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注音解释翻译
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峡》文言文翻译、注释、赏析、文言知识、创作背景及郦道元介绍

《三峡》文言文翻译、注释、赏析文言知识、创作背景及郦道元介绍三峡郦道元〔南北朝〕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阙通:缺;重岩一作:重峦)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溯同:泝;暮到一作:暮至)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巘一作:左山右献)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翻译三峡郦道元〔南北朝〕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阙通:缺;重岩一作:重峦)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
悬崖峭壁重峦叠嶂,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溯同:泝) 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
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乘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快。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巘一作:左山右献)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峻,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凄惨悲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三峡》翻译注释

作家作品介绍
•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撰《水 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 《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 河流及有光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 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 合性地理著作。 • 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 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三峡》知识点整理:
• 1.三峡总特点:雄奇险拔,清幽秀丽 • 2.全文从山、水两方面来写。总写山,分 写水,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景色. • 山:连绵高峻、雄奇险拔——高峻美 • 水: • 夏水:浩大湍急、迅猛凶险——奔放美 • 春冬之景:清荣峻茂——清幽美 • 秋景:林寒涧肃、凄清寂静——凄婉美
• 3.先山后水的原因:先写山连绵高峻 的特点,为下文写水势做铺垫,正是 有如此的山势,才会有如此的水势。 • 4.先写夏水的原因:本文重在写水, 而水以夏季为最盛,把夏水置于首位, 突出长江在三峡段的湍急浩大。 • 5.结尾引用民歌的作用: • 照应前文,侧面渲染三峡秋天凄清哀 伤的气氛,突出凄婉美。也突出了山 高峡长的特点。
•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在三峡七百里江流中,两岸高山连绵不绝, 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 •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 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了天空,如 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 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不能通行。
《三峡》
郦道元
•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 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 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 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 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 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郦道元全文拼音版

三峡郦道元全文拼音版三 峡北魏 郦道元自z ì三s ān 峡x i á七q ī百b ǎi 里l ǐ中zh ōn ɡ,两li ǎn ɡ岸àn 连li án 山sh ān ,略l u è无w ú阙qu ē处ch ù。
重ch ón ɡ岩y án 叠di é嶂zh àn ɡ,隐y ǐn 天ti ān 蔽b ì日r ì,自z ì非f ēi 亭t ín ɡ午w ǔ夜y è分f ēn ,不b ú见ji àn 曦x ī月yu è。
至z h ì于y ú夏x i à水shu ǐ襄xi ān ɡ陵l ín ɡ,沿y án 溯s ù阻z ǔ绝j u é。
或hu ò王w án ɡ命m ìn ɡ急j í宣xu ān ,有y ǒu 时s h í朝zh āo 发f ā白b ái 帝d ì,暮m ù到d ào 江ji ān ɡ陵l ín ɡ,其q í间ji ān 千qi ān 二èr 百b ǎi 里l ǐ,虽s u ī乘ch én ɡ奔b ēn 御y ù风f ēn ɡ,不b ù以y ǐ疾j í也y ě。
春ch ūn 冬d ōn ɡ之z h ī时s h í,则z é素s ù湍tu ān 绿l ǜ潭t án ,回hu í清q īn ɡ倒d ào 影y ǐn ɡ,绝j u é巘y ǎn 多du ō生sh ēn ɡ怪ɡu ài 柏b ǎi ,悬xu án 泉qu án 瀑p ù布b ù,飞f ēi 漱sh ù其q í间ji ān ,清q īn ɡ荣r ón ɡ峻j ùn 茂m ào ,良li án ɡ多du ō趣q ù味w èi 。
三峡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三峡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峡》是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创作的一篇散文。
