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泵简介
给水泵汽轮机技术介绍

给水泵汽轮机技术介绍给水泵汽轮机技术介绍1.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对给水泵汽轮机技术的详细介绍。
给水泵是汽轮机系统中的关键组件,负责将给水输送到汽轮机中,确保其正常运行。
本文将依次介绍给水泵的基本原理、结构与工作原理、常见故障与维修方法以及给水泵的性能要求。
2.给水泵的基本原理给水泵主要依靠机械能将液体能量转换成动能,实现液体的输送。
其基本原理包括静压力原理、动压力原理和压力势能原理。
2.1 静压力原理静压力原理是指液体在静止状态下由于外部力的作用产生的压力。
给水泵通过旋转的叶轮产生离心力,使液体产生静压力,使液体能够被输送。
2.2 动压力原理动压力原理是指由于流体速度变化所产生的压力,即液体动能的转化。
当液体通过叶轮时,流体的速度会增加,产生动能,同时压力也会减小。
利用这一原理,给水泵能够增加液体的流速并使其流向高压区域。
2.3 压力势能原理压力势能原理是指液体在不同高度上所具有的不同压力状态。
通过将液体提升至一定高度,给水泵能够将液体的势能转化为压力能。
这种原理在垂直输送液体时尤为重要。
3.给水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给水泵通常由叶轮、泵体、轴承和密封装置等组成。
泵的结构根据需求可以分为离心式、容积式和混流式等不同类型。
3.1 离心式给水泵离心式给水泵是最常见和最常用的类型。
它通过叶轮的旋转将液体产生的离心力转化为动能,带动液体进入管道并提供正常的流量和压力。
3.2 容积式给水泵容积式给水泵则通过叶轮和容积腔体的配合工作,将液体的容积从一个容腔中抽出,并将液体送入另一个容腔中。
这种类型的给水泵适用于需要精确控制流量和压力的场合。
3.3 混流式给水泵混流式给水泵则结合了离心式泵和容积式泵的特点。
它既可以产生较高的压力,也可以提供较大的流量。
这种类型的给水泵适用于需要较大流量和较高压力的场合。
4.常见故障与维修方法给水泵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故障,例如泄漏、噪音过大等。
针对不同的故障,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维修方法。
汽轮机电动给水泵概述

汽轮机电动给水泵概述1、电动给水泵前置泵我公司的电动给水泵前置泵是沈阳水泵厂生产的YNKn300/200-20J 型离心泵,其本体结构性能与汽动给水泵基本相同,同样也是水平、单级轴向分开式低速离心泵,内衬巴氏合金的径向轴承,自由端装有自位瓦块式双向推力轴承,采用压力油润滑,通过具有柔性与刚性兼有的金属迭片式联轴器与电机相连。
电动给水泵前置泵主要技术规范如下表:表8-4电动给水泵前置泵主要技术规范2、电动给水泵电动给水泵在机组启动阶段向锅炉输送高压给水,满足机组启动初期给水的需要;在机组正常运行期间,一旦汽动给水泵发生故障退出运行,电动给水泵作为备用泵投入运行,维持机组正常运行。
我公司的电动给水泵是沈阳水泵厂生产的8×10×14HDB-6型离心泵,为卧式、水平、六级筒体式离心泵。
其本体结构性能与汽动给水泵基本相同,电泵也主要由泵的芯包、内外泵壳、水力部件、中间抽头、平衡装置、轴承、轴封以及泵座等部件组成。
其结构如图8-4所示。
电动给水泵主要技术规范如下:表8-5电动给水泵主要技术规范3、液力偶合器液力偶合器可以实现无级变速运行,工作可靠操作简便,调节灵活维修方便。
采用液力偶合器便于实现工作全程自动调节,以适应载荷的不断变化,可以节约大量电能,广泛适用于电力、冶金、石化、工程机械等领域。
液力偶合器是借助液体为介质传递功率的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具有平稳地改变扭转力矩和角速度的能力。
在电动给水泵中液力偶合器具有调速范围大、功率大、调速灵敏等特点,能使电动给水泵在接近空载下平稳、无冲击地启动。
通过无级变速便于实现给水系统自动调节,使给水泵能够适应主汽轮机和锅炉的滑压变负荷运行的需要。
一般在机组负荷率低于70~80%时可以显现良好的节能效益。
