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 生物的分类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生物的分类(第2课时)课件

物
细菌、放线菌、支原体、
的
立克次氏体、衣原
五
体、蓝藻等。
大
类
结构特点:
群
都是单细胞生物,细胞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原生生物界
生
主要生物类群:
物
藻类和单细胞的原生动
的
物等。
五
大
结构特点:
类
少数是单细胞生物,多
群
数是多细胞生物,细胞
有真正的细胞核。
2、真菌界
生
主要生物类群:
物
单细胞的酵母菌、霉菌
的
和大型真菌等。
生 物 占2/3 的 五 大 类 群
约33万
约11万
生物五界系统的分类根据
生
根据细胞核的有无,将生物分为原核生物
物
和真核生物两大类
的 五
真核生物根据细胞多少进一步划分,简
大
单的多细胞生物和单细胞生物归为原生
类
生物界
群
余下的多细胞生物又根据它们的营养方
式分为植物界、真菌界、动物界
1、原核生物界
生
主要生物类群:
命
名
学名= 属名 + 种名
人 Homo 玉米 Zea
sapiens mays
林奈与双名法
生
XXX:被誉为“活化石”的
物
XXX,是中国特有的动物
的
别名:竹熊、花熊
命
学名 Ailuropoda melanoleuca
名
学名= 属名 + 种名
最早的分类
生
物类
动物
群
1969年 生物五界分类系统
五
大
结构特点: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2生物的分类 课件

第1节 生物的分类
1、根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将其分门别类,这就是生物分类。 2、以生物性状差异的程度 和 亲缘关系的远近为根据,生 物学家将地球上现在的生物依次分为界 、 门 、 纲 、目 、 属科 种、 7个等级。其种中 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3、在生物分类的等级中,生物所处的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
当堂训练
1.你认为下列哪一组动物分为一类比较科学 (
A、蜜蜂、蜂鸟、蝙蝠
B、鲸鱼、娃娃鱼、蝗虫
C、青蛙、扬子鳄、龟
D、蝙蝠、鲸鱼、猫
2.下列选项中生物共同特征较多的是 ( C )
A.种子植物门
B.蔷薇目
C.百合科
D.单子叶植物纲
3.下列有关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B.生物分类最大单位是界
(三)生物划分的五大类群
生物学家将生物分为五大类群: 原核生物界 原生生物界 植物界 真菌界 动物界
课堂小结:
1.生物的分类:界、门、纲、目、科、属、种。 2.“种”是分类最基本的单位。 3.生物检索表;根据生物特征差异编制 4.生物的命名——双名法。
为了避免命名的混乱,瑞典科学家林奈创建 了双名法。 5.地球上生物的五大类群: 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 真菌界和动物界
(二)生物命名法
现代生物的命名,即世界通用的科学名称的命名, 都是采用双名法。 一个完整的学名为属名+种名
• 1768年,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林奈(Carolus Linnaeus,1707—1778)在《自然系统》这本书 中正式提出科学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
一种生物的学名必须由两个拉丁词 或拉丁化情势的词构成。
C.在生物各类群之间,他们之间的类似程度越大,亲 缘关系越远
八年级生物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主要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三大类生物。
以下是对八年级生物课程中常见的其他生物知识点进行全面整理的总结。
一、动物1.动物的分类:动物按照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后者又分为昆虫、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环节动物等。
2.动物的结构和功能:动物身体结构和功能适应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如鸟类的鸟喙、鱼类的鱼鳞、哺乳动物的乳汁分泌等。
3.动物的行为:动物的行为有内在的和学习的两种,如鸟类的筑巢行为和迁徙行为、蚂蚁的社会性行为等。
4.动物的繁殖和发育:动物繁殖包括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如雌雄异体生物的交配和卵生的发育过程等。
二、植物1.植物的分类:植物按照不同的种类和特征进行分类,包括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后者又分为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等。
2.植物的结构和功能:植物的结构包括根、茎和叶,同时还有不同的生殖器官,如花、果实等。
植物的功能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传导作用等。
3.植物的繁殖和生长:植物的繁殖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方式,有花的植物通过花传粉和果实散播种子。
植物的生长受到光、水、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4.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包括耐寒、耐旱、耐盐等,同时植物还能改善环境,如造林治沙、净化空气等。
三、微生物1.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细菌按照不同的形状和染色方式进行分类,如球菌、杆菌、弯曲菌等。
2.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微生物的结构简单,没有细胞核。
细菌可以进行分裂繁殖,真菌通过孢子进行繁殖,而病毒只能寄生在宿主细胞中进行繁殖。
3.微生物对人类的影响:微生物在生物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维持土壤肥力、发酵食品、制药等。
但一些微生物也会引起疾病,如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等。
4.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促进养分循环,保持生物圈的平衡。
同时微生物还能够参与氮循环、硫循环等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综上所述,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是生物圈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八年级上册生物的多样性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上册生物的多样性知识点归纳总结1. 生物的分类生物是非常丰富多样的,为了更好地研究和理解它们,科学家将生物进行分类。
