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3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试题及详细答案解释及答题卡

第二章综合检测题姓名:座位号:总分:一、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轴突末端可释放神经递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也可通过突触传向下一个神经元细胞B.反射过程的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反射弧中突触的数目C.兴奋沿神经纤维向前传导时,膜外电流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D.某人大脑受伤,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的话,能写字能看书看报,其受损部位是语言中枢的S 区2.用体重、性别等均相同的三组实验用狗进行以下实验: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a、b、c三组狗的体内,然后定时检测狗体内血液中的放射量。
4d后,向a组狗体内注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向b组狗体内注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向c组狗体内注射生理盐水。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对实验结果描述不正确的是( )A.a是由于甲状腺功能受到抑制B.c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C.b是由于促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D.如果给狗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实验狗的血液中放射量与a相同3.以下最能反映健康人餐后6小时内血糖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4.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
如图为皮质醇分泌的调节示意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图中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D.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5.下列有关生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被阉割动物血液中的促性腺激素含量将降低B.叩击膝盖下的韧带,小腿前踢过程中有化学物质传递信息C.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非条件反射D.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是条件反射6.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他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了( ) A.不同的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递质传递的B.不同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不同C.所有的神经之间的递质可能相同D.麻醉剂能作用于大脑皮层,使人意识模糊7.下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则a表示感受器,b表示神经中枢,c表示效应器,且其中的信息均以局部电流的形式由a传到cB.如果该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激素过多对于a分泌d、b分泌e 均具有抑制作用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d过程只发生在细胞核中D.如果该图中a表示突触小体的膜(即突触前膜),b为递质,c为突触后膜,则发生在a中的信号转换过程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8.设人在20℃的环境中产热速率为a1,散热速率为b1,进入0℃环境20 min后的产热速率为a2,散热速率为b2。
高中生物必修3试题及答案-2.2.1人体的稳态-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神经调节及人脑高级功能

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第二节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及人脑的高级功能1.右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I、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下列有关说确的是()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2.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肥胖可能与大脑中多巴胺的作用有关,多巴胺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兴奋传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列有关兴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多选)()A.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多巴胺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B.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突触后膜仅出现兴奋现象D.人体内有多种神经递质3.下图为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若在a点上刺激,神经就发生兴奋,并从这一点向肌肉方向传播,肌肉就收缩②如果给予相同的刺激,刺激点a与肌肉之间的距离越近,肌肉的收缩就越强③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大小,与刺激强弱无关,通常是恒定的④当兴奋时,神经细胞膜的离子通透性会发生急剧变化,钾离子流入细胞内⑤a处产生的兴奋不能传递给脊髓内的中间神经元A.②③⑤B.①②④C.①③④D. ①③⑤4.a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
因此,a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5.如图表示一个神经元在一次兴奋后,将兴奋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过程。
