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经典散文:漂泊京都

合集下载

离开日本京都心情随笔

离开日本京都心情随笔

离开日本京都心情随笔今天天气蛮好的,每个人对好的标准都不同,支气管炎的人喜欢潮湿闷热的天气,南方人到了北方也不喜欢干燥,所以当我说天气好的时候请不要以为就是大晴天,我讨厌晴天。

昨天一整天都在下雨,一整天意思就是从凌晨下到午夜,无所事事地看书,写点东西,就这样过了一天。

我为什么要说昨天的天气来着?对了,想说的是今天也是阴天,阴天是比雨天更好的天气,不至于湿漉漉的出不去。

出去?出去哪里,过两天就得离开京都了,明天要收拾东西,所以如果想去哪里就只能趁今天,可是出去哪里呢?四条?我去过两次,第一次是跟中国人的徒步小队,领队的是一个日本老爷子,五个人盯着盛夏的烈日,从伏见稻荷开始,沿着本地人才知道的小径,绕着山麓爬了半圈,最后停在清水寺,太热了,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是折磨,爬的时候我一直在想是什么脑回路让我主动承受这种苦行。

不过呢,能跟老爷子爬山倒是挺不错的,他喜欢瀑布,虽然只是一些小瀑布,到了日本我就没见过大瀑布,怎么个小法呢,大概就跟水龙头拧到一半一样,所以我们走的小路一路上都是瀑布。

有瀑布的地方就有神教,密林下石碑林立,几乎是强制性的敬畏油然而生。

怎么会说起爬山来着?对了,本来是要说四条的,京都最繁华的地方就在那个盆地里,清水寺,伏见稻荷,八坂神社,祈园,还有拍照胜地二年坂三年坂,随处走都是最有京都味的地方。

八坂神社出来,一路直走,来到鸭川边,晚上河边几乎没有照明,却更添情调。

总之我想说的是,四条基本上已经走过了,说这句话的时候虽然还是有些心虚,但是没什么必要再去了吧。

除了四条,我去的最多的地方是天满宫附近,因为住的近,有一次去的时候,刚好有祭典,本来6点就要闭门的,那天晚上一直到8点,七夕之前不久来着,晚上树影摇曳,照明只有灯笼的暖光,沉浸在这审美体验里,一直以来积聚的焦虑也烟消云散,短暂的至福。

说起审美体验,还有个地方让印象很深。

因为我住的比较偏,在京都御所附近,所以能逛一些小众的地方,一直往北走的话就会到一个寺庙群,在地图上找黄梅院就是。

八年级语文寻梦京都作文素材

八年级语文寻梦京都作文素材

寻梦京都8.22 周一阴转毛毛雨北方的秋季老是比江南来得早些,凉快的秋风就和这儿的人同样,豪迈而不失章法,这一点在我初到长安时就已显现无遗,长安,梦里几千年的故乡,“千户庙门次序开,长安回望绣成堆”那一朝京都,一寻又是百年而那百年前的牡丹却已改变了旧时的模样长安与牡丹就如苏州与茉莉早是前生便已注定的缘分丰腴着、漂亮着,眼光流转间已经是杨花落尽三千朵,柳絮空飞五百家。

我们踩着夏季的余荫而来自然是与牡丹无缘了,可芙蓉倒是愿意用余下的丰润来迎接我们这些姗姗而来的尾音的。

于是,大唐芙蓉园,一露脸即是一副盛世模样,仙雾如霓,飞瀑如虹,想当年太白吟诗可是这样豪迈。

芙蓉园,芙蓉与佳人自然许多,人面已成冰凉的石像,菡萏却仍旧嫣然。

飞棱画龙,雕梁绘凤,不过少了玄宗与贵妃,少了梨园弟子,少了仙乐飘飘,笙歌袅袅。

夹道的宫灯都呈着如意的风态,宫灯边冰凉的蛾眉与梅妆一看就是盛世的模样。

过长亭,接回廊,廊下池中有芙蓉数百,锦鲤上千,廊上观鱼,眺望如同红云,红云渐近,只见锦鲤如锦,五色攒动,怜之,携一把瓜果投下,则各色翻腾,群鱼争食,不觉怡然。

遥想当年翠华摇摇,仙乐飘飘,正是梦中佳境。

有水有亭,有鱼虫花鸟,自然是帝王之家的风采。

数千年前,从这里走过的进士直向雁塔,于是,大雁塔下,三十三人名字香。

而那千年前的雁塔依旧以一副傲世的姿态傲立于古城的一隅,只惋惜早已消了往日的风光,早已散了昔年的芳香,高高的古塔上高高的野草油然生出一段悲凉——倒底是老了,而当年的荣华也只有那已有年月的红墙与红墙上有些年月的藤萝才了解的罢。

