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高一江苏省灌云县四队中学苏教版必修三《祖国山川颂》参考资料1
语文必修3苏教版专题一版块一《祖国山川颂》精品教案(二)

语文必修Ⅲ苏教版版专题一板块一《祖国山川颂》精品教案(二)导语设计诗词导入在人类的语言中,有一个最神圣最永恒最具有不朽价值的词,那就是祖国。
从岳飞的“精忠报国”,到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梅兰芳蓄起胡须拒绝为日本侵略者唱戏,到钱学森抛弃优厚待遇而回国开发原子能事业,有多少仁人志士以身殉国,又有多少爱国赤子发愤图强。
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鲁迅“寄意寒星荃(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不察,我以我血荐(奉献)轩辕(指祖国)”。
祖国永远是中华儿女心中一段无法释怀的情结。
文本解读知识积累1.作家作品(1)黄药眠(1903—1987),原名黄访、黄恍。
中国现代作家、文艺理论家,广东梅县人。
1927年在上海参加创造社,并出版诗集《黄花岗上》。
1929年被中国共产党派赴莫斯科,回国后遭国民党政府逮捕。
1937年保释出狱后,先后在延安、桂林、香港等地从事新闻、宣传、创作和理论研究工作,出版有散文集《美丽的黑海》等。
1944年后,主持中国民主同盟和中国农工民主党主办的一些报刊,并参与民盟的领导工作,著有长诗《桂林底撤退》,小说集《暗影》《再见》,论文集《论走私主义者的哲学》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常委、副秘书长等,著有《沉思集》《黄药眠文艺论文选》等。
(2)文体知识祖国山川——是文章的内容。
颂——点明了文体:内容上多是赞美、歌颂。
它在写法上多用铺叙。
“颂”是一种古代文体,刘勰《文心雕龙》中说:“颂者,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也。
”《艺文类聚》中也提到:“颂,诗之美者也。
”颂,原为歌颂神的舞歌,转为歌功颂德的诗,后来就更为宽泛,一切以赞美、歌颂为主题的都可以称“颂”。
2.基础积累字音铿锵..(kēng qiāng)颓壁残垣.(yuán)汲.水(jí)盎.然(àng)鹰隼.(sǔn)层峦叠嶂.(zhàng)涟漪.(yī)双颊.(jiá)飞流急湍.(tuān)丘壑.(hè)蹒.跚(pán)萦.回(yíng)广阔无垠.(yín)莽.苍(mǎng)嵯.峨(cuó)词义五色斑斓:灿烂多彩。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全套备课精选:专题一-祖国土--祖国山川颂-第1课时

专题一 祖国土文本1 祖国山川颂第1课时 导学与探究1.字音辨识(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①无垠( ) ②徜徉( ) ③铿锵( )④荒冢( ) ⑤蹒跚( ) ⑥鹰隼( )⑦耸峙( ) ⑧突兀( ) ⑨嵯峨( )(2)给多音字注音①Error! ②Error! ③Error!④Error!⑤Error!⑥Error!2.辨形组词①Error! ②Error! ③Error!④Error!⑤Error!⑥Error!3.词语释义①莽莽苍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蒙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浩浩荡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无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叹为观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近义词辨析(1)变幻·变换二者都是动词,指事物的变化。
“变幻”指不规则地改变,含没有规律、使人莫测高深的意思。
“变换”指事物由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是事物在形式上、内容上、方法上有意识地改变。
