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的来源

合集下载

卧室噪声标准

卧室噪声标准

卧室噪声标准
一、噪声类型
卧室噪声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交通噪声:外部交通工具,如汽车、火车、飞机等产生的噪声。

2. 工业噪声:工厂、工地等产生的噪声。

3. 建筑施工噪声:房屋建设、装修等产生的噪声。

4. 社会生活噪声:居民生活、娱乐等产生的噪声。

5. 自然灾害噪声:如风暴、雷电等产生的噪声。

二、噪声来源
卧室噪声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窗户:外部噪声通过窗户传进来。

2. 墙体:墙体隔音效果差,外部噪声容易穿过。

3. 门:门密封性不好,外部噪声容易进入。

4. 空调、通风设备:内部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

5. 家用电器:如电视、洗衣机等产生的噪声。

三、噪声标准值
根据国际和国内相关标准和规范,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卧室噪声标准值:
1. 日间(6:00-22:00):不得超过50分贝。

2. 夜间(22:00-6:00):不得超过40分贝。

四、噪声测量方法
测量卧室噪声的方法通常采用声级计或频谱分析仪等设备,测量时需
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合适的测量点,一般选择在距离地面1米高度的位置。

2. 将测量设备放置在距离墙面1米左右的位置,避免靠近窗户或空调等设备。

3. 测量时需要记录环境温度、湿度、气压等参数,以便后续分析。

4.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五、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为了降低卧室噪声污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选择合适的窗户和门,采用隔音材料和密封条等,以减少外部噪声的传入。

2. 对墙体进行隔音处理,如增加隔音材料或采用隔音板等。

噪声的产生和控制原理

噪声的产生和控制原理

噪声的产生和控制原理噪声是指在信号或数据中与感兴趣的信息不相关的随机干扰波形,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噪声的产生与控制原理涉及到噪声的来源、传播方式以及噪声的控制方法。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噪声的产生和控制原理。

一、噪声的产生原理1. 热噪声(热运动噪声):由于物体内部的热运动引起的,是一种宏观上的随机运动,主要源于电子器件内部的电子热运动。

例如,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在温度作用下的热运动会引起电流的涨落,从而在电路中产生热噪声。

2. 间隙噪声(气动噪声):由于气体流动引起的,主要是由物体周围媒质(如空气)在流动过程中的速度、压力、温度等参数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如风扇引起的噪声、风声、汽车行驶时空气的喧哗声等。

3. 振荡噪声:由于振动系统的非线性特性、机械接触、材料的非均匀性等引起的,如发动机的机械震动、电机的电磁振动等。

4. 火花产生的电磁噪声:在高压设备、继电器、点火系统等电气设备中,由于电流的突变或开关操作产生火花或电弧,产生高频电磁辐射,导致电磁波噪声。

5. 量子噪声:原子、分子、光子等微观粒子与宏观领域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噪声。