风凉了,且回去罢!8。

23 周二阴长安的一夜只好用安静来形容,当这座古城完全熟睡的时候全部都无了声气,只留下古国槐的沙沙。

清早醒来还没有什么太阳,只有黛色的古城墙留下的一个凝重而深邃的背影,那背影忧如是一声深重的惋惜,一个王朝湮没的尾音。

走上它,将栏杆拍遍,观层林尽染,万山红透。

一座座角楼忧如想诉说什么,可我听不懂他们的语言,是感触,哀嚎,仍是缄默可那些青色的,连结他们的砖瓦和灯笼是听得懂的罢,否则为什么会这样一脸凝重的站着,站的那么威严,亦如他们来时的模样。

描写日本京都的散文

描写日本京都的散文

描写日本京都的散文描写日本京都的散文导读:京都是日本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于794年起被多次被定为日本的首都——“平安京”,成为日本的政治及文化的中心,“首都”在日本当时称为“京之都”,因此“京都”后来成为了此城市的专有名词。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描写日本京都的散文,欢迎阅读!描写日本京都的散文(一)三天二夜的京都出差,行程非常紧凑,忙得半死,每天回到Hotel 倒头便睡着了。

不过只要有30分钟的空挡时间,又不影响同行者的心绪下就会想去嗅下京都的"古"味。

很多中国人对京都的钟爱多少受台湾比较文学家林文月女士的《京都一年》的影响。

虽然是三十多年前的作品,四十岁以上的旅游爱好者一定会被她的文学功底吸引。

她用平淡而真实的语言,把京都介绍得淋漓尽致。

如果你是一个京都迷,我建议你第一次来京都前先不要去读那本书。

否则整个行程你会觉得"原来如此""真是这样"。

失去你自己的感觉。

不妨在旅行结束后,回味京都时,细细品味一下她的作品。

你会体验到"古"的存在。

去京都,会发现它其实就是在中国已经看不到的中华文化的复制版。

很多人在感谢二战期间盟军(说美军比较准确)没有对京都进行空袭才有今天的文化京都。

有人说美军中有懂得珍惜文物的将军,也有说当时京都的日军军事设施少。

这些都是安慰自己的猜测。

不过事实上京都避免了那场战火的灾难,不仅给日本民族也给整个人类留下了文明的财富。

在中国以外的地方能感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就是京都给我无法抗拒的诱惑。

来京都犹如科幻小说般穿越时空隧道来到了唐朝的古都。

有感怀历史或去运古寻根的感觉。

看见"不许荤辛酒肉入出门"的佛教的警示语,都是原版沿用汉语,不免有些伤感起来。

京都拥有17处联合国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1600多座佛教寺庙和400多座神殿。

京都与巴黎、伦敦和罗马齐名,是世界上最富有文化气息的古城之一。

也是每个文化旅游爱好者至少要去一次的游览圣地。

去感染一下那里的气息,沾上点远古时代的"味"。

毫无疑问,京都的著名景点太多,不知从何下手。

初三散文:漂泊的路,该怎么走?

初三散文:漂泊的路,该怎么走?

漂泊的路,该怎么走?本文是初中关于初三散文的漂泊的路,该怎么走?,欢迎阅读。

于茫茫人海中,我们携手烟火,浪迹人间。

辗转漂泊的路,总是酝酿着太多的酸甜苦辣,以致于我们往往迷失了自己。

曾经的那一颗颗如琉璃般透明的心,不知何时,就会成为灵魂的碎片。

即便拼凑完整,那一道道触目惊心的伤疤,依旧赧然提醒着我们,那不堪回首的过去,还有未知而迷茫的将来。

漂泊的路,该怎么走?我想,这是每一个人,用毕生的精力来孜孜不倦的追求的终极问题吧?漫步岁月,又是一年西风舞落叶。

每一个这样的季节,总是令人沉思的。

那些灿烂的时光,就如在昨天,只消得,一夜西风,绚烂之极便终归于平淡。

而那些曾经蓬勃的生命,又支撑了多少仰望的姿态?历经风霜洗礼,又收获了多少时光赋予的悲欢离合?多少渴望,于漂泊的路上,点燃了前行的灯盏?多少生命,于行走中,生生站成了两岸?漂泊的路,到底该怎么走?我也不停的询问着,然后用脚步丈量着所历经的每一寸土地。