下面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处产生的动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B.神经递质是通过自由扩散释放到突触间隙的C.兴奋由a→b→c的传递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D.某些麻醉药可以通过抑制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而发挥作用6.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有()A.大脑皮层既是高级中枢也是低级中枢B.运动性语言中枢(S区)受损的患者不会书写C.大脑皮层与躯体运动、感觉活动密切相关D.产生渴觉的结构基础是一个完整的反射弧7.人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是骨骼肌B.该反射弧的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身体的皮肤中C.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应包括大脑皮层、下丘脑和垂体D.寒冷刺激以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形式在反射弧中行传导8.下图表示将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1~S3)后一个神经细胞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规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多选)()A.刺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神经冲动B.刺激强度达到S5以后,随刺激强度增加引起兴奋的膜电位逐渐增强C.在S1~S4期间,细胞膜上没有离子的进出D.在S5~S8时期,细胞膜的电位是外正内负9.下图是人体神经元结构模式图。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习题及答案神经调节是必修三第二章的知识点,那么你都学会了吗?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习题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习题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 A [解析] 轴突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通过突触传向下一神经元细胞。
2.[答案] D3.[答案] D [解析] 由于没吃早餐,到第四节课时血糖含量降低,则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维持血糖的平衡。
4.[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人体内血糖平衡的调节。
健康人进食后,首先对食物进行消化,引起血糖升高,此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糖降低维持在正常水平。
但要注意血糖是相对稳定的,故B项比A项更符合题意。
5.[答案] B[解析] 由题图可以看出,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属于分级调节,故图中M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该激素通过体液的运输,与肾上腺皮质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促进肾上腺分泌皮质醇增加,该过程属于体液调节。
6.[答案] B[解析] 将动物的性腺摘除(阉割)后,动物无法分泌性激素,会反馈性地使动物体内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的含量上升,A项错;感觉是大脑皮层的功能,属于条件反射,C项错;在寒冷刺激下,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是由大脑皮层以下的中枢控制的非条件反射,D项错;膝跳反射中,神经冲动沿着整个反射弧传导、传递,当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进行传递时,涉及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其中有神经递质这种化学物质在起作用,B项对。
7.[答案] B[解析] 大部分神经传递功能正常,只有痛觉消失了,说明与痛觉相关的递质可能被阻断,可判断不同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不同。
8.[答案] B[解析] 该图若表示反射弧,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细胞间以神经递质的形式传递;若图示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则c为甲状腺,其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多,会负反馈于下丘脑(a)、垂体(b),抑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d)、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e);若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d过程表示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若该图表示突触结构,a表示突触前膜,发生在a中的信号转换过程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测试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选择题2.(2013年安庆市二模)科学家发现某种病患者的血清中有一种特殊的抗体,该抗体能攻击和破坏细胞内染色体的着丝点蛋白,称之为抗着丝点抗体(ACA)。
下列有关ACA的叙述错误的是( )A.必须经高尔基体加工后才具有生理活性B.可使分裂后的子细胞出现染色体变异C.能特异性地对着丝点蛋白发挥作用D.可能导致个体患免疫缺陷病3.(2013·辽宁五校协作体)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脊髓、下丘脑属于中枢神经系统B.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C.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D.位于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4.(2013·河北石家庄补充测试)下图表示兴奋的传导和传递过程以及膜电位变化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轴突膜处于bc段时,钠离子大量内流,消耗ATPB.轴突膜处于ce段时,钾离子大量外流,不消耗ATPC.轴突膜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D.A处只有在兴奋传到后才能合成神经递质5.(2013·广东湛江二模)下列关于人体部分细胞及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细胞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B.B细胞的细胞膜上具有识别淋巴因子的受体C.是否具有细胞核可区别成熟红细胞与T细胞D.感染HIV能够使人体丧失非特异性免疫能力6.(2013·广东深圳二模)去除垂体后,大鼠淋巴细胞的数量和淋巴因子的活性明显下降。
垂体、下丘脑与免疫细胞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联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下丘脑不属于内分泌腺B.细胞Y的增殖能力大于XC.细胞X与Y的RNA不同D.物质甲为淋巴因子7.(2013·广东深圳二模)接近人体的蚊子,可借助汗液散发出的体味寻找适合的部位叮咬。
