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题库9-1-8
血液学习题库(附参考答案)

血液学习题库(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热变性试验常用的温度是A、80℃B、50℃C、15℃D、20℃正确答案:B2、红细胞膜改变导致破坏溶血的主要原因A、红细胞膜附着C3B、红细胞膜表面减少表面积与容积之比降低C、红细胞膜微血管平多D、红细胞膜上附着IgG不完全抗体正确答案:B3、AMLM0特点错误的是A、细胞形态不能分型B、常规细胞化学染色阴性C、无Auer小体D、无髓系分化抗原出现正确答案:D4、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诊断根据是A、全血细胞减少B、造血原料减少C、骨髓造血功能低下D、网织红细胞减少正确答案:C5、叶酸缺乏时,哪项检验结果是错的A、组织胶负荷试验,测尿亚胺甲基谷氨酸>1g/24hB、血清叶酸<13μg/LC、叶酸吸收试验,尿排出<26%,粪排出>60%D、红细胞叶酸<50μg/L正确答案:B6、骨髓粒细胞中见到Auer小体应该属于A、RAB、RASC、RAEBD、RAEB-T正确答案:D7、确定缺铁性贫血,下列哪项检查意义最大A、骨髓铁粒幼红细胞减少B、血清铁减低C、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D、骨髓细胞外铁缺乏正确答案:D8、高铁Hb(分光比色法)正常还原率是A、>75%B、>95%C、>25%D、>55%正确答案:A9、PAS染色阳性,唾液水解后再次染色仍为阳性,该阳性物质应除外下列哪项A、糖原B、粘多糖C、糖脂D、粘蛋白正确答案:A10、不属于遗传红细胞内在缺陷的是A、阵发性睡眠性Hb尿症B、G-6-PD缺乏C、异形Hb尿D、遗传性球形RBC增多症正确答案:B11、以下结果属于单纯小细胞性贫血的是A、MCV 90fl MCH 28pg MCHC 0.36B、MCV 112fl MCH 36pg MCHC 0.36C、MCV 67fl MCH 23pg MCHC 0.36D、MCV 65fl MCH 21pg MCHC 0.22正确答案:C12、急性白血病经治后达到完全缓解最主要标准是A、血小板>100×109/LB、外周血无幼稚细胞C、骨髓原始及早幼(幼稚)细胞<5%D、血红蛋白>100g/L正确答案:C13、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导致A、红细胞膜变形能力下降B、RNA合成障碍C、蛋白质合成障碍D、DNA合成障碍正确答案:D14、关于a-醋酸荼酚酯酶(a-NAE)染色,下述概念正确的是A、单核细胞和幼单核细胞为阳性反应,且不被NaF抑制B、少数粒细胞可呈弱阳性反应,且不被NaF抑制C、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呈阴性反应D、急粒时,白血病细胞多呈阳性反应正确答案:B15、骨髓适应症除外A、恶性肿瘤B、确诊造血系统疾病C、发热原因D、协助诊断血系统疾病正确答案:A16、多发性骨髓瘤时血清和尿蛋白电泳检查判断正确的是A、少数病例无M带B、血清总蛋白不变C、白蛋白明显减少D、M蛋白增高正确答案:A17、急慢性白血病分类依据主要是A、遗传因素B、粒红比C、表面抗原携带D、细胞成熟度E、病程正确答案:D18、FDP是哪个降解因子的产物A、Ⅴ因子B、Ⅱ因子C、Ⅲ因子D、Ⅰ因子正确答案:D19、不符合急单白血病细胞非特异性酶酶染色结果的是A、AS-D NCE染色呈阳性B、a-NAE染色呈阳性C、AS-D NAE染色呈阳性D、a-NBE染色呈阳性正确答案:A20、符合抗体型自身免疫性贫血的是A、有原发性和继发性B、不一定要补体参与C、在血管内不溶血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21、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霍奇金病患者外周血均可找到Reed--Steruberg细胞B、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均可检出骨髓瘤细胞C、恶性组织细胞病患者外周血,均检出多核巨细胞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均有幼稚粒细胞出现正确答案:D22、血清铁减低见于下列何种贫血A、缺铁性贫血B、溶血性贫血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D、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正确答案:A23、患儿,4岁,贫血外貌,红细胞3.5×10↑/L,血红蛋白75g/L,骨髓增生活跃,血清铁6μmol/L,属何种贫血A、单纯小细胞性贫血B、小细胞性低血素贫血C、正常细胞性贫血D、大细胞性贫血正确答案:B24、下列哪一条不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的血象特点A、血小板数量增高B、白细胞分类中以原始细胞为主C、白细胞数显著增高D、嗜碱粒细胞增高正确答案:B25、穿刺检查可确诊A、脾功能亢进B、再生障碍性贫血C、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溶血性贫血正确答案:B26、下列哪项不确切A、急性白血病外周血白细胞比正常人增高B、急性白血病骨髓可见红细胞系和巨核细胞系减少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可出现白血病""裂孔""现象D、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和早期幼稚细胞显著增多正确答案:A27、早期缺铁性贫血时,可见以下哪组改变A、有贫血,血清铁正常,转铁蛋白饱和度正常B、有贫血,血清铁减低,转铁蛋白饱和度升高C、无贫血,血清铁减低,总铁结合力降低D、有贫血,血清铁减低,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正确答案:D28、以下哪种重现性遗传学异常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较好?A、t(12,21)B、t(13,17)C、t(15,17)D、t(15,19)正确答案:A29、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试验A、热溶血试验B、抗人球蛋白试验C、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D、蔗糖溶血试验正确答案:C30、细胞外铁阴性, 铁粒幼红细胞占12%,此结果符合A、地中海贫血B、难治性贫血C、正常骨髓铁粒染色D、缺铁性贫血正确答案:D31、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NAP)在下列疾病的鉴别中,哪项是不正确的A、慢粒时NAP积分明显降低,而类白血病时则明显升高B、急淋时NAP积分明显降低,而急粒时则明显升高C、PNH病时NAP积分明显降低,而再障时则明显升高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时NAP积分明显升高,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时NAP 无明显变化正确答案:B32、下列哪项不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原因A、恶性肿瘤B、细菌感染C、变态反应性疾病D、寄生虫感染正确答案:B33、患者30岁,男,贫血外貌,MCV86fl,MCH29pg,MCHC0.34,其贫血属于A、大细胞性贫血B、小细胞性低色素性贫血C、正常细胞性贫血D、单纯小细胞性贫血正确答案:C34、急性红白血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血清中可检出内因子抗体B、外周血可见幼红和幼粒细胞C、幼红细胞糖原染色阳性积分明显增高D、幼红细胞有巨幼样变正确答案:A35、介于两个阶段的“过度型”细胞应划于A、不明B、可不计入C、往上一个阶段划分D、往下一个阶段划分正确答案:D36、白血病诊断要点描述错误的是A、细胞成熟障碍B、红系、巨核系常增多C、细胞畸形多见D、细胞分裂多见正确答案:B37、戈谢病的骨髓象特征是A、幼稚红细胞减少B、巨核细胞系减少C、可见戈谢细胞D、粒细胞系减少正确答案:C38、急非淋白血病M2与M1主要区别A、奥氏小体多少B、POX染色阳性程度C、NAP活性D、原始粒与早幼粒以下所占比例正确答案:D39、最适宜鉴别原粒和原淋细胞化学染色A、POXB、糖原(PAS)C、NAPD、酯酶染色正确答案:B40、再障的的诊断标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全血细胞减小B、网织红绝对值减少C、可有肝脾肿大D、骨髓至少一个部位增生减低E、能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它疾病正确答案:C41、不是叶酸VB12检验方法的是A、尿卟啉检测B、血清和红细胞叶酸测定C、血清VB12 