生物的分类是根据其共同特征和进化关系来划分的。
生物的分类有以下几个层次:•界(Kingdom)•门(Phylum)•纲(Class)•目(Order)•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这种分类方法被称为“层级分类法”。
2. 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存在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生物。
生物的多样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生物的分类多样性是指生物在不同分类层次上的多样性。
每个分类层次中都存在不同种类的生物,从界到种,生物的种类逐渐细分。
生物的分类多样性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各种生物的特征和属性。
2.2 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存在的不同物种的数量和种类。
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中最基本的一部分。
不同的物种在结构、功能和行为上都存在差异。
物种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间相互依存关系起着重要作用。
2.3 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是指同一物种内个体之间存在的遗传差异。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它保证了物种的适应性和进化能力。
遗传多样性对于保护物种、改良农作物和疾病的治疗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2.4 生态多样性生态多样性是指一个生态系统内存在的各种生物体的数量和种类。
生态多样性反映了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程度。
丰富的生态多样性可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增加其适应能力和抵御外来入侵的能力。
功能多样性是指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具有的功能。
不同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具有不同的功能,例如食物链中的食草动物、食肉动物等。
功能多样性保证了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生物间的相互作用。
3.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生物多样性对于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生物多样性的几个重要性:3.1 维持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可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保证生物间相互依存关系的稳定性。
生物的分类

生物类群复习提纲一生物的分类:域、界、门、纲、目、科、属、种三域:古细菌原界,真细菌原界,真核生物原界六界:真细菌界,古细菌界,动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二病毒的主要特点:很小,<200 nm,可通过细菌滤器;无细胞结构、非细胞形态;不具备细胞代谢所需的酶系统,不能产生ATP。
细胞内寄生: 只有在活细胞体内才能够生长、繁殖。
病毒的分类:细菌病毒——噬菌体(bacteriophages)真核细胞病毒植物病毒动物病毒三原核生物细菌:自养菌;异养菌;(特别地:放线菌,衣原体,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超级细菌,蓝细菌,原绿藻,古细菌)四,原生生物界光合原生生物单细胞藻类甲藻门(沟鞭藻),裸藻门(裸藻),金藻门(硅藻,金藻)多细胞的水生藻类红藻门(红藻),褐藻门(褐藻),绿藻门(绿藻)异养原生生物:无恒定运动器的异养原生生物变形虫,放射虫,有孔虫;具鞭毛的异养原生生物草履虫, 锥虫不运动的产孢子者——疟原虫能有限运动的异养原生生物细胞状黏菌, 原质体黏菌,水霉五真菌:接合菌纲代表:黑根霉、毛霉等。
子囊菌纲代表:酵母菌、羊肚菌、冬虫夏草,危害禾谷类的白粉菌、赤霉菌。
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 代表:常见有蘑菇、灵芝、银耳、木耳等,马勃,食用部分是子实体,即担子果(basidiocarps)半知菌纲(Deuteromyces) (不完全菌) 代表:头癣、手癣、脚癣等多由半知菌寄生所致。
六植物:特征:●多细胞,细胞分化构成组织、器官。
●含有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细胞壁含纤维素,储藏淀粉。
●生殖器官外层有非生殖细胞构成的保护层,防止配子发育的干燥。
●胚的发育得到保护,雌性生殖器官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养料,生活史具有世代交替。
苔藓植物苔门地钱属藓门葫芦藓角苔门维管植物:分类:1. 无种子维管植物——蕨类植物2. 种子植物Spermatophyta:裸子植物(Gymnosperms)被子植物(Angiosperms)蕨类植物裸蕨类或松叶蕨门松叶蕨,梅溪蕨石松门石松,卷柏楔叶门常见:木贼、问荆、节节草真蕨类常见:观音座莲、瓶儿小草、水龙骨、雄羊齿、槐叶萍等。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章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的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必背知识点一、生物分类的概念与意义概念:根据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相似程度,将生物划分为种、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其中,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分类的意义:有助于了解各种生物在自然界中所占的地位及其进化的途径和过程,从而更好地研究、利用和保护生物。
二、生物分类的依据植物分类:主要以植物的形态结构为依据,特别是对被子植物进行分类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往往作为重要依据。
因为这些生殖器官在植物一生中出现得晚,受环境影响小,形态结构稳定,能准确反映植物间的进化和亲缘关系。
动物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外,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
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微生物分类:细菌和真菌等其他生物的分类,也需要根据它们的特征进行。
