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慎与说文》PPT课件
许慎与《说文解字》讲义

许慎与《说文解字》•(一)许慎和《说文解字》•许慎(公元58—147年),字叔重,汝南召陵人(今河南郾城县东),东汉著名经学家,时人称为“五经无双许叔重”。
他据古文经的材料,参考秦汉各家的说法,以篆文为主,兼收古文、籀文,著《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约始作于东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至汉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写定,前后花了大约22年的时间。
《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有系统的文字学经典著作,也是第一部字典。
现存《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宋徐鉉校定。
全书十四卷,合叙目一卷,共十五卷。
收小篆单字9353个,重文(即异体字)1163个。
•(二)部首及部首的创立。
•许慎《说文解字叙》云:“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
”又云:“独体为文,合体为字。
”由此可见,中国文字是由一些形体结构简单的所谓独体的文构成的。
《说文解字》就是一部说解文字的书。
•许慎根据9353个小篆单字的形体结构,归纳为540个部类,每部以一个结构最简单的文为首,以此代表客观事物不同的部类,部首由此而创立。
•《说文》540部首的编排,贯彻“始一终亥”,“据形系联,不相杂厕”的原则。
同一部首下所属字的编排,一般是把意义相近或相关的字排在一起,先实词字,后虚词字。
•(三)《说文解字》的释字体例。
•1、先分析部首,探讨部首字的意义;然后说明凡属于这个部首的字,都与这个部首的意义相关。
例如:•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
从二(古文上字),三垂,日月星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示,神事也。
凡示之属皆从示。
•2、每个字先讲字义,即所谓的本义;然后分析字形结构,常指出字的读音;有时还用六书理论对具体的字进行归类。
例如:•豆部:豆,古食肉器也,从口,象形。
凡豆之属皆从豆。
•告部:告,牛触人,角著横木,所以告人也。
从口从牛。
《易》曰:‘僮牛之告’。
凡告之属皆从告。
•(四)《说文解字》中常见的说解术语。
《许慎与说文》PPT课件

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 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 直”的意思。
洨xiáo :古县名。 汉 置,属 沛郡 。治所在 今 安徽省 固镇县 东。 东晋 后废。
27
14
四、许慎的主要成就
初,慎以五经传说臧否不同,于是撰为 《五经异义》。又作《说文解字》十四篇, 皆传于世。
《说文》卷六上:休,止也,从人从木。 《说文》卷三下:寺,廷也,有法度者也,
从寸之声。
27
24
二、《说文》成书的背景与 基础
1. 为了配合经今古文斗争的需要 2. 前代和当代学者已有析字之先例 3. 其它著作也已开创释词的先例 4. 《仓颉篇》等书已将文字作了汇总
(一)为了配合经今古文斗争的需要
汉史游作。《元尚篇》,汉李长作。《训 纂篇》,汉杨雄作。 《急就篇》:急就奇觚与众异,罗列诸物 名姓字,分别部居不杂厕,用日约少诚快 意,勉力务之必有喜。
汉代《苍颉篇》 与《说文》的共同点:
1.尽可能将形近的字编在一起。如“開閉 門閭。
2.注意到词义相近的字,采用归类编排。 如“囷窌(jiào)廪仓。
“经学”就是对这些经书的注释和研究的 学问。它的内容主要是训释文中的词义和 解释文章的精神实质等等。
今文经的来历:
在经秦火后,由老年人凭记忆背诵出 来,再用当时通行的文字——隶书写 出来的。
古文经的来历:
一是壁中书,汉武帝末年,鲁恭王刘余为了扩 建自己的宫殿而拆毁孔子的旧居,在夹壁墙里 发现了《尚书》、《春秋》、《礼记》、《论 语》、《孝经》等一批古文书籍。此外,在淹 中(鲁国地名)也出土有《礼古经》。
“博采通人,至于小大,信而有证。稽撰 其说,将以理群类,解谬误,晓学者,达 神恉。”
