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中图版必修2课后训练: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基因 含解析 精品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中图版高一必修2练习:3.2.3_基因与性状_word版

 高中生物中图版高一必修2练习:3.2.3_基因与性状_word版

基础巩固1.下列关于基因与性状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对相对性状可由多对基因控制B.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C.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一定得到表现D.基因型相同,表现型就相同答案 D解析生物的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才相同。

2.同一株水毛茛,浸在水中的叶与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形态不同,原因是()A.基因发生了改变B.环境决定生物的性状C.基因未发生改变,性状受环境的影响D.水中叶片脱落了答案 C解析既然是同一株水毛茛,说明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只是二者生活的环境不一样,因为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和外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3.人类发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在于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其变化的方式是基因内()A.碱基对发生改变(替换)B.增添或缺失某个碱基对C.增添一小段DNAD.缺失一小段DNA答案 A解析基因分子结构的改变是组成基因的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

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控制合成血红蛋白分子的基因的一个碱基对发生了突变,由T—A→A—T。

4.如果将一个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血液输给一个血型相同的正常人,正常人将()A.产生基因突变,使此人患病B.无基因突变,性状不遗传给此人C.产生基因重组,将病遗传给此人D.无基因重组,此人无病,其后代患病解析将贫血人的血液输入正常人体内后并不改变正常人的遗传物质,不会因此而发生遗传物质、遗传性状的改变。

5.下图中,基因A与a1、a2、a3之间的关系不能表现的是()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正常基因与致病基因可以通过突变而转化D.图中基因的遗传将遵循自由组合规律答案 D解析从图中看出,基因A与a1、a2、a3之间的关系是等位基因,它们是由于突变而产生的复等位基因。

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可逆性等特点。

自由组合规律研究的是位于两对及两对以上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传递规律,因此几对基因既不可能存在于同一个体的同一细胞中,更不可能同时遵循自由组合规律。

2021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3.2.1-3.2.2认识基因 基因的表达课时作业 中图版必修2

2021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3.2.1-3.2.2认识基因 基因的表达课时作业 中图版必修2

2021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3.2.1-3.2.2认识基因基因的表达课时作业中图版必修2一、基础全面练(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xx·海南高考)下列是某同学关于真核生物基因的叙述:①携带遗传信息②能转运氨基酸③能与核糖体结合④能转录产生RNA⑤每三个相邻的碱基组成一个反密码子⑥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词:“真核生物基因”。

(2)关键知识: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基因突变。

【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相关知识。

基因是指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①DNA能携带遗传信息;②转运氨基酸的是tRNA,不是DNA;③能与核糖体结合的是mRNA,不是DNA;④能转录产生RNA的是DNA;⑤反密码子是tRNA上的3个碱基;⑥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为基因突变。

根据以上分析,故B项正确。

【加固训练】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B.基因全部存在于细胞核中C.基因是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D.基因是DNA分子上任意一个片段【解析】选C。

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有的DNA存在于细胞质或拟核中;每个DNA分子可以分为许许多多的片段,其中有的能够控制生物的性状,有的却不能控制生物的性状,能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特定片段称为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也就是一个基因,它是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而不是DNA分子上任意一个片段。

2.(xx·济宁模拟)下面是4种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对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可表示胰岛细胞中胰岛素合成过程中的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B.乙可表示逆转录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繁殖时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C.丙可表示DNA病毒(如噬菌体)在宿主细胞内繁殖时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D.丁可表示RNA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繁殖过程中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解析】选A。

高中生物必修2 第二章 课后练习答案与提示

高中生物必修2 第二章  课后练习答案与提示

高中生物必修2(人教版)《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课本练习答案与提示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七)第一小节练习基础题 1.(1)√(2)×(3)×(4)× 2.B 3.D。

