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生存手册

合集下载

野外生存必备手册

野外生存必备手册

1 野外生存刀首先,一把锋利的刀是野外生存不可少的工具。

短小精悍的一把刀,不仅能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而且更是砍树削柴,狩猎捕食的必备武器。

2 火石在大自然面前,高科技就不再那么灵光了。

火柴,打火机都不如两块火石来得直接。

因为火石不怕雨水,寿命也更长。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寻找干燥的引火物。

3 军用水壶水是一个人求生最必不可少的东西。

市场上流通的过滤水壶听着不错,但是它的功能太受限了,寿命也是问题。

真正的生死关头,结实的军用水壶更实用。

还可以加热,煮东西,一物多用。

4 户外服装要防御寒冷,风雨,保护裸露在外的皮肤,一套结实的服装必不可少。

从里到外,再加上手套,鞋子,袜子,价格自然也不菲。

为了参加户外的求生。

5 登山绳在野外求生,一定会遇到十分恶劣的地理环境,所以绳子也十分重要,不过质量一定要过关,谁都不希望自己爬山的时候,突然绳索中断吧。

6 指北针在野外很容易迷路的,方向感再好的人到野外之后也会变成路痴。

我们普通人也没有专业探险人员或者职业军人那样具备足够依靠大自然的力量,所以在野外求生,指北针一定要带。

7 高山眼镜眼镜在野外的作用远比想象的重要的多。

抵御紫外线,阻挡风沙侵袭,抵御·雨水·模糊·视线,如果是雪地,还可以防御自己得雪盲症,十分重要。

8 必备药物在野外求生,一切要从简,沉重的药箱就不必了,但是常用药物还是要带,例如感冒药,胃药,创伤药等等。

9 盐分长期摄入盐分不足,会让人没有力气,更谈不上战胜自然,求得生存了,所以携带少量盐分也是必须的。

10 背包上路之前准备一个大背包吧,把拟零散的东西都放在固定的位置。

首先这个背包一定要求是防水的。

而其背包的材质一定要好,不能树枝一挂就散架,背了三天就断袋之类的。

野外生存手册

野外生存手册

野外生存手册地球表面大约75%的地方被水覆盖,而其中70%左右是海洋。

所以,作为一个军人,你可以假定,某一天你会穿过茫茫水域。

而且总是存在这样的可能性:你所乘坐的飞机或船只失事,要求每个人都登上救生筏或救生艇。

预防措施在远海求生,你需要面对海浪和海风,你也可能会遇到酷热或严寒。

为防止这些环境危害造成严重后果,你必须尽快采取预防措施,利用可用资源保护自己不受天气、酷热、严寒或湿度的伤害。

但是,保护自己免受天气伤害只是基本需求之一,你还必须能够获得水和食物。

满足了这三个基本需求将会帮助你防止产生生理及心理的问题。

不过,你还必须知道如何处理可能遇到的健康问题。

在海上生存取决于——●你对你的求生装备的了解和使用能力。

●你应用装备对付遇到的危险的特殊技术和能力。

●你的求生意志。

你登上船只或飞机之后,应找出有哪些生存装备,在哪儿,以及它的组成部分。

例如,有多少救生用具、救生艇或救生筏?它们放在哪儿?它们都包括了哪些生存装备?它们装载了多少水、食物以及药品?如果你还需要对其他队员负责,你必须知道他们在哪儿,以及确保让他们知道你在哪儿。

