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数学基础期末复习

合集下载

2022年经济数学基础学习材料第三篇及期末复习提要

2022年经济数学基础学习材料第三篇及期末复习提要

第三篇 线性代数第1章 行列式 (不作为考试内容) 第2章 矩 阵§1 矩阵旳概念我们懂得,线性方程组⎩⎨⎧-=-=+1352y x y x 旳系数及常数项构成一张数表⎪⎪⎭⎫⎝⎛---131512,线性方程组旳解取决于这张数表。

定义 由n m ⨯个数ij a 排成m 行n 列旳矩形阵表,称为n m ⨯矩阵⎪⎪⎪⎭⎫ ⎝⎛mn m m n n a a a a a a a a a .................212222111211,记为mn ij a A )(= 当n m =时,称为方阵,如⎪⎪⎭⎫ ⎝⎛-3211,⎪⎪⎪⎭⎫⎝⎛111110101等;当1=m 时,),(11211n a a a 称为行矩阵;当1=n 时,⎪⎪⎪⎭⎫⎝⎛12111m a a a 称为列矩阵;当0=ij a 时,⎪⎪⎪⎪⎪⎭⎫ ⎝⎛0......00...............0.....000.....00称为零矩阵;记为o ,如⎪⎪⎭⎫ ⎝⎛0000,⎪⎪⎪⎭⎫⎝⎛000000000等。

矩阵只是一张数表,不是一种数,因此,不能展开,不能求值,也不能比较大小。

如 ⎪⎪⎭⎫⎝⎛-1011=1,⎪⎪⎭⎫ ⎝⎛-1011<⎪⎪⎭⎫ ⎝⎛-2012, ⎪⎪⎭⎫⎝⎛-10113<等都是错误旳。

定义 设mn ij a A )(=,mn ij b B )(=是两个矩阵,若(1)、A 、B 同阶;(2)、ijij b a =则称B A =。

例 设=A ⎪⎪⎭⎫⎝⎛232221131211a a a a a a ,=B ⎪⎪⎭⎫⎝⎛--412503 若B A =,则311=a ,012=a ,513-=a ,221-=a ,122=a ,423=a 。

例 设=A ⎪⎪⎭⎫ ⎝⎛-7321x,=B ⎪⎪⎭⎫ ⎝⎛721x ,且B A =,则=x 。

§2 矩阵旳运算设mn ij a A )(=,mn ij b B )(=是两个同阶矩阵。

经济数学基础12期末考试答案

经济数学基础12期末考试答案

经济数学基础12期末考试答案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答案:
1. B
2. A
3. C
4. D
5. B
6. D
7. A
8. C
9. A
10. B
二、简答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
答案:
1. 简单回归分析是一种用来研究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它通过最小二乘法估计回归系数,从而确定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单回归分析的基本假设是线性关系,即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条
直线来表示。

2. 边际效应是指某一变量的小幅变化对其他变量的影响程度。

边际效应可以用来衡量某一变量对结果的贡献程度或变动趋势。


经济数学中,边际效应通常指的是单位变化量对结果的影响。

3. 理性选择模型是一种经济学理论模型,用来解释个体行为和
社会结果。

该模型基于假设个体具有理性,能够最大化自身的效用。

理性选择模型通过考虑个体的选择和激励,来解析经济中的决策问
题和结果。

4. 弹性是指某一变量对另一变量的影响程度。

弹性可以分为价
格弹性和收入弹性。

价格弹性是指价格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程度,
收入弹性是指收入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程度。

