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好台球图文教程
台球瞄准方法详解.

[斯诺克台球教程连载]第二篇台球基本功法————(六)重合瞄准法(厚薄度瞄准法)由mySnooker» 2007年 4月 15日 14:25原文出自:新浪博客国旗飘扬(六)重合瞄准法(厚薄度瞄准法)台球是用球杆撞击主球,再通过主球把目标球撞进球袋。
当袋口中心点与目标球中心点和主球中心点成一条直线时,这是直线球,但在实际打球时很少遇到,当3点不在一条直线上时,便出现了各种偏斜角度的偏角球,在打球时是经常出现的。
比赛中如果掌握不好打厚球与薄球的技术,是无法取胜的。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目标球厚度的划分(图2-30),有中心球、4/5球、3/4球、2/3球、1/2球、1/3球、1/4球和1/5秋等。
图2-301. 中心瞄准点指主球的中心点与目标球的中心点直线相撞击,图2-30上的T点为瞄准点,实际瞄视结果与目标球相重合。
2. 3/4瞄准点将目标球直径分成4等分(图2-31),图中主球左侧边上的延长线A与目标球上的3/4那条线对齐,然后再沿着主球中心T1一直向前看到T2点时,这个T2点的部位,就是击球时要用眼睛观测的瞄准点。
通过这个图例说明之后,再看其他举例就容易明白了。
例如图2-30厚度与目标球的分离角与瞄准点。
图2-313. 2/3瞄准点就是把目标球的直径分成3等分,如图2-30左边的延长线与目标球2/3那条线相重合,瞄准时看T点。
通常所说的“厚球”一词,是指在瞄准时主球和目标球相重合的尺度,从整个球面(亦称满球)到相重2/3范围,均称厚球;所说的“薄球”,是指瞄视主球与目标球其球径相重在1/2以下的均称薄球。
4. 1/2瞄准点将目标球分成二等分,主球左边延长线与目标球中心相重合,此时瞄准点恰好在目标球的右边缘上,并且这个T点即在主球中心的延长线上,这个延长线也是向前瞄准的视线(如图2-32所示)。
图2-325. 其它瞄准点对于其它瞄准点,如1/3、1/4、1/5等,道理也是完全相同的,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打台球正确姿势的几个要点详解[组图

打台球正确姿势的几个要点详解[组图一握杆手势无论是右手握杆或左手握杆、握杆的位置很重要,握的合适能轻松自如平稳击球。
这是打台球开始的第一个重要因素不可轻视。
首先要找到球杆的重心,方法是用手的拇指和食指捏在一起,做成一个圆圈或一个钩,把球杆套在圈里面,然后左右推动球杆调整直至平衡为止,套在球杆上的手指位置就是这支球杆的重心。
再从这个重心向杆尾移动20到30厘米,这个部位便是一般握杆的合适位置遇有特殊打法需要,还可以前后移动调整握杆位置。
握杆时,不能握得太紧,不然手和手腕肌肉紧张,手臂僵硬,不能平顺滑动出杆击球,右手握杆时,拇指和食指在虎口处轻轻夹住球杆,好像一个吊环,衩际握住球杆的是手的前部,即:拇指和前两个手指,另外两个手指虚握,小指包绕在球杆底部,主要配合控制球杆的平衡稳定,使球杆保持直线运动。
下图是希金斯的握杆,和运杆出杆的握杆手变化。
二杆架手势用手为球有做成的各种支架称手杆架,架杆或台架等。
在台或以架等。
在台球运动中往往被人忽视了它的重要作用,要保证击球的准确性,必须有自然而稳定的杆架来支承,它可以准确地引导球杆进行击球动作的导向。
1、平背式杆架手势:先把左手掌伸直,手心向下按在球台台面上,五指尽量岔开、指开紧抓台布,形成一个宽而有力的稳定杆架基部,然后掌心稍微拱起,拇指紧贴食指翘起,食指与拇指之间便出现一个凹槽,球杆便可以放在凹槽上活动自如。
如需要调整高低时,可以使手指伸平手掌降低、拱起而升高适应击球需要。
这种杆架高度低,适用于球径较小的落袋式台球。
2、凤眼式杆架手式:为了容易理解,方便练习,现把这种手势分解成单项动作图解说明如下:(1)将左手平放在球台台面上,手心向下,由手腕到指尖,向内侧稍微转个小弯。