落入海中如果你乘坐的飞机落入海中,一旦弃离飞机,要按照以下步骤行动。

不管你是在水里,还是在救生筏上——●要尽快离开飞机,到它上风的位置,但要停留在附近水域,直到飞机沉下去。

●离开燃油覆盖的水面,以防燃油着火。

●尽力寻找其他幸存者。

如果你在水里,要往救生筏游过去。

如果没有救生筏,应努力找一块漂浮的飞机残片,攀附在上面,放松自己。

知道如何放松自己的人在海水中几乎没有溺毙的危险。

人体的天然浮力至少能够使头顶浮在水面上,不过还需要一些动作来使脸部浮出水面。

仰浮于水面所消耗的能量最少。

背朝下平躺在水上,手臂放在身体两边,用手掌拍打水面,你的头部会部分浸入水中,但是脸部会露在水面之上。

另一个保持漂浮的方法是脸朝下,双臂伸展开来,双腿指向水底。

呼吸的时候,双手往下按水,将头抬出水面,吸一口气,然后再低下头,让双臂恢复成伸展的姿势。

野外生存技术手册【完整版】

野外生存技术手册【完整版】

野外生存技术手册【完整版】野外生存技术手册【完整版】野外急救盒在野外,没有人能够预料发生什么事情。

一个急救盒可以延长你的生命,务必随身携带:1、铝或不锈钢制的饭盒——不仅是包装,也可作为炊具。

盒盖内面也是发信号的反光板;2、薄而结实的塑料布——用于保持体温、防止热量过快散失,隔潮或作为蓬布;3、防水火柴——火种一定要保存好,可用胶卷盒来密封;4、大蜡烛——照明、生火、增加温暖;5、多用途小刀——还用说吗?6、指南针;7、小哨——用于求救;8、一小袋盐、糖果、复合维生素;9、胶布——补丁或紧急绷带、除刺;10、针线包——挑去异物,补衣。

中暑的防治夏季湿热无风的山区中开展登山活动时,由于身体无法靠汗液蒸发来控制体温,人就会中暑。

中暑的主要症状为:头痛、晕眩、烦躁不安、脉搏强而有力,呼吸有杂音,体温可能上升至40°C以上,皮肤干燥泛红。

如果不及时救治,中暑的人可能很快会失去意识,且程度很深,有可能导致意外的发生。

因此在夏季登山前一定要准备好预防和治疗中暑的药物,如:十滴水、清凉油、仁丹等。

另外,还应该准备一些清凉饮料和太阳镜、遮阳帽等防暑装备。

一旦有人中暑,应尽快将其移至阴凉通风处,将其衣服用冷水浸湿,裹住身体,并保持潮湿。

或不停扇风散热并用冷毛巾擦拭患者,直到其体温降到38°C以下。

中暑者意识清醒,应让其一半坐姿休息,头与肩部给予支撑。

若中暑者已失去意识,则应让其平躺。

通过以上救治措施,中暑者的体温如已下降,则改以赶衣物覆盖,并充分休息否则重复以上措施,并尽快送医院救治。

如何应付蛇咬伤在参加户外活动、休息或经过蛇类栖息的草丛、石缝、枯木、竹林、溪畔或其他比较阴暗潮湿潮湿处时,如果不慎被蛇咬伤,不要吓得不知所措。

首先应判断是否为毒蛇咬伤:通常观察伤口上有两个较大和较深的牙痕,才可判断为毒蛇咬伤。

若无牙痕,并在20分钟内没有局部疼痛、肿胀、麻木和无力等症状,则为无毒蛇咬伤。

只需要对伤口清洗、止血、包扎。

美军野外生存手册.PDF

美军野外生存手册.PDF

美军野外生存手册整理人:尤圣呈兮目录第1 章求生意志 (2)第2 章生存方案 (11)第3 章生存医学 (14)第4 章野外应急武器和工具 (29)第5 章水的获得 (32)第6 章可食用的野生植物 (34)第7 章动物类食物 (38)第8 章避身场所 (55)第9 章取火 (61)第10章渡水 (65)第11章野外识别方向 (69)第12章发信号 (71)第13章沙漠生存 (75)第14章热带生存 (83)第15章极地生存 (93)第16章海上生存 (105)第17章绳结 (118)第1 章求生意志许多求生的案例表明,坚定、强烈的意志可以克服许多困难。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男子被困在沙漠里八天,没有食物,没有水,他也没有接受过任何生存技能的训练,所以他没有做对一件事,可是他想活下去。

