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父母——读《游子吟》有感
《游子吟》读后感

《游子吟》:母爱的伟大与无私《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
这首诗以一位即将远行的游子与其母亲之间的互动为背景,表达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以及游子对母亲的深深眷恋。
每次读到这首诗,我都会被其中所蕴含的深情所打动。
首先,诗中的母亲形象是如此的鲜活和感人。
她手中拿着针线,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制衣物,一针一线都充满了对儿子的关爱和期望。
这种细腻的描绘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母亲那慈祥的面容和她对儿子的深深牵挂。
同时,母亲在缝衣时的内心活动也被诗人巧妙地揭示出来,她担心儿子此去难得回归,因此要把衣物缝得严严实实,以表达她对儿子的不舍和祝福。
其次,诗中的游子形象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母亲的深深眷恋。
他虽然即将远行,但对母亲的依恋之情却难以割舍。
这种情感在诗中被巧妙地转化为对小草与春晖的比喻,游子就像那小草一样,无论多么微不足道,都希望能用自己的孝心报答母亲那如春晖般广博而温暖的慈爱。
这种比喻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寓意深刻,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游子的内心世界。
此外,这首诗还引发了我对母爱的深刻思考。
母爱是无私的,它不求回报,只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母亲总是默默地为我们付出,她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环境。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却忽略了母亲的付出和牺牲,甚至对她们的关爱和叮咛感到厌烦。
当我们长大成人后,回首往事,才会发现那些曾经被我们忽略的点滴细节中蕴含着母亲深深的爱意。
总之,《游子吟》是一首充满深情和感动的诗歌。
它让我们重新审视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与母亲相处的时光。
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是一部能够触动人心的情感佳作。
每当我们远离家乡、思念亲人时,都可以从中汲取力量和慰藉。
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时刻感恩母亲的付出和关爱,用我们的孝心和行动来回报她们那如春晖般温暖的爱。
《游子吟》读后感(11篇)

《游子吟》读后感(11篇)《游子吟》读后感(11篇)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游子吟》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游子吟》读后感1我爱读书,但我更爱读古典诗文。
因为读诗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在这五年的学习生涯中,我学习了很多的古诗,有《池上》、《望庐山瀑布》、《春晓》……这些古诗无不向人们述说着中华悠久的文化。
如明灯盏盏,照我前行,使我在文化的天地里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受到教育的熏陶。
其中,令我最难忘,就是二年级时所学的《游子吟》。
一听到《游子吟》我就感觉一股暖流涌在心头,这就是孟郊写的一首关于赞美母亲的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诗中写了诗人要外出远门时,母亲对儿子的不舍,临走前,母亲在油灯下一针一线地为儿子缝衣服的情景。
表现出无私、伟大的母爱。
还记得那年夏天一个停电的夜晚,天气特别闷热,我在床上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
突然,身边传来了丝丝凉风,这丝丝凉风,沁入了我的心,顿时,身心凉凉的,舒服极了!在微弱的月光中,我依稀看见了母亲的身影。
对,正是妈妈,她正在拿着扇子为我扇凉呢。
我抬头一看,透过月光,发现妈妈的额头上,布满了汗珠,可她全然不顾。
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什么苦都能忍受,这样无私的母爱怎能不令我感动呢?从那以后,我每天都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即使累得大汗淋漓,也不怕。
当我看到父母疲惫时,我就主动去帮他们捶捶背,揉揉肩……这时,我看到父母露出满意的笑容,好像在对我说:“孩子,你长大了,懂得了孝顺。
”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儿女,应该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发扬出去。
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努力学习,长大后成为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
《游子吟》读后感2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作品它在述说母爱的伟大以及勉励我们要多孝顺父母。
古诗《游子吟》读后感_小学读后感300字

