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偏见现象解析-社会心理学

生活中的偏见现象解析-社会心理学
生活中的偏见现象解析-社会心理学

治安1402 陈澍楠201402110224

生活中的偏见现象解析

经过了一个学期社会心理课程的学习,学到了不少关于社会心理学的知识,通过关于偏见与刻板印象一方面的学习,不难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的偏见现象,我就主要对生活中的偏见现象及其原因作出一些自己的分析。

偏见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偏见与态度有关,但偏见又不同于态度。态度包含三个成分: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与态度的认知成分相对应的是“刻板印象”,它代表着人们对其他团体的成员所持的共有信念。偏见则是与情感要素相联系的倾向性,它对他人的评价建立在其所属的团体之上,而不是认识上。从这一点来看,偏见即不和逻辑,也不和情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在路上有时会遇到有的车开的缓慢而扭捏,这个时候,常常我们就会有这样的想法,这可能是个女司机,但是这却是没有任何道理和科学依据的,“男性开车技术比性强”是我们广泛可见的一种偏见,即使并没有任何数据显示男性开车技术更强,甚至的确有开车很好的女性或者开车技术差劲的男性,但是很多人依然持有这样的观点。

偏见,是一种缺乏客观依据、固定的、先入为主的观念和态度。在心理学上,它不仅仅是一种意见或信念的陈述,更是一种包括像轻视,反感,嫌恶等感觉的一种态度。而通常偏见的产生,都来源于“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原本是指用来复制一个印刷过程,后来被比作「脑子里的图片」或者现实的心理复制品,专指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人、事或物的一种概括性看法。刻板印象其实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捷径,就像标签一样,帮助大脑归类和整理。但如果完全用刻板印象替代了现实,忽略了现实中某个群体内部的差异,或无视某个群体的变化和发展,还用早就过时的刻板印象套到现实里,那就有问题了。一方面,你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可能会有严重的偏差而你却不自知,最后可能会伤害自己伤害他人。另一方面,拿某个群体的平均特征或某个群体中一小部分人的特征去代表这个群体中的所有个体是对每个个体的不尊重,且这种不尊重往往与刻板印象是否负面没有关系。你对女生说“你是女生,你肯定做事很细心吧”和“你是女生,你肯定觉得数学很难吧”都是不尊重的表现。只不过在一些相对更崇尚个人主义的社会(比如美国),人们对这种不尊重会比较敏感,会觉得“我就是我,我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我有独立人格,而不仅仅是女生中的一员,别的女生怎么样跟我有什么关系,你凭什么拿她们来代表我?” 而在一些不是那么强调个人主义的社会,人们可能没那么敏感,甚至会觉得一些正面刻板印象是对自己的褒奖。

「女性开车技术差」或「男性开车技术好」就是一种刻板印象。这种刻板印象的产生原因较多,从深层次来讲,这是一个基于「性别刻板印象」的延伸。我们的社会通常有「女性不太理性」和「女人更适合做家务」这类刻板印象,延伸到各个领域当中,可能就是女性既不适合当外科医生,也不适合做一名律师,当然也不会好好开车了。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社会环境也在不断地加强人们这种刻板映像。新闻的报道,在报道车祸的时候,如果是女司机,会刻意的加上一个“女司机”的标签,让大家产生一种女司机车祸几率更高,车技更差的感觉,但是事实上,根据数据统计,男司机车祸几率更高。除了“女司机”,我们的身边还有“富二代”“00后”这些标签。

其实刻板印象本身不一定有害,可以有正面的“刻板印像”,如德国人的严谨,法国人的“浪漫”这些不会产生偏见或者歧视。

从上可知,偏见源自于刻板印象,简答的说,就是偏见的产生源于经验、传闻、个人偏好、价值判断,天时地利人不和偶发因素。人很多根深蒂固的东西是很难去除的,如果没

有太影响生活,不用刻意改变,我们总是在不停地完善自我,只要有一颗开放、平和的心,学会换位思考,了解存在即有它的合理性,随着时间事物会还原其本来面貌,偏见就会消除。

对事物或人的偏见影响的是我们的判断,有可能因为偏见,在关键时刻会作出错误的选择。不过也不用担心,我们不能保证总是正确,失败受挫会让人认识自己从而修正错误的认识。对人有了偏见想改变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双方给机会,偏见去除之后两个人有可能成为非常好的朋友。

人之间产生了偏见,可以尝试这么做:

1.了解偏见是什么,是如何产生的,如果是误解,找天时地利人和的机会解释清楚。

2.反省和换位思考。

3.放缓做结论的速度

4.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并始终如一地行事,时间长了,偏见就会慢慢消除。

5.道不同,不相为谋,不能相互认同就求同存异吧,走自己的路就好。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从偏见到歧视的过程。用“女司机”的例子,女司机开车技术比男司机差是常见的偏见,当一个人持有这种偏见,并因此拒绝乘坐女司机的车(比如出租车司机是女的就拒绝乘坐)的时候,我们可以说这就是一种“个人歧视”。而如果出台一项政策,规定了女司机获得驾照所需学习时间更长,或者成为出租车司机的考核更严格,则是一种“组织歧视”。偏见可以发生在任何群体之间,而歧视只能针对弱势群体,歧视可以说是非正义的行为。

偏见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但是我们要避免不发展为歧视,在生活中,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主动的反省与换位思考,对一个人作出评价要放慢一点,消除偏见,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阳光快乐。