弹性可以帮助我们预
测市场变化和调整政策。

三、计算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答案:
1. 计算过程略。

2. 计算过程略。

四、分析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答案:
1. 分析过程略。

2. 分析过程略。

国家开放大学《经济数学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经济数学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学《经济数学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题⽬1:函数的定义域为().答案:题⽬1:函数的定义域为().答案:题⽬1:函数的定义域为().答案:题⽬2:下列函数在指定区间上单调增加的是().答案:题⽬2:下列函数在指定区间上单调增加的是().答案:题⽬2:下列函数在指定区间上单调减少的是().答案:题⽬3:设,则().答案:题⽬3:设,则().答案:题⽬3:设,则=().答案:题⽬4:当时,下列变量为⽆穷⼩量的是().答案:题⽬4:当时,下列变量为⽆穷⼩量的是().答案:题⽬4:当时,下列变量为⽆穷⼩量的是().答案:题⽬5:下列极限计算正确的是().答案:题⽬5:下列极限计算正确的是().答案:题⽬5:下列极限计算正确的是().答案:题⽬6:().答案:0题⽬6:().答案:-1题⽬6:().答案:1题⽬7:().答案:题⽬7:().答案:().题⽬7:().答案:-1题⽬8:().答案:题⽬8:().答案:题⽬8:().答案:().题⽬9:().答案:4题⽬9:().答案:-4题⽬9:().答案:2题⽬10:设在处连续,则().答案:1 题⽬10:设在处连续,则().答案:1 题⽬10:设在处连续,则().答案:2题⽬11:当(),()时,函数在处连续.答案:题⽬11:当(),()时,函数在处连续.答案:题⽬11:当(),()时,函数在处连续.答案:题⽬12:曲线在点的切线⽅程是().答案:题⽬12:曲线在点的切线⽅程是().答案:题⽬12:曲线在点的切线⽅程是().答案:题⽬13:若函数在点处可导,则()是错误的.答案:,但题⽬13:若函数在点处可微,则()是错误的.答案:,但题⽬13:若函数在点处连续,则()是正确的.答案:函数在点处有定义题⽬14:若,则().答案:题⽬14:若,则().答案:1题⽬14:若,则().答案:题⽬15:设,则().答案:题⽬15:设,则().答案:题⽬15:设,则().答案:题⽬16:设函数,则().答案:题⽬16:设函数,则().答案:题⽬16:设函数,则().答案:题⽬17:设,则().答案:题⽬17:设,则().答案:题⽬17:设,则().答案:题⽬18:设,则().答案:题⽬18:设,则().答案:题⽬18:设,则().答案:题⽬19:设,则().答案:题⽬19:设,则().答案:题⽬19:设,则().答案:题⽬20:设,则().答案:题⽬20:设,则().答案:题⽬20:设,则().答案:题⽬21:设,则().答案:题⽬21:设,则().答案:题⽬21:设,则().答案:题⽬22:设,⽅程两边对求导,可得().答案:题⽬22:设,⽅程两边对求导,可得().答案:题⽬22:设,⽅程两边对求导,可得().答案:题⽬23:设,则().答案:题⽬23:设,则().答案:题⽬23:设,则().答案:-2题⽬24:函数的驻点是().答案:题⽬24:函数的驻点是().答案:题⽬24:函数的驻点是().答案:题⽬25:设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则需求弹性().答案:题⽬25:设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则需求弹性().答案:题⽬25:设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则需求弹性().答案:题⽬1:下列函数中,()是的⼀个原函数.答案:题⽬1:下列函数中,()是的⼀个原函数.答案:题⽬1:下列函数中,()是的⼀个原函数.答案:题⽬2:若,则(). 答案:题⽬2:若,则().答案:题⽬2:若,则(). 答案:题⽬3:(). 答案:题⽬3:().答案:题⽬3:(). 答案:题⽬4:().答案:题⽬4:().答案:题⽬4:().答案:题⽬5:下列等式成⽴的是().答案:题⽬5:下列等式成⽴的是().答案:题⽬5:下列等式成⽴的是().答案:题⽬6:若,则(). 答案:题⽬6:若,则().答案:题⽬6:若,则(). 答案:题⽬7:⽤第⼀换元法求不定积分,则下列步骤中正确的是().答案:题⽬7:⽤第⼀换元法求不定积分,则下列步骤中正确的是().答案:题⽬7:⽤第⼀换元法求不定积分,则下列步骤中正确的是().答案:题⽬8:下列不定积分中,常⽤分部积分法计算的是().答案:题⽬8:下列不定积分中,常⽤分部积分法计算的是().答案:题⽬8:下列不定积分中,常⽤分部积分法计算的是().答案:题⽬9:⽤分部积分法求不定积分,则下列步骤中正确的是().答案:题⽬9:⽤分部积分法求不定积分,则下列步骤中正确的是().答案:题⽬9:⽤分部积分法求不定积分,则下列步骤中正确的是().答案:题⽬10:(). 答案:0题⽬10:().答案:0题⽬10:(). 答案:题⽬11:设,则(). 答案:题⽬11:设,则().答案:题⽬11:设,则(). 答案:题⽬12:下列定积分计算正确的是().答案:题⽬12:下列定积分计算正确的是().答案:题⽬12:下列定积分计算正确的是().答案:题⽬13:下列定积分计算正确的是().答案:题⽬13:下列定积分计算正确的是().答案:题⽬13:下列定积分计算正确的是().答案:题⽬14:计算定积分,则下列步骤中正确的是().答案:题⽬14:().答案:题⽬14:().答案:题⽬15:⽤第⼀换元法求定积分,则下列步骤中正确的是().答案:题⽬15:⽤第⼀换元法求定积分,则下列步骤中正确的是().答案:题⽬15:⽤第⼀换元法求定积分,则下列步骤中正确的是().答案:题⽬16:⽤分部积分法求定积分,则下列步骤正确的是().答案:题⽬16:⽤分部积分法求定积分,则下列步骤正确的是().答案:题⽬16:⽤分部积分法求定积分,则下列步骤正确的是().答案:题⽬17:下列⽆穷积分中收敛的是().答案:题⽬17:下列⽆穷积分中收敛的是().答案:题⽬17:下列⽆穷积分中收敛的是().答案:题⽬18:求解可分离变量的微分⽅程,分离变量后可得().答案:题⽬18:求解可分离变量的微分⽅程,分离变量后可得().答案:题⽬18:求解可分离变量的微分⽅程,分离变量后可得().答案:题⽬19:根据⼀阶线性微分⽅程的通解公式求解,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答案:题⽬19:根据⼀阶线性微分⽅程的通解公式求解,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答案:题⽬19:根据⼀阶线性微分⽅程的通解公式求解,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答案:题⽬20:微分⽅程满⾜的特解为().答案:题⽬20:微分⽅程满⾜的特解为().答案:题⽬20:微分⽅程满⾜的特解为().答案:题⽬1:设矩阵,则的元素().答案:3题⽬1:设矩阵,则的元素a32=().答案:1题⽬1:设矩阵,则的元素a24=().答案:2题⽬2:设,,则().答案:题⽬2:设,,则()答案:题⽬2:设,,则BA =().答案:题⽬3:设A为矩阵,B为矩阵,且乘积矩阵有意义,则为()矩阵.答案:题⽬3:设为矩阵,为矩阵,且乘积矩阵有意义,则C为()矩阵.答案:题⽬3:设为矩阵,为矩阵,且乘积矩阵有意义,则C为()矩阵.答案:题⽬4:设,为单位矩阵,则()答案:题⽬4:设,为单位矩阵,则(A - I )T =().答案:题⽬4:,为单位矩阵,则A T–I =().答案:题⽬5:设均为阶矩阵,则等式成⽴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答案:题⽬5:设均为阶矩阵,则等式成⽴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答案:题⽬5:设均为阶矩阵,则等式成⽴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答案:题⽬6:下列关于矩阵的结论正确的是().答案:对⾓矩阵是对称矩阵题⽬6:下列关于矩阵的结论正确的是().答案:数量矩阵是对称矩阵题⽬6:下列关于矩阵的结论正确的是().答案:若为可逆矩阵,且,则题⽬7:设,,则().答案:0题⽬7:设,,则().答案:0题⽬7:设,,则().答案:-2, 4题⽬8:设均为阶可逆矩阵,则下列等式成⽴的是().答案:题⽬8:设均为阶可逆矩阵,则下列等式成⽴的是().答案:题⽬8:设均为阶可逆矩阵,则下列等式成⽴的是().答案:题⽬9:下列矩阵可逆的是().答案:题⽬9:下列矩阵可逆的是().答案:题⽬9:下列矩阵可逆的是().答案:题⽬10:设矩阵,则().答案:题⽬10:设矩阵,则().答案:题⽬10:设矩阵,则().答案:题⽬11:设均为阶矩阵,可逆,则矩阵⽅程的解().答案:题⽬11:设均为阶矩阵,可逆,则矩阵⽅程的解().答案:题⽬11:设均为阶矩阵,可逆,则矩阵⽅程的解().答案:题⽬12:矩阵的秩是().答案:2题⽬12:矩阵的秩是().答案:3题⽬12:矩阵的秩是().答案:3题⽬13:设矩阵,则当()时,最⼩.答案:2题⽬13:设矩阵,则当()时,最⼩.答案:-2题⽬13:设矩阵,则当()时,最⼩.答案:-12题⽬14:对线性⽅程组的增⼴矩阵做初等⾏变换可得则该⽅程组的⼀般解为(),其中是⾃由未知量答案:题⽬14:对线性⽅程组的增⼴矩阵做初等⾏变换可得则该⽅程组的⼀般解为(),其中是⾃由未知量.答案:题⽬14:对线性⽅程组的增⼴矩阵做初等⾏变换可得则该⽅程组的⼀般解为(),其中是⾃由未知量.选择⼀项:A.B.C.D.答案:题⽬15:设线性⽅程组有⾮0解,则().答案:-1 题⽬15:设线性⽅程组有⾮0解,则().答案:1题⽬15:设线性⽅程组有⾮0解,则().答案:-1题⽬16:设线性⽅程组,且,则当且仅当()时,⽅程组有唯⼀解.答案:题⽬16:设线性⽅程组,且,则当()时,⽅程组没有唯⼀解.答案:题⽬16:设线性⽅程组,且,则当()时,⽅程组有⽆穷多解.答案:题⽬17:线性⽅程组有⽆穷多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答案:题⽬17线性⽅程组有唯⼀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答案:题⽬17:线性⽅程组⽆解,则().答案:题⽬18:设线性⽅程组,则⽅程组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答案:题⽬18:设线性⽅程组,则⽅程组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答案:题⽬18:设线性⽅程组,则⽅程组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答案:题⽬19:对线性⽅程组的增⼴矩阵做初等⾏变换可得则当()时,该⽅程组⽆解.答案:且题⽬19:对线性⽅程组的增⼴矩阵做初等⾏变换可得则当()时,该⽅程组有⽆穷多解.答案:且题⽬19:对线性⽅程组的增⼴矩阵做初等⾏变换可得则当()时,该⽅程组有唯⼀解.答案:题⽬20:若线性⽅程组只有零解,则线性⽅程组()答案:解不能确定题⽬20:若线性⽅程组有唯⼀解,则线性⽅程组().答案:只有零解题⽬20:若线性⽅程组有⽆穷多解,则线性⽅程组().答案:有⽆穷多解。