(2)小指、无名指和中指,一齐向内侧转动拱起,手掌左边压在台面上,三个手指形成支撑的手势。
(3)当左手与球杆方向接近直角时,左手拇指和和食指尖向一起捏。
(4)拇指和食指形成一个圆圈后,便可以把球杆插入圈内来支撑球杆击球。
打台球的技巧图解

打台球的技巧图解打台球的技巧图解打台球的技巧图解利用对称点一库解球如图一所示,将主球放在三个不同的位置A1A2A3对目标球B进行一库解球。
只要对准B球的一次对称点B1,就能实现一库解球。
可以有三条一库解球路线。
利用平行线一库解球图二是利用平行线来实现一库解球的典型球势,目标球B被彩球所挡,且离彩球较近,主球如果稍有偏斜就可能撞上彩球。
可采用平行线法,先取B球相对于彩球C的对称点B。
过彩球C作直线垂直于上岸交于b点。
以B1到b点的直线为基准线,再从主球作直线平行于B1b并交于上岸a,那么ba线段的中点e就是一库解球的瞄准点。
两库解球在台球运动中,经常遇到用一库不能解决解球问题的球,这就要用二库进行解球.但是,台球在二库碰撞中由于岸边台呢的摩擦作用使球发生旋转,所以台球在第二次碰岸时反射角小于入射角,不能按理想的轨迹运动.因此,二库解球技法不同于一库的地方,主要是应进行旋转修正用对称点或平行线进行二库解球(贴岸球)如图三所示的,利用平行线可破下岸腰袋口和左侧的目标球;如图四所示的,利用主球A对目标球B的二次对称点B1并加旋转修正,可破左上角袋旁的目标球.等距二库解球如图五所示,主球和目标球离上岸的距离相等,这时二库解球瞄准点e的确定就比较简单,只要取平行线所形成的线段的中点就可以了.过目标球B对左下角袋O1作基准线BO1,过主球A作直线平行于BO1,取线段O1a1的中点就是二库解球瞄准点e1的位置,对左上角袋02也同样可作基准线BO2,过A作平行线Aa2,求得e2.注意要进行旋转修正.对折二库解球(N形解球)二库解球的又一种技法是利用上下岸的.对折来实现,统称为(N)形解球,如图六所示。
关键是如何确定解球点e。
如果AB两球离上岸为等距离,则可先判定两球的距离ab,则ab的四分之一处就是解球点e 的所在位置。
大家可能回问,如何考虑主球的旋转修正量?从图上可以观察到,主球先向上右方向碰岸,产生顺右旋,然后以下左方向碰岸,产生逆左旋,这样就左右对消,所以上下折射二库解球不需进行旋转修正。
台球知识(含图片)

打台球必学的知识分享什么是走位呢?就是控制母球,使它在撞击目标球后停留在自己预先设计好的位置,为下一步击球创造良好条件。
除了白球击打目标球的厚薄和力度的大小之外,走位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利用加杆,也就是击打母球不同的位置使白球旋转来控制白球撞击目标球之后的走向台球的加杆控制器在球桌的右下方,用调节那个蓝点的位置来实现不同的加杆效果。
掌握走位,必须先知道不加旋转白球撞击目标球或岸边后正常的反弹路线是什么样的如上图,正中点不加杆,白球碰到目标球后,两球分离角是90度;白球碰岸边的反弹线路,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简单说加杆可分以下几种:一高杆(上旋)击打白球的中点以上的部位,可以使白球在前进的过程中同时产生向上的旋转,当白球触到目标球之后,白球快速向前跟进。
二低杆(下旋)击打白球中点以下的部位,可以使白球在前进的过程中同时产生向下的旋转,当白球接触到目标球之后,白球随即快速后退。
当白球球心---目标球球心---袋口中心位于同一直线时,则白球完全沿着开始击出时的方向后退。
如果此3点不在一条直线上,那么白球的后退方向会与击出时的前进方向有一个夹角。
夹角的大小取决于击打白球的力度,击球点以及触击目标球的厚薄。
三偏杆(侧旋)偏杆球分为左旋和右旋两种。
击打白球左半部会产生左旋(顺时针旋转);击打右半部则产生右旋(逆时针旋转)。
与高杆和低杆的原理有相似之处,用偏杆击球时,白球击打到目标球之后二者的分离角也会发生变化。