社会心理学——歧视与偏见

歧视与偏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可能会淡忘好多东西,但是对一些特殊人群的歧视或是偏见却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消除。 也许妇女不再是我们歧视的对象,但是在好多人眼里女性仍然不如男性,或许现在很多用人单位会把话说的委婉一些,会说这个工作不适合女性做,其实也是一种变方的歧视!当然在农村地区,仍然存在着重男轻女的现象,大家喜欢生男孩不喜欢生女孩!不得不承认,在生理上或是在体力脑力上,男性是比女性要强,但是社会总该给女性些机会,让女性去尝试,让女性自己摆脱被歧视的困扰!正如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女企业家、女官员、女外交管等等,这在旧社会是不可能有的!这些改变正是验证了我的那句话,要给女性机会,让她们去尝试。然而当我再去面对社会中的一些歧视女性的现象时,我只能说社会对女性的歧视确实有所减少,但并没有消除。 然后我再说对艾滋病人歧视与偏见。从现在的医疗的水平来看,艾滋病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患上了艾滋病就意味着死亡。所以人们害怕得艾滋病,害怕被传染。在人们的潜意识里面认为艾滋病和感冒发烧一样很容易被传染,所以人们见到艾滋病患者都不敢靠近,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艾滋病患者受到了人们的歧视和偏见。其实艾滋病的传染并没有那么容易,它是通过血液、性、母婴等方式传播的,但绝对不是人们想象的像感冒发烧一样传播的那么容易!与艾滋病人正常握手吃饭都是没问题的。但是这些知识并没有让所有人都知道,所以艾滋病患者被歧视和偏见的情况并没有被消除。 当然还有对农民工的歧视与偏见,还有外国种族间的歧视,那么究其原因到底是什么?我总结了几点。 首先,是社会的影响,在多年的社会影响下,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形成了这样或那样的歧视,于是世世代代传递下去,然后社会又没有人去管,去反抗,于是这些群体不停的被歧视。 还有,就是很多人本身很优秀,就向男性对女性的歧视,譬如两个体重相似的男性和女性,男性可能会比女性提起的重物的重量要高,于是歧视就产生了,因为男性觉得我比你厉害,所以就会有男性歧视女性的这一现象。还比如像白领看不起农民工等这些劳动团体,他们觉得你和我用同样的时间工作,你比我累,比我干的活重,可是你挣得钱比我还少,于是歧视也产生了。这些歧视都是产生于自生的优越感。 最后,也许是这些人本身就有什么恶习,比如像黑人,有些黑人吸毒,还有好多恶习,就很理所当然的让人歧视了。当然这个原因占得比重很少,但也很重要。 那么面对当今的社会我们要去怎么解决歧视与偏见这个问题呢? 其实,在我们的思想里,就不要有这些歧视与偏见的意识,人们总爱先入为主,总相信第一印象,第一感觉是正确的。其实不然,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也许你是幸运的,你是个白人,你是个健康的人。但是如果有一天灾难降临到你的身上,你要怎么去面对,当然由白人变成黑人是不太可能,除非要改变基因,但我相信没有谁愿意。可是,患上一些疾病的概率却是在每个人身上都是存在的。那那个时侯你被人歧视了怎么办,你有想过没有。我相信谁都会后悔吧,我当初为什么要歧视这些人。那么是只有每个人都经历过被歧视后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才能没有歧视吗?我想不然吧,其实在每个人心里要明白,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你

【精品文献】十大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全)

【精品文献】十大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全) 十大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 “正常人有时候会做出一些有背于他们本性的蠢事,以哪种方式,为什么会这样,我一直对此极其感兴趣。为什么本性善良的人有时候会做出一些邪恶的事情来,为什么聪敏的人有时候又会做出一些愚蠢,荒谬的傻事,” -- Philip Zimbardo 跟著名社会心理学家Philip Zimbardo教授一样,我也对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会做蠢事这一点很痴迷。通常我们会听到的答案是:是由于外人造成的 (一些社会心理学家笼统的这样解释。)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一直在详述这10个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每一个都讲述了其与我们日常生活相关的独一无二且意义深刻的故事。 1、光环效应 当你自己的头脑是一个谜的时候,十大社会心理学研究不但论证了“光环效应”,还证明了我们是多么难以进入自己的思考过程。 “光环效应”是社会心理学里的一个经典的发现。其理念是对于个人的总体评价(例如,她是否令人喜爱)渐渐成为了狭隘的对于某些特定的特征的评判(例如,她是聪明的)。好莱坞明星完美地证明了光环效应。因为他们总是很有魅力而且令人喜爱,所以我们就自然而然地假设他们同时也是聪明的、友善的、明辨是非的等等。直到我们发现了(大量的)与此相反的证据,我们才幡然醒悟。同样的道理,政治家利用“光环效应”使其成为自己的优势。他们表现得和蔼而友好,却不怎么谈到主旨。人们倾向于相信这些政治家的政策是好的,因为他们看上去是好人。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但是你可能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反省,或者用一种说法来说,追溯我们的思考过程以回到最初的错误,从而找到这种判断的错误。在上世纪70年代,著名社会心