吸收试验D、血清内因子阻断抗体测定正确答案:B42、FAB诊断急性淋巴细胞L1型的标准主要为A、小原淋巴为主,大小较一致B、大原淋巴为主,大小较一致C、核仁清晰可见1—3个D、染色质细致均匀E、胞质空泡明显,呈蜂窝状正确答案:A43、MDS初期血液学异常的特征不包括A、中性粒细胞减少B、贫血C、网织红细胞减少D、单核细胞减少正确答案:D44、参与凝血第一阶段的外源性凝血活酶系统的主要因子有A、因子Ⅱ、Ⅲ、Ⅶ、ⅩB、因子Ⅴ、Ⅶ、Ⅱ、ⅠC、因子Ⅲ、Ⅶ、Ⅹ、ⅤD、因子Ⅱ、Ⅴ、Ⅶ、Ⅹ正确答案:C45、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部分成熟型,所具有的特异性遗传学异常是:A、inv(16)B、t(16,16)C、t(8,21)D、t(15,17)正确答案:C46、再生障碍性贫血,下列哪项检查是错的A、中性粒细胞AKP增高B、胎儿血红蛋白增高C、血浆促红细胞生成素增高D、尿促红细胞生成素减低正确答案:D47、属于药物性免疫性溶贫的是A、青霉素所致B、奎宁所致C、磺胺所致D、甲基多巴正确答案:B48、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下列哪一项是最多见的:A、感染性疾病B、白血病C、病理产科D、免疫性疾病正确答案:A49、下列哪种疾病的血象、骨髓象中血小板、巨核细胞均减少A、脾功能亢进B、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van综合征)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巨幼细胞性贫血E、再生障碍性贫血正确答案:E50、人体内具有多项分化能力的最早的造血细胞是A、红系祖细胞B、粒系祖细胞C、造血干细胞D、巨核系祖细胞正确答案:C51、关于过氧化物酶染色的临床评价,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A、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常呈强阳性反应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阳性率<3%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常呈阳性反应D、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常呈阳性反应正确答案:A52、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时,不会出现的是A、贫血轻重不一,为大细胞正色素性B、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5叶以上者可>3%C、可见粒细胞巨形变,见巨形血小板D、浆细胞增多正确答案:D53、红细胞从生成到死亡,平均寿命为A、60天B、100天C、120天D、80天正确答案:C54、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1型最重要的特点是A、小淋巴细胞为主,核浆比率高B、篮细胞多见C、PAS反应阳性占挝D、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正确答案:A55、正常骨髓象的粒红比值A、2~5 : 1B、1~2 :1C、4~6 : 1D、2~4 : 1正确答案:D56、类白血病反应最主要的特征是A、骨髓象类似白血病B、血象和骨髓象都类似白血病C、血象类似白血病D、外周血白细胞总数都增高正确答案:C57、T和B淋巴细胞在接触抗原后繁殖的主要场所是A、肝和淋巴结B、脾和淋巴结C、骨髓和淋巴结D、淋巴结正确答案:B58、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人血清中存在的嗜异性抗体,属于下列哪一项A、IgGB、IgMC、IgAD、IgE正确答案:B5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一期止血缺陷的筛选检验A、出血时间B、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C、血小板计数D、APTT正确答案:D60、缺铁性贫血铁代谢检测有哪项不符A、血清铁蛋白降低B、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C、血清铁降低D、总铁结合力降低正确答案:D6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时巨核系统病态造血的外周血表现为A、单圆核巨核B、多个圆形巨核C、核分叶过多D、巨大血小板正确答案:D62、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时可见A、血清铁饱和度减低B、血清铁减低C、幼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D、血和尿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正确答案:D63、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下列哪项是错的A、3/4有家族史B、与药物和环境有关C、骨骸畸形D、多在10岁以内发病正确答案:B64、与巨幼细胞性贫血无关的是A、中性粒细胞核增多B、中性粒细胞核左移C、MCV 112~159flD、MCH 32~49pg正确答案:B65、珠蛋白生成障碍最好的筛查方法是A、Hbf洗脱试验B、抗碱Hb测定C、红细胞包涵体试验D、Hb电泳正确答案:D66、非特异性脂酶染色判断下列哪项正确A、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单核系细胞多呈阳性,且能被氟化钠抑制B、分化差的原单细胞呈阳性C、分化好的原单细胞呈阴性D、各期的淋巴细胞为阳性正确答案:A67、中性粒细胞减少见于A、急性溶血B、大叶性肺炎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D、电离辐射,化学物中毒正确答案:D68、TT显著延长,可用硫酸鱼精蛋白或甲苯胺蓝纠正,而正常血浆不能纠正,最可能是下列何种异常A、肝素类抗凝物质存在B、血友病C、凝血因子Ⅸ抑制物存在D、狼疮抗凝物质存在正确答案:A69、不符合缺铁性贫血骨髓象特点A、幼红细胞胞浆量少B、有核幼浆老现象C、幼红浆边缘常不整齐,呈锯齿状D、成熟红体积偏小正确答案:B70、PT廷长,提示哪组凝血因子缺陷A、Ⅱ Ⅴ ⅦB、Ⅴ Ⅶ ⅧC、ⅩⅢ Ⅻ ⅪD、Ⅷ Ⅸ Ⅺ正确答案:A71、患者,女性,20岁,头昏乏力,两下肢有散在瘀斑,肝、脾未触及,血红蛋白45g/L,红细胞1.06×1012/L,白细胞数2×109/L,中性30%,淋巴70%,血小板数25×109/L,骨髓增生低下,巨核细胞未见,可能诊断是A、粒细胞减少症B、恶性贫血C、白细胞不增加性白血病D、再生障碍性贫血正确答案:D72、对恶性组织细胞病诊断具有特异意义的是A、全血细胞减少B、骨髓中淋巴样和单核样组织细胞增多C、骨髓中吞噬型组织细胞增多D、骨髓中可找到多核巨组织细胞正确答案:D7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中存在嗜异性抗体,该抗体属于A、IgAB、IgMC、IgGD、IgE正确答案:B74、淋巴细胞胞质的颜色是A、透明红色B、透明天蓝色C、透明绿色D、透明紫色正确答案:B75、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病人细胞化学染色可出现A、非特异性酯酶染色阴性B、阳性C、溶菌酶染色阳性D、酸性磷酸酶染色阴性正确答案:C76、PAS染色应用在下列各项鉴别,错误的一项是A、巨核细胞强阳性B、高雪细胞强阳性C、骨髓转移的腺癌细胞强阳性D、巨贫时的红系细胞强阳性正确答案:D77、下列哪项符合再障的临床检验A、细胞内、外铁减少B、血清铁增高C、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 