简单说,就是加了哪边的偏杆,那么白球就向哪边偏移。
特殊情况要注意:1、当母球与目标球的角度很大时,高低偏杆,如果加逆方向,线路不会很明显,但相比正常线路已经有些变化。
2、台球在设计时考虑到桌面的摩擦力,所以即使是平杆,在母球滚动一段距离后也会带有一定的上旋效果。
各种击球技巧是通过击打主球的不同的点而体现出来的,而击打主球不同的点,其用力方法是不同的,下面以通常说的15点为例简略说明之,主球球面上的9点分布示意如图:一、定点球(9点球)9点球位于主球的正中,或者正中偏下一点,均为定点球,击打时不易滑杆。
台球教程

台球教程:从起步到高手(配图)(一)握杆和身体姿势1.球杆重心拿到球杯时,你首先要了解球杆的重心位置,然后由重心点向杆尾处移动约40厘米,这段距离内握住球杆是比较合适的。
当然,根据主球离库边的远近,需要不同力度出杆等情况,握杆的位置可以偏前或偏后。
比如:主球贴库时,要握接近杆的重心位置;主球较远时,可以握杆靠近尾部的位置;如需要大力击球时,握杆手亦可以往后握,以加大握杆和出杆的距离,便于发力。
2.握杆方法握杆的方法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出杆的好坏。
正确的握法是:拇指和食指在虎口处用轻力握住球杆;其余3个手指要虚握。
这样握杆的优点在于保证手指手腕和整个手臂适度放松,便于肌肉能更协调地工作;另外,手指、手腕和整个手臂的适度放松,有利于手指。
手腕和整个手臂在运杆时的流畅,充分地感觉出杆触击球一刹那间杆头与球撞击效果,给手指、手腕以及手臂肌肉本体感觉器更丰富信号,便于正确学习掌握技术动作以及及时发现和纠正训练过程出现的动作错误。
握杆时手腕要自然垂下,既不要外翻,也不要内收。
一个正确的手腕位置对于一位球手的成功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优秀的台球选手握杆时手腕位置都是一模一样。
戴维斯和享得利的手腕位置就各有不同,戴维斯的手腕要稍向外些,享得利的手腕则是平直的。
一般来讲,握杆时的手腕位置有差异,是由如下因素决定的:手腕和手臂在解剖结构上有所差异;个人长期养成的不同的用力习惯;握杆的方法、肘部位置、肩部位置、身体姿势、站位有所差异;总之,在台球训练中,应当时刻注意"手腕位置要自然垂下,既不外翻,也不要内收"的基本要求,这个基本要求不是一个绝对值,而是一个有限定的范围。
斯诺克选手要比美式台球选手更应重视这一要求。
因为斯诺克台面大,袋口相对球而言比美式台球小,所以对准确性的要求更高。
3.身体姿势击球的方向是由站位和身体位置来决定的,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有助于完成正确的击球动作。
(1)站立位置握好球杆后,面向球台向用主球击打目标球的方向直立,球杆指向主球,握杆手置于体侧,同时对击打目标球的下球点和主球将要走的位置进行确定。
打台球技巧

什么是走位呢?就是控制母球,使它在撞击目标球后停留在自己预先设计好的位置,为下一步击球创造良好条件。
除了白球击打目标球的厚薄和力度的大小之外,走位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利用加杆,也就是击打母球不同的位置使白球旋转来控制白球撞击目标球之后的走向.台球的加杆控制器在球桌的右下方,用调节那个蓝点的位置来实现不同的加杆效果。
掌握走位,必须先知道不加旋转白球撞击目标球或岸边后正常的反弹路线是什么样的如上图,正中点不加杆,白球碰到目标球后,两球分离角是90度;白球碰岸边的反弹线路,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简单说加杆可分以下几种:一高杆(上旋)击打白球的中点以上的部位,可以使白球在前进的过程中同时产生向上的旋转,当白球触到目标球之后,白球快速向前跟进。
