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行为目的与动机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网络行为目的与动机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网络行为目的与动机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网络行为目的与动机的调查研究

[作者:易菊香转贴自:湖南社会学网点击数:252 更新时间:2009-3-10 文章录入:admin ]

在科技高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通过涉足网络文化, 获取更多、更新的知识, 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追求的一种时尚。高校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 自然就成为上网族中的主力大军。网络时代的大学校园“无处不网, 无时不网, 无人不网”, 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新的媒体, 对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观念正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2006年7月第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上半年的中国互联网络在整体上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 网民特征结构、上网途径、上网行为等各方面也出现了一些较为明显的变化。从去年同期1.03亿网民到现在的1.23亿网民, 网民人数持续增长。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和普及, 网民的特征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仍然是18-24岁间网民的普及率最高, 达到37.2%, 高出半年前8.6个百分点。接受互联网最快、受其影响最深的群体当属高校大学生, 他们以好奇、向往的目光, 抱着求知、交友、娱乐的心态, 遨游在网络世界中。他们网上生存的实际状况如何, 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

一、网络行为分析及目的

随着互联网在高等学校的普及, 尤其是它对大学生正反两方面影响的日益显现, 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成为了教育工作者探讨的课题。网络行为作为大学生与网络虚拟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 由于环境的不同而具有显著的差异。准确、全面地把握大学生的网络行为, 对大学生网络行为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 学术研究从网络行为的负面探讨而转人对网络行为的深人分析, 这次转变要比以往任何一次转变都快得多。人类社会正由此迈人一个加速变革的时代, 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着人类的社会组织、社会结构和人类的生存环境, 并正在全球范围内促成着一个高关联性、高风险性、高不确定性的全球社会系统。研究者将网络空间中的社会共同体定义为“网络社区”, 并认为此种不同于传统地域社区的新质社区具有五个基本特点其一, 它是一种社会互动共同体即网民借网络进行心理交感和行为往的社会单位其二, 它是以网络空间为活动区域的社会群落其三, 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共同体其四, 它是一个有限的、可界域的具体社会群落其五, 它主要是一个精神社区, 而不是一个完备的社会单位。网络真正的价值越来越和信息无关, 而和社区有关。它主要体现在约束力减弱, 自由度增强道德责任减弱, 游戏心态增强目的性减弱, 盲目性增强群体性减弱, 个性化增强依赖性减弱, 独立性增强保守性减弱, 创新性增强。

学生的网络行为目的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第一, 人际交往。包括向家人、老师、同学、朋友、熟人等收发邮件, 与网友聊天等。电子信箱以它方便、快捷、省钱等优点为大学生广泛接受, 逐渐取代传统的书信而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躲在聊天室侃大山则是大学生们更隐蔽、也是更直接的交流方式, 最受欢迎, 因此这一类行为是大学生网上行为的最主要内容之一。第二, 娱乐消遗。包括玩游戏、打牌、下棋、听音乐、看录像等。网络为人们提供了崭新的娱乐工具, 上网也就成了学生们课余时间最好的消遣方式, 它的吸引力自然要比舞厅和电影院大得多。把上网当作学习之余的调节、放松活动已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时尚,

但不少同学沉溺其中, 不能自拔, 占用了大量的学习和休息时间, 少数学生甚至通宵上网, 严重影响了学习和身心健康。第三, 追求刺激。包括浏览色情网站, 玩暴力游戏等。在众多的大学生网民中, 曾光顾色情网站的大有人在, 加上玩暴力游戏, 这一类行为的比例不可小视。有的学生上网就是为了追求刺激, 为了看到更刺激的页面, 甚至不惜花高价上收费网站。第四, 学习。包括浏览新闻, 下载软件, 检索资料等。大学生在网上可以查找资料、收集信息, 除此之外, 有些学生还参与网上购物, 进行商务往来等。

二、网络行为的心理动机

促使大学生上网的重要因素是心理动机, 是各种不同的需要。归纳起来, 大学生上网是自我实现的需要、社会需要和休闲需要等, 其中有积极的因素, 也有消极的因素。

求知与好奇方面。求知心理与猎奇心理并存, 好奇心内在驱动。大学生处在一岁的年龄阶段, 对什么东西都有一种好奇感, 再加上网络信息无所不包, 只要鼠标一点, 所需要的信息立刻显现, 正迎合了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大学生思维活跃, 兴趣广泛, 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他们对精神需求的程度往往比对物质需求的程度更高。当充满诱惑力的网络出现时, 他们便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极大的兴趣。网络中近乎无限的信息量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求知的欲望, 许多在现实中和书本上难以看到的、听到的, 在网上都能很方便地看到、听到, 不少学生就是带着好奇心走进电脑网络的。

成就感的需要。大学生往往有强烈的优越感和自尊心, 但当理想与现实相冲突时, 往往会产生心里上的失衡, 进而不自觉地回避问题, 网络中的虚拟社会正好满足了大学生的归属感和成就感, 特别是游戏中的团队作战感是大学生在现实生活非常希望得到的, 所以引起很多同学的沉迷。大学生一般自信心比较强, 富于自我想象, 关心社会的发展, 热衷于参与社会事务, 对社会上的事有着自己的见解, 希望能加人进去, 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变各种令人不满意的社会现象, 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智慧服务社会, 以体现自身的力量, 实现自身的价值, 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但现实社会是复杂而具体的, 当“理想化”的社会需求得不到满足, 理想性和现实性发生激烈冲突的时候, 他们往往会产生心理上的失衡, 而把目光投向电脑网络中, 在虚拟的电子空间里寻找自我实现的途径, 许多学生宁愿把现实问题放到“虚拟社会”中寻找答案, 在数字世界里, 戴上符号的面具疯狂地玩游戏、聊天、交友, 进行网恋, 甚至“网婚”, 或者指挥“千军万马”左拼右杀, 从而可以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情感”和“尊重”, 满足归属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对美好情感的需求。大学生的感情世界相当丰富, 远离父母, 希望有人关心爱护, 希望通过自己丰富的情感来改变现实的俗世。但往往发现自己经常处于一种迷惘和抉择中, 网络功能的多面性、隐匿性以及纯感情性, 缓解了他们内心的压力和紧张, 维护了他们的心理平衡。面对社会激烈竞争、繁重学业、就业压力等, 大学生的心理非常压抑。网络的隐匿性、交互性、快捷性、针对性使他们可以无所顾忌地以不同的身份去满足自己的各种角色变换需求、宣泄情感。有人说, 大学时代是个既渴望友情又追求孤独的时代。一方面, 大学生的感觉敏锐, 对与自身有关的事物往往体察得细致人微, 对社会的政治动态、思想潮流的变化、经济形势的好坏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十分的敏感, 并且随着其文化层次的提高、活动空间的扩大, 思维空间急剧延伸, 必然导致其情感越来越丰富而深刻, 常常希望有一方完全属于自己的自由角落另一方面, 由于大学生心理结构发生变化, 价值观念还不够成熟, 世界观、人生观还没有真正形成,因而其情感又是很不稳定的, 易受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 心境变化快, 希望情感有一个宣泄的对象。他们通过上网冲浪、玩游戏、聊天等宣泄郁闷, 缓解内心的压力和紧张心理。他们在网上可以自娱自乐, 再加上网络的多媒体特色, 正好满足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大学生的心理需要。网聊中的平等、自主、随意、摒弃传统人际交往中的外貌、地位、身份、长相、语言地域差异等特点, 可以让大学生产生一种自信、自尊的自我价值感。

