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河北语文单招考试真题

河北语文单招考试真题

选择题:
下列哪部作品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
A. 《红楼梦》
B. 《西游记》(正确答案)
C. 《水浒传》
D. 《三国演义》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句诗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王安石(正确答案)
C. 李白
D. 苏轼
下列哪个成语与“卧薪尝胆”的故事相关?
A. 破釜沉舟
B. 三顾茅庐
C. 忍辱负重(正确答案)
D. 指鹿为马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A. 悲壮豪迈
B. 忧郁沉闷
C. 豁然开朗(正确答案)
D. 凄清哀婉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四大名著”?
A. 《西游记》
B. 《聊斋志异》(正确答案)
C. 《红楼梦》
D. 《水浒传》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句诗的作者是?
A. 李清照
B. 李白(正确答案)
C. 杜甫
D. 王维
下列哪个词语与“孟母三迁”的故事有关?
A. 勤奋好学
B. 环境育人(正确答案)
C. 坚持不懈
D. 尊老爱幼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愤慨不平
B. 孤独思乡(正确答案)
C. 豪情壮志
D. 闲适恬淡
下列哪部作品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A. 《儒林外史》
B. 《西厢记》
C. 《红楼梦》(正确答案)
D. 《镜花缘》。

2016年河北省单招考试语文试题4

2016年河北省单招考试语文试题4

2016年河北省单招考试语文试题4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恬静(tián)凝聚(níng)锐不可当(dǎng)B. 祈祷(qí)琐屑(xuè)头晕目眩(yūn)C. 停泊(bó)酝酿(niàng)气冲斗牛(dǒu)D. 褶皱(zhě)刹那(chà)如法炮制(pào)2.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A. 强迫/倔强称心/对称B.殉情/徇私处所/惩处C. 创作/创伤模样/模仿D.奔跑/奔波复辟/辟邪3.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大气中的各种悬浮颗粒物中,PM2.5被认为是造成雾霾(lí)天气的原凶。

B. 一些从天际流进诗里和画里的河流,突然丧失了衬托落霞孤鹜(wù)的闲情逸致。

C. 赛后的球场,一片狼藉(jí),几十名志愿者冲进场地,开始打扫起来。

D. 台风季节将至,各单位必须未雨绸缪,才能在与自然灾害的斗争中稳操胜券(quàn)。

4.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韬略谙熟礼上往来B. 商埠绰约殒身不恤C. 瑕眦鄙视自惭形会D. 壁垒赎职桀骜不训5.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写人物传记要实事求事,避免溢美之辞,文字也应力求简练。

B. 王伟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和画家,他的诗清新镌永,画也别具一格。

C. 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深化改革,消除体制性嶂碍。

D. 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战场将被智能的、无缝的信息网络连成一体。

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单招六类往年考试真题

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单招六类往年考试真题

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单招六类往年考试真题1、1《劝学》是《荀子》开篇之作。

在《劝学》里,荀子主要论述了后天的学习对人的品性具有决定的意义。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上溯suò陶冶zhìB、卑鄙bì诸多zhūC、往哲zhé执著zhùD、奸诈zhà浩瀚hàn(正确答案)3、其时,环的亮度()增强,宛如皓月当空,向大地泻下一片淡银色的光华,映亮了整个原野。

[单选题] *急剧(正确答案)极具激剧积聚4、“间隔”“亲密无间”的“间”读音都是“jiàn”。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放:驱逐,流放。

B.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

擢:提拔,提升。

C.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就:从事,上任。

D.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

假:任命,授职。

(正确答案)6、1“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句与原文一致。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7、1祥林嫂是孙犁《荷花淀》中的人物形象。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1即席发言具有随机性、临场性的特点,要求反应速度快。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9、越是进化程度高、智力发达的动物,这种“自我娱乐”的天性越强。