就是靠着这个坚定的意志和信念,他活了下来。

训练、装备,再加上求生意志,你就能征服遇到的一切障碍,你就能生存。

生存准备你现在能做两件事,帮助自己做好准备:(1 )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生存训练;(2 )了解你要去的地方。

你要学习如何找到水和食物,如何利用天然地形藏身,如何建造避身场所,如何辨别方向,如何穿越不同地形,什么时候进行等等。

你还要学习如何保持你的健康,如何避开环境中的危险,以及如何医治自己。

最重要的是,你要知道休息远比速度更有用。

无论你是在丛林中艰难地奋力前进,是在沙漠中面临水的缺乏,还是在穿越北极的冰层,你都必须仔细计划,小心前进,不要盲目冒进。

你要了解你将要前往的地区的居民,这些知识和常识会帮助你和当地人打交道。

如果你要到达地区的居民没有和敌人结盟,你就没什么可担心的。

通过和他们的亲切接触,你可以获益良多。

提前知道他们的风俗习惯,用当地的习惯表达你的谦逊和礼貌,你就有可能获得他们的帮助。

但是,仅仅熟悉环境、知道如何获取水和食物、如何照顾自己还是不够的,你还必须有正确的态度。

也就是说,你必须接受一个现实:作为一个军人,这种求生状况很可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而且很可能是孤身一人,并且可能只有少量的装备。

野外生存技能手册

野外生存技能手册

野外生存技能手册
寻找水源:
学会识别野外水源,使用过滤器或净水片净化水源。

搭建紧急庇护:
学会利用现有材料搭建简易庇护,保护自己免受恶劣天气和风险。

采集食物:
了解可食用的野生植物、昆虫和其他野外食物,避免食用有毒植物。

建立火源:
学会使用打火机、火绳或其他方法建立火源,保持温暖和烹饪食物。

制作简易工具:
利用周围资源制作简易工具,如捕鱼工具、石器等。

学会导航:
学会使用指南针、地图和自然标志进行导航,避免迷失在野外。

急救技能:
学会基础急救技能,处理小伤口、烧伤和其他常见问题。

制作绳索:
学会使用植物纤维或其他材料制作绳索,用于搭建庇
护、捕捉食物等。

野外安全:
了解野外植物和动物的特征,避免接触有毒植物和危险动物。

紧急信号:
学会使用反光镜、声音等方式发送紧急信号,吸引救援人员的注意。

应对恶劣天气:
学会应对极端天气,包括高温、低温、雷雨等,确保自身安全。

草药应用:
了解野外可用的草药,对伤口消毒和治疗有帮助。

心理准备:
培养在野外生存时的冷静和应变能力,保持积极心态。

装备选择:
了解选择合适的野外装备,包括帐篷、睡袋、刀具等。

环保意识:
在野外活动中保持对环境的尊重,不破坏自然资源。

野外生存技能是在户外环境中生存的基本技能,这些建议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应对野外紧急情况,保护自己的安全。