4.(1)①这个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

因为该细胞中出现了四分体。

②该细胞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

③该细胞有2对同源染色体。

其中染色体A与C,A与D,B与C,B与D是非同源染色体。

④细胞中a与a′,b与b′,c与c′,d与d′是姐妹染色单体。

⑤该细胞分裂完成后,子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

⑥参见教科书图2 2。

(2)① 4条。

② B,D;B,C。

拓展题提示:不一定。

若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比如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有一对或几对没有分别移向两极而是集中到一个次级精(卵)母细胞中,再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就会比正常的多一条或几条染色体。

再如减数分裂过程(无论第一次分裂还是第二次分裂)中,染色体已移向细胞两极,但因某种原因细胞未分裂成两个子细胞,这样就可能出现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加倍的现象。

如果上述现象出现,则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就会出现异常,由该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也不正常。

由于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生物体的性状又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那么当该个体的遗传物质出现异常时,该个体的性状也会是异常的。

例如,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遗传病患者就是由含有24条染色体(其中21号染色体是2条)的精子或卵细胞与正常的卵细胞或精子结合后发育成的。

(八)第二小节练习基础题 1.(1)√(2)√(3)√2.提示:配子形成过程中,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可能互换部分遗传物质;中期时,同源染色体随机排列在细胞赤道板两侧,导致了配子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因此,配子中染色体组成是多样的。

受精作用又是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因此,后代的性状表现是多样的。

2019-2020学年中图版生物必修二讲义:第3单元 第2章 第1节 认识基因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中图版生物必修二讲义:第3单元 第2章 第1节 认识基因 Word版含答案

第二章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第一节认识基因学习目标 1.概述基因的概念及其发展。

2.举例说明基因的现代含义。

3.列举脱氧核糖核苷酸、基因、DNA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重点)一、基因概念的发展1.“基因”的提出(1)1865年,孟德尔首次提出“遗传因子”,并认识到它具有两个基本属性:①世代相传。

②决定遗传表达。

(2)1909年,丹麦遗传学家约翰逊首次提出并使用“基因”这个名词。

其含义与“遗传因子”完全一致。

2.染色体外基因:真核生物的线粒体基因和叶绿体基因,原核生物的拟核和质粒。

3.基因概念的发展(1)摩尔根:发表《基因论》,提出一条染色体上含有许多基因,基因以线性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的特定位置上。

(2)比德尔和泰特姆:通过实验提出“一基因一酶说”为进一步认识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后来又有人提出“一个基因一个肽链”的学说。

(3)艾弗里:最终证实了基因的本质是DNA。

(4)沃森和克里克:1953年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为进一步探明基因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人们对基因的认识发展到了分子水平,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段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的功能单位,可编码一段肽链或者编码一段RNA。

(5)雅各布和莫诺:1961年证明基因在结构或功能上是可分的,在功能上可分为:①负责编码某种蛋白质的:结构基因;②负责调节其他基因的功能:调节基因;③起调控作用:启动基因、操纵基因。

二、基因的现代含义1.基因的结构特点(1)断裂基因大多数真核生物的基因的编码序列在DNA分子上不是连续的,而是被不编码的序列隔开,称为断裂基因。

其中的编码序列称为外显子,非编码序列称为内含子。

断裂基因往往由一些交替存在的外显子和内含子构成。

(2)重叠基因指两个基因共用一段重叠的核苷酸序列。

(3)可动基因在染色体上通过某种方式从一个位置转移到另外一个位置的基因,称为可动基因,也叫作转座因子。

2.基因的概念基因是遗传的基本物质和功能单位,它携带了逐代传递的信息,是组成一个转录区域和转录调节的一段DNA序列。

生物中图版必修2课后训练: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三节基因

生物中图版必修2课后训练: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三节基因

基因与形状练习一、选择题1 以下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自然状态下生物的突变率是很低的B.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C.突变后的性状都不能遗传给后代D.生物体所发生的突变一定是有害的2 下图为马的生活史,有关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有丝分裂发生在a、d ②基因重组发生在c ③基因突变可发生在a、b、d ④d过程有基因的复制、转录和翻译A.①②③ B.①④C.①③④ D.②③④3 (2010·福建理综)下图为人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

已知WNK4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1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