古诗《游子吟》读后感_小学读后感300字古诗《游子吟》读后感_小学读后感300字1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化源远流长,灿烂的文化,特别是诗词,在国人的骄傲!妈妈在我三岁的时候就开始教我背《三字经》、《论语》等,虽然不认识字,但是也背的熟练。
小学一年级开始,我便背唐诗宋词了,而我特别喜欢唐诗,其中孟郊的《游子吟》是我的钟爱。
其中“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抱得三春晖”,从这首诗中,我感到了一位伟大的母亲满怀着慈爱替儿缝衣服,在夜里,母亲在微弱的灯光下,一针一线做衣服,缝衣服,何等的辛苦,但是母亲不辞劳苦,唯恐儿子穿不好,煞费苦心照顾孩子。
那老茧的手,融入了多少母亲的爱、关怀、牵挂呀!虽然短短的几句话,但是淋漓尽致的表现出了一位伟大母亲真挚的爱!中国古诗词内涵丰富,孕育了成千上万的人,是我国及世界人们的文化乳汁源泉,影响着一代代的人,使人们的文化素质修养更高。
尽管我是一名小学生,我深深的被中国民族璀璨的而辉煌的文化所震撼!我好好学习,同学们加油!努力学知识,长大了为国家做出贡献,我们一起行动吧,来回报养育我们的母亲!古诗《游子吟》读后感_小学读后感300字2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归?慈母手中拿着针线,帮即将出远门的子女缝制衣服,母亲不停的缝着,又怕子女会太晚回家,针脚缝得特别密实。
谁说子女那份像小草一样细微的报恩之心,足以回报父母的恩情呢?读起这首诗,我不禁心潮起伏。
久久难平······记得爸爸对我说,妈妈在生我的时候,都过了预产期好多天,我还赖在妈妈肚子里不肯出来。
医生建议妈妈进行剖腹产,妈妈为了我的健康,拒绝了医生的好意,坚持自己生。
妈妈忍受着剧烈的疼痛,让我平安的来到了这个美好的世界。
没上幼儿园之前,我经常生病,好多次深更半夜妈妈抱着我去医院。
有时护士扎针找不到血管,几次都扎不进去,我痛得哇哇大哭,妈妈在一旁跟着流泪。
《游子吟》读后感15篇

《游子吟》读后感15篇前不久,我学完了《游子吟》这首古诗,深深地陷入了沉思。
《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所写,这是他当官后回想起母亲在自己临走时的情景。
诗人的母亲很喜欢诗人,总是对诗人念念不忘。
因为这一走,不知道何时何月才能重逢,临走时,拿起针线在微弱的烛光下缝补衣服,担心儿子迟迟不回来。
当我读到这里,我感受到母亲的伟大。
有一天,我妈妈不在,我独自在家,得自己洗菜。
我提了满满一桶水,用力抬出门口。
由于我力气太小,我差点还把这桶水倒在房里呢!我擦擦汗,想起父母每天都是这个提一桶那么重的水来洗菜,可从来没有喊过苦,喊过累。
我当时下定决心,以后要为母亲分担家务。
我继续读下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连古人也说孩子永远也报答不了母亲的恩德,可见母爱多伟大啊!有一次,我洗碗出来,看见爸爸妈妈正看电视。
我想:我辛辛苦苦洗碗那么久,你们却悠闲地看电视,好歹给我点劳务费吧?我走过去,刚要说出口,就听见衣服拉链啷啷的响声,我低头一看,看见了爷爷妈妈买来的衣服,既吸汗,又透气,用了几十块钱。
我羞愧的低下头。
我光衣服就有十几件,从小到大,妈妈也不知道花多少钱给我买衣服,可我还想要劳务费。
我真的一点都不考虑父母的感受。
学完《游子吟》这首古诗,我深深地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游子吟》读后感2 我们学习了很多故事,《回乡偶书》、《望天门山》、《江雪》等千古名诗。
但是,最让我震撼的是——《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的这首《游子吟》让我想起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千古传颂的名句。
是呀,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的成长;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它翱翔;爸爸,妈妈,我感恩你们,因为……妈妈,你的爱就像那从天而降的雨露,我便像那幸福的鲜花,吮吸着雨露的甘甜。
妈妈,您对我总是放不下心,时常温柔地“审问”我:学校的伙食怎么样?最近学习怎么样?上课课发言积极吗……”妈妈,你的故事总能启发我: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成长,长大了有出息。
《游子吟》读后感

