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度
土壤地下水污染隐患排查责任制度

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度1.目的: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和《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的要求,建立绿色生产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控制土壤水体污染,特制定本制度。
2.组织机构为正确落实本制度,成立以总经理为组长、安环部经理为副组长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隐患排查治理责任领导小组:组长:---- 副组长:----成员:-----由环安部门负责日常工作,电话:-----3.组长职责3.1公司土壤和地下水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公司土壤保护第一责任人;3.2组织制定并落实从管理人员到每个从业人员的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形成全员查隐患的排查治理机制;3.3督促检查全公司的污染隐患排查防治工作,及时消除污染隐患;4.副组长的职责4.1组长的领导下,对土壤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4.2组织落实公司层级污染隐患排查工作计划或实施方案,推动隐患排查工作顺利展开;4.3根据各级环保部门提出的检查整改意见,组织制定并落实整改方案;参与治理项目的验收;4.4负责隐患排查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4.5负责环保处理设备的环保隐患排查,督促整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存在隐患的提出停用处理措施;5.环保专员职责5.1组长的领导下,组织推动生产经营中的污染防治工作;5.2负责制定并牵头组织落实隐患排查工作计划或实施方案;5.3负责日常生产系统作业的污染检查与业务考核,协调和督促有关科室、车间对查出的隐患制定防范措施和整改方案,签发隐患整改通知单,监督检查隐患整改工作的实施过程,组织隐患整改项目的验收,签批验收单;5.4根据环保部门提出的检查整改意见,负责制定并监督落实整改议案;5.5参与隐患排查治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6.生产车间主任职责6.1在副组长的领导下,环保专员的业务指导下,按照环保检查标准规定的内容、组织车间级隐患检查,确保环保设备、污染防治装置、防护设施处于完好状态;6.2作为车间环保第一负责人,对本车间污染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组织制定并实施车间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计划或实施方案;6.3督促检查所辖班组、各岗位从业人员的岗位自查工作;6.4组织制定一般性污染隐患的治理方案并领导实施、消除;7.班组长职责7.1作为班组环保第一负责人,对本班组污染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土壤地下水污染隐患排查责任制度

土壤地下水污染隐患排查责任制度咱今儿就来好好唠唠这个土壤地下水污染隐患排查责任制度。
您说这土壤和地下水,那可太重要啦!就好比咱身体里的血液和筋骨,要是出了问题,那整个生态环境都得遭殃。
我记得有一回,我去了一个小村子。
那村子边上有块地,原本种啥长啥,可后来不知道咋的,种的庄稼老是长不好,稀稀拉拉的。
村民们都纳闷,这地咋就“变脸”了呢?后来一查,才发现是附近一家工厂偷偷排废水,把这地和地下水都给污染了。
从那时候起,我就深刻认识到,要是没有严格的土壤地下水污染隐患排查责任制度,这种糟心事还不知道会有多少呢!那这责任制度到底是咋回事呢?简单说,就是得有人专门盯着,看看有没有可能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事儿。
比如说,工厂得有人负责检查自己的废水处理设备是不是好好工作,有没有偷偷往外排脏水;种地的也得注意,别乱打农药、乱施肥,不然那也是污染的源头。
对于那些搞工业生产的企业,这责任可大了去了。
得定期检查自己的管道有没有漏的,仓库里的化学品有没有妥善存放,要是一个不小心,泄露出来,那可就麻烦大啦!而且,还得安排专人记录这些检查的情况,万一出了问题,能马上找到原因,及时解决。
学校也不能闲着呀!化学实验室里的那些试剂,可都得管理好。
老师得给学生们讲清楚,不能随便把实验后的废水倒在下水道里。
还有咱普通老百姓,也得有这个意识。
比如,家里的废旧电池、过期药品,可别乱扔,得放到专门的回收点。
再说政府部门,那更是得把这事儿管起来。