其记述了长江三峡的雄伟险峻,描绘出三峡各具特色的四季风光,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三峡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一起来看看吧。
一、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 ī)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ù)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yǎn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cháng)。
”二、注释:1、《三峡》:选自《水经注疏》。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郦道元(466或472—527),字,善长,范阳涿(zhuō)县(现在属河北)人,北魏地理学家。
2、自,从,由;七百里:约合现在二百公里。
3、略无阙处: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
略无,毫无。
阙,通“缺”。
4、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自非:如果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月,指月亮。
5、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襄:漫上;陵,丘陵;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6、或王命急宣:有时皇帝的命令必须急速传达,或:有时。
7、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
白帝:白帝城,在现在重庆奉节东。
江陵:即现在湖北江陵。
8、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不像这么快。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御:驾;以:当作“似”;疾:快。
9、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素:白;湍:白色的急流;回:旋转,这里是回旋,回荡的意思。
10、绝巘:极高的山峰;巘:山峰。
11、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刷。
《三峡》知识点解析(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三峡》知识点解析一、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 ī)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ù)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yǎn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cháng)。
”二、注释:1、《三峡》:选自《水经注疏》。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郦道元(466或472—527),字,善长,范阳涿(zhuō)县(现在属河北)人,北魏地理学家。
2、自,从,由;七百里:约合现在二百公里。
3、略无阙处: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
略无,毫无。
阙,通“缺”。
4、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自非:如果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月,指月亮。
5、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襄:漫上;陵,丘陵;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6、或王命急宣:有时皇帝的命令必须急速传达,或:有时。
7、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
白帝:白帝城,在现在重庆奉节东。
江陵:即现在湖北江陵。
8、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不像这么快。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御:驾;以:当作“似”;疾:快。
9、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素:白;湍:白色的急流;回:旋转,这里是回旋,回荡的意思。
10、绝巘:极高的山峰;巘:山峰。
11、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刷。
悬泉:从山崖上流下来的好像是悬挂着的泉水。
漱:冲刷。
1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茂;良:真,实在。
三峡郦道元全文拼音版

三s ān 峡xi á郦道元自z ì三s ān 峡xi á七q ī百b ǎi 里l ǐ中zh ōn ɡ,两li ǎn ɡ岸àn 连li án 山sh ān ,略lu è无w ú阙qu ē处ch ù;重zh òn ɡ岩y án 叠di é嶂zh àn ɡ,隐y ǐn 天ti ān 蔽b ì日r ì,自z ì非f ēi 亭t ín ɡ午w ǔ夜y è分f ēn ,不b ú见ji àn 曦x ī月yu è。
至zh ì于y ú夏xi à水shu ǐ襄xi ān ɡ陵l ín ɡ,沿y án 溯s ù阻z ǔ绝ju é。
或hu ò王w án ɡ命m ìn ɡ急j í宣xu ān ,有y ǒu 时sh í朝zh āo 发f ā白b ái 帝d ì,暮m ù到d ào 江ji ān ɡ陵l ín ɡ,其q í间ji ān 千qi ān 二èr 百b ǎi 里l ǐ,虽su ī乘ch én ɡ奔b ēn 御y ù风f ēn ɡ,不b ù以y ǐ疾j í也y ě。
春ch ūn 冬d ōn ɡ之zh ī时sh í,则z é素s ù湍tu ān 绿l ǜ潭t án ,回hu í清q īn ɡ倒d ào 影y ǐn ɡ。
绝ju é巘y ǎn 多du ō生sh ēn ɡ怪ɡu ài 柏b ǎi ,悬xu án 泉qu án 瀑p ù布b ù,飞f ēi 漱sh ù其q í间ji ān,清q īn ɡ荣r ón ɡ峻j ùn 茂m ào ,良li án ɡ多du ō趣q ù味w èi。
三峡郦道元全文拼音版

三峡郦道元全⽂拼⾳版三s ān 峡x i á【作者】郦l ì 道d ào 元yu án 【朝代】南n án北b ěi 朝ch áo⾃z ì 三s ān 峡x i á 七q ī 百b ǎi ⾥l ǐ中zh ōng ,两li ǎng 岸àn 连li án ⼭sh ān ,略l üè ⽆w ú 阙qu è 处ch ù 。
重zh òng 岩y án 叠d i é 嶂zh àng ,隐y ǐn 天ti ān 蔽b ì ⽇r ì ,⾃z ì ⾮f ēi 亭t íng 午w ǔ夜y è 分f ēn ,不b ù 见ji àn 曦x ī ⽉yu è 。