例如,在光学通信中,光子的波动性引起的光学信号的涨落就属于量子噪声。

二、噪声的传播方式噪声的传播方式有以下几种:1. 空气传播:声波是由介质中的分子振动传播的,其中最常见的噪声即为空气传播的噪声,例如人声、喇叭声等。

2. 固体传播:固体是能够传递声波的另一种介质,例如车辆的振动噪声通过车轮传递给地面,再通过空气传播,到达人耳。

3. 水传播:水是固体和气体之间的中介,可以传递声波,如声波在水中传播的潜艇声音等。

4. 电磁波传播:电磁波通过空气、空间来传播,如手机、电视、无线网络等通信设备,通过电磁波将信息传递到接收端。

三、噪声的控制原理噪声的控制主要包括预防控制和后期控制两种方式。

1. 预防控制预防控制是在噪声产生环节进行控制,目的是减少或消除噪声的产生。

(1)优化设计:在产品的设计阶段,使用低噪声敏感器件、减少电流和电压的幅度变化、优化线路布局等措施,降低电路中噪声的产生。

噪 音 的 来 源

噪 音 的 来 源
噪音的来源
1.交通噪声: 交通噪声主要指的是机动车辆、飞机、火车和轮船等交通工具 在运行时发出的噪声.這些噪声的噪声源是流动的, 干扰范围大.在這类噪 声中, 飞机噪声最强, 影响也比较严重.汽车是城市交通中较大的噪声源, 机 动车的发动机运转、部件摩擦、车身震动、刹车、排气、鸣喇叭等,
2.工业噪声: 主要指工业生产劳动中产生的噪声.主要來自机器和高速设备, 如: 电气设备的噪声來自变压器和电动机;加热通风设备的噪声來自喷出口、 旋涡、风扇及其他运动部件.
3.建筑施工噪声: 主要指建筑施工现场产生的噪声.在施工中要大量使用各种动 力机械, 要进行挖掘、打夯、搅拌, 要频繁地运输材料和构件, 从而产生大量噪 声.
4.生活噪声: 主要指人們在商业交易、体育比赛、游行集会、娱乐场所等各种 社会活动中产生的喧闹声, 以及收录机、电视机、洗衣机等各种家电的嘈杂声, 這 噪声一般在80 分贝以下.

岗位噪声标准

岗位噪声标准

岗位噪声标准一、工作中的噪声来源工作中的噪声影响大多来源于生产性噪声,生产性噪声又叫工业噪声,其广泛存在于各种类型的企业中,是最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

各个行业产生的工业噪声具有不同的特点:发电厂噪声主要产生于各种设备在运转过程中由于振动、摩擦、碰撞而产生的流体动力性噪声;采矿业环境噪声主要由各种机器操作产生、如采掘、钻孔、铲运、破碎等产生的噪声;汽车制造业产生的噪声主要为冲压、焊接、风机和运输设备以及日常的打磨、抛光等;纺织厂噪声源较多,其中梭织车间噪声强度最高;机械加工行业主要噪声源来自于振动、摩擦、碰撞而产生的机械性噪声;二、工业噪声的特征1)强度高:工业噪声声压级通常高于80 dB(A),甚至高达110 dB(A)以上,长期接触可对人耳听觉和非听觉系统造成损伤;2)高频音所占比例较大:以高频多见,其危害高于中、低频;3)持续暴露时间长:在生产过程中,作业工人每个工作日持续接触强噪声的时间可长达数小时;4)其他有害因素联合作用:生产过程中往往同时伴有振动、高温、毒物等有害因素与之相互作用,对人体产生危害;工人工作过程中若长时间暴露于高分贝的噪声中,可对人体听觉器官造成不可逆的伤害,首先造成的就是“噪声性耳聋”。

个人声暴露计测量噪声三、工作环境下噪声控制标准GBZ2.2-2007《工业场所有害物质因素--物理因素》标准,规定了工作场所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按照每周工作5d,每天工作8h,稳态噪声限值为85dB(A),非稳态噪声等效声级的限值为85dB(A),规定工业企业脉冲噪声C声级峰值不得超过140dB。

为防止工业企业噪声的危害,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保证安全生产与正常工作,保护环境, GB/T 50087-2013《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制定了工业企业内各类工作场所噪声限值。

该规范适用于工业企业的新建、改建、扩建与技术改造工程的噪声控制设计。

规范规定工业企业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噪声控制设计应与工程设计同时进行。

噪声十条的内容

噪声十条的内容

噪声十条的内容噪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无法避免的一部分。

它来自各种各样的源头,包括交通、建筑工地、社交媒体等等。

长时间暴露在噪声环境中可能会对我们的健康和幸福感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了解如何减少和管理噪声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

以下是噪声十条的内容,旨在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噪声问题。

1. 了解噪声的来源:首先要了解噪声的来源是什么。

交通噪声、建筑工地噪声、社交媒体和音乐等都可能成为噪声的来源。

了解噪声的来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噪声问题。

2. 使用耳塞或耳机:在噪声环境中使用耳塞或耳机可以有效地降低噪声对我们的影响。

耳塞和耳机可以帮助我们屏蔽外界噪声,保护我们的听力。

3. 寻找安静的地方:在噪声环境中,我们可以寻找一些相对安静的地方,如公园、图书馆或安静的咖啡馆等。

在这些地方,我们可以放松身心,远离噪声的困扰。

4. 注意室内噪声:室内噪声可能来自电视、音响和家用电器等。

为了降低室内噪声,我们可以关闭不需要的电器设备,尽量避免大声播放音乐和电视。

5. 噪声管理:如果我们生活在噪声频繁的地方,可以尝试与邻居沟通,共同管理噪声问题。

建立友好的邻里关系,互相尊重对方的需要,可以减少噪声冲突。

6. 声音隔离:在家里或办公室里,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声音隔离的措施,如使用隔音窗帘、地毯和隔音材料。