得经常去企业、工厂检查,看看他们有没有按照规定办事。
发现问题,就得严肃处理,不能手软。
这排查责任制度啊,就像是给土壤和地下水穿上了一层“防护服”,把那些可能的污染隐患都给挡在外面。
只有大家都重视起来,都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咱们的土地才能肥沃,地下水才能清澈,咱们的生活环境才能越来越好。
就像我开头说的那个小村子,要是早有完善的责任制度,也许就不会发生那样的悲剧了。
所以啊,咱们可不能掉以轻心,得把这土壤地下水污染隐患排查责任制度真正落实好,让咱们的家园一直美丽、干净、健康!。
土壤及地下水隐患排查方案

土壤及地下水隐患排查方案一、排查目的。
咱得搞清楚咱这地盘下的土壤和地下水有没有啥隐藏的麻烦事儿。
就像给地球的这个小角落做个体检,看看有没有“生病”的迹象,要是有隐患,得赶紧想办法治治,不然以后可能就出大问题啦。
二、排查范围。
1. 特定区域。
咱公司(或者这个地方)的生产区域肯定得查。
那些生产车间周围的土壤,说不定被啥化学品偷偷污染了呢。
特别是那些存放化学品的仓库附近,就像危险物品的“邻居”,很可能被牵连。
还有废水处理设施周围。
废水要是不小心渗出来一点,就可能跑到土壤和地下水里捣乱。
垃圾堆放点也是重点怀疑对象。
垃圾这东西,要是处理不好,各种有害物质就会慢慢渗到土里,再跑到地下水里面开“污染派对”。
2. 周边关联区域。
以咱这个地盘为中心,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土壤和地下水也得看看。
因为污染物可不会乖乖待在一个地方,它们可能会像调皮的小虫子一样,慢慢爬出去“搞破坏”。
三、排查内容。
# (一)土壤方面。
1. 外观和气味。
首先就是看土壤的颜色对不对。
正常的土有它该有的颜色,要是突然变得很奇怪,像发黑、发红或者有一些不寻常的斑点,那可能就有问题了。
就像人脸色突然变得惨白或者蜡黄,肯定是身体哪里不舒服了。
闻一闻土壤的气味也很重要。
正常的土有那种土腥味,要是闻到有刺鼻的化学品味道,或者是腐臭的味道,那就得小心了,这可能是土壤被污染的信号。
2. 土壤质地。
用手捏一捏土,感受一下它的质地。
如果以前是松软的土,现在变得特别硬或者特别黏糊,这也可能是受到了污染或者其他干扰。
比如说,要是有很多油类物质渗进去,土可能就会变得黏黏的。
# (二)地下水方面。
1. 水位变化。
看看地下水的水位有没有不正常的升降。
要是水位突然下降得很厉害,可能是被过度抽取了,或者是有什么东西堵住了地下水的“通道”,让水都流不进来了;要是水位突然上升,说不定是有什么外来的水源混进来了,这水源可不一定是干净的。
2. 水质状况。
从颜色上看,正常的地下水应该是比较清澈透明的,如果变得浑浊或者有颜色,那就有问题了。
地测防治水隐患排查制度

昌兴煤矿地测防治水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及《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煤矿工作实际情况,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要求,特制定《地测防治水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水害隐患是指矿井出现涌(突或透)水或排水不及时影响采掘工作面安全生产可能造成事故的隐患。
一、成立水害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小组组长:矿长副组长:总工程师成员:生产矿长安全矿长机电矿长生产技术部长安全监察部长调度主任采掘队长防治水所有人员负责组织开展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定期召开总结水害隐患排查分析治理会议,逐项进行隐患排查,并对排查出的隐患,提出分级意见,编制治理措施,并协调有关单位进行治理,并对治理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建立事故隐患跟踪治理台帐,对治理完成的隐患进行治理验收工作。
二、水害隐患分级管理水害隐患按严重程度、解决难易、工程量大小等分为三级:A 级:危害严重,有可能造成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治理难度及工程量大,或需由公司和投资人协调解决的隐患。
其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的事故隐患,列为重大事故隐患。
B 级:危害比较严重,有可能导致人身伤亡或者较大经济损失,或治理难度及工程量较大,须由煤矿限期解决的隐患。
C 级:危害较轻,治理难度和工程量较小,由生产技术部组织协调解决的隐患。
目前水害类别为:地表水、顶板裂隙水、老空水、断层水、钻孔水等。
三、水害隐患排查主要内容1、采区、工作面充水条件,采掘工作面附近的采空区、废弃巷道的积水情况,(1)参照《煤矿地质报告》、《采区地质说明书》、《工作面地质说明书》等各种水文地质资料,分析采区、工作面充水条件。
