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传播》同步练习4 人教新课标版
〖初中物理〗第四章 光现象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光现象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一、单选题1.下列所示的四个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a、b B.a、c C.b、d D.b、c、d2.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发生折射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B.光在同种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C.入射角变大时,折射角可能变小D.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如图是白鹭在如镜的水面上飞行的情景。
此时水深为3m,当白鹭距离水面5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鹭的倒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水中清晰的倒影是白鹭的虚像C.此时白鹭与它的倒影间距为8mD.当白鹭飞高时,它在水中的像会变小4.下列四种现象中,光学原理相同的是()①小朋友做手影②塔式太阳能电站利用平面镜将太阳光汇聚到同一位置③渔民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④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5.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池水看起来变“浅”了的原因是光沿直线传播B.乙图,平面镜中蜡烛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实像C.丙图,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D.丁图,光在发生漫反射现象时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6.下列对生产、生活现象的成因解释错误的是()A.深秋出现霜——水蒸气的凝华B.雨后天边出现的彩虹——漫反射C.甘蔗甜,苦瓜苦,是因为不同分子化学性质不同D.温度计里的汞柱上升,是因为原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7.如图所示,bc是一水池,地面ab、cd与水面处在同一水平面上。
aa'是高为10m的电线杆,ab=4m,bc=2m,cd=2m。
立在d点的观察者弯腰观察电线杆在水中的像。
已知观察者的两眼距地面高为1.5m,则他能看到电线杆在水中所成像的长度为()A.4.5m B.6m C.3m D.1.5m8.如图,固定在水面上方的光源S发出一束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有一个光斑A,已知光束与水面的夹角为40°,S'是光源经水面反射所成的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新教材《第四章光现象》分节练习题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物体或动物,不是光源的是:()A.水母B.火星C.烛焰D.太阳2.下列都是光源的一组是()A.太阳和烛焰B.月亮和太阳C.烛焰和明亮的镜子D.电池和萤火虫3.下列现象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A.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B.练习射击时,靶心、准心、标尺在同一直线上C.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D.日食、月食的成因4.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光在同一种物质里传播的路线是直的B.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它的传播方向一定会改变D.光射到任何表面上都会发生反射,从而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B.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C.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D.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6.光在下列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小到大的排列是()A.空气、水、玻璃B.空气、玻璃、水C.水、玻璃、空气D.玻璃、水、空气7.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只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C.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D.光在同一种物质里沿直线传播8.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源能射出无数条光线B.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C.光线就是很细的光束D.光线是用来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9.一工棚的油毡屋顶上有一个小孔,太阳光通过它后落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圆形光斑,这一现象表明()A.小孔的形状一定是圆的B.太阳的形状是圆的C.地面上的光斑是太阳的像D.光是沿直线传播的10.如图4-1-1所示,是夜晚走路的人经过一盏路灯时,灯光照射到人形成影子,此人走过路灯的过程中,其影子的长度变化情况是:()A.先变短,后变长B.逐渐变长C.先变长,后变短D.逐渐变短11.如图4-1-2所示,是发生日偏食的情况,月亮把太子遮住了一半,此时透过茂密的树叶,在树下地面上形成的亮斑是:()A.月牙形B.圆形的C.树叶形的D.小孔的形状12.如果一个小发光体发出两条光线,根据这两条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可以确定()A.发光体的体积B.发光体的位置C.发光体的大小D.发光体的面积13.无影灯是由多个大面积光源组合而成的,下列关于照明效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无影灯没有影子B.无影灯有本影C.无影灯没有本影D.无影灯没有半影14.关于光传播的速度,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光在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传播的速度是3×105km/s C.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D.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15.