在实践这些技能时,务必注意安全,并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学习。

野外生存手册 冒险图鉴

野外生存手册 冒险图鉴

野外生存手册-冒险图鉴用木头作餐具寻找材料使用手制的餐器,更增加野外生活的乐趣,各位可以试着自制餐器。

首先找寻适当大小的树枝或木片,不要折断树枝,应找寻被风雨吹断的树枝,或被人捡漏的树枝。

选择适当大小的树枝,来做餐器较方便,过粗树枝削修麻烦,过细的树枝不耐用。

使用刀削树枝,小心不要受伤。

利用火烤用刀子削木头,要小心慢慢地削,一旦削坏,就不能恢复原状,又得重新开始。

汤匙、碟盘凹处,用刀削不便,可以利用火烤,将凹处削成内刺状,再点火燃烧,当然火烧适可而止,不能完全烧掉。

在家中可利用雕刻刀,将凹处刳得整齐又好看。

竹子裂开性质节省劈竹的力气,可利用竹子裂开的性质。

沿着竹子垂直方向先砍进一部份,连刀带竹腾空,再往硬地劈下去,竹子很容易就裂开。

古代祖先常用竹节,作为盛酒或水的器具。

竹子结实坚固,又有香味,可做杯子和其他餐具。

用藤蔓作笼子和花圈取藤蔓时,不要用力乱拔,用力过多,万一滑手,藤蔓反弹回去很容易受伤。

寻找植物制造笼子制造花圈心形花圈如何度过坏天气修补破损的东西雨总会停止,不要坐着发愁,在篷内找些工作做,例如检查自己所穿用的东西,扣子是否掉了,衣服是否该补了,背袋是否该整理了等等,一面做这些工作,一面吃点心或听音乐,很快乐地度过这段时间。

雨天游戏会说笑话或自我陶醉在小说的人,雨天会过得很愉快。

如果不知道如何打发时间,下面介绍各位几种方法:• 雨停时,可玩纸飞机。

• 手指互钩比力气,或比腕力。

• 讲可怕的鬼故事。

• 用绳子做翻花鼓(挑线游戏)。

• 编故事游戏。

写野外生活日记。

• 作曲同词不同的歌。

• 捡树果做游戏。

• 用木头做筷子、汤匙或手工艺品。

• 雨势不大,可穿雨衣到篷外走动,观察自然。

制作背物架如果行李过大,无法装入袋内,可得用背架。

制作背物架。

制作时要注意配合自己的身材。

背架用绑角法把树枝固定。

绑角法请参阅前页。

绳子密缠绕,不要留空隙。

可以加上宽带,作背带用。

也可做抬架。

用杠杆结法。

杠杆结法请参阅前页。

野外生存学员手册(携带物品、注意事项)

野外生存学员手册(携带物品、注意事项)

野外生存学员手册一、野外安全须知:重点注意:队员如有身体疾病应事先通知带队培训师、队员在活动过程中如有身体不适当及时通知带队培训师、未经带队培训师许可,不得私自进行任何危险性行动。

二、物品准备清单:(一)服装:参加训练个人穿休闲衣裤即可,野外需备用一套长衣长裤;因云梦山景区水系发达,如想嬉戏玩水请备拖鞋,衣服,呵呵!(二)鞋:登山鞋(或旅游鞋、军靴)1双;拖鞋1双(参考)。

(三)个人用品:个人洗漱用品,餐具筷子或叉勺、折刀、水杯、干纸巾、小手电(配电池)、塑料袋若干、消毒湿纸巾10片;个人用特殊药品(其余常用药品由培训师提供)。

(四)个人携带食品考虑携带少量鱼真空包装的熟食、咸菜等,佐餐之用。

注:物品请根据自身情况适度安排,不要多带,谨作参考。

建议初次参加野外活动的人士按照上述清单进行准备,其它物品尽量精简。

如有疑问,请向巅峰拓展培训公司致电咨询:80958848 魏教练三、野外生活常规:本次户外活动时间安排,我们在野外要度过两个白天一个晚上。

(一)由于野外气候特点:1.昼夜温差大。

即使白天气温很高,夜晚在活动时大家会感觉稍凉。

2.气候多变,造成各种特殊气候的往往是由于山里的小气候。

因此即使天气预报是晴,野外偶尔也会细雨飘飘。

阴雨天时由于湿度大,野外会显得更加湿冷。

(二)野外穿衣规范:1.行进途中休息时,不要随便减衣服,以防感冒。

2.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3.保持衣服干燥,带有备用衣服。

(三)野外活动特点;1.在丛林中穿行或做一些极限项目时容易被树枝、岩石等刮蹭。

2.山路崎岖不平,有时需要在岩壁或陡坡上行走。

(四)野外着装注意事项:1.在野外活动最好穿登山鞋,登山鞋鞋面结实可以保护脚面、鞋底材料及纹路设计防滑适合野外行走、高帮登山鞋可以保护脚踝。

2. 纯棉袜子,厚点的,纯化纤袜子不适合野外活动。

3.帽子,在丛林中树枝较多,带檐的帽子不仅能遮阳还能起到保护面部的作用。

四、户外环保行为规范:(一)垃圾处理所有垃圾(如电池、塑料、金属、玻璃、化学品、有镀膜或涂层的纸制品等)不要焚烧和掩埋,应携带回城,再弃入垃圾箱(尽量不要使用风景区设置的垃圾箱,因为风景区处理垃圾的方法是焚烧或掩埋)。