三、网络行为的对策分析

网络行为失范, 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 分析其成因, 既有社会客观原因, 也有大学生自身主观因素。针对这一社会问题, 我们要有效应对, 从法律、道德、技术多方面齐抓共管, 综合治理加强网络立法, 建立健全与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网络道德伦理建设, 抢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加强网络技术的约束和加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确立新型的主客体关系推动道德自律。

加强网络立法, 建立健全与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国家急需建立完善的网络新闻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使这个虚拟世界规范化, 尽量减少它的负面效应。网络新闻法律法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 应有专门机构负责制订、审查网络新闻传播措施, 确定网络新闻传播原则和方法, 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网络新闻传播法律法规的执行等。

加强网络道德伦理建设, 提高大学生网民的道德意识、道德责任感。网络道德是人们在虚拟环境中形成的规范和操守。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一是必须加强宣传工作, 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其重要性二是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 如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提出的十条戒律和计算机协会提出的八个方面的网络行为规范, 建立大学生网民公约, 用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道德言行引导大学生三是将网络道德纳人大学道德教育体系, 使之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应该在两课教学中增加网络伦理、网络道德规范、网络道德人格建设等内容。

抢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不让网络社会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真空。第一, 要建立德育网站、网页, 大力宣扬我们的文化价值观念, 包括民族文化传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先进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思想在各大众网站设立时政及理论学习专页, 建立相关的历史知识和文化学术网站。第二, 建立专题网站, 围绕一些重大的政治社会问题, 组织学生讨论, 同时进行积极引导, 对错误思潮进行批评。要用丰富和经常更新的内容和形式去吸引大学生, 在内容上要有鲜明的思想性, 要体现敏锐的视角、深刻的分析、独到的见解, 尤其要突出大学生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对国内外重大问题, 要及时、准确、公正地加以介绍和引导, 最大限度地保证网络交流的自由、开放和民主, 鼓励学生把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烦恼与困扰, 通过网络直接反映, 使教育者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 把握问题的关键, 制定针对性的教育对策, 使学校德育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现实, 最终达到人脑、人情、人理的德育绩效。

加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 推动道德自律。为防止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 必须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注重网络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培养, 使他们明白网络的不文明行为很有可能成为违法的行为, 同样要受到相应的处罚, 从而减少网上不良行为的发生。

加强网络技术的约束。网络是现代化技术, 它的巨大的负作用产生于作用者对科学技术的滥用、误用, 产生于人类价值观念的偏离。加强网络安全技术, 可以有效控制不良信息流通, 特别是针对外来信息的人侵, 我们的信息技术部门有责任、有义务对外来信息进行审查与控制。因此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以及在道德建设中的重要性要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确立新型的主客体关系, 注重大学生的内在精神需求。德育工作者必须适应网络教育的特点, 以平等的身份进行沟通, 以友善的姿态进行谈心。这样, 既可以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 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求, 调动内因的积极性, 又可以充分发挥灵魂工程师的导航功能, 实现教育引导的德育目标和良好效果。一是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在网络文化环境下, 德育教育的原则宗旨和党对德育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并没有改变, 那些长期积累下来的、实践证明仍然有益的经验我们必须学习借鉴、坚持继承, 并使之融汇到新的实践中发扬光大。二是处理好德育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在网络行为中, 学生经常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主体面对整个网络世界, 整个活动是知识、情感、意志和技能相统一的过程, 网上活动的水平、目的和效果取决于已有的整体素质与网络空间的相互作用。三是处理好利用与干预的关系。通过网络交流, 德育教育可以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及时把握大学生思想变化的状况, 始终

保持德育教育的生命力, 保持对高校学生的吸引力, 有效地发挥其育人功能。

大学生承载着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在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 网络行为增强了大学生的竞争意识、时效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 同时也产生了负效应。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引导, 努力研究大学生网络行为目的与心理动机, 探索出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新方法。

参考文献

[1]陶然,李邦合.网络成瘾治疗单元的概述.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8)

[2]普玉林.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综述.中国青年研究,2005(7)

[3]黎凤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与对策.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4]李明国.互联网对大学生行为影响的调查与探析.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5]吕媛,等.网络行为对大学生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中国学校卫生,2004(2)

