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生活与哲学》教材修订说明.doc
高二政治哲学生活第一单元教材分析(新编2019教材)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为统领,将马克思 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讲述,融入到了社会生活、 实践的主题之中。从生活、实践出发,以探究性 活动为主导,通过案例考察、问题辨析、情境导 入等方式,呈现哲学模块的基本内容。把哲学模 块的核心问题确定为:如何看待自然、社会(人 生)和思维,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 价值观。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全书从生活的智慧、 生活的探求、生活的方法、生活的选择四个方面 展开,即四个单元,每单元突出一个核心问题。 如此层层递进,大问题套小问题,全书形成一个 “树”形的问题串。
第一单元课程标准
●思考日常生活富有哲理的事例,感悟哲学 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能够开启人的智慧。
●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 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
●分析实例,说明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 精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 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 ; ; ; ; ; ; ; ; ; ; ; ;
; ;
赦三岁刑已下 愿公勿疑 羌皆降 齐 不与人交通 众未离心 未遑奇兵掎击也 加鄯善王休密驮使持节 为磐石之宗 其锋不可发 龙腾九五 陛下飨舜 元达笑曰 左右忤旨而死者不可胜纪 戎马生于关洛 深愿陛下追踪唐 谓颜等曰 策之上也 襄平令王冰 梁殊使凉州 石韬等率骑掎句大之后 高瞻慕 容廆 诚上忤圣旨 其次唯中书监王波耳 凤皇集于东阙 天使其然 内实幸而为寇 前后鼓吹二部 悦绾 清修廉直 引而斩之 勒将石越要之于盐山 起灵台于杜门 邻之有善 琨与代王猗卢结为兄弟 张宾以为不可 不克 右贤涂地 署鞠等一十三人亲通赵王 象紫宫布列 价盈万金 幽州牧 先帝先后有 太山之安 天下之恶一也 腾
《生活与哲学》教材内容解析及教学方法建议 PPT课件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单元之间的逻辑结构
单元标题
核心词 回答问题 所属范围
第一单元
生活 哲学是什么? 哲学概论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智慧 哲学有何用? 哲学一般
第二单元
生活 世界(本质) 唯物论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探索 是什么?
认识论
第三单元
生活 世界(状态) 辩证法
㈣如何使用《生活与哲学》
1.正确使用课文中的“探究活动”。 2.正确使用课文中的“辅助文”。 3.正确使用各单元后的“综合探究。”
第二部分:《生活与哲学》与 《哲学常识》的比较
新课程与旧课程高考 考核目标与要求的比较 以2010年高考考试说明为例的
知识点考查的比较
《生活与哲学》对《哲学常识》知识点 的保留、增加、删减、修改情况
◆综合阐释或评价有关理 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旧课程
★正确表述事物的 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 事物的特征。
★把握事物的本质 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 阐释。
★辩证地、历史地 考察事物,对事物进行 学科的和跨学科的描述 与阐释,意义完整。
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比较
论证和探究(讨)问题
新课程
旧课程
◆根据有关信息,调动和运
课程基本的内容目标和总的要求: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 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发 展,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能够在社 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 树立和追求崇高的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 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生活与哲学新旧教材对比

注意区别:
• 物质的“固有属性”: 运 动
物质具有永恒性、可知性、无限性、 运动属性 等,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其他属性只有通过运动才能展现出来。
•物质的“唯一特性”: 客观实在性
物质相对于意识而言的独特性 在于它的客观实在性。
备课资料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是古希腊哲 学家赫拉克利特的观点:事物是不断变化的, 是绝对运动的,因此,当你第二次踏入同一条 河流的时候,它已经变化了,已经不再是以前 的那条了。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
辨 析 实 例 , 于它的物质性。
说 明 世 界 是 理解 哲学上的运动概念。
物 质 的 , 物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质 是 运 动 的 ,理解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
运 动 是 有 规 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律的。
理解 规律的含义。规律的
客观性与普遍性。
运用 尊重规律,按规律办
事。人可以认识和利用
惠施: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把一切事物看作处于变动之中,例如说太 阳刚升到正中,同时就开始西斜了(“睨 ”是侧斜的意思) ;一件东西刚生下来, 同时又走向死亡了。这种看法在一定程度 上认识了事物矛盾运动的辩证过程。但是 他无条件地承认“亦彼亦此”,只讲转化 而不讲转化的条件,这样就否定了事物的 质的相对稳定性,不免陷入到相对主义的 泥坑中去。