增高D、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E、以上都不正确正确答案:B78、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是A、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浆细胞白血病C、多毛细胞白血病D、淋巴肉瘤正确答案:C79、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检查是A、血沉测定B、血清钙、磷和碱性磷酸酶测定C、外周血涂片检查D、骨髓穿刺涂片形态学检查正确答案:D80、正常骨髓巨核细胞系统在1.5cm~3cm的片膜上巨核细胞应有多少个A、9~40个B、20~40个C、7~35个D、10~30个正确答案:C81、关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是由EB病毒引起的淋巴细胞良性增生的传染病B、本病早期单核细胞明显增多并伴有异型淋巴细胞出现C、骨髓无特异型淋巴细胞D、病人血清中存在嗜异型淋巴细胞正确答案:B82、为患儿,男性,10岁,上呼吸道感染后,曾服用氯霉素3日,贫血,网织红细胞<0.1%,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减低,见到巨大原始红细胞,后经青霉素治疗后,骨髓象即恢复正常,可能诊断A、溶血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急性造血功能停滞D、感染性贫血正确答案:C83、下列哪一项是多发性骨髓瘤的突出症状A、骨质增生B、广泛性出血C、病理性骨折D、反复感染正确答案:C84、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脾大程度与白细胞升高程度成正比B、外周血与骨髓各阶段粒细胞分布呈一致性C、血清维生素B12增高幅度与白细胞增多程度成正比D、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力增高与白细胞增多成正比正确答案:D85、POX染色在鉴别急性白血病中,下述判断错误的是A、急粒(+),急单(士),急淋(一)B、小原粒与原淋细胞区别,前者可呈(十),后者(一)C、急单与组织细胞性白血病均呈阳性反应D、急早白与急单区别,前者呈强(+),后者呈(土)正确答案:C86、VitB12、叶酸缺乏常可致细胞A、发育不良B、体积变小C、胞浆蓝染D、细胞巨幼变正确答案:D87、下列哪项指标可排除缺铁性贫血A、细胞外铁的存在B、细胞内铁的存在C、含铁酶的存在D、肌红蛋白的存在正确答案:A88、哪项不是慢淋白血病性淋巴细胞的特点A、成熟淋巴细胞增多为主B、易见篮细胞C、可见到胞浆内Auer小体D、PAS反应阳性正确答案:C89、正常成人骨髓造血分布区域下列不符合的是A、肋骨B、脊椎骨C、胸骨D、下肢股骨远心端正确答案:D90、红细胞直方图显示曲线波峰左移,峰底变窄提示A、小细胞性贫血B、巨幼细胞贫血C、缺铁性贫血D、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正确答案:C91、人体不稳定的凝血因子A、ⅦB、ⅤC、ⅩⅢD、Ⅹ正确答案:B92、亚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以异常中性中幼粒增多大于30%(NEC),FAB 分型为A、M1B、M2aC、M2bD、M3a正确答案:C93、正常骨髓中巨核细胞系统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应占百分之多少A、15~30%B、44~60%C、10~27%D、30~50%正确答案:B94、急性白血病与慢性白血病分类根据A、白血病细胞的分化程度B、白血病细胞的类型C、白血病细胞的数量D、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数量正确答案:A95、就造血多能干细胞而言,下述概念错误的是A、存在于骨髓和血液中,其形态和淋巴细胞相似B、在特定条件下,可在脾内形成造血结节C、它既能产生骨髓干细胞,又能产生淋巴细胞干细胞D、其增殖形式为对性增殖(即""自杀性""增殖)正确答案:D9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急性白血病外周血白细胞比正常人增高B、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加早幼细胞增多C、急性白血病可出白血病“裂孔”现象D、急性白血病红系,巨核细胞系减少正确答案:D97、血小板聚集试验减低常见于A、血栓性疾病B、血小板无力症C、口服避孕药D、血栓前状态正确答案:B98、急性白血病与慢性白血病分类依据A、白血病细胞的分化程度与白血病的自然病程B、白血病细胞的类型C、血红蛋白与血小板数量D、白血病细胞的数量正确答案:A99、正常骨髓中早幼粒细胞应占粒系多少A、<5%B、<6%C、<7%D、<4%正确答案:A100、MCV以飞升( fl )为单位,fl等于A、109/LB、1010/LC、1015/LD、1018/L正确答案:C。
临床检验技师血液检验考试复习资料-急性髓性白血病分型

临床检验技师血液检验考试复习资料:急性髓性白血病分型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骨髓原始细胞(I型卡H型)占C的比例大于/等于90%,原始细胞过氧化酶或苏丹黑染色阳性率大于/等于3%,早幼粒及以下阶段粒细胞、单核细胞小于10%。
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骨髓NEC中,原始细胞(Ⅰ型+Ⅱ型)30-89%,早幼粒及以下阶段粒细胞大于10%,单核细胞小于20%。
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含大量的异常早幼粒细胞。
异常早幼粒细胞的特征是核常为肾形或双叶,胞浆完全被密集甚至融合的粗大颗粒占据,常掩盖胞核,用Romanowsky染色,这些颗粒为亮粉红色、红色或紫色。
有些异常早幼粒细胞的胞浆充满灰尘详细小颗粒。
典型的细胞含束状的auer小体,散乱分布在胞浆。
变异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v):其特点是周围血几乎每一早幼粒细胞核均为双叶、多叶或肾形,大多数细胞无或仅含少许嗜天青颗粒,但至少部分细胞具典型M3的胞浆特征。
骨髓细胞形态更接近典型M3的特征。
与典型M3不同,M3V的白细胞计数常明显升高(可达200 X 109/L),而典型M3的白细胞计数常略高于正常或低于正常。
与典型M3一样,M3V易出现DIC并发症,染色体多有t(15:17)异常。
4.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符合下列条件之一:①骨髓NEC中,原始细胞大于/等于30%,骨髓原粒及原粒以下阶段的粒细胞大于/等于30%至小于80%;不同分化程度的单核细胞大于20%;周围血单核细胞大于/等于5 X 109/L。
②骨髓检查同上,血斗核细胞系小于SX10’/L,但血或尿溶菌酶高于正常值3倍以L,或单核细胞酯酶染色证实单核细胞系大于20%。
③骨髓细胞形态检查符合MZ,但有下列条件之一:a。
血单核细胞大于/等于sxlo’/L。
b。
血或尿溶菌酶大于正常值3倍。
b。
单核细胞酯酶染色证实骨髓NEC中,单核细胞大于20%。
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EO):符合上述M4的条件,但骨髓异常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大于/等于5%(NEC)。
三基培训考试肿瘤科学白血病

三基培训考试肿瘤科学白血病(总分:44.00,做题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6.00)1.目前为止发现的与人类血液系统肿瘤关系最为肯定的病毒是: ()(分数:1.00)A.HTLV-Ⅰ√B.HIVC.EB病毒D.SARS病毒解析:2.下列药物中与白血病发病有关的是: ()(分数:1.00)A.乙双吗啉B.氯霉素C.保泰松D.以上全是√解析:3.日常生活中与白血病有关的因素有: ()(分数:1.00)A.油漆B.煤油C.胶水D.以上全是√解析:4.急性白血病的易感因素不包括: ()(分数:1.00)A.高白细胞√B.白细胞功能异常C.免疫缺陷D.院内感染解析:5.下列哪项不属于急性白血病(AL)的浸润表现?()(分数:1.00)A.牙龈肿胀B.睾丸肿大C.白细胞淤滞症√D.绿色瘤解析:6.下列对白血病最具诊断价值的体征是: ()(分数:1.00)A.单侧睾丸肿大B.淋巴结肿大C.发热D.胸骨压痛√解析:7.急性白血病(AL)外周血检查结果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白细胞计数正常B.血小板增高√C.白细胞计数减少D.白细胞缺乏解析:8.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的特点不包括: ()(分数:1.00)A.老年人多见B.多有淋巴结肿大C.早期症状典型√D.胸骨压痛少见解析:9.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慢性期最显著的体征是: ()(分数:1.00)A.发热B.淋巴结肿大C.脾脏肿大√D.胸骨压痛解析:10.与血液病分类无关的项目是: ()(分数:1.00)A.病因学B.发病机制C.疾病性质D.临床表现√解析:11.血液病最基本的诊断技术是: ()(分数:1.00)A.血液生化检查B.细胞遗传学检查C.骨髓造血细胞形态学检查√D.凝血功能检测解析:12.