作者简介:易菊香,女,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从事教育基本原理研究。

来源:《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第1期

高校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分析

高校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分析 2010年7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网民规模达到 4.2亿,其中学生占30.7%,11—19岁及20岁-29岁的网络用户分别占29.9%和28.1%,由此可见,大学生是互联网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性格、人际交往等方面。因此,通过开展高校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分析工作进而提出教育引导的策略和手段,是摆在我们面前紧迫而又现实的课题。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网络思想的状况,笔者采用调查问卷为主、个别访谈为辅的调查方式以西南林业大学的在校的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为调查点,调查对象覆盖到不同专业、性别、年级。调查样本以随机抽取集体样本的方式产生。于2010年10月开展了网络行为特点问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94份,有效问卷392份,有效率达到98%。在392份有效样本中,男生214名,女生178名。 问卷为自编的《西南林业大学学生网络使用状况调查问卷》,问卷由50个选择项问题组成,主要考察了四个方面,1、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级、专业、网龄、上网频率及时长;2、被调查者的网络行为。包括网络使用偏好、网络不良行为、网络学习行为等:3、被调查者对网络信息的使用和看法:4、被调查者对校园网络尤其是高校BBS的使用情况及对思政教育网站(红色网站)的看法。 二、调查结果分析 1、网络使用频率高,上网时间较有节制。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中网络的使用率达到了100%,65%的学生从初中起就开始使用网络,进入大学后接触网络的学生只有2.5%;在单次使用网络时长方面,不同年级、不同性别情况不同: 可以看出,网络已经成为西南林业大学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使用互联网在大学生中已经普及,互联网成为大学生与外界联系的重要媒介,同时性别对大学生接触网络的影响并不明显。值得关注的是单次上网时长超过10小时的人数占6.89%,在高年级中所占比例较高,因为上网持续时间越长越有网络成瘾的倾向,这部分学生网络行为控制能力较低,他们的网络偏好多为网络游戏。在个别访谈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有在网吧通宵的体验:有部分学生学生会因为对网络的依赖乃至迷恋而造成现实人际关系的疏离,这表明虽然大部分学生对上网时间较有节制,但仍有部分有网络成瘾倾向的学生,需要得到思政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大学生志愿服务调查报告

大学生志愿服务调查报告 摘要 本次调查主要围绕大学生志愿服务展开,着眼于不同年级实施志愿服务的情况,对其不同的看法以及在实践中的收获和困扰。共收到100份问卷,通过不同问题之间的联系,分析得出大学生们或支持或反对志愿活动的理由,以及对志愿活动的希望。也从中可以反映出现阶段高校志愿服务开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后续志愿服务组织的完善。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经历,看法 前言 本组成员多多少少都有过志愿服务的经历,对于大学生们整体对志愿服务的态度都很好奇。希望可以了解到同学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也希望此次调查可以为高校志愿服务提供一定的指导。

正文: 一、单题统计分析 (一)、属性类问题 1、你的性别是? 此题结果是男生占2/3,女生占1/3。这表明接下来的数据可能由于男女生观点有普遍性的差异而需要适当分开来看。 2、你所在的年级是? 由于人际网的局限性,填写问卷的大部分是大一的学生,占了总人数的2/3,有5%是大三大四的学长学姐,剩下的部分是大二学生的。从这个结果来看,问卷主要反映的是低年级大学生的看法。 (二)、意愿类问题 1、你是否关心周围的志愿信息? 有50%的同学一定会主动了解该方面信息,45%的同学无所谓,看到就了解一下,还有很少的5%的同学看到了也不去关注。毕竟大学生们还是以学业为主,有些专业时间也很紧张,要大家主动去关注这些信息也是强人所难。要想让志愿服务的到大家的关注,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进来,组织者的宣传和热心的招募是必不可少的。 2、你倾向于何种形式的志愿服务? 此题是多选题,结果如图: 37% 68% 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参加公共大型活动比较能被大多数人接受,分析原因可能由于这些活动更开放视野,与社会联系更紧密,形式多样,与支教类相比难度小,时间跨度短。我们也知道这类社会活动很多,需要的志愿者不在少数,或许今后组织者们可以把目光更多地放在此类志愿服务上,从而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我们的志愿者团队。其他中有同学说希望有可以宅在家里就能做的志愿服务,这个应该也代表了一部分宅男宅女们的想法,但这种服务毕竟不方便组织,只能有心的同学自己去网上找找看了。

社会调研报告——大学生网络文明意识与行为状况调查

交大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社会调研”报告 关于大学生网络文明意识与行为状况的调查 学院: 专业: 姓名: 指导老师: “社会调研”综合成绩评定表 2015年2月27日

关于大学生网络文明意识与行为状况调查报告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当今时代,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进入人类生活中,在这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二十一世纪,电脑已经进入了家家户户,成为了每个家庭不可或缺的工具。而大学生对电脑也再熟悉不过,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一部分。大学生由于对新生事物有天生的好奇和热情,加上他们旺盛的精力和无畏的探索精神,面对扑面而来的网络时代,大学生们趋之若鹜,纷纷“触网”。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最新调查,截至2003年我国上网用户总人数为7950万,其中3100多万大学生中网民数量占了近50%,是上网用户中比例最大的一个群体,而就这样庞大的高学历网民群体,他们的网络文明意识与行为将会影响中国网络文化的发展与建设,同时也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然而由于大学生的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网络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及影响在他们身上表现得十分明显,聊天和游戏基本上成了目前大学生上网的主旋律。网上虚假、黄色、谩骂与欺诈他人等不文明现象日趋增多,据。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它以其快捷的传递方式迅速传递着信息和知识,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和资料。网络媒体以其特有的开放性、平等性、交互性、异质性和虚拟性,传播各种知识信息和思想观点,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和冲击。为更好地了解高校大学生网络生活状况,积极探讨大学生使用网络带来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和方法,我们对我校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因此,2015年冬季,我们对市市两所高校即工商大学和外国语大学,两所高校大学生的网络文明意识与行为做了一个全面的调查。 二、相关畴及现状的概述 电影《黑客帝国》为人们描述了未来黑客的雏形。对于黑客现象,有站做过调查78.5%的公众认为黑客凭借着高深的网络知识,侵犯了他人的利益,扰乱了网络秩序,这种行为是不道德的,是一种网上犯罪行为;也有5.7%的人认为这些人精通网络,并值得尝试。有14.5%的被调查者当过黑客,有8.8%的被调查者制造过病毒,9.8%的人散发过垃圾,这一现象值得我们警惕。 调查中指出,27.2%的人偶尔浏览不健康,8.5%的人经常浏览这样的。在“你认为浏览不健康算不算道德败坏”的调查中,52.3%的人认为不能完全算,大学生懂得分辨和抵抗;12.4%的人认为大学生应具有开放思想;也有20.9%的人认为这是素质低下的表现。对于在机房或者网吧发现

志愿者调研报告

暑假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题目:志愿者之路——关于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调查姓名:林培聪 学号: 班级: 完成日期: 2010年8月15日 指导教师:

志愿者之路 ——关于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调查 调查时间——2010年8月 调查地点——广州、顺德、珠海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调查方法——问卷、访谈 调查人——李丹妮 来中国旅游的外国友人总会对两样东西感觉尤深,并为此惊叹不已。这是什么呢一个是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长城,另一个就是比长城更为壮观的中国志愿者群体。无论是08的奥运,还是这年的世博,中国的志愿者们携手撑起了一片长城,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如大家所知,志愿者的主力军是来自各大高校的大学生。大学生是祖国建设的栋梁,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使更多人对这个群体有更深入的认识,我们提出了志愿者之路这一课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了问卷,以下就反馈回来的情况展开我们的讨论。 一、志愿者简介 首先,我们先来从多个角度了解一下志愿者的基本情况。 志愿者也叫义工、义务工作者或志工。他们致力于免费、无偿地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志愿工作是指一种助人、具组织性及基于社会公益责任的参与行为,其发展可追溯至二次大战后,福利主义抬头导致各国政府支出崩塌,发展义务工作以解决社会上不胜负荷的需求。 含义 一般认为,志愿者是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计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的人员。志愿服务(volunteer service)则是任何人自愿贡献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 分类可因服务内容的不同分为消防志愿者,抗震救灾志愿者,奥运志愿者,社区志愿者,环保志愿者等。 来源 志愿者(volunteer)一词来源于拉丁文中的“voluntas”,意为“意愿”。对于这一概念,我国大陆和港台地区由于对volunteer的译法不一致而有所不同(我国大陆地区一般称为志愿者;香港称之为义工;台湾地区称之为志工),但实质内容基本是一致的。 历史

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报告

【调研报告】 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报告 一、前言 互联网被称作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载体,近几年在大学里日趋流行,越来越多地介入到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当中,对他们的各个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尽管网络存在着诸多优点,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网络信息的开放性、自主性与多元性极容易令部分同学对其产生过度依赖,从而造成大学生心理扭曲,导致人格的发育不健全。据专家分析,频繁浏览黄色、暴力等不健康网站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失衡进而引发杀人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网络时代的大学校园,到底对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模式存在着怎样的影响,又是怎样改变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呢?大学生们是怎样认识这个第四媒体的呢?为了探明目前大学生上网的基本情况和针对这种现状所应采取何种措施, 我们以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在校大学生为调查主体,进行了“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为课题的调研活动。 此后,我们进行了数据统计和分析.并且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我们得出,大学生上网与 性别和所处年级有关,也和目前激烈的社会竞争有关;上网以家里和宿舍为主,表现出较强的主动性和好奇性;目前网络信息的多而杂使很多大学生对其既爱又恨。 二、调研概述 1、调查目的 ①对网络行为进行分层次全方位的动态调查研究,对不同年级的人的上网年龄、时间、 地点、频率、常上的网站、所关注的内容、上网的体验进行调查。 ②调查大学生上网动机,文案调查包括网络学习,玩游线,网恋,娱乐等 ③最受大学生喜欢的网站排名,和网络分类信息重要程度的排名 2、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里仁学院大学生为主体,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调查对象。以大二、大三的学生为主,以大一的学生作为辅助调查对象。为了能全面反映在校大学生的上网状况,我们适当将部分大四学生加入调查样本中,以充实数据库,使其更加接近大学生群体上网现象的真实情况。 3、资料收集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问卷由17个问题构成,主要询问了学生关于上网基本情形、偏好、上网影响及其它方面的具体情况。本次调查实际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100%。

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报告

社会观察报告 题目: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 学院:自动化学院 班号:物流1201B 组长: 小组成员: 2012年11月8日

一、调查目的 大学生是新新人类,对网络世界总是充满好奇。鉴于网络日益影响人们的生活,网络的利弊已成为热点话题。大学生是以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网络行为有可能会影响到学业甚至以后的生活。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是怎样的,相信这是绝大多数人所关心的话题。大学,是我们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对起始步的把握我们要着重注意。为了加强对他们的了解,并根据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案,进而让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更加美好,我们此次特意针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二、调查地点及时间 地点:物流三个班的自习室 时间:11月5号19:30 三、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北京联合大学自动化学院2012级新生 2.资料收集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向所取的样本中的个体发放《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问卷》,了解大学生上网的基本情况。此次问卷数量为30份,分别向物流工程的三个班级平均分发 四、调查内容(附在最后一页。) 五、调查结果分析 此次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是了解一下大学生的上网习惯与对网络的一些基本认识。以下是针对问卷中的个小题所做的分析与自我观点: 1.有93.3%的人都喜欢上网,其中33.3%的人非常喜欢上网。由小见大,网络与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尽管国家相关规定禁止未成年人去网吧,在全国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实施与落实。然而,社会对大学生上网的问题关注却是空白的。大学生基本都是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但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心理年龄还处于未成年阶段,不具备成熟的心理和良好的自制力,对事物的认识和辨别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大学生上网问题还需要社会各界给予关注和相关部门给予政策上的监管和支持。 2.50%的大学生属于有时间就上网的人,而也有36.7%的大学生上网时段一

大学生志愿服务调查报告

大学生志愿服务调查报告 曾子豪 一、单体统计分析 (一)、属性类问题 1、你的性别是? 此题结果男女所占比例不同,男生占得比例大于1/2,因此要分开来看。 2、你所在的年级是? 由于本人是大一学生,所以采访对象多为大一的同学,大二以及高年级的无太多数据参考。因此,这个调查结果多为大一学生的观点以及看法。 3、你的政治面貌? 因为大部分都是大一生,所以多数都是团员。 (二)、意愿类问题 1、在活动内容上,你倾向于选择哪一类或哪些志愿者活动? 此题为多选题,结果如下图: 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参加公共大型活动的人数是占大多数的,分析原因是这类活动更开放视野,与社会更紧密的联系,更贴近于社会,增加我们的社会经验,另外一些公益活动也是同学们的倾向。相反一些爱心活动则不太受同学们的倾向,如:支教、助老扶幼。也许是因为这类活动难度较大,时间要花费得多。我们也知道这类社会活动很多,需要的志愿者也不在少数。因此今后我们应把目光更多的放在此类志愿服务上,从而让更多的同学能参与。还有就是另有一部分的同学倾向于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志愿活动,这个应该也可以组织。 2您主要通过什么渠道获得志愿服务的信息? 我们用一个图来反映结果:

从中可见大家多数是通过学校的学生会、志愿服务站等组织进行志愿服务,这种方式可以有安全方面的保证,也可以保证我们的志愿服务真正地帮助到社会,这让我们知道有组织的志愿活动是很必要的,高校也应该加强对志愿站或一些志愿的相关组织给予帮助和支持。同时通过一些媒体的传播,同学们也被号召起来了,这就表明了媒体的宣传是有作用的,今后也应该多提供志愿服务信息。 3、为什么你愿意参加志愿活动? 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原因较多,但大多数人都是以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为目的的,占84.62%,想必这也是大学生参与此类活动的主要动机。其它的原因都不如该原因。紧随其后的是希望能为社会做贡献,实现自我价值和认识更多的人,都占了69.2%。看来如今的大学生的思想境界提高不少呢,另外还知道了打好人际关系还有扩大自己的人际网对今后自己的人生有很大的帮助。但也有人是因为学校的要求,为了评优和拿学分的,因此可能有些同学是因为这个才参加志愿活动的,不是出于自己的真心。而这个情况的改变还是需要学校还有学生个人的努力。相信时间会使得这个情况得到改善。 4、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什么因素是影响你参加某项志愿活动?