下面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是()A.影子B.小孔成象C.看不见高墙后的物体D.闪电后才听到雷声16.下列现象中可以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说法错误的是()A.早晚影子长,中午影子短B.木匠检查木板是否直,总是闭上一只眼,另一只眼沿木板的长度方向看去C.小孔成的是实像D.日食形成时,地球在中间二、填空题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光在其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要____。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光的直线传播》同步练习题带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直线传播》同步练习题带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知识点回顾一、光源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可以分为人造光源和天然光源。
2.自然光源:太阳、恒星、萤火虫等。
3.人造光源:火把、电灯、蜡烛等。
二、光的直线传播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线:用来表示光传播的路径和方向的带有箭头的直线,光线的引入利用了法。
3.光速:光既可以在空气、水、玻璃等介质传播,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光速用字母c表示,在通常情况下,真空中的光速可以近似取 c = m/s。
(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C=2.99792×108m/s,光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真空中的速度,计算中取C=3×108m/s。
水中是真空的3/4,玻璃中是真空的2/3。
)三、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1.影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不透明的物体后面,光照射不到,形成了黑暗的部分就是物体的影子。
2.日食与月食:3.小孔成像: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物体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体的倒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
①成像特点:倒立、实像。
②成像大小:小孔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和小孔的距离,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
③小孔成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如:树荫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巩固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A.烛焰B.月亮C.萤火虫D.发光的灯泡2.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光线表示出了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B.引入光线运用了建模法,即理想模型法C.光线就是很细的光束D.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3.关于光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的传播速度总是3.0×108m/s 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D.科学家不可以使光的速度减慢C.光在水中的速度大约是真空中光速的354.如图所示人类从月球上拍摄因地球形成的“日食”照片。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光的直线传播》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直线传播》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果声音传播的速度比光速还快,下列现象会发生的是()A.百米赛跑时,计时员可以听声音计时B.雷雨天,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C.在大山中喊话,我们会更快的听清回声D.轻声说话也会产生“震耳欲聋”的效果2.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A.被照亮的平面镜B.月亮C.闪亮的宝石D.点燃的蜡烛火焰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108m/s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40m/sC.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光在任何介质中都是沿直线传播的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减小误差的唯一办法B.光年是时间单位C.我们用“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也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D.匀速直线运动是指速度始终不变的运动5.蜡烛火焰通过一个三角形的小孔在光屏上成了一个像,这个像的形状是()A.与火焰形状相同,正立B.与火焰形状相同,倒立C.与三角形形状相同,正立D.与三角形形状相同,倒立6.“风云四号”卫星,是我国发射的地球同步气象卫星,它距地表高度为36000km,利用红外遥感技术拍摄合成如图所示的微信启动页.在2017年9月短时替代了NASA(美国宇航局)拍摄的非洲大陆上空云图,寓意从“人类起源”到“华夏文明”的历史发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卫星能够拍摄到地球,是因为地球是光源B.图片中的“地球”下方加入了一个人的剪影,剪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C.红外线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D.以地球为参照物,“风云四号”卫星是静止的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夜空中的月光是光源B.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C.影子的形成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D.光在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108 m/s8.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A.水母B.萤火虫C.月亮D.发光的霓虹灯9.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A.发光水母B.萤火虫C.月亮D.发光的霓虹灯10.下列各成语所反映的情景,能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的是A.凿壁偷光B.一叶障目C.镜花水月D.形影相随二、填空题11.将点燃的蜡烛置于自制的小孔成像仪前,调节二者的位置,在屏上得到如图所示的蜡烛清晰倒立的像。