《游子吟》读后感
《游子吟》是一首感人至深的古诗,由唐代诗人孟郊创作。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母亲对远行游子的深深关爱和牵挂,同时也展现了游子对母爱的感激和怀念。
读后让人深感母爱的伟大和无私,也让人反思自己是否足够珍惜和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
在诗中,孟郊通过描述母亲为远行的游子缝制衣服的情景,展现了母爱的细致入微和无私奉献。
母亲在游子临行前,一针一线地为他缝制衣服,担心他迟迟不归,这种关爱和牵挂让人动容。
同时,诗中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句,表达了游子对母爱的感激和无法回报的愧疚。
母爱的伟大和无私,与游子的渺小和无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深感母爱的伟大和珍贵。
读完这首诗,我深感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母亲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们用自己的爱和关怀陪伴我们成长,为我们付出了一切。
然而,我们往往在长大后却忽略了母亲的付出和牺牲,甚至有时会对她们的关爱和牵挂感到厌烦。
这是非常不应该的,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和感激母亲的养育之恩,回报她们的无私奉献。
此外,这首诗也让我反思自己的行为。
我们是否足够关心和体贴母亲?是否经常与她们联系?是否关心她们的生活和健康?我们应该时刻牢记母亲的付出和牺牲,用我们的行动去回报她们的爱和关怀。
总之,《游子吟》是一首感人至深的古诗,它让我们深刻理解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也让我们反思自己是否足够珍惜和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
让我们用行动去表达我们对母亲的感激和爱吧!。
游子吟古诗读后感

游子吟古诗读后感提到《游子吟》,哎,我这心里就像被人轻轻拨了一下琴弦,咣当一下泛起了涟漪。
这首诗啊,是唐代那位叫孟郊的老先生写的。
别看他名字听起来有点陌生,可他写的这诗,那可是几百年都流传下来的经典。
我第一次读到《游子吟》还小,那时不太懂啥母爱,只觉得这诗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等我长大一点,再读这《游子吟》,哎哟,那感觉就不同凡响了。
诗里说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真是字字珠玑,就像那珍珠般的水蜜桃,外表温润,内里也是甜蜜无比。
想想我妈,小时候总是手不停歇地给我织毛衣,织得我都嫌弃又扎又痒。
可现在我在外地工作,回不去家,倒是时常会想起那暖和和的手工织物,心里有说不尽的怀念。
说到“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两句真是勾起了不少回忆。
记得有一次,我要去另一个城市上大学,出门前我妈也是一样不放心,把我大包小包装得满满当当。
还有那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我想到每次电话那头我妈问我过得好不好,我总说挺好的,工作忙碌充实,实际真是啥也没干出个样来。
这娘家婆心呐,就像那春天的阳光,暖融融却不炙热,时刻照在我心上。
其实,孟郊这诗之所以能传世,也许就是因为他把那种普普通通的母子情怀,写得如此真切。
我们平时忙于工作,偶尔也该花点时间想想家里的那个电话。
就算我们不能陪伴在母亲身边,那段记忆也是就像水蜜桃里的甜汁,永远甜在我们的生活中。
每次读完这诗,我总是在想,得抽空回家看看我妈,拍拍老妈的肩膀,说声“您辛苦了”。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琐事羁绊。
不过,再远的游子,总有一天会归心似箭地回到母亲身边,也许这就是《游子吟》传达给我们的深意吧。
朋友,你读了这诗,又有什么样的感悟呢?欢迎你也来说给我听。
游子吟读后感(15篇)

游子吟读后感(15篇)游子吟读后感(15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体会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游子吟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游子吟读后感1提起母亲,谁都会油然而生出一种深深地敬仰之情。
母亲的爱是那么伟大,那么伟大,那么无私。
在一个冬雪覆盖了大地,万物披上了银色的时装,漫长而又寂寞的严冬的一个夜晚,一个屋子里的窗户还透出微弱的烛光。
屋里的一张小桌旁坐着儿子和年老的母亲,儿子正在借着微弱的烛光看着书,而母亲则坐在昏暗的油灯下,为儿子缝衣裳。
原来是这位年老的母亲的儿子明天要赶赴京城参加科举,考取功名。
所以,母亲准备为外出的儿子缝制一件棉衣,头发花白的母亲多么舍不得自己的儿子外出啊,但是母亲还是把自己对儿子的千般情,万般爱都缝进这一针一线之中。
尽管没有华丽的绫罗绸缎,有的只是家织的土布衣服,但是这件土布衣服却包含着母亲对儿子那深深的爱意。
由于担心自己的儿子迟迟都不能回来,母亲就把针脚缝得非常细密,希望它能结实一点,更结实一点。
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母亲终于把这一件衣服给缝制好了,她用她那双饱经沧桑的手轻轻地抚摸着衣服,心想着儿子就快要出远门了,要和她分隔一段时间了。
她的泪眼朦胧了。
母亲那深深的爱,就像春天的阳光,那么温暖、博大,相比之下,儿女对母亲那浓浓的情意,就像幼小的青草难于报答春天的阳光一样,无法报答慈祥母亲那深深的恩情。
母爱,是无法报答的,因为它是无私的、温暖的、伟大的。
游子吟读后感2孟郊的游子吟从古至今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两句更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
这首诗讲的是:慈爱的母亲穿针引线,手中托着儿子时常穿着的衣服。
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细细地缝补衣服,担心背井离乡的儿子迟迟不归。
像小草一样的儿女即使用一生的情谊,也无法报答有如春晖一般伟大的母爱。
也就是说父母的恩情深重,作为子女的我们难于报答。
作者几句平实而又强有力的话语连接着两颗心。
《游子吟》读后感10篇