(正确答案)北极熊常常把一根棍子或石块衔上山坡,从坡上扔下来,自己跟在后面追,追上石块或棍子后,再把它们衔上去。

请根据选文的四种假说推测,成年北极熊玩这一游戏的目的可能性最小的会是哪一项[单选题] *适应将来的生存需要。

(正确答案)使自己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是动物天性的表现。

锻炼自己的速度、敏捷能力。

10、2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酝酿(rùn)抖擞(sǒu)收敛(liǎn)神采奕奕(yì)B.贮蓄(zhù)坍塌(tān)怂恿(sǒnɡ)拈轻怕重(niān)(正确答案)C.虐待(nüè)棱镜(línɡ)附和(hè)参差不齐(cēn)D.镶嵌(xiānɡ)莅临(wèi)怅然(chànɡ)咄咄逼人(duō)11、1《卖白菜》作者莫言,当代作家,原名管谟业,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代表作有《红高粱》《蛙》《生死疲劳》等。

河北单招语文模拟试题三附答案

河北单招语文模拟试题三附答案

河北单招语文模拟试题三附答案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2017河北单招语文模拟试题三(附答案)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漫溯.(suò)百舸.(gě)慰藉.(jiè)强.人所难(qiǎng)B .谤.讥(bàng)寥.廓(liáo)胆怯.(qiè)浪遏.飞舟(è)C .忸怩.(nǐ)丰腴.(yú)戛.然而止(gá)有恃.无恐(shì)D .青荇.(xíng)谥.号(yì)挟.持(xié)怒发冲冠.(guān)2.下列四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其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 .伴侣 慷概 主宰 风华正茂B .岐视 草霉 废墟 激浊扬清C .奥丧 追朔 斑斓 鱼翔浅底D .榆阴 摸索 星晨 天纶之乐3.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 )①2011年,该镇在镇区南出口购入景观石,对镇区所有路灯实行了吊式花盆美化,提升了小城市建设 。

②正是靠忠诚的支撑,这样一部难度颇大的理论专着才最终得以完成;正是因忠诚的,党的理论创新之树才更加生机盎然。

③访问中在被问到写作的目的以及对畅销书的看法时,郭敬明说:“完全为了市场写作、亦步亦趋读者的人是绝对不可能红的。

”A.品位灌注揣摩 B.品位贯注揣测C.品味灌注揣摩 D.品味贯注揣测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的一项是()A.2011年,我们面临好多无奈选择——老人,扶还是不扶?生病,看还是不看?食品,真还是伪劣?良知,有还是沦陷?学校,上还是不上?油价,稳还是暗涨?晒族,福还是祸根?家暴,忍还是抵抗?B.从广东深圳“孕妇被缝肛门”事件到河南郑州“婴儿胎死腹中”事件,再到广东佛山“婴儿被死亡”事件……等等,一桩桩令人发指的“医方人为悲剧”,不仅拷问着我们的医德医风,更拷问着我们的社会责任。

河北单招语文模拟试题

河北单招语文模拟试题

河北单招语文模拟试题河北单招语文模拟试题五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百舸(gě)寥廓(liáo)瞋目(zhēn)督亢(kàng)....B.彳亍(chù)浮藻(zǎo)忤视(wǔ)戮力(lù)....C.鲰生(zōu)美姬(jī)目眦(zì)火钵(běn)....D.漫溯(shuò)笙箫(shēng)遏制(è)峥嵘(róng)....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苍茫惆怅橘子州书生意气B.班斓家具风萧萧激扬文字C.XXX万户XXXD.寂寥刀俎大堰河不圣杯杓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XXX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领导的作用。

②XXX正在研拟延期还贷细则,一旦细则出台,中国政府等于宣布继美债欧债危机后,我国债务危机正式。

③近日,XXX的XXX依旧戴着鸭舌帽,但袒护不了操心过度的疲态,其称XXX已向国度民政部提交公募注册申请多时,但始终未被批复。

A.启迪爆发做客B.启发暴发作客C.启迪暴发作客D.启发爆发做客4.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惟如此,XXX才干用XXX约法三章,秋毫无犯,才干顺乎潮流,....得乎民心,而XXX却治军不严,失去民心,四周楚歌。

B.这就像许多零售巨子不断进步门槛,压榨2、三线品牌一样,处于强势的超级终端掌握了议价的主动权和去留的决定权,小品牌只能感叹:工钱刀俎,我为鱼肉。

.........C.当XXX拆迁砸死老太太而东窗事发,XXX要XXX“不惜一切代价”抢回重要证据的时候,他就不再有XXX 去展现他对小老百姓的慈悲心肠,只有黔驴技穷的最后狰狞。

