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铝业电解铝厂危险有害因素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电解车间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电解车间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编号:SM-ZD-27824电解车间危险有害因素分析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电解车间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由于铝厂生产的特殊性,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有害因素及危险因素,有害因素主要有粉尘危害、毒物危害、高温危害和噪声危害,危险因素主要有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电气伤害和火灾爆炸危险等。

一、主要有害因素分析1.粉尘危害铝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主要有氧化铝粉尘、石油焦粉尘、沥青烟尘。

氧化铝粉尘主要存在电解厂房内、氧化铝贮运系统;煅烧工段的上料系统、排料系统、煅后工段的混捏机、预热螺旋机以及磨粉系统有粉尘和沥青烟产生;成型工段也有沥青烟产生;残极处理工段的粗碎、配料、筛分等过程均有粉尘产生。

天车司机,电解车间工人,炭素粉破碎、筛分等岗位工人受粉尘危害较大。

根据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为,生产性粉尘中的氧化铝粉尘不得超过6mg/m3;其他粉尘(当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在10%以下)不得超过10mg/m3。

2.毒物危害作业工人接触到的毒物主要有氟化物、硫化物、沥青烟、一氧化碳等。

毒物主要存在于电解槽附近及烟气净化系统。

电解法炼铝生产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

电解法炼铝生产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

电解法炼铝生产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1.职业危害电解法炼铝生产中,职业危害主要在电解和铸造厂房内。

(1)烫伤事故。

在打电解质硬壳,加氧化铝与冰晶石和捅电解质硬壳上的火眼(放气孔)时,都会崩溅电解质溶液。

当自熔阳极的阳极糊堵塞外壳的孔眼时,会崩溅热糊浆液。

换阳极导电棒或换预熔阳极块时,脚踩电解质硬壳上操作,会陷入赤热的电解液中。

用真空台包吸出铝液,台包吸管和内衬稍有冷潮,会爆炸喷铝。

铸锭放铝液扒渣,遇工具冷潮,也要崩溅铝液。

以上状况都会发生烫伤事故。

(2)触电事故。

电解厂房使用的工具和料箱等都是铁制的,简单导电;当电解槽四周经常存放一些铝块铝屑,槽上通电导体又是暴露的,操作人工接触,简单造成触电事故。

假如电解槽串联在一起,对地电压高,电击危急就更大。

(3)物体打击事故。

电解厂房内,受强直流电产生强磁场影响,工人使用铁工具,简单发生失误。

自熔阳极需经常更换导电棒,拿放不稳,简单掉落。

吊车吊运阳极糊块、原料、台包和工具等,因捆吊不好或操作失误,会意外下坠与掉落,对人即可能发生危急。

(4)中暑事故。

厂房内炉槽多,又紧紧相邻,台台散发热量,夏天室外气温高,厂房内气温更高;电解厂房内有些热点,气温高过室外20℃以上。

在槽上操作时,面对赤热溶液,高温辐射剧烈,因此简单发生中暑。

(5)中毒事故。

在电解厂房,电解槽内冰晶石吸水受热分解,散发氟化氢气体;自熔阳极的阳极糊中含沥青,加热后挥发沥青烟。

这些毒气在电解槽四周,浓度常超过卫生容许标准,长期接触,简单出现氟中毒、沥青烟中毒等职业病。

2.预防措施在电解法炼铝生产中,要消退职业危害,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

(1)厂房建筑方面,以绝缘防水为突出目标。

电解厂房铺设绝缘性的沥青地面;厂房内金属管道加多道绝缘性接头进行连接;导电母线与地沟盖板之间,相隔两槽的地沟铁盖板之间,用绝缘物隔离;厂房墙柱2米以下部分和母线地沟内,不能有钢筋外露;进厂房的小铁轨连接需加三道绝缘;厂房应有完整的门窗雨棚,并保证汛期厂房不进水。

铝行业环境隐患排查报告(3篇)

铝行业环境隐患排查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铝行业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日益显著。