2020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4.1光的直线传播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同步基础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A.月亮B.恒星C.萤火虫D.霓虹灯【答案】A【解析】月亮自身不能发光,所以月亮不是光源;夜间闪亮的萤火虫、恒星、霓虹灯自身可以发光,属于光源;2.光从空气中进入水中,光的传播速度A.会减小B.不变C.会增大D.都有可能【答案】A【解析】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在其他各种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所以,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速度会减小,故选A.3.如图所示,2019年4月10日,人类发布了首张根据接收到的高能射线经过计算机处理而形成的黑洞照片,为解开星系演化之谜提供了宝贵资枓。
照片中的黑洞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光年”是以下哪个物理量的单位()A.长度B.时间C.速度D.密度【答案】A【解析】光年是长度单位,指光在一年时间中行走的距离。
4.如图所示,在一个空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
将小孔对着烛焰,看到烛焰在薄膜上成像,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薄膜上成的像是烛焰的虚像B.薄膜上成的像是烛焰发出的光通过小孔反射形成的C.薄膜上成的像是烛焰的影子D.薄膜上成的像是烛焰发出的光沿着直线传播形成【答案】D【解析】将小孔对着烛焰,小明看到薄膜上看到一个倒立的实像,这是由于烛焰发出的光沿着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选D.5.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上形成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圆形光斑是()A.树叶的虚像B.树叶的实像C.太阳的虚像D.太阳的实像【答案】D【解析】树阴下的地面上出现的圆形光斑,是太阳光通过浓密的树叶中的小孔所成的太阳的像,是实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D.6.某市中学九年级组织学生进行春季郊游活动,下列他们欣赏到的景色,其中与“立竿见影”现象原理相同的是()A.平静湖边,倒影可见B.山间小溪,清澈见底C.林荫树下,光斑点点D.雨过天晴,彩虹出现【答案】C【解析】“立竿见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1 光的直线传播》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1 光的直线传播》同步练习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图所示是校运会上运动员百米赛跑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B.运动员跑完全程所用时间约为13sC.运动员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D.发令枪响后,终点计时员听到枪声开始计时比看到发令枪口冒出“白烟”开始计时更准确2.本身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下图中哪个物体不属于光源()A.B.C.D.3.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约为()A.340m/s B.340km/s C.3×108m/s D.3×108km/s4.小王在参加校运动会的百米跑比赛时,观察到发令枪响的时候枪也在冒烟,小王想,裁判员该如何计时呢,请你帮忙判断A.看烟计时B.听枪声计时C.看运动员起跑计时D.都可以5.下列的光现象中,不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A.日食、月食现象B.小孔成像C.看到不发光的物体D.坐井观天,所见甚小6.我国的学者——墨翟(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倒像的实验,墨家认为:在清晨或傍晚,在一间黑暗的小屋朝阳的墙上戳一个小孔,人在屋外对着小孔站,屋里相对的另一面墙上就出现了一个倒立的人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成的是虚像B.小孔成像孔越小成像效果越好C.小孔成像解释了光不是沿直线传播D.小孔成像成的必是等大倒立的实像7.光在某种透明物质中的传播速度应该A.大于3×105 km/s B.等于3×105 km/sC.小于3×105 km/s D.不能确定8.在纸上剪一很小三角形,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在三角形上,那么地面上形成的光斑()A.是三角形,它是太阳的影B.是圆形,它是太阳的虚像C.是圆形,它是太阳的实像D.是三角形,它是太阳的实像9.某天正午小伟在学校的树荫下的地面上发现了许多月牙状的光斑,这和他平时留意到的阳光透过树叶缝隙形成的圆形光斑有很大不同。
4.1光的直线传播-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1光的直线传播一、单选题1.如图,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坐井观天”,下图中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是()A.B.C.D.2.为了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引入“光线”用到的科学方法是()A.控制变量法B.建模法C.类比法D.放大法3.唐诗宋词璀璨夺目,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
如李白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描述李白月下独酌,顾观地上己影,俯看杯中自己。
“地上己影”的形成原因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4.在暗箱前面穿一个三角形的小孔,当太阳光射入小孔后,在光屏上成像。
关于像的形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圆形B.三角形C.长方形D.其他形状5.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