例句:①美国和伊朗的关系依旧扑朔迷离,双方不时发布的强硬言论更使得中东局势风云________。
②在2012年央视春节晚会上,他在舞台上能否再次________表演手法,观众们拭目以待。
(2)震耳欲聋·振聋发聩二者都含有人对诉诸听觉的东西产生反应的意思。
高三语文配套:1.1祖国山川颂(苏教版必修3)精品PPT教学课件

“颂,诗之美者也。”颂,原为歌颂神的舞歌,转为歌功颂
本 课
德的诗,后来就更为宽泛,一切以赞美、歌颂为主题的都可
栏
目 以称“颂”。黄药眠这里是以祖国为歌颂对象,以祖国山河
开
关 的壮丽秀美为赞美内容,采取的是全景式的描画与铺陈的方
式,它超越了时空的界限,对心中的祖国山河美景一一加以
铺叙,既有对传统的秉承与借鉴,又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与思
关
年。文革刚结束),当祖国历经波劫,重焕青春光彩的时候,
他写下了这篇文章,目的就是证明这块被野火烧过、春风吹
过的土地,这块洒过我们祖先血汗也同样洒过你我血汗的土
2020地年1,0月会2日永远让我们感动。
12
导记·晨读晨练
文本1
3.“颂”是一种古代文体,刘勰《文心雕龙》中说:“颂者,
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也。”《艺文类聚》中也提到:
10
导记·晨读晨练
文本1
【常识常记】
1.黄药眠(1903—1987),原名黄访、黄恍,广东梅县人,中国
本 现代作家、文艺理论家,北京师范大学一级教授、博导。他
课 栏
是北师大文艺学学科的奠基人,一位学者型的北师大教授。
目 开
作品有《面向着生活的海洋》、《沉思集》等。
关
2020年10月2日
11
导记·晨读晨练
和孩子们的注意,内容涉及了交通安全、“缓堵保畅 文明
出行”、环境保护等方面。
②只要稍微加以改造,这些 斑驳 旧空间,就能轻易打造出文
艺、怀旧的效果,特别适合咖啡厅、书吧、工作室等等。
2020年10月2日
9
导记·晨读晨练
文本1
(2)流连·留恋 辨析:“流连”指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对象仅限于自然景
高中语文:《祖国山川颂》教案 苏教版必修3

《祖国山川颂》文字资料一、关于作者黄药眠〔1903~1987〕出生年月:1903-1987 中国作家,文艺理论家。
原名黄访、黄恍。
某某梅县人。
20年代曾在某某学习和教书。
1927年在某某参加创造社,并出版诗集《黄花岗上》。
1929年被中国共产党派赴莫斯科,回国后遭国民党政府逮捕。
1937年保释出狱后,先后在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等地从事新闻、宣传、创作和理论研究工作,出版有散文集《美丽的黑海》和论文集《论约瑟夫的外套》。
1944年后,主持中国某某同盟和中国农工某某党主办的一些报刊,并参与民盟的领导工作,著有长诗《某某底撤退》,小说集《暗影》、《再见》,论文集《论走私主义者的哲学》等。
中华人民某某国建立后,任师X大学教授,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常委、副秘书长等,著有诗集《黄花岗上》、《英雄颂》,论文集《战斗者的诗人》、《论约瑟夫的外套》、《沉思集》、《迎新集》、《批判集》,散文集《黑海——美丽的黑海》,小说集《暗影》、《再见》,回忆录《动荡,我所经历的半个世纪》,长诗《悼念》等。
二、相关资料祖国土[苏联]阿赫玛托娃我们不用护身香囊把它带在胸口,也不用激情的诗为它放声痛哭,它不给我们苦味的梦增添苦楚,它也不像是上帝许给的天国乐土。
我们心中不知它的价值存在,我们也没想拿它来进行买卖,我们在它上面默默地受难、遭灾,我们甚至从不记起它的存在。
是的,对我们,这是套鞋上的污泥,是的,对我们,这是牙齿间的砂砾,我们把它践踏蹂躏,磨成齑粉——这多余的,哪儿都用不着的灰尘!但我们都躺进它的怀里,和它化为一体,因此才不拘礼节地称呼它:“自己的土地。
这是阿赫玛托娃1961年创作的诗歌。
诗人一生命运多舛,曾在1946年遭受不公正的批判,但阿赫玛托娃一直深爱着自己的祖国,她曾在卫国战争时就写下了《起誓》、《勇敢》等爱国主义的诗篇,在流亡他乡的日子里,她也在吟唱着:"丢弃国土任敌人蹂躏的人,/我决不同他们站在一起。