⾄z h ì 于y ú 夏x i à ⽔shu ǐ襄xi āng 陵l íng ,沿y án 溯s ù 阻z ǔ绝j u é 。
或hu ò 王w áng 命m ìng 急j í 宣xu ān ,有y ǒu时s h í 朝ch áo 发f ā ⽩b ái 帝d ì ,暮m ù 到d ào 江ji āng 陵l íng ,其q í 间ji ān 千qi ān ⼆èr 百b ǎi ⾥l ǐ,虽s u ī 乘ch éng 奔b ēn 御y ù 风f ēng ,不b ù 以y ǐ疾j í 也y ě 。
春ch ūn 冬d ōng 之z h ī 时s h í ,则z é 素s ù 湍tu ān 绿l ǜ潭t án ,回h u í 清q īng 倒d ǎo 影y ǐng ,绝j u é yǎn 多du ō ⽣sh ēng 怪gu ài 柏b ǎi ,悬xu án 泉qu án瀑p ù 布b ù ,飞f ēi 漱sh ù 其q í 间ji ān ,清q īng 荣r óng 峻j ùn茂m ào ,良li áng 多du ō 趣q ù 味w èi 。
《三峡》原文和翻译译文

《三峡》原文和翻译译文《《三峡》原文和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期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挂念!1、《三峡》原文和翻译译文《三峡》原文和翻译郦道元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在三峡的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几乎没有半点空隙。
层层叠叠的山岩峰峦,遮挡了天空,拦住了日光。
假如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季,大水漫上两岸的丘陵,上行、下行的水路都断绝了。
有时皇帝有诏命必需火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动身,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的路程,即使骑上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飞行,也没有如此快速。
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两岸山色。
极为陡峭的山峰上,生长着很多姿势奇怪的柏树,大小瀑布,在那里飞射冲刷,江水清亮,树木繁盛,群山峻峭,绿草丰茂,的确很好玩味。
每逢雨后初晴或霜天早晨,树林山涧冷落而萧索,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声鸣叫,声音连续不断,特别凄厉。
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很长时间才消逝。
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阅读及答案(一)《三峡》阅读及答案(二)2、《班昭续《汉书》》原文及翻译译文《班昭续《汉书》》原文及翻译后汉书班昭续《汉书》原文:扶风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
博学高才。
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
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
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
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日“大家”。
每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
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三峡》班级: 姓名: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 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一、给下列字注音。
阙( )嶂( )曦( )襄( )溯( )奔( )御( ) 湍( )巘( )漱( )涧( )啸( )属( )转( )二、解释下列字词。
1.自:2.略:3.略无:4.阙:5.嶂:6.蔽:7.自: 8.亭午 : 9.夜分: 10.曦: 11.曦月: 12.至于: 13.襄: 14.陵: 15.襄陵: 16.沿: 17.溯: 18.绝: 19.或: 20.宣: 21.其: 22.虽: 23.奔: 24.御: 25.不以: 26.疾: 27.时: 28.素: 29.湍: 30.潭: 31.清: 32.绝: 33.巘: 34.漱: 35.其:36.清:37.荣:38.峻:39.茂:40.良:41.至:42.旦:43.寒:44.肃:45.属:46.引:47.属引:48.响:49.转:50.绝:51.三声:三、翻译句子。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3.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5.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6.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四、原句回答。
1、写出山的高峻、陡峭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从侧面渲染了山峰的高峻,江水的狭窄的句子: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比较的方法表现夏日江水迅疾的句子: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或:朝发白帝,暮至江陵。
4、表现了春冬三峡山水的美丽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溯其间。
5、文中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有珠联璧合、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文中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五、回答问题。
1、第四段写秋景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正侧面描写相结合。
2、由“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一句可以想到李白的哪首诗中的哪两句?答:《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3、请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夏、春、秋季的景物特色。
答:夏:险春:秀秋:凄4、第三段写“高猿长啸”有什么作用?答:突出秋天三峡的凄冷。
