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李叔同2016
“弘一法师”李叔同作文素材积累与运用示例

【导语】李叔同用他纷繁多彩的人生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丰满的人生画卷,更为我们展示了一代大师大智慧、大慈悲的魅力人生。
李叔同之所以能够超越时空、跨越国界,成为僧俗两界共同的示范,这与他人格魅力中诸多的精神特质是分不开的。
而对这些精神特质的分析和挖掘,有助于我们对李叔同的人格魅力有一个更全面、更清晰也更准确的认识。
认真认真是李叔同贯穿一生的不二法门。
一个人,一事认真不难,一时认真也不难,难的是对人生中的每一件事都认真地去做,用心地去做好。
李叔同就是这样一个一丝不苟、事事认真、认真了一辈子的人。
李叔同的认真在他那个时代是出了名的。
丰子恺在《为青年说弘一法师》一文中说:“李先生一生的最大特点,是‘凡事认真’。
他对于一件事,不做则已,要做就非做得彻底不可。
”民国初,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开设图画手工专业,当时国内学校艺术师资缺乏,经亨颐校长首先想到了刚从东京美术学校学成归国的李叔同,便恳请他来校担任该专业的图画及全校的音乐教师。
李叔同的上课风格可以用“认真”二字来概括,为了提高课堂授课效率,他每次上课总是早早就来到教室,在两块黑板上把授课的内容全部写好,摆放好乐谱,解开琴衣,一切都准备停当,然后端坐着,等着上课铃响,看着学生们进教室。
据说上第一堂课时,他不用看点名册,就能准确叫出每个座位上学生们的名字。
有次,一位学生上音乐课时把痰吐在地板上。
但李叔同见此并不立刻责备,下课后,他用很轻但却严肃的声音郑重地说:“这位同学等一等出去。
”那位同学只得站着。
等到别的学生都出去了,李叔同又用轻而严肃的声音和气地向这位学生指出缺点,说过之后他微微一鞠躬,表示你出去吧。
被批评的同学羞愧无比,以后课堂上再也没有出现过这种坏习惯。
又有一次,下课后,最后出去的人把门一拉,碰得太重,发出很大的声音。
李叔同走出门来,满面和气地把那人叫回教室,然后用轻而严肃的声音和气地说:“下次走出教室,轻轻地关门。
”说完对他一鞠躬,送他出门,自己轻轻地把门关上。
高考语文作文新鲜素材2:必备人物李叔同、纳兰性德

李叔同李叔同:风流才子变身一代高僧“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一曲《送别》唱到今天,激起人们多少往日情怀!这首名歌的曲作者,是美国音乐家福斯特;而词作者,便是我国近代艺坛上的一位杰出的先驱人物:李叔同,也就是后来的弘一法师。
李叔同(原名文涛,别号息霜,法号演音、弘一)曾经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创始人之一,正如他的弟子——著名画家丰子恺所说,他是我国最早出国学文艺的留学生之一;是最早提倡话剧,最早研究油画,也是最早研究西方音乐的艺术教育家之一。
他终身的“艺事”——书法,更是达到极高的境界,被誉为20 世纪中国十大书法家之一。
这位20世纪初瑜亮一时的艺术家,中国现代艺术启蒙教育的先驱者,不啻如流星划过夜空,却想不到于1918年,“五四”运动前夕,斩断世情俗怨,从此芒鞋布衲,托钵空门。
由风华才子到云水高僧,由峰而谷,这一极具戏剧性的转折,怎不令人愕然、惘然?在一本“纪念册”里,留有他年轻时饰演“茶花女”的倩影,也印着他安样圆寂于陋室绳床的情景。
关于李叔同先生皈依佛门的缘起,众说纷纭,但无论在俗、出家,李叔同的“尘缘”实际上从未断过,且十分认真执着和彻底。
他传奇般的一生充满诗意和神秘感,今天的人们,观照昔日弘一大师的尘缘萍踪,想必会多一份对人生的感悟和启示!二十文章惊海内李叔同于1880年阴历9月20日生于天津,祖籍浙江平湖。
他父亲为李鸿章同年进士,曾官吏部主事。
致仕后经营盐业,兴办银行,为津门富豪。
李叔同是五姨太所生,当时他父亲已68岁,虽然李叔同五岁即遭父丧,他少年时的生活仍然是极为优裕的。
他的兄长和母亲很注重他的教育,延请了天津名士赵幼梅教他诗词,唐静岩先生教他书法,加之他本人极为聪颖好学,小小年纪便积累了非常深厚的国学修养。
有道是“《文选》烂,秀才半”,李叔同7岁时便能熟读《文选》,且写得一手像样的书法,被人称为“神童”。
我眼中的李叔同作文

