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三角函数测试题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三角函数测试题(供参考)

九年级三角函数测试题(供参考)

九年级上数学第四章锐角三角函数测试题一、 选择题(此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 sin30°的值等于( )。

A 、21B 、22C 、23D 、1二、在直角三角形中,各边都扩大2倍,那么锐角A 的正弦值、余弦值都( )。

A 、缩小2倍 B 、扩大2倍 C 、不变 D 、不能确信 3、已知sin α=23,且α为锐角,那么α=( )。

A 、75° B 、60° C 、45° D 、30°4、有一个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斜边为1cm ,那么斜边上的高为( )。

A 、41cm B 、21C 、43D 、235 . 三角形在方格纸中的位置如下图,那么αcos 的值是( ) A.43 B.34 C.53 D.546. 在Rt △ABC 中,∠ C =90°,若BC =1,AB =5,那么tan A 的值为 ( ) A .55 B .255 C .12D .2 7. 在Rt ABC ∆中,∠C=90°,假设125tan =A ,那么B sin 的值是( ) A. 135 B. 1312 C. 125 D. 5128. 如下图,河堤横断面迎水坡AB 的坡比(指坡面的铅直 高度BC 与水平宽度CA 的比)是1:3,堤高BC =5m , 那么坡面AB 的长度是( ) A .10m B .103m C .15m D .53m九、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10cm ,周长为36cm ,那么底角的正弦值为( )。

A 、185 B 、165 C 、1513 D 、1312 10. 将矩形纸片ABCD 按如下图的方式折叠,AE 、EF 为折痕, ∠BAE =30°,3AB =,折叠后,点C 落在AD 边上的 C 1处,而且点B 落在EC 1边上的B 1处.那么BC 的长为( ) A.3 B. 2 C. 3 D.23 二、填空题(此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A B CD EC 1 B 1F11. 计算: 60tan 60sin 45tan 30cos += . 12. 若是α是锐角,且1tan =α,那么α= .13. 在△ABC 中,∠A ,∠B 为锐角,sin A =12 ,tan B =33, 则△ABC 的形状为 .14.在Rt△ABC 中, ∠B=90°,AC 边上的中线BD=5,AB=8,那么 cos ∠ACB=_______.15.在Rt △ABC 中,∠C=90°,假设AB=2AC ,那么cosA=______. 16. 如图,在菱形ABCD 中,DE ⊥AB ,垂足为E ,DE =6,sin A =35 ,那么菱形ABCD 的周长是 .17. 等腰三角形腰长为2cm ,底边长为23cm ,那么顶为 面积为 . 18. 若α是锐角,4sin cos 3αα+=,则sin cos αα⋅= . 三、解答题(19题共21分)19 . (1)60cos 30sin 45sin 2⋅+; (2)2sin 452cos 6060︒+︒︒;(3)30cos 360tan 2345cos 2260sin 2--+.20、.(本小题总分值7分)在Rt △ABC 中,∠C=90°,c=20 , ∠A=45°依照以下条件解直角三角形;21.(本小题总分值8分)已知:在Rt △ABC 中,190tan 2C A ∠==°,,B ∠求的正弦、余弦值.ABCD E22. (本小题总分值10) 如图,已知4 AC ,求AB 和BC 的长.23. (本小题总分值10分) 如图,某校数学爱好小组的同窗在测量建筑物AB 的高度时,在地面的C 处测得点A 的仰角为45°,向前走50米抵达D 处,在D 处测得点A 的仰角为60°,求建筑物AB 的高度.24. (本小题总分值10分) 如图,一艘海轮位于灯塔P 的南偏东45°方向,距离灯塔100海里的A 处,它打算沿正北方向航行,去往位于灯塔P 的北偏东30°方向上的B 处. (1)B 处距离灯塔P 有多远?(2)圆形暗礁区域的圆心位于PB 的延长线上,距离灯塔200海里的O 处.已知圆形暗礁区域的半径为50海里,进入圆形暗礁区域就有触礁的危险.请判定假设海轮抵达B 处是不是有触礁的危险,并说明理由.ACD B45°60°九年级数学第四章锐角三角函数测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 ; 2. D ; 3.C ; 4.B ; 5.A ;6. A ;7.D ;8.C 二、填空题:9.2323+; 10.45︒; 11. 等腰三角形; 12. 40; 13. 120,3︒; 14. 54,43; 15. 187; 16. tan aθ或2sin a θ.三、解答题:17. (1)45 (2)42-2 (3)6-2.18. (1)2 (2)15819. 25sin 5,cos 5B B ==20. 作CD ⊥AB 于点D ,在Rt △ACD 中,∵∠A =30°,∴∠ACD =90°-∠A =60°,221==AC CD ,32cos =⋅=A AC AD .在Rt △CDB 中,∵∠DCB =∠ACB -∠ACD =45°,∴2==CD BD , 2245sin =︒=CDBC . ∴322+=+=BD AD AB .21. 设建筑物AB 的高度为x 米. 在Rt △ABC 中,∠ACB =45°,∴AB =BC =x .∴BD =BC -CD =50x -. 在Rt △ABD 中,∠ADB =60°,∴tan ∠ADB =AB BD. ∴tan 6050x x ︒=- ∴350x x =-. ∴75253x =+. ∴建筑物AB 的高度为(75253+)米. 22. (1)作PC ⊥AB 于C .(如图)在Rt △P AC 中,∠PCA =90°,∠CP A =90°-45°=45°.∴2cos 45100502PC PA =⋅=⨯=. 在Rt △PCB 中,∠PCB =90°,∠PBC =30°. ∴21002PB PC ==.答:B 处距离灯塔P 有1002海里.(2)海轮抵达B 处没有触礁的危险.理由如下:∵200OB OP PB=-=-而150,∴200200150--.∴50OB>.∴B处在圆形暗礁区域外,没有触礁的危险.。