《游子吟》读后感10篇《游子吟》读后感10篇记得小时候学过的一首诗——《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写的。
这首诗赞美了母爱的伟大,读了以后我深深地被这首诗感动。
这首诗的诗意主要是慈母的手在穿针引线,为将出门的儿子补缀身上的衣服。
临行时她缝了又缝,密密麻麻、结结实实。
她是怕儿子迟迟不能归来,在外乡没有人为他补缀。
缝在里面的不仅仅是一针针线更是深深的爱。
我不由得想起来了我的妈妈。
妈妈养育我长大,每天风雨无阻地送我上学、放学。
以前我总认为妈妈的爱就是无用的唠叨。
一大早,我还在被窝里睡觉时,每天准时叫我起床。
刚刚睡梦中醒来揉朦胧的眼睛时耳边就传来妈妈的唠叨声。
“衣服要穿好了,天气冷了要加衣服了,书包好了没有,早饭多吃点……”要出门了妈妈递给我书包,我接过书包拔腿就跑。
后面还传来妈妈的唠叨声。
“上课认真听讲,不讲话,路上注意平安……”妈妈还没说完我就大声应一下“知道了”。
读了这首诗后我渐渐发现,妈妈的唠叨不是烦,而是出自对我的一片关爱。
母亲让我们来到了这个世界上,母爱是多么伟大,正如《游子吟》中的母亲关爱担忧她的孩子一样,我妈妈也一直无私地关爱着我,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来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情。
今天我读了(唐代)诗人孟郊写的《游子吟》这首,对我的启发很大。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首诗选取了母亲为远行的儿女一针针一线线缝制衣服的细节,母亲生怕孩子迟迟不能回家,在外面奔波受苦,针角缝得密密的,好让孩子耐穿。
这种关心就像春天的阳光,哺育了小草,让小草显得生机勃勃,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呀!这首诗赞美了母爱是无私,伟大的。
不管老眼昏花,灯光多麽灰暗,还要缝衣服,就算扎破手,还要继续缝,让儿子感到温暖。
母爱就像春天细细的牛毛雨,浇灌着幼苗,又犹如冬天温暖的阳光,呵护着我们,哺育着我们,关爱着我们,培养我们成才,让我们开阔视野,走向社会。
母亲就像一位园丁浇灌着我们这些小幼苗安康成长,母亲仿佛是个大花园,让我们这些小蜜蜂在里面的花朵中采集更多蜂蜜,快乐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恩父母——读《游子吟》有感
从小学到现在,我们学过不少经典诗文,如《登鹳雀楼》、《悯农》等,
这些古诗教会我们许多道理。
我最喜欢孟郊写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
得三春晖。
”孟郊这首诗让我想起了“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首千古名句。
是呀,鲜花感谢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们成长,父亲、母亲,我要感谢您们,因为—
母亲,您的爱就像那从天而降的雨露,而我更像那幸福的花儿,吮吸着露
水的甜蜜。
母亲,您对我总是放心不下,时常“审问”我:“最近学习怎么样?今天听懂老师的课吗?”您恨不能把我“透视”清楚。
母亲,您的文化水平虽
然不高,但是您给我讲的故事却总能给我启发: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
学习,长大了才会有出息。
您用爱心使我懂得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谢谢您!
父亲,您在我心目中和母亲一样重要,也是我喜爱的人。
您的爱就像那笔
挺的大树,我就像那弱小的幼苗,您为我遮风挡雨,让我茁壮成长。
您总对我说:“您已经长大了,遇到有些事情你可以自己解决了!”为此母亲总说您懒,而您却愿意花一个上午的时间为我做一顿饭。
您最大的乐趣莫过于和我一起练
毛笔字。
父亲,我和您之间是默契的,已经不需要用太多的语言来表白。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父亲、母亲,您们的爱不正是春天里的阳
光吗?而我沐浴在阳光下的小草,是无论如何也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河南洛阳老城区二附小四年级:贾尧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