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

①②③④甘氨酸:GGG↓ ↓↓ ↓ 赖氨酸:AAA、AAGWNK4 …G G G A A G C A G …谷氨酰胺:CAG、CAA基因…C C C T T C G T C … 谷氨酸:GAA、GAG丝氨酸:AGC↓丙氨酸:GCA天冬酰胺:AAU正常蛋…甘氨酸赖氨酸谷氨酰胺…白质1168 1169 1170A.①处插入碱基对G—CB.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C.③处缺失碱基对A—TD.④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4 长期接触X射线的人群产生的后代中遗传病发病率明显提高,主要是由于该人群生殖细胞发生了()。

A.基因重组 B.基因分离C.基因互换 D.基因突变5 一种植物在正常情况下只开红花,但偶然会开出一朵白花,如果将白花种子种下去,它的后代全部开白花,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

A.自然杂交 B.自然选择C.基因突变 D.基因重组6 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有性生殖可导致基因重组B.等位基因的分离可导致基因重组C.细菌分裂时发生基因重组D.无性生殖可导致基因重组7 (2011·江苏卷改编)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变异是()。

A.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D.着丝粒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8 (2011·安徽理综)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碘能力。

必修2:认识基因(中图版)

必修2:认识基因(中图版)

C.编码区上游和编码区下游的DNA序列组成
D.能转录相应信使RNA的序列组成
2、在一个真核细胞基因的编码区中,有两个 外显子和一个内含子,测得一个外显子有126 个碱基,另一个外显子有180个碱基,内含子
有36个碱基,那么这个编码区的碱基编码序列
D 最多能编码的氨基酸个数是▁▁▁▁▁。
A.114个
编码区
非编码区
编码区下游
RNA聚合酶能够识别调控序列中的结合位点,并与其 结合。转录开始后,RNA聚合酶沿DNA分子移动,并与 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转录完毕后,RNA 链释放出来,紧接着RNA聚合酶也从DNA模板链上脱落
下来。
一 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
与RNA聚合酶 结合位点
AGGTCACGTCG T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CAGTGCAGC RNA聚合酶
C.171个
B.
D.
57个
51个
一 原核细胞的基因
与RNA聚合酶 结合位点
AGGTCACGTCG TCCAGTGCAGC AGGUCACG UC G RNA聚合酶
一 原核细胞的基因
与RNA聚合酶 结合位点
AGGTCACGTCG TCCAGTGCAGC AGGUCACG UC G
一、原核细胞的基因
编码区
能够转录为相应的信使RNA,进而指 导蛋白质的合成,也就是说能够编码 蛋白质 (编码序列)
外显子的碱基对在整个基因 碱基对中所占的比例
如:人的血红蛋白中,有一种蛋白质叫做β-珠蛋白, 它的基因有1700个碱基对,其中有3个外显子和 2个内含子,能够编码146个氨基酸,其外显子的 碱基对在整个基因碱基对中所占的比例是多少
146×3÷1700×100%=26% 人的一种凝血因子的基因,在它的186000个碱 基对中,有26个外显子和25个内含子,能够编码 2552个氨基酸,其外显子的碱基对在整个基因碱 基对中所占的比例是多少 2552×3÷186000×100%=4%

部编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基因的本质带答案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

部编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基因的本质带答案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基因的本质带答案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单选题1、下列研究工作中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是A.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B.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C.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2、在DNA分子模型的构建实验中,若仅用订书钉将脱氧核糖、磷酸、碱基连为一体并构建一个含10对碱基(A有6个)的DNA双链片段,那么使用的订书钉个数为()A.58B.75C.82D.883、下列关于在探索遗传物质过程中相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艾弗里实验证明DNA是转化因子的同时,也可说明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效率很低B.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中不能证明含RNA的生物中RNA是遗传物质C.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液体悬浮培养后可在培养液中观察到光滑型菌落D.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转化形成的S型菌和野生型S型菌的遗传信息不同4、下列有关DNA研究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根据DNA衍射图谱有关数据推算出DNA呈双链B.通过DNA酶处理叶绿体,发现细胞质DNA的存在C.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和差速离心法证明DNA半保留复制D.用32P和35S同时标记噬菌体并侵染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5、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②大肠杆菌主要的遗传物质是DNA ③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④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⑤水稻的遗传物质是DNAA.①②B.③⑤C.②③⑤D.①③⑤6、科学家曾提出DNA复制方式的三种假说: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和分散复制(图1)。