二低杆(下旋)击打白球中点以下的部位,可以使白球在前进的过程中同时产生向下的旋转,当白球接触到目标球之后,白球随即快速后退。
当白球球心---目标球球心---袋口中心位于同一直线时,则白球完全沿着开始击出时的方向后退。
如果此3点不在一条直线上,那么白球的后退方向会与击出时的前进方向有一个夹角。
夹角的大小取决于击打白球的力度,击球点以及触击目标球的厚薄。
三偏杆(侧旋)偏杆球分为左旋和右旋两种。
击打白球左半部会产生左旋(顺时针旋转);击打右半部则产生右旋(逆时针旋转)。
与高杆和低杆的原理有相似之处,用偏杆击球时,白球击打到目标球之后二者的分离角也会发生变化。
简单说,就是加了哪边的偏杆,那么白球就向哪边偏移。
特殊情况要注意:1、当母球与目标球的角度很大时,高低偏杆,如果加逆方向,线路不会很明显,但相比正常线路已经有些变化。
2、台球在设计时考虑到桌面的摩擦力,所以即使是平杆,在母球滚动一段距离后也会带有一定的上旋效果。
守●当对方给你做了一个斯诺克,你这个时候又正好可以给对方做一个更难的斯诺克的时候,请不要救你的球,反做对方一个。
b:怎么样防守●给对方做个斯诺克●让对方虽然能打到球,但是难度很大,或者根本就没有下球的线路●把自己的球打到洞口附近,封住对方的球路●让对方能打到一些简单的球,但是却不能利用那个球过渡,进而无法连续击球。
1e1e1台球基本功法(二)_主球上的撞点以及运动与行进的路线

图2-11图2-12,是以13个基本击点为基础的击点扩展情况,由13个击点、25个击点、37个击点直到61个击点。
图2-122. 主球的运动与行进的路线用各种大小不同的力量,用球杆击打主球上的不同的上、中、下部位,主球的旋转行进的路线是不同的,现举几例说明如下(图2-13):图2-13(1)撞击主球中上部:当球杆撞击主球中上部击点后,主球便沿着球杆的方向,直线向前面旋转前进(见图2-13①)。
至于球的旋转速度及自转情况,则直接受到球台的台呢质地好坏和出杆力量大小及快慢所左右。
(2)撞击主球中心:当球杆撞击主球中心击点后,主球在一定距离内先向前滑动,然后开始向前转动。
因为在出杆击球瞬间,球在台呢上滑行一下后,因受台呢摩擦阻力影响及本身惯性的作用,开始向前滚动。
主球的滑行距离的长短,取决于击球用力的大小、出杆的射速及台呢的质地等(见图2-13②)。
(3)撞击主球中下部:当球杆撞击主球中下部击点后,主球开始向前滑行瞬间便反转滑行,然后向后滚动。
但是根据出杆情况,球在滑行阶段中,只有与球台的台边或目标球相撞受阻后,才能向回反向滚动(见图2-13③)。
(4)撞击球的右中部或左中部:撞击主球的右中部击点或左中部击点时,球的旋转和进路情况,如图2-14所示。
图2-14球杆保持水平运动,当撞击主球右中部击点时,球开始稍有一点滑行后,即开始向左自转,同时也向前方行进,形成一种既向左转又向前行的混合运动。
当撞击主球左中部击点时,球开始稍有一点滑行后,即开始向右自转,同时也向前方行进,形成一种既向右转又向前行的混合运动。
在练习上述右、左偏杆击球时,可以观察一下反射角的大小,当主球与台边垂直相撞后,无论向左还是向右的反射角,一般都在30度左右。
但必须用中等力量击打主球。
之所以强调必须水平出杆击球,是因为击球时球杆的角度直接影响着球的旋转和行进路线的变化。
例如:将球杆竖起来击球,球就不能直线行进,撞击球的右横部位时球向左进向右旋转,撞击左横部位时球则向右进向左旋转,从而出现一种横转和前转的混合运动,并以较小的弧线行进。
全面详细图解台球技巧

全面详细图解台球技巧瞄准是台球基本功中最重要的一环。
台球准度要求很高,稍有偏差便很难把目标球打进球袋。
台球的球台上,有6个球袋,要想一杆接连打进较多的球并非易事,没有一定的功夫是办不到的。
为了练习好瞄准基本功法,首先必须弄清楚击球入袋的科学原理。
下面就对这一基本原理作一简要介绍。
1. 击球入袋的基本原理(1)球路的选定台球的瞄准方法,是根据力的直线传递原理,通过主球撞击目标球,目标球被撞击后,便沿着直线进入球袋。