《经济数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doc

《经济数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doc

《经济数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doc经济数学基础期末复习指导—>复习要求和重点第1章函数1.理解函数概念,了解函数的两要素——定义域和对应关系,会判断两函数是否相同。

2.掌握求函数定义域的方法,会求函数值,会确定函数的值域。

3.掌握函数奇偶性的判别,知道它的几何特点。

4.了解复合函数概念,会对复合函数进行分解,知道初等函数的概念。

5.了解分段函数概念,掌握求分段函数定义域和函数值的方法。

6.理解常数函数、眼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和余切)。

7.了解需求、供给、成木、平均成本、收入和利润等经济分析中常见的函数。

本章重点:函数概念,函数的奇偶性,几类基本初等函数。

第2章一?元函数微分学1.知道极限概念(数列极限、函数极限、左右极限),知道极限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lim f (x) = A <=> lim /(x) = * 且lim /(x) = AA—>A0V;2.了解无穷小量概念,了解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关系,知道有界变量乘无穷小量仍为无穷小量,即limxsin— = 0。

3.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掌握两个重要极限,掌握求极限的一般方?法。

两个重要极限的一般形式是:.. sina(x) ,lim ------- ---- = 1心T O 6Z(X)| —lim (1 + ——)机对=e, lim (l + a(x))°⑴=e(p(x) Q(X)~>04.了解函数在一点连续的概念,知道左连续和右连续的概念。

知道函数在一点间断的概念,会求函数的间断点。

5.理解导数定义,会求曲线的切线。

知道可导与连续的关系。

6.熟练掌握导数基本公式、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复合函数求导法则,掌握求简单隐函数的导数。