《说文解字导读》PPT课件

❖ 说解字为假借字:
❖ “咸,皆也,悉也。从口从戌。” 段注: “戌为悉者,同音假借之理。”
❖ 名人的作品或对语言的使用影响到《说文》 的释义,如:
❖ “弑,臣杀君也。” (用孔子在《春秋》中 的解释)《公羊传》昭公将弑季子
❖ 释义的源流变化。如:
❖ “僵”为扑倒之义,“殭,死不朽也。”后 讹为“僵,死不朽也。”
❖ “翁,颈毛也。” “吕,脊骨也。” “婴, 颈饰也。” “票,火飞也。”
❖ “獸,守备也。” “狩,火田也。” “暂, 不久也。” “默,犬暂逐人也。”
❖ “兹,艸木多益也。” “年,榖孰也。” “辍,车小缺复合者。”
❖ 在释本义之外,兼释引申义和假借义。
❖ 祥,福也。……一云善。”“爰,引 也。……古文以为车辕字。
❖ 刃,刀坚也。象刀有刃之形。”王筠《释例》:“以丶指 其处。”
❖ 亦,人之臂亦也。从大,象两亦之形。(并非象形)
❖ ③会意:宰,罪人在屋下执事者。从宀,从 辛。辛,罪也。 采,捋取也。从木、从爪。 男,丈夫也。从田力,言男子力於田也。 祭,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 囚,繫也。从人在口中。 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并非象形)
❖ 博问通人,引用了孔子、董仲舒、刘歆、刘 向、郑众、司马相如、贾逵、扬雄、卫宏、 班固、徐巡、京房等人的说法,如:
❖ 贞,卜问也。贝以为贽。一曰鼎省声,京房 所说。
❖ 阙如。“君子於所不知,盖阙如也。”书中 之阙,或阙形、或阙音、或阙义。如:叚, 借也。阙。
第三节
《说文》段注解说举例 “育,养子使作善也。”段注:“不从子而从倒
子,正谓不善也,可使作善也。” “辩,治也。” 段注:“治者理也,谓治狱也。
会意。” “封,爵诸侯之土也。” 段注:“邦之言封也,
许慎和说文解字(简)

用途: 敬神
是冠礼,娶亲时祭神,人死后随葬。 王政 君王饮酒而王国:夏桀、殷纣亡 莤su是古代祭礼,酹lâi是浇酒洒地表示祭奠,醮jiào
百业
诗人饮酒得灵感:李白斗酒诗百篇 王羲之饮酒写《兰亭序》 画家无酒不能画:吴道子、黄公望 民间礼仪: <说文句读>:“初,主人酌酒于客,曰献,宾饮献毕,而酌与主人,曰酢cù,主人饮毕,又酌于宾, 曰“酬”„„犹今俗之劝酒.”醉指一口尽(卒也),酣指尽兴饮酒,酩酊,酲chãng指饮酒过量, 神志不清.醒指恢复正常. 镇沅彝族:“三道美酒结良缘 卡多人 :“一碗小酒定终身。” 治病:醫从酒
①从定义看是指偏旁义化以后的会意字,甲骨文是图形会意。 古:组合图形会意。 今:会合词义:雀,男,歪 ②类别: 同体会意:木森 石磊 水淼miǎo 火焱 牛 奔羴鱻 异体会意:休、相
4 形声
概念: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事:事类。名:古曰名,今曰字。《仪 礼。聘礼》:“百名以上书于策。(书简)不及百名书于方。(木板)”譬:比方。 译文:形声这种造字法,就是用一个表示事类的字作形旁,取一个读音相似的字作声旁来 组合成字,像江河就是这样的字。 类别: ①甲骨先假借,后加音符的形声字: 翌 ②金文自觉义音造字: a造义符加音符字:(造):铜锡; b改图形爲形声字:铸、囿、刖; c加义符类化:(加)网——罔——網;其——箕 ③小篆以后词义分化,加音符、形符。形成古今字:益——溢,卒——猝。
5 转注
概念: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译文:转注这种造字法,就是造这类字用同一个部首,彼此意思相同,可以互相解释。 像考老就是这样的字 类别: ①形转:徐锴、江声:同部首的都是转注,问题是同部首不一定义同。 ①义转:戴震、段玉裁,同义词不一定同部首。 ③音转:章炳麟把同部首篡改为同源字的语音的根,不合愿意。
许慎与《说文解字》

“指麾”在這裏當“意之所指”講),“武”“信”是也。 ❖ 五曰轉注。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說文》以“老”
為會意字,訓為“考”。“考”字在“老”部,“從老省,丂聲”,訓馬 “老”)。 ❖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令”“長”是也。
六书说举例存在的问题
❖ 关于会意: ❖ 武:《说文》:“武,楚庄王曰,夫武,定
❖ ④季旭昇《說文新證》
❖ ⑤說文解字研究文獻集成 現當代卷 (共十二冊)
說文解字研究文獻集成 古代卷 (共十四冊)
《說文解字》的體例