....D.许多分析人士指出,XXX之所以状告XXX,实际上是项庄..舞剑,意在XXX,真实的目的是针对另一个IT业界巨头XXX推.......出的安卓平台。

高职单招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职单招语文试卷及答案

⾼职单招语⽂试卷及答案 ⾼职单招的语⽂考试是很重要的,复习期间可以找⼀些相关的试卷来做。

接下来店铺⼩编为你整理了⾼职单招语⽂的试卷及答案,⼀起来看看吧。

⾼职单招语⽂试卷 ⼀、默写(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0分) (1)故不积跬步,_________ 。

(荀⼦《劝学》) (2)仰观宇宙之⼤,_________ 。

(王羲之《兰亭集序》) (3)久在樊笼⾥, _________ 。

(陶渊明《归园⽥居》) (4)_________ ,彩彻区明。

(王勃《滕王阁序》) (5)⽆丝⽵之乱⽿, _________ 。

(刘禹锡《陋室铭》) (6)⼏处早莺争暖树, _________ 。

(⽩居易《钱塘湖春⾏》) (7)_________ ,不以⼰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 (8)雁过也,正伤⼼,_________ 。

(李清照《声声慢》) (9)⼭重⽔复疑⽆路,_________ 。

(陆游《游⼭西村》) (10) _________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珍《⼰亥杂诗》) ⼆、阅读下⾯的⽂⾔⽂,完成2~5题(15分) (⼀)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知之者,孰能⽆惑?惑⽽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师之;⽣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于吾乎?是故⽆贵⽆贱,⽆长⽆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之⽆惑也难矣!古之圣⼈,其出⼈也远矣,犹且从师⽽问焉;今之众⼈,其下圣⼈也亦远矣,⽽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之所以为圣,愚⼈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择师⽽教之;于其⾝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之师,授之书⽽习其句读者,⾮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学⽽⼤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之⼈,不耻相师。

⼠⼤夫之族,⽈师⽈弟⼦云者,则群聚⽽笑之。

单招考试语文练习题

单招考试语文练习题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诚肯沐浴谈笑风声星罗棋布B 别致羽翼生灵涂炭杀身成人C 奢侈负疚熟视无睹赴汤蹈火D 煊赫缥缈别树一帜危如累卵2.下列各横线上的词语填写最恰当的一组是()[1]这几项职工福利待遇规定,是全厂职工代表大会[ ]的,任何人无权随意改动[2]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并不意味着学习的[ ],而是要在新的条件下继续学习。

[3]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 ]灾难。

A.审定终止驱除B. 审定终止祛除C.审订中止祛除D. 审订中止驱除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局是()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井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B.此地天裸露的多些,故觉夜来的独迟些;从清清的水影里,我们感到的只是薄薄的夜——这正是秦淮河的夜。

C.一到冬天,我便会发生一种奇异的感想——不,与其说是感想,毋宁说是一种感觉。

D.我看过一本小说——【大明湖】——在一·二八与商务印书馆一同被火烧掉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一些缺乏社会经验的青少年中,由于受不良思想的毒害,头脑中缺乏法制观念。

B.带领我们参观的是相识已久的王晓明的姐姐。

C.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是绕太阳转的。

D.人类不但要改变环境,还要适应环境。

5.选项中的文字,与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由于清朝政府的破坏,【】都没能攻下。

A.使馆被义和团攻了56天,西什库教堂被围攻了63天B.义和团围攻了使馆56天,围攻了西什库教堂63天C.义和团围攻了使馆和西什库教堂63天D.义和团围攻了使馆56天,西什库教堂也被围攻了63天6.下列关于文字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风”和“骚”是《诗经》和《离骚》的代称,是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B.《春秋》、《诗经》、《尚书》、《礼记》、《周易》统称为“五经”,是儒家经典著作。

2016单招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6单招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6单招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给(jǐ)予B. 模(mú)样C. 应(yīng)届D. 着(zhuó)落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我们完成了任务。