如果充水条件丰富,影响安全生产,增加生产难度的,存在安全隐患的,按照分级标准进行隐患治理(2)根据采区工作面充水条件资料,分析各个采空区、废弃巷道的积水情况,结合煤矿探放水资料总结的经验公式,估算积水面积、积水量、积水高差等各种参数,确定探水线、警戒线。
土壤(地下水)污染隐患排查制度

3、包括槽液、槽渣、包装桶转移过程中,做好防渗防漏措施;
4、化工原材料卸货时做好应急措施,一旦发生渗漏立即处理;
5、危化品仓库、原材料仓库、储罐区做好防腐防渗措施;
6、禁止露天(包括顶楼)存放废包装物、原材料桶、挂具、物料料框;
7、禁止其他可能将污染物渗漏到土壤(地下水)的行为。
****有限公司
文件
名称
土壤(地下水)污染隐患排查制度
文件
编号
文件
版本
A/0
受控状态
受控
页码
1-1
一、目的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主要对本公司可能发生土壤污染的重点区域进行排查,特制订本制度。
二、范围
本公司所有可能发生土壤污染的区域。
三、排查内容
1、污水站和各事业部废水管道、法兰、阀门要求密封到位;
四、综合排查方法
1、土壤(地下水)由第三方每年检测一次;
2、车间废气由第三方每半年检测一次,由部门每天检测PH值三次;
3、厂界废气由第三方每年检测一次;
4、废水由第三方每月检测一次,由污水站每天检测一次。
五、内部排查方法
1、采用各事业部自查及安环课不定时抽查的方式;
2、点检表形式并记录保存。
六、考核办法
1、按《环保管理制度》内相关条例执行;
2、开具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单的,按整改单条款执行。
七、附则
本制度从发布之日起开始执行。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
蔚山工厂土壤隐患排查管理制度

蔚山工厂土壤隐患排查管理制度一、目的通过对蔚山工厂可能造成土壤、地下水污染的污染物、污染设施和生产活动的识别,规范土壤隐患排查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制订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蔚山工厂土壤隐患排查工作。
三、职责1、各车间单位负责日常识别、排查可能存在土壤、地下水污染隐患的设施设备和生产活动。
2、生产部工厂服务科负责配合完成土壤隐患治理工作,地下设施设备的防渗防腐状况的施工及确认并定期检测。
3、生产部环境安全科负责电土壤隐患排查监督管理,对存在问题督促相关单位进行整改。
四、制度内容1、重点物质、设备及活动排查内容1.1危险化学品:有机溶剂、重金属、类重金属及无机化合物。
1.2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第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1.3散装液体储存设施设备1.3.1地下储罐:(1)定期检查泄漏检测装置;(2)定期检查阴极保护系统;(3)定期检查储罐进料口、出料口、法兰、基槽和排净口等重点易发生渗漏的部位。
1.3.2直接接地的地上储罐:(1)定期检查罐体(特别是四壁)及下垫面;(2)定期检查泄漏检测装置;(3)定期检查溢流导流系统(将溢流液体通过防渗的渠道导流至适当的容器内)。
1.3.3离地的地上储罐:(1)定期检查罐体渗漏情况;(2)定期检查进料口、进料管道、出料口和溢流收集装置;(3)定期维护罐体。
1.3.4储存坑/塘:定期检查渗漏情况。
1.4散装液体的运输及内部转运设施设备1.4.1进行装车与卸货活动的平台:(1)定期进行管线检查;(2)定期进行容量检查;(3)定期检查渗漏检测系统;(4)产生事故时有专业人员和设备进行应对。
1.4.2运输管道:(1)定期进行渗漏检测;(2)定期检查阴极防护系统;(3)定期检查腐蚀防护系统;(4)定期对管线进行维护和保养;(5)产生事故时有专业人员和设备进行应对。
1.4.3传输泵:(1)定期检查泵运行情况;(2)定期对泵进行维护。
土壤地下水隐患排查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做好我公司在生产活动中的土壤地下水隐患排查工作,识别可能造成土壤、地下水污染的污染物、污染设施和生产活动,按照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为防范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渗漏、溢出等导致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而自行组织的隐患排查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土壤地下水管理。