野外生存完全手册

野外生存完全手册
日光蒸馏器:在干旱沙漠地区利用下述方法能较好地收集到水: 在相对潮湿的地面挖一大约宽90厘米、深45厘米的坑,坑 底部中央放一集水器,坑面悬一条拉成弧形的塑料膜。
2.野外生火 首先是要寻找到易燃的引火物:如枯草、干树叶、桦树皮、松
针、松脂、细树枝、纸、棉花等等。 其次是检拾干柴:干柴要选择干燥、未腐朽的树干或枝条。
虫的叮咬,人员应穿长袖衣和裤,扎紧袖口、领口,皮肤暴 露部位涂搽防蚊药。 蚂蛾是危害很大的虫类。遇到蚂蛾叮咬时,不要硬拔,可用 手拍或用肥皂液、盐水、烟油、酒精滴在其前吸盘处,或用 燃烧着的香烟烫,让其自行脱落,然后压迫伤口止血,并用 碘酒涂搽伤口以防感染。
上-页 下-页 返回
第一节 野外生存完全手册
上-页 下-页 返回
第一节 野外生存完全手册
接下来是要清理出一块避风、平坦、远离枯草和干柴的空地。 将引火物放置中间,上面轻轻放上细松枝、细干柴等,再架 起较大较长的木柴,然后点燃引火物。火堆的设置要因地制 宜,可设计成锥形、星形、“并”字形、并排形、屋顶形、 牧场形等等。
最后,点簧火最好选在近水处,或在簧火旁预备些泥上、沙 石、青苔等用于及时灭火。
上-页 下-页 返回
第一节 野外生存完全手册
雪崩的威胁非常大。因此,进行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时,首先 要向当地住户打听哪些地方有潜在危险,以避开经常发生雪 崩的地区。由地貌特征也能判断雪崩常发地区,如山坡上有 雪崩大槽,山坡上方有悬浮的冰川,山脊上有雪檐等。
篷为佳。 睡袋:羽绒或鹅绒睡袋轻便,保暖效果好,但前提是必须保持
干燥,环境条件比较潮湿时,人造真空棉睡袋可能是更好的 选择。 背包:背包负重的秘密在于,它将大部分重量分担在臀部上, 背包构架应符合自己的身体结构,并有结实而舒适的腰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野外生存手册---生存基本知识+技能野外生存手册---生存基本知识人体与水:宿营地的选择宿营地的选择有几个最重要的原则,一是安全、二是方便、三才是考虑舒适性。

理想的宿营地应背风、向阳,而且附近有可利用的充足水源。

不要选择山顶的开阔地,这里风很大,山谷低会聚集下沉的冷空气,潮气很重。

山腰的平地是接纳雨水的好地方,但和潮湿,不宜选做营地。

在山崖下宿营要防备落石和雪崩,如果不能保证安全,最好另择其地。

营地安扎在距水源太近的地方,易受蚊虫和前来饮水的野兽骚扰。

在河流或小溪边扎营,尽管选择高一点的地势,流水声或许对你的睡眠没什么影响,但会掩盖周围环境里的异常响动,而且突降的大雨顷刻间会让溪流或河水暴涨,对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河流的上游如有水库电站,同样需要防备。

因为上游水库开闸放水引起的河水上涨更是毫无征兆的。

最后,察看一下周围有没有蜂窝,如果是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宿营,还要注意营地不要选择在野生动物饮水的必经之路上。