❖ 先列出小篆,如果古文和籀文不同,則在後 面列出。然後解釋這個字的本義,再結合字 形與字義或字音之間的關係。其中的部首排 列是按照形體相似或者意義相近的原則排列 的,開創了部首檢字的先河,後世的字典大 多採用這個方式。
②徐鉉 ③徐鍇
❖ (2)清代研究《說文》四大家。
❖ 清代是《說文》研究的鼎盛時期。據近人丁 福保《說文解字詁林》附錄統計,有清一代 研究《說文》並有著述傳世者多達203人。其 中最為突出的是段玉裁、桂馥、王筠和朱駿 聲四家,後人稱為清代《說文》研究四大家。
❖ ①段玉裁和《說文解字注》
《說文解字注》,簡稱《說文段注》或《段注》。清 代段玉裁注。三十一卷。成書於清嘉慶十二年 (1807),有嘉慶二十年(1815)經韻樓刊本、道光九 年(1829)學海堂《皇清經解》本、同治十一年(1872) 湖北祟文書局刊本、1920年上海掃葉山房影印本、 1981年成都古籍書店影印本、1981年上海古籍書店 影印經韻樓本等。
学许慎和《说文解字》

二、《說文》產生的歷史背景
1、周秦兩漢的文字、詞彙研究,為《說文》 的出現奠定了學術基礎。 2、漢代今古文學派的激烈鬥爭,為《說文》 的出現奠定了思想基礎。 3、許慎淵博的學識和求是的精神使他這種志 向變為現實。
三、《說文》的編排原則和方法:
將9353個漢字歸為540部,“分別部居,不 相雜廁。” 首先,許慎通過全部漢字的分析,歸納出 可以統攝全部被解釋字的540個部首。這 540部首之間的排列順序,大致也著眼於 “形”,即“據形系聯”;因為有些字很 難從“形”上找出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繫, 因此就又“以義為次”來補充。
其次,對於每部首下統攝之字的排列方法, 大致是根據字的本義按類編排的。具體說 來有三種情況: 1.詞義相近的字排在一起; 2.詞義屬於積極的排在前邊,屬於消極的排 在後邊; 3.專有名詞排在前邊,普通名詞排在後邊。
四、《說文》的價值貢獻
1.建立部首 2.訓釋本義
3.對漢字形音義三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析
4.以六書分析漢字 5.保存古代文化
朱駿聲(1788--1858),江蘇吳縣人。著有 《說文通訓定聲》。該書打破了《說文》 540部首的順序,把書中的全部字分析出 1137個聲旁,再以這些聲旁統領9353字,按 照古韻十八部排列。該書由三部分組成:說 文、通訓和定聲。
三、現當代《說文》研究
1、丁福保 《說文解字詁林》是該書注釋的總匯. 2、張舜徽的《說文解字約注》,非常重視追溯語源, 是超出于《詁林》的地方。 3、湯可敬的《說文解字今釋》,該書以原本《說文》 為綱,對每個字和釋文進行注釋。在該書的訂正部分 則主要引證甲骨文、金文對形體演變進行分析辨正, 並擇要介紹前修時賢的文字學研究成果,作為比較參 考。該書對初學者使用極為便利。
许慎与《说文解字》 共69页

一、《説文解字敘》導讀(4)
5. 及宣王太史籀著大篆(西土文字,秦系文字)十五篇,與古文
(東土文字。漢人沒有見過甲骨文,也很少見過金文,他們把異于大篆、 小篆的六國文字,也包括孔壁古文、科斗(蝌蚪)文字稱為更早的古文,
《說文》中396個古文。如, 古文禮。)或異。至孔子書六經,左丘 明述《春秋傳》,皆以古文,厥意可得而說(黄侃:笔意、笔势) 。
6. 其後諸侯力政(征),不統於王,惡禮樂之害己,而皆去其 典籍,分為七國,田疇異畮,車涂異軌,律令異法,衣冠異制, 言語異聲,文字異形(六國古文各不盡相同)。
7.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 。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髙作《爰厯篇》,太史令胡毋敬 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 8. 是時秦燒滅經書,滌除舊典,大發隷卒,興役戍,官獄職務繁 ,初有隷書(秦有隸書),以趣約易,而古文由此絶矣
第八讲 許慎與《說文解字》
劉冠才
一、《説文解字敘》導讀(1-1)
一、漢字的產生及發展的歷史 1. 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庖犧,又作伏戲、伏羲、宓羲、包羲,
傳說是人類的始祖,他教民結網,從事漁獵畜牧生產,並且製作八卦,被 尊為我國古代帝王之一,號太皥,封於陳。實際上是原始社會時期經濟生
活發展的象徵性人物),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洪誠注:象