三、法律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生态环境部部令第3号)《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展本市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沪环土(2019〕124 号)《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展本市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隐患排查工作指南(试行)》(沪环土(2019〕255号)四、职责1.EHS部负责建立/修订本制度。
2.EHS部负责识别可能存在土壤、地下水污染隐患的设施设备和生产活动。
3.EHS部负责建立土壤、地下水污染风险清单,依据清单定期开展排查工作。
4.EHS部负责组织定期开展土壤、地下水隐患排查,如发现隐患及时督促有关部门整改。
5.EHS部负责组织开展土壤、地下水的监测工作,为环保监测提供实时、准确数据。
6. EHS专人对检测结果进行记录、负责,形成台账,并及时向公司及上级部门汇报检查结果。
7.工程部严格按照本制度和检维修制度开展检维修工作,检维修过程中做好防护措施,防治土壤地下水受到污染, 在隐患排查中发现的隐患,及时配合完成隐患治理工作。
8.工程部配合EHS部对土壤及地下水进行相关的检查,维护。
9.工程部负责地下设施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储罐,污水集水池,化粪池,污水管道等的防渗防腐状况的施工及确认并定期检测,防止防腐层破损,内盛物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10.各生产车间等产污部门严格按照本制度和生产操作规程开展生产,防治土壤地下水受到污染。
五、规程1.排查对象1.1散装液体存储位置1.1.11盐酸及液碱储罐区。
1.1.22厂区焚烧炉配套废液储罐区。
隆华新材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为切实加强本公司环境管理工作,建立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推进公司环境隐患治理工作,消除土壤污染隐患,有效预防环境事故的发生,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特制定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第一条土壤污染隐患坚持“谁存在土壤污染隐患,谁负责监控整改”的原则,由存在土壤污染隐患的部门组织整改,整改责任人为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各部门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第二条土壤污染隐患分为一般土壤污染隐患和重大土壤污染隐患。
一般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影响公司生产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对于一般性事故隐患,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应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对于重大土壤污染隐患,整改难度较大,责任部门应联系相关部门技术人员做出暂时局部或者全部停产停业使用的强制措施决定并由公司领导审批同意,进行限期彻底整改。
第三条各部门须积极配合公司及有关部门开展的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治理活动,落实隐患整改措施,消除隐患。
在隐患治理过程中,负责整改的部门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重点监管区为丙烯腈罐区。
第四条各部门实行内部排查制度,逐环节、逐部位排查,掌握隐患的存在,分布情况,分析产生隐患的原因,制定整改和防范措施加强内部管理。
排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设备、管线、应急池、事故池、车间内部、雨污分流、排沟等是否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
第五条各部门对发现的土壤污染隐患,应逐级上报;重大隐患可直接上报公司主要领导,以保证尽快解决。
第六条整改工作结束后,整改部门要按要求提交隐患整改回执单,由安全环保部组织检查验收。
整改责任部门必须按规定的时间进行整改,不得互相推诿、扯皮,拖期、延期。
第七条公司安环部将对未定期排查提交土壤污染隐患、未及时有效整改土壤污染隐患等未依照制度要求执行的部门,按考核制度进行考核,实施责任追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度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和《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治规划(2011-2020年)》的要求,建立绿色生产企业,控制土壤水体污染,特