安营扎寨选好了营地就可以安营扎寨了,扎营时厕所应安排在整个营地的下风处,向上依次是厨房、仓库、宿营帐篷,要学会统筹的安排时间,如厨房建好后,先支起炉灶,这样在大建其他帐篷的同时,就可以烧开水。

当整个营地建好时,水已烧开,可以饮用并开始做饭了。

宿营帐篷的搭建要注意,帐篷的入口要背风向阳,所有帐篷的朝向应一致。

帐篷的周边或四角用地钉固定好,如有可能的话再用大石块压住。

为防止下雨时帐篷泡在水里,聚在帐篷的四周挖一道排水沟。

中暑的防治高原日照强烈,昼夜温差大,如在阳光下剧烈运动或在温热无风的山林中活动量较大,身体内产生的热量无法靠流汗散发出去的话,人就会中暑。

中暑的症状为:头痛、脉搏快而有力,脸色燥红,体温升高,过后或许会很快失去意识甚至导致意外。

发现有人中暑,应尽快抬至阴凉通风处,抬高头肩部半躺下,脱掉外衣用水漫湿患者内衣,不停扇风并用冷毛巾擦拭患者身体,患者清醒时应给他喝一些凉开水,体温正常后,将湿衣服换下。

水疱的防治长时间的徒步行走或登山很容易在脚上磨出水疱,所以出门时最好穿与脚磨合管;惯了的登山鞋。

在水泡出现后可用消过毒的针穿上一根头发,针刺破水疱后用手轻按患处,使液体随着头发流出,用创可贴或干净的纱布包好。

雪盲冰雪地或水面会反射很强的太阳光,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将双眼直接暴露在这种环境里数小时,即可造成雪盲。

雪盲会造成视力的短暂消失,其症状为:对光线敏感不停眨眼,眼中似有砂子,疼痛、眼睛发红、流泪。

若发生雪盲,应以眼药水洗清眼睛,到黑暗处或以眼罩蒙住眼睛用冷毛巾冷镇,减少用眼,尽量休息。

记住不要热敷,高温会加剧疼痛。

良好的环境能及时缓解雪盲的症状,但完全恢复通常需5-7天。

冻伤及其处理寒冷天气里,身体的组织的末梢(手、脚、耳、鼻等处)由于散热较快而血液循环又不畅,容易出现冻伤。

冻伤按其严重程度分为四度:一度冻伤及皮肤表层,患处刺痛并渐感麻木,皮肤僵硬苍白或出现蓝色斑点,恢复温度后会有充血和水肿现象。

二度冻伤达真皮层,患处红、肿、痛,数小时后会起水泡。

三度冻伤深达皮下组织,患处皮肤呈青紫、紫红或蓝色,皮肤会逐步变黑、坏死。

四度冻伤是最严重的冻伤,肌肤甚至骨都受到损害,皮肤呈紫黑或青灰色,随即组织坏死,可能导致截肢。

冻伤可伴随着失温现象,急救时应先处理后者。

单纯的冻伤可按下述方法救治。

可用体温温暖,但对三度以上的冻伤者施温者要注意时间不能长。

一般为30-40度的温水漫泡患处或以温毛巾热敷,水温不能高,也不可用火烤使患处温暖,伤处受热过快会产生剧痛。

当患处恢复血色和知觉后停止复,在伤处涂上冻伤药膏,然后用纱布或质地柔软的衣物轻裹患处。

特别注意不可摩擦或按揉患处,也不要挑破水疱。

有很多人以为用雪擦拭患处可以快速升温,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冻伤部位处理后不宜暴露于寒冷中,要注意保暖,更不要以解冻的脚走路。

冻伤的预防风雪天外出戴上手套、防寒帽,防寒帽最好是能护住耳朵的,否则应戴上耳朵罩;保持脚部的温暖干燥,袜子湿了及时更换;风大时停止活动,找个避风的地方休息;经常按摩揉搓易冻伤不为以促进血液循环;在高海拔地区,由于空气稀薄,组织缺氧和血液循环不畅更易导致冻伤,此时能吸氧补充则为最佳。