然而,铝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弃物和废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为了加强环境保护,提高铝行业的环境管理水平,本报告对铝行业环境隐患进行了全面排查,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二、铝行业环境隐患排查背景1.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近年来,铝行业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废气排放:铝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气,如氧化铝烟气、氢氧化铝烟气、氟化氢烟气等,这些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废水排放:铝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水,如铝灰水、铝酸钠废水、氢氧化钠废水等,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有机物等,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3)固体废弃物:铝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如铝灰、氧化铝渣、氢氧化铝渣等,这些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对土壤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 环保政策日益严格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对铝行业的环境污染行为进行了严格限制。

为适应环保政策的要求,铝行业必须加强环境隐患排查,确保生产过程符合环保标准。

三、铝行业环境隐患排查内容1. 废气排放隐患排查(1)氧化铝烟气排放:检查氧化铝生产线烟气处理设施,确保烟气达标排放。

对烟气处理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防止设施损坏导致超标排放。

(2)氢氧化铝烟气排放:检查氢氧化铝生产线烟气处理设施,确保烟气达标排放。

对烟气处理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防止设施损坏导致超标排放。

(3)氟化氢烟气排放:检查氟化氢生产线烟气处理设施,确保烟气达标排放。

对烟气处理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防止设施损坏导致超标排放。

2. 废水排放隐患排查(1)铝灰水排放:检查铝灰水处理设施,确保废水达标排放。

对废水处理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防止设施损坏导致超标排放。

(2)铝酸钠废水排放:检查铝酸钠废水处理设施,确保废水达标排放。

铝厂生产过程中存在有害因素及危险因素

铝厂生产过程中存在有害因素及危险因素

铝厂生产过程中存在有害因素及危险因素由于铝厂生产的特殊性,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有害因素及危险因素,有害因素主要有粉尘危害、毒物危害、高温危害和噪声危害,危险因素主要有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电气伤害和火灾爆炸危险等。

一、主要有害因素分析1.粉尘危害铝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主要有氧化铝粉尘、石油焦粉尘、沥青烟尘。

氧化铝粉尘主要存在电解厂房内、氧化铝贮运系统;煅烧工段的上料系统、排料系统、煅后工段的混捏机、预热螺旋机以及磨粉系统有粉尘和沥青烟产生;成型工段也有沥青烟产生;残极处理工段的粗碎、配料、筛分等过程均有粉尘产生。

天车司机,电解车间工人,炭素粉破碎、筛分等岗位工人受粉尘危害较大。

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生产性粉尘中的氧化铝粉尘不得超过6mg/m3;其他粉尘(当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在10%以下)不得超过10mg/m3。

2.毒物危害作业工人接触到的毒物主要有氟化物、硫化物、沥青烟、一氧化碳等。

毒物主要存在于电解槽附近及烟气净化系统。

铝电解以冰晶石-氧化铝氟化铝的熔体为电解质,以炭素材料为电极进行电解。

电解时在阴极上析出液态的金属铝,在阳极上产生气体。

同时还散发出氟化物、粉尘等污染物为主的电解烟气。

在400℃~600℃温度下,氧化铝中仍可含有0.2%~0.5%的水分。

原料中的水分与固态氟化盐在高温条件下可发生化学反应,同时,进入熔融态电解质中的水分也可与液态的氟化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有害的氟化氢。

人体吸入过量的氟,常常会引起骨硬化、骨质增生、斑状齿等氟骨病,严重者使人丧失劳动能力。

氟化物还对呼吸道粘膜及皮肤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我国卫生标准规定,车间空气中氟化物(以氟计)的最高容许浓度为5mg/m3,按照现行国家标准《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对毒物毒性分级的原则,氟化物为Ⅱ级,属于高度危害。