如细菌可根据外部形态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真菌可根据不同形态结构的特征分为酵母菌、霉菌等类群。
三、生物分类的详细过程1. 收集待分类生物的特征:详细观察并记录生物的各种特征。
2. 整理并筛选可用的特征:从收集的特征中筛选出对分类有用的信息。
3. 依据生物的共同特征和不同特征逐步进行分类:按照从大到小的分类单位,逐级进行分类。
4.植物分类实例:被子植物:如桃树、苹果树等,主要以花、果实和种子的特征进行分类。
裸子植物:如松树、柏树等,其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
孢子植物 (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这些植物不产生种子,通过孢子进行繁殖。
5.动物分类实例: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体内有脊柱。
无脊椎动物: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等,体内无脊柱。
五、生物命名法国际通用的生物命名法是双名法,由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提出。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6单元第1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第1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1
2
3
4
5
6
7
8
5.某同学把七种动物分成鲸、麻雀、袋鼠和蟹、蝴蝶、乌贼、蚱
蜢两类。他可能是根据什么特征来进行分类的?( A )
①体温是否恒定 ②是否有脊椎骨 ③卵生还是胎生 ④水生还
是陆生
A.①或②
B.②或③
C.③或④
D.①或④
1
2
3
4
5
6
7
8
6.某同学将水稻、苹果、松树归为一类,把贯众、海带和葫芦藓归 为另一类。则他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 B ) A.根的有无 B.种子的有无 C.果实的有无 D.陆生或水生
第一节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一、植物的分类
1.植物的主要类群
孢子植物
藻类植物:水绵、海带等
苔藓植物 :葫芦藓、地钱等
(无种子植物) 蕨类植物 :肾蕨、桫椤等
植物
裸子植物 :油松、水杉等 单子叶 植物:玉米、
种子植物
水稻等
被子植物
双子叶 植物:向日葵、
大豆等 2.生物学家在对植物进行分类时,要仔细观察植物的 形态结构 ,
植物的分类 植物是生物界中的一大类,生物圈中已知的植物有50余万种。它 们的形态各异,生活环境也有差别。要对数目如此众多、彼此又千 差万别的植物进行研究,要先将它们进行分类。生物学家在对植物 进行分类时,要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从中发现它们共同的或不同 的特征,从而确定它们的亲缘关系。例如,根据种子的有无,可将植 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根据种子有无果皮包被,又可将种子 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种子往 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1
2
3
4
5
6
八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八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篇一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1、植物的分类:按照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来分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2、动物的分类: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分为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3、微生物的分类:细菌、真菌。
第二节从种到界1、生物分类等级从小到大是:种、属、科、目、纲、门、界。
2、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
3、生物命名法:瑞典人林奈提出的双名法,即属名+种加词。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1)生物种类多样性(即物种多样性)。
(2)基因多样性。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3、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
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5、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6、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1)是天然的基因库。
(2)天然的实验室。
(3)活的自然博物馆。
八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篇二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动物是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对于维持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不能滥杀动物)2、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4、某些动物对植物有害:如蝗虫会危害禾本科植物,蚜虫会吮吸植物的汁液。
5、动物与仿生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
如用瓢虫控制棉蚜数量。
主要方法有: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
仿生:科学家通过对动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动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就是仿生。
如:雷达与蝙蝠、长颈鹿与宇航服、萤火虫与冷光灯、龟甲与薄壳建筑。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生物生物的分类
思维导航
在我们的周围,有各种各样的生物:天上飞的燕子,水里游的金鱼,陆上跑的斑马……还有各种花草树木,以及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细菌等等。
那么,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吗?