急、慢性白血病的根本区别是: ()(分数:1.00)A.病程长短B.贫血程度C.出血程度D.白血病细胞的分化程度√解析:13.急性白血病患者出现高热首先考虑: ()(分数:1.00)A.继发感染√B.高核酸代谢C.细胞溶解D.深部组织出血解析:14.出血倾向最明显的急性白血病是: ()(分数:1.00)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急性原粒细胞白血病C.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D.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解析:15.首选全反式维甲酸诱导缓解治疗的白血病是: ()(分数:1.00)A.M2bB.M3 √C.M4D.M5解析:16.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最常见的是: ()(分数:1.00)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急性髓细胞白血病C.毛细胞白血病D.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解析:17.对骨髓抑制不明显的化疗药物是: ()(分数:1.00)A.三尖杉碱B.阿糖胞苷C.左旋门冬酰胺酶√D.柔红霉素解析:18.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时首选: ()(分数:1.00)A.鞘内注射环磷酰胺B.鞘内注射三尖杉酯碱C.鞘内注射阿糖胞苷D.鞘内注射甲氨蝶呤√解析:19.关于骨髓移植的描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A.病人年龄一般不宜过大B.除儿童非高危急淋外,骨髓移植应早期进行C.所谓“早期”是指急性白血病的第一次缓解期D.骨髓移植只适用于白血病√解析:20.关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描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A.白细胞数均明显增多B.脾均明显增大√C.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D.约90%的病人Ph染色体阳性解析:21.最有希望根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措施是: ()(分数:1.00)A.异基因骨髓移植√B.干扰素C.白消安D.羟基脲解析:22.Aure小体主要见于: ()(分数:1.00)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急性髓细胞白血病√D.恶性组织细胞病解析:23.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首选: ()(分数:1.00)A.泼尼松B.苯丁酸氮芥√C.环磷酰胺D.α-干扰素解析:24.女,20岁,诊断甲亢,服用他巴唑治疗1个月后突发极度乏力,寒战、高热伴咽痛。
白血病考试试题

白血病考试试题白血病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种白血病细胞形态学分类法使用最为广泛? A. 英国白血病诊断系统 B. 法国白血病诊断系统 C. 美国白血病诊断系统 D. 世界卫生组织(WHO)白血病分类法 E. 以上都不是2、下列哪一种白血病细胞生物学特征与遗传学改变无关? A.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B. 急性髓性白血病 C. 慢性髓性白血病 D.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 以上都有关3、下列哪一种白血病的特异性染色体异常为t(8;21)? A.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B. 急性髓性白血病 C. 慢性髓性白血病 D.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 以上都不是4、下列哪一种白血病的特异性染色体异常为t(9;22)? A.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B. 急性髓性白血病 C. 慢性髓性白血病 D.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 以上都不是5、下列哪一种白血病的特异性染色体异常为inv(16)? A.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B. 急性髓性白血病 C. 慢性髓性白血病 D.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 以上都不是二、简答题6、请简述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
61、请简述急性髓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
611、请简述慢性髓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
6111、请简述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标准。
三、分析题10、一位45岁的女性患者,出现发热、贫血、出血等症状,血象显示白细胞数量严重减少,骨髓象检查发现有核细胞增生,原始细胞比例显著增加。
请根据以上症状和检查结果,判断该患者可能患何种疾病,并提出进一步检查和治疗的建议。
答案:1、D - 世界卫生组织(WHO)白血病分类法世界卫生组织(WHO)白血病分类法是当前使用最广泛的白血病细胞形态学分类法,它根据白血病细胞的形态、免疫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将白血病分为多种类型。
2、A -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细胞生物学特征与遗传学改变无关,而与其他多种因素有关,如细胞形态、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等。
血液内科题目及答案

血液内科题目1、急性白血病治疗措施有哪些?2、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标准?3、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的标准?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类白血病反应如何鉴别?5、如何鉴别血管外溶血和血管内溶血?6、淋巴瘤分期和分组?7、多发性骨髓瘤完全缓解标准?8、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FAB分型分哪几型?9、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诊断标准?10、ITP诊断标准?血液内科习题答案1、急性白血病治疗措施有哪些?答:(1)支持治疗是联合化疗和骨髓移植的基础;(2)联合化疗;(3)髓外白血病的防治;(4)骨髓移植。
2、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标准?答:(1)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百分数﹤0.01,淋巴细胞比例增高;(2)一般无肝、脾大;(3)骨髓多部位增生减低(﹤正常50%)或重度减低(﹤正常25%),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比例增高,骨髓小粒空虚(有条件者作骨髓活检可见造血组织均匀减少);(4)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如PNH、Fanconi贫血、Evans综合征、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MDS、急性造血功能停滞、骨髓纤维化症、某些急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3、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的标准?答:指白血病的症状和体征消失,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血小板≥100×109,/L,白细胞分类中无白血病细胞;骨髓中原粒细胞+早粒细胞(原单+幼单核细胞或原淋+幼淋巴细胞)≤5%,M3型除原粒+早幼粒细胞≤5%,还应无Auer小体,红细胞及巨核细胞系列正常,无髓外白血病。