沥青烟主要来源于该工序生阳极工段的混捏机、磨粉系统及成型工段。

煤沥青的软化点为100℃~110℃,属高温沥青。

某电解铝厂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

某电解铝厂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

3
( 总尘) 工、残极清理工等
注: TWA—时间加权平均( 浓度) 。
表 4 某电解铝厂毒物检测结果
毒物 名称 CO CO2 SO2 NO NO2 氟化物 HF
氧化铝 氧化铝仓库、浓 相 输 送装 25 0. 35 ~ 8. 86 8
1
( 总尘) 置、电解槽生产线、控制室
矽尘 抬包修理
6 0. 35 ~ 7. 36 2 5
( 总尘)
矽尘( 呼尘)
6 0. 50 ~ 6. 92 1. 4 5
石墨( 总尘)
4 0. 72 ~ 7. 08 8
0
石墨( 呼尘) 阳极组装工段
2426
职业与健康 2011 年 11 月第 27 卷第 21 期 Occup and Health Vol. 27,No. 21,Nov 2011
某电解铝厂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 【职业卫生现场调查】
Det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Occupational Hazards in An Aluminum Plant
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氧化铝粉尘、矽尘、石墨粉尘、氟化物、氟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噪声、高温
和电磁辐射等。定点检测 54 个粉尘作业地点,合格作业点 47 个,合格率 87% 。测试个体粉尘 40 个工种,合格工种 34 个,
合格率为 85% 。对 17 个接触噪声工种进行噪声检测,其中 13 个工种的测定结果符合卫生限值的要求,合格率为76. 5% 。
对 7 种化学毒物及高温、磁场、工频电场进行检测,结果均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结论 该项目所采取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
施能起到一定的防护效果,但个别场所职业病危害还较严重。针对存在的问题,用人单位应按照相应法律、法规的要求,并

电解铝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

电解铝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

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电解铝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刘总兵(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166)摘 要:为作好防护设施的设计和后续安全生产相关工作,本文通过类比方法对拟建某电解铝厂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得出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的危险和有害因素,有助于工程设计人员有针对性的开展防护设施的设计工作。

关键词:电解铝生产;危险因素;职业有害因素中图分类号:TF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19)01-0250-2现代电解铝生产采用冰晶石-氧化铝熔盐电解法工艺。

生产铝的原材料为氧化铝和氟化盐,其生产设备为预焙阳极电解槽。

原料在电解槽内,在强大的直流电,950℃~970℃温度作用下熔融并进行还原反应,阳极生成二氧化碳,阴极得到液态铝。

目前,国内已完成400kA、500kA以及600kA的现代化预焙槽产业化。

在电解铝生产过程中,作业人员可能受到火灾爆炸、起重伤害、机械伤害和高处坠落等危险因素,以及尘毒危害、高温和噪声等有害因素。

针对我院拟设计的某电解铝厂,本文全面地分析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为后续防护设施的设计奠定基础,进而为项目投产后的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支撑。

1项目概况本项目拟建于我国北方某地,电解槽采用NEUI600kA级高产率铝电解槽,建设规模为50万吨。

本工程主要原料包括氧化铝、氟化铝、冰晶石和阳极碳块,中间产品液态铝,产品为普通铝锭。

主要的生产车间包括电解车间、净化贮运车间和铸造车间,以及公用和辅助工程等。

电解车间主要生产设备包括电解槽、多功能机组、出铝抬包、抬包拖车、阳极搬运车和叉车;烟气净化车间主要有主排烟机、罗茨风机、袋式除尘器和离心式风机等。

铸造车间主要生产设备有固定式燃气炉和普通铝锭铸造机等。

2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2.1 主要危险因素分析2.1.1火灾和爆炸铝电解槽因设备缺陷或其他外力因素发生漏炉事故,最常见危害是冲(熔)断供电母线,造成单台槽或大面积的停电停产。

电解铝厂因素有害因素调查报告

电解铝厂因素有害因素调查报告

电解铝厂因素有害因素调查报告电解铝厂是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害因素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本报告将对电解铝厂的有害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