B.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参加考试。

C. 这个问题涉及到了多个领域的知识。

D. 我们一定要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总是不拘一格地对待工作,因此成绩斐然。

B. 面对困难,他总是能泰然处之,从不气馁。

C. 他的话让人忍俊不禁,真是妙语连珠。

D. 这次比赛,他的表现真是画龙点睛,赢得了观众的喝彩。

4-10. (略,同上,共7题)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________》。

1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论语·________》。

1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________》。

15.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

三、阅读理解(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6-20题。

《秋天的怀念》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文章内容略)16. 作者为什么要不远千里从杭州赶到青岛,再从青岛赶到北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17. 文章中“故都的秋味”指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18. 作者对秋天的感情是怎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19. 文章中提到的“清”、“静”、“悲凉”三个词,分别描绘了秋天的哪些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20. 文章的主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四、作文(共40分)21.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

(17分)中华文化,一种应该选择的记忆——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第八届“文化讲坛”实录余秋雨(1)从十九世纪以来,国际学术界有关文化的定义很多,比较著名的也有一百多条。

我们现在有条件跳出各个学术流派的争议,在一般意义上来描述一下文化是什么了。

(2)我们总是把人类最早在地球上活动的遗迹说成是“文化”,例如河姆渡文化、半坡文化等等,因为那里出现了人在自然界的创造。

后来文化的高度成熟,也一直伴随着人在创造中的发展和选择。

因此,说大一点,文化是人类留给自然界的一切痕迹;说小一点,则是不同人群对于各种痕迹的选择方式。

(3)这种选择方式因不断延伸而积累成历史,文化也就成了历史对后人的一种设计。

这种设计,主要体现为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两个方面。

相比之下,精神价值更值得研究。

(4)历史对我们的设计,并不是留在历史学家的著作中,而是留在我们自己的记忆里。

(5)我们当然有权利突破历史对我们的设计,但首先应该了解这种设计。

了解这种设计,其实也就是激活我们的记忆,认识我们自己。

只不过,历史太长,设计太多,记忆太乱,我们必须首先找到其中的大框架、主巷道,否则就会迷失在历史的原始森林中。

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6)要说中华文化的重大记忆,我必须讲述一件真实的往事。

(7)十九世纪后期,中华文化遇到了毁灭性的灾难。

这不是危言耸听,我亲自考察过世界各大古文明陨灭的废墟,知道一种文明面临陨灭的种种迹象。

你看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先是两次鸦片战争,再是英法联军进攻北京焚烧圆明园,后来又遇到了中日甲午战争,军事上的一连串可怕失败带来了文化上的绝亡心理,中华文化在当时不仅对远来的列强毫无招架之力,而且对声息相通的近邻也完全束手无策。

后来,连八国联军都占领了首都,所有的侵略者都抱有明显的瓜分中国领土的企图,而且眼看就要实现。

(8)领土像一个盘子,文化像是装在盘子里的水,盘子被瓜分成了碎片,水还盛得住吗?盛不住,只能成为一种流亡者文化,但中华文化的本性与犹太文化和吉卜赛文化完全不同,是以五湖四海、三山五岳为依托的农耕文化,一旦流亡,就失去了魂魄。

(9)眼看着高山将崩、大厦将倾。

蹊跷的是,恰恰就在十九世纪最后一年的深秋,一个叫王懿荣的金石学家从中药“龙骨”中发现了甲骨文,而他,又正巧是“京都团练大臣”,承担着联络义和团、保卫首都北京的责任。

在他发现甲骨文后才几个月,八国联军占领了北京,清廷西逃,他这个首都防卫长官不愿成为侵略者的俘虏,又不甘擅离职守,就壮烈自杀。

先是吞金,再是喝毒,都没有立即死亡,便采取第三种自杀方式———投井。

他几乎是把官员的自杀方式、市民的自杀方式和农夫的自杀方式轮了一遍,义无反顾地走向死亡。

我曾评价,这位金石学家是中华民族真正的“金石”,这位“龙骨”的发现者是中华文化真正的“龙骨”。

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10)我最注意的是,为什么恰恰让这位首都沦陷时的防卫长官发现了甲骨文?我想用艺术的语言说,这是祖先在冥冥中要让后代在灭亡前激活一项重大的文化记忆。