7.了解微分概念,即dy = y f dx o会求函数的微分。

8.知道高阶导数概念,会求函数的二阶导数。

本章重点:极限概念,极限、导数和微分的计算。

[所有分类]经济数学基础期末复习.docx

[所有分类]经济数学基础期末复习.docx

经济数学基础期末复习第1章函数复习知识点: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奇偶性、复合函数、分段函数、基本初等函数和初等函数、经济分析中的儿个常见函数、建立函数关系式复习要求:(1)理解函数概念,掌握求函数定义域的方法,会求初等函数的定义域和函数值:(2)了解复合函数概念,会对复合函数进行分解;(3)了解分段函数概念,掌握求分段函数定义域和函数值的方法;(4)知道初等函数的概念,理解常数函数、幕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三角函数(止弦、余弦、正切和余切)的解析表达式、定义域、主要性质及图形;(5)了解需求、供给、成本、平均成本、收入和利润函数的概念;下而我们来看例题.例1 设/(x) = x + l,则/(/(x) +1)=( ).A. xB. x+ 1 C・ x + 2 D・ x + 3解由于 /(尢)=无+1,得 /(/(兀)+ 1)=(/(劝 + 1) + 1 = /(兀)+ 2将/(尢)=尤+ 1代入,得/(/(尢)+ i)二(兀+1)+ 2 =尢+ 3正确答案:D例2下列函数中,( )不是基本初等函数./1、v , 7 sin 兀 3 FTA. y = (―)B. y = lnx~C. y = -----------------------------D. y = six'' e " ‘ cos x解因为y = Inx2是由y = lnw, u = x2复合组成的,所以它不是基本初等函数.正确答案:Bfcos X. x < 0例3设函数f(x)=,则( ).[0, x > 0TT 7TA. /(-—) = /(—)B. /(0) = /(2龙)4 4C. /(0) = /(-2龙)D. /(y) = -^-4 2解因为一2龙v 0 ,故/(-2zr) = cos(-2兀)=1且/(0) = 1,所以 /(()) = /(—2龙)正确答案:C例4生产某种产品的固定成本为1万元,每生产一个该产品所需费用为20元,若该产品出售的单价为30元,试求:(1)生产尢件该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平均成本;(2)售出尢件该种产品的总收入;(3)若生产的产品都能够售出,则生产x件该种产品的利润是多少?解(1)生产兀件该种产品的总成本为C(Q = 10000 +20,平均成本为:C(x) =巴叫+ 20・x(2)售出兀件该种产品的总收入为:R(x) = 30x.(3)生产x件该种产品的利润为:L(x) = R(Q — C(x) = 30x-(10000 + 20兀)=10x-10000第2章一元函数微分学复习知识点:极限的概念、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两个重耍极限、函数的连续性和间断点、导数的定义、导数的儿何意义、导数基本公式和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复合函数求导法则、高阶导数、微分的概念及运算法则复习要求:(1)了解极限概念,知道函数在某点极限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该点左右极限都存在且相等;(2)了解无穷小量的概念,了解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关系,知道无穷小量的性质;(3)棠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棠握两个重要极限,学握求简单极限的常用方法;(4)了解函数在某点连续的概念,知道左连续和右连续的概念,知道连续与极限;会判断函数在某点的连续性;(5)理解导数定义,会求曲线的切线方程,知道可导与连续的关系;(6)熟练掌握导数基本公式、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复合函数求导法则,掌握求简单的隐函数导数的方法;(7)知道微分的概念,会求函数的微分;(8)知道高阶导数概念,会求函数的二阶导数.下而我们举一些例题复习本章的重点内容.例5 极限lim%sin — = _________ .go x解因为当XT 0时,兀是无穷小量,sin丄是有界变量.故当兀_>0时,兀sin —仍然是无穷小量.所以limxsin—= 0.X XTO x正确答案:0例6 若lim /(x) = A ,则f(x)在点处( )XT%A.有定义B.没有定义C.极限存在D.有定义,且极限存在解函数在一点处有极限与函数在该点处有无定义无关.正确答案:C兀 +1x > 0 例7当k时,f(x) = \ .在尢=0处仅仅是左连续.[x 2+kx<0解因为函数是左连续的,即/(0_)= lim(x+l) = l = /(0)A->0-若/(0+)= Iim(,+Q = R = 1XT O 十即当£ = 1时,/(x )在x = 0不仅是左连续,而且是连续的. 所以,只有当k^\时,/(尢)在x = 0仅仅是左连续的. 正确答案:H 1解 因为/(.r ) = cos-是常数函数,常数函数是可导的,而且它的导数是0. 4所以由导数定义可得lim /(X +^)-/(A )=r (0)=() 心 TO Ax正确答案:A注意:这里的/(x ) = cos-不是余弦函数.4例9曲线y = %5 - x 在点(1, 0 )处的切线是().A. y = 2x-2B. y = -2x + 2C. y = 2 兀 + 2D. y = —2x — 2解由导数的定义和它的几何意义可知,y\\) = (x 3-xY\ =(3x 2-l )|=2X=1X=1是曲线y = x 3-X 在点(1, 0)处的切线斜率,故切线方程是y-0 = 2(x-1),即 y = 2x 一2正确答案:A例10已知y = *“,则-()・A. x 3 B ・ 3x 2 C. 6x D. 6A. 0若/(尢)=COS—则]饰/(2)7⑴ 心TOArC.• 71 -sin — D..71sin—解直接利用导数的公式计算:y' = (: X 4)' = r\ y" = (x 3), = 3x 2 4正确答案:B例11计算下列极限z、v V9 + sin3x -3(1)lim ----------------- 戈TO x3- r 1(3) lim( ---------------- )Z x 2-l x-\(l)解 对分子进行有理化,即分子、分母同乘j9 + sin3x + 3,然后利用第一重要极限和四则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1. 79 +sin 3% -3 v (j9 + sin3x _ 3)(j9 + sin3兀 + 3) lim ---------------------- = lim - ------------- / --------------- 入 TO x so 9 + sin 3x + 3) ..sin 3x 1 1 1 = lim ------- x lim , ------ ------- 二3x —=— 工TO x V9 + sin3x + 3 6 2(2)解将分子、分母中的二次多项式分解因式,然后消去零因子,再用四则运算法 则和连续函数定义进行计算.即r (x — 1)4 — 1 3=lim - ------ = ------- =— XT 4 (兀 + 3) 4 + 3 7(3)解 先通分,然后消去零因子,再四则运算法则和连续函数定义进行计算.即=lim —— = -1Si % + 1 例12求下列导数或微分:设 y =(仮 +1)(^^ -1),求 dy . Qx 设 y = J^ + e v sin 兀,求 dy.iS y = COSA /X + ln ------- ,求・ 2x-l ・解因为丿=(頁+1)(厶一1)=一頁+厶A/XV X⑵ iin /「% + 4YT 4 无一 -X -\2— 5x + 4Jimcm)IT4 (X -4)(X + 3) (3— 兀)一(兀+1) 1)(1)(1)----- )= limx 一 1XT1dy = ----- —(I H—)dv2y/x X注意:求导数时,要先观察函数,看看能否将函数化简,若能,应将函数化简后再求导数, 简化计算过程.导数运算的重点是复合函数求导数,难点是复合函数求导数和隐函数求导数.(2)解因为)/_0严血才一1 +罕11兀+ 7宁兀2厶 + e v sin x 2 Jx + e v sin x所以d尸畑」2jx + e' sinx)(3)解y f = (cos- ln(2^- l))z-sin Vx •(V%)/ ------ -- =2x — 1一〔2頁绅后2-1】复合函数求导数要注意下而两步:①分清函数的复合步骤,明确所有的中间变量;②依照法则依次对屮间变量直至白变量求导,再把相应的导数乘起来.第3章导数的应用复习知识点: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极值和最大(小)值、导数在经济问题中的应用复习要求:(1)掌握函数单调性的判别方法,会求函数的单调区间;(2)了解函数极值的概念,知道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掌握极值点的判别方法,知道函数的极值点与驻点的区别与联系,会求函数的极值;(3)了解边际概念和需求弹性概念,掌握求边际函数的方法;(4)熟练学握求经济分析中的应用问题(如平均成本最低、收入最大和利润最大等).下面通过例题复习本章重点内容例13函数f(x) = x-\nx的单调增加区间是________________解因为= (x-[nxY=\- —x令y,(x) = l-->0,得X>\x故函数的单调增加区间是(l,+oo)・正确答案:(l,+oo)例14满足方程f(x) = 0的点是函数y = /(x)的().A.极大值点B.极小值点 解由驻点定义可知,正确答案:C 例15下列结论中()不正确.A. /(x)在x = x 0处连续,则一定在兀o 处可微.B. /⑴在x = x 0处不连续,则一定在兀o 处不可导.C. 可导函数的极值点一定发生在其驻点上.D. 若/(兀)在[G,刃内恒有f\x) < 0 ,则在⑷ 川内函数是单调下降的.解因为函数在一点处连续并不能保证在该点处可导,所以,正确答案:A求经济分析中的最值问题是本课程的重点之一,要掌握利用函数的导数求经济问题中的平 均成本最低、总收入最大、总利润最大等问题的方法.下面举一个求获得最大利润时的产量的应用问题,而其它两种类型的应用问题请大家自 己练习.例16生产某种产品g 台时的边际成本C'⑷= 2.5g + l()()()(元/台),固定成本500 元,若已知边际收入为= 2q + 2000,试求(1) 获得最大利润时的产量;(2) 从最大利润的产量的基础再生产100台,利润有何变化? 解(1) L'=R'-C‘二 2g + 2000 —(2.5q + 1000) =-0.5^ + 1000令r = 0,求得唯一驻点q = 2000 .因为驻点唯一,且利润存在着最大值,所以当产 量为2000时,可使利润达到最大.(2)在利润最大的基础上再增加100台,利润的改变量为「2100 1 。