辛、帝尧、帝舜;三王:夏禹、商汤、周文武),改易殊體,封于泰山 者七十有二代(除—治地為墠shàn。《史记·封禅shàn书》:“管仲曰
:‘古者封泰山,禅shàn梁父,七十二家。” 桓谭《新论》:“泰山之 上有刻石,千八百余处,而可识者七十有二家。”孫詒讓說: “五帝三
王加遠古六十四民,總為七十二代。”),有同焉。(以上为第一段
汉字学第三章《说文》课件

例:述:“循也。从辵(chuò),术声。”
3、注音: 方式有四: ①注明谐声偏旁:术语:“×声”、“亦 声”、“省声”。 例:吞:“咽也,从口,天声。” ②读若:例:
(xuān)“角ヒ(化的古字)也。 从角,亘(xuān)声。读若讙。”
③读同: 术语:“读与×同”、 “读若×同”。 例:雀:“依人小鸟也,从小隹 (zhuī)。读与爵同。”上古音 “雀”、“爵”同在“精母”、 “药部”。
2、析形:
①象形: 术语:“象形”、“象××之形”、 “象××”等。 例:西: “鸟在巢上。象形。”
②指事:术语:“指事”、“象形”、“象×× 之形”、“象××”、”从×从×”等。例:上: “高也,此古文上,指事。” ③会意:术语: “从×从×”、 ”从××” 等。 例:具:
“共置也,从廾(ɡǒnɡ)从贝省。古以 贝为货(货币)。”但据甲骨文 应为双手持鼎。 ④形声:术语: “从×,×声”、 ”从 ××,×亦声”等。
三、上古音研究价值:
1、《说文》对形声字谐声偏旁的说 解及用时音注音,是研究上古韵部的 重要资料。
2、 《说文》中的谐声偏旁、声训、 读若、异文(重文)是研究上古声母 的重要资料。
四、古代文化研究价值:
许冲《上<说文解字>表》:“慎博问通 人,考之于(贾)逵,作《说文解字》。 六艺群书之诂皆训其意,而天地鬼神、 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奇怪、王制 礼仪、世间人事,莫不毕载。”
例:《鹽 部》:“鹽 (盐),从鹵 (卤)監 (监)声。古者宿沙初作煮海 盐。”段注:“天生曰卤,人生曰盐。”
记载了远古制盐技术家宿沙煮海水制盐 的历史文化。 《吕氏春秋·用民》:“夙(宿)沙之 民,自攻其君而归神农。”5000多年 前的神农时代已发明煮海水制盐的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淳笃:质朴厚重 《论语·季氏》:“少之时。”皇侃疏:“少,
谓三十以前也。” 《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二
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 而仕。” 《左传·文公十三年》:“有宠而弱。”杜预 注:“弱,年少也。”又《后汉书·丁鸿传》: “弱而随师。”李贤注:“弱,少也。”
臧否:品评;褒贬。 《淮南子注》
27
15
第二节 《说文》与《说文》学
27
16
一、《说文解字》命名的原因
27
17
27
18
27
19
字
《说文·子部》:“字,乳也。从子在宀 下,子亦声。”
段玉裁:“人及鸟生子曰乳,兽曰产,引 申之为抚字,亦引申之为文字,《叙》云 ‘言孳乳而浸多也。’”
第二讲 许慎与《说文》
第一节 《说文》的作者——许慎
27
2
《后汉书·儒林传》:
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人也。性淳 笃,少博学经籍,马融常推敬之,时 人为之语曰:“五经无双许叔重。” 为郡功曹,举孝廉,再迁,除洨长。 卒于家。初,慎以五经传说臧否不同, 于是撰为《五经异义》。又作《说文 解字》十四篇,皆传于世。
二是民间献出的私人藏书:如河间献王刘 德(汉武帝的弟弟)搜求到有《周官》、 《尚书》、《礼记》、《孟子》、《老子 》;鲁三老也献出了《古孝经》,北平侯 张苍献出古文的《春秋左氏传》等。
古文经书的出现,遭到了“俗儒” 的激烈反对
古文经与今文经由于来历不同,自然会存在 差异。差异不仅表现在一是古文字写成,一 为今文字写成,而且表现在小到句,大到篇 章,都有较大出入。
27
6
马融常推敬之。 时人为之语曰: “五经无双许叔 重。”
27
7
马融:“贾君精而不博,郑君博而不精。”
《后汉书·儒林传》:“东京学者猥众,难 以详载,今但录其能通经名家者,以为儒 林篇。”
周宣光被誉为“五经纵横”,鲁叔陵被誉 为“五经复兴”,井大春被誉为“五经纷 纶”。
27
8
王捷南《后序》:“西京儒者……大都专治 一经,兼经者盖不多得。而至东汉,兼经 者渐多,然惟许叔重、郑康成(郑玄)二 大儒最著。”
27
11
