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联考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联考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联考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1月全国自考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41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6分) 1.关于语言与言语的关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就是语言,用声音说出来的就是言语 B.语言具有内在的一致的规律,而言语则不同,很难找到一致的规律 C.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共同使用的部分,是均质的 D.言语具有个人特点,因此不同于社会约定俗成的“语言” 2.最早的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语言”一般理论的著作通常认为是德国学者( )的《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 A.黑格尔 B.康德 C.洪堡特 D.歌德 3.元音音质的差别主要是由下列( )决定的。 A.发音体 B.共鸣腔的不同形状 C.发音源 D.发音部位 4.下列各组辅音中都是双唇音的一组是( )。 A.[p][p‘] B.[p][f] C.[p][n] D.[b][k] 5.语音的本质属性是( )。 A.物理属性 B.生理属性 C.心理属性 D.社会属性 6.北京人把“分配”[f n55p‘ei51]说成[f m55p‘ei51],这种语音变化形象是( )。 A.同化 B.异化 C.弱化 D.脱落 7.下列四组合成词中,( )含有不成词语素。 A.火车 B.热爱 C.心疼 D.端详 8.一般说来,前缀在构词中通常( )。 A.只改变词的具体意义、不改变词的词类 B.只改变词的抽象意义、不改变词的词类 C.只改变词的词类、不改变词的具体意义 D.只改变词的词类、不改变词的抽象意义 1

历年全国自考语言学概论真题

历年全国自考语言学概论真题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关于语言符号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符号包括能指和所指 B.语言符号的音和义不可分割 C.语言符号音义关系具有任意性 D.语言符号不能分解和重新组合 2.几万、几十万个词通过排列组合可以产生无限多的句子,这主要是由于语言符号具有 A.离散性 B.强制性 C.可变性 D.任意性 3.下列关于韵律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韵律特征在不同的语言中具有不同的特点 B.韵律特征自身不能单独占据一个时间段落 C.韵律特征从构成要素看是一种对比性特征 D.韵律特征包括“音质特征”和“音段特征” A.同化 B.异化 C.弱化 D.增音

6.下列关于“语”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语”指的是那些由语素构成的固定词组 B.“语”和“词”在内部构造方面没有分别 C.“语”的结构往往不具有固定性和整体性 D.“语”的结构常常呈现为某种特定的格式 7.英语动词“like(喜欢)”的单数第三人称形式是“likes”,这属于 A.变形构词 B.变性成词C.语汇构词 D.语法构词8.“众人拾柴火焰高”属于 A.惯用语 B.谚语C.歇后语 D.成语9.主要功能是用来“造句”的同一级语法单位是 A.语素和语素组 B.语素组和词C.词和词组 D.词组和句子10.对“很中国”中“中国”一词用法的说明,正确的是 A.仍然是名词 B.变成了形容词 C.名词活用作形容词 D.名词兼形容词11.“你吃点什么吗?”这个句子是 A.一般疑问句 B.特指疑问句C.选择疑问句 D.反问疑问句12.下列词语,属于相对反义词的一组是 A.必然—偶然 B.萧条—繁荣

全国自考10月00541《语言学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

20XX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卷(课程代码 00541)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面各项中,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是 A.广州话 B.福州话 C.重庆话 D.上海话 2.汉语拼音字母b、p、m都是 A.舌尖音 B.唇齿音 C.正齿音 D.双唇音 3.下面各项属于自源文字的是 A.英文字母 B.甲骨文 C.腓尼基字母 D.希腊字母 4.儿童“以词代句语言”出现在 A.单词句阶段 B.语法句阶段 C.简单句阶段 D.复杂句阶段 5.“叶子岀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一句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拟 B.仿写 C.夸张 D.比喻 6.下面各项中含有轻声音节的是 A.渐渐 B.妈妈 C.声声 D.人人 7.“在家休息”是一个 A.动宾词组 B.主谓词组 C.偏正词组 D.兼语词组 8.不同行业有自己的“行话“行话”属于 A.地域方言 B.社会方言 C.亲属语言 D.混合语言 9.“半两棉花——免弹(谈)”采用的方法是 A.转移欢关 B.语义汉关 C.语音双关 D.替代双关 10.下面各项属于语言符号特点的是 A.约定性 B.自然性 C.固定性 D.想象性 11.一种语言的共同语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方言叫 A.母方言 B.底层方言 C.基础方言 D.原始方言