国家开放大学《经济数学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经济数学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题目1:函数的定义域为().答案:题目1:函数的定义域为().答案:题目1:函数的定义域为().答案:题目2:下列函数在指定区间上单调增加的是().答案:题目2:下列函数在指定区间上单调增加的是().答案:题目2:下列函数在指定区间上单调减少的是().答案:题目3:设,则().答案:题目3:设,则().答案:题目3:设,则=().答案:题目4:当时,下列变量为无穷小量的是().答案:题目4:当时,下列变量为无穷小量的是().答案:题目4:当时,下列变量为无穷小量的是().答案:题目5:下列极限计算正确的是().答案:题目5:下列极限计算正确的是().答案:题目5:下列极限计算正确的是().答案:题目6:().答案:0题目6:().答案:-1题目6:().答案:1题目7:().答案:题目7:().答案:().题目7:().答案:-1题目8:().答案:题目8:().答案:题目8:().答案:().题目9:().答案:4题目9:().答案:-4题目9:().答案:2题目10:设在处连续,则().答案:1 题目10:设在处连续,则().答案:1 题目10:设在处连续,则().答案:2题目11:当(),()时,函数在处连续.答案:题目11:当(),()时,函数在处连续.答案:题目11:当(),()时,函数在处连续.答案:题目12:曲线在点的切线方程是().答案:题目12:曲线在点的切线方程是().答案:题目12:曲线在点的切线方程是().答案:题目13:若函数在点处可导,则()是错误的.答案:,但题目13:若函数在点处可微,则()是错误的.答案:,但题目13:若函数在点处连续,则()是正确的.答案:函数在点处有定义题目14:若,则().答案:题目14:若,则().答案:1题目14:若,则().答案:题目15:设,则().答案:题目15:设,则().答案:题目15:设,则().答案:题目16:设函数,则().答案:题目16:设函数,则().答案:题目16:设函数,则().答案:题目17:设,则().答案:题目17:设,则().答案:题目17:设,则().答案:题目18:设,则().答案:题目18:设,则().答案:题目18:设,则().答案:题目19:设,则().答案:题目19:设,则().答案:题目19:设,则().答案:题目20:设,则().答案:题目20:设,则().答案:题目20:设,则().答案:题目21:设,则().答案:题目21:设,则().答案:题目21:设,则().答案:题目22:设,方程两边对求导,可得().答案:题目22:设,方程两边对求导,可得().答案:题目22:设,方程两边对求导,可得().答案:题目23:设,则().答案:题目23:设,则().答案:题目23:设,则().答案:-2题目24:函数的驻点是().答案:题目24:函数的驻点是().答案:题目24:函数的驻点是().答案:题目25:设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则需求弹性().答案:题目25:设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则需求弹性().答案:题目25:设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则需求弹性().答案:题目1:下列函数中,()是的一个原函数.答案:题目1:下列函数中,()是的一个原函数.答案:题目1:下列函数中,()是的一个原函数.答案:题目2:若,则(). 答案:题目2:若,则().答案:题目2:若,则(). 答案:题目3:(). 答案:题目3:().答案:题目3:(). 答案:题目4:().答案:题目4:().答案:题目4:().答案:题目5:下列等式成立的是().答案:题目5:下列等式成立的是().答案:题目5:下列等式成立的是().答案:题目6:若,则(). 答案:题目6:若,则().答案:题目6:若,则(). 答案:题目7:用第一换元法求不定积分,则下列步骤中正确的是().答案:题目7:用第一换元法求不定积分,则下列步骤中正确的是().答案:题目7:用第一换元法求不定积分,则下列步骤中正确的是().答案:题目8:下列不定积分中,常用分部积分法计算的是().答案:题目8:下列不定积分中,常用分部积分法计算的是().答案:题目8:下列不定积分中,常用分部积分法计算的是().答案:题目9:用分部积分法求不定积分,则下列步骤中正确的是().答案:题目9:用分部积分法求不定积分,则下列步骤中正确的是().答案:题目9:用分部积分法求不定积分,则下列步骤中正确的是().答案:题目10:(). 答案:0题目10:().答案:0题目10:(). 答案:题目11:设,则(). 答案:题目11:设,则().答案:题目11:设,则(). 答案:题目12:下列定积分计算正确的是().答案:题目12:下列定积分计算正确的是().答案:题目12:下列定积分计算正确的是().答案:题目13:下列定积分计算正确的是().答案:题目13:下列定积分计算正确的是().答案:题目13:下列定积分计算正确的是().答案:题目14:计算定积分,则下列步骤中正确的是().答案:题目14:().答案:题目14:().答案:题目15:用第一换元法求定积分,则下列步骤中正确的是().答案:题目15:用第一换元法求定积分,则下列步骤中正确的是().答案:题目15:用第一换元法求定积分,则下列步骤中正确的是().答案:题目16:用分部积分法求定积分,则下列步骤正确的是().答案:题目16:用分部积分法求定积分,则下列步骤正确的是().答案:题目16:用分部积分法求定积分,则下列步骤正确的是().答案:题目17:下列无穷积分中收敛的是().答案:题目17:下列无穷积分中收敛的是().答案:题目17:下列无穷积分中收敛的是().答案:题目18:求解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分离变量后可得().答案:题目18:求解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分离变量后可得().答案:题目18:求解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分离变量后可得().答案:题目19:根据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通解公式求解,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答案:题目19:根据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通解公式求解,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答案:题目19:根据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通解公式求解,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答案:题目20:微分方程满足的特解为().答案:题目20:微分方程满足的特解为().答案:题目20:微分方程满足的特解为().答案:题目1:设矩阵,则的元素().答案:3题目1:设矩阵,则的元素a32=().答案:1题目1:设矩阵,则的元素a24=().答案:2题目2:设,,则().答案:题目2:设,,则()答案:题目2:设,,则BA =().答案:题目3:设A为矩阵,B为矩阵,且乘积矩阵有意义,则为()矩阵.答案:题目3:设为矩阵,为矩阵,且乘积矩阵有意义,则C为()矩阵.答案:题目3:设为矩阵,为矩阵,且乘积矩阵有意义,则C为()矩阵.答案:题目4:设,为单位矩阵,则()答案:题目4:设,为单位矩阵,则(A - I )T =().答案:题目4:,为单位矩阵,则A T–I =().答案:题目5:设均为阶矩阵,则等式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答案:题目5:设均为阶矩阵,则等式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答案:题目5:设均为阶矩阵,则等式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答案:题目6:下列关于矩阵的结论正确的是().答案:对角矩阵是对称矩阵题目6:下列关于矩阵的结论正确的是().答案:数量矩阵是对称矩阵题目6:下列关于矩阵的结论正确的是().答案:若为可逆矩阵,且,则题目7:设,,则().答案:0题目7:设,,则().答案:0题目7:设,,则().答案:-2, 4题目8:设均为阶可逆矩阵,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答案:题目8:设均为阶可逆矩阵,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答案:题目8:设均为阶可逆矩阵,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答案:题目9:下列矩阵可逆的是().答案:题目9:下列矩阵可逆的是().答案:题目9:下列矩阵可逆的是().答案:题目10:设矩阵,则().答案:题目10:设矩阵,则().答案:题目10:设矩阵,则().答案:题目11:设均为阶矩阵,可逆,则矩阵方程的解().答案:题目11:设均为阶矩阵,可逆,则矩阵方程的解().答案:题目11:设均为阶矩阵,可逆,则矩阵方程的解().答案:题目12:矩阵的秩是().答案:2题目12:矩阵的秩是().答案:3题目12:矩阵的秩是().答案:3题目13:设矩阵,则当()时,最小.答案:2题目13:设矩阵,则当()时,最小.答案:-2题目13:设矩阵,则当()时,最小.答案:-12题目14:对线性方程组的增广矩阵做初等行变换可得则该方程组的一般解为(),其中是自由未知量答案:题目14:对线性方程组的增广矩阵做初等行变换可得则该方程组的一般解为(),其中是自由未知量.答案:题目14:对线性方程组的增广矩阵做初等行变换可得则该方程组的一般解为(),其中是自由未知量.选择一项:A.B.C.D.答案:题目15:设线性方程组有非0解,则().答案:-1 题目15:设线性方程组有非0解,则().答案:1题目15:设线性方程组有非0解,则().答案:-1题目16:设线性方程组,且,则当且仅当()时,方程组有唯一解.答案:题目16:设线性方程组,且,则当()时,方程组没有唯一解.答案:题目16:设线性方程组,且,则当()时,方程组有无穷多解.答案:题目17:线性方程组有无穷多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答案:题目17线性方程组有唯一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答案:题目17:线性方程组无解,则().答案:题目18:设线性方程组,则方程组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答案:题目18:设线性方程组,则方程组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答案:题目18:设线性方程组,则方程组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答案:题目19:对线性方程组的增广矩阵做初等行变换可得则当()时,该方程组无解.答案:且题目19:对线性方程组的增广矩阵做初等行变换可得则当()时,该方程组有无穷多解.答案:且题目19:对线性方程组的增广矩阵做初等行变换可得则当()时,该方程组有唯一解.答案:题目20:若线性方程组只有零解,则线性方程组()答案:解不能确定题目20:若线性方程组有唯一解,则线性方程组().答案:只有零解题目20:若线性方程组有无穷多解,则线性方程组().答案:有无穷多解一、计算题(每题6分,共60分)1.解:综上所述,2.解:方程两边关于求导:,3.解:原式=。