社会心理学论文

关于社会偏见的研究 摘要:偏见是对某一个人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也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其产生具有多方面的根源。但引起人们重视的是它会给社会生活的协调和谐造成破坏性的后果和偏见给受害者带来的心理后果。因此,只有消除社会偏见的消极影响,才能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营造一种健康和谐的社会心理环境。 关键字: 正文:在社会心理学中,偏见通常被理解为是一种错误的态度。如果一个人对某个社会群体产生偏见,就会倾向于用特殊的(通常是消极的)方式来评价其成员,而对该成员的具体情况和表现只给予很少的关注或根本不关注。因此,社会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偏见可以被定义为对某一社会群体及其成员的一种不公正态度,它是一种事先或预先就有的判断。伴随社会心理学对态度的研究,偏见已经有了较长时间的研究历史。从上个世纪20年代至今,关于偏见的实质、偏见的结构、偏见的测量、偏见与歧视的关系、偏见的消除等方面的研究一直处在社会心理学家的视野中,并取得了许多成果。对种族偏见、性别偏见、社会阶级偏见等的大量研究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随着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关于偏见的研究又取得了新的进步。 一、偏见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其产生具有多方面的根源。 早些时候,社会心理学家们倾向于用社会化、群体间的利益冲突、个人心理因素(如遭受挫折、权威主义人格)等来解释个人为什么会持有偏见。上世纪中期以来,随着认知心理学逐渐成为整个心理学的前沿,人们开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待偏见的形成问题。 1、进化心理学家从进化论的角度对偏见形成的原因进行了解释,认为偏见是与生俱来的,是我们的生存机制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驱使我们喜爱我们的家庭、部族和种族,而对外来者表示敌意。其依据是:动物中存在着一种对与自己基因相同的其他个体表现出善意、而对与自己基因不同的个体表现出恐惧和反感的强烈倾向,尽管后者并未对其造成伤害。虽然人类可能天生具有表现出偏见的生物倾向,但这并不意味着偏见就是人生理结构的极为重要而又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社会认知偏差导致社会偏见社会偏见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认知上的偏差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刻板印象。产生偏差的根源在于认知者群体与认知对象之间的明显的差异性以及人的排它本能。人总是倾向于和自己同质性高的人们交往。对自己所属的那个群体具有较高的认同感,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比如弱势群体成员更多的是群体内交往,对于其真实的心理和生活状况,其他社会群体往往缺乏直接了解的机会和渠道,想让精英阶层的人来直接和弱视群体交往和相互了解是很困难的,对于两个差异性较大的群体。因为彼此了解太少不确定因素太多,人们往往本能的倾向于回避。由于这种心理,异质性较大的群体往往容易相互隔离和疏远,而越是这样越是得不到彼此真实的信息,对对方越是无知,偏见往往就是起源于这种无知。 3、任何偏见的形成都受其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在近代历史上,上海人对苏北人的地域性偏见就是由于近代上海的文化和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进一步拉大了两地人原本的心理距离而导致的;而相反的情况则是,浙北人和苏南人原来的社会认同感随着近代以来两地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密切联系而加深,因此,无论是社会偏见还是社会认同均是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果。到了现代,城乡、地方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了地域性偏见的形成和延续。由于改革开放的需要,沿海城市的发展显著好于西部内陆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经济实力及受教育水平都产生了较大的差距。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原本由来已久的地域性偏见

社会心理学经典案例或理论

社会心理学经典案例(或理论)

————————————————————————————————作者:————————————————————————————————日期:

1、鸟笼逻辑 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所以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2、破窗效应 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拋,丝毫不觉羞愧。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掉,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犯罪其实就是失序的结果,纽约市在80年代的时候,真是无处不抢,无日不杀,大白天走在马路上也会害怕。地铁更不用说了,车厢脏乱,到处涂满了秽句,坐在地铁里,人人自危。我虽然没有被抢过,但是有位教授被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敲了一记闷棍,眼睛失明,从此结束他的研究生涯,使我多少年来谈虎变色,不敢只身去纽约开会。最近纽约的市容和市誉提升了不少,令我颇为吃惊,一个已经向下沉沦的城市,竟能死而复生,向上提升。因此,当我出去开会,碰到一位犯罪学家时,立刻向他讨教,原来纽约市用的就是过去书本上讲的破窗效应的理论,先改善犯罪的环境,使人们不易犯罪,再慢慢缉凶捕盗,回归秩序。当时这个做法虽然被人骂为缓不济急,“船都要沉了还在洗甲板”,但是纽约市还是从维护地铁车厢干净着手,并将不买车票白搭车的人用手铐铐住排成一列站在月台上,公开向民众宣示政府整顿的决心,结果发现非常有效。警察发现人们果然比较不会在干净的场合犯罪,又发现抓逃票很有收获,因为每七名逃票的人中就有一名是通缉犯,二十名中就有一名携带武器,因此警察愿意很认真地去抓逃票,这使得歹徒不敢逃票,出门不敢带武器,以免得不偿失、因小失大。这样纽约市就从最小、最容易的地方着手,打破了犯罪环结(chain),使这个恶性循环无法继续下去。

社会心理学3

不论去到哪里,偏见总会遮蔽真相 ——怎样理解“偏见及其危害” 一、背景介绍 在提到偏见这个话题之前,我想先向大家介绍一部电影——《十二怒汉》。影片剧情很简单:一个在平民窟中长大的男孩被指控谋杀生父,证人供词和凶器均指向男孩就是杀人凶手。担任此案陪审团的12个人要在陪审团休息室里讨论案情,并要讨论出结果,才能正式结案。就在这间休息室里,12个来自不同阶层的人开始了激烈而神圣的讨论。同时,每个人在思考案情的时候,也在同自己的偏见和惯性思维进行着一场战争。每个人都要关注案情的细节、分析证词、回忆证人的一举一动,得出合乎逻辑的解释。从最初工程师的怀疑,其他陪审团成员开始认真审视这个案件,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推论和观点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选择。有人对证人的证词表示怀疑、有人对证人的动作表情有异议、有人对证物有看法,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都表现了出来。所有人的生活经历也在讨论中一点点展示给观众:白手起家的企业家与自己的儿子不合、退休老警察因为自己的工作经历对贫民窟的年轻人总是鄙夷。这些偏见都蒙蔽了他们的内心,让他们想当然地认为那个孩子是凶手,放弃了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但是,其他人却对案件的疑问越来越多,许多证词都站不住脚,大家越来越倾向于接受“男孩是无罪的”这一观点。最后,所有人都摒弃了自己内心的偏见,行使自己神圣的权力,投出了毫无偏见的一票——无罪。 图1电影《十二怒汉》 二、偏见的定义 关于偏见的定义有很多,安布罗斯.比尔斯在《魔鬼词典》中说:“偏见是一种没有明显依据的易变的观点。”戴维.迈尔斯在《社会心理学》中定义偏见的本质:对一个群体及其成员负面的预先判断。奥尔波特在其经典著作《偏见的本质》说“基于错误和顽固的概括而形成的憎恶感”所谓偏见,基本有这三种特质。 第一种偏见的特质:无实证的揣测。又可称为预先判断。指一个人在欠缺实证、调查,掌握充分论据之前,就「预先」做出自己的喜好、倾向或看法。 e.g.女生的数学能力没有男生好。 第二种偏见的特质:渲染主观看法。又可称为认知偏误。通过极为单薄的经验,或者不具有足够代表性的事实,就做出对群体以偏概全的解释。 e.g.美国人比英国人没文化。