三角函数题练习题初三

三角函数题练习题初三

三角函数题练习题初三正文:1. 已知一直角三角形,其斜边长为10cm,其中一个锐角的正弦值为0.6,求该锐角的余弦值。

解析:设这个锐角为θ,则根据正弦的定义有sinθ = 对边/斜边,代入已知条件可得对边/10 = 0.6,解得对边长为6cm。

再根据余弦的定义有cosθ = 邻边/斜边,将已知条件代入可得cosθ = 对边/10 = 6/10 = 0.6。

答案:0.62. 已知正弦函数y = sin x 的图像在区间[0, 2π]上有两个最大值点,一个最小值点和一个零点。

求解方程sin x = -0.5 的所有解。

解析:根据正弦函数的图像特点,sin x = -0.5 对应的是函数在负半个周期内的一个最小值点。

根据正弦函数的周期性,在区间[0, 2π]内可以找到一个最小值点,即π + arcsin(-0.5)。

由于正弦函数是一个周期函数,所以在[0, 2π]内,还可以找到一个位于第三象限的解,即2π - arcsin(-0.5)。

所以方程sin x = -0.5 的所有解为x = π + arcsin(-0.5) 和 x = 2π - arcsin(-0.5)。

答案:x = π + arc sin(-0.5) 和x = 2π - arcsin(-0.5)3. 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条直角边的长度为12cm,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为5cm。

求解该三角形斜边与这两条直角边的夹角的正切值。

解析:设斜边与较长直角边的夹角为θ,则根据正切的定义有tanθ = 对边/邻边,代入已知条件可得对边/5 = 12/5,解得对边长为12cm。

所以tanθ = 12/5。

答案:12/54. 已知角A与角B都是锐角,且满足sinA = cosB = 0.8,求解角A 与角B的大小。

解析:根据正弦与余弦的定义可得 sinA = 对边/斜边,cosB = 邻边/斜边。

设三角形的斜边长度为x,根据已知条件可得对边/x = 0.8,邻边/x = 0.8。

三角函数练习题目初三

三角函数练习题目初三

三角函数练习题目初三1.已知直角三角形中一条直角边的长度为3cm,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为4cm。

求其两条直角边上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

解析:已知直角边 a = 3cm、直角边 b = 4cm。

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可知:正弦(sin) = 直角边a / 斜边c余弦(cos) = 直角边b / 斜边c正切(tan) = 直角边a / 直角边b其中,斜边c可以通过勾股定理求得:斜边c = √(a² + b²) = √(3² + 4²) = √(9 + 16) = √25 = 5代入计算得:正弦(sin) = 3 / 5 = 0.6余弦(cos) = 4 / 5 = 0.8正切(tan) = 3 / 4 = 0.75所以,该直角三角形的正弦值为0.6,余弦值为0.8,正切值为0.75。

2.已知角度θ的正弦值为0.5,求角度θ的余弦值和正切值。

解析:已知正弦(sin) = 0.5,要求余弦(cos)和正切(tan)。

根据正弦函数的定义可得:正弦(sin) = 直角边a / 斜边c已知正弦(sin) = 0.5,令直角边a = 0.5,斜边c = 1。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直角边b = √(c² - a²) = √(1² - 0.5²) = √(1 - 0.25) = √0.75 ≈ 0.866所以,余弦(cos) = 直角边b / 斜边c = 0.866 / 1 = 0.866正切(tan) = 直角边a / 直角边b = 0.5 / 0.866 ≈ 0.577所以,角度θ的余弦值为0.866,正切值为0.577。