理想的完全缓解时,白血病细胞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异常标志均应消失。
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类白血病反应如何鉴别?答:(1)类白血病反应常继发于严重感染,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并有原发病临床表现;(2)白细胞可达50×109/L,粒细胞胞浆中常有中毒颗粒和空泡。
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不增多;(3)NAP 反应阳性,Ph染色体阴性;(4)原发病控制后,类白血病反应亦随之消失。
临床检验师-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练习题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一、A11、AML-M2a的细胞化学染色特点是A、POX染色阴性B、PAS染色:原粒呈阴性反应,早幼粒细胞为弱阳性反应C、NAP染色活性增加D、AS-D-NAE弱阳性,可被NaF抑制2、最容易并发DIC的白血病是A、AML-M1B、AML-M3C、AML-M4E oD、CMLE、ALL3、AML-M5的细胞化学染色特点是A、PAS染色原始单核细胞多为阳性B、POX染色强阳性C、非特异性酯酶染色阳性,可被NaF抑制D、SBB染色强阳性E、非特异性酯酶染色阳性,不被NaF抑制4、AML-M6细胞化学染色,其幼红细胞的结果是A、PAS染色阴性B、POX染色强阳性C、PAS染色阳性D、SBB染色阳性E、非特异性酯酶染色阳性5、下列AML-M2的常见染色体是A、t(15;17)(q22;q21)B、t(8;21)(q22;q22)C、t(9;22)(q34;q22)D、t(8;14)(q24;q32)E、inv(16)(p13;q22)6、下列符合AML-M4描述的是A、粒、淋巴两系同时增生B、粒、单核两系同时增生C、淋巴、单核两系同时增生D、淋巴、红系两系同时增生E、粒、巨核两系同时增生7、AML-M5a骨髓中原始单核细胞(NEC)百分数应A、>30%B、>50%C、>60%D、>80%E、>90%8、下列哪项符合M3的分型A、CD13+,CD33+,HLA-DR-,t(15;17),PML-RARαB、CD13+,CD33+,t(8;21),AML1/ETOC、CD13+,CD33+,inv(16),CBFB/MYH11D、CD41+,CD33+,t(1;22)E、CD13+,CD33+,t(6;9),DEK-KLAE9、AML-M7的细胞化学染色特点是A、PAS染色阴性B、5’-核苷酸酶染色阳性C、ACP染色阴性D、SBB染色阳性E、MPO阳性10、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3型)特有的遗传学标志是A、t(8;21)B、t(9;22)C、t(15;17)D、t(6;9)E、t(11;19)11、AML-M5a血涂片及骨髓中最多见的原始及幼稚细胞是A、幼稚单核细胞B、幼稚淋巴细胞C、原始单核细胞D、原始淋巴细胞E、早幼粒细胞12、Auer小体易见于A、ALLB、CMLC、AML-M3D、AML-M0E、AML-M713、AML-M6血涂片及骨髓中幼红细胞常见的形态学异常是A、巨幼样改变B、Howell-Jolly小体C、嗜碱性点彩红细胞D、核染色质明显固缩E、细胞质嗜碱性增强14、AML-M4的白血病细胞主要表达的抗原在A、粒系及单核细胞系统B、淋巴细胞系统C、浆细胞系统D、巨核细胞系统E、红细胞系统15、AML-M2POX染色结果为A、阳性反应B、弱阳性反应C、强阳性反应D、不定E、阴性反应16、AML-M6红白血病期骨髓中增生明显的是A、网织红细胞B、原始红细胞C、早幼红细胞D、中晚幼红细胞E、异形红细胞17、下列哪项是诊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最重要指标A、PML-RARα融合基因B、白血病细胞中的Auer小体C、骨髓中其他细胞受抑制D、骨髓增生程度活跃E、M3的免疫学测定18、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2b型具有的染色体核型是A、t(8;21)(q22;q22)B、t(11)(q23)C、t(9;22)(q34;q11)D、t(8;14)(q24;q32)E、t(6;9)(p23;q34)19、AML-M2a成熟中性粒细胞的NAP活性应为A、正常B、明显升高C、中度升高D、不定E、明显降低甚至消失20、AML-M5b骨髓中原始单核细胞应A、<30%B、<40%C、<60%D、<70%E、<80%21、AML-M1POX染色原始细胞阳性率正确的是A、>3%B、>5%C、>10%D、>30%E、>50%22、下列哪种是M2b型白血病的特异性基因A、PML-RARαB、CBFB-MYH11C、MLL-ENLD、bcr-ablE、AML123、下述AML-M3细胞化学染色正确的是A、α-萘酚丁酸酯酶染色阳性B、AS-D-NAE染色阴性C、AS-D-NAE染色阳性,可被氟化钠抑制D、POX染色强阳性E、POX染色阴性24、大多数AML-M3特异性融合基因是A、DEK-CANB、PML-RARαC、PLEF-RA RαD、Bcr/ablE、NPM-RARα25、下列符合AML-M4E o骨髓象特点的是A、嗜酸性粒细胞增多B、嗜碱性粒细胞增多C、组织嗜碱细胞增多D、浆细胞增多E、淋巴细胞增多26、下列哪种细胞PAS染色呈强阳性反应A、尼曼-匹克细胞B、巨幼红细胞C、红白血病时的幼红细胞D、再生障碍性贫血时的幼红细胞E、原始粒细胞27、AML-M1骨髓中最多见的原始细胞是A、原始淋巴细胞B、原始单核细胞C、原始红细胞D、原始粒细胞E、原始巨核细胞28、在FAB分型中,M2a骨髓中原始粒细胞的百分数(NEC)是A、10%~30%B、20%~79%C、30%~89%D、30%~80%E、40%~70%29、AML-M2a原始粒细胞PAS染色结果应为A、阳性反应B、阴性反应C、不定D、阳性反应E、弱阳性反应30、AML-M2b骨髓白血病细胞特点是A、以原始粒细胞增多为主B、以幼稚单核细胞增多为主C、异常中性中幼粒细胞增多D、幼稚淋巴细胞增多E、原始及幼稚巨核细胞增多31、AML-M4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呈阳性反应,可被NaF抑制的原始细胞是A、原始粒细胞B、原始红细胞C、原始淋巴细胞D、原始巨核细胞E、原始单核细胞二、B1、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D.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E.红白血病<1> 、绿色瘤最常见于A B C D E<2>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最常见于A B C D E<3> 、皮肤损害和口腔黏膜病变最常见于A B C D E2、A.del(14)(q22;q23)B.t(9;22)(q34;q11)C.t(8;14)(q24;q32)D.t(8;21)(q22;q22)E.t(15;17)(q22;q12)<1> 、CML常出现的染色体畸形是A B C D E<2> 、HCL常出现的染色体畸形是A B C D E<3> 、AML-M2常出现的染色体畸形是A B C D E<4> 、AML-M3常出现的染色体畸形是A B C D E3、A.“篮细胞”较其他类型白血病中多见B.形态学检查(含细胞化学)不能最后确诊C.骨髓中红系细胞>50%,可见幼红细胞呈巨幼样变D.异常的中性中幼粒细胞为主,此类细胞≥30%NECE.骨髓中原粒细胞占NEC的≥90%<1>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 B C D E<2>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1型A B C D E<3> 、急性红白血病M6型A B C D E。
临床医学检验:白细胞检验题库考点

临床医学检验:白细胞检验题库考点1、多选目前国内使用的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标准包括哪些指标()A.临床表现为出血和骨痛等B.无其他原因的溶骨病变或广泛性骨质疏松C.血清中出现大量的M蛋白D.血片中浆细胞(江南博哥)占2%~3%E.骨髓中浆细胞大于15%,并有异常浆细胞正确答案:B, C, E2、单选?男性,62岁,发热、盗汗半个月。
体检:两侧颈部淋巴结肿大(约3cm ×4cm),无压痛;肝脾肿大,胸骨压痛,CT显示后腹膜淋巴结肿大。
血象:HGB85g/L,WBC3.5×109/L,白细胞分类:中性成熟粒细胞54%、淋巴细胞38%、嗜酸性粒细胞6%、单核细胞2%,血小板数86×109/L。
如果骨髓检查可见本病细胞,临床上分为哪一期()A.Ⅰ期B.Ⅱ期C.Ⅲ期D.ⅢE期E.Ⅳ期正确答案:E3、单选?男性,46岁,发热4天,肝肋下1cm,脾肋下2cm,全身多处浅表淋巴结肿大。
