及用途拟变更为居住用地和商业、学校、医疗、养老机构等公共设施用地的疑似污染地块和污染地块相关活动及其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不具备本条第一款情形的疑似污染地块和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放射性污染地块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不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环境保护部对全国土壤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地方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疑似污染地块和污染地块相关活动的监督管理。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被调整为设区的市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派出分局的,由设区的市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组织所属派出分局开展疑似污染地块和污染地块相关活动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环境保护部制定疑似污染地块和污染地块相关活动方面的环境标准和技术规范。
第六条环境保护部组织建立全国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污染地块信息系统)。
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备注
317B0001 自然科学概论
指定
305B0001 经济学概论
选修
306B0001 管理学概论
3门
通识
应修小计
课程
人文素质类
选修 任意 科学素养类
选修 艺术审美类
3 门 创新创业类
2
32 32
2
32 32
2
32 32
6
96 96
2
32 32
2
32 32
2
32 32
2
32 32
C2
C
C
2
C
*
C
*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18BHK80 认识实习
1
1
√
C
*
318BHK81 专业见习
1
1
√
C
*
318BHK82 专业技能训练Ⅰ 1 (32) √
C
*
318BHK83 专业技能训练Ⅱ 1 (32) √
C
*
318BHK84 专业技能训练Ⅲ 0.5 (16) √
C
*
318BHK85 专业技能训练Ⅳ 0.5 (16) √
S
选 修 规 划 318BHK51 环境管理学
2 32 32
C
与评
价 方 318BHK52 环境评价案例研究
2 32 32
C
向 318BHK53 环境法学
2 32 32
C
318BHK54 水污染控制工程
2 32 32
S
环境
污 染 318BHK55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论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方法

论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方法摘要:本文主要叙述了几种常用的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方法,说明了对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several commonly used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ata analysis method of monitoring data,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is very important.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浓度;数据;分析;方法Key word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mass concentration; data analysis; method;一、监测数据综合分析的目的和作用环境监测是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它的直接产品就是监测数据。
监测质量好坏集中反映在数据上,准确、可靠、可比的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科学研究工作的基础,是环境管理的依据。
一个环境监测站每年可提供成千上万的监测数据,但这些数据本身是孤立的、离散的,必须从不同的目的和作用出发,把环境监测所获得的资料、数据,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法分类、统计、转化、汇总,找出其本质的东西,获取环境管理所要求的各种综合数据。
环境监测数据综合分析的目的是完成监测数据、信息资料向环境质量定性和定量结论的转变,通过监测数据、信息资料的深加工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等诸因素的综合分析,实现为污染防治决策和环境建设决策的转变。
环境监测数据综合分析是环境监测过程中环节的重要环节,也是最终环节。
一般来说,环境监测综合分析技术的水平高低,代表着监测站技术水平的高低,也决定着监测站在环境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监测数据综合分析的方法在对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或对区域环境污染状况进行评价时,都是以一定数量的监测数据和资料为依据的。
这些数据和资料包括环境要素的监测数据、环境条件数据、污染源调查监测数据、现场调查数据和实测数据等等。
医院环境监测工作计划

医院环境监测工作计划
本工作计划旨在对医院环境进行监测,确保医疗服务场所的卫生和安全。
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1. 确保医院各个区域的空气质量达标,包括手术室、病房和等候区。
2. 检测并监控医院水质,包括饮用水和用于清洁消毒的水源。
3. 定期检测医院各个区域的噪音水平,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静环境。
4. 检测并监控医院的卫生习惯和环境清洁程度,包括垃圾处理和卫生间清洁。
5. 定期进行医疗废物的处理和监测,确保废物的合理处置和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通过以上工作计划的实施,我们将不断改进医院的环境质量,提高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水平。
中国的环境管理制度PPT课件

了《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1982年2月,国务院根据环境保护法发布了《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 198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985年10月,全国城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城市环境综
主要措施: 逐步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与标准体系,
加大执法力度。 加强和完善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机构及完整
的国家和地方环境监测网络。 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制度。
2021/7/22
18
二、中国环境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2021/7/22
19
1中国环境立法的发展历程
产生时期(1949—1973)
环境立法侧重于自然资源的保护。 开始注意到工业环境污染问题,并颁布了一些与防治
我国现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的构成:
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 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 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 环境标准 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
2021/7/22
22
2.1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
宪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总政策,环境保护是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能。
第二十二条规定,“国家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 史文化遗产。”
2021/7/22
23
2.2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198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的重大问题加以全面综合调整 对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目的、范围、方针政策、基本原
环境保护监测工作计划