3.已知角度α的正切值为2,求角度α的正弦值和余弦值。

解析:已知正切(tan) = 2,要求正弦(sin)和余弦(cos)。

根据正切函数的定义可得:正切(tan) = 直角边a / 直角边b已知正切(tan) = 2,令直角边a = 2,直角边b = 1。

人教版初3数学9年级下册 第28章(锐角三角函数)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

人教版初3数学9年级下册 第28章(锐角三角函数)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锐角三角函数单元测试题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1. 在Rt△ABC中,∠C=90∘,若AC=3,BC=2,则tan A的值是()A.12B.23C.52D.2552. 已知在Rt△ABC中,∠C=90∘,sin A=12,AC=23,那么BC的值为( )A.2B.4C.43D.63. 海中有一个小岛P,该岛四周12海里范围内(含12海里)是一个暗礁区.今有货轮由西向东航行,开始在A点观测P在北偏东60∘.若行驶10海里后到达B点观测P在北偏东α(0<α<90∘)处,若货船不改变航向,则当tanα为何值时,货轮会有触礁的危险,则根据以上数据可计算得tanα的值为()A.tanα=63−56B.tanα≥63−56C.0<tanα≤63−56D.56<tanα<34. 兰州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以下准确表示兰州市的地理位置的是( )A.北纬34∘03′B.在中国的西北方向C.甘肃省中部D.北纬34∘03′,东经103∘49′5. 如图,①以点A为圆心,5cm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MAN的两边AM,AN于点B,D;②以点B为圆心,AD长为半径画弧,再以点D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C;③分别连接BC,CD,AC.若tan∠BAC=12,点C到射线AN的距离是( )A.3B.4C.5D.256. 如图,小明从点A沿坡度i=1:2的斜坡走到点B,若AB=10米,则上升高度是()米.A.5B.2C.25D.237. 如图,钓鱼竿AC长6m,露在水面上的鱼线BC长32m,钓者想看看鱼钓上的情况,把鱼竿AC逆时针转动15∘到AC′的位置,此时露在水面上的鱼线B′C′长度是( )A.3mB.33mC.23mD.4m8. 你认为tan15∘的值可能是()A.36B.2+3 C.2−3 D.329. 如图是深圳市少年宫到中心书城地下通道的手扶电梯示意图,其中AB、CD分别表示地下通道、市民广场电梯口处地面的水平线,∠ABC=135∘,BC的长约是5,则乘电梯从点B到点C上升的高度ℎ是()A.mB.5mC.mD.10m10. 如图,在△ABC中,∠C=90∘,AB=5,AC=2,则sin B的值是()A.35B.25C.23D.32.11. 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于D,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A.sin A=BDBC B.cos A=ACADC.AC2=AD⋅BDD.tan A=CDAB12. 如图,△ABC的顶点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则tan A的值是( )A.12B.22C.2D.2213. 如果某飞机的飞行高度为m千米,从飞机上看到地面控制点的俯角为α,那么此时飞机与地面控制点之间的距离是()A.m⋅tanαB.mcosαC.msinαD.m⋅cotα14. 在Rt△ABC中,∠C=90∘,下列式子不一定成立的是()A.tan A=cot BB.sin2A+cos2A=1C.sin2A+sin2B=1D.tan A⋅cot B=115. 中考结束后,小明和好朋友一起前往三亚旅游.他们租住的宾馆AB坐落在坡度为i=1:2.4的斜坡上.某天,小明在宾馆顶楼的海景房A处向外看风景,发现宾馆前的一座雕像C的俯角为76∘(雕像的高度忽略不计),远处海面上一艘即将靠岸的轮船E的俯角为27∘.已知雕像C距离海岸线D的距离CD为260米,与宾馆AB的水平距离为36米,问此时轮船E距离海岸线D的距离ED的长为()(参考数据:tan76∘≈4.0,tan27∘≈0.5,sin 76∘≈0.97,sin 27∘≈0.45.A.262B.212C.244D.27616. 西周时期,丞相周公旦设置过一种通过测定日影长度来确定时间的仪器,称为圭表.如图是一个根据北京的地理位置设计的圭表,其中,立柱AC 高为a .已知,冬至时北京的正午日光入射角∠ABC 约为26.5∘,则立柱根部与圭表的冬至线的距离(即BC 的长)约为( )A.a sin 26.5∘B.atan 26.5C.a cos 26.5∘D.acos 26.517. 已知,菱形的一个内角为60∘,边长为2,用六个这样完全一样的菱形拼成如图所示的图形,则tan ∠ABC 的值是( )A.12 B.33C.233D.3218. 如图是一张简易活动餐桌,现测得OA =OB =40cm ,OC =OD =60cm ,现要求桌面离地面的高度为50cm ,那么两条桌腿的张角∠COD 的大小应为( )A.150∘B.135∘C.120∘D.100∘19. 在一次夏令营活动中,小霞同学从营地A点出发,要到距离A点10千米的C地去,先沿北偏东70∘方向走了8千米到达B地,然后再从B地走了6千米到达目的地C,此时小霞在B地的()A.北偏东20∘方向上B.北偏西20∘方向上C.北偏西30∘方向上D.北偏西40∘方向上20. 轮船航行到C处观测小岛A的方向是北偏西48∘,那么从A同时观测轮船在C处的方向是()A.南偏东48∘B.东偏北48∘C.东偏南48∘D.南偏东42∘21. 若tanα⋅tan36∘=1,则α=________度.22. 若1−tanα=0,则锐角α=________度.23. 已知∠α=36∘,若∠β是∠α的余角,则∠β=________度,sinβ=________.(结果保留四个有效数字)24. 如图,已知△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 −4),B(0, −4),C(1, −1).(1)请在网格中,画出线段BC关于原点对称的线段B1C1;(2)请在网格中,过点C画一条直线CD,将△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与线段AB 相交于点D,写出点D的坐标;(3)若另有一点P(−3, −3),连接PC,则tan∠BCP=________.25. 