血象:RBC1.93×1012/L,HB68g/L,WBC29.5×109/L,PLT32×109/L,可见分类不明的有粗大嗜碱性颗粒的细胞占15%。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可见大量幼稚和成熟的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为2%,红细胞系和粒细胞系明显受抑。
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A.组织嗜碱细胞白血病B.嗜碱粒细胞白血病C.恶性组织细胞病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症正确答案:A4、名词解释调理性吞噬正确答案:经IgG抗体和补体成分调理的颗粒与中性粒细胞的Fc受体和C3b 受体相互作用后触发的吞噬过程称为调理性吞噬。
5、单选下列关于恶性组织细胞病错误的是()A.起病急剧,病程较短,患者多在半年内死亡B.全血细胞减少是本病的典型血象表现C.骨髓象中找到淋巴样组织细胞和吞噬性组织细胞对诊断有价值D.NAP积分明显低于正常甚至0分E.酸性磷酸酶染色呈强阳性正确答案:C6、多选临床上将戈谢病分哪几型()A.慢性型B.老年型C.婴儿型D.青年型E.亚急性型正确答案:A, C, E7、名词解释Ph染色体正确答案:90%以上的慢粒患者及部分急淋白血病患者其在血细胞中出现Ph染色体,该染色体是9号染色体长臂远端与22号染色体短臂易位形成t(9;22)(q34;q11)。
白血病知识点考题

1. 有关急性白血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cA、未经治疗的自然病程短B、部分白细胞增多和白细胞不增多性C、白细胞不增多性急性白血病血液中易找到原始和幼稚细胞D、未经治疗时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E、骨髓中为原始和早期幼稚细胞2. 急性白血病哪项是不正确的:eA、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结不大B、淋巴细胞白血病脾不肿大C、单核细胞白血病不并发感染D、红白血病贫血时轻度的E、造釉细胞白血病出血症状明显3. 关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哪项是错误的:bA、常发生在急性白血病的缓解期B、脑脊液压力正常C、脑脊液中蛋白增加D、脑脊液中白细胞数增加E、脑脊液中糖原减少4. 慢粒白血病的治疗,哪项不正确:cA、马利兰B、羟基脲C、脾明显肿大可行脾切除D、脾区放射线照射E、骨髓移植5.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缓解治疗的首选方是:aA、长春新碱加强的松B、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糖胞苷、强的松C、阿糖胞苷加柔红霉素D、硫唑嘌呤和氨甲喋呤E、以上都不是6. 肝脾肿大在急性白血病各型中,哪一型为最显著:a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D、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E、红白血病7. 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下列哪项是错误的:bA、诱导缓解期的化疗原则是早期、联合、足量、间歇、多疗程B、完全缓解后可暂停治疗C、完全缓解后仍需巩固强化治疗D、注意防治脑膜白血病E、注意防止并发症8.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A、可有奥尔小体B、过氧化酶染色强阳性C、可有全血细胞减少D、巨核细胞均增高E、血清溶菌酶增高9. 急性白血病引起发热的原因,下列哪项不对:eA、成熟粒细胞减少或缺乏B、免疫功能减退C、化学药物抑制白细胞和免疫力D、营养不良E、粒细胞吞噬力正常10.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A、多有巨脾B、多有ph染色体C、周围血中嗜碱粒细胞增多D、早期骨髓象中巨核细胞减少E、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力降低或完全阴性11.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的诊断,哪项是错误的:eA、不明原因的发热及贫血B、脾进行性肿大C、血小板减少D、骨髓象中原始、早幼粒细胞≥30%E、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12. 有关中枢系统白血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eA、积极开展急性白血病的化学治疗,中枢神经白血病发病率有所降低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中枢神经白血病高于急非淋白血病C、可行头颅钴60照射D、在确诊后或至晚从缓解开始时进行鞘内注射药物E、鞘内注射后至脑脊液常规检查3次阴性,然后立即停止治疗13. 有关白血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A、为原发于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B、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有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C、白血病细胞全身浸润D、外周血液不出现白血病细胞E、常有贫血、出血和感染14. 肝脾肿大在急性白血病各型中,以哪一型最为显著:a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D、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E、红白血病15. 引起脑膜白血病以哪一型最为多见:dA、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D、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E、急性早幼粒细胞型白血病16. 急性白血病引起牙龈肿胀,溃疡,以哪一型最为多见:c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D、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E、红白血病17. 下列哪种白血病的白细胞含有凝血活酶物质,能消耗凝血因子:c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红白血病C、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D、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E、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18. 急性白血病是引起睾丸浸润,以哪一型多见:cA、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B、毛细胞型白血病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后缓解中D、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E、急性早幼粒心包白血病19.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在形态上无法区别时,最好采用下列哪种方法加以区别:eA、非特异性酯酶染色B、糖原染色C、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D、苏丹黑染色E、过氧化酶染色20. 急性白血病诱导治疗完全缓解的标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A、症状体征消失B、血象恢复正常C、血红蛋白>10g/LD、骨髓中原始细胞加早幼细胞<10%E、周围血中无幼稚白细胞21. 急性白血病引起贫血,最主要的原因是:dA、红细胞寿命缩短B、出血C、造血原料缺乏D、幼稚红细胞的代谢受到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的干扰E、无效性红细胞生成22. 白血病多特有的病理改变是:dA、组织营养不良和坏死B、出血C、水肿D、白血病细胞增生和浸润E、诱发感染23. 