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与分析 姓名:陈俊虎学号:1040601158 专业:音乐学 10级4班 【摘要】:网络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娱乐是大学生网络行为的主体;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在经济和时间上不独立,并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大学生的网络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延续,网络对现实生活的影响不大;大学生上网有严格的时间控制,成瘾率低,上网对大学生的危害较低。 【关键字】:大学生网络行为网络影响及对策 作为重要网民之一的大学生的上网行为是否健康,直接关系着网络文明乃至整个社会未来文明的进程。为了解网络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状况,对本系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大学生上网的基本信息 调查表明,大学生上网率为85%。网龄不足1年、1至3年、3至5年和5年以上者分别为39%、51%、6%、4%,每周上网时数小于5、5至10、10至15和大于15小时者分别为78%、14%、5%、3%,上网地点在家中、校内、网吧和其他地方者分别为15%、24%、58%、3%。调查发现,网龄、平均上网时间对大学生网上的守法、守规程度没有显著的影响,但网龄及平均每周上网时间越长的大学生,网上诚信行为及自律行为出现的频率越低。 (二)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 在问及网络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最大影响时,14%的学生认为网络对学习和生活有很大帮助,37%的学生认为很有帮助,35%的学生认为有一点帮助,只有9%的学生认为上网对学习和生活不利,5%的学生认为上网严重影响了学业。 (三)网络文明状况 调查显示,33%的大学生认为“网上与人聊天时说假话是不道德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调查报告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调查报告 实践主题: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调查 实践时间:2015年8月1日—8月31日 实践地点:河北科技大学 调研成员:谷婷婷 一、实践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大学生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也随之遍地开花。但是,过于迅猛地发展也为其带来一些问题。为了了解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现状及其中存在问题,我们在问卷网以“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调查”为实践主题收集了76份有效问卷。 二、问卷分析与总结 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了76份,一共回收了76份,回收率达到了百分之百。经过此次问卷调查我们发现: 1、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现状 调查显示,50%的同学参加过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且有加入志愿者组织; 31.58%的同学参加过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但未加入志愿者组织;11.84%的同学未参加过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但有加入志愿者组织;6.58%的同学未参加过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且未加入志愿者组织。由此看来,大部分大学生都参加了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并且参加了志愿者组织的同学有80.85%参加了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 调查显示,参加过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同学有22.37%每学期一次;19.74%每学期两次;15.79%的同学每学期三次;而42.11%的同学每学期三次以上。由此看来,大部分参加过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同学参加频率都不低。而同学们对于回报的最多要求就是服务对象的衷心感谢,甚至有43.42%的同学不求回报。 调查显示,80.26%的同学认为在推广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时应该“精心准备,宁缺毋滥”,97.37%的同学认为参加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专业知识和能力很重要,即便没有专业知识也应进行一定培训。这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对于如何推广和参与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调查显示,56.58%的同学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动机是认识更多的人,提高社交能力;64.47%的同学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动机是获得社会阅历,增长才干; 73.68%的同学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动机是收获帮助别人时的快乐和满足感;28.95%的同学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动机是让简历内容更加充实;22.37%的同学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动机是在综合测评上加分;13.16%的同学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动机是消磨空闲时机;47.37%的同学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动机是热心公益事业。由此看来,虽然同学们的动机各种各样,但是不外乎提升自己和服务他人。 2、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调查显示,28.95%的同学对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持积极态度,并且会主动留意这方面信息;48.68%的同学选择有机会才参与;6.58%的同学想参加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但没有机会;14.47%的同学表示参加不参加都无所谓;只有 1.32%的同学对此感到厌倦、厌烦。由此看来,虽然只有极少一部分同学对此持消极态度,但是大部分同学并不主动。虽然同学们大都参加过大学生志愿者服务

大学生网上购物行为分析

大学生网上购物行 为分析

大学生网上购物行为分析 摘要:随着网络的发展,互联网已经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网上购物这一互联网时代的特殊交易方式也逐渐成为网民生活的一部分。网上购物因其具有传统购物方式所没有的许多优势,使人们的购物方式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即将成为未来主流的消费模式。大学生作为网上购物的一大群体,她们的网上购物行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本文经过对武汉某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当前大学生网上购物的基本行为以及对网上购物的评价,为网上购物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网上购物;消费者行为 1 引言 随着网络在中国的发展,网上购物这一互联网时代的特殊交易方式也逐渐渗透进人们的生活,据CNNIC 1月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12月31日,中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3700万人,国内从事网上交易的用户数,占总上网人数的23.6%左右。而在这个上网人群中,大学生作为教育程度比较高,能熟练的运用网络,年轻而勇于创新和接受新生事物的群体,逐渐成为了网上购物的主要群体之一。大学生作为网上购物人群中有代表性的一类人群,研究她们在网上的消费行为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本文以大学生作为研究的对象,分析大学生在网上购物的基本行为,了解大学生对网上购物的看法,为推动网上购物的发展提出建议。

2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2.1 研究内容 调查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被调查者的背景资料,主要了解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级、来源、月生活费、性格、每周上网时间以及平时浏览的网页;二是被调查者网上购物基本情况,包括是否在网上购买过商品、在哪些网站上购买商品、如何知道该网站的、购买过哪类商品、购买频率与金额;三是了解被调查者网上购物的评价,包括网上购物的满意度、对网上购物的看法以及网上购物的趋势。 2.2 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在武汉某高校的本科生选择大二、大三和大四的学生,进行配额抽样。在调查中,首先在学生中进行了小规模的测试,然后才投入到全面的调查中。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20份,收回220份,有效问卷209份,有效率95%。然后,对问卷进行逐个的编码和数据输入后利用SPSS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主要是对各个变量进行基本的频率分析和交互分析及卡方检验。本次调查的样本构成情况见表2.1。 表2.1 样本分布表 性别男女 样本数 99 110 百分比 47.8% 52.2% 年级大二大三大四