语文必修3(苏教版)1-1-1 祖国山川颂

专题一祖国土学习导言祖国,像慈爱的母亲,庇佑着她的每个子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爱自己的母亲一样热爱自己的祖国。
每当听到“我爱你,中国”的歌声,我们的心会变得甜美而庄严;每当看到五星红旗高高飘扬,我们的心会变得兴奋而激动;每当听到国歌声响起,我们的心会变得高亢而澎湃……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你有钟灵毓秀的江南,冰雪晶莹的北国;你有绵延万里的高山长城,碧波荡漾的江海大洋;你有铮铮铁骨的志士,更有质朴平凡的民众,他们是您的骄傲,我们更为您自豪!本专题以“祖国”为话题,以“祖国土”为专题,分“江山多娇”“颂歌的变奏”二个板块,从不同角度展示了祖国的文化内涵。
“江山多娇”板块选取了《祖国山川颂》《长江三峡》《肖邦故园》三篇文章,阐释了祖国对个体的文化滋养,表达了人们对其祖国的热烈赞颂。
“颂歌的变奏”板块择取了《发现》《北方》《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祖国土》四首现代诗歌,探讨个体面对国家贫穷、腐败时或自身遭受厄运时的种种情怀与对祖国繁荣进步的热切期望。
板块一江山多娇主题导读祖国是美丽的。
有积雪千年的珠穆朗玛,有莽莽苍苍的黄土高原,有草树蒙密的西双版纳,有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有一泻千里的黄河长江,有兴安岭的原始森林,有海南岛的椰林碧海,有大西北广阔无垠的青青牧场,还有说不尽的江湖沼泽……我爱你,我美丽的祖国!无论我走到哪里,总把根留住。
在我们祖国无数美丽风光中,长江三峡是那样的瑰丽。
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奇美、瑰丽而雄伟的画卷。
祖国是土壤,一个人的生命天然地与生他养他的祖国连在一起。
正如肖邦,故园的风光与他的艺术千丝万缕地连在一起,一方沃土孕育了伟大的音乐艺术,成了这个民族的精神支柱。
第1课时祖国山川颂研习梳理【字词梳理】1.正音盎.()然铿.()锵.()汲.()水斑斓.()晨曦.()蹒.()跚.()龙湫.()吟哦.()嵯峨..()()澄.()澈涟漪.()瞭.()望答案:盎ànɡ,铿kēnɡ锵qiānɡ,汲jí,斓lán,曦xī,蹒pán跚shān,湫qiū,哦ã,嵯cuó峨ã,澄chãnɡ,漪yī,瞭liào。
高中语文 祖国山川颂素材 苏教版必修3

祖国山川颂素材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这是一篇散文,是抒情散文。
《直谏中学语文教学》的作者福建师大孙绍振教授说,抒情散文不好写,最容易滥抒情,空抒情。
这篇《祖国山川颂》在抒情上走了一步险棋,因为他是全面全景式来描写祖国山川的,容易走上空抒情、滥抒情的路上去,实际上已经有人在网上评价说,这篇“有佳句而无佳篇”,这篇文章在选入课本时也是“有改动”,课下注释说明了。
我反复读了后,我认为这篇文章还是很有自己的特点的:特点1、它是全景式铺陈描写祖国山川。
这种用散文来写很是创新的,你看下面的刘白羽的《长江三日》,只写了长江;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那是用诗形式来写的。
这种写法也有一定的大胆性。
没有一定的能力和资格是无法写的,也写不出来。
而作者黄药眠是作家、文艺理论家、美学家,在祖国各处做过新闻,宣传工作,写这篇文章时已经将近80高龄了。
还是有这个资格和能力的。
特点2、它的写景控制的很好。
不是毫无方向和毫无控制的。
语言美是不要多说的,谁读都会看出来的,但是写景要控制而且要控制的到位不是那么简单那么容易做到的了。
写景要有特点,这一点我们都知道,但是景物的特点有很多,不能都写,总得有选择吧,所以写景应该由作者的感情来控制和指挥。
这篇文章的写景就是有选择的,特点也是有选择的。
这篇文章是热爱祖国的,但作者的热爱的感情角度是与众不同的,它主要是通过描写景物的新生和景物已经呈现的勃勃生机来抒发爱国的。
所以作者在描写景物的时候要围绕这个感情特点来写。