急性白血病引起出血的原因,下列哪项是错误的:bA、血小板减少B、血小板功能正常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凝血因子缺乏E、肝素样抗凝物质增高24.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eA、白细胞数可正常或降低B、周围血中可无幼稚粒细胞C、周围血中可有幼稚粒细胞D、过氧化酶染色强阳性E、骨髓中原始细胞幼稚细胞可正常25.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最主要的依据是:eA、发热B、出血C、贫血D、骨痛E、以上都不是26. 急性白血病与慢性白血病最主要的区别是:eA、病程长短B、贫血程度C、血小板数目多少D、白细胞数目多少E、以上都不是27.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生急性左上腹剧痛,首选考虑的诊断是dA.急性胰腺炎B.胃溃疡穿孔C.降结肠炎D.脾栓塞E.左肾结石28.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鉴别要点是eA.前者多有高热,感染,出血B.前者有白细胞计数增高,多在300×109/L以上C.前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减少D.前者骨髓增生多极度活跃E.前者的幼稚细胞过氧化酶染色阳性29.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最主要的诊断依据是eA.脾显著增大B.进行性贫血C.P染色体阳性D.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E.骨髓中原始+早幼粒细胞>0.3030.为鉴别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应该作的骨髓组织染色是aA.碱性磷酸酶染色B.过氧化酶染色C.瑞士染色D.糖原PAS反应31.最常引起肝、脾、淋巴结肿大及脑膜白血病的是c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bA.脾大所致压迫症状B.急性变C.脾栓塞D.肝浸润致肝功能损害E.脾破裂33Ph染色体见于bA.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肝硬化D.黑热病E.急性白血病34,下列哪一型白血病最易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c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D.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E.红白血病35正确的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治疗是: cA.加大化疗剂量B.腰椎穿刺放脑脊液C.鞘内注射氨甲喋呤+地塞米松2—3次/周D.鞘内注射氨甲喋呤+地塞米松1次/月E.以上方法均可36,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首选 eA.大剂量皮质激素B.输鲜血C.联合化疗D.联合化疗 + 输血E.维甲酸37,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联合化疗的基本方案是 cA.HA(高三尖杉,阿糖胞苷)B.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C.VP(长春新碱,强地松)D.MOPP(氮芥,长春新碱,甲基苄肼,强地松)E.EA(米托蒽醌,阿糖胞苷)38,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易并发 eA.感染B.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溶血D.贫血加重E.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39,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多见于 bA.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D.急性粒细胞白血病E.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40,急性白血病出血原因主要是由于:aA.血小板减少B.弥慢性血管内凝血C.纤溶亢进D.白血病细胞栓塞E.小血管破裂41,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早期,下列哪项可不出现:cA,白细胞总数增高 B,外周血中有幼稚细胞C,血小板明显减少 D,嗜碱粒细胞增多E,嗜酸粒细胞增多42,骨髓象中原始细胞有奥氏小体,过氧化酶染色阳性,首先考虑:b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C,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类白血病反应43,诊断急性白血病的有力根据是:eA.贫血与出血症状B.感染表现C.肝脾肿大D.胸骨压痛E.骨髓检查有大量原始细胞44,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诊断的主要依据是:eA,白细胞计数达10×109/L以上 B,肝,脾淋巴结肿大C,骨髓增生极度活跃 D,骨髓中巨核及红系极度减少E,骨髓中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增加≥30%45,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化疗药物首选aA.羟基脲B.环磷酰胺C.阿糖胞苷D.柔红霉E. 马利兰46,急性白血病治疗完全降解后一周,渐感头痛加重,厌食恶心而嗜睡,体检:T37.5℃,皮肤不苍白,无出血点,颈稍有抵抗,WBC 3.5×109/L,BPC 99×109/L.应首先考虑是:cA.白血病骨髓复发B.结核性脑膜炎C.脑膜白血病D.颅内出血E.病毒性脑炎1.DIC最主要的病理特征是:A.凝血物质大量消耗B.纤溶亢进C.凝血功能障碍D.大量微血栓形成E.溶血性贫血[答案]:C2.诱发动物全身性Shwartzman反应时,第一次注入小剂量内毒素的作用是:A.使动物体内凝血系统激活B.使血管内皮系统广泛受损C.封闭单核-巨噬细胞系统D.消耗体内凝血抑制物E.消耗体内大量纤溶酶[答案]:C3.在DIC病理过程的晚期发生明显出血时,体内A.凝血系统的活性远大于纤溶系统活性B.纤溶系统的活性大于凝血系统的活性C.激肽系统被激活D.凝血系统被激活E.纤溶系统被激活[答案]: B4.红细胞大量被破坏时释放出红细胞素,在DIC发病中的作用类似:A.凝血因子ⅤB.纤溶酶C凝血酶D.凝血因子ⅩE.血小板因子Ⅲ[答案]: E5.DIC时血液凝固障碍准确的表述为:A.血液凝固性增高B. 先高凝后转为低凝C.先低凝后转为高凝D. 纤溶活性增高E.血液凝固性降低[答案]:B6.下列哪项不是引起DIC的直接原因?A.血管内皮细胞受损B.组织因子入血C.异物颗粒大量入血D.内毒素血症E.血液高凝状态[答案]:E7.妊娠末期的产科意外容易诱发DIC,这主要是由于:A.微循环血流淤滞B.血液处于高凝状态C.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低下D.纤溶系统活性增高E.胎盘功能受损[答案]:B8.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障碍时容易诱发DIC的原因是:A.体内大量血管内皮细胞受损B.循环血液中促凝物质的生成增加C.循环血液中促凝物质的清除减少D.循环血液中凝血抑制物减少E.纤溶系统活性减弱[答案]:C9.细胞损伤后释放出的组织凝血活酶的作用是:A.和凝血因子Ⅺ共同激活凝血因子ⅨB.和Ca2+、凝血因子Ⅴ、Ⅹα共同激活凝血酶C.激活凝血因子ⅩD.激活凝血因子ⅩIIE.和Ca2+、凝血因子Ⅶ共同激活凝血因子Ⅹ[答案]:E10.严重创伤引起DIC的主要原因是:A.大量红细胞和血小板受损B.凝血因子Ⅲ大量入血C.凝血因子Ⅻ被激活D.凝血因子X被激活E.直接激活凝血酶[答案]: B11.急性DIC患者不可能出现下列哪项结果A.血小板计数减少B.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浓度增高C.凝血酶时间明显延长D.纤维蛋白原浓度增加E.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答案]: D12.下列哪项是导致DIC发病的关键环节?A.凝血因子Ⅴ的激活B.凝血因子Ⅻ的激活C.组织因子大量入血D.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E.凝血酶生成增加[答案]: E13.