我眼中的李叔同作文
我眼中的李叔同作文
20xx年的10月14日,学校组织我们秋游,参观了李叔同纪念馆,我们更进一步地认识了李叔同。
李叔同,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于1880年10月23日辰时出生于天津河北区地藏前故居李宅。
李叔同在戏曲艺术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是中国话剧运动的'先驱,中国油画的鼻祖,在篆刻和书法上的成就也为世人瞩目,留下了很多优秀的作品。
我记忆最深刻的有关李叔同的小故事,是李叔同每次去他的学生丰子恺的家,在坐下时总要抖一抖椅子。
丰子恺很好奇问他为什么,李叔同回答道:“椅子上可能有小爬虫,我摇一摇后它们就跑开了,再坐下就不会伤害到它们。
”李叔同连小虫子也不想伤害,可见他心底有多善良和慈悲!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你一定很熟悉吧!说起这首歌,还有个故事呢!李叔同有位朋友叫许幻园,因家中变故,在举家离开上海前和李叔同告别,他连李叔同家门都没进,只在门口说了声“后会有期”便挥泪离去。
李叔同呆站在雪地里一个多小时,才回家写下这首离别之词,这首词充满了对朋友的不舍和牵挂。
李叔同是个学识渊博、胸怀宽广的善良之人,值得我们学习和敬重!。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三篇】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三篇】【第一篇:弘一法师的认真】李叔同(1880~1942),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
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
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第一首校歌。
弘一法师的认真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弘一法师(李叔同)就最讲认真,凡事皆认真。
叶圣陶之孙叶兆言《陈旧人物》载:有次给学生上音乐课,有个学生放了一个臭屁,熏得大家分了神。
下课了,李叔同十分认真地说:“以后方便,请到外面去。
”他说完便向大家深深一鞠躬,认真得让人莞尔。
刘质平是李叔同的音乐传人,在日本留学无经济来源。
为协助弟子并使他放心,李叔同认认真真给弟子写了一封信,细报自己的收入和支出,让刘质平吃了定心丸。
李叔同后来出家做和尚,出家前,备了一大笔款子,供刘读书至毕业。
款未凑齐时,李写信说:“此款如不能借到,余仍就职,至君毕业时止。
”正因为拥有这种常人所不能及的认真精神,所以李叔同每做一种人,都做得十分像。
他做老师,就是个模范的教师;一旦出家,他就是个彻底的法师。
能够说,认真是李叔同人格魅力的第一特质,正是这种常人所没有的特质,成就了他丰厚人生的累累硕果。
【名师解读】认真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境界。
一个人,能认真做好一件事,说明他有认真的态度;当他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件事,便是有了认真的境界,李叔同即是如此。
李叔同认真的习惯成就了他“百世之师”的人生,我们又何尝不需认真呢?保持认真这个好习惯,认真做事,认真为人,终能成就自我。
【适用话题】认真人格魅力成就自我【第二篇:漫画家华君武的“抱不平”】华君武(1915~2010),祖籍江苏无锡荡口,出生杭州;中国漫画家;1938年到达延安,华君武从事抗日宣传并为《解放日报》画时事漫画;194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12月华君武历任《人民日报》美术组组长、《人民文学》美术顾问;1961年起,华君武开始在《光明日报》的《东风》副刊上发表“人民内部讽刺漫画”;后在“文革”其间受批斗;1979年华君武当选中国美协副主席,曾任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漫画家华君武的“抱不平”有一次,漫画家华君武在《北京日报》为该报记者彭俐的文章创作了一幅名为《“最昂贵”的误导》的漫画作品。
伟大的艺人—李叔同先生_写人作文450字

伟大的艺人—李叔同先生_写人作文450字
说起虎跑,大家一定会想起这样的画面:青青小草,参天大树,潺潺流水,鸟语花香。
还有那“天下第三泉”——虎跑泉。
但是,我今天要去虎跑拜访一位文人——李叔同。
我们沿着竹林小径前行,来到了李叔同纪念馆。
李叔同先生于1880年出生,1918年出家,出家后品行修养极高,他每天过午不食,还说出这样伟大的话语:“以恕己之心恕人,以责人之心责己。
”就是说,要以宽恕自己的心,宽恕别人;要以责备别人的心,责备自己。
可见,李叔同为人不自私自利,品行是多么高尚,值得我们学习!
李叔同不仅人品高洁,而且还为我国近代艺术的兴起做出了杰出贡献。
他精通书法、篆刻、美术、戏剧、诗词、音乐等不同的艺术形式。
书法篆刻是中国传统艺术门类,他的书法笔力苍劲,圆笔中锋,入木三分;他的篆刻行云流水,意境高远,他还是西泠印社的早期成员。
李叔同不仅精通中国艺术,还将西洋艺术传入了我国,比如:音乐。
原本,中国是没有现代音乐的,正是李叔同把现代音乐带入了我国,他是中国现代音乐的启蒙者。
最后我们在夕阳下的虎跑长亭,一起吟唱了这首《送别》,我们在美妙的歌声中陶醉了。
这就是我们的虎跑名人:李叔同。
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更要把我们祖国的文化发扬光大,继续传承下去。
三年级作文叙事:李叔同