许慎的师承
《后汉书·贾逵传》:“由是四经遂行於世 。皆拜逵所选弟子及门生为千乘王国郎, 朝夕受业黄门署,学者皆欣慕焉。”
刘向——刘歆 ——贾徽——贾逵(公元 30——101年)
27
12
贾逵
三、许慎的做官经历
为郡功曹,举孝廉。再迁,除洨长。
许冲《上〈说文解字〉表》:“臣父故太尉 南阁祭酒慎。”
《说文》卷六上:休,止也,从人从木。 《说文》卷三下:寺,廷也,有法度者也,
从寸之声。
27
24
二、《说文》成书的背景与 基础
1. 为了配合经今古文斗争的需要 2. 前代和当代学者已有析字之先例 3. 其它著作也已开创释词的先例 4. 《仓颉篇》等书已将文字作了汇总
(一)为了配合经今古文斗争的需要
27
22
说文
《说文·言部》:“说,释也。”“说文” 就是“释文”,所以独体字许慎偏重于释义, 说明构形的理据。如:
《说文》卷四上:自,鼻也,象鼻也。 《说文》卷九下:象,长鼻牙,南越大兽,
三年一乳,象耳、牙、四足之形。
27
23
解字
《说文》:“解,判也,从刀判牛角。” 因此,“解字”就是分析字。所以,凡是 合体字,许慎都在释义的基础上,分析其 形体结构,有的注明读音。如:
“经学”就是对这些经书的注释和研究的 学问。它的内容主要是训释文中的词义和 解释文章的精神实质等等。
今文经的来历:
在经秦火后,由老年人凭记忆背诵出 来,再用当时通行的文字——隶书写 出来的。
古文经的来历:
一是壁中书,汉武帝末年,鲁恭王刘余为了扩 建自己的宫殿而拆毁孔子的旧居,在夹壁墙里 发现了《尚书》、《春秋》、《礼记》、《论 语》、《孝经》等一批古文书籍。此外,在淹 中(鲁国地名)也出土有《礼古经》。
27
20
《山海经·中山经》:“女子服之不字。” 郭璞注:“字,生也。” 《广雅·释诂》:“字,生也。” 王充《论衡·气寿篇》:“妇人疏字者子
活,数乳者子死。”
27
21
《说文解字·叙》:“仓颉之初 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 ‘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 ‘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 也。”
27
9
许慎的学问与当时的社会环境 以及与他的师承是分不开的。
27
10
当时的社会环境
《后汉书·章帝纪》:建初八年(公元83 年),章帝下诏曰:“五经剖判,去圣弥 远,章句遗辞,乖疑难正,恐先师微言, 将遂废绝,非所以重稽古、求道真也。其 令群儒各选高材生,受学《左氏》、《谷 梁春秋》、《古文尚书》、《毛诗》,以 扶微学,广异义焉。”
27
3
一、许慎的名字、籍贯 二、许慎的品德、学问 三、许慎的做官经历 四、许慎的主要成就
27
4
一、许慎的名字、籍贯
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人也。
《吕氏春秋·孟冬纪·节 丧》:“慈亲孝子之所 慎也。”高诱注:“慎, 重也。”
出生地:汝南召陵(现 河南漯河市)
27
5
二、许慎的品德、学问
所谓今文,就是指秦汉时期通行的字体, 即隶书,古文主要是指壁中书之类的先秦 文字。用今文书写的“经书”叫今文经, 用古文书写的叫古文经。
“经学”的出现
为了弥补秦始皇“焚书坑儒”所造成的文 化断层的危害,汉朝廷改变了文化政策, 不但废除禁止私人拥有藏书的禁令,而且 还“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
“俗儒”否认古文经书的真实性。
两派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斗争的原因,除了双方都认为自己握有真 理之外,还存在着门户之见和待遇不公两 个因素。
门户之见
汉人传授经书极重师法。今文典籍代代相 传,人们对它的章句、诂训都是一脉相承 ,形成强烈的门户之见。
《汉官仪》云:“功曹、督邮,郡之极位。”
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 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 直”的意思。
洨xiáo :古县名。 汉 置,属 沛郡 。治所在 今 安徽省 固镇县 东。 东晋 后废。
27Βιβλιοθήκη 14四、许慎的主要成就 初,慎以五经传说臧否不同,于是撰为 《五经异义》。又作《说文解字》十四篇, 皆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