叮咬部位因释放组织胺而出现红肿现象,并产生痒感。
以下分析合理的是()A.组织胺使毛细血管通透性下降B.红肿等过敏反应存在个体差异C.“汗气”为蚊子传递了物理信息D.产生痒觉的中枢是下丘脑8.(2013·广东韶关二模)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下列属于体液免疫功能的是()A.裂解病毒感染的细胞B.合成抗体抑制病菌繁殖C.分泌淋巴因子以增强免疫效应D.分泌溶菌酶杀灭病原体10.(2013·广东汕头二模)右图表示人体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可在⑤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B.若抑制某神经元的呼吸作用,将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递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都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D.在②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大脑皮层会产生痛觉11.(2013·广东汕头二模)根据右图分析神经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此图为突触前膜,则其兴奋时B面电位为正B.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②⑤有关C.若此图为突触后膜,则突触间隙位于图示膜的A面D.若将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层平展在空气—水界面上,则④与水面接触12.(2013·广东揭阳二模)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下丘脑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B.垂体通过下丘脑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C.溶菌酶破坏侵入机体的细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神经递质和激素发挥作用后均不会失活13.(2013·广东惠州二模)将记录仪的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神经纤维膜外的a、c两点,c点所在部位的膜已被损伤,其余部位均正常。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业水平必修3第2章单元测试题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必修3 第2章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
则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A.②④B.①④C.①②D.②⑤2.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突触完成的信号转换模式为()A.电信号→电信号→电信号B.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化学信号→化学信号→化学信号D.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3.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兴奋时电位变为“外正内负”B.兴奋部位的局部电流在膜内是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C.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D.兴奋可在两个神经元之间双向传导4.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A.刺激强度的大小B.感受器的兴奋性C.突触数目的多少D.效应器的兴奋性5.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关于神经兴奋的产生和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个神经元都要产生兴奋B.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是a→b→c→dC.在b、c、d之间的神经冲动传导都是双向的D.神经冲动由c传向d需要消耗A TP6.下列生理活动属于神经调节的是()A.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氨基酸B.躯体运动时骨骼肌的运动C.皮肤伤口处,吞噬细胞对病菌的吞噬作用D.青春期出现第二性征7.下列关于抗利尿激素分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喝水多,抗利尿激素分泌多B.喝水少,抗利尿激素分泌多C.喝水少,抗利尿激素分泌少D.出汗多,抗利尿激素分泌少8.切除幼年狗的垂体之后,不但会停止生长,还会出现食欲不振、行动迟缓等症状,原因是()A.垂体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B.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减少C.垂体分泌的甲状腺素减少D.垂体能控制甲状腺的分泌活动9.下列关于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上的传递途径,不正确...的是()A.轴突→突触→神经元细胞体→轴突B.轴突→突触→树突→神经元细胞体C.树突→神经元细胞体→轴突→突触D.树突→突触→轴突→神经元细胞体10.人受惊吓时,体内某物质在血液中的浓度比正常时要高,这种物质最可能是()A.激素B.血糖C.酶D.抗体11.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12.当人体长时间大量运动时,血液中的葡萄糖等营养物质会被大量消耗,此时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的变化是()A.胰岛A细胞活动加强,胰岛B细胞活动减弱B.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活动都加强C.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活动都减弱D.胰岛A细胞活动减弱,胰岛B细胞活动加强13.下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
(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二章测试题

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检测题命题者:韩晓燕审查:生物备课组一、单项选择题( 2 分× 35=70 分)1.对内环境的阐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内环境是指体液B.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C.内环境是指细胞内液D。