关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调研报告

关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调研报告 前言 当今,大学生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大学生集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者组织也已成为大学校园内的一个重要机构部门。因此,为了全面掌握我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状况,更好的了解我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的需求和困难,以及更好地完善我校志愿者组织,四月初在我校开展了关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问卷调查。 此次问卷调查时间为4月1日—4月9日,共发放300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2970份。在所有的调查对象中,男生约占53%,女生约占47%,涵盖了大一,大二年级在校本科生。 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 一我校志愿服务和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 1 发展前景良好 自我校成立以来,我校开展了多次志愿服务活动。在我们这次调研活动中,其中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的约占总人数的70%,只有约30%的同学没有参加过任何志愿者活动。通过此数据显示:志愿服务是受到大多数人认可的。虽然有些人至今未参加过任何志愿服务活动,但他们中绝大部分人拥有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意愿。这预示着志愿服务活动在我校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快,越来越好。 2 内容丰富但具有偏向性 在同学们参加过的志愿服务中,具有约40%的同学参加过社区服务,24%的同学参加过扶平济困,17%的同学参加过帮孤助残,16%的同学参加过助学助弱,8%的同学参加过支教扫盲,还有约为25%的同学参加过除上以外的其他志愿服务活动。由上分析可知:我校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较为丰富,但同学们参加的志愿服务活动却具有明显的偏向性。大多数同学偏向于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只有少数同学参加过支教扫盲。所以在丰富志愿服务活动的同时,还有待于将各种服务活动均衡发展。 3 志愿者服务对象 对于更愿意为哪一类群体服务的话题,一向颇有争议。所以,此次调查我们特意提出了此问题。其中,约有51%的同学更愿意为儿童服务,还有40%的同学更愿意为老人服务,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但与此同时,对于其他服务对象,例如病患者,残疾人士,或者其他服务对象,得到大家的关注却很少。所以,在服务对象上,同学们的观念还有待于被进一步引导和改善。 二我校志愿者自身的一些概况 1 参加志愿者活动的目的和动机 对于为什么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大家各执己见。此次调查,我们将大一和大二进行了一个分析比较。统计可知,大一中约有71%的同学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交流与沟通能力,还有约有66%的同学是为了体验志愿者精神,为他人奉献一次。大二中这两项所占的比例也较高,其中,约有48%的同学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交流与沟通能力,还有约有51%的同学是为了体验志愿者精神,为他人奉献一次。由此反映出:无论大一还是大二,大部分同学都是怀着崇高的理念和为他人奉献的精神来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去的。但是,也不乏有少部分同学是为了逃避过重或无聊的学习任务,更或者是为了获得志愿者证书等其他目的。对于

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分析报告

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报告

————————————————————————————————作者:————————————————————————————————日期: 2

社会观察报告 题目: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 学院:自动化学院 班号:物流1201B 组长: 小组成员: 2012年11月8日

一、调查目的 大学生是新新人类,对网络世界总是充满好奇。鉴于网络日益影响人们的生活,网络的利弊已成为热点话题。大学生是以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网络行为有可能会影响到学业甚至以后的生活。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是怎样的,相信这是绝大多数人所关心的话题。大学,是我们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对起始步的把握我们要着重注意。为了加强对他们的了解,并根据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案,进而让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更加美好,我们此次特意针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二、调查地点及时间 地点:物流三个班的自习室 时间:11月5号19:30 三、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北京联合大学自动化学院2012级新生 2.资料收集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向所取的样本中的个体发放《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问卷》,了解大学生上网的基本情况。此次问卷数量为30份,分别向物流工程的三个班级平均分发 四、调查内容(附在最后一页。) 五、调查结果分析 此次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是了解一下大学生的上网习惯与对网络的一些基本认识。以下是针对问卷中的个小题所做的分析与自我观点: 1.有93.3%的人都喜欢上网,其中33.3%的人非常喜欢上网。由小见大,网络与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尽管国家相关规定禁止未成年人去网吧,在全国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实施与落实。然而,社会对大学生上网的问题关注却是空白的。大学生基本都是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但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心理年龄还处于未成年阶段,不具备成熟的心理和良好的自制力,对事物的认识和辨别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大学生上网问题还需要社会各界给予关注和相关部门给予政策上的监管和支持。 2.50%的大学生属于有时间就上网的人,而也有36.7%的大学生上网时段一

关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调研报告

关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调研报告 外国语学院2011级曲治颖 一、活动背景及意义 志愿服务是一种非政府组系统的组织行为和服务行为,是民间组织或个人利用自己的知识、技能、体能或财富,通过各种服务性的行为来实现对社会事业的服务和奉献,或实施和完成对有困难团体或个人的帮助。志愿精神的发扬光大,不仅为非盈利组织的发展提供人力,而且从根本上改善人类活动,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在新形势下,随着我国非盈利组织的发展,志愿服务活动如何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 中国志愿服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我国志愿服务的成效还没完全挖掘出来,志愿服务活动面临很多的制约。我国志愿活动的主要制约为:缺乏社会认知,物质严重缺乏,缺乏自主空间,队伍建设不稳定。 国外志愿服务起步较早,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已逐步步入组织化、正规化和系统化的轨道,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运作机制和国际惯例。许多国家在志愿服务立法、志愿服务意识教育等方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欧美一些国家在志愿服务的理论研究方面已达到专业化水平。当前我国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面:第一,将青年志愿服务作为精神文明建设载体的研究;

第二,有关志愿服务、志愿精神等基本概念内涵的研究;第三,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对青年志愿服务的研究;第四,从非营利组织、公民社会的角度对青年志愿服务的研究;第五、有关中外志愿服务比较的研究。然而当前大学校园内的志愿者数量还不够多,志愿服务水平也不高。该实践报告目的在于了解现阶段在校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发展状况,掌握在校大学生对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认知状况及实际参与情况,发现在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并寻找解决办法,进而推动在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该实践报告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在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在校大学生参与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意识的方案,对未来建立健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机制具有积极地参考作用。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发展前景良好 自我校成立以来,我校开展了多次志愿服务活动。在我们这次调研活动中,其中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的约占总人数的70%,只有约30%的同学没有参加过任何志愿者活动。通过此数据显示:志愿服务是受到大多数人认可的。虽然有些人至今未参加过任何志愿服务活动,但他们中绝大部分人拥有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意愿。这预示着志愿服务活动在我校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快,越来越好。 2、内容丰富但具有偏向性 在同学们参加过的志愿服务中,具有约40%的同学参加过社区服务,24%的同学参加过扶平济困,17%的同学参加过帮孤助残,16%