甲骨文,向我们展示出一个具体、完整的商代,而商代又是那么伟大。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历史终于有大量文字可以印证的起点,连孔子、司马迁也由于没有见到过甲骨文而对商代不太了解,而这居然被临近毁灭灾难的现代中国人感知了。

几乎在发现甲骨文的同时,又发现了敦煌藏经洞,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更伟大的唐代。

请大家想一想,在八国联军的枪炮、铁蹄下,一个活生生的起点———商代和一个活生生的高峰———唐代,同时出现在国破家亡的中国人面前,意味着什么!(11)我有一个比喻:一位武士在备受欺凌之后终于奄奄一息地倒下了,但就在此时,他突然听到了美丽而响亮的童年的歌声。

他浑身一抖,踉踉跄跄地站起身来。

(12)这就是说,激活一种重大的文化记忆,足以挽救整体生命。

文化的灭亡,从失去记忆开始。

只要唤醒一种记忆,也就是唤醒了一种文化。

但是,这种记忆必须是重大的,而不是琐屑的。

就文化记忆而言,清代的考据学派相当发达,考据出来的历史文化非常细密,却无法产生一种巨大的惊醒之力和拔擢之力。

(13)那么,我们也就把甲骨文所刻画的商代作为中华文化第一个重大的记忆吧。

商以前的夏,或者更早的时代,还要等待今后的考古发现。

1、用文中一例阐明你对文化“说小一点,则是不同人群对于各种痕迹的选择方式”的定义的解释。

(2分)2、从选文看,第(7)段中“一种文明面临陨灭的种种迹象”表现在哪里?(2分)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1)(2)3、第(11)段奄奄一息的武士听到了“童年的歌声”的比喻义是:(3分)4、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作者认为文化与历史的关系密切,文化延伸积累成历史,历史又通过文化对后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产生影响。

B.文章详述首都防卫长官王懿荣自杀的过程,是为了突出这位金石学家的民族气节和操守,而这正是中华重大文化记忆能被激活的前提。

C.写清代考据学派发达的目的是为了强调从民族振兴的角度来看,要激活的文化记忆应是重大的而非琐屑的。

D.本文体现了博雅的文化内涵中饱蘸着的深切的民族忧患意识,语言新颖鲜活,亦庄亦谐。

5、作者说“把甲骨文所刻画的商代作为中华文化第一个重大的记忆”的原因是:(4分)(1)(2)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6、作者认为“甲骨文所刻画的商代”可以“作为中华文化第一个重大的记忆”,你认为中华民族还有哪些应该选择的记忆?试举一例,并简述理由。

(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13分)高等教育司玉笙强高考落榜后就随本家哥去沿海的一个港口城市打工。

那城市很美,强的眼睛就不够用了。

本家哥说,不赖吧?强说,不赖。

本家哥说,不赖是不赖,可总归不是自个儿的家,人家瞧不起咱。

强说,自个儿瞧得起自个就行。

强和本家哥在码头的一个仓库给人家缝补篷布。

强很能干,做的活儿精细,看到丢弃的线头碎布也拾起来,留作备用。

那夜暴风雨骤起,强从床上爬起来,冲到雨帘中。

本家哥劝不住他,骂他是个傻蛋。

在露天仓垛里,强查看了一垛又一垛加固被掀起的篷布,待老板驾车来过,他已成了个水人儿。

老板见所储物资丝毫未损,当场要给他加薪,他就说,不啦,我只是看看我修补的篷布牢不牢。

老板见他如此诚实,就想把另一个公司交给他,让他当经理。

强说,我不行,让文化高的人干吧,老板说,我看你行——比文化高的是人身上的那种东西!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强就当了经理。

公司需要招聘几个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人当业务员,就在报纸上做了广告。

本家哥闻讯跑来,说给我弄个美差干干。

强说,你不行。

本家哥说,看大门也不行吗?强说,不行,你不会把这里当成自个儿的家。

本家哥脸涨得紫红,骂道,你真没良心。

强说,把自个儿的事干好才算有良心。

公司进了几个有文凭的年轻人,业务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

过了些日子,那几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知道了强的底细,心里就起毛说,凭我们的学历,怎能窝在他手下?强知道了并不恼,说,我们既然在一起共事,就把事办好吧,这个经理的帽儿谁都可以戴,可有价值的并不在这顶帽上……那几个大学生面面相觑,就不吭声了。