首先,电解铝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氟化物。

铝矿石中的氟在电解过程中会转变为氟化铝,然后释放到大气中。

氟化物具有高度腐蚀性,会对大气、土壤、植物等环境造成污染。

人体长期接触高浓度的氟化物会导致骨质疏松、牙齿变黄、突眼等氟中毒症状。

其次,电解铝生产过程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电解铝是能耗较高的过程,需要大量的电力供应,因此排放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大。

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之一,过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会加速全球气候变暖,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此外,电解铝厂还会排放大量的氧化铝粉尘。

氧化铝粉尘在空气中形成悬浮颗粒物,对空气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长期吸入高浓度的氧化铝粉尘会导致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同时,氧化铝粉尘也会降低土壤质量,对植物生长和土壤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电解铝厂生产过程中还会排放其他有害物质,如硫化物、氮氧化物和多环芳烃等。

这些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硫化物和氮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会导致酸雨的形成,对土壤和水源产生腐蚀作用。

多环芳烃是致癌物质,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多环芳烃环境中会增加癌症的发生风险。

为减少电解铝厂的有害因素,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环保措施。

首先,可以通过提高生产工艺和设备的效率,减少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其次,应采用有效的氟化物收集和处理技术,减少氟化物的排放。

此外,还应加强粉尘的收集和过滤,同时加强监测和控制硫化物、氮氧化物和多环芳烃的排放。

总之,电解铝厂的有害因素主要包括氟化物、二氧化碳、氧化铝粉尘和其他有害物质。

这些因素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一定威胁。

为减少这些有害因素,需要采取一系列环保措施,提高生产过程的环境友好性。

铝厂生产过程中存在有害因素及危险因素

铝厂生产过程中存在有害因素及危险因素

铝厂生产过程中存在有害因素及危险因素铝厂生产过程中存在有害因素及危险因素由于铝厂生产的特殊性,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有害因素及危险因素,有害因素主要有粉尘危害、毒物危害、高温危害和噪声危害,危险因素主要有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电气伤害和火灾爆炸危险等。

一、主要有害因素分析1.粉尘危害铝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主要有氧化铝粉尘、石油焦粉尘、沥青烟尘。

氧化铝粉尘主要存在电解厂房内、氧化铝贮运系统;煅烧工段的上料系统、排料系统、煅后工段的混捏机、预热螺旋机以及磨粉系统有粉尘和沥青烟产生;成型工段也有沥青烟产生;残极处理工段的粗碎、配料、筛分等过程均有粉尘产生。

天车司机,电解车间工人,炭素粉破碎、筛分等岗位工人受粉尘危害较大。

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生产性粉尘中的氧化铝粉尘不得超过6mg/m3;其他粉尘(当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在10%以下)不得超过10mg/m3。

2.毒物危害作业工人接触到的毒物主要有氟化物、硫化物、沥青烟、一氧化碳等。

毒物主要存在于电解槽附近及烟气净化系统。

铝电解以冰晶石-氧化铝氟化铝的熔体为电解质,以炭素材料为电极进行电解。

电解时在阴极上析出液态的金属铝,在阳极上产生气体。

同时还散发出氟化物、粉尘等污染物为主的电解烟气。

在400℃~600℃温度下,氧化铝中仍可含有0.2%~0.5%的水分。

原料中的水分与固态氟化盐在高温条件下可发生化学反应,同时,进入熔融态电解质中的水分也可与液态的氟化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有害的氟化氢。

人体吸入过量的氟,常常会引起骨硬化、骨质增生、斑状齿等氟骨病,严重者使人丧失劳动能力。

氟化物还对呼吸道粘膜及皮肤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我国卫生标准规定,车间空气中氟化物(以氟计)的最高容许浓度为5mg/m3,按照现行国家标准《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对毒物毒性分级的原则,氟化物为Ⅱ级,属于高度危害。