12.谈话体属于 A.书面语体 B.宣传语体 C.文学语体 D.口语语体 13.唐太宗名李世民,唐代人便把“世”改为“代'把“民”改成“人”,这是为了 A.避讳 B.图吉利 C.讨口彩 D.自谦 14.中国历史上推行“书同文”措施的是 A.齐桓公 B.秦始皇 C.汉武帝 D.唐玄宗 15.汉语中“罗汉、菩萨、塔、阎罗”等词的出现,是因为 A.儒家学说的兴盛 B.道教的兴起 C.名教的影响 D.佛教的传入 16.“弟弟吃苹果”不能说成“苹果弟弟吃'这是受制于语言符号的 A.组合关系 B.聚合关系C联想关系 D.分类关系 17.音高取决于声波的 A.振幅 B.数量 C.长短 D.频率 18.“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这个句子是 A.反复句 B.顶真句 C.对偶句 D.回环句 19.中国叫“绥远、定远”之类名字的地方,往往当年 A.水草丰美 B.山川秀丽 C.曾发生战乱后被抚平 D.人口特别多 20.—个民族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转而使用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叫 A.语言混合 B.语言转用 C.克里奥尔 D.双语现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21.下面关于语言和民族、国家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个民族只能说一种语言 B.—个民族可以说多种语言 C.一个国家只有一种语言 D.—个国家可以有多种语言 E.不同民族可以说同一种语言 22.下面各项中,属于元音的有 A.[a] B.[f] C. [l] D.[o] E.[p] 23.下面各项中属于发散思维的表现形式的有 A.音乐 B.舞蹈 C.绘画 D.推理 E.文学 24.下面各项中彼此有亲属关系的语言有 A.日语 B.葡萄牙语 C.老挝语 D.朝鲜语 E.英语 25.下面各项中,属于借词的有

全国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大题.

09年1月-02年10月全国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大题汇总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口语(09-1) 27.仿译词(09-1) 28.语言符号的强制性(09-1) 29.语气意义(09-1) 26.音位变体(08-10) 27.语法手段(08-10) 28.语音对应关系(08-10) 29.中介语(08-10) 26. 克里奥耳语(08-1) 27. 借词(08-1) 28. 音节(08-1) 29. 词的语体色彩(08-1) 32.轻音(07-10) 33.语言规划(07-10) 34.语言遗传机制(07-10) 35.应用语言学(07-10) 26.组合关系(07-1) 27.词的理性意义(07-1) 28.双语现象(07-1) 29.音位(07-1) 30.洋泾浜(07-1) 32.发音部位(06-10) 33.向心词组(06-10) 34.音节文字(06-10) 35.第二语言教学(06-10) 26. 聚合关系(06-1) 27. 社会方言(06-1) 28. 语言符号的强制性(06-1)29. 词义的模糊性(06-1) 30. 派生词(06-1) 32.音素(05-10) 33.基础方言(05-10) 34.语言迁移(05-10) 35.语言获得(05-10) 34. 词形变化(05-1) 35. 派生词(05-1) 36. 语言转用(05-1) 32.韵律特征(04-10) 33.语系(04-10) 34.文化局限词语(04-10) 35.中介语(04-10) 32. 语法单位的形成关系(03-10) 33. 义素(03-10) 34. 音位文字(03-10) 35. 语言的亲属关系(03-10) 32. 语流音变(02-10) 33. 语法范畴(02-10) 34. 蕴含(02-10) 35. 他源文字(02-10)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3.简述国际音标的优点。(09-1) 34.词缀和词尾有什么不同?(09-1) 35.汉语的语素、音节和汉字是一一对应的吗? 30.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及其对语言的作用。(08-10)31.举例说明汉语词双音节化的作用。(08-10) 32.说明什么是儿童语言获得的“模仿说”和“强化说”。(08-10) 33. 词义的模糊性和歧义有什么区别?(08-1) 34. 什么是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08-1) 35. 一般语汇的主要类型有哪些?(08-1)