一外商听说这个公司很有发展前途,想洽淡一项合作项目。

强的助手说,这可是条大鱼啊,咱得好好接待。

强说,对头。

外商来了,是位外籍华人,还带着翻译、秘书一行。

强用英语问,先生会汉语吗?那外商一愣,说,会的。

强就说我们用母语谈好吗?外商就道了一声“0K”。

谈完了,强说,我们共进晚餐怎么样?外商迟疑地点了点头。

晚餐很简单,但有特色。

所有盘子都尽了,只剩下两个小笼包子。

强对服务小姐说,请把这两个包子装进食品袋里,我带走。

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虽说这话很自然,他的助手却紧张起来,不住地看那外商。

那外商站起来,抓住强的手紧握着,说,OK,明天我们就签合同。

事成之后,老板设宴招待外商,强和他的助手都去了。

席间,外商轻声问强,你受过什么高等教育?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好?强说,我家很穷,父母不识字,可他们对我的教育是从一粒米、一根线开始的。

后来我父亲去世,母亲辛辛苦苦地供我上学。

她说,俺不指望你高人一等,你能做好你自个儿的事就中…在一旁的老板眼里渗出亮亮的液体,他端起一杯酒,说,我提议敬她老人家一杯——你受过人生最好的教育——把你母亲接来吧!7、本文主要写了强的三件事,请概括这三件事。

(3分)(1)(2)(3)8、本文写高考落榜生强的成功经历,题目却为“高等教育”。

通观全文,作者用此题目的作用在于。

(3分)(1)(2)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3)9、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下列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 小说对强的外貌、心理未作描摹,对话采用他人讲述的方式来间接表达,去掉了一切虚饰,只留人生的本真,较好地表现了人性的本质。

B. 本家哥所说的“良心”和强所说的“良心”,他俩说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指人应该做好自己应做的事。

C. 强拒绝了带他进城的本家哥求职的要求,体现了他不徇私情。

D. 小说立意新奇,未受过高等教育的强,总是记住妈妈的教导,力争做好自己的事,赢得人们的一致称赞,说他受过最好的教育。

E.谈判之后,强邀请外商共进晚餐,外商为什么“迟疑”呢?他是怕吃了人家的嘴软,中了强的圈套。

后来看到强的晚餐简单,不像套他的样子,就高兴地签了合同。

10、第5节中,老板让强管理一个公司,他认为“比文化高的是人身上的那种东西”。

请写出“那种东西”所指的具体内容。

(3分)三、阅读诗歌,回答11—13题。

(6分)春山夜月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唐)于良史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11、从体裁上看,本诗属于诗。

(1分)12、第1、2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是。

(2分)13、有人说这首诗的第3、4两句在篇中如石韫(蕴藏之意)玉,似水怀珠,是全诗精妙之所在。

你同意这一看法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3分)四、名句默写(6分)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14、(1),山色有无中。

(2)明月松间照,。

(3),潭影空人心。

(4)潮平两岸阔,。

(5),天涯共此时。

(6)念天地之悠悠,。

五、阅读下文,回答15-19题。

(15分)戆子记梅庄主人在翰林。

佣仆三:一黠、一朴、一戆。

一日,同馆诸官小集,酒酣,主人曰:“吾辈兴阑矣,安得歌者侑一觞乎?”黠者应声曰:“有。

”既又虑戆者有言,乃白主人,以他故遣之出,令朴者司阍,而自往召之。

召未至,戆者已归,见二人抱琵琶到门,诧曰:“胡为来哉?”黠者曰:“奉主命。

”戆者厉声曰:“吾自在门下十余年,未尝见此辈出入,必醉命也!”挥拳逐去。

客哄而散,主人愧之。

一夕,然烛酌酒校书。

天寒,瓶已罄,颜未酡,黠者眴朴者再沽。

遭戆者于道,夺瓶还谏曰:“今日二瓶,明日三瓶,有益无损也。

多酤伤费,多饮伤生,有损无益也!”主人强颔之。

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既而改御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