因为球台上有6个球袋,分别固定在四角和边岸中部,而球是可以在球台上到处滚动的,要想把其中某一个球打进球袋,必须在球群中观察选择,哪个球的球路、角度最合适、容易进袋(图2-25),在袋口附近有一个目标球,要想使这个球进袋,便要先看看球路是否合适,然后由球袋口中心,通过目标球中心,划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便是目标球进袋要走的路线。
图2-25再看图2-26,这样的球路是不能使球进袋的,因为角度不合适,是不能选用的。
图2-26(2)目标球上的击点因为目标球没有外力推动本身是不能滚动的,必须通过主球的撞击才行。
根据力的直线传递原理,要把某个目标球打进球袋,不能随便乱撞目标球上的任何点位,必须根据目标球的进袋线路,确定主球应该撞击目标球上的击点位置,才能完成打球入袋。
如图2-27所示,由目标球所对着的球袋中心,经过目标球中心延长线,这条线和目标球外圆相交在M点,这个点便是目标球上的击点。
图2-27(3)瞄准点目标球上的击点确定之后,接着要确定瞄准点的位置(图2-28)。
从目标球上的击点M,再沿这条直线向后,量出一段与球的半径相等的长度,最远点T就是瞄准点。
以T点为圆心划一个圆形虚线,这个圆球形表示主球要撞击目标球必须来到的位置,主球与目标球的外圆才能在M点相交,与目标球相撞击,主球上的力量便通过M点传递给目标球,使它沿目标球球路入袋。
图2-282. 应用实例如图2-29所示,在对着袋口中心直线左侧或右侧的90度范围内,主球虽在各种不同角度的位置上,但瞄准点T是不能变动的,此时都能将目标球打进球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打好台球
——从站姿瞄准和出杆等基本面图解
第一点:准备动作
遇到简单球,很多业余爱好者往往趴下去就打,失误了懊恼不已,这里想起朋友说的那个大话西游版的玩笑“曾经有一个袋口的红球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
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确实简单球失误很打击士气,如果因为简单球失误而导致丢掉这局,往往让人觉得输的很窝囊,相信让你再打一次那一定是个响袋,为了尽量避免这样的简单失误,我们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击球准备。
做好击球准备不但可以起到稳定自己的情绪、了解球形更好的设计线路的作用,还可以在关键时候给对手施加压力,达到到震慑对手的目的。
击球准备大概可以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才上台我们需要先观察球形,绕着球台看看,哪些球可以进那些袋,哪些位置比较关键,哪颗球比较碍事...尽量先观察仔细,做到心里有数。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我水平很菜,看半天打一杆可能满台的球乱跑,全变样了,我想说只要你养成观察球形的习惯,你就离高手更近了一步。
然后,需要我们观察的就是你选定击打的目标球,走到目标球正对袋口的方向,这时主要是观察进球点,看看目标球和袋口的关系,选定一个最稳妥的进球点,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斯诺克的袋口成圆弧型,导致很多时候最稳妥的进球点并不是袋口中心,这里我举例说明一下,斯诺克的底袋和中袋如何选择更稳妥的进球点:【奥翔体育】
图(一)
线为瞄准点)
从图一我们可以看出,当一个斜向进入中袋的球,中袋袋口并不在最大进球范围的中心线上,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瞄准袋口时,左边允许的误差量很小,这样可能导致我们这样的球稍微打薄就进不去,所以最稳妥的进球点应该偏向远角,正好在袋角与库边接合的位置。