三年级作文叙事:李叔同
李叔同是浙江第一师范学校的老师,他第一次上课不看学生册就叫出了全部同学的名字,学生们知道自己老师是个有责任感的老师。
李叔同他精通美术、音乐、书法……他要求每个学生都会弹琴。
李叔同他被人们称为弘一大师。
他在日本留学,他的夫人是俞氏。
现在我要来说一说李叔同是怎么爱国的。
抗日战争爆发后,身在红尘之外的弘一大师以满腔热忱提出“念佛不亡国”的口号,影响很大。
成为爱国爱教的典范。
李叔同擅长油画、音乐、戏剧、书法,认教于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丰子恺、刘志平……均为他的学生。
这本书的书名是《弘一大师的前世今生》。
李叔同作文素材

李叔同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祖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
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在音乐、书法、绘画和戏剧方面,都颇有造诣。
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
李叔同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
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弘一大师李叔同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他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国内,且以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而驰名于世。
话剧:他是中国话剧运动的先驱、中国话剧的奠基人。
他是中国第一个话剧的主要成员。
李叔同在国人上演的第一部话剧《茶花女》中扮演女主角。
他的演出在社会上反响极大。
李叔同的戏剧活动虽如星光一闪,却照亮了中国话剧发展的道路,开启了中国话剧的帷幕。
特别是在话剧的布景设计、化妆、服装、道具、灯光等许多艺术方面,更是起到了开风气之先的启蒙作用。
音乐:他是作词、作曲的大家,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也是国内最早从事乐歌创作取得丰硕成果并有深远影响的人。
他主编了中国第一本音乐期刊《音乐小杂志》。
国内第一个用五线谱作曲的也是他。
他在国内最早推广西方“音乐之王”钢琴。
他在浙江一师讲解和声、对位,是西方乐理传入中国的第一人。
他创作的歌曲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主要分三类:爱国歌曲、抒情歌曲、哲理歌曲。
李叔同的歌曲大多曲调优美,歌词琅琅,易于上口,因此传布很广,影响极大。
西洋画:他是中国最早介绍西洋画知识的人,是第一个聘用裸体模特教学的人。
他是中国现代版画艺术的最早创作者和倡导者。
他广泛引进西方的美术派别和艺术思潮,组织西洋画研究会,其撰写的著述,皆创下同时期国人研究之第一。
他在学校美术课中不遗余力地介绍西方美术发展史和代表性画家,使中国美术家第一次全面系统地了解了世界美术大观。
高中作文素材02-弘一法师