生活中的偏见现象解析-社会心理学

治安1402 陈澍楠201402110224 生活中的偏见现象解析 经过了一个学期社会心理课程的学习,学到了不少关于社会心理学的知识,通过关于偏见与刻板印象一方面的学习,不难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的偏见现象,我就主要对生活中的偏见现象及其原因作出一些自己的分析。 偏见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偏见与态度有关,但偏见又不同于态度。态度包含三个成分: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与态度的认知成分相对应的是“刻板印象”,它代表着人们对其他团体的成员所持的共有信念。偏见则是与情感要素相联系的倾向性,它对他人的评价建立在其所属的团体之上,而不是认识上。从这一点来看,偏见即不和逻辑,也不和情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在路上有时会遇到有的车开的缓慢而扭捏,这个时候,常常我们就会有这样的想法,这可能是个女司机,但是这却是没有任何道理和科学依据的,“男性开车技术比性强”是我们广泛可见的一种偏见,即使并没有任何数据显示男性开车技术更强,甚至的确有开车很好的女性或者开车技术差劲的男性,但是很多人依然持有这样的观点。 偏见,是一种缺乏客观依据、固定的、先入为主的观念和态度。在心理学上,它不仅仅是一种意见或信念的陈述,更是一种包括像轻视,反感,嫌恶等感觉的一种态度。而通常偏见的产生,都来源于“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原本是指用来复制一个印刷过程,后来被比作「脑子里的图片」或者现实的心理复制品,专指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人、事或物的一种概括性看法。刻板印象其实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捷径,就像标签一样,帮助大脑归类和整理。但如果完全用刻板印象替代了现实,忽略了现实中某个群体内部的差异,或无视某个群体的变化和发展,还用早就过时的刻板印象套到现实里,那就有问题了。一方面,你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可能会有严重的偏差而你却不自知,最后可能会伤害自己伤害他人。另一方面,拿某个群体的平均特征或某个群体中一小部分人的特征去代表这个群体中的所有个体是对每个个体的不尊重,且这种不尊重往往与刻板印象是否负面没有关系。你对女生说“你是女生,你肯定做事很细心吧”和“你是女生,你肯定觉得数学很难吧”都是不尊重的表现。只不过在一些相对更崇尚个人主义的社会(比如美国),人们对这种不尊重会比较敏感,会觉得“我就是我,我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我有独立人格,而不仅仅是女生中的一员,别的女生怎么样跟我有什么关系,你凭什么拿她们来代表我?” 而在一些不是那么强调个人主义的社会,人们可能没那么敏感,甚至会觉得一些正面刻板印象是对自己的褒奖。 「女性开车技术差」或「男性开车技术好」就是一种刻板印象。这种刻板印象的产生原因较多,从深层次来讲,这是一个基于「性别刻板印象」的延伸。我们的社会通常有「女性不太理性」和「女人更适合做家务」这类刻板印象,延伸到各个领域当中,可能就是女性既不适合当外科医生,也不适合做一名律师,当然也不会好好开车了。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社会环境也在不断地加强人们这种刻板映像。新闻的报道,在报道车祸的时候,如果是女司机,会刻意的加上一个“女司机”的标签,让大家产生一种女司机车祸几率更高,车技更差的感觉,但是事实上,根据数据统计,男司机车祸几率更高。除了“女司机”,我们的身边还有“富二代”“00后”这些标签。 其实刻板印象本身不一定有害,可以有正面的“刻板印像”,如德国人的严谨,法国人的“浪漫”这些不会产生偏见或者歧视。 从上可知,偏见源自于刻板印象,简答的说,就是偏见的产生源于经验、传闻、个人偏好、价值判断,天时地利人不和偶发因素。人很多根深蒂固的东西是很难去除的,如果没

十大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全)

十大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 “正常人有时候会做出一些有背于他们本性的蠢事,以哪种方式?为什么会这样?我一直对此极其感兴趣。为什么本性善良的人有时候会做出一些邪恶的事情来?为什么聪敏的人有时候又会做出一些愚蠢,荒谬的傻事?” -- Philip Zimbardo 跟著名社会心理学家Philip Zimbardo教授一样,我也对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会做蠢事这一点很痴迷。通常我们会听到的答案是:是由于外人造成的(一些社会心理学家笼统的这样解释。)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一直在详述这10个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每一个都讲述了其与我们日常生活相关的独一无二且意义深刻的故事。 1、光环效应 当你自己的头脑是一个谜的时候,十大社会心理学研究不但论证了“光环效应”,还证明了我们是多么难以进入自己的思考过程。 “光环效应”是社会心理学里的一个经典的发现。其理念是对于个人的总体评价(例如,她是否令人喜爱)渐渐成为了狭隘的对于某些特定的特征的评判(例如,她是聪明的)。好莱坞明星完美地证明了光环效应。因为他们总是很有魅力而且令人喜爱,所以我们就自然而然地假设他们同时也是聪明的、友善的、明辨是非的等等。直到我们发现了(大量的)与此相反的证据,我们才幡然醒悟。同样的道理,政治家利用“光环效应”使其成为自己的优势。他们表现得和蔼而友好,却不怎么谈到主旨。人们倾向于相信这些政治家的政策是好的,因为他们看上去是好人。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但是你可能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反省,或者用一种说法来说,追溯我们的思考过程以回到最初的错误,从而找到这种判断的错误。在上世纪70年代,著名社会心理学家Richard Nisbett开始论证我们是多么难以进入自己的总体思考过程以及光晕效应这个特例。 讲师的令人喜爱度 Nisbett和Wilson希望调查听课的学生是如何评判讲师的(Nisbett和Wilson, 1977)。学生们被告知这是一项对于评价老师的研究。他们还特别被告知,实验对于不同的评价是否依赖于学生和某一讲师接触的多少感兴趣。这纯粹是一个谎言。 实际上学生们被分为两组,他们会分别看两段关于同一位讲师的不同视频。而这位讲师正好有很重的比利时口音(这和实验室是很有关的)。其中一组学生看了这位讲师和蔼而友好地回答了一系列的问题。第二组学生看了同一位讲师用冷酷而疏远的语气回答了同样的问题。实验让我们明确,到底哪一种人格更讨人喜欢是十分明显的。在其中一种人格中讲师显得热爱教学和学生,而在另一种人格中他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完全不喜爱教学的权威人物。 在每组学生看完视频之后,他们被要求给这位教师的外表、特殊语言习惯,甚至还有他的口音(特殊语言习惯在两段视频中是一样的)打分。与光环效应相一致,看到讲师“和蔼”形象的学生认为他更有吸引力,他的语言习惯更令人喜爱,甚至他的口音也更加有魅力。这并不奇怪,因为它支持了之前关于光环效应的研究。 无意识判断 令人意外的是,虽然给了他们很多机会,学生们还是完全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给讲师打高分。研究结束后,学生们被暗示自己对讲师的喜爱程度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评价。尽管如此,