小明在学习光现象时,便于更好理解,于是他动手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圆形小孔,然后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墙上形成的像是虚像B.小孔成像说明光沿直线传播C.像的形状是圆形D.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大6.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光比声音传播速度慢C.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7.如图所示,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它的计时原理利用的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8.物理研究中常常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科学推理法”“理想模型法”等科学方法,下列研究实例对应的研究方法正确的是()A.探究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利用了控制变量法B.将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水花四溅,证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利用了科学推理法C.将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时声音逐渐减小,推理知真空不能传声——利用了转换法D.为了描述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人们引入了“光线”——利用了类比法9.下列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是①日食现象①灯光下人的影子①利用遥控器中的红外线遥控电视①匡衡凿壁偷光①小孔成像()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①10.《墨经》中记载了影子的形成等光学现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4.1 光的直线传播 同步练习

4.1 光的直线传播一.选择题1.作为2020年最值得期待的天文现象﹣﹣“日环食”天文景观如图所示,于6月21日“夏至日”下午在天空上演。
在我们美丽的一八校园也能观察到。
这次日环食是21世纪有史以来发生日食时间最长的一次,这样的日环食也被称为“金边日食”,发生这种天文现象时,太阳、地球和月亮的位置关系是()A.太阳﹣﹣地球﹣﹣月亮B.地球﹣﹣太阳﹣﹣月亮C.月亮﹣﹣太阳﹣﹣地球D.地球﹣﹣月亮﹣﹣太阳2.以下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蜡烛属于光源B.小孔成像所成的像与孔的形状有关C.光年是时间单位D.发生日食时,月亮在太阳和地球中间3.夜晚,小明沿着平直公路AB经过路灯,他头部的影子在地面上行进的轨迹可能是()A.沿着CD B.沿着EF C.沿着GH D.沿着JK4.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上形成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圆形光斑是()A.树叶的虚像B.太阳的实像C.太阳的虚像D.树叶的实像5.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
如图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了一个小孔,发现透过小孔的光能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孔成的像是正立的像,遵循光沿直线传播原理B.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大C.木板上的小孔可以是三角形的D.蜡烛在墙上成的像是虚像6.在甲、乙两图中()A.甲图表示月食的成因,乙图表示日食的成因B.甲图表示日食的成因,乙图表示月食的成因C.两图都表示日食的成因D.两图都表示月食的成7.根据你的经验,下列图中情景与客观实际相符的是()A.B.C.D.8.在探究“小孔成像的高度与像距是否有关”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将物体AB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多次改变屏的位置,记录的像距和像的高度如下表。
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像的高度与像距有关”的结论,则从表中提取的能得出该结论的信息是()像距s/cm 4.0 6.08.0像的高度h/cm 2.0 3.0 4.0A.像的高度与像距成反比B.像距变化,像的高度变化C.像的高度与像距成正比D.每组数据,像距都是像的高度的2倍9.雷雨天气,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原因是()A.光速大于声速B.光速小于声速C.真空不能传播声音D.闪电产生的地方离我们较近10.为了探究树荫下光斑的成因,小明设计了开有菱形状孔(边长约为5厘米)的卡片甲正对太阳光,并用另一张卡片乙紧贴在甲上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观察距卡片50cm且与甲平行放置的光屏上光斑的变化情况,下列实验现象记录错误的是()A.光斑未变成圆形前,光斑的形状与孔的形状相同B.光斑未变成圆形前,光斑的亮度逐渐变暗C.光斑变成圆形后,其大小不变D.光斑变成圆形后,光斑的亮度逐渐变暗11.如图所示,从左到右依次摆放蜡烛、小孔、光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孔的形状为方形,像的形状将变成方形B.只将蜡烛向右移,光屏上仍会出现清晰的像C.蜡烛向上移动,光屏上蜡烛的像也向上移动D.只将光屏向左移,光屏上的像将变暗12.下列各种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成语“一叶障目”所包含的物理道理B.排纵队时,每个人都只能看到自己前方的一个人,队就排直了C.发生雷电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D.树荫中常有因太阳照射形成的明亮的小圆斑13.2019年11月11日晚至12日凌晨,罕见的“水星凌日”现象震撼上演,在地球上部分地区可以观察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的传播颜色》同步练习
1、观察与思考
观察一:在漆黑的夜晚,观察马路上或街道上行驶的汽车的前灯的光柱,可以发现光柱是________(填“直”或“弯”)的。
这说明,在空气中,光是________传播的。
观察二:夏天的雷阵雨过后,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天空中的彩虹,从上到下其颜色顺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手做一做
实验一:购置一只红光激光电筒,选择一个下着雨的夜晚,在雨中打开激光器,观察红光的径迹。
(没有激光电筒用手电筒代替也可以)
将激光电筒往含有一定泥沙的水里照射,观察水中红光的径迹。
实验二:如图,在一只深盘中盛上半盘清水,盘边斜
放一只平面镜,使太阳光照射在平面镜,并反射到白色的
墙壁(或纸)上,观察墙面反射光的颜色。
实验三:将你家的彩色电视机打开拿着放大镜对着屏幕近距离观察,看着电视机关闭时屏幕上看到的条纹的组成;当你的观察点颜色发生变化时,注意这些条纹中颜色的变化。
3、动脑想一想
a.实验一中的激光电筒射出的红光的径迹是怎样的?这说明了什么?