【经济数学基础】期末复习辅导

【经济数学基础】期末复习辅导

【经济数学基础12】期末复习辅导一、课程的考核说明本课程的考核对象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财经类高等专科开放教育金融、工商管理、会计学等专业的学生.本课程的考核形式为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考核成绩由形成性考核作业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形成性考核作业成绩占考核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考核成绩的70%。

经济数学基础课程参考教材是由李林曙、黎诣远主编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经济数学基础网络课程”的配套文字教材:经济数学基础网络课程学习指南经济数学基础——微积分经济数学基础——线性代数考核说明中的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不会超出课程教案大纲与参考教材的范围与要求.微积分和线性代数各部分在期末试卷中所占分数的百分比与它们在教案内容中所占的百分比大致相当,微积分约占60%,线性代数约占40%。

试卷类型分为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

单项选择题的形式为四选一,即在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和推理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应用题或证明题等,解答题要求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三种题型分数的百分比为:单项选择题15%,填空题15%,解答题70%。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卷面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微分学部分复习第1章 函数1.理解函数概念。

理解函数概念时,要掌握函数的两要素−−定义域和对应关系,这要解决下面四个方面的问题:(1)掌握求函数定义域的方法,会求初等函数的定义域和函数值。

函数的定义域就是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变化范围。

学生要掌握常见函数的自变量的变化范围,如分式的分母不为0,对数的真数大于0,偶次根式下表达式大于0,等等。

(2)理解函数的对应关系f 的含义:f 表示当自变量取值为x 时,因变量y 的取值为)(x f 。

例如,对于函数x x x x f y 2ln )(2++==,f 表示运算:)(22)ln()(++于是,321ln 1)1(12=++=f ,2222ln 2)2(++=f 2ln 8+=。

经济数学基础12期末复习指导

经济数学基础12期末复习指导

经济数学基础12期末复习指导第一部分课程考试的有关说明(一)考核对象本考试范围适应对象是广播电视大学财经、管理各专业的学生。

(二)命题依据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经济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要求。

内容包括微积分(不含多元函数)和线性代数(不含行列式)两部分。

教材是由黎诣远主编的《经济数学基础》和李林曙等编的《跟我学经济数学》(均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另外还配有《经济数学基础速查卡》和《经济数学基础CAI 课件》等辅助教学媒体。

(三) 命题原则本课程的考试命题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的范围之内。

(四) 试题类型及结构试题类型分为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

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和推理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应用题或证明题,解答题要求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

试题按其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题和较难题,其分值在试卷中的比例为:4:4:2。