沥青烟主要来源于该工序生阳极工段的混捏机、磨粉系统及成型工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铝业电解铝厂危险有害因素调查报告专业班级:安全技术及工程研2010级小组成员:王悦、张宇金、徐鑫鑫、胡翔一、企业概况介绍某铝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年**月,总资产达**亿元,是按现代企业制度投资组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的大型企业。

公司经营范围:生产销售电解铝锭、合金铝锭、阳极等相关产品;铝板、铝卷、铝带、铝箔、铝线等产品;电力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与应用;经营进出口业务。

公司积极实现集电力、氧化铝、铝冶金、铝加工、贸易为一体化的大型铝业集团,建成年产25万吨电解铝和19万吨阳极项目,将水电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水电铝联营”,切实履行了“按需采购、严格使用、强化意识、树立标杆、勇于创新、加强推广、节约成本、创造效益”的能源方针。

二、工艺分析电解铝是通过电解得到的铝。

铝电解工艺流程:现代铝工业生产采用冰晶石—氧化铝融盐电解法。

熔融冰晶石是溶剂,氧化铝作为溶质,以碳素体作为阳极,铝液作为阴极,通入强大的直流电后,在950℃-970℃下,在电解槽内的两极上进行电化学反应,既电解。

阳极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气体,其中含有一定量的氟化氢等有害气体和固体粉尘。

为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需对阳极气体进行净化处理,除去有害气体和粉尘后排入大气。

阴极产物是铝液,铝液通过真空抬包从槽内抽出,送往铸造车间,在保温炉内经净化澄清后,浇铸成铝锭或直接加工成线坯.型材等。

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电解铝厂分为铸轧厂、电线电缆厂(奥深达通用电缆公司)、线杆厂(鑫星铝业公司)、铸造厂等,电解铝液通过以下工艺流程:熔炼炉—保温炉—除气箱—过滤箱—轨机—成品。

主要生产设备:电解车间主要设备有电解槽、双梁桥式天车、高压离心风机、液气分离器、除尘器;碳素车间主要有反击式破碎机、电磁振动给料机、振动筛、电动机;烟气净化车间主要有主排烟机、罗茨风机、静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冷却塔、离心式通风机等。

三、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对策措施及建议由于某电解铝业的特殊性,在铝卷的生产过程中存在许多有害因素及危险因素。

有害因素主要有粉尘危害、毒物危害、高温危害和噪声危害,危险因素主要有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电气伤害和火灾爆炸危险等。

对有害因素及危险因素的分析有利于较好的指导安全生产,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以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主要危险源辨识及有害因素分析:辨识预焙铝电解槽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有害、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详尽的分析,有利于指导安全生产和管理。

1、主要有害因素分析(1)粉尘危害本工程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主要有氧化铝粉尘、石油焦粉尘、沥青烟尘。

氧化铝粉尘主要存在于电解厂房内、氧化铝贮运系统;煅烧工段的上料系统、排料系统、煅后工段的混捏机、预热螺旋机以及磨粉系统有粉尘和沥青烟产生;成型工段有沥青烟产生;残极处理工段的粗碎、配料、筛分等过程均有粉尘产生。

如果粉尘量大,伴随呼吸进入肺部,当吸入的粉尘达到一定数量时,会引起肺组织发生纤维化病变,失去正常的呼吸功能,发生矽肺。

天车司机,电解车间工人,碳素粉破碎、筛分等岗位工人受粉尘危害较大。

(2)毒物危害作业工人接触到毒物主要有氟化物、硫化物、沥青烟、一氧化碳等。

毒物主要存在电解槽附近及烟气净化系统。

铝电解以冰晶石一氧化铝、氟化铝的熔体为电解质,以碳素材料为电极进行电解,电解时在阴极上析出液态的金属铝,在阳极上产生阳极气体。

同时还散发出以氟化物、粉尘等污染物统称为电解烟气。

原料中的水分与固态氟化盐在高温条件下可发生化学反应。

同时,进入熔融态电解质中的水分也可与液态的氟化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有害的氟化氢。