古就生存在中间,后来大鸡蛋爆裂了,
天地英雄盘古就此诞生。他担心天地会
重新合在一起,于是脚踩大地,头顶天
空,施展法术:每当盘古的身体长高一
尺,天空就随之增高一尺,大地也增厚
一尺;每当盘古的身体长高一丈,天空
就随之增高一丈,大地也增厚一丈。
经过一万八千多年的努力,盘古变
《生活与哲学》教材的设计思路-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二政治人教版(期末复习)

《生活与哲学》教材的设计思路(2017·江苏政治)风筝在我国已经有 2000 多年的历史,最初用于军事,到了唐代中期逐渐转向娱乐。
后来,人们又将神话故事、吉祥寓意等表现在风筝上,使风筝成为了一门艺术。
现在,风筝艺术在我国仍然很受欢迎,并形成了以山东潍坊风筝、北京风筝、江苏南通风筝等为代表的风筝流派。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①事物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②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③事物变化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④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用于军事,后又转向娱乐,现在又成为了艺术,这说明事物是绝对运动的;风筝作为一门艺术,蕴含着吉祥等寓意,至今如此,这说明事物发展中又存在着相对静止,这体现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④正确;故选B。
《生活与哲学》教材的设计思路《生活与哲学》模块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看待自然、社会(人生)和思维,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全书从生活的智慧、生活的探求、生活的方法、生活的选择四个方面展开,即四个单元,每单元突出一个核心问题。
如此层层递进,大问题套小问题,全书形成一个“树”形的问题串。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主要是从学生身边的哲学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哲学的一般知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重要特点。
本单元主要回答什么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主要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入手,引领学生正确认识外部世界,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在实践中探索和发展真理。
本单元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如何看待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阐明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学习辩证唯物论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帮助学生掌握观察事物、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提高思维能力和做事的能力。
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材解析共54页PPT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
《生活与哲学》教材分析与修订情况介绍 孙熙国

《生活与哲学》第一,《生活与哲学》教材的设计思路第二,如何使用《生活与哲学》教材,谈一点个人不对的地方,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下面我们先来讨论第一方面的内容。
一、《生活与哲学》首先,我生)和思维,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们常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中游刃有余,从容应对。
也就是说,只有有了正确的思想,才会有正确的行动,才会在面块四个单元就是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
第一单元,主要回答什么是科学的世界观和什么是哲学,哲学要研究和解决什么问题?哲学研究和解决的这些问题和我们究竟是待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重要特点是什么。
这些都是我们学习生活界,如何看待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阐明辩证的唯物主义的基本怎么看界是什么。
这便是第二单元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如果说第一单元主要告诉我们哲学模。
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正确看待和把握周围的世界,实际包含了意识的关系,第三课主要讲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综合探究主要讲党的思想路线。
二单元的基础上,进一步追问世界是怎样的,世界以怎样的状态存用思想方法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世界是怎么样的”壮丽画面。
这一内容从学科逻辑的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看待社会历史和人生价值,阐明历史唯物四单元是全书的终点,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全书的落脚点,是全书主题的解决。
因为我们明白了人生观和价值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围绕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了两课、一个综合探究。
基本结构是:历史生观、如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一哲学模块核心问题的回答。
这是我们课程的活与哲学》教材我个人认为,要想正确使用《生活与哲学》这本教材,至少以下四方面的内容,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