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及其对策研究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 NO.3,2012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Y U N N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O C I A L I S M 150 “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及其对策研究 董玉清 (宿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摘 要:网络作为信息交流的平台和工具,已成为“90”后大学生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思想、传播新信息的重要媒介。然而由于他们仍处在青年初期,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没有完全成熟,缺乏自制约束力,因此网络在带给他们的学习生活的便捷的同时,也使其更快的沾染上不良的网络行为。文章通过分析其心理特点,以及网络行为特点,提出了规范“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几点建议,以期网络能够真正为大学生所服务。 关键词:“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12)03-0150-2 网络作为信息交流的平台和工具,已成为“90”后大学生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思想、传播新信息的重要媒介。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截至 2010 年 6 月 30日,我国网民数量已突破3亿,位居世界第一位。由此可以证明网络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由于“90”后出生于改革开放新时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易于接受新事物,这使得他们很快地掌握了网络工具。然而由于他们仍处在青年初期,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没有完全成熟,缺乏自制约束力,容易被诱惑沉迷,因此网络在带给“90”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便捷的同时,也使其更快的沾染上不良的网络行为。“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及其指导对策,是一个值得我们探究的课题。 一、“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一)个性独立,自我意识很强 90后的思想意识里包含着开放意识、自立意识、效率意识、团队意识等较为积极向上的观念,但同时也存在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有害的观念。90后已经不是单纯的被动、简单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他们在自我判断和是非抉择上,有着独立的思考。 (二)自信张扬,思想前卫 90后大学生接受新兴事物的能力强,借助媒体网络能够获得一切他们想要的信息。这种对信息的掌控能力使得他们非常的自信与张扬,同时也赋予他们早熟前卫的思想。对于社会上出现的一些反面现象,90后耳濡目染,加之其自我、叛逆、怀疑的不成熟心性,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判断上有着多变性和不稳定性。 (三)单纯脆弱,易冲动极端 由于90后多是独生子女,是家庭中绝对的核心,长辈的迁就和溺爱使其变得任性易怒。而从小过于优越和顺利的生活,使其在遇到挫折时,产生巨大心理落差,以致于难以自我调节和平衡而走向极端。社会中形形色色的刺激和诱惑对于那些天性脆弱,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就可能导致其心灵扭曲、行为怪异,甚至情感崩溃、失去理智而做出轻生行为【1】。 二、“9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 (一)沉迷于网络游戏 在网络游戏这个虚拟世界中,“90”后大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设计理想状态下的外表身份、性格癖好、家庭背景、生活方式等,而这些特征往往是其在现实生活中所欠缺的,而在虚拟世界中得到了满足与肯定。由于“90”后大学生心智尚未成熟,这种游戏的虚拟性导致其产生角色认知不清的现象,更有甚者将现实与虚拟混淆,当现实的角色和游戏中的角色发生冲突,造成了错误的思想观念和不良的道德品质。同时,由于当今社会竞争激烈,“90”后大学生在就业等方面面临着重重考验,这是有些单纯脆弱者产生挫败感,而网络游戏中角色的“完美”,使其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虚拟的网络世界成为了其逃避现实的途径,导致他们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二)黑客行为 由于网络其开放性、匿名性、共享性的特点,使网络信息的透明度和传播速度都大幅度提升,这再给信息传递带来便捷的同时,随之而来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由于网络技术本身存在的漏洞,给了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而在此其中,有些“90”后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敢于挑战权威,勇于冒险,以及其自身具备的高超的网络技术水平,以侥幸心理,利用黑客技术进攻计算机系统、盗取银行帐号、非法获取他人隐私等一系列违法行为频频发生。“90”后大学生个性鲜明,网络违法行为不断见诸于各媒体。本来,能够掌握高超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该是一件好事,并能成为其竞争就业的有力砝码,但一旦在判断是非上有所偏差,或被利欲熏心,则会将自己所学得的知识用于非法的用途,害人害己。 (三)色情与暴力 网络上传播的信息纷繁复杂,免不了有污秽黑暗的存在,也正是由于网络是一个拥有最大受众,且缺乏严明规章制度的的信息平台,色情和暴力才无法根除。据保守估计,目前全世界网络色情网站至少有90 万个,并且以每天 500 至 600 个的速度增加,着实令人担忧【2】。此外,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色情与暴力的传播形式和存在媒介都在不断升级与创新,无孔不入,防不胜防。“90”后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涉世未深且缺乏辨别能力与自我控制 力,无疑是色情和暴力瞄准的最大受众人群。在影响青少 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更是营造了不良污秽的文化环境。更有甚者,一些“90”后大学生盲目跟从、肆意模仿, 作者简介:董玉清,(1976-),女,宿州学院外国语学院,本科,教育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出版时间:2012-10-10 11:43 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492988778.html,/kcms/detail/53.1133.D.20121010.1143.104.html

关于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报告

系别:软件学院 班级:09级网工五班指导老师:张慧民 制作人:宁新丽

一.调查的背景: 网络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虽然短短几十年的发展,但我们早已清晰的看到它旺盛的生命力。我们现在生活在e时代,网络已无处不在,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娱乐、交友的重要工具。同时互联网对我们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个性心理等也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它代表着新经济体系,而作为既有较高科学文化素养的大学生,尤其像我们专门学习网络知识的大学生,则无疑是新一代的代言人。当新新人类碰到新事物,碰撞之下,究竟会产生怎么样的火花呢?“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弄潮儿?!”这充分看出我们是敏锐的一代,自信的一代,成长的一代,我们正式这新事物的支持者,正参与其中,它伴随我们每时每刻,我们将成为中国互联网的推进者,也极有可能影响明天互联网的发展方向。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去年7月发布的调查数据知,在我国约2650万网民中,18-24岁者占到36.8%,而这正是我们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作为网民主体之一的大学生的上网行为是否健康,则直接关系着网络文明乃至整个未来社会文明的进程。掌握大学生上网的基本情况,对加强高校管理和网络建设以及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网民都有着重大意义,为此,我们