作文素材积累二:李叔同-弘一法师【高考真题回放】它被天边的彩云所吸引,奋力飞腾寒冷、饥饿、风雨都无法阻止,它毅然决然地向上飞飞上高山之巅,它已精疲力竭,伤痕累累一个声音问:“值得吗?”天地苍茫,彩云缭绕,它内心充实而满足,喃喃答道:“我愿意”父亲的书桌对面有一把小椅子,儿子坐在那里,陪伴着下班回家在桌子前剪报的父亲父子俩没有说话,静静相对儿子望着父亲祥和的面容,心里充溢着宁静的幸福:父亲您辛苦了,能这样陪陪您,我真的很愿意根据上面两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满分作文】惟愿此心无怨尤总有些生命,酣畅淋漓地恣意挥洒,哪怕遍体鳞伤。
亦有些生命,宁静淡泊地安于一隅,哪怕无波无澜。
无论如何抉择,只要心中无怨无尤,一句轻描淡写的“我愿意”便有了九鼎千钧之力,不容他人置喙。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惟愿本心充实满足,无悔自己的决定,便是无憾。
托山为钵,剪水为衣,渺渺若垂天之云,悠悠自来去。
这便是庄子。
他是如此飘忽不定琢磨不透,他穿行于山林间,沉浮于云气中,纵使生活贫困潦倒亦不移本心。
他垂钓于濮水之滨,楚王派人寻他入朝为相,“愿以江山累矣!”话说得如此恳切竭诚,而庄子却吝于回头。
他凝视着水底匍匐的一只龟,笑言:“龟是愿意被人供养在庙堂里还是愿意自由地爬行在泥地里呢?”对曰:“后者。
”庄子笑了:“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或许有人为他放弃高官厚禄而安于贫穷感到不解甚至不值。
然我却为他拍手称赞,他遵循了心的召唤,不被浮云遮蔽了双眼,坚持自我。
孤寂却不孤独地看守着他心灵的月亮树——诡谲难测,却自有一番风骨。
与庄子同样随心所欲的还有那轻裘缓带,不鞋而屐的魏晋名士。
在那愁云惨淡的天幕下,他们不愿循规蹈矩明哲保身,而是纵情狂歌,舍生忘死,他们白眼向权贵,折枝为美人,生命随心绽放得如此绚烂,光耀千古。
当洛阳东市刑场上奏起那广陵散之绝响,那亦是嵇康内心的绝唱:“此身虽陨,此心无怨尤!”真名士,自有一派清峻超绝的风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材运用角度:节俭,自律, 安贫乐道)
2、弘一法师每次吃完稀饭,都要用舌头将碗 舔得干干净净,表示爱惜五谷。大师生活中戒 绝一切奢靡。在漳州小住时,生活俭朴,用具 简陋,床是用两扇木板搭成的。随身行李极为 简单,仅有一件单薄棉被,一床粘补破洞的旧 蚊帐,一柄破布伞和一叠经书。大师居漳期间。 书写了许多墨宝。挥书时,他总是站着亲自磨 墨,写多少磨多少,从不浪费。
弘一法师
人物简介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清光绪六年 (1880年)阴历九月二十生于天津官宦富商 之家,1942年九月初四圆寂于泉州。他从日 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 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 人。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卓越的艺 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国传 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是中 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又是 国际上声誉甚高的知名人士
话题:留给明天(天津卷)
弘一法师留给明天的是什么? 是真。一份真情的告白,悠扬而古典的《送别》 之曲回荡在我们的耳边:“长亭外,古道边,芳草 碧连天” 。 是美。他的绘画天赋奇绝,学生丰子恺得益于 他的指导而出神入化;他还登台演出古装戏剧,把 美送给观众;他的书法在当时堪称绝伦,鲁迅先生 曾托人专门相求。 是善。他的佛心禅骨,非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所 能理解。他曾到他的学生丰子恺家,落座时轻轻摇 晃藤椅,让藤椅中间的小虫走避。这真是修禅修到 了“善”的最高之境:与自然之物合一,物我合一。 弘一法师留给明天的是真,是美,是善,是天 心月圆。
话题:一枝一叶一世界(浙江卷)
一枝一叶见真情,一点一滴见佛心。 李叔同本是音乐美术之奇才,自从出家之后, 一心向佛,悟道甚高。一次,来到丰子恺家,落 座之前,轻轻摇晃藤椅,让虫走避。 其心善,善比亲人;其意诚,诚如朋友;其事 小,小如一枝一叶;其境高,高如他的坐禅宗旨 “天心月圆”。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从这个小细节,可 以看出弘一法师的精神大世界:天人合一。
(素材运用角度:细节,大爱, 敬畏生命)
3、弘一法师以其自身的品德修养及人格力量, 影响教化着无数的世人。丰子恺回忆:‚有一次 他到我家。我请他藤椅子里坐。他把藤椅子轻 轻摇动,然后慢慢地坐下去。起先我不敢问。 后来看他每次都如此,我就启问。法师回答说: ‘这椅子里头,两根藤之间,也许有小虫伏着。 突然坐下去,要把它们压死,所以先摇动一下, 慢慢坐下去,好让它们走避’。
(素材运用角度:尊重,细节, 身教)
1、极其注重育人的方式。有一次,在他的课上,一位 学生往地上吐了一口痰,以为老师没有看见,其实李 叔同心知肚明。但他没有立刻责备,等到下课后,他 用轻且严肃的声音郑重地说:‚某某,等一等出去。‛这 位同学只得站着。等别的同学都出去了,李先生和气 地说:‚下次吐痰不要吐在地板上。‛说过之后他微微一 鞠躬,表示‚你可以出去了‛,那学生脸上发红。 之所以会这么做,因为李叔同认为,人与人之间 是平等的,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而且育人是从天长 日久注重生活小节开始的,‚一鞠躬‛体北卷)
入,是门径;出,是圆满。 干什么事情,往往“入”的容易,而达到“出” 的境界很难。而这里要讲的李叔同先生是一个大例外。 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后半生却钟情于佛教,于是 出家来到虎跑寺,来到佛教圣地。他入了佛门,一心 向佛,佛书,佛经,佛理,佛道,出神入化。有一次, 他来到学生丰子恺家,落座前轻轻摇晃藤椅,他说: “这,好让小虫走避。”这一言一行,正展现了他的 佛心禅意, 可见他已真正达到了“入乎其内”,知理;又“出 乎其外”,实践了。他写了不少佛经著述,还云游各 处作佛教的演讲,他的外圆内秀的饱含禅意的书法, 都真正阐释了“出乎其外”的含义。
弘一法师语录: ①处逆境,必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 用收敛法。 ②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③度量,如海涵春育。持身,如玉洁冰清。 襟怀,如光风霁月。气概,如乔岳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