如图,某学校灯光球场的大功率照明灯发出的光线与灯杆成30∘角,照射在地面上的大距离为AB=60m,现在准备调整它的照明角度,使它发出的光线与灯杆AC成45∘角,请你通过计算回答:调整后,这个大功率照明灯是否影响距离灯杆100m的D处的居民休息?(参考数据:3≈1.73)26. 2019年10月1日李明和他的爸爸、妈妈一同驾车到云南石林风景区旅游.如图,他利用自己带的测角仪站在一处高大的石林AB的前方C点处测得∠ACB=60∘,再沿BC方向走20m到达D处,测得∠ADC=30∘.(1)求点C到AD的距离;(2)求出石林AB的高度.(测角仪高度忽略不计,结果精确到1m)27. 已知以直线x=1为对称轴的抛物线y1与x轴交于点A1(d,0)和A2,顶点为B1,以直线x=2为对称轴的抛物线y2与x轴交于点A2和A3,顶点为B2,…,以直线x=n为对称轴的抛物线y n与x轴交于点A n和A n+1,顶点为B n,我们把这样的抛物线y1, y2 ,…,y n对应的二次函数称为“整对称轴”二次函数.(1)当0<d<1时,①填空:A1A2=_______,A2A3=_______,A3A4=________;(用含d的代数式表示)②若d=0.4,“整对称轴”二次函数y1,y2,…,y n的图象的顶点B1,B2,…,B n都在直线y=15 x上,当n的值为多少时,△A n A n+1B n是直角三角形?(2)当0<d<1时,已知“整对称轴”二次函数y1,y2,…,y n的图象的开口方向都向下,且△A1A2B1,△A2A3B2,⋯,△A n A n+1B n均为直角三角形.①请求出“整对称轴”二次函数y1,y2的解析式,并猜想出y2019的解析式(可以含d);②请通过画草图分析直线y=1与抛物线y1,y2,…,y2019的公共点个数.228. 如图,AB,AC分别是⊙O的直径和弦,OD⊥AC于点D.过点A作⊙O的切线与OD 的延长线交于点P,PC,AB的延长线交于点F.(1)求证:PC是⊙O的切线;(2)若∠ABC=60∘,AB=10,求线段CF的长.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20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60分)1.【答案】B2.【答案】A3.【答案】C4.【答案】D5.【答案】B6.【答案】C7.【答案】B8.【答案】C9.【答案】B10.【答案】B11.【答案】A12.【答案】A13.【答案】C14.【答案】D15.【答案】B16.【答案】B17.【答案】D18.【答案】C19.【答案】B20.【答案】A二、填空题(本题共计 3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9分)21.【答案】5422.【答案】4523.【答案】54,0.8090三、解答题(本题共计 5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50分)24.【答案】解:(1)作出点B1,C1连接即可;(2)因为直线CD 将△ABC 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且与线段AB 相交于点D ,故点D 为线段AB 的中点,画出直线CD ,可知点D 坐标为(−1, −4);125.【答案】解:在直角△ABC 中,∠C =30∘,AB =60,tan ∠ACB =ABAC ,∴ AC =AB tan ∠ACB=603,在直角△ACD 中,∠ACD =45∘,AC =603,AD =AC =603≈103.8(m ),∴ 照明灯会影响距离灯杆100m 的D 处的居民休息.26.【答案】解:(1)如图,过点C 作CE ⊥AD 于点E ,在Rt △CDE 中,CD =20m ,∠ADC =30∘,所以CE =12CD =12×20=10(m )即点C 到AD 的距离是10m .(2)∵ ∠ACB =60∘,∠ADC =30∘,∴ ∠CAD =30∘,∴ ∠CAD =∠ADC ,∴ AC =DC =20,在Rt △ABC 中,AB =AC sin 60∘=20×sin 60∘=20×32=103≈17(m).∴ 石林AB 的高度约为17m .27.【答案】解:(1)① 2−2d ;2d ; 2−2d ;②∵ 顶点 B 1,B 2,⋯B n 都在直线 y =15x 上,∴ 当x =n 时, y =15n ,由(1)可知,当n 为奇数时, A n A n +1=2−2d ,当n 为偶数时, A n A n +1=2d ,∴ 当d =0.4 时,只要 15n =12A n A n +1=12(2−2d)=0.6,或15n =12A n A n +1=12×2d =0.4时,△A n A n +1B n 是直角三角形,解得n =3或n =2.(2)①∵ △A 1A 2B 1 是直角三角形, A 1A 2=2−2d ,∴ y 1 的顶点 B 1 的坐标为 (1,1−d),设y 1 的解析式为 y 1=a 1(x−1)2+1−d ,∵ y 1 过点 A 1(d,0) ,将A 1 的坐标代入得 a 1=1d−1,∴ y 1 的解析式为 y 1=1d−1(x−1)2+1−d ,同理,∵ △A 2A 3B 2 是直角三角形, A 2A 3=2d ,∴ y 2 的顶点 B 2 的坐标为 (2,d),设y 2 的解析式为 y 2=a 2(x−2)2+d ,∵ y 2 过点 A 2(2−d,0),将A 2的坐标代入得 a 2=−1d ,∴ y 2 的解析式为 y 2=−1d (x−2)2+d .猜想 y 2019 的解析式为 y 2019=1d−1(x−2019)2+1−d.②通过以上探究,画出草图,可知:当0<d <12 时,直线 y =12 与y 1,y 2,…,y 2019 的公共点个数为2020个;当d =12 时,直线 y =12 与y 1,y 2,…,y 2019 的公共点个数为2019个; 当12<d <1 时,直线 y =12与 y 1,y 2,…,y 2019 的公共点个数为2018个 .28.【答案】(1)证明:如图,连接OC ,∵OD⊥AC,OD经过圆心O,∴AD=CD,∴PA=PC,在△OAP和△OCP中,∵OA=OC, PA=PC, OP=OP,∴△OAP≅△OCP(SSS),∴∠OCP=∠OAP,∵PA是⊙O的切线,∴∠OAP=90∘,∴∠OCP=90∘,即OC⊥PC,∴PC是⊙O的切线.(2)解:∵OB=OC,∠OBC=60∘,∴△OBC是等边三角形,∴∠COB=60∘,∵AB=10,∴OC=5,由(1)可知,∠OCF=90∘,∴CF=OC⋅tan∠COB=53.。