失温是指人体内部产生的热量不足以弥补身体散失的热量,而导致的体温下降。

在恶劣的天寒或风雨条件下历时太久,特别是当人筋疲力尽或衣服湿透的情况下易发生失温。

一般当体温降至35`C以下时,则进入了失温状态。

失温的症状表现为:烦躁、感觉寒冷、反映迟钝,剧烈而无法控制的颤栗、行动不能协调、走路跌撞欲倒、脉搏减缓、头痛、视觉模糊、心跳慢,呼吸细弱。

失温救治的原则是防止患者继续丧失体温,协助患者获得正常体温。

对失温患者首先将其移至温暖处,脱掉潮湿的衣服(不能全脱光,边脱边换,换以温暖干燥的衣物,用睡袋裹住身体。

患者清醒时可让其饮用热饮,食用含糖高热量的食物。

若患者失去知觉,可用热水袋放在患者腰背部,胃、腋窝、后颈、腕部、裆部,这些部位血液接近体表,可以将热量带入体内。

切记不能给患者喝酒,酒精会使体表血管张开加快体内热量散失。

山地行走徒步穿越山岭,可以河流为参照物,但有其他选择的话就最好不要沿着河边走,水能穿过的地区部一定你能轻松穿越,有时甚至是几乎不可能的。

如果不是高山,沿着山脊潜行,开阔的视野有利于你把握方、选择路线和宿营地,但要时刻注意所携带的水的消耗,以便及时安排下山补充水,毕竟在山脊上发现水源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不要等水用光了再去找,这会让人的旅行变得十分被动。

当注意到河流变宽,河谷的地势趋于平缓时再回到河流边来。

丛林跋涉在人不常至的丛林中跋涉,有时很难找到一条现成的道路。

有的只是丛生的灌木和四处蔓延的藤类植物,你只能靠你手中的砍刀(这在登山等野外活动中是必备工具)辟出一条路来。

开路的人要特别留意不要触动灌木丛中的蜂窝,对有巢的灌木丛绕道而行。

砍掉的枝藤弃于两旁,确定不会反弹回来,砍后的断口折向外,以免伤着后面的同伴。

行进中两人间保持一定距离,2-3米为佳,这样相互之间既有照应又不至因短暂驻足影响别人。

在丛林中行走,膝盖以下是最容易收到伤害的地方,所以最好将裤脚扎起,以免被刺丛挂伤和被蛇虫叮咬。

如果没有向导和其他确定方向的参照物,行走一段时间后应取出指南针确定一下方向。

如何对付蚂蝗:蚂蝗分为旱地蚂蝗和水蚂蝗,蚂蝗吸血的同时分泌一种抗凝素,使伤口血流不止,其实蚂蝗并不可怕,发现有蚂蝗叮上时,可用手沾上唾液把它拍下来或用烟头烫,切记不可手扯,然后伤口用创可贴贴上即可,行至蚂蝗出没的地带,应将裤脚扎紧,有脚上、手上涂一些有刺激气味的药品,也可以有效的防止蚂蝗叮咬。

野外生存技能提要:野外生存技能是野外,作者必需的技能。

在野外工作,随时都可能发生不测的事件,这就要求野外工作人员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在逆境中求生存。

本专题详细介绍了影子定向定时、避免动物攻击、野外防寒、标记、应急、寻找食物和水源,以及野外取火等方法。

学习目的:掌握野外求生的技能。

第一节用影干端点轨迹定向在没有罗盘仪,或因靠近大磁体,罗盘仪不能工常工作时,这是一个简单而又可靠的定向方法,纬度60°内均可使用。

操作程序如下(图12-1):(1)插一根棍子或枝条在地上;(2)用石块或树枝标邮影子端点;(3)等候影子的端点移动一段距离,再标出新的影子端点;(4)过两个标记点画一条直线,即为东西线(太阳由东向西运动,影子由西向东)。