最新《语言学概论》历年自考真题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0541)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革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汉语属于 A.孤立语 B.屈折语 C.粘着语 D。复综语 2.“种花”的“花”和‘‘花钱”的“花”是 A.同义词 B.多义词 C.同音词 D.近义词 3.苏美尔人发明了 A.楔形文字 B.甲骨文 C.腓尼基字母 D.阿拉伯字母 4.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外语时常常借助于母语的发音、词义、结构规则或习惯来表达思想的现象叫 A.语言相关 B.语言辅助 C.语言影响 D.语言迁移 5.“郭明义是当代的雷锋”中,“雷锋”属于借代中的

A.以部分代整体 B.以特征代本体 C.以具体代抽象 D.以专称代通称 6.“成立”和“建立”这两个词的词义区别主要是 A.理性意义不同 B.感情色彩不同 C.语体色彩不同 D.形象色彩不同 7.根据乔姆斯基提出的假设,人的大脑中储存的全人类语言所共有的语言知识叫 A.人类语法 B.普遍语法 C.个人语法 D.个别语法 8.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各个语言叫 A.地方话 B.隐语 C.亲属语言 D.原始基础语 9.“活儿我不做了!三颗粮食,收不收有什么关系?”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A.拟人 B.拟物 C.夸张 D.降格 10.语言符号的能指是 A.词汇 B.语音 C.语义 D.语法 11.汉语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主要出于 A.人们的喜好 B.经济上的原因 C.文化上的原因 D.政治上的原因 12.诗歌属于 A.谈话语体 B.应用语体 C.文学语体 D.宣传语体 13.纳西族语言称“大树”为“树母”、“小树”为“树男”,反映出古代纳西族曾经历过 A.群婚制阶段 B.族外婚制阶段

北语语用专业00-15年初试真题(语言学概论)

北京语言大学语用专业00--15年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 2015年 名词解释—自源文字,组合关系,语境义,语义场,形态,音质音位 2.判断并说明理由 (1)组合,聚合关系不仅仅存在于语法中。 (2)每一种语言或方言中的音位都处于双向聚合群中。 (3)语素和词不仅是词汇单位,也是语法单位。 (4)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的差别只表现在词汇系统中。 3.分析题 (1)写出普通话中a的四个音位变体,并分析这四个音位变体是如何产生。 (2)方言根据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哪些类型?并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地域方言会有什么发展趋势。 (3)什么是借词?根据下面的例子归纳借词的类型。剑桥,茶道,啤酒,基因,俱乐部,克隆,罗曼蒂克,CPU,霓虹灯 (4)分析下列“老”和“子”哪些属于词根语素,哪些属于词缀语素 老板,老鹰,老汉,老式,老化,老公 孩子,电子,棋子,模子, (5)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句子,并分析"V在"划分的理由 我和哥哥确实都生在河北石家庄。 我的老板王立出生在首都北京。 4.简答题 (1)区别特征是不是等同于发音特征?如何确定具体某个辅音音位的区别特征? (2)什么是词缀?什么是词尾?说说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 (3)什么是变换分析?用具体例子说明如何用变换分析消解多义结构。 5.论述题 (1)以一个具体语言为例说明语言中语法演变的具体表现。 (2)什么是语言换用和底层遗留?说明底层遗留产生的原因以及具体体现。 2014年 语言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并举例。 社会方言地域方言语义特征语义指向音素音位 表音素文字表音位文字单纯词合成词组合关系聚合关系 同化异化隐喻换喻 二、选择 1、语言层次的上层包括 A、音位、语素、词语、短语 B、音位、语素、词语 C、音素、语素、词语 D、语素、词语、短语、句子 2、波浪理论提出者A A、施密特 B、葆朴 C、 D、 3、辅助性交际工具有B A、文字 B、文字、手势语、身势语 C、手势语、身势语 D、语言、手势语、身势语 4、语言规范最重要是指以下哪个方面A