那些逝去的岁月,那些路过的风景,便如幻灯片一样,不断的在眼前闪烁。

而那些漂泊的历程,辗转成心底的一抹惊叹,也汇聚成一条川流不息的孕育着未知的河。

那惊叹中,有岁月逝而不返的忧伤与思念,也有再次回味的感悟与惊喜。

于漂泊中,我们永远不会知道,离别会何时到来,伤痕会如何深刻。

我们所拥有的,只是,怀揣着一种渴望,告别过去走下去的信念。

数年中,我们走过了一程又一程山水,路过了一座又一座城市。

身边的人,也聚散终有时,不断的相遇,别离……无论我们走的多远,终是逃不脱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无奈。

漂泊的路,也诠释着人生的颠沛与流离。

此时,我好像看见了,那浩茫无际的大漠中,骆驼低头奋力前行的身影,和着那背景的辽阔与庄严,竟无端的生出些悲壮来。

也好像看见了,那于夕阳落晚之际,航行在大海中的一叶扁舟,不断滋长的层云,和着那血色的晚霞中,有一颗倔强的灵魂,在生长……就是在这漂泊的生涯中,我们将来自于别人的无视与嘲笑,慢慢驱逐,直至内心波澜不惊;我们将一次次的失败,化为了前进的智慧和动力,不断收获着属于自己的精彩;我们领略着属于大漠的风采,也瞻仰着灵魂的顽强。

漂 泊 初中作文【750字】

漂  泊 初中作文【750字】

漂泊初中作文【750字】生命是一场漂泊,我是个行者,行走于天地之间,精神畅游于古今中外。

我匆匆而来,也必匆匆而去,一生相遇无数人,而我或许只是个过客。

我向往平平淡淡,细水长流,不偏爱傲慢轻狂,轰轰烈烈,似乎少了这年华应有的风范,我并不是没有梦想,只是懂得量力而行,我有热血,但却不想让这心中的热血成为一腔孤勇,漂泊就是靠得细水长流。

一腔热血也终有一天变的平谈,唯有平静对待这场漂泊才是真的智慧。

有多少人为了自己心中所谓的梦想,不顾一切,有几个人敢回首问问自己,做过的事,如果再让你经历一次,是否还愿意想当初那样只听从自己心中所念,不顾他人良言?很多人都把梦想想的太遥远,那是因为本身选择的目标飘渺不实,把目标先定在眼前,把最初的梦埋在心里,这不是鼠目寸光,而是偱序渐进,把一个又一个的短暂目标一一实现,当初的梦想,不会再是梦想,因为梦想早在不经意间照亮了现实。

曾在漂泊间,我遇见了你,一起许下承诺,说要一起走完最长的人生之路,当走到分岔口的时候,你对我说:先各奔东西,人早晚要独立,如果有缘,再相遇吧。

说完便转身离去。

我是个过客,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再相遇,我不愿做个归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仿佛看破沧桑般学会了回首。

最美好的记忆永远在曾经,至少,还一起走了那么远的路。

我为曾经而醉,却无忘曾经与未来相随。

我继续张开翅膀,飞向那未知的未来叹时光飞逝,忆从前心事,醉千秋万世。

漂泊间,若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再与伊相遇,我会携着梦想,带着承诺,无论是挫折坎坷或是再遇分岔路口都与伊一起走过。

回首间,会发现平平淡淡才是真;漂泊间,会发现梦想没那么遥远;拼搏间,请别一意孤行,等到错了才发现,自己离梦想真正的意义越来越远。

生命这场漂泊是单行道,别把年轻当资本,别把光阴当赌注,想好自己要走的每一步,人生的征程,我们拥有的,都一样。

初中叙事性散文经典篇

初中叙事性散文经典篇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初中叙事性散文经典篇篇一:初中经典散文初中经典散文:漂泊京都人生的漂泊,会让你收获不一样的经历。

