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社会理论【企业风险管理经典】共26页文档
风险社会理论

风险社会出自MBA智库百科(/)风险社会理论(risk society theoty)风险社会理论概述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说,人类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各种社会形态从一定意义上说都是一种风险社会,因为所有有主体意识的生命都能够意识到死亡的危险。
的确,风险是与人类共存的,但只是在近代之后随着人类成为风险的主要生产者,风险的结构和特征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产生了现代意义的“风险”并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风险社会”雏形。
这体现在两点:一是风险的“人化”。
随着人类活动频率的增多、活动范围的扩大,其决策和行动对自然和人类社会本身的影响力也大大增强,从而风险结构从自然风险占主导逐渐演变成人为的不确定性占主导;二是风险的“制度化”和“制度化”的风险。
人类具有冒险的天性,但也有寻求安全的本能,而近代以来一系列制度的创建为这两种矛盾的取向提供了实现的环境以及规范性的框架。
与市场有关的诸多制度(典型的是股票市场)为冒险行为提供了激励,而现代国家建立的各种制度则为人类的安全提供了保护。
但是无论是冒险取向还是安全取向的制度,其自身带来了另外一种风险,即运转失灵的风险,从而使风险的“制度化”转变成“制度化”风险。
近代以来的社会经济变化塑造出现代风险的基本景观:人类对社会生活和自然的干预范围和深度扩大了,决策和行为成为风险的主要来源,人为风险超过自然风险成为风险结构的主导内容;借助现代治理机制和各种治理手段,人类应对风险的能力提高了,但同时又面临着治理带来的新类型风险,即制度化风险(包括市场风险)和技术性风险。
二者成为现代风险结构中的主要类型,具有潜在的全球性影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产生全球性威胁;出现了可能性小但后果严重的风险,比如核泄漏。
这类风险诱发了全球风险意识的形成,人类在应对风险上有了整体认同。
究竟什么是风险社会呢?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界定。
我们可以归纳出三种理解方式:第一种是现实主义者,以劳(1au) 的“新风险”理论为代表,认为风险社会的出现是由于出现了新的、影响更大的风险,如极权主义增长,种族歧视,贫富分化,民族性缺失等,以及某些局部的或突发的事件能导致或引发潜在的社会灾难,比如核危机、金融危机等。
企业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

企业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企业风险管理是指企业为了实现经营目标,对可能影响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各种风险进行预测、评估、规范、控制和监测的系列活动。
其目的是通过系统性的风险管理,减少损失的可能性,提高企业的抵御力和应对能力。
企业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风险识别与评估:企业风险管理的首要任务是识别和评估各种可能影响企业经营目标的风险,包括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
通过对风险事件的概率、影响程度以及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评估,确定哪些风险是企业需要关注和应对的。
2. 风险规范与控制:企业需要制定相关的风险规范和控制措施,明确管理层和员工在面对可能发生的风险时应该如何行动。
这包括建立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明确风险分工和责任、制定和执行风险防范措施等。
3. 风险监测与反馈:企业需要建立风险监测和反馈机制,及时了解风险的发生和演变情况。
通过监测风险指标、收集风险信息,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风险预警和风险分析,以及时采取措施应对。
4. 风险应对与应急管理:企业面对风险时需要做好相关的应对和应急准备工作。
这包括建立应急预案、进行模拟演练、加强与相关单位和机构的合作等。
同时,企业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恢复方案,将损失降到最低,并尽快恢复正常经营。
5. 风险沟通与信息共享: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沟通和信息共享机制,使相关人员了解企业面临的风险情况,并及时分享和传递相关信息。
这样可以增强整个企业的风险意识,并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综上所述,企业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是一个全面、系统、有序的管理过程。
它为企业提供了一种综合性的风险管理体系,使企业能够更好地识别、评估、规范、控制和应对各种风险,保护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利益。
因此,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应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并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的风险管理能力。
企业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在此之前,企业主要关注的是产量和利润等财务指标,而忽视了风险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企业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

企业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企业风险是指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对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利益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降低风险对企业的影响,提高企业的稳定性和竞争力,企业需要进行风险管理。
企业风险管理是指对企业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的一系列过程和方法。
企业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风险管理理念、风险识别与评估、风险控制与监测等方面。
首先,风险管理理念是企业风险管理的基础。
风险管理理念强调风险是企业运作过程中的常态,企业应该将风险视作影响企业可持续经营的不确定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见和控制。
其次,风险识别与评估是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环节。
风险识别是通过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影响因素,确定与企业运营目标相关的风险。
风险评估是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量化分析,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通过风险识别与评估,企业可以辨识出对其发展最重要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再次,风险控制与监测是企业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
风险控制是通过采取预防性、减轻性和转移性措施,降低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
风险监测是对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结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风险管理策略。
通过风险控制与监测,企业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能够尽快做出相应的反应与调整。
企业风险管理的方法主要包括传统风险管理方法和创新风险管理方法。
传统风险管理方法主要包括风险转移、风险规避、风险减轻和风险承担等。
风险转移是指通过购买保险等方式将风险转移到第三方;风险规避是指避免与风险相关的活动或行为;风险减轻是指采取措施降低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风险承担是企业自身承担风险的一种方法。
创新风险管理方法主要包括风险多元化、风险分散和风险共担等。
风险多元化是指通过扩大企业的产品线或市场范围,减少单一风险对企业的影响;风险分散是指通过分散投资组合或多元化业务,降低风险的集中程度;风险共担是通过与其他企业或行业合作共同承担风险,提高对风险的应对能力。
10.风险社会理论