这些措施可以减少噪声的传播和扩散。

7. 噪声消除:一些家用电器和工具可能会产生很大的噪声。

选择低噪声的家用电器和工具可以减少噪声的产生,提供一个更安静的生活环境。

8. 噪声控制法规:一些地区可能有噪声控制法规,限制某些噪声源的使用时间和音量。

遵守这些法规可以减少噪声污染,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9. 放松身心:噪声可能会导致压力和焦虑。

通过放松身心的方法,如冥想、瑜伽和呼吸练习等,可以减轻噪声带来的负面影响。

10. 保护听力:长时间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中可能会损害听力。

为了保护听力,我们可以尽量避免长时间处于高噪声环境中,戴上耳塞或耳机来保护耳朵。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知识点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知识点

噪声的危害知识点1、噪声的定义:噪声是发声体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噪声的内容: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3、噪声的来源:街道上的汽车声、安静的图书馆里的说话声、建筑工地的机器声,以及邻居电视机过大的声音等等,都是噪声。

4、噪声的波形:杂乱、无规则。

5、噪声强弱:人们以分贝(符号是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是较交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会干扰说话,影响工作效率90dB: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150dB: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6、环境声音控制: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7、现今社会,噪声以成为严重影响我们生活和身体健康重要污染之一。

8、什么情况下乐音也会变成噪声:只要发出的乐音影响到他人的工作、学习、生活,那么这种乐音就属于噪声范畴。

像音像店中招揽顾客所放的音乐,就是噪声。

控制噪声知识点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2、控制噪声的三个方面: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3、控制噪声的应用:摩托车的消声器:在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城市道路的隔声板:在声音传播过程中阻断声音的传播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人耳处防止噪声进入耳朵4、隐形杀手:由于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人们把噪声叫做“隐形杀手”5、环境保护对噪声的控制:现代的城市把控制噪声列为环境保护的重要项目之一。

我国许多城市都制成了针对不同环境的声强级控制标准,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禁止鸣喇叭的标志。

电子电路中常见的电路噪声问题解析

电子电路中常见的电路噪声问题解析

电子电路中常见的电路噪声问题解析电子设备中的电路噪声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工程师们在设计和优化电子电路时必须面对的挑战。

电路噪声是指在电子设备中产生的无意识的、随机的、或者非期望的信号,它会影响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本文将对电子电路中常见的电路噪声问题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些问题。

一、噪声来源在电子电路中,噪声可以来自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噪声来源:1. 热噪声:也称为约瑟夫森噪声,是由于电子元件(如电阻)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产生的噪声。

2. 互感噪声:由于电子元件之间的互感效应引起的噪声。

3. 混频噪声:当多个频率信号在电路中混合时,会产生混频噪声。

4. 开关噪声:由于电子开关的不完美导致的噪声。

5. 自激噪声:在电路中形成自激振荡时产生的噪声。

二、常见的电路噪声问题1. 热噪声:热噪声是电子设备中常见的一种噪声问题。

在放大器电路中,热噪声会对信号的增益和精度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降低热噪声,可以采用降低电阻温度、增加电阻阻值等措施。

2. 交叉耦合噪声:交叉耦合噪声是电子电路中常见的问题,尤其是在高频电路中更加明显。

交叉耦合噪声是由于不同电路之间互相干扰引起的,例如一个信号线上的噪声会通过电磁感应传递到其他信号线上。

3. 开关噪声:开关噪声是数字电路中常见的问题,特别是CMOS电路。

由于开关器件的非线性特性,会产生开关噪声。

为了降低开关噪声,可以采用滤波器、电源中的抗噪声电容等方法。

4. 振荡噪声:当电子电路中出现自激振荡时,会产生振荡噪声。

振荡噪声会使电路不稳定,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增加阻尼、提高负反馈等方法。

三、噪声分析与处理方法在电子电路中,对于不同的噪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分析和处理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1. 噪声频谱分析:通过对电子电路中的噪声进行频谱分析,可以确定噪声的频率成分和幅值。

这有助于工程师们找出噪声的来源,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噪声。

噪声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噪声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噪声的来源很多,因此产生噪音的原因也很多,主要有下列所示:
一、环境噪声
一般环境噪音大多来自随机的噪音源,例如急驰而过的车辆、飞机的鸣笛、人们的喧闹、以及周围各式各样的噪音来源。