人体吸入过量的氟,常常会引起骨硬化、骨质增生、斑状齿等氟骨病,严重者丧失劳动能力。

对呼吸道粘膜及皮肤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按照现行我国卫生标准规定对毒物毒性分级的原则,氟化物为Ⅱ级,属于高度危害。

沥青烟主要来源于该工程生阳极工段的混捏机、预热螺旋机、磨粉系统及成型工段。

沥青对人体的主要危害作用有两个方面。

一是由于沥青中所含的蒽等光感物质,长时间接触皮肤,并经阳光照射,可引起皮炎。

二是沥青烟对皮肤及粘膜的刺激作用。

按照现行我国卫生标准规定对毒物毒性分级的原则,沥青烟或按Ⅲ级,属中度危害。

一氧化碳产生于电解槽的阳极,一氧化碳为无色、无臭气体。

人体吸入一氧化碳后,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

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脉快、烦躁、浅至中度昏迷;重度患者深度昏迷、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强、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肺水肿、严重心肌损害等。

按现行我国卫生标准规定对毒物毒性分级的原则,一氧化碳为Ⅱ级,属于高度危害。

在电解过程中有硫化物产生。

二氧化硫为无色气体,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轻度中毒时,皮肤或眼接触发生炎症或灼伤;严重中毒可在数小时内发生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而致窒息。

按照现行我国卫生标准规定对毒物毒性分级的原则,二氧化硫可为Ⅵ级,属于轻度危害。

(3)高温危害现行国家标准规定其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等于或大于25℃的作业,即为高温作业。

铝电解槽是主要的生产性热源。

碳素工段的煅烧、焙烧、连续混捏、预热螺旋、沥青溶化生产设备均为生产性热源。

研究资料表明,环境温度达到28℃时,人的反应速度、运算能力、感觉敏感性及感觉运动协调功能都明显下降。

高温使劳动效率降低,增加操作失误率。

主要体现在影响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代谢及循环系统等。

高温还可以抑制中枢神系统,使工人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力分散,肌肉工作能力降低,从而导致工伤事故。

(4)噪声危害产生噪声的设备主要有净化系统风机、碳素系统破碎机、球磨机、成型机、给料机、振动筛、输送机及焙烧烟气净化系统风机和附尘风机等。

在球磨车间,焦炭研磨产生的噪声水平高达100。

在电解车间电解槽附近,使用气动渣壳破碎机产生的噪声水平达到100。

噪声能引起人听觉功能敏感度下降甚至造成耳聋,或引起神经衰弱、心血管疾病及消防系统等疾病,噪声干扰影响信息交流,促使误操作发生率上升。

2、主要危险因素分析(1)起重机械伤害起重机械属于危险设备,起重作业属于特殊作业。

重物在空间的吊运、起重机的多机构组合运动,庞大金属结构整机移动性,以及大范围、多环节的群体运作,使起重作业的安全问题尤其突出。

根据统计,在事故多发的特殊工种作业中,起重作业事故的起数高,事故后果严重、重伤、死亡人数比例大,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铝厂采用的高位电解多功能天车为桥式起重机,其功能包括:打电解质结壳、往电解槽内加氧化铝、更换阳极、吊运阳极母线柜架提升机、安装和检修电解槽的吊运工作、出铝及吊运抬包,此外,还可以吊运其它重物。

桥式起重机的常见事故有以下几种类型:①重物坠落:吊具或吊装容器损坏、物件捆绑不牢、挂钩不当、电磁吸盘突然失电、起升机构的零件故障(特别是制动器失灵、钢丝绳断裂)等都会引发重物坠落。

处于高位置的物体具有势能,当坠落时,势能迅速转化为动能,上吨重的吊载意外坠落,或起重机的金属结构件破坏、坠落,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②挤压:起重机轨道两侧缺乏良好的安全通道或与建筑结构之间缺少足够的安全距离,使运行或回转的金属结构机体对人员造成夹挤伤害;运行机构的操作失误或制动器失灵引起溜车,造成碾压伤害等。