西方社会心理学界近五年来关于偏见研究的综述

作者简介:陈巍,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专业:基础心理学,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现状:硕士研究生在读。 1.前言 历史上社会心理学界对偏见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与偏见有关的社会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群体的社会地位、所处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文化和社会制度。第二,与偏见有关的动机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对挫折和威胁的反应、对社会地位的需要以及归属的需要。近年来随着社会认知理论的兴起,社会心理学界对偏见的研究有了新的取向。通过对社会信息的加工机制及其过程的研究来揭示偏见的产生及其本质。本文将介绍近五年来西方学者通过社会认知视角研究偏见所取得的最新进展。 2.社会认知视角的偏见研究 2.1归类加工维度 Degner和Wentura(2010)研究了自动化歧视行为①,在儿童认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时期。Devine认为自动化的歧视行为来源于儿童早期个体广泛、频繁的歧视行为和对刻板印象的使用。 西方社会心理学界近五年来关于偏见研究的综述 —— —社会认知维度 陈巍 摘要:社会认知涉及对社会环境信息进行加工。偏见从其属性上看是一种态度系统。不同的认知加工过程和加工产物产生不同的态度。因此对认知加工过程进行研究能揭示出偏见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本质。本文将介绍近五年来西方学者的在此方面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涉及:归类加工、编码加工、刻板印象以及面孔识别。并对下一步的研究作出展望。 ①无意识、内隐的歧视行为,属于一种内隐态度

这个假说与关于态度自动化的理论不谋而合。该理论将自动化的态度定义为:一个基于逐渐积累经验和掌握各种社会联系的学习过程[1]。虽然强调经验积累,但Devine的双加工理论(dual process theory)是一个早期发展理论。双加工理论认为,个体在儿童早期被动的储存来自家长的和社会的群际态度,而此时个体还没有能力对这些态度进行归纳加工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态度。这些早期获得的社会态度,一方面稳定的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等待儿童具备必要的认知能力时成为那些后来发展出来的个人态度和信念的基础。另一方面这些早期经验仍以最初习得的形式储存在记忆中,并影响个体一生的信念、态度和行为。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实从三岁开始儿童就有能力分辨社会类别,特别是当这种差异在知觉上可以分辨,如皮肤颜色;具有明确的标签,如非洲裔美国人;突出的群体规模,如少数民族;和可观察的明确或含蓄的社会信号时,如长辈的社会行为。这些证据支持了双加工理论,儿童记住来自社会和家长的态度并且具备分辨社会范畴的能力,因此他们能够产生自动化的歧视行为。Nesdale (1999,2001)对Devine的观点提出了质疑,他指出儿童早期表现出的群际偏见仅仅是由于内群体偏爱而不是因为所习得的社会态度。虽然个体很早就能意识到来自家长和社会的态度,但儿童只有成长到后期才能将其接纳为自己的态度。在儿童晚期和青年早期,个体会审慎地面对自身的各种社会身份,更加自觉地与他们所属的群体保持一致。这种内群体认同伴随着将所属群体价值观,信念和态度的内化。基于以上的观点,社会范畴只有等到儿童晚期和青年早期才会真正融入并改变个体的知识结构,并且越来越频繁地涉及到社会身份认同的发展之中。Nesdale认为如果歧视行为自动化“涉及广泛、频繁的歧视行为和对刻板印象的使用”[1],那么自动化的歧视行为产生的时间将比Devine预期的晚。Degner和Wentura 采用三类不同种族人群的照片(摩洛哥裔,土耳其裔和白种荷兰人)作为实验材料,分别进行了IAT实验和情绪启动实验。实验结果分别支持早期和晚期理论。他们认为分离的结果揭示了两种相互补充的自动化歧视行为。一个早期发生的群体水平上的自动化歧视行为,例如分辨不同的群体,和一个晚期发生的个体水平上的自动化歧视行为,例如将成员归入所属群体[1]。Degner和Wentura进一步解释说,儿童在早期就获得了他们生活中社会结构方面的知识,包括存在什么样的群体、他们怎样被标识以及对这些群体的评价。这些信息稳定地存在于儿童的认知—情感系统中,它们能快速、轻而易举的激活儿童对于相应群体的评价,即在群体水平上产生自动化的歧视行为。但是这些基本知识在开始之初很抽象,儿童早期并不能将特定群体下的个体准确的归入某一类。在这一时期儿童对于特定样例和其代表的群体,这二者的态度是相分离的,尤其当该样例种族特征不够典型时。直到后期,儿童的社会认知技能增长、儿童对社会范畴的理解和应用社会范畴的行为增多后,个体水平上的自动化歧视行为才会发生。 Page-Gould(2010)等探索了跨群体友谊对群际交往积极影响的内在认知机制。跨群体友谊,即柏拉图式的①、存在于两个不同社会群体成员间的亲密关系[2]。Page-Gould在先前的研究中发现,当被试与外群体成员交往时,跨群体友谊可以降低被试自我报告中的紧张感。进一步,Page-Gould将怀有内隐偏见的被试分成两组后发现相比那些在实验情境中交到同种族朋友的被试,那些交到外种族朋友的被试在随后的日常生活中报告了更多与外种族成员的交往行为。社会认知理论将人际间的友谊理解为将他人与自我相联系的过程,并将这个过程称为自我膨胀(self-ex-pansion)[2]。Aron(2001)做过一个实验演示了个人特质水平②上的自我膨胀效应,他要求被试判断 ①纯粹的、不涉及相互利益的亲密关系 ②一些描述个人特征的概念词,如热心的、善良的