比如写四季的景和扬子江的景都是围绕新生来描写的。
特点3、它的抒情带有一种理性,有广度和深度。
所以不是空抒情和滥抒情。
作者经历新旧社会(1903——1987)。
写这篇文章时是1980年左右,当时文革刚刚结束,改革开放刚刚起步。
作者黄药眠以深邃的历史学家眼光看到了祖国的大好前景。
所以黄药眠老人看到的祖国的一切都是新生的,都是有着蓬勃的生命力的。
文中处处透露出对祖国新生的赞美。
比如对四季的描写;对扬子江的描写。
高中语文祖国山川颂教案1 苏教版 必修3

祖国山川颂【教学过程】一、导入:不管对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来说,祖国都是一种魂,是擎天巨树上的落叶飘向大地母亲怀抱时的那一种殷殷深情;是一种使一个国家虽然饱经沧桑忧患却仍然能焕发出生命光泽的力量支柱;是一种使自己的儿女无论走到哪里、身处何方,都将魂萦梦绕、日牵夜挂的精神召唤;是一种流在每个人血管里,祖祖辈辈,生生不息、光照千秋、与日月争辉的魂!更是一支中华儿女心中永恒的赞歌。
二、文章的内容与结构黄药眠的散文《祖国山川颂》又名为《我爱我的祖国》。
从题目上看,“祖国山川颂”就是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其实文章不仅只歌颂自然的大好河山,同时歌颂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和改造自然、创造灿烂文化的劳动者。
这是一篇典型的写景抒情的散文,用的是诗一般凝炼和富有诗意的语言,抒发的是火一般炽热的情感,具有散文诗的一些特点。
文章段落较多,共34段,总体上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1、2段为第一部分,第3--32段为第二部分,第33--34段为第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这是总领,点明了全文要旨——爱祖国,爱祖国的美丽的风景和山河大地。
第二部分(第3--32段),是爱国主题的具体化,是对风景如画的祖国的歌颂与赞美。
在这一部分里,又可以分成若干层次,它们从不同角度表现了祖国山川景物的秀美多姿。
第3--7段是第一个层,作者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充满自豪地列数祖国大地的优美景致,以动情的笔墨,尽情地倾吐赞美之情。
第8--12段可以看成是第二个层,三段均以“我爱……”开头,从“人民”、“文化”和“语言”三个浓缩了爱国情感的具体对象出发,表达了作者的满腔挚爱。
第12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对前面的总括,又很好地引领下文,由人文过渡到景色。
第13--25段是第三层,对祖国自然景色的描写在这一层得到了重点展示。
这里有对春夏秋冬四季美景的勾勒,有对晨光落日的描摹,眼中景与心中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第26--32段是第四层,在这一部分作者选取了家乡的小溪、扬子江边、黄果树的瀑布这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景点,以点代面,表达了对祖国山川的无限爱恋。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高中语文《祖国山川颂1》教案 苏教版必修3

祖国山川颂学习目标:1.进一步了解祖国山川的美丽,体会作者在文中倾注的无限热爱之情。
2.了解“颂”的文体特点,进一步提高散文的鉴赏能力。
学习重点:对文章思想内容与感情的把握。
学习课时:1课时。
学习方法:文本研习。
以学生讨论为主,并加强朗读,通过朗读准确地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
学习内容与步骤:一、专题内涵解说祖国就是自己的国家,自有国家以来,每个人都天然地与祖国连在了一起。
祖国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有她的地理位置,这决定了她的自然特征、山川风物、气候特点。