环境保护监测工作计划一、计划目标环境保护监测工作是为了全面了解环境污染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保护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本计划的目标是制定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案,全面监测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可持续发展。
二、监测内容及范围1. 大气环境监测:监测范围包括各类气体排放、大气颗粒物、气象条件等。
2. 水环境监测:监测范围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
3. 土壤环境监测:监测范围包括土壤中重金属、有机物含量等。
4. 噪声环境监测:监测范围包括交通噪声、工业噪声、社区噪声等。
5. 生物监测:监测范围包括植物、动物种群数量及生态环境状况等。
三、监测方案1. 各类监测设备的购置与更新:确保监测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提高监测数据的可信度。
2. 定期监测计划:每月对各项监测内容进行一次全面监测,每季度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估,及时发现问题。
3. 突发事件监测处理:一旦发生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监测方案,及时处置。
4. 监测数据管理与报告:建立健全监测数据管理系统,每年编制监测报告,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
四、监测机构及人员1. 环保监测站:负责各项环境监测工作的具体实施,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2. 环保监测人员:具备环境监测工作相关专业背景,熟悉监测设备操作,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
五、监测成果运用1. 监测数据发布:每月将监测数据发布在政府官方网站上,向社会公开。
2. 监测数据分析应用:根据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提出环境保护建议,为环保决策提供依据。
六、监测工作评估每年对环境保护监测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完善工作计划,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以上为环境保护监测工作计划,希望能够得到有效执行,保障环境质量,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浦阳江水质监测方案