社会心理学-社会冷漠现象分析资料

社会冷漠现象分析 姓名:学号:班级:专业: 2017年6月7日,法制日报报道河南驻马店一名年轻女子在夜间走斑马线过马路,一辆小车将其撞倒并径直离开现场。让人寒心的是,从被撞倒后直至遭到第二辆车碾轧的1分钟内,10余辆途经车辆和约20名经过的行人,无一人上前施救。这让我想到了好几年前震惊全国的小岳岳事件,还有很多很多类似的新闻充斥着我们的眼球,相同的情形多次上演,是什么让这个社会变得如此冷漠? 在当今社会,由于社会压力,城市化加速,人们观念、信仰的转变等各种因素,导致人们越发的漠然,社会成员对社会问题及周围的人或事只要不涉及自身的利益均持观望和听之任之的态度,该问题已经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后果我们不时总会看到这样或那样的社会冷漠现象。比如社会冷漠现象每出现一次,我们的心痛就加剧一次,因为他们的冷漠,让一个个正义与善良的火种,黯然地熄灭。 社会冷漠心理也属于病态社会心理,其危害主要有:第一:社会生活中的人们彼此关系冷漠,会造成传统美德的丧失,社会上再难看见人们互帮互助、和谐一致的情景,社会退化成一个个单个体的原子个体;第二,激化了人民内部矛盾,破坏社会治安,扰乱社会秩序:第三,有害民众身心健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第四,降低了社会认同感和凝聚力,会造成社会解体的隐患,社会联系缺少了把人们团结起来的纽带,社会稳定无法维系。因此,冷漠已成为社会的“癌症”。但令人费解的是,为何这一片片的冷漠、一个个的围观、一幕幕的惨剧仍在如此匪夷所思、让人心痛地不断上演着,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当前社会以及人们的越发冷漠呢? 从法制日报报道的新闻来看,肇事司机和车祸发生时现场周边的路人之残忍、冷漠,的确令人发指,也令人感到彻骨的寒意。但是,冷静下来再看,对于这种群体性冷漠,也不宜过于放大解读。实际上,群体性冷漠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心理学因素。比如,1964年,美国纽约曾发生一起命案:一名女子在自家门口被人刺死,周围邻居至少有38人目睹了命案发生,却没有一个人见义勇为。当时的媒体也慨叹世风日下。但是,有些心理学家不相信这点,通过一系列实验揭示,施助行为与

[读书笔记]《社会心理学》--社会关系之偏见

[读书笔记]《社会心理学》--社会关系 之偏见 难道做自己想做的事,住在令你感到幸福的地方,过着内心安宁平和的日子就一败涂地了吗?当个出色的医生,年收入一万英镑,娶个如花似玉的娇妻,就是成功的人生吗?我想这要取决于你如何理解生活的意义,对社会要做哪些贡献,以及你对自己的要求。 艺术最吸引人之处莫过于艺术家独特的个性。有了这个,其他的无数缺点我都乐意原谅。 把艺术仅仅看做是一门匠人才能通晓的手艺是个可笑的误解——艺术乃是情感的流露,而情感所诉诸的语言世人皆知。不过,有一点我是赞同的,即缺失实际的绘画技巧知识的评论家,很难对作品真正的价值发表出什么真知灼见。 一个人每天都应当做两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这对灵魂大有好处。 钟摆摇过来又荡过去,时间的循环无止无休。 那些荡气回肠的话语在说的人看来是独领风骚,事实上却早已是陈词滥调,就连口吻都是大同小异的。

我想,曾经的我们总是羞于流露情感,因害怕遭人嘲笑而不敢过分张扬。 偏见:不喜欢他人 偏见指对一个群体及其个体成员的负性的预先判断。偏见是一种负面态度,歧视是一种负面行为。不平等的社会地位滋生了偏见。(偏见能帮助有钱有势的人将其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的特权合理化)人们在孕育或者减少偏见的方式下被抚养长大。家庭、宗教团体及更广阔多社会都可能维持或者减少偏见。社会制度部分出于惯性对原因也支持助长偏见。 偏见的动机根源 挫折与攻击:替罪羊理论 当我们遭遇挫折的原因令人胆怯或者莫名其妙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转移我们的敌对方向,“替代性攻击”。例如,美国内战后南方地区对美国黑人滥施私刑。另外,当利益发生冲突时,偏见(对某些人来说)就成为报复的手段。例如,加拿大人对移民的抵触随失业率而上下波动。 社会同一性理论:感觉比他人优越 我们不仅在群体中为我们自己寻求尊重,还在群体中寻求自豪感。我们认为我们的群体比较优秀,有助于让我们感觉更好。