10.风险社会主义理论“风险社会”与“危机传播”都是近期学界所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将对风险社会及其特征进行阐释,对风险社会理论对于中国社会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并将对风险社会中危机传播的策略和方法进行论述。
一、风险社会及其特征1.风险社会的内涵“风险社会”(risk society),最初是由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 提出来的。
20年来不断发展,贝克认为,风险社会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在这个发展阶段里,由于工业化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导致全球性风险开始出现,使人类日益“生活在文明的火山口上”,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景象。
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认为风险社会实际上指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使现今社会产生了许多不同于传统社会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而这是现代化发展的一种结果。
(风险社会不仅仅表现为社会中风险的不断涌现,更重要的是它意味着人们需要根据规避风险的原则来组织社会。
在吉登斯看来,风险社会是一个关注人类未来,尤其是规避人为风险和追求安全的社会。
“我们所有的人都需要抵御风险的保障,但也需要面对风险并以一种积极的方式来对待风险的能力。
”)2.风险社会的特征这个被称作“风险社会”的社会具有以下一些特征:(1)风险危害的全球性近些年来,不断加快的全球化进程,既给世界各国带来发展机遇,同时也孕育着许多风险和考验。
全球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影响之一,就是其具有极度的不确定性和高度的风险性,从而使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成为一个“风险社会”。
在全球化背景下,风险的冲突点与始发点往往没有明显的联系,即使生活在远离风险源头的地方,有时也难以幸免被风险冲击而不得不承受风险的考验。
(2)风险形成的人为性贝克认为,风险是人类活动和社会的一种反映,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一种表现,人为因素日益渗透到风险之中,成为风险形成的重要因素。
而这种人为引发的风险也促进了风险社会的到来。
风险管理理论

风险的定义及分类企业风险无处不在。
企业的任何商业活动都带来相应的风险。
在市场竞争中,没有风险就没有回报。
企业要求的回报率越高,所要承担的风险就越大。
风险蕴含着盈利的机会,也包括失败的可能。
企业要想取得预期的回报,就必须很好地管理风险。
风险风险是企业特殊的资源,它总是伴随着企业的有形的、确定的资源而存在。
风险的定义就是指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其既定目标的影响。
它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风险是关于“未来的不确定性”。
过去和现在属于已发生和正在发生的领域,没有风险,但所有的人都不确定将来的事情,将来存在风险。
为了准确度量和管理风险,风险总是定义在未来的某一个时间段内的,比如,企业职工有人身安全的风险,为此要为职工买人身安全保险,保险合同总是在一段时间内有效的。
又如,企业的财务报表反应的都是发生的经济行为,而现金流预测作为投资决策的基础评估方法之一,是对未来的一定期间内的净现金流入预测用贴现系数来计算现值,这里表现的风险包括时间价值的概念,还包括风险的贴现。
风险是和企业目标有关系的。
一般来说,企业目标定得越高风险越大,目标定得越低风险越小。
例如,企业的目标是跻身于世界五百强还是维持盈亏平衡,其所须承担风险的大小是不一样的。
风险是相对于要实现的目标而言的。
目标越高,风险就越大;目标越小,风险就越小。
风险对实现目标的影响表现在实际的行为可能与我们的目标有差距。
这种差距可能不仅表现在最后结果的差距 (如盈利额的差距、损益值),还可能表现在路径的差距,即如何实现最后的结果,这同样是不确定性的影响,使得人们对稳定的、可预期的表现要更看重一些,因为不确定性越大,风险成本就越高。
需要注意的是风险对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有好处,也可能有坏处。
所谓好坏或正面负面都是指对结果的判断而言的,风险本身是无所谓好坏的。
把风险看作是纯粹的负面的东西,有利于我们专注于防范风险带来的负面效应,但同时有可能使我们忽略风险中蕴藏的机会。
因此,企业对风险正负面影响的考虑应该是结合在一起的,这和“没有风险就没有回报,高回报蕴含着高风险”的观点是一致的,收益是对承担风险的补偿。
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增强竞争力 降低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提升企业市场 竞争力
保障持续发展 确保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保护股东和 利益相关者利益
●02
第2章 风险识别与评估
风险识别方法
SWOT分析
头脑风暴
专家访谈
风险评估工具
风险矩阵
01 Risk Matrix
事件树分析
02 Event Tree Analysis
敏感性分析
风险文化案例分享
增强风险管理能力 建设风险意识 推动风险管理流程 提高风险响应速度
提高企业竞争力 建立持续改进文化 强化危机处理能力 树立企业形象
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促进团队合作 激发员工创新 提升企业凝聚力
引导企业发展方向
规避不必要风险 把握市场机会 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结
企业风险文化建设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建立积极的风险文化,可以有效减少潜在 风险带来的损失,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 发展能力。
案例3
企业C运用相关工具开展风险分析,优化 生产流程,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06
第六章 风险管理技术与工具
风险管理技术
风险管理技术是指通过风险计算软件、数据分 析工具、风险评估模型等工具提高风险管理的 效率和准确性。这些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 识别和评估风险,从而制定出更有效的风险管 理策略。
●04
第四章 企业风险文化建设
风险文化概念
企业风险文化 定义
风险管理关键因素 作用
认知、态度和行为方式 重要性
风险文化要素
领导力
01 关键角色
员工参与
02 重要性
诚信道德
03 核心价值
风险文化建设方 法
要建设积极的风险文化,企业可以通过培训教 育、奖惩机制、沟通交流等方式来实现。这些 方法可以提高员工对风险的认识,增强风险管 理意识,从而降低潜在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
Risk Society风险社会理论