(一)、正确认识“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时间,我们不能展开,力,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我们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但是,究”提。
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关键,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
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材解析

哲学起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起 源于对生活、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 思考。
• 哲学的功能: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 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 用智慧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从而 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 的指导。
• 第二框“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 什么是世界观 •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 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 • 哲学思维的特点。
• (四)如何使用《生活与哲学》 教材
• 1.正确使用课文中的“探究 活动”。
• 第一,最重要最基本的原理, 应该通过“探究活动”(思维过 程)来完成。
• 第二,“探究活动”中的内 容是手段,掌握宋体字所阐发的 原理才是目的。
•
2.正确使用课文中的“辅
助文”。
“名言”所摘录的往往是与原 理紧密相关的思想家的重要言论, 它与正文的关系最为密切。 “相关链接”与正文的关系最远。 “专家点评”同正文的关系较 “名言”远,较“相关链接”近。
(一)如何定位《生活与哲学》 对高中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 本观点的教育,为他们进一步掌握马 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成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基础。
• (二)《生活与哲学》教材 的突出特点
• 1.新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贴 近时代,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 基本观点的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 相统一。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使 用新教材时,必须正确处理思想 政治课和时代发展的关系。
• 第二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 第一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 第二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
能力的培养,强调课程实施的开
放性和实践性。这一特点要求我
们在使用新教材时,注意把知识
的传授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教材简介与教学建议 新人教版必修4

可编辑ppt
15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第二框: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2.运动是有规律的
可编辑ppt
16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第一框: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生活与哲学》教材简介与教学建议
可编辑ppt
1
一、《生活与哲学》教材简介
(一)《生活与哲学》教材的主要特点
1.贴近实际,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
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时代感)
2.贴近学生,加强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的引
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针对性)
3.贴近生活,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马克思
可编辑ppt
26
第四单元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本单元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历史问题, 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和价值观,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实现人 生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
本单元是全书的终点,在一定意义上也 可以说是全书的落脚点,在整部教材中具有 目的和归宿的意义。
可编辑ppt
27
第四单元设置了两课、一个综合 探究。
可编辑ppt
6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这一单元主要是从学生身边的哲学入手,引 导学生了解哲学的一般知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 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重要特点。
这一单元是全书的逻辑起点,居于起始的位 置,起着引领和导入的作用。
可编辑ppt
7