b.实验二中的太阳光照在平面镜上后为什么反射出各种颜色的光?这说明了什么?
c.实验三中用放大镜看到的彩电屏幕上的条纹由哪几种颜色的光组成?这说明了什么?
1、在均匀介质中,光是沿___________传播的。
激光准直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
2、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
_________________来解释。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m/s,光在其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传
播速度________(填“快”或“慢”)。
如果一个人以光速绕地球运行,在1s的时间内能够绕地球赤道运行7.5圈。
由此你能算出地球赤道的长度为_________km。
4、太阳光通过棱镜后,会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则白屏上的颜
色顺序为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由电视机中的电子枪射到屏幕内侧的荧光粉上产生的,根据色光的
混合规律,在电视机中只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颜色的电子枪即可配出各种绚丽的色彩来。
6、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
A.水母 B。
蜡烛 C。
月亮 D。
电灯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B.太阳光射不到影子里,是因为光的传播路线是直的
C.太阳和月亮都是光源
D.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8、阴雨天打雷时, 总是先看到闪电, 后听到雷声, 这是因为:( )
A.打雷时, 先发出闪电后发出雷声
B.虽然闪电和雷声同时传播,但因光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C.闪电和雷声同时传播,但人对声音反应要比对闪电反应慢
D.无法解释上述现象
9、下列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现象是:( )
A.日食和月食
B.影的形成
C.小孔成像
D.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然后才能听到雷鸣声
10、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了各种颜色的光,这说明:( )
A.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B.三棱镜中有各种颜色的小块
C.三棱镜具有变色功能
D.三棱镜可以使单色光变成多色光
在你绘画用的颜料盒中取出红、黄、蓝三种颜料,先两两调和,最后三种混合,总结出
颜色的变化规律。
光源、光线和光束
宇宙间的物体不论其大小与种类,其中发光的物体我们称之为光源。
在研究光现象时,
我们常常根据光源的大小将光源分为点光源和面光源。
当发光物体的大小远远小于它到观察
者的距离时,可以把它看成一个发光点,称为点光源。
那些不能作为一个发光点看待的光源,
则称为面光源。
由于通常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因此在描述与研究光的传播时,可以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
表示光的行进方向,这样的直线称为光线,它可以表示沿箭头方向传播的极细的一束光。
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一束光是有一定宽度的,我们可以把一束光看成由围绕一条轴
线分布的无数光数组成的,称为光束。
在几何光学中我们常用到的光束有平行光束,会聚光
束和发散光束。
普通光源产生的是发散光束,在普通光源和其它光学器件组合使用时,可以
得到平行光束或会聚光束,激光器可以产生很好的高亮度的平行光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阅读,我们了解到光线的概念是人为引入的,它是(填“抽象”或“真实”)的。
2、通过阅读我们了解到是可以产生高亮度的平行光束。
3、判断: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为七种不同的颜色,这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
而成的。
()
4、判断:彩色电视机的画面颜色是由七种不同的颜色合成的。
()
光的传播颜色答案
1.直线光沿直线传播 2。
光的直线传播 3。
3×108慢 4×104 4。
橙黄绿
蓝靛紫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5。
红绿蓝 6。
C 7。
B 8。
B 9。
D 1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