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根据这些特征选择、创造了适合自己生存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从而与别国区别开来。
因此,对个体来讲,祖国不仅是其出生的国度,而且给他提供了生存的环境与文化的背景,同时赋予他继承、延续并创造这种文化的使命。
捍卫国家尊严,促进国家繁荣,也因此成为每一个国民的责任。
所以,爱国主义是从古到今最朴素也是最崇高的思想感情之一。
但是,人与国家的关系是复杂的,从历史上看,正如法学家潘大道所说,国家“都是为少数人所独占——君主、军阀、资本家及专业之官僚、政客等”(《为什么要爱国》),他们在阶级社会中常常是作为国家的代表,这必然造成个体对国家的复杂态度,为什么历史上经常出现忠君与爱国的矛盾,道理就在这里。
所以,陈独秀在谈到爱国主义时说道:“要问我们应当不应当爱国,先要问国家是什么。
”爱国主义不仅表现在当异族入侵时奋不顾身地捍卫自己的国家,同时也表现为愤怒与忧患,批判与建设,谴责与赞美,这些都可以是出自对祖国的热爱。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责任,都发扬国家主人翁的精神,我们的国家才能一步步走向民主,走向繁荣,才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本专题从两个方面对祖国这一人文主题进行梳理:第一板块重在阐释祖国对个体的文化滋养,表达了人们对其祖国的热烈赞颂;第二板块则要复杂得多,重在探讨个体面对国家贫穷、腐败或自身遭受厄运时的种种情怀与对祖国繁荣进步的热切期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祖国山川颂》参考资料(作者介绍)黄药眠(1903~1987)中国作家,文艺理论家。
原名黄访、黄恍。
广东梅县人。
20年代曾在广东学习和教书。
1927年在上海参加创造社,并出版诗集《黄花岗上》。
1929年被中国共产党派赴莫斯科,回国后遭国民党政府逮捕。
1937年保释出狱后,先后在延安、桂林、香港、广州、成都、昆明等地从事新闻、宣传、创作和理论研究工作,出版有散文集《美丽的黑海》和论文集《论约瑟夫的外套》。
1944年后,主持中国民主同盟和中国农工民主党主办的一些报刊,并参与民盟的领导工作,著有长诗《桂林底撤退》,小说集《暗影》、《再见》,论文集《论走私主义者的哲学》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常委、副秘书长等,著有《沉思集》、《黄药眠文艺论文选》、《批判集》、《初学集》和诗集《英雄颂》、散文集《朝鲜——英雄的国度》等。
“中国”名称的由来“中国”这一名称始于周朝。
但最初“中国”并不是指国家,而是指国都。
至于把华夏民族的居住地和建立的国家称为“中国”,那就是后来的事情了。
古人把星辰中最引人注目的北极星看作是“天中”。
这是因为古人观察到满天的星星都围绕北极星转,就像一把转动的伞一样,而伞的顶端就是北极星。
依此设想,人们便认定人君的国都就是“土中”,即大地的中心。
传说武王伐纣(zhòu)成功以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寻找“土中”,结果找到了伊、洛平原,并定都洛阳,其用意是让天下百姓像星星那样向自已团聚合拢,此地后来被称为中原、中州、中土。
以后随着时代的推移,逐渐演变为把华夏民族的居住地和建立的国家叫“中国”了。
作品赏读面对祖国的地图在我小小的房间里,挂着一张大大的中国地图。
那一望无际的田野,富丽多姿的山峰,星罗棋布的湖泊,纵横交错的铁路、公路,无不给我以美的陶醉和爱的力量。
小时候,那大公鸡一样昂首振翼的版图就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
我一看着它,就好像是进了那气势磅(páng)礴(bó)的青藏高原,山清水秀的四川盆地,辽阔坦荡的华北平原,宽谷低丘的东南丘陵;登上那雄伟壮观的喜马拉雅山、万里长城;我一看着它,就好像是观看着那滚滚东流的长江、黄河,秀丽迷人的西湖、桂林……随着年龄的增长,吸引着我的不再仅仅是那地图上的山山水水,而更是那些为这块版图流血流汗的人民。