内环境指的是组织液、血浆和体腔液2.在以下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构成成分的是()A.血红蛋白B.葡萄糖C.二氧化碳和氧D.氨基酸3.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A .血浆、体液、体液B.血液、体液、淋巴C.血浆、组织液、淋巴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4. 人体内对内环境稳态起调理作用的系统是()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B 、循环系统和运动系统C、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 D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5.以下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血浆成分溢出毛细血管就成为组织液 B .组织液浸透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C.组织液浸透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 D .淋巴溢出毛细淋巴管壁就成为组织液6.直接参加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互换的系统是()A.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B.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C.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D.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7. 人激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 会:()A. 大于 7.35 ~B.远小于~C. 保持在 7.35 ~D.坚固在3~48.体液是动物及人体内含有的液体,它包含()①细胞内液②血浆③淋巴④组织液⑤消化液A .①③⑤B .①②③C.②③④ D .①②③④9.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 CO2:气体以保持呼吸中枢的欢欣性。
这属于()A.神经调理B.体液调理C.激素调理D.内分泌调理10.当人吃了过咸的食品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浸透压的调理过程有以下几步,此中正确的选项是①下丘脑浸透压感觉器欢欣②大脑皮层欢欣产生渴觉③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添④摄水量增添⑤减少尿的排出()A.①→②→③→④→ ⑤B.② → ① → ④ → ③ → ⑤C. ① →②→ ④或①→ ③ → ⑤D.② → ① → ④或②→ ① → ③ → ⑤11.对两只生长情况同样、健康的幼兔做以下办理:甲兔切除甲状腺,乙兔按期注射甲状腺激素。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解析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1.对体温调整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胰岛素分泌缺乏产热也将缺乏B.醛固酮通过影响盐的排泄调整体温C.胰高血糖素分泌缺乏时,血糖不能保证正常产热所需D.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在产热上是拮抗的2.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3.下图能正确反映人体内促甲状腺激素(TSH)与甲状腺激素(TH)含量改变的是 ( )4.右图是人体某项生命活动调整过程的示意图。
据图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图可以表示体液调整或神经调整的过程B.假如细胞1是垂体细胞,细胞2可以表示甲状腺细胞C.假如细胞1是胰岛B细胞,则细胞2只能表示肝细胞D.细胞1的分泌物,只能是蛋白质类物质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抗体不肯定是蛋白质,但吞噬细胞肯定是免疫细胞②抗原不肯定必需经过吞噬细胞的处理才传递给B细胞,但肯定须要经过吞噬细胞的处理才传递给T细胞③含有致病基因不肯定会患遗传病,但遗传病患者肯定含有致病基因④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不肯定一样,但形态大小一样的肯定是同源染色体(不考虑变异)⑤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有可能含等位基因,但一个染色体组内肯定不含等位基因(不考虑变异)⑥常染色体上的某种遗传病在雌雄群体中的发病率肯定相等;但在一对亲本的杂交试验中,某种遗传病在雌雄群体中的发病率相等,此病不肯定是常染色体遗传病。
(群体够大,无致死)A.②④⑤B.①③⑤C.①④⑤D.②⑤⑥6.关于人体免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内B细胞缺陷,虽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对器官移植产生免疫排挤反响B.一个白细胞可吞噬几个细菌,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C.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都须要巨噬细胞D.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中,第二、第三道防线都属于特异性免疫7.结扎小狗的胰管,正常进食,小狗出现的病症是()A.生长发育马上停顿B.血糖浓度明显上升C.消化不良D.尿量削减,体温偏高8.下列四组中,对血糖的稳定起作用的一组是A.胰岛、肝、消化腺 B.胰岛、唾液腺、垂体、肝C.胰岛、门静脉、肝 D.胰岛、肝、肾小管9.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干脆联络的活动是( )A.边看电视边吃零食B.运发动长跑竞赛中,听到“加油”声,加速冲刺C.叩击膝盖下方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D.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挚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名字10.由细胞分泌的只能作用于特定靶细胞的化合物是( )A.消化酶 B.抗体C.抗利尿激素 D.神经递质11.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表的a、b两极置于膜外,在x 处赐予相宜刺激,测得电位改变如图乙所示。
(完整word版)生物必修三第二章测试题

生物必修三第二章测试题一、选择题〔 20x2=40 分〕1.当盲人用手指“阅读盲文〞时,参加此过程的高级神经中枢是() A.语言中枢B.躯体感觉中枢C.躯体运动中枢D.以上三项都有2. 吞噬细胞不参加以下哪一过程()A.第二道防线,吞噬、消灭侵入机体的抗原B.第三道防线,对病原体的摄取、办理和呈递C.第三道防线,吞噬、消化抗体和抗原结合形成的积淀或细胞企业D.第三道防线,攻击靶细胞使其裂解死亡3. 以下关于人体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记忆 B 细胞再次碰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后能迅速产生抗体B.B细胞、 T 细胞和浆细胞碰到抗原刺激后能不断进行分裂C.一个浆细胞内的基因数量与其产生的抗体数量是相同的D.效应 T 细胞能特异性鉴别靶细胞,并使其裂解释放抗原4.以下关于人体免疫的表达中,不正确的是〔〕...A.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中,在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也有分布B.效应 T 细胞能释放搅乱素C.病毒感染人体时,只能依靠细胞免疫发挥作用D.