第二节用影子端点轨迹定时做完影子端点定向后,将棍子垂直接到图10-16东西线和南北线的交叉处。

东西线西段对应着日出时间(一般在6:00左右),而东段对应着日落时间(一般在18:00左右)南北线是中午。

第三节遇危险动物的应急方法在野外工作时,时常会有与野生动物不期而遇的情况发,有的动物,如大象、熊、老虎、野牛等可能会攻击人,这时必须采取一定的应急措施,以避免受到野生动物的伤害以下是避免野生动物伤害的一些常用的方法。

·从动物的下风方向接近;·肃静;·当很接近时,爬上大树;·如果被动物追赶时,扔下衣服或其他物品,分散动物的注意力,并以左右迂回的方式向下坡方向逃离。

第四节防寒夜间在林子里过夜是很冷的,应携带帐篷和被子。

如因意外,不能归宿,则应将所有衣服穿上,并将干衣服贴近皮肤,而潮湿的衣服穿在外面。

其他保暖的方法还包括:活动、生火、抽烟、多吃多喝,吃辣椒、洋葱,用辣椒、衣服擦被冻的部位增加血液循环,躲在避风处,寻找干洞、树洞、石洞等,或用棕榈叶、香蕉叶等大树叶做成档风的蓬子。

巡护员常常会因大雨被困在野外过野,有时需要在林子里搭建临时营地住好几天,因此需要搭建临时窝棚。

如果因巡逻需要在寒冷的条件下过夜,应携带帐篷和睡袋。

但在然带地区就没有这个必要。

在旱季,用树枝搭建简单的窝棚就足以防寒取暖。

而在雨季则需要用塑料薄膜压在窝棚的顶上,以防漏雨。

在潮湿的地区,应携带较大的雨衣,它可兼作防雨窝棚的顶和铺在地上休息。

有的雨衣可以扣在一起做成一个更大的窝棚。

如果要在窝棚内住一段时间,最好用竹片或树枝做一平台,将林下潮湿的地面隔开。

这样势必要砍树。

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砍树,或在游人经常经过的地方乱砍一气。

营地的选择要考虑用水方便、安全,不要在有大枯枝的树下、或大型动物活动的路线上扎营。

第五节标记当发生事故或迷路时,要留下记号,让其他人找到你,就要在走过的路上标记。

标记的含义要尽可能清楚。

·不要用含混的符号到处标记;·不用一些永久性的标记把保护区弄得乱七八遭;·可将经过的小路旁的小树枝折弯,做成临时性的标识。

即使在夜间用电筒也能很清楚的看到被折弯的树枝,而它又能在几天内消失;·对永久性的小道、调查线路的标记,可使用磷光漆、彩色胶带或彩环,将其套在树干上,这样不会对树木造成伤害;·不要一路乱砍,这样既破坏了树木,又不能达到标记的效果;·在地上画上箭头,或用树枝标出行进的方向,或用枯枝横在不走的路上;·不要将自己的名字或信息雕刻在树干上;随时注意其他人留下的标记,这些标记可能帮助你辨认方向。

第六节野外应急技术巡护员有时生病、腹泻、感冒、疟疾、受伤等。

在远离医院的情况下,必须知道如何对付一些简单的问题,或知道那些症状是非常危险的,必须立即找大夫。

一、疟疾疟疾在热带地区是非常普遍的疾病。

在乡村,有许多人曾经患过疟疾,对其产生了一定的抗性,因此只表现轻微的症状。

疟疾的症状主要有:夜间突然发烧,早上退烧,但浑身无力、疼痛,常常伴随呕吐、腹泻等症状。

发烧是间歇性的,一般3-4天一次。

防治措施:不要将食物和用具放在不干净的地方;不要饮用不流动的积水;夜间睡觉用蚊帐;早晚穿长袖衣服,防止受凉和蚊咬。

二、伤寒伤寒的主要症状是发烧、呕吐和腹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