③高处跌落:人员在离地面大于2m的高度进行起重机的安装、拆卸、检查、维修或操作等作业时,从高处跌落造成的伤害。

④触电:起重机在输电线附近作业时,其任何组成部分或吊物与高压带电体距离过近,感应带电或触碰带电物体,都可以引发触电伤害。

⑤其他伤害:其他伤害是指人体与运动零部件接触引起的绞、碾、戳等伤害;液压起重机的液压元件破坏造成高压液体的喷射伤害;飞出物件的打击伤害;装卸高温液体金属、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危险品,由于坠落或包装捆绑不牢破损引起的伤害等。

起重机的不安全状态和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的直接原因,环境因素和管理是事故发生的间接条件。

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有加强对相关人员、起重机、环境及安全制度整个系统的综合管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机械伤害及高处坠落危险机械伤害的实质,是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非正常做功、流动或转化,导致对人员的接触性伤害。

其形式因生产设备的差异有以下几种:①咬入和挤压;②碰撞或撞击;③接触:包括夹断、剪切、割伤和擦伤、卡住或缠住等。

电解工艺的主要设备有:高位电解多功能天车、拖盘清理机、振动筛、破碎机、提升机、残极压脱机、磷铁环压脱机、铝导杆矫直机等,碳素工艺的主要设备有:球磨机、破碎机、筛分机、预热螺旋机、连续混捏机、振动成型机、阳极焙烧炉用多功能机组等。

操作人员易于接近的各种可动零、部件都是机械的危险部位,机械加工设备的加工区也是危险部位。

如果这些机械设备的转动部件外露或防护措施和必要的安全装置不完善,很容易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坠落伤害:电解车间厂房的残极处理部分建筑物为三层,在清理、筛分、破碎及定量等诸多工段过程中,因设备安装在不同平面上,有不同形式的操作平台、地沟、升降口、坑洞及护坎,如果没有防护措施或防护措施有缺陷,工人在操作时有坠落摔伤危险。

(3)电气伤害电气事故可分为触电事故、静电危险事故、雷电灾害事故和电气系统故境危险事故等几种。

①触电事故触电事故的伤害是由电流的能量造成的。

触电事故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情况。

电击: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引起的可感知的物理效应。

电击对人体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强度、种类、持续、通过途径及人体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

电流破坏人的心脏、呼吸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工作而造成伤害,会使人出现痉挛、窒息、心室纤维性颤动、心跳骤停等症状,严重时会造成死亡。

触电事故绝大多数是由电击造成的。

电解还原槽是以低电压高电流串联运转的,因此,电击事件通常并不严重。

但是,在电力车间高压电源与电解车间联网络的连接点可能发生严重的电击事故,部分原因是交流高压电流。

电伤:在铝电解生产中,其能源主要是直流电能,约占整个能源消耗的97%左右。

在电解槽系列上,系列电压达数百伏至上千伏。

尽管人们把零电压设在系列中点,但系列两端对地电压仍高达500V左右,一旦短路,易出现人身和设备事故,而且,电解用直流电,槽上电气设备用交流电,若直流电窜入交流电系统,会引起设备事故,需进行交、直流隔离,因此,电解槽许多部位需要进行绝缘。

电解车间内电缆若没有采取有效的阻燃和其他预防电缆层损坏的措施;电气设备接地接零措施不完善;临时性及移动设备(含手持电动工具及插座)的供电没有采用漏电保护器或漏电保护器性能不完善等都会造成生产设备及电动设备,厂房电器设备漏电而引发触电伤亡事故。

②静电危害事故焙烧炉、煅烧炉的输气输油管路、碳素生产系统的除尘管路及燃油锅炉系统等存在着静电伤害.③雷电伤害事故电解车间厂房的残极破碎、筛分部分,高度超过10m;锻烧工段、生阳极和残极处理工段中的除尘排烟系统排气筒高度都在20m以上,在雷雨天存在着被雷击的危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