社会心理学-社会冷漠现象分析

社会心理学-社会冷漠现象分析

社会冷漠现象分析 姓名:学号:班级:专业: 2017年6月7日,法制日报报道河南驻马店一名年轻女子在夜间走斑马线过马路,一辆小车将其撞倒并径直离开现场。让人寒心的是,从被撞倒后直至遭到第二辆车碾轧的1分钟内,10余辆途经车辆和约20名经过的行人,无一人上前施救。这让我想到了好几年前震惊全国的小岳岳事件,还有很多很多类似的新闻充斥着我们的眼球,相同的情形多次上演,是什么让这个社会变得如此冷漠? 在当今社会,由于社会压力,城市化加速,人们观念、信仰的转变等各种因素,导致人们越发的漠然,社会成员对社会问题及周围的人或事只要不涉及自身的利益均持观望和听之任之的态度,该问题已经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后果我们不时总会看到这样或那样的社会冷漠现象。比如社会冷漠现象每出现一次,我们的心痛就加剧一次,因为他们的冷漠,让一个个正义与善良的火种,黯然地熄灭。 社会冷漠心理也属于病态社会心理,其危害主要有:第一:社会生活中的人们彼此关系冷漠,会造成传统美德的丧失,社会上再难看见人们互帮互助、和谐一致的情景,社会退化成一个个单个体的原子个体;第二,激化了人民内部矛盾,破坏社会治安,扰乱社会秩序:第三,有害民众身心健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第四,降低了社会认同感和凝聚力,会造成社会解体的隐患,社会联系缺少了把人们团结起来的纽带,社会稳定无法维系。因此,冷漠已成为社会的“癌症”。但令人费解的是,为何这一片片的冷漠、一个个的围观、一幕幕的惨剧仍在如此匪夷所思、让人心痛地不断上演着,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当前社会以及人们的越发冷漠呢? 从法制日报报道的新闻来看,肇事司机和车祸发生时现场周边的路人之残忍、冷漠,的确令人发指,也令人感到彻骨的寒意。但是,冷静下来再看,对于这种群体性冷漠,也不宜过于放大解读。实际上,群体性冷漠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心理学因素。比如,1964年,美国纽约曾发生一起命案:一名女子在自家门口被人刺死,周围邻居至少有38人目睹了命案发生,却没有一个人见义勇为。当时的媒体也慨叹世风日下。但是,有些心理学家不相信这点,通过一系列实验揭示,施助行

社会心理学--经典

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答:是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们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是以怎样的方式受到真实或想象中的他人的影响 第二节、社会影响 一、定义 指的是他人的言辞、行动或仅仅是其在场对我们思想、情感、态度或行为所 产生的影响和效果。 二、方式有:(1)劝说(2)广告(3)从众(4)群体行为 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内容有哪些? 答:(1)社会思维(感知自己与他人、信念、决策、态度) (2)社会影响(文化、生物压力、从众、群体) (3)社会关系(偏见、攻击、吸引、亲密关系、助人) 第四节、了解社会影响的其他方法有? 答:(1)询问 (2)记者、时事专家、社会评论家 (3)民间智慧 (4)哲学 第五节、社会性解读的力量 社会心理学主要关心的不是客观的社会情境,而是人们如何受他们对社会环境的诠释或解读的影响。了解人们如何知觉、理解或解释社会环境比了解客观社会环境本身更为重要。 解读(Construal):是指人们认知、理解、解释社会世界的方式 第六节、社会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区别 一、与人格心理学的区别 答、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之间的共性,而人格心理学在解释社会行为时, 重视个体差异-致使一个人异于其他人的人格层面。 二、与社会学的区别 答、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范围是微观方面的内容,也就说个体的心理,而社会学研究的范围是宏观方面的内容,比如政策、经济、历史等。 第七节、社会影响的威力有哪些? 答、(1)人们会低估社会影响的力量(当人们低估社会影响力的时候,会产生一种错误性的安全感) (2)社会情境的主观性 第八节、人性的基本动机有? 答、(1)自尊取向(保持良好自我感觉的需要) (2)社会认知取向(对准确性的需求) (3)其他动机(饥饿、口渴、生物驱力、恐惧、爱等) 第九节、名词解释 1、解读(Construal):是指人们认知、理解、解释社会世界的方式 2、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是指高估内在性情因素对行为

最新社会心理学:社会认知偏见

社会心理学:社会认知偏见 - 人类长期以来就已经认识到,在知识的生产与传播过程中,虽然理性认知在决策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但由于社会的、心理的、个人的等诸多背景因素的介入,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认知偏见。本文之目的,正是要在系统考察认知偏见的形成原因和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当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从社会认识论的视野,对认知偏见给出新的解读。 一、认知偏见的形成原因 当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所有的人类行为者在推理能力上都存在着局限。任何人不论其专业熟练程度、所处地位与职务高低,都会存在着某种认知偏见。也就是说,人类在判断问题的时候会犯习惯性的错误,会受到认知偏见的干扰从而对决策造成负面影响。由此,认知偏见问题指的就是:当人们遇到一个他们喜欢的假设时,他们会去寻找对这个假设有利的证据,而忽视那些对这个假设不利的证据。可以看出,认知偏见在科学探索、社会决策以及个体判断等方面,都发挥着无法避免的影响。 正因为认知偏见与认知思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它对认识进程会起到某种消极作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客体的正确认识。究其根源,造成认知偏见的原因主要有: 其一,对旧有概念的依赖导致了认知偏见的形成。人们的认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认识的本质就是把握对象信息。由于人们在生活中

反复地接触到周围的客体,在这一无形的过程中不断地在脑海中形成了这些客体的信息,并通过自己的判断把这些信息固定下来,从而形成了通常的概念。以概念为核心的文化体系,在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同时,也带有较强的开放性。这种文化体系一方面要对已经形成的概念做出一定程度的保护,保证它的使用合理性;而另一方面,又要把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形成的新思路和新概念包容进来,由此形成新旧概念、稳定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处于这些矛盾中的人们,通常都会选择用旧的概念去套新的概念,用旧的文化去验证新的文化,用旧的认识合理性来审视新的认识合理性。这种对旧有认识合理性的固执和依恋,导致了人们更多地沉浸在原有文化体系中,而不大愿意认同和接受新的概念体系,由此就产生了认知偏见。 其二,认识工具与方法的不足导致了认知偏见的形成。由于对事物的认识不是一蹴而就的,概念总是要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但在现实情况中,人们的认识会受到认识工具、认识方法的发展水平的限制,因而很多时候会被眼前的假象所迷惑。特别是认识手段的不足以及事实材料的缺乏,会不可避免地用一些理想或幻想的联系来取代现实的联系,并在对客体的认识过程中加入自己的猜测和臆想,由此形成了错误的概念。如果恰好会有一些经验材料能够支持这种错误认识的话,那么人们就会对这些错误认识更加深信不疑,这样也形成了认知偏见。 其三,“先入为主”的映像导致了认知偏见的形成。人们在认识活动中总是希望能够明确事物内部的各种关系与属性,以达到对认识对