5、文章第一段总写三峡特点:山高岭连,中间狭窄。
6、文中写出了三峡江水的什么特点?李白有一首诗表达了与它相同的的情景,你能默写这首诗吗?(三峡的景色吸引了许多迁客骚人,三峡文化业源远流长,请写出关于三峡的两句诗。
)答:湍急。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7、“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是俯视;“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溯其间”是仰视。
(提示:从视觉角度)8、在三峡景物描写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表达了对祖国河山雄伟秀丽景色的热爱赞美之情9、文章描写了三峡美丽的风光,请你利用文中的词句,组成一幅对联。
答:素湍绿潭三峡水,林寒涧肃秋日山。
10、给本文分为两层,概括各层大意及中心思想。
答:①写三峡两岸的山的特点②按夏、冬、春、秋的顺序,写三峡的水势。
主题:通过对三峡四季山水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三峡的壮丽风光。
11、作者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答:因为“峡”的意思就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三峡的水又是最有特色的所以接着写水,写水是承水势的涨落安排,先写夏水,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具特点;再春冬合写,是因春冬风平浪静;最后写秋无水枯谷空,三峡内一片悲凉气氛,也是顺势而下,合情合理。
12、文章2、3、4段分别写了三峡夏、春、冬、秋四季怎样的景色?答:①写三峡夏天江水之大,水流之急②写三峡春冬水清、树荣、山高、草茂的奇丽景色③写三峡秋季晴初霜旦的凄清景色。
13、三峡的奇观数不胜数,且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各有不同的特点,对这些美丽的景观作者并未细加描绘,仅以寥寥数笔勾勒三峡的山势,这样叙写有何意?答:作者重点写山势,突出其“连”而“高”的特点,为下文写长江的水势和江水两岸带来的四季不同的景色作了铺垫。
六、阅读理解(一)【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乙】六里,渡一溪,颇大。
又南,有峰东环而下。
又二里,盘峰冈之南,乃西向觅小径入峡c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有雪痕一派①,独高垂,如匹练界②青山,有溪从峡中东注,即清碧③之下流④也。
……从其后西二里,蹑⑤峻凌崖。
其崖高穹⑥溪上,与对崖骈⑦突如门,上耸下削,溪破其中出。
【注释】①派:量词。
②界:隔断。
③清碧:溪水名。
④下流:河流的下游。
⑤蹑:踩、踏。
⑥穹:隆起。
⑦骈:并列。
1.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隐天蔽.日:(2)或王命急宣.:(3)有峰东环.而下:2.下面句子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渡一溪而或长烟一空B.即清碧之下流也水陆草木之花C.与对崖骈突如门隳突乎南北D.上耸下削上书谏寡人者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乃西向觅小径入峡。
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5.请分别写出【甲】【乙】两文中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
(二)【甲】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乙】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心亭看雪》)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
①虽.乘奔御风()②其.间千二百里()③是.日更定()④湖中人鸟声俱.绝()2.下面各组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良多趣味此皆良实B、飞漱其间又何间焉C、余拏一小舟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D、上下一白长烟一空3.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句话。
27、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第①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句,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山远山高。
B、甲文第③段“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表现了“水之清澈,树之繁密,山之高峻,草之茂盛”,体现了本文语言简约凝练的特点。
C、甲文布局巧妙,前后照应。
如末段写“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巧妙照应了首段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D、“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
28、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都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这两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一)【小题1】(1)遮藏(2)宣布,传达(3)环绕【小题2】B【小题3】(1)在三峡七百里(的沿途)中,峡谷的两岸都是山连着山,一点没有断缺的地方。
(2)(我)于是向西寻找小路走入峡谷。
【小题4】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峰当其后【小题5】甲.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或全句。
乙.溪破其中出。
24、(2分)①即使②代词,那③代词,这④都 25、(2分) D 26、(2分)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自”“亭午”“曦”三个词翻译准确,可得满分,否则扣分) 27、(2分) A 28、(4分)甲文、乙文都是从听觉方面写景的。
(2分)甲文画线句描写三峡秋天的凄清,渲染了一种凄异的气氛,使人感到无限的悲凉(1分)。
乙文画线句描写出雪后西湖万籁俱寂的景象,使人感到冰天雪地的森然寒意,表现出作者孤寂(或孤傲)的情怀(1分)。
(注意:意境须答出“景”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