此外,采用液力偶合器可以减少轴系扭振和隔离载荷振动,且能起到过负荷保护的作用,提高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液力偶合器主要由主动轴、泵轮、涡轮、旋转内套、勺管和从动轴等组成。
给水泵分类与命名方法

给水泵分类与命名方法水泵是一种用于输送液体的机械设备,根据其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水泵分类以及命名方法:1.按工作原理分类:•离心泵(Centrifugal Pump):利用离心力将液体从中心向外推送。
•容积泵(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通过容积变化将液体推送出去,包括齿轮泵、螺杆泵等。
2.按用途分类:•给水泵(Water Supply Pump):用于将水供应到建筑物、城市供水系统等。
•排水泵(Sump Pump):用于排除建筑物内的地下水或污水。
•化工泵(Chemical Pump):适用于输送化学液体,具有耐腐蚀性。
•污水泵(Sewage Pump):专门用于输送含有固体颗粒的污水。
3.按结构分类:•单级泵(Single-stage Pump):由一个旋转部件驱动的简单泵。
•多级泵(Multi-stage Pump):包含多个级别的泵,可提供更高的压力。
•潜水泵(Submersible Pump):安装在液体中,用于潜水操作。
4.按驱动方式分类:•电动泵(Electric Pump):通过电动机驱动。
•柴油泵(Diesel Pump):通过柴油发动机驱动。
•手动泵(Manual Pump):通过人力或手动操作。
5.按工作点分类:•定转速泵(Constant Speed Pump):输出流量和扬程保持恒定。
•变速泵(Variable Speed Pump):可通过调整转速来调节流量和扬程。
命名方法通常以泵的类型、用途、结构或驱动方式等为依据,以清晰地描述泵的特性。
例如,“离心给水泵”表示一种用于给水系统的离心泵。
给水泵汽轮机资料介绍

八、给水泵汽轮机的启动
• 启动盘车,盘车在冲转前至少运行45min以 上,在确认主机复水器开始抽真空时,可 向轴封供汽,然后开启排气管上的隔离阀 对小汽机抽真空。小汽机冲转先缓慢的升 速到600r/min,检查和暖机20分钟,再次 升速至1800r/min,进行高速暖机25min, 检查后升到最低工作转速3000r/min。
七、结构与性能
• 1、汽轮机本体 汽缸由汽缸前部和汽缸后部两部分组成,两
者在垂直法兰处焊接在一起。汽缸前部由20CrMo 铸造而成,其前部装有高、低压蒸汽室,前端下 部由垂直法兰与前轴承箱相连,前轴承箱固定在 弹簧板支架上。汽缸后部为焊接结构,其排汽口 方向向下与排汽管道相连 。在后汽缸没有大气阀 盖(排汽门),当后缸表压达到34.3kpa时,排汽 门破裂,使汽缸不至因压力过高而损坏。
当油箱油温高于30℃时,自动切断电加热器; 油温低于25℃时,自动接通电加热器电源。
七、结构与性能
• 4、调节及保护系统 汽轮机调节系统采用数字式电液调节系统
(MEH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大范围转速闭环控 制,以适应给水量自动调节的要求。系统接受锅 炉协调控制系统CCS来的4~20mA的锅炉三冲量 信号(给水流量、蒸发量和锅炉水位),自动控 制汽轮机的转速,也可根据阀位信号实现手动控 制。调节系统性能参数如下:
六、技术特点
• 2、 、内切换
新颖独特的新蒸汽内切换汽源切换方式,除 能实现0-100%负荷平稳运行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 简化配汽系统,操作更加可靠。 • 汽源切换平稳,无扰动。 • 高压进汽系统与汽轮机本体分离,减少对汽轮机 的热冲击。 • 可用高压蒸汽直接启动,运行灵活。 • 高压蒸汽运行时排汽湿度较小。 •
给水泵汽轮机技术介绍

给水泵汽轮机技术介绍
本文档旨在介绍给水泵汽轮机的技术知识和应用。
通过对该设备的详细解析,读者将能够了解其工作原理、结构组成以及相关操作注意事项。
1. 给水泵汽轮机概述
1.1 工作原理:介绍给水泵汽轮机是如何利用蒸汽驱动液体循环流动,并提供所需压力。