打中袋值得注意的是,类似粉球点这样从下往上打的逆毛情况,轻推时应该稍微再偏向远角一些,因为逆毛效应,轻推时目标球并不会走直线,而是会缓缓的拐向库边。
图(二)
图(三)
再看下底袋的情况,和中袋的情况类似,对于球位偏向库边的球,瞄准点都应该稍微偏向外角。
第二点:站姿与出杆
观察完毕,现在我们应该趴下去打球了,趴站姿大概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1. 眼睛盯住找好的进球点,想象一条直线从母球到进球点,然后自己以支撑腿为准,正对
这条直线站立,头偏向瞄准线的同时重心也偏向支撑腿。
2.降低重心的同时迈出另一条退,握杆手也应该和瞄准线重合
3.趴下去的的同时转动身体,为的是让出足够的空间给后手自由摆动,弯腰和转体需要同时完成,这时眼睛应该注意母球,让球杆指向母球中线,并尽量靠近母球。
再看下一个整手架的站姿:
对于站姿说法有很多,一种认为站姿应该尽可能标准,一种认为可以随意站只要舒服就可以,偶觉得这两种做法都有点极端,因为对于什么是标准站姿目前我们并没有完整的定义,而人的身体条件各不相同,这个标准是否符合个体特性无法知道,那相反随意站可以吗?偶也不认同,站姿应该符合一些基本的原理:
1)支撑腿稳固,打个比方就像练武术的必须练习轧马步一样,稳固的支撑是你发力的基础,很多人发不上力,和支撑不稳定有很大关系,需要注意的是支撑腿并不承担全部体重,就像高塔中间的柱子,撑起腰部,但需要和辅助腿以及手架形成一个稳固的三角支撑,我们知道三角支撑需要一个焦点,腿部很容易找,手架和腿如何连接呢?看下图可能会给你一些启发:
观察希金斯的站资,我们会发现,手架从手肘到腰部形成一线,对身体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这也是平常打球不能躬腰驼背的原因。
2)正确的瞄准视角,由于斯诺克瞄准是双眼瞄准,这就需要我们找到自己的主视眼,球杆靠近主视眼,才能避免视觉误差,这样球杆才能正确的指向你瞄准的点位,如果是双眼主视,球杆才会在两眼中间
3)后手保持竖直,杆头、主视眼与后手在一条直线上,这样出杆时才能有效的保证出杆正直。
再看下希金斯站姿的正面,后手垂直于杆面,和主视眼都处于球杆的同一垂直平面内。
整个身体就好象狙击步枪的支架,给手臂的运动以稳定的支撑,现在可以摆动球杆试试感觉如何?有没有觉得运杆不顺畅,看看瞄准点是否清晰,如果你还想让母球走个好位置母球的打点也得瞅好了,现在该说说如何出杆了:
1)前停,运杆后感觉良好,这时我们开始准备击打母球,让杆头尽量靠近母球,停住,盯紧进球点,直到自己感觉清晰肯定。
确认母球的打点,当然有的人不一定瞄母球的打点,而是靠出杆时做调整,这样也可以,但是前停时同样也要想好打点。
2)拉杆后停,拉杆也是球能不能打进的重要一环,回拉时不要太急促,保持运杆时的感觉,拉到足够你所需要力量的距离,回拉太长或太短都是不恰当的,行程太长不容易保持稳定,太短肌肉的急促发力又容易导致动作变形,最好是发多少力拉多远距离,拉杆到位后停,注意后停不是单纯的停下来,这时后手就像弓弦,虎口压紧球杆,好象上堂的枪,锁定目标。
3)出杆,出杆是所有动作中最重要的一环,可以说前面的一切都是在为这一瞬间做准备,好的出杆需要手臂和手腕甚至手指的整体协调配合,是一个由小臂带动,从手腕到手指递进加速的过程,要想做到出杆平直很困难,需要不断的练习
注意墨菲出杆后的手型,很好的还原了前停时的动作
出杆动作的三个步骤,即相互独立,又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其中手指和手腕的配合尤其重要,反复练习出杆主要的目的就是练习手指和手腕如何配合球杆保持相对平直的运行,这需要我
们培养出对杆力的感觉,仿佛对球杆灌注力量,
家专业生产台球,乒乓台球,篮球架等产品的企业,期待您的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