社会心理学经典案例(或理论)

1、鸟笼逻辑 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所以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2、破窗效应 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拋,丝毫不觉羞愧。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掉,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犯罪其实就是失序的结果,纽约市在80年代的时候,真是无处不抢,无日不杀,大白天走在马路上也会害怕。地铁更不用说了,车厢脏乱,到处涂满了秽句,坐在地铁里,人人自危。我虽然没有被抢过,但是有位教授被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敲了一记闷棍,眼睛失明,从此结束他的研究生涯,使我多少年来谈虎变色,不敢只身去纽约开会。最近纽约的市容和市誉提升了不少,令我颇为吃惊,一个已经向下沉沦的城市,竟能死而复生,向上提升。因此,当我出去开会,碰到一位犯罪学家时,立刻向他讨教,原来纽约市用的就是过去书本上讲的破窗效应的理论,先改善犯罪的环境,使人们不易犯罪,再慢慢缉凶捕盗,回归秩序。当时这个做法虽然被人骂为缓不济急,“船都要沉了还在洗甲板”,但是纽约市还是从维护地铁车厢干净着手,并将不买车票白搭车的人用手铐铐住排成一列站在月台上,公开向民众宣示政府整顿的决心,结果发现非常有效。警察发现人们果然比较不会在干净的场合犯罪,又发现抓逃票很有收获,因为每七名逃票的人中就有一名是通缉犯,二十名中就有一名携带武器,因此警察愿意很认真地去抓逃票,这使得歹徒不敢逃票,出门不敢带武器,以免得不偿失、因小失大。这样纽约市就从最小、最容易的地方着手,打破了犯罪环结(chain),使这个恶性循环无法继续下去。

生活中的偏见现象解析-社会心理学

治安1402 陈澍楠0224 生活中的偏见现象解析 经过了一个学期社会心理课程的学习,学到了不少关于社会心理学的知识,通过关于偏见与刻板印象一方面的学习,不难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的偏见现象,我就主要对生活中的偏见现象及其原因作出一些自己的分析。 偏见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偏见与态度有关,但偏见又不同于态度。态度包含三个成分: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与态度的认知成分相对应的是“刻板印象”,它代表着人们对其他团体的成员所持的共有信念。偏见则是与情感要素相联系的倾向性,它对他人的评价建立在其所属的团体之上,而不是认识上。从这一点来看,偏见即不和逻辑,也不和情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在路上有时会遇到有的车开的缓慢而扭捏,这个时候,常常我们就会有这样的想法,这可能是个女司机,但是这却是没有任何道理和科学依据的,“男性开车技术比性强”是我们广泛可见的一种偏见,即使并没有任何数据显示男性开车技术更强,甚至的确有开车很好的女性或者开车技术差劲的男性,但是很多人依然持有这样的观点。 偏见,是一种缺乏客观依据、固定的、先入为主的观念和态度。在心理学上,它不仅仅是一种意见或信念的陈述,更是一种包括像轻视,反感,嫌恶等感觉的一种态度。而通常偏见的产生,都来源于“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原本是指用来复制一个印刷过程,后来被比作「脑子里的图片」或者现实的心理复制品,专指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人、事或物的一种概括性看法。刻板印象其实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捷径,就像标签一样,帮助大脑归类和整理。但如果完全用刻板印象替代了现实,忽略了现实中某个群体内部的差异,或无视某个群体的变化和发展,还用早就过时的刻板印象套到现实里,那就有问题了。一方面,你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可能会有严重的偏差而你却不自知,最后可能会伤害自己伤害他人。另一方面,拿某个群体的平均特征或某个群体中一小部分人的特征去代表这个群体中的所有个体是对每个个体的不尊重,且这种不尊重往往与刻板印象是否负面没有关系。你对女生说“你是女生,你肯定做事很细心吧”和“你是女生,你肯定觉得数学很难吧”都是不尊重的表现。只不过在一些相对更崇尚个人主

社会心理学现象

1.社会心理学 2.网恋 3.分析 那么就有必要了解1.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受到来自两个学科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内部一开始就存在着两种理论观点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谓社会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 一般来说,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客体包括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特殊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普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所获得的规律可以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关系所获的规律也可以丰富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传统上着重于研究个体、个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社会心理学则着重于研究群体中的个体、群体、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人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包括同事,上级,家人,有人等等的影响. 2.网恋可以说是全球网络化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也是地球村化的必然结果,什么是地球村化呢?就是说我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到

达大洋彼岸,但是人与人的距离拉大了.空间距离所小了,但是心灵的距离,或者说信任程度少了,那么网络这个快速交友平台无疑给缺乏安全感的人一种受到保护的感觉.越来越多的人们随着PC和网络普及把自己变成了套中人.不愿意相信别人,也不会真正去敞开心扉.结果造成了网恋盛行,在聊天室,你可以畅所欲言,你可以说你平时避忌的词汇,没关系.因为没有人叫你负责.或者网络也可以说是现代人们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不好意思,说说又远了.我说了这一段想说什么呢?就是想说网恋是一种行为,是一种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影响的行为,受外部环境影响,受社会环境影响的行为. 也就是说,网恋是行为. 那么你的问题就变成了运用社会心理学解释行为产生的原因. 大量的有关研究表明,社会互动是人的社会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人们在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的社会互动中,形成种种群众行为、大众行为、集群行为.也就是不受通常行为规范所指导的、自发的、无组织的、无结构的群体行为方式.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聚群行为.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社会行为的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积极的社会聚群与人们积极的社会观念和社会行为之间正相关,而消极的社会聚群(矛偏行为)与人们社会观念的偏颇和社会行为的偏离也有正相关.特别是当代中国青年有一种比西方更重视同辈凝聚的矛群意识,在这种社会心理环境下,社会变革过程中的社会热点问题,往往在聚群面对面的互动中会越聚越热,热到一定程度就会将问题自然聚焦,聚焦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施放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