二、流场所产生
流动所产生的气动噪音,乱流、喷射流、气蚀、气切、涡流等现象。

当空气中以高速流经导管或金属表面时,一般空气在导管中流动碰到阻碍产生乱流或大而急速的压力改变均会有噪音的产生。

三、振动所产生
1、转动机械:许多机械设备的本身或某一部份零件是旋转式的,常因组装的损耗或轴承的缺陷而产生异常的振动,进而产生噪音。

2、冲击:当物体发生冲击时,大量的动能在短时间内要转成振动或噪音的能量,而且频率分布的范围非常的广,例如冲床、压床、锻造设备等,都会产生此类噪音。

3、共振:每个系统都有其自然频率,如果激振的频率范围与自然频率有所重叠,将会产生大振幅的振动噪音,例如引擎、马达等。

4、磨擦:此类噪音由于接触面与附着面间的滑移现象而产生声响,常见的设备有切削、研磨等。

四、燃烧产生
在燃烧过程中可能发生爆炸、排气、以及燃烧时上升气流影响周围空气的扰动,这些现象均会伴随噪音的产生。

例如引擎、锅炉、熔炼炉、涡轮机等这一类的燃烧设备均会产生这一类的噪音。

五、其他噪声
在日常生活中,诸如室内各项家庭用具均会发生声音,如冷气机、音响、抽油烟机、电视、空调设备,均为噪音源,另外;如学校、商场、公园、体育场等公共场所亦可视为噪音产生的场所。

噪声减弱方法:
1、在声源处减弱噪音。

2、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音。

3、在人耳处减弱噪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噪声的来源
数字图像的噪声主要来源于图像的获取(数字化过程)和传输过程。

图像传感的工作情况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图像获取中的环境条件和传感元器件自身的质量。

例如,使用CCD 摄像机获取图像,光照程度和传感器温度是生成图像中产生大量噪声的主要因素。

图像在传输过程中主要由于所用的传输信道的干扰受到的噪声。

比如,通过无线电网络传输的图像肯能会因为光或其他的大气因素的干扰被污染。

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电子元器件,如电阻引起的热噪声;真空器件引起的散粒噪声和闪烁噪声;面结型晶体管产生的颗粒噪声和1/f噪声;场效应管的沟道热噪声;光电管的光量子噪声和电子起伏噪声;摄像管引起的各种噪声等等。

由这些元器件组成各种电子线路以及构成的设备又将使这些噪声产生不同的变换而形成局部线路和设备的噪声。

另外还有就是光学现象所产生的图像光学噪声。

2).常见的噪声
在我们的图像中常见的噪声主要有以下几种:
(1)加性噪声
加性嗓声和图像信号强度是不相关的,如图像在传输过程中引进的“信道噪声"电视摄像机扫描图像的噪声的。

这类带有噪声的图像g可看成为理想无噪声图像f与噪声n之和,即
g=f+n[8]
(2)乘性噪声
乘性嗓声和图像信号是相关的,往往随图像信号的变化而变化,如飞点扫描图像中的嗓声、电视扫描光栅、胶片颗粒造成等,这类噪声和图像的关系是
g=f+f*n
(3)量化噪声
量化嗓声是数字图像的主要噪声源,其大小显示出数字图像和原始图像的差异,减少这种嗓声的最好办法就是采用按灰度级概率密度函数选择化级的最优化措施。

(4)“椒盐"噪声
此类嗓声如图像切割引起的即黑图像上的白点。

白图像上的黑点噪声,在变换域引入的误差,使图像反变换后造成的变换噪声等。

3).图像噪声的衡量
由于噪声的产生本身具有随机性,因此对一幅图像中包含噪声只能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
描述,也即将噪声的产生看成是一个随机过程,描述噪声的整体性态就用这个随机过程的概率密度函数。

但是很多情形下,噪声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是很难得到的,或者很难用某种数学函数式予以表达,在这种情形下就通常考察噪声分布的一些数字特征如噪声的均值m,方差σ2,相关系数ρ等。

此外还经常用信噪比SNR来衡量噪声的强度。

定义为:
(和是信号和噪声的方差)
4).图像去噪效果的评价方法
评价图像去噪效果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认识算法的功能和不足,或取长补短以求改进,或深入思索以求创新。