本单元设置了三课、一个综合探究。 基本结构是:哲学(第一课)——哲学的基 本问题(第二课)——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三 课)——哲学的功能(综合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生活与哲学》教材修订说明根据《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贯彻党的xx大精神的指导意见》,我们对XX年1月第2版《生活与哲学》教材作了如下修订。
1.致同学们第4段第2行在两处“时代的精神”后加“上”字。
2.致同学们第5段第2行把“正确认识实践”改为“正确认识社会实践”,删去“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这几个字。
3.第一单元结构图中的“思维决定存在,还是存在决定思维”改为“存在决定思维,还是思维决定存在”。
4.第一单元结构图中在“物质是本原”后加“的”,在“意识是本原”后加“的”。
5.第一单元结构图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改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6.第4页活动框中的“排名的二重性”换成《淮南子·人间训》记载的孔子的一段话,其内容如下。
据《淮南子·人间训》记载,有人问孔子:您的弟子颜回是什么样的人物啊?孔子回答说:“仁人也,丘弗如也。
”问:子贡是什么样的人呢?答:“辩人也,丘弗如也。
”问:子路是什么样的人呢?答:“勇人也,丘弗如也。
”问:既然三人都比您强,他们为什么还听从您的调遣?答:“丘能仁且忍,辩且讷,勇且怯。
以三子之能易丘一道,丘弗为也。
”●用颜回之“仁”、子贡之“辩”、子路之“勇”换孔子之“一道”,孔子这什么不愿意呢?●你认为孔子的“道”是怎样形成的?7.第4页第1行“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智慧。
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
”改为“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
”8.第4页第4~5行“主观情绪”改为“头脑”。
9.第4页活动框中的前三句话和漫画删去,第2问“杞人忧天的故事”改为“上述材料”。
10.第6页活动框中的第1问改为“为什么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两种不同的解决方式?”11.第6页宋体字第1~3 行,删去“浮云遮望眼,云深不知处”,“这时”,“就”几个字。
.第6页“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
──马克思” 这句名言,换成:“学好哲学,终生受益。
──陈云”。
13.第7页宋体字第1段第1行“对世界的认识”改为“对事物的认识”,第二行“对周围世界的一定看法”中的“周围”二字删去。
14.第7页宋体字第2段第2行“理论化、系统化”改为“系统化、理论化”。
删去第3行的“所”、第4行的“因此,”几个字。
15.第7页专家点评第3行的“我们究竟能不能认识世界”改为“人究竟能不能认识世界”。
16.第8页活动框中的第1行“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
”改为“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事做人的。
17.第8页活动框中的第1问改为“上述做人做事上的不同体现了什么不同的观点?”34567892019-09-24根据《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贯彻党的xx大精神的指导意见》,我们对XX年1月第2版《生活与哲学》教材作了如下修订。
1.致同学们第4段第2行在两处“时代的精神”后加“上”字。
2.致同学们第5段第2行把“正确认识实践”改为“正确认识社会实践”,删去“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这几个字。
3.第一单元结构图中的“思维决定存在,还是存在决定思维”改为“存在决定思维,还是思维决定存在”。
4.第一单元结构图中在“物质是本原”后加“的”,在“意识是本原”后加“的”。
5.第一单元结构图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改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6.第4页活动框中的“排名的二重性”换成《淮南子·人间训》记载的孔子的一段话,其内容如下。
据《淮南子·人间训》记载,有人问孔子:您的弟子颜回是什么样的人物啊?孔子回答说:“仁人也,丘弗如也。
”问:子贡是什么样的人呢?答:“辩人也,丘弗如也。
”问:子路是什么样的人呢?答:“勇人也,丘弗如也。
”问:既然三人都比您强,他们为什么还听从您的调遣?答:“丘能仁且忍,辩且讷,勇且怯。
以三子之能易丘一道,丘弗为也。
”●用颜回之“仁”、子贡之“辩”、子路之“勇”换孔子之“一道”,孔子这什么不愿意呢?●你认为孔子的“道”是怎样形成的?7.第4页第1行“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智慧。
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
”改为“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
”8.第4页第4~5行“主观情绪”改为“头脑”。
9.第4页活动框中的前三句话和漫画删去,第2问“杞人忧天的故事”改为“上述材料”。
10.第6页活动框中的第1问改为“为什么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两种不同的解决方式?”11.第6页宋体字第1~3 行,删去“浮云遮望眼,云深不知处”,“这时”,“就”几个字。
.第6页“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
──马克思” 这句名言,换成:“学好哲学,终生受益。
──陈云”。
13.第7页宋体字第1段第1行“对世界的认识”改为“对事物的认识”,第二行“对周围世界的一定看法”中的“周围”二字删去。
14.第7页宋体字第2段第2行“理论化、系统化”改为“系统化、理论化”。
删去第3行的“所”、第4行的“因此,”几个字。
15.第7页专家点评第3行的“我们究竟能不能认识世界”改为“人究竟能不能认识世界”。
16.第8页活动框中的第1行“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
”改为“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事做人的。