现在请欣赏学习初中经典散文,相信这些文字会给你带来启发的。

初中经典散文:漂泊京都漂泊京都,业已是第二个年头了,初来的浮躁、苦闷和迷茫也逐渐地在时间里消解,所得的是一颗平常心。

独自地在京都的居所里写作,或采买,或做饭烧菜、饮酒,典型的一个人的“作坊”,就把日子过得很静,很淡。

间或去到热闹的城区,也是为匆匆的过客,并不把自己当作完全的京人。

只是想,我是一个纯粹为文学而投奔京城的人,把文学当作事业,也把文学当作谋生的手段,就这样把日子过下去,把文章写下去,日积夜累,可供大家卒读或不堪卒读的文字也就多起来。

多得有些个泛滥么?每天来的样报多多,便也就把它看做是生命的“影子”。

如今,热爱文学的人是不多了吧?然而,在京都却也有如我等痴者,打全国各地而来,朝圣般栖居京都。

后些来的人,总有一些找上门来,要探讨文学的发展以及以文学谋生的问题。

这令我很感动。

感动的是,大约他们都从书店里买到我的那本散文集子,那本散文集子,我给它取名叫做《男人的蜕变》,大意是一个男人的精神从一种状态转向另一种状态,这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也就在那本散文里,有一篇的标题为《无人呼我》,讲的是我自己的故事,说是初到京城买了一个bp机,却是没有人呼我,寂寞时,自己呼了自己一回。

这也不是什么精彩的故事,却是在那篇文章里,无意公布了我的bp机的号码,所以大凡来京的文学青年买了书,就以那个号呼我来。

呼得多了,人就略略有些后悔,心想不该把bp机的号公开。

只是这样地想了想罢,每有人呼来,还是赶快去公共电话亭回话。

当对方告诉我,他也是流浪者时,我总是要与他在电话里作长谈。

流浪的心,总是能够相通的吧,所以,我并不去想如何的不该。

因为这样的交流,总是让我得到多多,那些个男女文学青年原本与我一样,过去都有着一份安适的工作,有固定的收入,便是心中的那一个梦想,使得他们背井离乡,走上了艰难曲折的流浪之路,而前途未卜。