为了了解大学生上网的实际情况,于今年12月份,以我校的软件学院中一部分学生为群体,进行了一次有关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问卷的活动。

三.对象和方法 本调查选取我校软件学院本科生为问卷对象。调查问卷主要在东南校区的自习室,学校食堂,宿舍以及软件学院的教学楼附近进行发放。,主要采用整体抽样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调查问卷由9个选择题和二个简答题组成,在此,我们将会把我们的问卷以及调查结果以图表方式给予展示来表述我们调查的结果。 四、样本情况(共进行调查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200份) 五、调查过程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情况调查报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报告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情况调查报告 学校:我的大学 学院:我的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 班级:2013班 小组成员:甲乙 丙丁 等 完成时间:20130409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情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青年志愿者行动是由共青团中央组织发起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以青年参与为主题,以志愿服务为手段,通过青年志愿者为他人、为社会提供服务和帮助,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推动社会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发展。大学生是我国青年志愿者的主力军,他们利用业余时间, 结合自己的知识技能、资源和善心为他人、社区、社会提供非盈利性、非职业化的援助。在自觉、自愿基础上, 参与志愿者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使大学生实现了自身价值,培养了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锻炼了大学生的奉献精神、服务能力等整体素质,同时也传承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可见,志愿者服务活动是动员和组织青年大学生参加精神文明建设、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载体,是新形势下高校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开展好此项活动意义重大 二、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的直接目的是了解现阶段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及大学生对青年志愿者行动的认识、理解、心态及存在问题,为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建设,进一步加强青年大学生志愿者工作力度,丰富动员方式和手段提供决策参考,更好地调动青年大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积极性,激励青年深入基层锻炼,不断积累社会经验,为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三、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的具体情况 1、大学生志愿服务经历与对志愿服务意愿 志愿活动是指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再不记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

大学生网络生活行为方式调查研究论文

大学生网络生活行为方式调查研究 姓名:刘海红学号:400020A 班级:人力资源管理A班 E-mail 一、抽样方法:本次调查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采用整体抽样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 二、研究对象:选择本校不同年级的学生 三、研究目的及分析:随着互联网在高等学校的普及, 尤其是它对大学生正反两方面影响的日益显现, 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成为了教育工作者探讨的课题。网络行为作为大学生与网络虚拟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 由于环境的不同而具有显著的差异。准确、全面地把握大学生的网络行为, 对大学生网络行为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 学术研究从网络行为的负面探讨而转人对网络行为的深人分析, 这次转变要比以往任何一次转变都快得多。人类社会正由此迈人一个加速变革的时代, 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着人类的社会组织、社会结构和人类的生存环境, 并正在全球范围内促成着一个高关联性、高风险性、高不确定性的全球社会系统。研究者将网络空间中的社会共同体定义为“网络社区”, 并认为此种不同于传统地域社区的新质社区具有五个基本特点其一, 它是一种社会互动共同体即网民借网络进行心理交感和行为往的社会单位其二, 它是以网络空间为活动区域的社会群落其三, 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共同体其四, 它

是一个有限的、可界域的具体社会群落其五, 它主要是一个精神社区, 而不是一个完备的社会单位。网络真正的价值越来越和信息无关, 而和社区有关。它主要体现在约束力减弱, 自由度增强道德责任减弱, 游戏心态增强目的性减弱, 盲目性增强群体性减弱, 个性化增强依赖性减弱, 独立性增强保守性减弱, 创新性增强。学生的网络行为目的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第一, 人际交往。包括向家人、老师、同学、朋友、熟人等收发邮件, 与网友聊天等。电子信箱以它方便、快捷、省钱等优点为大学生广泛接受, 逐渐取代传统的书信而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躲在聊天室侃大山则是大学生们更隐蔽、也是更直接的交流方式, 最受欢迎, 因此这一类行为是大学生网上行为的最主要内容之一。第二, 娱乐消遗。包括玩游戏、打牌、下棋、听音乐、看录像等。网络为人们提供了崭新的娱乐工具, 上网也就成了学生们课余时间最好的消遣方式, 它的吸引力自然要比舞厅和电影院大得多。把上网当作学习之余的调节、放松活动已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时尚, 但不少同学沉溺其中, 不能自拔, 占用了大量的学习和休息时间, 少数学生甚至通宵上网, 严重影响了学习和身心健康。第三, 追求刺激。包括浏览色情网站, 玩暴力游戏等。在众多的大学生网民中, 曾光顾色情网站的大有人在, 加上玩暴力游戏, 这一类行为的比例不可小视。有的学生上网就是为了追求刺激, 为了看到更刺激的页面, 甚至不惜花高价上收费网站。第四, 学习。包括浏览新闻, 下载软件, 检索资料等。大学生在网上可以查找资料、收集信息, 除此之外, 有些学生还参与网上购物, 进行商务往来等。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情况调查报告(1)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调 查 报 告 小组题目:大学生对社会志愿服务者的认识与支持情况调查 组员:肖蕴超,胡超,骆符强 何丹,黄哲媛,袁瑛 班级:2014160711 指导老师: 任贵华

目录 问卷调查——————————————1 调查统计表—————————————2 调查报告——————————————3 调查结果——————————————4

大学生对社会志愿服务者的认识与支持情况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 为了全面掌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状况,准确把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更好地了解广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需求和遇到的困难,我们诚挚地期待您完成以下调研。本次调研不记名,答案无对错。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客观地填写这份问卷。谢谢您的合作! 单选题 1. 您的性别是: A男 B女 2.您的年龄:__周岁 3.您的年级:() A 大一 B大二C大三 4.您是否喜欢志愿者服务活动?() A很喜欢;B喜欢; C一般;D不喜欢;E很不喜欢; 5.您以前是否有参加过志愿服务工作?() A 有,参加了很多次; B 有,参加过一两次; C 没有,但有想要参加的意愿; D 没有,一点也不想参加。 6.您周边的同学是否为志愿者?() A 是的,有很多; B 是的,不过不多,只有一两个; C 没有,一个也没有; D 不是很清楚。 7.您是通过什么途径参加志愿者活动?() A.学校社团和协会的组织; B.自己上网或主动去了解; C周围同学的介绍;D没关注此类活动。 8.您周围的志愿者大都持怎样的态度?() A积极,会主动留意这方面的信息;B有机会才参与; C想做但没有机会;D做不做都无所谓;E麻烦,厌倦。 9.您对参加志愿服务的态度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