在一个小村子里,我认识了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
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牺牲了,但她又把心爱的小儿子送到了部队。
在此期间,她的丈夫不幸去世,可她却把痛苦埋在自己心里,没有告诉她的儿子。
她说,我没有什么可以献给国家的,只有两个儿子,他们能为保卫国家出点力,我再苦也高兴。
然而,我们的战士也没有忘记母亲的嘱托。
一位守卫海防的战士告诉我说,虽然我脚踏的是祖国地图上无名的小岛,可是在我心里却装着祖国那张宽大的地图,能作为它的哨兵,保卫它的安全,我感到幸福和骄傲!这是多么博大而宽广的胸怀啊!装下了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土地上的十亿多人民!这就是我们这张地图上的母亲,这就是我们这张地图上的战士,正是因为我们有这样千千万万的母亲和战士,我们的地图才能得以完整!我们的人民才能得以幸福!正是在战士的保卫下,我们许多人在祖国地图上贫穷和落后的地方献出了他们的智慧和力量。
有这样一位女教师,她放弃了回城的机会,独自一人在一个偏僻、落后的山村教书。
她说是一件偶然的事情使她留了下来。
一次,她患病十多天不起,一位70多岁的老大娘竟然拄着拐棍,迈着一双缠过的小脚,到几十里外的宝顶山取“神水”,给她治病。
当时,她没有嘲笑,却泪流满面,她感到:这里的人们需要她把知识传授给他们和他们的后代,让他们彻底摆脱迷信和愚昧,成为用知识武装起来的建设人材,好让祖国地图上的每一点都变得富丽富饶。
这是多么好的愿望啊!这难道是她一个人的愿望吗?不!这是13亿人民共同的心愿,共同的目标!祖国地图上的山水,地图上的人民,就是这样强烈地吸引着我,使它成了我心中至爱的珍宝,燃烧的火炬。
(林丹)爱国与小事爱国是一种崇高而神圣的情感,却并不都表现为辉煌而壮烈的行动。
那些小事有时更能体现这种伟大精神,却也更难让人做到。
爱国不是一味夸耀祖先的业绩,不是谩(màn)骂国人之无能,更不是虚伪的誓言,做作的感叹;爱国意味着一种深深的责任。
爱国意味着你每天都要按交通规则走路,乘车时买票要具有主动精神,不在舞厅和足球场发动“战争”,不偷税漏税,不给警察找麻烦。
爱国意味着你要把自来水当成茅台酒来珍惜,把粮食看作是黄金和珍珠,不抢购商品,不攀折花木,爱护公用电话亭,意味着除了脚印之外你不要把任何东西留在马路上。
爱国意味着衣着整洁、谈吐文雅、举止端正;意味着尊老爱幼、谦和有礼、热诚助人;意味着你要经常面带微笑,让别人和你一起感受到:噢,生活是多么美好! 爱国意味着少发牢骚,多点幽默感;少抽烟,多买国库券;不打麻将,多看健康有益的书刊。
爱国意味着你每天多认识一个汉字,多背诵一首古诗词,多欣赏一曲中国民歌,更多地了解祖国丰富璀(cuǐ)璨(càn)的文化;意味着经常读报,天天看新闻联播,时时关心着祖国的一切。
爱国意味着当有人向你求救时,你绝不会使他失望,而是使他觉得他没有找错人。
爱国意味着你必须时时忍受着克服弱点的痛苦,把自己变成一个受人欢迎和令人尊敬的中国人。
如果人人皆如此,那么中国将拥有世界上最伟大的进步和文明。
爱国需要做小事,但即便对小事来说,也应该少说多做。
我想我说得够多了,还是让我们去做吧!祖国山川颂我爱祖国,也爱祖国的大自然的风景。
我不仅爱祖国的山河大地,就是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砖一瓦,我也感到亲切,感到值得我留恋和爱抚。
且不要去说什么俄罗斯的森林,英吉利的海,芬兰的湖泊,印度尼西亚的岛了。
咱们中国自有壮丽伟大的自然图景。
我们有头顶千年积雪的珠穆朗玛峰,有莽苍的黄土高原,有草树蒙密的西双版纳,有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有一泻千里的黄河,有浩浩荡荡的扬子江,有兴安岭的原始森林,有海南岛的椰林碧海,有西北诸省的广阔无垠的青青的牧场,还有说不尽的江湖沼泽……祖国的大地山河哟!哪一个地方不经过劳动者双手的经营,哪一个地方没有流过劳动者的汗,滴过战士们的血?我爱我们祖国的土地!狂风曾来扫荡过它,冰雹曾来打击过它,霜雪曾来封锁过它,大火曾来烧灼过它,大雨曾来冲刷过它,异族奴隶主的铁骑曾来践踏过它,帝国主义的炮弹曾来轰击过它。
不过,尽管受了这些磨难,它还是默默地存在着。