三角函数测试题及答案

三角函数测试题及答案

三角函数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已知角A的正弦值为\( \sin A = \frac{1}{2} \),则角A的余弦值\( \cos A \)是:A. \( \frac{1}{2} \)B. \( \frac{\sqrt{3}}{2} \)C. \( -\frac{1}{2} \)D. \( -\frac{\sqrt{3}}{2} \)2. 函数\( y = \sin x + \cos x \)的周期是:A. \( \pi \)B. \( 2\pi \)C. \( \pi/2 \)D. \( 4\pi \)3. 已知\( \cos x = \frac{1}{3} \),且\( x \)在第一象限,求\( \sin x \)的值:A. \( \frac{2\sqrt{2}}{3} \)B. \( \frac{2\sqrt{5}}{3} \)C. \( \frac{4\sqrt{2}}{9} \)D. \( \frac{4\sqrt{5}}{9} \)二、填空题4. 根据正弦定理,如果三角形ABC的边a和角A相对,且\( a = 5 \),\( \sin A = \frac{3}{5} \),则边b的长度为______(假设\( \sin B = \frac{4}{5} \))。

5. 已知\( \tan x = -1 \),求\( \sin 2x \)的值。

三、解答题6. 求以下列三角方程的解:\( \sin^2 x + \cos^2 x = 1 \)7. 证明:\( \sin(2\theta) = 2\sin(\theta)\cos(\theta) \)。

四、应用题8.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角C为直角,已知AB = 10,AC = 6,求BC 的长度。