1.2 结构组成:分析给水泵、减速器等主要部件的功能与相互关系。
2. 给水系统设计
2.1 系统布局:讨论不同类型(单元式或集中式)布置方式之间的优缺点。
2.2 设计参数选择:阐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容量和扬程值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3.运行管理与故障排除
3.1运行监测: 引入常见指标来评估设备性能并进行必要调整;
32故障检修: 分类可能出现问题,并针对每一种状况提供具体处理方法;
4.安全生产控制
4-1安全保护装置配置:说明为确保人员安全而采取各种安全措施;
4-2应急预案: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并提供相应处理方案。
5.附件
本文档涉及以下附件:
- 给水泵汽轮机结构图纸
- 设备操作手册
6. 法律名词及注释
- 液体循环流动: 在给水系统中,指液体通过管道、阀门等设备进行持续流动。
- 容量和扬程值: 是衡量给水泵性能的两个重要参数。
容量表示单位时间内输送出去的液体数量;扬程则代表了所需克服高度差或压力损失时所需要达到的最大工作状态下产生压力。
- 运行监测: 对设备运行过程中各项指标进行实时检测与分析,以确保其正常运转并调整相关参数来优化效率。
给水泵

29 给水泵组结构、性能、系统、运行简介金桥电厂一期2×300MW火电供热机组配套的给水泵为:半容量电动给水泵组,生产厂为上海KSB泵业有限公司CHTC5/6型电动给水泵、SQ250-560型前置泵及德国VOITH 公司生产的R16K400M型液力偶合器。
每台机组配置三套给水泵组。
29.1 给水泵组29.1.1泵组性能参数如下;29.1.1.1使用条件输送介质炉给水水的密度0.8902kg/m3冷却水质给水泵与前置泵用除盐水,其它使用工业水冷却水温度20-33°C除氧器运行方式滑压运行除氧水箱压力变化范圈0. 284~1.045MPa除氧器额定压力0. 936MPa除氧器水箱最高出水温度180℃29.1.1.2.技术规范(l)前置泵型号SQ250-560额定流量613.75t/h额定场程101m转速1490r/min(2)液力偶合器形式液力电动勺管调节式型号R16K400M输入转速1490r/min主动轮最高转速5788r/min调速范围4;1转动滑差 2.58﹪电压 6 KV辅助润滑油泵电动机功率11 kW转速1455 r/min辅助润滑油泵电动机电压380 v(3)主给水泵型号CHTC5/6型式筒式多级离心泵流量613.75t/h扬程1997m转速5241r/min中间抽头流量50m3/h中间抽头压力10.8MPa给水泵效率≥82.4%给水泵配带功率5500 kW旋转方向从驱劫端看,给水泵均为顺时针方向图3-1 YNKn300/200-20B型前置泵剖面示意图101一泵体;162一吸人盖;165一冷却室盖210一泵轴;234一双吸叶轮;135350一轴承体;361一前端轴承盖;370一径向轴承;384一推力盘. 387一推力瓦,392一推力瓦支座;(412.3一O形封封圈;451一填料函;524轴保护套;525一档套;571一锥形环;902一双头螺栓29.1.2 YNKn300/200-20B型前置泵(我厂前置泵结构可参照此泵结构)YNKn300/200-20B型泵是单级双吸卧式涡壳泵,其结构示意图如图3-1所示。
高压给水泵工作原理

高压给水泵工作原理
高压给水泵是一种用于提供高压给水的设备,其工作原理如下:
1. 引入水源:高压给水泵通常通过一根吸水管引入水源,例如自来水管道或水井。
2. 吸水过滤:在水源进入泵体之前,通常会设置过滤器来去除水中的杂质和颗粒物。
3. 吸水操作:当泵体内无水时,启动泵体以形成负压。
这将使水通过吸水管进入泵体内。
4. Impeller旋转:泵体内的Impeller(叶片)开始旋转,负压
将水通过进水口吸入泵体。
5. 内部增压:当Impeller旋转时,它会给水施加离心力,将水
推向泵体的出水口。
这个过程结合了离心力和动能转化,使水的压力逐渐增加。
6. 出口控制:一旦水压达到设定的高压值,泵体内的出口止回阀将关闭,防止向后流动。