对此假说,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图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代细菌DNA离心后,试管中出现1条中带,说明DNA复制方式一定是半保留复制B.第二代细菌DNA离心后,试管中出现1条中带和1条轻带,说明DNA复制方式一定是全保留复制C.结合第一代和第二代细菌DNA的离心结果,说明DNA复制方式一定是分散复制D.若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继续培养至第三代,细菌DNA离心后试管中会出现1条中带和1条轻带7、基因作为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可能在复制等时期发生碱基序列的改变,从而改变遗传信息。

高中生物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基因的表达课后训练(含解析)中图版必修2(最新整理)

高中生物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基因的表达课后训练(含解析)中图版必修2(最新整理)

基因的表达一、选择题1 mRNA产生与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分别是( )。

A.细胞核与线粒体 B.内质网与核糖体C.细胞核与核糖体 D.内质网与高尔基体2 下图为以mRNA为模板翻译形成多肽链的过程.对此过程的正确理解是()。

A.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从右向左B.三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翻译C.图中表示3条多肽链正在合成,其氨基酸顺序可能不同D.此图能说明翻译形成多肽链是以多聚核糖体的形式进行的3 若一段信使RNA有60个碱基,其中A有a个,G有b个,那么,转录这段信使RNA分子的DNA分子片段中,A和G的个数至少一共有( )。

A.(a+b)个 B.(a+b)/2个C.40个 D.60个4 一个tRNA一端碱基序列是CUG,则它搬运的氨基酸所对应的DNA模板链的碱基序列是()。

A.CTG B.GUC C.GAC D.CAG5 下列为某一段多肽链和控制它合成的DNA双链的一段。

“—甲硫氨酸—脯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缬氨酸—”密码子表:甲硫氨酸AUG 脯氨酸CCA、CCC、CCU苏氨酸ACU、ACC、ACA 甘氨酸GGU、GGA、GGG缬氨酸GUU、GUC、GUA根据上述材料,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A.这段DNA中的①链起转录模板的作用B.决定这段多肽链的密码子依次是AUG、CCC、ACC、GGG、GUAC.这条多肽链中有4个“-CO-NH—"的结构D.若这段DNA的②链右侧第二个碱基T被G替代,这段多肽链中将会出现两个脯氨酸6 (2010·广东理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NA 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B.每种氨基酸仅由一种密码子编码C.DNA复制就是基因表达的过程D.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7 (2010·海南卷)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遵循中心法则B.DNA中的遗传信息是通过转录传递给mRNA的C.DNA中的遗传信息可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D.DNA病毒中没有RNA,其遗传信息的传递不遵循中心法则8 已知AUG、GUG为起始密码子,UAA、UGA、UAG为终止密码子,某信使RNA的碱基排列顺序如下:AUUCGAUGAC……(10个碱基)……CUCUAGAUCU,则此信使RNA控制合成的多肽链最多含有多少个肽键?()A.4 B.5 C.6 D.79 某条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 778,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10,如考虑终止密码子,则编码该多肽的基因长度至少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基因练习
一、选择题
1 真核细胞的一个结构基因只能编码一种蛋白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编码序列包括一个外显子和一个内含子
B.它的编码序列包括一个外显子和多个内含子
C.它的编码序列是指内含子
D.它的编码序列称为外显子
2 (2011·广东六校联考)细胞内与遗传有关的物质,从复杂到简单的结构层次是()。

A.DNA→染色体→脱氧核苷酸→基因
B.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
C.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
D.DNA→染色体→基因→脱氧核苷酸
3 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每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
B.三者都是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C.都能复制、分离和传递,且三者行为一致
D.在生物的繁衍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和基因的行为
4 (2011·江苏苏北四市调研)科学研究发现,小鼠体内HMGIC基因与肥胖直接相关。