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互相当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5.如图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治表示图.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①当碰到寒冷刺激时,a、 b、c、 d 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②c、 d 激素分泌增加,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③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④下丘脑拥有浸透压感觉器功能,同时能合成、分泌 e 激素⑤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经过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治体温⑥上图所示的神经调治过程中,肾上腺、皮肤均为效应器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⑤D.④⑤⑥6. 目前我国好多地方有方案地接种“甲流疫苗〞,接种该疫苗后在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响是()A.B 细胞、 T 细胞和浆细胞碰到刺激后都不断进行分化B.T 细胞受刺激后释放淋巴因子和形成相应的效应T 细胞C.吞噬细胞受刺激后能特异性鉴别流感病毒D.“甲流疫苗〞与病毒结合使其失去侵染宿主细胞的能力7.依照所学知识判断以下几种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①胸腺在免疫中的作用是先分化出造血干细胞,进而分化出T 细胞②过敏反响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响③浆细胞产生的抗体能对任何病毒起免疫作用④吞噬细胞、T 细胞、 B 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均能鉴别抗原⑤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 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⑥自己免疫病和艾滋病都是机体免疫功能不强或弊端造成的A.②⑥B.②⑤C.③⑤D.①④8.某患者一只眼球受伤以致晶状体破裂,假设不马上摘除,那么另一只健康眼睛也将失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必修3第二章单元检测题命题人:宝石中学薛巧慧班别__________ 座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说明:本试卷检测学生对必修3第二章相关知识的理解及应用能力。
本试卷共100分,90分钟完成一、单选题(2分×22=44分)1.某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开,一般情况下()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D.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2.脊神经的前根和后根都是由神经纤维组成的,分别属于神经元的 ( )A.轴突和树突B.树突和轴突C.轴突和轴突D.树突和树突3.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突触小体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为()A、电信号→电信号B、电信号→化学信号C、化学信号→化学信号D、化学信号→电信号4.手偶然碰到针尖时产生的反应是()A.痛和缩手同时出现 B.先感觉到痛,接着缩手C.先缩手,接着感觉到痛 D.无法确定先后顺序5.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 )A.刺激强度的大小B.感受器的兴奋性C.中枢突触数目的多少D.效应器的兴奋性6、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7.下列激素中,既能促进机体某些部位的活动,又能抑制另外一些部位活动的一组是()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促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见P28图2-11)8.结扎小狗的胰管,正常进食,小狗出现的症状是()A生长发育立即停止 B血糖浓度明显升高 C消化不良 D尿量减少,体温偏高9.切除小狗的垂体之后,小狗不但会停止生长,还会出现食欲不振、行动迟缓等症状,原因是A. 垂体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B.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减少C.垂体分泌的甲状腺素减少D.垂体能控制甲状腺的分泌活动10.(2004年江苏)下列各组分泌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的是()A唾液腺、垂体、肠腺 B.肾上腺、甲状腺、胰岛C睾丸、汗腺、皮脂腺 D.卵巢、胃腺、肝脏11.为了观察小狗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病变,可以采取哪项实验措施 ( )A.切除发育正常的小狗的甲状腺体B.向甲状腺功能不足的小狗注射一定剂量的甲状腺激素C.用碘制剂连续饲喂发育正常的小狗D.用甲状腺制剂连续饲喂发育正常的小狗12、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这属于()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激素调节D.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13、在闷热的房间里开会,有的人容易打“哈欠”,其调节方式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激素调节14.运动员在长跑比赛中,会出现呼吸极度困难、腿酸痛,甚至有不想再跑的念头,但是当听到震耳的“加油”声后,却能加速冲刺,其主要调节过程是()A.声音→神经系统→心血管活动增强→促进有氧呼吸B.声音→神经系统→甲状腺素增高→促进无氧呼吸C.声音→神经系统→甲状腺素增高→促进有氧呼吸D.声音→神经系统→肾上腺素增高→促进无氧呼吸15、遇海难而漂浮在海面的人,因缺乏淡水,此人()A.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 B.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减少C.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增加 D.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减少16.某人患急性肠胃炎引起腹泻,医生给予补充生理盐水(﹪)其首要目的是()A提供能量 B维持水分代谢的平衡 C供给营养 D维持无机盐代谢平衡17.下图中A-D的体温调节中,哪一途径表示人体持续生活在过冷环境中,并可能导致死亡(18.当抗原首次入侵机体时,分化为浆细胞的是()A.吞噬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记忆细胞19. (04广东)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A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增强 B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减弱C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减弱 D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增强20.病毒侵入人体后,血液会出现相应的抗体。