7. 高压水输出:在泵体内部形成的高压压力将水通过出水管道输送到需要的地方,例如建筑物的供水系统、灌溉系统或工业设备。
总结:高压给水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旋转叶片将水吸入泵体,然后利用离心力和动能转化将水增压并输送到需要的地方。
给水泵

长沙自平衡多级泵厂家宏力水泵整理 给水泵概述:给水泵供输送清水及物理化学性质类似于水的液体之用。
该泵扬程为H:134米,流量Q:155m3/h。
液体的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广泛应用于矿山排水、工厂及城市给水之用。
使用温度T:80℃+80℃。
给水泵产品结构说明给水泵为多级分段式,其吸入口位于进水段上,成水平方向,吐出口在水段上垂直向上,其扬程可根据使用需要而增减水泵级数。
多级离心泵装配良好与否,对性能影响关系很大,尤其是各个叶轮的口出与导翼的进出中心,其中稍有偏差即将使水泵的流量减少,扬程降低效率差,故在检修装配时务必注意。
给水泵主要零件有:进水段、中段、出水段、叶轮、导翼挡板、出水段导翼、轴、密封环、平衡环、轴套、尾盖及轴承体。
进水段、中段、导叶挡板、出水段导翼、出水段及尾盖均为铸铁制成,共同形成泵的工作室。
叶轮为优质铸铁制成,内有叶片,液体沿轴向单侧进入,由于叶轮前后受压不等,必然存在轴向力,此轴向力由平衡盘来承担,叶轮制造时经静平衡试验。
轴为优质炭素钢制成,中间装有叶轮,用键、轴套及轴套螺母固定在轴上。
轴的一端装联轴器部件,与电机直接连接。
密封环为铸铁制成,防止水泵高压水漏回进水部分,分别固定在进水段与中段之上,为易损件,磨损后可用备件更换。
平衡环为铸铁制成,固定在出水段上,它与平衡共同组成平衡装置。
平衡盘为耐磨铸铁制成,装在轴上,位于出水段与尾盖之间,平衡轴向力。
轴套为铸铁制成,位于填料室处,作固定叶轮和保护泵轴入用,为易损件,磨损后可用备件更换。
轴承是单列向心球轴承,采用钙基润滑脂润滑。
填料起密封作用,防止空气进入和大量液体漏出,填料密封由进水段和尾盖上的填料室,填料压盖,填料环及填料等组成,少量高压水流入填料室中起水封作用。
填料的松紧程度必须适当,不可太紧亦不可太松,以液体能一滴一滴的渗出为准。
如果填料太紧,轴套容易发热,同时耗费功率。
填料太松,由于液体流失要降低水泵的效率。
长沙自平衡多级泵厂家宏力水泵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水泵简介(DG85-67
×
9A)
1
型号说明
DG
——给水泵
85
——流量(t/h
)
67
——单级扬程9
——级数
2
机构说明
DG
型给水泵主要零部件的结构情况如下:
(
1
)
壳体部份:由吸入段、叶段、压出段和导叶等组成。
它承受全部工作压力和介质的热负荷。
介质温度超过
350
℃,泵体和泵罩之间添
加铝箔纸。
(
2
)
转子部分:由叶轮、轴和平衡盘等组成。
轴向力由平衡盘自动调节平衡。
8.2
给水泵检修项目
8.2.1
大修标准项目
1
泵解体
2
定子检修
3
转子检查
4
平衡装置检修
5
轴承检修
6
泵整体组装
7
对轮找正
8
出入口门、逆止门、再循环门检修、入口滤网清扫。
9
润滑系统检修
10
冷却水检修
11
现场整理,泵试转。
8.2.2
小修标准项目
1
轴承检查
2
平衡盘检查
3
对轮复查中心
4
油泵检查
5
更换盘根,消除运行中存在缺陷
8.2.3
专业验收项目:
1
主要零部件更换
2
泵总装
泵试转
4
重要改进项目
8.2.4
班组验收项目:
1
主要零部件测量结果
2
小装试验
3
转子调中心
4
对轮找正记录
5
轴承装配测量记录
6
改进项目
7
需要提请上一级验收的项目
8.4
给水泵检修及质量标准
DG150-67
×
9A
型泵为圆环分段时多级泵,工作状态下各级泵体热胀,压力
都有较大差别,该泵泵体长,配合精密,严格按质量标准检修,对保障给水
泵的安全运行极为重要。
8.4.1
转子部件检修
1
仔细检查泵轴,特别是轴颈处、抬肩处、键槽处、应无裂纹,毛刺、无
水力冲刷沟槽。
2
测量轴弯曲。
3
套装零件(叶轮、轴套、档套、平衡盘等)不应有毛刺、锈蚀、刷蚀、
裂纹或其他损坏变形。
4
套装零件端面不平行度,内外径不同心度符合标准。
5
测量套装零件配合间隙。
6