一般来说,评价去噪后的图像一般需要考虑3方面的内容:1.噪声衰减程度2.边缘保持程度3,区域平滑程度。

理论上讲,去嗓后的图像应该尽可能地衰减噪声,保持图像边缘鲜明,尽可能地平滑区域。

简言之就是“去噪保鲜”。

评价图像去噪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类:主观评价法和客观评价法。

(1)主观评价法
主观评价法主要是通过观察者对图像的视觉观察或者主观理解来对图像处理结果的优劣进行评价。

它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

前者是直接对图像进行判断,后者是将处理结果和原图像进行比较或者对多种方法处理的结果进行比较来评价处理效果的优劣。

对图像作主观评价的人也分为两类:一是内行观察者,也称为专业观察者,他们是图像应用在某一领域的专家,熟知图像在该领域所要表达的倍息特点,如图像处理的程序开发人员等;另外一个是外行观察者,他们大都仅从视觉审美的角度观察图像,从某种意义上也对图像处理效果的评价起到积极作用。

(2)客观评价法
客观评价法主要是通过计算一些量化的指标或者通过描绘能反映图像自身性能的曲线来评价图像处理效果的方法。

这里所说的量化指标是一些能反映图像特性的数字值,如图像的方差,均值,信噪比等。

按照上面所说的对去嗓的图像应从3方面考虑,可以采用如下的数字指标来客观评价去噪效果。

(a)图像均值方差信嗓比:
其中m是图像的均值,是图像的标准差。

采用这个指标可以避免噪声方差未知的特点,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将它与图像的实际信噪比加以比较。

与此相关的指标还有病灶信噪比[12]。

定义为:
其中m1,m2,和分别是病灶区域和背景区域的均值和方差。

实际中,由于划分病灶区域和背景区域可能存在困难,从而计算这两个区域的均值和方羞也必存在误差,所以这个指标的实际应用性不强。

(b)图像相关系数:
其中,分别代表原图像和被噪声污染的图像,,,分别代表原图像的和被噪声污染图像的协方差和方差。

给出这一指标主要是出于这样的考虑:理想状态下,被恢复的图像应该和原来的图像尽可能的接近.而相关系数接近于1的程度就描绘了两幅图像的接近程度,从整体上可以衡量图像被恢复的程度。

但是也需指出相关系数的使用必须要求原图像的存在,也即它只适合具有原图像的仿真实验,此外在滤波的同时本身也有可能带来图像某些细节的损失而导致相关系数下降,因此相关应更好地用作衡量图像去噪的一种参考性指标而非绝对评判指标。

4双边滤波器
双边滤波最先是由Tomasi和Manduchi提出的[13]。

双边滤波器对图像的每一点计算其空间相邻且灰度相近的像素值的加权平均,再用它替换掉像素点原来的值,从而达到滤波的效果。

在图像灰度变化平缓的区域(小的邻域内灰度变化不大),双边滤波器转化为标准的低通空域滤波器;而在图像灰度变化剧烈的区域,比如在~个二值倒像的边缘上,灰度域影响函数在灰度值相同的一边为1,而在灰度值不同的一边近似于0,滤波器用边缘点邻域内灰度近似的像素点的灰度平均值替代原灰度值。

这样,双边滤波既可以达到去噪的效果又可以保留图像的细节,是一种具有应用价值的非线性滤波方法。

双边滤波器在像素s(s为图像中任一像素点)处的输出为:
其中,p,s为像素位置,Ω为点s的领域,k为正则化项,f为空间域影响函数,g为灰度域影响函数,Is为图像在s处的灰度。

一般地,空间域影响函数f和灰度影响函数g都采用高斯形式。

其中,F为正则化项,使得,px为p点的行坐标,py为p点的列坐标,sx为s点的行坐标,sy为s点的列坐标,为函数f的参数。

其中,G为正则化项,使得,为函数g的参数。

双边滤波是一种保留边缘的图像平滑技术.文[14]分析了双边滤波与各向异性传播的关系。

文[15]从线性代数的角度讨论了双边滤波、各向异性传播与鲁棒统计之间的关系。

文[16]进一步从鲁棒统计的角度为双边滤波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在理论上证明了空间域影响函数。

f和灰度域影响函数g采用高斯形式对野点具有更好的鲁棒性,能更好地保留边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