微积分和线性代数各部分在期末试卷中所占分数的百分比与它们在教学内容中所占的百分比大致相当,微积分约占三分之二,线性代数约占三分之一1. 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 微积分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 线性代数计算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5. 应用题(20分),微分或积分部分的题。

答题时限。

本课程期末考试的答题时限为90分钟。

第二部分题型讲解(一)单项选择题应试单项选择题是电大考试的常见题型,尤其是注册视听生的考试,单项选择题占40%,所以,认识,学会解单项选择题是挺重要的.单项选择题的特点是题量大,知识的覆盖面宽,信息量多,答案也告诉了大家,应试时间短.目的是考核同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的知识和极简单的计算的掌握程度和熟练程度.常用方法有1. 直接推导法就是按照题目的已知条件或结论,采用常规的解题程序,运用概念、定理、法则等,经过分析或计算,得出正确结果,推出正确选项.如矩阵A=⎥⎥⎥⎦⎤⎢⎢⎢⎣⎡----24226421321的秩是( )(A) 0 (B) 1 (C) 2 (D) 3求矩阵的秩,就是将矩阵化为阶梯形矩阵,数一数有几个非0行.容易看出,矩阵的第1行的(-2)倍加到第2行上,第2行变为0行,可见矩阵的阶梯形有2个非0行.故选项(C)正确.2. 排除法(筛选法或淘汰法)由已知条件和选项,通过观测、分析或简单计算,把不可能成立的选项排除,剩下的选项为应选的选项.排除法有完全排除法和部分排除法.而常用的是部分排除法,缩小选择范围,再配合其它方法.如某商品的需求弹性为Ep=-bp(b>0) 那么当价格p提高1%时,需求量将会( )减少bp (B) 增加bp (C) 增加bp% (D) 减少bp%需求弹性是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和价格的相对变化比的极限,带负号.而实际意义也是价格提高,需求量会减少.故增加的两个选项应该排除,在选项(A)和(D)中选一.又需求弹性是两个相对量的比,因此,当价格p提高1%时,需求量的减少量也应是百分比.选项(A)被排除,选项(D)正确.3. 验证法把所给选项的结果,一一代入题设条件进行验证,或验算已知条件是否满足选项,从而得到正确选项.如积分⎰xxd 22=( )(A) 22x +C (B) C x +-1222ln 1 (C) C x +⋅-1222ln (D) C x+222ln 1因为只有xe 的导数或积分才是xe (+C),现在的指数底是“2”,故选项(A)排除.将选项(B)求导,得x x 2122)2ln 2(22ln 1=⋅-,可见应该选 (B).线性方程组部分的单项选择题,判断选项是不是解,用验证法也较好.单项选择题在考试中占有较大比例,也的确是,单项选择题看来很简单,只有2分,但是解题的方法很多.要求大家对单项选择题引起足够的重视.(二)填空题应试填空题也是考核同学们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计算的掌握程度.填空题的解题方式比较单纯,一般采用直接思考的方法.填空题相当一个命题,要么填条件,要么填结论,当然,也可能填写中间某个过程.要求大家记好定义、定理、公式、法则以及重要结论等.如曲线y=x3-2x+1在点(0,1)处的切线的斜率切线斜率即导数的几何意义.故先求导数,再将值代入.导数y =3x2-2,当x=0时,y -2.曲线y=x3-2x+1在点(0,1)处的切线的斜率是 -2这是个简单计算题,当然填空题与概念密切相关. (三)计算题应试计算题是电大考试的重要题型,计算题的分数所占比重也比较大.它主要考核同学的基本的运算能力和速度.这就需要大家多做习题,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当然,在做计算题的过程中,概念清楚、定理和公式记熟是很重要的.计算题主要集中在(1) 极限计算;(2) 求导数 (包括求简单的二阶导和一阶偏导数(注册视听生不要求);(3) 积分计算 (包括不定积分、定积分和微分方程);(4) 概率计算 (事件的概率,随机变量取值的概率和正态分布的概率和期望、方差的计算);(5) 矩阵的计算 (加法、数乘、乘法、转置、求逆矩阵、求秩等);(6) 求解线性方程组 (线性方程组解的情况判别、求线性方程组的一般解).我们学习了四编的内容,各编的计算题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解题方法.辅教材中“跟我学解题”的[分析]、[归纳]基本上是对习题特点的分析和解题方法小结.另外,附录的“解题方法和应答分析”对解题方法做了一些归纳,大家应该认真阅读.(四)应用题应试应用题主要考核同学运用所学的概念、理论、公式和法则,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题主要指微积分部分的应用题:如求平均成本最小、收入最大、利润最大和平面曲线围成图形的面积等;用数学方法解决应用问题,首先建立数学模型,即列数学表达式.通常有(1) 审清题意(2) 确定变量 有自变量、因变量(目标函数),这一步很重要,变量设准了,列关系式,解方程就会变的简单.(3) 列表达式 根据题意,把自变量和因变量所设的符号,用数学的运算符号连接起来,得到方程式.(4) 求一阶导数 令一阶导数为0,解方程求驻点.(5) 判断 判断(4)的解是否为所求最值(最大或最小).应用题带有综合性,前边讲过的知识和解题方法,都应该是做应用题的前提,把它们掌握好. (五)证明题应试证明题考核同学运用概念、性质、定理及重要结论等进行论证和逻辑推理的能力.我们这课所涉及的主要证明题方面有:1. 函数的基本性质证明,如函数的奇偶性等;2. 函数在某点处是否连续、可导的证明;3. 定积分的等式的证明 ;4. 事件独立性,随机变量期望、方差的有关证明;5. 矩阵可逆、可交换,特殊矩阵的证明;6. 线性方程组解的证明.证题方法.一般有二:其一:是验证.由计算结果,代入看是否满足等式.其实是计算题.如给定函数,验证函数的导数满足某等式其二,由已知条件出发,分析、推断,最后得到结论;或由结论入手,经过分析,运用已知条件,推出所求结论.写出证明过程.证明题常常遇见证明“充分必要条件”的问题,必要条件是某结论成立必须具备的条件,但不是充分的;充分条件是某结论的完备条件,即此条件成立,则结论必成立.如期末考试,“参加考试”是“考试通过”的必要条件,要想“考试通过”就必须参加考试,但参加考试,不一定就能通过.“得100分”是“考试通过”的充分条件.但“考试通过”不一定必须得100分.“考试通过”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得60分”.任何一门学科,解决问题的方法一般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方法.题目类型五花八门,解题方法也是各式各样.学习方法不能靠记下来,一劳永逸.而是理解实质,要掌握好各种解题方法,唯一方法是多做练习,不断总结,增强记忆.第三部分 复习重点及例题重点:函数概念,函数的奇偶性,几类基本初等函数;导数概念,极限、导数和微分的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例12求下列导数或微分:
(1)设 , 求 .
(2)设 ,求 .
(3)设 ,求 .
(1)解 因为