活化的凝血因子Ⅻ可直接引起下列哪种效应?A.使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B.使血小板活性增强,促进其聚集C.使激肽释放酶原转变为激肽释放酶D.使纤维蛋白溶解酶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溶解酶E.促使组织凝血活酶的释放[答案]: C14.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实验(3P实验)是检查A.凝血酶原的存在B.纤维蛋白原的存在C.纤维蛋白单体的存在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中的X片段存在E.纤溶酶的存在[答案]: D15.大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容易诱发DIC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A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被抑制.B.微循环障碍C.降低溶酶体膜稳定性D.血管内皮细胞广泛受损E.组织凝血活酶大量入血[答案]: A16.DIC患者出血与下列哪项因素关系最为密切?A.凝血因子Ⅻ被激活B.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碍障C.凝血因子大量消耗D.抗凝血酶物质增加E.血管通透性增加[答案]: C17.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的发病机制主要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A.微血管内皮细胞大量受损B.纤维蛋白丝在微血管腔内形成细网C.血小板的损伤D.小血管内血流淤滞E.白细胞的破坏作用[答案]: B18.下列诸因素中哪项是引起DIC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A.血管通透性增加B.血小板减少C.继发性纤溶亢进D.纤维蛋白原减少E.凝血酶减少[答案]: C19.下列哪项因素不是直接引起DIC出血的原因?A.凝血因子大量消耗B.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下降C.血小板大量消耗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作用E.继发性纤溶亢进[答案]: B20.DIC时产生的贫血主要属于:A. 再生障碍性贫血B.失血性贫血C.中毒性贫血D.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E.缺铁性贫血[答案]: D21.DIC出血与下列哪一项无关?A.凝血酶原减少B.血小板减少C.纤维蛋白原减少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减少E.纤溶酶增多[答案]: D22.纤维蛋白被纤溶酶水解后生成:A.PAFB.纤维蛋白单体C.PFD.FDPE.MDF[答案]: D23.能反映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实验室最常用检查是A.红细胞计数B.网织红细胞计数C.血红蛋白浓度测定D.血浆胆红素测定E.以上都不对[答案]: E24.宫内死胎主要通过以下哪个系统引起DICA.内源性凝血系统B.外源性凝血系统C.纤溶系统D.补体系统E.激肽系统[答案]: B25.影响DIC发生的因素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休克晚期常发生DICB.代谢性酸中毒易发生的DICC.妊娠末期易发生DICD.单核吞噬细胞功能亢进易发生DICE.肝功能严重障碍,易发生DIC[答案]: D26.严重肝功能障碍诱发DIC主要是由于:A.合成凝血因子增多B.灭活活化的凝血因子能力增强C.合成蛋白质C增多D.合成抗凝血酶III增多E.以上都不是[答案]:E27.代偿性DIC主要表现为:A.凝血物质生成超过消耗B.凝血物质消耗超过生成C.凝血物质生成与消耗相平衡D.凝血与纤溶程度相平衡E.凝血系统与激肽系统功能相平衡[答案]: C28.DIC时引起休克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出血引起有效循环血量减少B.微血栓阻塞回心血量减少C.外周阻力降低D.冠状动脉内形成微血栓致心肌收缩力减弱E.上述因素都参与[答案]: E29.全身性施瓦茨曼反应(Shartzman GSR)的发生,说明影响DIC 发生发展的因素是:A.机体的高凝状态B.纤溶系统过度抑制C.微循环障碍D.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抑E.肝功能严重障碍[答案]: D30.胎盘早期剥离、宫内死胎等产科并发症易发生DIC的主要原因是:A.凝血因子XII的激活B.血小板因子3(PF3)的释放C.红细胞素的释放D.大量组织因子(凝血因子III)入血E.以上都不是[答案]: 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血病题库9-1-8
问题:
[单选]关于急性白血病骨髓移植治疗,错误的是()
A.应采用HLA匹配的同胞异基因骨髓
B.应在第一次化疗缓解后进行
C.应及早进行,与年龄有关
D.可选择自体干细胞移植
E.异基因骨髓移植可能治愈急性白血病
移植选择有年龄限制,目前多掌握在自体移植患者小于60岁,异基因移植小于50岁,应在缓解后行巩固治疗4~6疗程行移植以减少复发。
问题:
[单选]下列哪项是急性白血病诊断的主要依据是()
A.发热、贫血、出血
B.白细胞计数50×109L
C.骨髓增生极度活跃
D.胸骨压痛(+)
E.骨髓中原始细胞明显增高
骨髓象是诊断AL的主要依据和必做检查。
FAB协作组提出原始细胞≥骨髓有核细胞(ANC)的30%为急性白血病(AL)的诊断标准。
WHO分类将骨髓原始细胞≥20%定为AL的诊断标准。
问题:
[单选]下列哪项是治疗脑膜白血病首选药物()
A.长春新碱
B.环磷酰胺
C.三尖杉碱
D.6-巯基嘌呤
E.甲氨蝶呤
甲氨蝶呤鞘内注射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脑膜白血病以及恶性淋巴瘤的神经侵犯。
/ 策略游戏
问题:
[单选]治疗急性白血病的药物中,易引起凝血因子减少的是()
A.阿糖胞苷
B.长春新碱
C.柔红霉素
D.左旋门冬酰胺酶
E.足叶乙甙
左旋门冬酰胺酶的主要副作用肝功能、胰腺炎、凝血因子及白蛋白合成减少,主要用于ALL的VDLP 化疗方案;长春新碱主要副作用:末梢神经炎和便秘;柔红霉素主要副作用:心脏毒性作用。
问题:
[单选]下列治疗组合正确的是()
A.急性再障一雄激素
B.MDS-手术治疗
C.缺铁性贫血一输血
D.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一脾切除
E.白血病一放疗
本题属于综合性考点,是今年命题趋势之一。
①再障的治疗是雄激素,但是急性再障的治疗首选是免疫抑制剂治疗,首选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
故A项错误;②MDS目前尚无满意治疗,常用治疗有支持、促造血、诱导分化、联合化疗、异基因干细胞移植等。
故B项错误;③缺铁贫治疗是补充铁剂,故C项错误;④白血病的治疗主要是化疗,而不是放疗,故E项错误;⑤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是红细胞膜的缺陷,导致红细胞变形、脆性减低,通过脾时易被破坏。
所以切除掉异常红细胞破坏场所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问题:
[单选]下列哪种疾病脾大最显著()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有乏力、低热、多汗或盗汗、体重减轻等代谢亢进的症状,常以脾脏肿大为最显著体征,往往就医时已达脐或脐以下,质地坚实、平滑,无压痛。
其余各项疾病亦可有脾脏肿大表现,但不似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时脾脏肿大典型及多见。
问题:
[单选]女,26岁,因左上腹肿块进行性肿大就诊。
体检:肝肋下2cm。
脾肋下4cm。
血红蛋白140gL,白细胞120×109L,血小板200×109L。
本例最可能诊断为()
A.肝硬化脾功能亢进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D.类白血病反应
E.骨髓纤维化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脾肿大为最显著的体征,该病例又有白细胞的增高,故应考虑慢性粒细胞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