具有HMGIC基因缺失的实验鼠与作为对照的小鼠,吃同样多的高脂肪食物,一段时间后,对照组小鼠变得十分肥胖,而具有HMGIC基因缺陷的实验鼠体重仍然保持正常,说明()。

A.基因在DNA上 B.基因在染色体上
C.基因具有遗传效应 D.DNA具有遗传效应
5 (2011·辽宁开原高中五校联考)可以从下列哪个选项中得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结论?()
A.基因和染色体都在细胞中
B.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C.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不分离,而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要分离
D.卵细胞中不含有等位基因,也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6 下列关于遗传信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B.遗传信息主要是通过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的
C.生物体内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DNA分子上
D.遗传信息即生物表现出来的性状
7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全部在染色体上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
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8 下列关于基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C.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D.基因是染色体的一段
9 孟德尔在阐明“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时,认识到“遗传因子”具有的特性是()。

①遗传因子是由蛋白质组成的②遗传因子是由核酸组成的③遗传因子是世代相传的④遗传因子是决定遗传表达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 确认两个基因是相同基因的依据是两者()。

A.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B.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
C.控制相对性状
D.具有相同的碱基排列顺序
二、非选择题
11 下图表示大肠杆菌中与乳糖代谢有关的基因结构,完成下面有关的问题。

(1)图中标出的四种基因是按基因的__________划分的。

(2)已知上图中的四个基因都与大肠杆菌乳糖代谢有关,其中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基因是________。

(3)已知启动子在结构基因控制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当环境中没有乳糖时,调节基因能够控制合成一种叫做阻抑物的蛋白质,能与操作子紧密结合,从而阻碍启动子对结构基因发挥调控作用。

试解释阻抑物与操作子结合后,启动子不能发挥作用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此可见,各个基因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12 下图表示一个DNA分子上的三个片段A、B、C,请完成下列问题。

(1)片段A和C之所以能称为基因,是因为它们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片段A和C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片段A和B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般情况下,在一个DNA分子中类似于B的片段的长度要________类似于A的片段的长度。

参考答案
1 解析:真核细胞中一个结构基因只能编码一种蛋白质,这种蛋白质由基因中的外显子所编码。

由于真核细胞中的结构基因是不连续的,也就是说,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外显子)被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内含子)隔开,故不可能只有一个外显子。

答案:D
2 解析: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基因是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本单位是4种脱氧核苷酸,其遗传信息蕴藏于4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

答案:C
3 解析:DNA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染色体是细胞内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基因是遗传物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故B项错误。

答案:B
4 答案:C
5 答案:B
6 解析: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遗传信息控制生物的性状。

答案:D
7 答案:B
8 解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碱基)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而染色体上除含有DNA外,还含有蛋白质,因此D项是错误的。

答案:D
9 答案:C
10 解析:基因中碱基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如果两个基因相同,其基因中的碱基排列顺序一定相同,否则两基因就不同,而位于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的基因可能是等位基因,二者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答案:D
11 解析:(1)基因按功能可以分为结构基因、调节基因和起调控作用的启动基因、操纵基因。

(2)启动基因和操纵基因由于不编码任何蛋白质或RNA,称为启动子和操作子。

(3)调节基因分泌的阻抑物蛋白质能与操作子紧密结合,但却阻碍了启动子对结构基因发挥调控作用,这说明启动子与操作子这两个基因可能共用一段重叠的核苷酸序列。

由此可见,各个基因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和调节的关系。

答案:(1)功能(2)P(启动子)和O(操作子)(3)启动子与操作子这两个基因可能共用一段重叠的核苷酸序列(重叠基因)(4)相互制约和调节
12 答案:(1)一段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能控制一定的生物性状(2)其内部的遗传信息即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或数目不同(3)片段B中的碱基序列不携带遗传信息,不具有遗传效应(4)大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