的
抽離機制:象徵符號及專家系統
生
活
象徵符號(貨幣流通)作為一種媒介,使交易脫
政
離時間空間的約束,在時空倒錯情境下得以實現。專家
治 理 論
系統則令我們置身于一系列專家中,處於對專家的信任, 即使我們對專業一無所知也感到安全和用於承擔責任。
受到全球化及高度反思機制影響,社會處於震盪 及變遷中。
安全化
風險社會理論
政治那樣具有一套正規而系統的程式,重視議會、民意和
亞
權力,也不像非政治那樣完全脫離政治的影響,理性、中
政
立而純粹。科技和經濟的現代化發展便處於這種亞政治的
治
狀態。貝克舉了一個形象的例子說,“對垃圾中有毒物質
的
的報導,如果突然上了頭條,就會改變政治議程”。
概
(p.244)媒體的公開性、公民自發組織、新社會運動、
應用者來說,這種“反思的科學”模式,開啟了在科
學成果的生產和應用過程中新的影響和發展的可能性。
安全理論
風險社會
亞政治和生活政治
安全化
風險社會理論
風險社會理論
亞政治和生活政治
安全化
玩轉大學PPT素材 更多好素材請訪問
風險社會理論
亞政治和生活政治
亞政治,它是一種政治與非政治的中間狀態,它不像
的社會裡,各種全球性風險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存在著嚴重的威脅。
知風
識險
“風險”具有不被感知、沒有空間和時間維度、無法預料、後果難以消除、具有飛去來器效應(指
的社
個人風險實質上無法轉移給他人)等特點,還提出了核風險、生態風險、毒物質風險等風險
分會
類的
定
風險社會的體現
義
一是風險的“人化”。隨著人類活動頻率的增多、活動範圍的擴大,其決策和行動對自然和人類社
企业公司风险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资料

保险损失及赔付情况
险种
赔付保险金 万元
险种
赔付保险金 万元
人寿保险
8927.5
家庭财产保险
20.9
健康保险
615.9
农房保险
10412.3
意外伤害保险
17602.9
责任保险
934.4
学平险
4408.1
校方责任险
0.6
企业财产保险
2660.6
货物运输保险
60.5
工程险 特殊风险保险
综合不同学者的意见
※风险: 从定性角度是与不确定性相联系的损失的可能性, 从定量角度看是实际结果偏离预期结果从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
什么是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它由一个主体的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员实施,应用于战略制定并贯穿于企业之中. 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评估、风险决策管理等方式 目的: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损失
五、风险管理的作用
1.预防事故的发生 2.减少风险事故的损失 3.转嫁风险事故造成的损失 4.保证风险管理单位的财务稳定 5.营造安全的社会环境
第二节 风险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一、风险管理的兴起 二、风险管理的发展 三、风险管理兴起的原因
一、风险管理的兴起
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约有40%左右的银行和企业破产,经济倒退了约20年,美国企业为应对经营上的危机. 1953年8月12日通用汽车公司在密执安州的一个汽车变速箱厂因火灾损失了5000万美元 . 1979年3月美国三里岛核电站的爆炸事故. 1984年12月3日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的一家农药厂发生了毒气泄漏事故 . 1986前苏联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的核事故等一系列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