答案:一、选择题1. C2. B3. B二、填空题4. 45. 1 或 -1三、解答题6. 该方程对所有\( x \)都成立,因为它是三角恒等式。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8.1锐角三角函数》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8.1锐角三角函数》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8.1锐角三角函数》同步测试题及答案任务一 求锐角三角函数值子任务1 利用参数法求锐角三角函数值母题1 如图,在Rt △ABC 中,∠C=90°,BC=3AC ,则tan B=( )A .13B .3C .√1010 D .3√1010变式练1: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若2AB=AC ,则cos C 的值为( )A .12或2√35B .12或2√55 C .√32或2√55 D .√32或2√35子任务2 构造直角三角形求锐角三角函数值母题2 如图,已知钝角三角形ABC ,点D 在BC 的延长线上,连接AD ,若∠DAB=90°,∠ACB=2∠D ,AD=2,AC=32,求tan D 的值.变式练2:如图,△ABC与△BDC均为直角三角形,若∠ACB=30°,∠DBC=45°,求∠ADB的正切值.母题3如图,在△ABC中,CA=CB=4,cos C=14,则sin B的值为()A.√102B.√153C.√64D.√104变式练3:如图,在Rt△BAD中,延长斜边BD到点C,使DC=12BD,连接AC.若tan B=53,则tan∠CAD的值为.子任务3利用等角转换法求锐角三角函数值母题4如图,在半径为3的☉O中,直径AB与弦CD相交于点E,连接AC,BD,若AC=2,则tan D=()A.2√2B.√24C.13D.2√23【关键点拨】变式练4:如图,在△ABC中,AB=AC=5,BC=8.若∠BPC=1∠BAC,求sin∠BPC.2子任务4利用网格求锐角三角函数值母题5如图,这是由边长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A,B,P,Q四点均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线段AB,PQ相交于点M,则图中∠QMB的正切值是.【关键点拨】变式练5:如图,点A,B,C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则sin∠BAC=()A.√1313B.√66C.√2613D.√2626子任务5在折叠问题中求锐角三角函数值母题6如图,在△ABC中,∠ACB=90°,AC=BC=4,将△ABC折叠,使点A落在BC边上的点D 处,EF为折痕,若AE=3,则sin∠BFD的值为.【关键点拨】变式练6:直角三角形纸片ABC,两直角边BC=4,AC=8,现将△ABC纸片按图中方式折叠,使点A 与点B重合,折痕为DE,则tan∠CBE的值是()A.12B.34C.1D.43任务二 由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值求三角形的边长母题7 在Rt △ABC 中,∠C=90°,sin A=35,AC=8 cm,则BC 的长度为( )A .3 cmB .4 cmC .5 cmD .6 cm变式练7:已知∠A 是锐角,sin A=35,则cos A 的值为( )A .35B .45C .34D .54任务三 由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值求三角形的面积母题8 已知△ABC 中,tan B=23,BC=6,过点A 作BC 边上的高,垂足为点D ,且满足BD ∶CD=2∶1,则△ABC 面积的所有可能值为 .变式练8:在△ABC 中,AB=3√6,AC=6,∠B=45°,则BC= .任务四 锐角三角函数的探究问题母题9 如图1,在Rt △ABC 中,以下是小亮探究asinA 与bsinB 之间关系的方法:∵sin A=a c ,sin B=b c , ∴c=a sinA ,c=bsinB ∴asinA =bsinB .根据你掌握的三角函数知识,在图2的锐角三角形ABC 中,探究asinA ,bsinB ,csinC 之间的关系,并写出探究过程.图1 图2变式练9:把(sin α)2记作sin 2α,根据图完成下列各题:图1图2(1)如图1,sin 2A 1+cos 2A 1= ,sin 2A 2+cos 2A 2= sin 2A 3+cos 2A 3= .(2)观察上述等式后猜想:在Rt △ABC 中,∠C=90°,总有sin 2A+cos 2A= . (3)如图2,在Rt △ABC 中证明(2)题中的猜想.(4)已知在△ABC 中,∠A+∠B=90°,且sin A=1213,求cos A 的值.参考答案母题1 A 提示:在Rt △ABC 中,∠C=90°,BC=3AC∴tan B=AC BC =AC 3AC =13.故选A .变式练1 C 提示:①当AC 为直角边时∵2AB=AC∴BC=√AB 2+AC 2=√5AB∴cos C=AC BC =2AB √5AB =2√55;②当AC 为斜边时 ∵2AB=AC∴BC=√AC 2-AB 2=√3AB∴cos C=BC AC =√3AB 2AB=√32. 综上,cos C=2√55或√32. 故选C .母题2 解:∵∠ACB=∠D+∠CAD ,∠ACB=2∠D∴∠CAD=∠D∴CA=CD. ∵∠DAB=90°∴∠B+∠D=90°,∠BAC+∠CAD=90° ∴∠B=∠BAC ∴AC=CB∴BD=2AC=2×32=3. 在Rt △ABD 中,∵∠DAB=90°,AD=2∴AB=√32-22=√5∴tan D=AB AD =√52.变式练2解:如图,过点A 作DB 延长线的垂线,垂足为点E 则∠E=90°,∠ABE=45°,AE=BE.设AE=BE=x ,则AB=√2x ,BC=√6x ,BD=CD=√3x∴DE=√3x+x ,∴tan ∠ADB=AE DE =(√3+1)x =√3+1=√3-12.母题3 D 提示:如图,过点A 作AD ⊥BC ,垂足为D在Rt △ACD 中,CD=CA ·cos C=1∴AD=√AC 2-CD 2=√15.在Rt △ABD 中,BD=CB-CD=3,AD=√15.∴AB=√BD 2+AD 2=2√6.∴sin B=AD AB =√104.故选D . 变式练3 15 提示:如图,延长AD ,过点C 作CE ⊥AD ,垂足为E.在Rt △BAD 中,tan B=AD AB =53. 可设AD=5x ,则AB=3x.∵∠CDE=∠BDA ,∠CED=∠BAD ∴△CDE ∽△BDA∴CE AB =DE AD =CD BD =12 ∴CE=32x ,DE=52x ∴AE=AD+DE=152x ∴在Rt △AEC 中,tan ∠CAD=CE AE =15.故答案为15.母题4 A 提示:如图,连接BC.∵AB 是直径,∴∠ACB=90°. ∵☉O 的半径为3,∴AB=6 ∴BC=√AB 2-AC 2=√62-22=4√2∴tan D=tan A=BC AC =4√22=2√2. 故选A .变式练4 解:如图,作AD ⊥BC 于点D.∵AB=AC=5,BC=8∴BD=CD=4,∠BAD=12∠BAC. ∵∠ADB=90°,∴sin ∠BAD=BD AB =45.又∵∠BPC=12∠BAC∴∠BPC=∠BAD ∴sin ∠BPC=45. 母题5 2 提示:如图,过点Q 作QC ∥BA ,连接PC∴∠QMB=∠CQP. 由题意得CQ 2=22+22=8 PC 2=42+42=32 PQ 2=22+62=40∴PC 2+CQ 2=PQ 2∴△PCQ 是直角三角形 ∴∠PCQ=90°∴tan ∠CQP=PC CQ =√22√2=2∴tan ∠QMB=tan ∠CQP=2. 故答案为2.变式练5 D 提示:如图,延长AC 到点D ,连接BE 交CD 于点O∴BE ⊥CD ,AB=√22+32=√13,OB=12BE=12√12+12=√22∴sin ∠BAC=OB AB =√22√13=√2626. 故选D .母题6 13 提示:∵在△ABC 中,∠ACB=90°,AC=BC=4∴∠A=∠B.由折叠的性质得到△AEF ≌△DEF∴∠EDF=∠A ∴∠EDF=∠B∴∠CDE+∠BDF+∠EDF=∠BFD+∠BDF+∠B=180° ∴∠CDE=∠BFD. 又∵AE=DE=3∴CE=4-3=1.在直角△ECD 中,sin ∠CDE=CEED =13∴sin ∠BFD=13. 故答案为13.变式练6 B 提示:根据题意,BE=AE.设BE=x ,则CE=8-x. 在Rt △BCE 中,x 2=(8-x )2+42 解得x=5∴CE=8-5=3∴tan ∠CBE=CE CB =34.故选B .母题7 D 提示:∵sin A=BCAB =35∴设BC=3x ,AB=5x. 又∵AC 2+BC 2=AB 2∴82+(3x )2=(5x )2解得x=2或x=-2(舍去)∴BC=3x=6 cm . 故选D .变式练7 B 提示:∵sin 2A+cos 2A=1∴cos A=√1−(35) 2=45. 故选B .母题8 8或24 提示:如图1所示∵BC=6,BD ∶CD=2∶1∴BD=4.∵AD ⊥BC ,tan B=23∴AD BD =23∴AD=23BD=83∴S △ABC =12BC •AD=12×6×83=8. 如图2所示∵BC=6,BD ∶CD=2∶1,∴BD=12.∵AD ⊥BC ,tan B=23,∴AD BD =23,∴AD=23BD=8 ∴S △ABC =12BC •AD=12×6×8=24. 综上所述,△ABC 面积的所有可能值为8或24. 故答案为8或24.图1 图2变式练8 3√3+3或3√3-3 提示:①当△ABC 为锐角三角形时 过点A 作AD ⊥BC 于点D ,如图1.图1∵AB=3√6,∠B=45°∴AD=BD=AB ·sin 45°=3√3∴CD=√AC 2-AD 2=3,∴BC=BD+CD=3√3+3. ②当△ABC 为钝角三角形时过点A 作AD ⊥BC 交BC 延长线于点D ,如图2.图2∵AB=3√6,∠B=45°∴AD=BD=AB ·sin 45°=3√3∴CD=√AC 2-AD 2=3∴BC=BD-CD=3√3-3.综上,BC 的长为3√3+3或3√3-3.故答案为3√3+3或3√3-3.母题9 解:a sinA =b sinB =c sinC .理由如下:如图,过点A 作AD ⊥BC ,过点B 作BE ⊥AC在Rt △ABD 中,sin B=AD c ,即AD=c sin B 在Rt △ADC 中,sin C=AD b ,即AD=b sin C∴c sin B=b sin C ,即b sinB =c sinC 同理可得a sinA =c sinC则a sinA =b sinB =c sinC .变式练9 解:(1)1;1;1 提示:sin 2A 1+cos 2A 1=122+√322=14+34=1 sin 2A 2+cos 2A 2=1√22+1√22=12+12=1 sin 2A 3+cos 2A 3=352+452=925+1625=1.故答案为1;1;1.(2)1.(3)在题图2中,∵sin A=a c ,cos A=b c ,且a 2+b 2=c 2 则sin 2A+cos 2A=a c 2+b c 2=a 2c 2+b 2c 2=a 2+b 2c 2=c 2c 2=1 即sin 2A+cos 2A=1.(4)在△ABC 中,∠A+∠B=90°,∴∠C=90°. ∵sin 2A+cos 2A=1,∴12132+cos 2A=1 解得cos A=513或cos A=-513(舍去),∴cos A=513.。