浦阳江水质监测方案一、监测目的测定诸暨市店口镇五金行业产生的污水对浦阳江水质的影响。
二、浦阳江水文、气候、地质和地貌资料1.基本信息浦阳江,河长150公里,流域面积3452平方公里。
发源于浦江县西部岭脚,东流经花桥入通济桥水库,再东流经浦江县城至黄宅折东北流至白马桥入安华水库,在诸暨安华镇右纳大陈江,续东北流至盛家,右纳开化江,北流经诸暨市城区,至下游1.5公里处的茅渚埠分为东西两江。
主流西江西北流至石家(祝桥),左汇五泄溪,折北流经姚公埠,经江西湖上蔡至湄池与东江合流。
东江自茅渚埠分流后至上沙滩会高湖斗门江,北流至大顾家,右纳枫桥江,经三江口至湄池,与西江会合。
东、西江会合后,北流经萧山区尖山镇,左汇凰桐江,经临浦镇,出碛堰山,西北流至义桥镇,左纳永兴河,至闻堰小砾山,从右岸汇入钱塘江。
2.浦阳江水系断面水质现状浦阳江水系(浦江段)目前共设有金坑岭、通济桥、平安桥、黄宅、上仙屋、石斛桥等监测断面。
其中除金坑岭饮用水源保护区断面和通济桥背景断面达到相应功能区水质要求外,水系干流从平安桥到上仙屋都常年处于V类和劣V类水质。
据规划测算结果,浦阳江Ⅲ类水功能区下环境容量CODcr8458t/a, 氨氮423 t/a。
据规划调查结果,现状浦阳江入河量CODcr9400.8 t/a,氨氮648.1 t/a。
分别超过环境容量942 t/a、225 t/a,合11.1%、53.2%。
浦阳江是我市百万人民的母亲河,干流纵贯市境南北,全长66.1公里,流域面积2194.8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积的95%。
①浦阳江及主要支流的氨氮从高到低依次排序见下表采样点名称氨氮(mg/L)东溪11.73新宅桥 5.18黄宅 4.91白马桥 4.41浦阳江四桥 3.29上仙屋 3.07城市污水自理厂下游 2.96中埂溪 2.63巧溪0.37通济桥0.24浦阳江(西溪上游)0.12丽水溪0.11白马溪0.1② 2005年浦阳江流域主要断面地表水监测数据年均值汇总表单位:mg/L ,pH除外断面项目金坑岭通济桥平安桥黄宅上仙屋义乌溪龙潭PH值7.23 7.36 7.54 7.54 7.52 7.76 7.79 溶解氧7.17 9.02 6.31 4.49 3.86 4.29 8.44 高锰酸盐指数 1.68 3.14 11.0 8.00 7.86 21.2 4.65 化学需氧量 4.92 9.93 37.8 24.9 25.5 61.6 15.2五日生化需氧量1.042.60 15.3 7.63 6.54 17.43.80 氨氮0.073 0.42 2.59 1.49 1.74 7.49 0.92 总磷0.043 0.052 0.217 0.212 0.214 1.13 0.2 六价铬0.004L 0.004 0.059 0.013 0.004 0.010 0.002 挥发酚0.002L 0.002 0.004 0.002 0.002L 0.004 0.002 氰化物0.004L 0.004L 0.059 0.007 0.015 0.269 0.005 备注:数据后加大写字母L为方法未检出,检出限二分之一参与统计三、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1.布设原则(1)在对调查研究结果和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水体尺度范围,考虑代表性,可控性及经济性等因素,确定断面类型和采样点数量,并不断优化;(2)有大量废(污)水排入江河的主要居民区,工业区的上游和下游;支流与干流汇合处,入海河流河口及受潮汐影响河段,国际河流出入国境线的出入口,湖泊,水库出入口,应设置监测断面;(3)根据水体功能区设置控制监测断面:饮用水源地和流经主要风景游览区,自然保护区,以及与水质有关的地方病发病区,严重水土流失区及地球化学异常区的水域或河段,应设置监测断面;(4)监测断面的位置要避开死水区,回水区,排污口处,尽量选择水流平稳,水面宽阔,无浅滩的顺直河段;(5)监测断面应尽可能与水文测量断面一致,要求有明显岸边标志,以便利用期水文参数,实现水质监测与水量监测的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0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
本工程的建成将促进九江县的经济发展,但鉴于目前国内外的技术现状,项目在投入运行后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因此,为保障本工程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并减轻本工程的环境影响,应切实做好环境保护管理与监督,以及环境监测计划工作。
11.1 环境管理
11.1.1. 环境管理体系
本项目的环境管理体系可分为管理机构与监督机构。
1、环境管理机构
由本项目的业主九江和田化工有限公司组织设立环境保护专门机构,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其主要职责是:
(1)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各项环保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定严格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制定全厂环境保护制度和细则;
(2)本项目建设期的环境管理和营运期的管理,建立全厂设备维护、维修制度,定期检查各设备运行情况,杜绝事故发生;
(3)建立污水处理水质、水量制度,按环境监测部门的要求,制定各项化(检)验技术规程,按规定每天对污水进、出水质进行监测,保证处理效果达到设计要求;
(4)处理污染排放事故。
2、环境监督机构
江西省环境保护局负责对项目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组织和协调有关机构为项目环境保护工作服务;审查环境影响报告书;监督项目环境管理计划的实施;负责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的竣工验收;确保项目应执行的环境管理法规和标准;指导九江市环境保护局对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的环境监督管理。
九江市环境保护局接受省环境保护局的工作指导,监督建设单位实施环境管理计划,执行有关环境管理的法规、标准;协调各部门之间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负责行政管辖区内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竣工和运行情况的检查、监督管理。
11.1.2 环境管理计划
本项目环境管理计划见表11-1。
表11-1 项目环境管理计划
11.2 环境监测计划
11.2.1 环境监测目的
环境监测是企业搞好环境管理,促进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的主要保障。
通过定期的环境监测,了解邻近地区的环境质量状况,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利于监督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并根据监测结果适时调整环境保护计划。
11.2.2环境监测机构
建议本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的环境监测工作委托九江市环境监测站承担,日常的生产例行监测则由公司分析化验室负责。
11.2.3监测项目及监测计划
根据本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和分析,施工期的监测项目为施工噪声;营运期的监测
、氨项目为环境空气(烟尘、二氧化硫、甲苯、氨气)、水环境(pH、CODcr、SS、BOD
5氮、有机磷)、噪声(厂界)。
本项目监测计划见表11-2~11-4。
表11-2 环境空气监测计划
表11-3 噪声监测计划
表11-4 水环境监测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