注意:求导数时,要先观察函数,看看能否将函数化简,若能,应将函数化简后再求导数,简化计算过程.
导数运算的重点是复合函数求导数,难点是复合函数求导数和隐函数求导数.
(2)解 因为 =
所以
(3)解
复合函数求导数要注意下面下列极限
(1) (2)
(3)
(1)解 对分子进行有理化,即分子、分母同乘 ,然后利用第一重要极限和四则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
=
= =
(2)解 将分子、分母中的二次多项式分解因式,然后消去零因子,再用四则运算法则和连续函数定义进行计算.即
(3)解 先通分,然后消去零因子,再四则运算法则和连续函数定义进行计算.即
⑶ 了解边际概念和需求弹性概念,掌握求边际函数的方法;
⑷ 熟练掌握求经济分析中的应用问题(如平均成本最低、收入最大和利润最大等).
下面通过例题复习本章重点内容
例13 函数 的单调增加区间是.
解 因为
令 ,得
故函数的单调增加区间是 .
正确答案:
例14 满足方程 的点是函数 的( ).
A.极大值点 B.极小值点 C.驻点 D.间断点
分清函数的复合步骤,明确所有的中间变量;
依照法则依次对中间变量直至自变量求导,再把相应的导数乘起来.
第3章 导数的应用
复习知识点:
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极值和最大(小)值、导数在经济问题中的应用
复习要求:
⑴ 掌握函数单调性的判别方法,会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⑵ 了解函数极值的概念,知道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掌握极值点的判别方法,知道函数的极值点与驻点的区别与联系,会求函数的极值;
经济数学基础期末复习
第1章 函数
复习知识点:
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奇偶性、复合函数、分段函数、基本初等函数和初等函数、经济分析中的几个常见函数、建立函数关系式
复习要求:
(1)理解函数概念,掌握求函数定义域的方法,会求初等函数的定义域和函数值;
(2) 了解复合函数概念,会对复合函数进行分解;
(3) 了解分段函数概念,掌握求分段函数定义域和函数值的方法;
解 函数在一点处有极限与函数在该点处有无定义无关.
正确答案:C
例7 当k时, 在 处仅仅是左连续.
解 因为函数是左连续的,即

即当 1时, 在 不仅是左连续,而且是连续的.
所以,只有当 时, 在 仅仅是左连续的.
正确答案:
例8 若 ,则 ().
A.0 B. C. D.
解 因为 是常数函数,常数函数是可导的,而且它的导数是0.
(2)从最大利润的产量的基础再生产100台,利润有何变化?
(1)生产 件该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平均成本;
(2)售出 件该种产品的总收入;
(3)若生产的产品都能够售出,则生产 件该种产品的利润是多少?
解 (1)生产 件该种产品的总成本为 ;
平均成本为: .
(2)售出 件该种产品的总收入为: .
(3)生产 件该种产品的利润为:
= =
第2章 一元函数微分学
复习知识点:
⑶ 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掌握两个重要极限,掌握求简单极限的常用方法;
⑷ 了解函数在某点连续的概念,知道左连续和右连续的概念,知道连续与极限;会判断函数在某点的连续性;
⑸ 理解导数定义,会求曲线的切线方程,知道可导与连续的关系;
⑹ 熟练掌握导数基本公式、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复合函数求导法则,掌握求简单的隐函数导数的方法;
求经济分析中的最值问题是本课程的重点之一,要掌握利用函数的导数求经济问题中的平均成本最低、总收入最大、总利润最大等问题的方法.
下面举一个求获得最大利润时的产量的应用问题,而其它两种类型的应用问题请大家自己练习.
例16生产某种产品 台时的边际成本 (元/台),固定成本500元,若已知边际收入为 试求
(1)获得最大利润时的产量;
将 代入,得 =
正确答案:D
例2下列函数中,( )不是基本初等函数.
A. B. C. D.
解 因为 是由 , 复合组成的,所以它不是基本初等函数.
正确答案:B
例3设函数 ,则().
A. = B.
C. D. =
解 因为 ,故
且 , 所以
正确答案:C
例4 生产某种产品的固定成本为1万元,每生产一个该产品所需费用为20元,若该产品出售的单价为30元,试求:
(4) 知道初等函数的概念,理解常数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和余切)的解析表达式、定义域、主要性质及图形;
(5) 了解需求、供给、成本、平均成本、收入和利润函数的概念;
下面我们来看例题.
例1 设 ,则 =( ).
A.xB.x+ 1C.x+ 2D.x+ 3
解 由于 ,得 =
解 由驻点定义可知,正确答案:C
例15 下列结论中( )不正确.
A. 在 处连续,则一定在 处可微.
B. 在 处不连续,则一定在 处不可导.
C.可导函数的极值点一定发生在其驻点上.
D.若 在[a,b]内恒有 ,则在[a,b]内函数是单调下降的.
解 因为函数在一点处连续并不能保证在该点处可导,所以,正确答案:A
极限的概念、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两个重要极限、函数的连续性和间断点、导数的定义、导数的几何意义、导数基本公式和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复合函数求导法则、高阶导数、微分的概念及运算法则
复习要求:
⑴ 了解极限概念,知道函数在某点极限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该点左右极限都存在且相等;
⑵ 了解无穷小量的概念,了解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关系,知道无穷小量的性质;
所以由导数定义可得
= 0
正确答案:A
注意:这里的 不是余弦函数.
例9 曲线 在点(1,0)处的切线是().
A. B.
C. D.
解 由导数的定义和它的几何意义可知,
是曲线 在点(1,0)处的切线斜率,故切线方程是
,即
正确答案:A
例10 已知 ,则 =().
A. B. C. D. 6
解 直接利用导数的公式计算:
⑺ 知道微分的概念,会求函数的微分;
⑻ 知道高阶导数概念,会求函数的二阶导数.
下面我们举一些例题复习本章的重点内容.
例5 极限 .
解 因为当 时, 是无穷小量, 是有界变量.
故当 时, 仍然是无穷小量. 所以 0.
正确答案:0
例6 若 ,则 在点 处( )
A.有定义 B.没有定义C.极限存在 D.有定义,且极限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