三角函数试题及答案初中

三角函数试题及答案初中

三角函数试题及答案初中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若sinα=1/2,则α的度数是()A. 30°B. 60°C. 90°D. 120°2. cos30°的值是()A. 1/2B. √3/2C. √2/2D. 13. 已知tan45°=1,则sin45°的值是()A. 1/√2B. √2/2C. √2D. 14. 如果sinβ=3/5,且β为锐角,则cosβ的值是()A. 4/5B. -4/5C. 3/5D. -3/55. 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A. sin0°=0B. cos90°=0C. tan60°=√3D. sin180°=-16. 已知sinA=1/2,那么cos2A的值是()A. 1/4B. 1/2C. 3/4D. 0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的正弦值是1/3,那么它的余弦值是()A. 2√2/3B. √2/3C. √6/3D. 3√2/38. 根据三角函数的周期性,sin(360°+α)等于()A. sinαB. -sinαC. co sαD. -cosα9. 一个角的正切值是-√3,那么这个角的度数是()A. 60°B. 120°C. 240°D. 300°10. 根据三角函数的和角公式,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那么cos(α+β)的值是()A. cosαcosβ-sinαsinβB. cosαcosβ+sinαsinβC. sinαcosβ-cosαsinβD. -cosαcosβ-sinαsinβ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sin60°的值是______。

2. 一个角的余弦值是-1/2,那么这个角的正弦值是______。

3. 已知tanA=2,则sinA的值是______。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三角函数练习题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三角函数练习题

三角函数练习题田云江一、选择题1、有以下四组角:(1)kπ+;(2)kπ-;(3)2kπ±;(4)-kπ+(k∈z)其中终边相同的是()A、(1)和(2)B、(1)、(2)和(3)C、(1)、(2)和(4)D、(1)、(2)、(3)和(4)2、若角α的终边过点(sin30°-cos30°),则sinα等于()A、 B、- C、- D、-3、设α=,则sin(x-)+tg(α-)的值为()A、 B、 C、 D、4、在以下四个函数y=sin|x|,y=|sinx|,y=|sinx+|,y=sin(-x)中,周期函数的个数是()A、1B、2C、3D、45、若将某正弦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后得到的图象的函数式是y=sin(x+),则原来的函数表达式是()A、y=sin(x-)B、y=sin(x+)C、y=sin(x+)-D、y=sin(x+)6、函数y=sin(-2x)的单调递增区间是()A、[kπ-,kπ+]B、[2kπ+,2kπ+]C、[kπ+,kπ+]D、[2kπ-,2kπ+]7、α为第二象限角,其终边上一点为P(x,),且cos=x,则sinα的值为()A、 B、 C、 D、-8、若θ是第三象限的角,且sin>0,则()A、cos>B、cos>-C、cos>D、sec<-9、已知α、β为锐角,且2tgα+3sinβ=7,tgα-6sinβ=1,则sinα的值是()A、 B、 C、 D、10、函数y=sinπ的单调增区间是()A、[2kπ,(4k+2)π]B、[4k,4k+2]C、[2kπ,(2k+2)π]D、[2k,2k+2] (k∈z)11、若=,则x取值范围是()A、2kπ≤x≤2kπ+B、2kπ≤x≤2kπ+πC、2kπ-≤x≤2kπ+D、kπ-≤x≤2kπ+(k∈z)12、在[,]上与函数y=cos(x-π)的图象相同的函数是()A、y=B、y=C、y=cos(x-)D、y=cos(-x-4π)二、填空题:1、已知tgα=3 则的值为________2、函数y=的定义域是______,值域是______3、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_______4、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是______三、解答题1、(1)化简:++cos2αcsc2α(2)设sin(α+)=-,且sin2α>0求sinα,tgα2、已知sinx+≥0,tgx+1≤0求函数y=的最小值,并求取得最小值y,x的值,此函数有没有最大值,为什么?3、如果方程x2-4xcosθ+2=0与方程2x2+4xsin2θ-1=0有一根,互为倒数求θ职 (0<θ<π)4、已知a>0,0≤x<2π,函数y=cos2x-asinx+b的最大值为0最小值为-4,求a和b 值,并求出使y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时的x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数学第四章锐角三角函数测试题
一、 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sin30°的值等于()。