一到了春天,它又苏醒过来,满怀信心地表现出盎然的生意和万卉争荣的景色。
这是祖国大地对劳动者的回答,光秃秃的群山穿起了墨绿色的长袍,冈峦变成了翠绿的堆垛,沟谷变成了辽阔的田间,长满了葱绿的禾苗,沼泽变成明镜般的湖泊,层峦叠嶂表示低头卧服,易怒的江河也表示愿供奔走……祖国的山对我们总是有情的。
我们对它们每唱一首歌,它们都总是作出同样响亮而又热情的回响。
我爱祖国的劳动人民,是他们开辟荒野,种出粮食,挑来河水或井水把我哺育长大。
我怀念我的母亲。
她用她的乳汁喂养我,她用大巴掌抚摩我的头。
直到今天,我的身上还能感到她怀里的体温。
我爱祖国的文化。
有时我朗读中国诗歌中的名句,体会到其中最细微的感情,捉摸到其中耐人寻味的思想,想象到其中优美的图景,感触到其中铿锵的节奏,婉转悠扬的韵律,领略到其中言外的神韵。
当我读到得意的时候,就不觉反复吟哦,悠然神往。
当它触动到我心灵的襞褶的深处时,我就不觉流下了眼泪。
我爱祖国的语言。
它的每一个词每一个字,都同我的生活血肉相连,同我的心尖一起跳跃。
从最简单的一句话中,我可以联想到一长串的人物的画廊,联想到一系列的山川、树林、村舍、田野、池塘、湖泊。
我曾经远离祖国几年。
那些日子,我对祖国真的说不出有多么的怀念。
这怀念是痛苦又是幸福。
痛苦,是远离了祖国的同志、祖国的山川风物;幸福,是有这样伟大的祖国供我怀念。
祖国的大自然经常改变它的装束。
春天,它穿起了万紫千红的艳装;夏天,它年披着青葱轻俏的夏衣;秋天,它穿着金红色的庄严的礼服;冬天,它换上了朴素的雪白长袍。
大自然的季节的变换,促使着新生事物的成长。
这是春天的消息:你瞧!树枝上已微微露出了一些青色,窗子外面开始听得见唧唧的虫鸣了。
我知道新的一代的昆虫,正在以我所熟悉的语言庆祝它们新生的快乐。
春天,乘着温湿的微风探着窗前问讯我的健康情况了。
“谢谢你,可爱的春天”。
我说。
碧油油的春草是多么柔软、茂盛和充满着生机啊!它青青的草色,一直绵延到春天的足迹所能达到的辽远的天涯……因此,草比花更能引起人们的许多联想和遐思。
繁盛的花木掩着古墓荒坟,绿色的苍苔被覆着残砖废瓦。
人世有变迁,而春天则永远在循环不已。
夏天的清晨,农村姑娘赤着脚,踩着草上的晶莹的露珠,走到银色的小溪里满满地汲了一桶水。
云雀在天空歌唱,霞光照着她的鲜红的双颊。
这是多么纯朴的劳动者的美啊!半夜夏凉,我已睡着了。
忽然听见月亮来叩我的窗子,并悄悄地告诉我,你的儿子正在山村的树林里拉手风琴,同农村孩子们一起开儿童节的晚会呢……秋天,到处是金红的果子,翠锦斑斓的黄叶。
但它也使人微微感到,一些树木因生育过多而露出来的倦意。
清秋之夜,天上的羽云象轻纱似的,给微风徐徐地曳过天河,天河中无数微粒的星光一明一灭。
人间的眼前近景,使人忘记了天宇的寥廓啊!在冰峰雪岭下不也能开出雪莲来么?你看它也荡漾在涟漪的春水上面的睡莲如何?在花树构成的宫殿里,群峰在那里发出嗡嗡的声音。
我想这是劳动者之歌哟!暗夜将尽,每一棵树都踮起脚来遥望着东方,企盼着晨曦。
果然不久,红光满面的太阳出来了,它愉快地抱吻着每一个树梢,发出金色的笑。
黄昏蹒跚在苍茫的原野里。
最后看见他好像醉汉似地颓然倒下,消失在黑夜里了。
明早起来一看,他早已无影无踪,只看见万丈红霞捧出了初升的太阳。
有人感到秋虫的鸣响送来了暮色的苍凉,有人感到黄鹂的歌唱增添了春天的快乐。
对自然界的景色和音响,人们往往因所处的地位和境遇不同而有不同的反应。
你也许曾经在花下看见细碎的日影弄姿,你也许曾经在林荫道旁看见图案般的玲珑树影,不过,你最好到森林深处去看朝阳射进来时的光之万箭的奇景。
生平到过不少有名的风景区,但在我的脑子里的印象最深的还是我家乡门前的小溪。
春天,春水涨满,桥的两孔像是一对微笑的眼睛。
细雨如烟,桥上不时有人打着雨伞走过。
对岸的红棉树开花了,燕子在雨中飞来飞去,还有一阵一阵的风,吹来了断续的残笛……我曾躺在扬子江边的大堤上静听江涛拍岸的声音。
我想起了赤壁之战、采石矶之战,想起了长发军攻下岳州时的壮烈场面,想起了第一次革命战争时期的汀泗桥之役。
折戟沉沙,这些人物都成为过去,只有林立江边的巨人似的工厂烟囱表明了我们这个新的时代。
面对着巨流滚滚的扬子江,我想起了它的发展的历程。
最先它不过是雪山冰岩下面滴沥的小泉,逐渐才变成苍苔滑石间的细流,然后是深谷里跳跃着喜悦的白色浪花的溪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