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及合成抗体的细胞器分别是()A氨基酸和核糖体 B氨基酸和高尔基体C核苷酸和核糖体 D核苷酸和高尔基体21、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A.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B.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无传染性C.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发应22.下列属于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的分别是()A.注射胸腺素,口服抗体B.注射卡介苗,输入抗体C.注射麻疹疫苗,口服球蛋白D.移植胸腺,输入淋巴因子二、多选题(3分×11=33分)23、以下行为不可以传染艾滋病的是()A.与艾滋病人共同进餐 B.与艾滋病人共用剃须刀 C.与艾滋病人握手 D.与艾滋病人拥抱24、下列不属于过敏反应特点的是()A.发作迅速,反应强烈 B.消退较慢 C.一般会破坏组织细胞 D.没有明显的遗传倾向25. (04江苏)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
下列属于免疫过程的是()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B.移植的器官被排斥C.抗SARS病毒的抗体清除SARS病毒D. 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26、当猫看电视时,电视屏幕上的图像引起猫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兴奋,经插入猫脑内的电极记录神经膜电位变化;当兴奋产生时,对该电位变化不正确的表述是()A.神经膜离子分步内负外正 B.Na+大量进入神经细胞内C.K+大量进入神经细胞内 D.神经冲动沿神经纤维膜单向传导27.当盲人用手指“阅读”盲文时,参与此过程的高级中枢是 ( )A.语言中枢B.身体感觉中枢C.躯体运动中枢D.视觉中枢28、当人在秋风中瑟瑟发抖时,会升高的激素是()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促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激素D.性激素29、下列与高等动物的激素调节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猪阉割后有利于育肥 B.给青鱼注射鲤鱼垂体的提取物能促进青鱼卵巢成熟C.两只公鸡相斗时,鸡毛会竖起 D.雄鹿到一定年龄后,会长出发达的鹿角30.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 ( )A生长激素B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D性激素31、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是()(多选)A.调节准确、快速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C.调节物都是内分泌腺产生的D.调节作用范围广泛32、关于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之间的关系正确的叙述是()A.大部分内分泌腺的激素分泌都受神经系统的控制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C.各项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同时也受激素的调节D.性行为的形成主要由性激素调控(在动物的各项生命活动中一般同受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但神经调节处于主导地位)33.下列属于人体效应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是()A干扰素 B抗原 C抗体 D白细胞介素三、非选题(每空1分)34.回答下列有关神经冲动传导的问题:(1) 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若规定细胞膜外表面为零电位,则细胞膜内表面的电位是___ ___(正、负或零)电位。
(2)产生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__ ____透过细胞膜向外扩散比___ ___向内扩散更容易。
(3)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内外表面离子的分布情况是_______ _____。
(4)下图表示三个突触连接的神经元。
现于箭头处施加以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 ( )和b处、b和c处、c、d和e处、b、c、d和e处(5)当动作电位刚通过神经纤维,细胞膜又恢复为静息电位时,发生的离子移动主要是 ( )+经主动转运出膜外 +经主动转运出膜外+经被动转运入膜内 +经被动转运入膜内36如图为突触的结构,并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
据图回答:(1)图中的结构涉及到个神经元,含有个突触。
(2)如果B受刺激,C会兴奋;如果A、B同时受刺激,C不会兴奋。
由此判断A、B释放递质的性质依次是、。
(3)细胞合成的递质,经过加工,形成突触小泡,释放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反应。
“受体”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这种细胞膜外的结构称为。
(4)已知ab=bd,则刺激b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次,如刺激c点,则偏转次。
37、某患者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则另一只健康眼睛也将失明。
其主要原因是流出的晶状体蛋白进入血液后成为,进而使T 淋巴细胞活化,同时使B淋巴细胞致敏,随后由细胞分泌促进致敏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和,产生的抗体将攻击另一只眼球组织。
由此引起的眼疾在免疫学上称为病。
下图所示为某一传出神经元与肌细胞之间的突触。
(1)突触是由图中的构成的,①中的物质称为,这是一种化学信号物质,肌细胞对该物质的识别功能与肌细胞膜上的有关。
(2)与突触前膜相对的肌细胞膜形态具有明显的特点,其意义是,有利于神经递质的作用。
(2分)(3)兴奋通过突触的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的速度慢的原因是:的过程需要相当的时间(约~1毫秒)。
(2分)答案一、二选择题1-5DCBCC 6-10BCCDB 11-15DBCAA 16-20BBCDA 21-22CB23ACD 24BCD 25ABC 26ACD 27ABC 28ABC 29ABD 30AD 31BD 32ABC 33AD三、非选题34. (1)负(2) K+ Na+ (3)内正外负(4) C (5) B35.自身抗原效应T(淋巴) 淋巴因子效应B(淋巴)细胞记忆(B淋巴)细胞自身(特异性)免疫36.(1)3 2 (2)抑制性递质兴奋性递质(3)高尔基体糖蛋白糖被(4)2 137.(1)②③④神经递质糖蛋白(或蛋白质)(2)扩大了突触后膜的面积(3)神经递质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