A 、2
1B 、22C 、23D 、1
2、在直角三角形中,各边都扩大2倍,则锐角A 的正弦值、余弦值都()。

A 、缩小2倍B 、扩大2倍C 、不变D 、不能确定
3、已知sin α=
2
3
,且α为锐角,则α=()。

A 、75°B 、60°C 、45°D 、30°
4、有一个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斜边为1cm ,则斜边上的高为()。

A 、41cm
B 、2
1C 、43D 、23
5.三角形在方格纸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αcos 的值是()
43345354
在Rt△ABC 中,∠C =90°,若BC =1,AB =5,则tan A
的值为()
A .
55B .25
5C .12
D .2 7.在Rt ABC ∆中,∠C=90°,若12
5
tan =
A ,则
B sin 的值是() 135********
12
如图所示,河堤横断面迎水坡AB 的坡比(指
坡面的铅直高度BC 与水平宽度CA 的比)是1:3,堤高BC =5m ,则坡面AB
的长度是()
A .10m
B .103m
C .15m
D .53m
9、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10cm ,周长为36cm ,则底角的正弦值为()。

A 、
185B 、165C 、1513D 、13
12
10.将矩形纸片ABCD 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AE 、EF 为折痕, ∠BAE =30°,3AB =,折叠后,点C 落在AD 边上的
C 1处,并且点B 落在EC 1边上的B 1处.则BC 的长为() 3.2 C.3D.23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A B
C
D E
C B F
11.计算: 60tan 60sin 45tan 30cos +=. 12.如果α是锐角,且1tan =α,那么α=. 13.在△ABC 中,∠A ,∠B 为锐角,sin A =,tan B =
3
3
,则△ABC 的形状为. 14.在Rt△ABC 中,∠B=90°,AC 边上的中线BD=5,AB=8,则cos ∠ACB=_______. 15.在Rt △ABC 中,∠C=90°,若AB=2AC ,则cosA=______. 16.如图,在菱形ABCD 中,DE ⊥AB ,垂足为E ,DE =6,sin A =, 则菱形ABCD 的周长是.
17.等腰三角形腰长为2cm ,底边长为23cm ,则顶为面积为.
18.若α是锐角,4
sin cos 3
αα+=,则sin
cos αα⋅=. 三、解答题(19题共21分)
19.(1) 60cos 30sin 45sin 2⋅+;(2)2sin 452cos 603tan 60+18︒+︒-︒; (3) 30cos 360tan 2
3
45cos 2260sin 2--+
. 20、.(本小题满分7分)在Rt △ABC 中,∠C=90°,c=20,∠A=45°根据下列条件解直角三角形;
21.(本小题满分8分)已知:在Rt △ABC 中,1
90tan 2
C A ∠==°,,B ∠求的正弦、余弦值. 22.(本小题满分10)如图,已知4=AC ,求AB 和BC 的长.
23.(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某校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测量建筑物AB 的高度时,在地面的
C 处测得点A 的仰角为45°,向前走50米到达
D 处,在D 处测得点A
的仰角为60°,求建筑物AB 的高度.
24.(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一艘海轮位于灯塔P 的南偏东45°方向,距离灯塔100海里的A 处,它计划沿正北
方向航行,去往
位于灯塔P 的北偏东30°方向上的B 处.(1)B 处距离灯塔P 有多远(2)圆形暗礁区域的圆心位于PB 的延长线上,距离灯塔200海里的O 处.已知圆形暗礁区域的半径为50海里,进入圆形暗礁区域就有触礁的危险.请判断若海轮到达B
A
B
C D E
A
C
D B
45° 60°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9.
2
3
23+;10.45︒;11.等腰三角形;12.40; 13.120,3︒;14.54,43;15.18
7;16.tan a
θ或2sin a θ.
三、解答题:
17.(1)45(2)42-2(3)6
-2.
18.(1)2(2)15
8
19.25
sin 5,cos 5B B =
=
20.作CD ⊥AB 于点D ,在Rt△ACD 中,∵∠A =30°,∴∠ACD =90°-∠A =60°,
22
1
==
AC CD ,32cos =⋅=A AC AD . 在Rt△CDB 中,∵∠DCB =∠ACB -∠ACD =45°,∴2==CD BD ,
2245sin =︒
=
CD
BC .∴322+=+=BD AD AB .
21.设建筑物AB 的高度为x 米.在Rt △ABC 中,∠ACB =45°,∴AB =BC =x . ∴BD =BC -CD =50x -.在Rt △ABD 中,∠ADB =60°,∴tan ∠ADB =AB BD
.
∴tan 6050
x x ︒=
-∴350x x =
-.∴75253x =+. ∴建筑物AB 的高度为(75253+)米. 22.(1)作PC ⊥AB 于C .(如图)
在Rt△PAC 中,∠PCA =90°,∠CPA =90°-45°=45°. ∴2cos 45100502PC PA =⋅=⨯=.
在Rt△PCB 中,∠PCB =90°,∠PBC =30°. ∴21002PB PC ==.
答:B 处距离灯塔P 有1002海里.
(2)海轮到达B 处没有触礁的危险.
理由如下:
∵2001002OB OP PB =-=-,
∴200200150
->-.
∴50
OB>.
∴B处在圆形暗礁区域外,没有触礁的危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