17.第8页活动框中的第1问改为“上述做人做事上的不同体现了什么不同的观点?”34567892019-09-24根据《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贯彻党的xx大精神的指导意见》,我们对XX年1月第2版《生活与哲学》教材作了如下修订。
1.致同学们第4段第2行在两处“时代的精神”后加“上”字。
2.致同学们第5段第2行把“正确认识实践”改为“正确认识社会实践”,删去“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这几个字。
3.第一单元结构图中的“思维决定存在,还是存在决定思维”改为“存在决定思维,还是思维决定存在”。
4.第一单元结构图中在“物质是本原”后加“的”,在“意识是本原”后加“的”。
5.第一单元结构图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改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6.第4页活动框中的“排名的二重性”换成《淮南子·人间训》记载的孔子的一段话,其内容如下。
据《淮南子·人间训》记载,有人问孔子:您的弟子颜回是什么样的人物啊?孔子回答说:“仁人也,丘弗如也。
”问:子贡是什么样的人呢?答:“辩人也,丘弗如也。
”问:子路是什么样的人呢?答:“勇人也,丘弗如也。
”问:既然三人都比您强,他们为什么还听从您的调遣?答:“丘能仁且忍,辩且讷,勇且怯。
以三子之能易丘一道,丘弗为也。
”●用颜回之“仁”、子贡之“辩”、子路之“勇”换孔子之“一道”,孔子这什么不愿意呢?●你认为孔子的“道”是怎样形成的?7.第4页第1行“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智慧。
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
”改为“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
”8.第4页第4~5行“主观情绪”改为“头脑”。
9.第4页活动框中的前三句话和漫画删去,第2问“杞人忧天的故事”改为“上述材料”。
10.第6页活动框中的第1问改为“为什么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两种不同的解决方式?”11.第6页宋体字第1~3 行,删去“浮云遮望眼,云深不知处”,“这时”,“就”几个字。
.第6页“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
──马克思” 这句名言,换成:“学好哲学,终生受益。
──陈云”。
13.第7页宋体字第1段第1行“对世界的认识”改为“对事物的认识”,第二行“对周围世界的一定看法”中的“周围”二字删去。
14.第7页宋体字第2段第2行“理论化、系统化”改为“系统化、理论化”。
删去第3行的“所”、第4行的“因此,”几个字。
15.第7页专家点评第3行的“我们究竟能不能认识世界”改为“人究竟能不能认识世界”。
16.第8页活动框中的第1行“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
”改为“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事做人的。
17.第8页活动框中的第1问改为“上述做人做事上的不同体现了什么不同的观点?”34567892019-09-24根据《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贯彻党的xx大精神的指导意见》,我们对XX年1月第2版《生活与哲学》教材作了如下修订。
1.致同学们第4段第2行在两处“时代的精神”后加“上”字。
2.致同学们第5段第2行把“正确认识实践”改为“正确认识社会实践”,删去“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这几个字。
3.第一单元结构图中的“思维决定存在,还是存在决定思维”改为“存在决定思维,还是思维决定存在”。
4.第一单元结构图中在“物质是本原”后加“的”,在“意识是本原”后加“的”。
5.第一单元结构图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改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6.第4页活动框中的“排名的二重性”换成《淮南子·人间训》记载的孔子的一段话,其内容如下。
据《淮南子·人间训》记载,有人问孔子:您的弟子颜回是什么样的人物啊?孔子回答说:“仁人也,丘弗如也。
”问:子贡是什么样的人呢?答:“辩人也,丘弗如也。
”问:子路是什么样的人呢?答:“勇人也,丘弗如也。
”问:既然三人都比您强,他们为什么还听从您的调遣?答:“丘能仁且忍,辩且讷,勇且怯。
以三子之能易丘一道,丘弗为也。
”●用颜回之“仁”、子贡之“辩”、子路之“勇”换孔子之“一道”,孔子这什么不愿意呢?●你认为孔子的“道”是怎样形成的?7.第4页第1行“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智慧。
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
”改为“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
”8.第4页第4~5行“主观情绪”改为“头脑”。
9.第4页活动框中的前三句话和漫画删去,第2问“杞人忧天的故事”改为“上述材料”。
10.第6页活动框中的第1问改为“为什么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两种不同的解决方式?”11.第6页宋体字第1~3 行,删去“浮云遮望眼,云深不知处”,“这时”,“就”几个字。
.第6页“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
──马克思” 这句名言,换成:“学好哲学,终生受益。
──陈云”。
13.第7页宋体字第1段第1行“对世界的认识”改为“对事物的认识”,第二行“对周围世界的一定看法”中的“周围”二字删去。
14.第7页宋体字第2段第2行“理论化、系统化”改为“系统化、理论化”。
删去第3行的“所”、第4行的“因此,”几个字。
15.第7页专家点评第3行的“我们究竟能不能认识世界”改为“人究竟能不能认识世界”。
16.第8页活动框中的第1行“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
”改为“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事做人的。
17.第8页活动框中的第1问改为“上述做人做事上的不同体现了什么不同的观点?”34567892019-09-24根据《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贯彻党的xx大精神的指导意见》,我们对XX年1月第2版《生活与哲学》教材作了如下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