生物世界是一个绚丽多彩、奥妙无穷的世界。
在这一世界里有植物、动物、微生物,我们也生活在这样一个美好的世界里。
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巨大。
地球上的植物大约有30多万种,动物大约有150多万种……
面对如此繁多的生物,我们应该怎样去认识他们呢?科学家根据它们的特征,对它们进行了分类。
生物分类知识已经在实践中有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科学家发现紫杉含有能够治疗乳腺癌的紫杉醇后,紫杉被大量利用,导致紫杉资源的缺乏,有的科学家就转而研究和紫杉亲缘关系比较近的其他植物,发现它们也含有紫杉醇,为进一步开发治疗乳腺癌的药物开辟了新途径。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你可以对生物种类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随堂反馈
1.生物学家根据生物的、
、在中的作用以及在进化上的
关系,将生物分为若干类群。
2.生物的种类是根据它们之间的来区分的,分类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
3.生物界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又叫。
4.种是指和上表现相似、生态分布基本相同的一群生物。
5.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同种生物的可以生育有生殖能力的后代,不同种生物之间一般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
6.在生物各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反之,相似程度越小,则亲缘关系。
7.下列各组中,属于同一类群生物的是()
A.细菌、蘑菇、灵芝
B.松树、蘑菇、灵芝
C.病毒、细菌、鱼
D.蘑菇、灵芝、银耳
8.下列各组动物中,都属于猫科的是()
A.猫、虎、豹
B.狼、黑猩猩、狮
C.熊猫、狗、虎
D.北极熊、兔、狐
巩固升华
一、选择题
1.对于生物分类,以下叙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A.生物分类对于研究生物的亲缘关系和生物进化有帮助
B.生物分类完全按照生物的外形来划分
C.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划分
D.生物分类中,所有的生物都处于同一个等级上。
2.下列属于生物分类依据的是()
A.形态结构特征
B.营养方式
C.进化上的亲疏远近关系
D.以上都是
3.如果增加“亚纲”这一分类单位,其分类地位应处于()
A.界与门之间
B.门与纲之间
C.纲与目之间
D.科与属之间
4.在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大和最小的分类单位分别是()
A.门、界
B.界、科
C.纲、种
D.界、种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生物各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则越小
B.在生物各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大,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则越大
C.在生物各类群之间,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大,亲缘关系则越远
D.在生物各类群之间,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大,亲缘关系则越近
6.在下列分类单位中,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多的是()
A.纲
B.目
C.科
D.属
二、填空题
1.生物的类群可以分为、、、
和等五类。
2.老虎在分类等级上属于界、门、
纲、目、科、属。
3.不同种的生物之间一般不能通过生殖产生后代,同种生物有性生殖的后代有能力。
4.目前,科学家普遍采用的五界系统把生物分为:界、界、
界、界和界。
三、问答题
1.尝试制作人的分类等级图。
2.虎和豹同属于猫科动物,试说明两者中哪一个与猫的相似点较多?为什么?
3.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农业部新兽药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研制的防治禽流感新制剂,在华南农业大学P3实验室完成了活鸡人工感染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治疗临床试验。
结果表明,从中药材贯叶连翘中提取的金丝桃素对人工感染的H5N1亚型禽流感家禽活体具有百分之百的治愈率,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除了贯叶连翘,你认为还能从其他植物体内提取出来能够治疗禽流感的金丝桃素吗?说明理由。
思维拓展
1.在植物园或公园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植物的铭牌。
标牌上写着植物名称、属于哪个科、分布和用途等。
标牌上的外文是拉丁文,如银杏(Ginkgo biloba L.),它表示什么意思呢?
2.在农村常见马和驴杂交产下骡的情况。
有人认为,马和驴属于一个种;也有人认为,马和驴不是一个种。
你支持哪一种观点?说明理由。
博士网站
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极其繁多,每种生物都有它自己的名称。
由于世界上各种语言之间差异很大,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国家、地区、民族往往有不同的叫法。
名称不统一,常常造成混乱,妨碍了学术交流。
因此,生物学家在很早以前就对创立世界通用的生物命名法问题进行探索,提出了很多命名法。
但由于不太科学,没有广泛采用。
直到1768年,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林奈(Carolus Linnaeus,1707—1778)在《自然系统》这本书中正式提出科学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这个问题才得以解决。
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即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相当于“姓”;第二部分是种加词,相当于“名”。
种加词后面还应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时命名者的姓名可以省略。
双名法的生物学名部分均为拉丁文,并为斜体字;命名者姓名部分为正体。
因此,属名+种加词+命名人名是一个完整学名的写法。
例如,银杉的学名为Cathaya argytophylla Chunet Kuang。
生物的分类
随堂反馈:1.形态结构特征营养方式生态系统亲疏远近 2.差异程度界门纲目科属种 3.种物种 4.形态结构生理功能 5.有性生殖不能 6.越大越近越小越远7. D 8. A
巩固升华:一、选择题 1.A 2. D 3.C 4.D 5.D 6.D二、填空题 1.病毒细菌真菌植物动物 2.动物脊索动物哺乳食肉猫猫 3.有性生殖 4.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真菌植物动物三、问答题 1.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 2.虎和猫的相似点较多。
虎和猫同属于猫属,豹和猫同属于猫科,前者所处的共同分类
单位小,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大,亲缘关系也近。
3.能够从其他植物体内提取出金丝桃素。
可以寻找与贯叶连翘同种或同属的其他植物,因其共处的分类单位很小,之间的相似性也很大。
思维拓展:1. Ginkgo biloba L.中Ginkgo 是属名,biloba是种加词,L.是命名人。
2.提示:马和驴不是一种生物,同种生物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必须要有生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