初三散文:就这么漂下去

初三散文:就这么漂下去

就这么漂下去
本文是初中关于初三散文的就这么漂下去,欢迎阅读。

我好想就这样一直漂下去,就像小溪里的那个漂流瓶,自由自在地漂下去,直到踏上那遥远的彼岸。

海明威笔下的老人何尝不是我心中的偶像。

他似暴雨,在狂风中起舞;他像海鸥,在海上自由翱翔。

他的四周,危机四伏,可他从不畏惧,只顾一路向前。

老人的生活好比瀑布,有着翻山越河的气势;而我的生活,却像那西湖,风平浪静,连一点水波都泛不起,只能终日陪衬着那湖边的杨柳。

我好想就这样漂下去,跟着老人的船只,漂洋过海,与他一同见识大海的壮阔,体会鲨鱼的凶残。

我突然想到了林清玄,他从台湾漂到大陆,从文坛漂到佛坛。

他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我竟然闻所未闻,殊不知,西湖外的世界竟如此美丽。

我也想像他一样,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南闯北,去看那世间的花开花落。

我不喜欢这西湖式的平静,我怕它凉了我心中的热血;我憧憬着那波涛汹涌的大海,因为它能载着我漂向那无际的远方。

只是自叹,手中没有韩寒那锋利的笔尖,脑中没有林清玄那过人的智慧,体内更是没有老人那勇往直前的精神。

就这么漂下去,怕是会撞个头破血流。

于是,我有点害怕了,我怕现实与理想的冲撞把我弄得遍体鳞伤,就像是庄子笔下那无知的麻雀,离地不过十尺,便因力气不足而落下。

然而,没有流过血的人生,如何称得上完美?没有受过伤的旅行,又怎么算得上是漂流。

我深知,漂流路上满是荆棘;但我更知,既然选择了漂流,留给世界的便只能是背影。

我好想就这么漂下去,漂他个无怨无悔。

京都散文随笔

京都散文随笔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地坐,向宽里行。
朋友,在落雨的日子为你打伞,在惦念的岁月恪守眺望;朋友是一种爱惜,一种珍重,一种抚慰。
分别和重逢,是两根等距离的路轨,用美好的情谊与祝愿,铺就一次难忘的旅程。记忆未曾暗淡,被爱的目光镀过金的期盼,在回味的峡谷里闪着光芒。
快乐和惊喜是使女孩子美丽的化妆品,月华热风下,“猫猫”温馨成一阙绚丽的词;“老马”的胸前屹立着老龙头,透出一付世事沧桑、梦中海岳、碧水丹霞皆平凡的气度;而“品花”像都市山林中一棵隽永的树,淡如云絮,静若池水,清似帆影……
我们在北海畔低吟浅诵,心宽神定,恬淡无虑;我们在金宝街高谈阔论,气宇轩昂,志在必得。隔着灯火阑珊的景山,年龄仿佛千古奇观的坐像之谜,愈来愈显得模糊不清。雨,一缕又一缕在夜光中缱绻,思绪飘曳如王府井袅娜的霭烟。
老北京的生活,酝酿在胡同里。走进胡同,你可以真切的感受到,老北京的真实的生活状态。我记的,在我拿到驾驶证的一年后,我的长途第一站选的就是北京。正好,我十五天的年休假,我整理好行装打算在北京好好度个假。随行的是我的闺蜜,她待业在家烦闷,于是我们俩一拍即合。
一起到北京度假。一路还算顺利,可到了北京的立交桥上,我的导航仪“脑子出了问题”,我们在立交桥上转圈圈,就是下不来,闺蜜急的声音都变了,一个劲儿的问“小冰怎么办啊,天都黑了”。说真的,我也心慌,可我不能急,尤其开着车,我安慰密友说,会找到出口的。我跟在一辆拉着客人的出租车后,七扭八拐的从立交桥转了下来。我从新调整了导航仪,这回它顺利的把我们带到了旅馆,第二天,我们稍作休整,背起了旅行包,我告诉密友,让她换好旅游鞋,“怎么,你不开车啊?”闺蜜平时不爱运动,我告诉她,在北京开车不如步行快。其实最后,我为了密友省力,还是租了两辆自行车,穿行于每个胡同里,闺蜜看着那些堵在路上的车辆,笑着说,小冰,自行车还真给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经典散文:漂泊京都
初中经典散文:漂泊京都
漂泊京都,业已是第二个年头了,初来的浮躁、苦闷和迷茫也逐渐地在时间里消解,所得的是一颗平常心。

独自地在京都的居所里
写作,或采买,或做饭烧菜、饮酒,典型的一个人的“作坊”,就
把日子过得很静,很淡。

间或去到热闹的城区,也是为匆匆的过客,并不把自己当作完全的京人。

只是想,我是一个纯粹为文学而投奔
京城的人,把文学当作事业,也把文学当作谋生的手段,就这样把
日子过下去,把文章写下去,日积夜累,可供大家卒读或不堪卒读
的文字也就多起来。

多得有些个泛滥么?每天来的样报多多,便也就
把它看做是生命的“影子”。

如今,热爱文学的人是不多了吧?
流浪者呵,读他的信的时候,我为他的那份执著而感动,也为他那份艰辛而心酸,但我却无论如何也不能认同他的这种思维。

为事
业从外省来到京都,这很令人感佩,不愿意平庸,不甘心无所作为,这已经是九十年代青年的精神走向。

但是,京都并不是慈善机构,
不会因为你有事业心而救济你,生存只有靠你自己。

在还不能够靠
文学养活自己的时候,自是要谋得一份职业,找到一个饭碗,且还
要把它守住,这样才是可以立住足,然后再谋求发展。

而那位朋友,这一切他都不想,我完全能够清楚他面临的是什么样的局面,却又
帮不上他,即便我现在完全靠稿酬为生,也是要在一家报社打工的,最起码我有一个通讯地址罢。

我读完那位朋友的信,想写一封信告
诉他,无论如何也得保住眼前的饭碗,文学的事,总是要等吃饱饭
才可以谈的,可是,他却没有给我留下地址,大约他根本就没有地址,只是到处寻找那种极小极便宜的旅馆住罢。

我心里顿时怅然无限,一种为朋友心酸的感念便也充塞于胸。

但偌大的京都,我又怎
能找见这些漂泊的文学朋友而—一把我的想法告知他们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