制定本制度。
一组织机构
为正确落实本制度,成立以总经理为组长、环保总监为副组长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隐患排查治理责任领导小组,由安环部负责开展日常管理工作。
组长:焦小尉(总经理)
职责:1 对公司土壤和地下水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公司土壤保护第一责任人;
2 组织制定并落实从管理人员到每个从业人员的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形成全员查隐患的排查治理机制;
3 督促检查全公司的污染隐患排查防治工作,及时消除污染隐患;
副组长:沈丽
职责:1 在组长的领导下,对土壤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2 组织落实公司层级污染隐患排查工作计划或实施方案,推动隐患排查工作顺利展开;
3 根据各级环保部门提出的检查整改意见,组织制定并落实整改方案;参与治理项目的验收;
4 负责隐患排查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成员:吴义平、严锡林(生产车间主任)
职责:1在副组长的领导下,按照环保检查标准规定的内容、组织车间级隐患检查,确保环保设备、污染防治装置、防护设施处于完好状态;
2 作为生产环保第一负责人,对本车间污染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组织制定并实施车间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计划或实施方案;
3 督促检查所辖班组、各岗位从业人员的岗位自查工作;
4 组织制定一般性污染隐患的治理方案并领导实施、消除;
成员:邓斌、沈建平(车间主任)
职责:1 作为车间班组环保第一负责人,对本班组污染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组织制定并实施班组环保活动计划;
2 督促检查所辖各岗位从业人员的岗位自查工作,发现隐患应及时组织解决或上报,并详细记录;
3 组织班组成员对相关的环保设备、防治设施、防护器具进行维护保养和日常管理,保持完好状态;
二土壤隐患排查内容
1 储罐、化学品存储区域
储罐、化学品存储区有大量的产品或原料液体,发生跑、冒、滴、漏或其他形式的突发环境事件时,极易造成土壤和水体污染。
特别是受到地面沉降和容器损坏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污染。
重点检查内容:
A.罐体是否有泄露情况,报警装置是否正常;
B.仓库原料或产品堆放是否正常,有无泄露或容器损坏;
C.定期检查输送管道,管道连接口松紧状态;
D.是否存在违规放置,堆放情况出现;
E.人员操作状态是否正常,轻拿轻放,放置容器损毁;
F.进出管道是否完成,是否出现泄漏;
G.应急收集装置是否正常使用,数量是否达标;
2 装卸区域
A.平台地面是否为防渗、防散溢设计;
B.进出料口、管道连接处、阀门、法兰处溢流收集设施是否正常;
3 废弃物储存
露天存放或无防渗防漏处置,易造成土壤水体污染。
重点检查内容:
A.生活垃圾及危险废物是否存在露天存放;
B.废物暂存区域是否满足防雨、防风、防渗,地面是否存在开裂;
C.存放大量液态危险废物的仓库是否设置防渗沟和应急池。
4 废水处理站
污水管道和各槽体发生破损,污染物质(重金属、有机物等)废水溢流进入土壤;污泥存在露天随意堆放,易造成土壤水体污染。
重点检查内容:
A.地上及地下管道材料、连接口是否有防渗措施;
B.站内是否设有溢流收集设施;
C.对废水污泥是否有防渗、收集和处置措施;
D.污水站地面,水池防渗漏处理是否有损坏部分;
5 物流运输
液态化学品通过管道或车辆运输。
管道发生破裂、损坏,或盛装液体的容器发倾翻、破损,造成泄漏物污染土壤和水体。
重点检查内容:
A.地下或提升管道防渗或双重设计;
B.管道是否具有防渗、防腐、阴极保护等设计。
C.是否使用密闭容器(圆桶、集装箱等);
D.运输车辆货仓是否经过密闭防渗处置;
E.运输路线是否提前规划
三隐患排查报告制度
1隐患等级
A.一般隐患:影响范围小,部门可以解决掉的隐患;
B.普通隐患:影响范围较大,多个部门协同解决隐患;
C.重大隐患:公司层面,涉及启动应急预案程度隐患
2隐患排查
A.以月为周期进行综合排查作业。
由安环部组织,多部门协同排查,问题点报公司总经理。
限期整改解决。
验收报告总经理确认。
B.安全管理员进行日巡检,发现问题,发送整改通知或告知,由安环部确认
整改内容,并留记录。
C. 化工厂土壤水质污染检测每1年进行一次,怀疑发生污染。
按周期,进行检测,根据结果进行污染治理。
3污染治理
发生污染情况,公司委外环境治理公司进行治理,并根据治理结果,把治理情况通报给相关管理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