检查并研磨平衡盘工作面,检查套装零件轴向贴合应整圈接触,否则要
进行修研。
8.4.2
转子部件检修质量要求:
1
泵轴弯曲度、轴颈处不大于
0.01
㎜,其他各处不大于
0.025
㎜。
2
轴颈处椭圆度及锥度均小于
0.02
㎜。
3
套装零件端面对轴线不垂直度不大于0.01
㎜(跳动)内外不同心度小
与
0.02
㎜,内孔与轴颈配合间隙不大于
0.04
㎜。
4
轴套磨损量大于
1
㎜者要更换新套。
5
更换新叶轮要进行平衡试验,
其剩余失衡量最大直径处不大于
3g,
消除失
衡铣削的槽道深度不超过盖板厚度1/3
,铣槽与盖板端面平滑过度。
8.4.3
静止零部件检修工艺及质量要求:1
检查中段结合面不得有毛刺、砸伤、不得有沟槽凹坑,用着色法检查整
圆接触。
2
进出水端盖,中段各配合内孔对定心止扣的不同心度不大于
0.06
㎜(跳
动值)
,止扣幅向配合间隙不大于
0.08
㎜。
3
中段两端结合面不平行度小于
0.02
㎜。
4
中段密封环止扣对其内圆的不同心度小于
0.03
㎜。
5
中段密封环与叶轮入口口环配合间隙
0.45-0.65
㎜,
超过
0.85
㎜者要更换
密封环。
6
密封环紧固螺丝应冲眼锁死。
7
首盖和尾盖冷却水套大修时应换密封垫,并进行水压试验0.75
MPa
,
分
钟不漏。
8
所有螺丝按原配带上螺母,螺纹要清扫,检查并涂黑铅粉。
8.4.4
转子试装检查。
1
对所有试装零部件进行清点和清扫,是擦干净后,按工作位置套装泵轴
上,拧紧锁紧螺母,测量螺母与轴端距离应符合拆卸时的测量尺寸。
2
将转子放在专用支架上,用百分表检查测量轴颈、轴套、叶轮、平衡盘、
对轮等部位的晃度,并测量平衡盘、推力盘、对轮部件飘偏。
不允许用加垫方法调整飘偏。
4
调整合格后应作好记录和装配记号,依次拆下各套装零部件放好待装。
5
转子试验检查是给水泵检修关键工艺之一,
正确调整叶轮间的轴向距离,
保证各级叶轮和导叶流道对中,
消除总装后泵体内动静磨损,
减小震动,
改善轴端密封都有与正确进行转子试装调整质量的好坏有重要关系,测
量和调整应仔细进行。
8.4.5
轴承检修:
1
用煤油清洗轴承,并检查有无缺陷,好有缺陷要进行更换。
2
检查轴颈表面应平整光滑。
8.4.5
对轮检修
1
对轮表面光滑完整,内孔与轴颈配合应有
0.02
㎜紧力。
2
弹性圈与柱销有
0.03-0.04
紧力,同组弹性圈外径尺寸差不大于
0.2
㎜。
3
弹性圈与对轮销孔有
1-1.45
㎜间隙。
8.4.7
轴端密封装置:
1
旧轴套磨损量超过
1
㎜应更换新的轴套。
2
盘根冷却水室大修时解体清扫和检查。
3
衬套内孔与轴套间隙
1.6-1.9
㎜。
4
填料后紧环与轴套间隙2.6
㎜。
5
盘根材质符合规定,切口45
°,相邻面盘根错口120-180
°。
6
盘根格兰径向间隙,轴向距离均匀,松紧合适。
8.5
泵体组装与调整
8.5.1
总装前的准备。
1
清点总装零部件,按装配顺序放好。
2
准备好更换的密封垫及“
o
”
性密封圈。
3
全面检查所有总装部件已符合总装质量要求。
8.5.2
泵体组装
1
泵体组装按拆卸时反顺序进行。
2
进水端就位,拧紧猫爪螺丝。
3
从低压侧穿轴。
4
组装首级叶轮,将专用定位块插入首级叶轮流道,然后将轴与叶轮推向
进水端面,当对定位块与端面接触时,用划针在转子轴端密封处划上标
记,以备在平衡盘组装后捡依次叶轮与导叶出口流道对中情况。
5
依次组装次级叶轮和隔板,出口端盖就位后穿入大螺丝,用专用支架将
轴拖在中间位置,按对称法紧好大螺丝,拧紧力,泵体偏斜<
0.05
㎜。
6
拧紧轴端锁紧螺母,测量总轴窜应为
7-8
㎜,轴窜过小应查找原因并处
理。
7
组装平衡套,测量工作轴窜,平衡套端对转子轴线跳动不大于
0.06
㎜。
8
尾盖及高压侧轴承组装。
9
盘动转子应灵活无卡涩。
8.5.4
对轮找正
1
利用专用表架或磁力表座,以泵轮为准,测量电机对轮对水泵轮的圆周
差和端面差。
2
测量过程要按原装记号对正对轮,用一弹性销连接两对轮,按泵的工作
转动方向盘动,分别在
°、
90
°、
180
°、
270
°四个方向测量张口和
外圆差值。
3
找正结果:端面差≤
0.06
㎜,圆周差≤
0.08
㎜,考虑到转子的挠度,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