全国10月自学考试00541语言学概论历年真题

全国2010年10月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4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区分“语言”和“言语”的主要目的是( ) A.强调在社会环境中研究语言 B.强调研究言语的个人特色 C.明确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D.更好地研究书面语 2.下列关于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语言成分的聚合类不限于词类 B.组合关系仅指前后成分之间的关系 C.组合关系体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 D.聚合关系是在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 3.下列关于元音与辅音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发辅音声带不振动,发元音声带振动 B.发辅音开口度较小,发元音开口度大 C.发辅音口腔气流有阻碍,元音则没有 D.发辅音口腔肌肉不紧张,元音则紧张 4.下列辅音都是浊辅音的一组是( ) A.[m,l] B.[b,k] C.[n,t] D.[s,f] 5.下列汉字读音,声母、韵头、韵腹、韵尾俱全的一组是( ) A.张家庄 B.霍阁沟 C.姜皇庙 D.马驿店 6.下列关于语汇性质特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语汇具有任意性,没有任何理据性 B.语汇具有民族性,不会具有普遍性 C.语汇具有活跃性,不会存在稳定性 D.语汇具有开放性,不会呈现封闭性 7.英语“black-board(黑板)”在词的形成方式上属于( ) A.直接成词 B.转化成词

C.附加构词 D.复合构词 8.下列各项,不属于 ...单纯词的是( ) A.重叠词 B.叠音词 C.连绵词 D.译音词 9.下列关于“语法规则”的概念,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人们说话时共同遵循的对语言结构的语感 B.语言学家对语言结构所做出的归纳和说明 C.政府有关部门对语言结构做出的强制规定 D.典范的文学作品中语言结构的表达形式 10.下列各句,通过停顿可以区别歧义的是( ) A.大家准备起来了 B.我们五个人一组 C.反对的是少数人 D.他们要学习文件 11.“你今天怎么来呢?”这句话,如问“来”的方式,重读形式是( ) A.“你”重读 B.“今天”重读 C.“怎么”重读 D.“来”重读 12.下列词语,属于绝对反义词的一组是( ) A.快—慢 B.正—反 C.好—坏 D.黑—白 13.下列各句,语义结构属于复合述谓结构的是( ) A.我去打电话 B.接电话的是他 C.他去比较好 D.他希望你来 14.下列各项,甲和乙之间为预设关系的是( ) A.(甲)他是经理助理——(乙)他不是经理 B.(甲)他的手机坏了——(乙)他有手机 C.(甲)他喜欢看小说——(乙)他喜欢看书 D.(甲)他在读大学——(乙)他在上大学

全国自考2016年1000541《语言学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卷(课程代码 00541)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面各项中,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是 A.广州话 B.福州话 C.重庆话 D.上海话 2.汉语拼音字母b、p、m都是 A.舌尖音 B.唇齿音 C.正齿音 D.双唇音 3.下面各项属于自源文字的是 A.英文字母 B.甲骨文 C.腓尼基字母 D.希腊字母 4.儿童“以词代句语言”出现在 A.单词句阶段 B.语法句阶段 C.简单句阶段 D.复杂句阶段 5.“叶子岀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一句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拟 B.仿写 C.夸张 D.比喻 6.下面各项中含有轻声音节的是 A.渐渐 B.妈妈 C.声声 D.人人 7.“在家休息”是一个 A.动宾词组 B.主谓词组 C.偏正词组 D.兼语词组 8.不同行业有自己的“行话“行话”属于 A.地域方言 B.社会方言 C.亲属语言 D.混合语言 9.“半两棉花——免弹(谈)”采用的方法是 A.转移欢关 B.语义汉关 C.语音双关 D.替代双关 10.下面各项属于语言符号特点的是 A.约定性 B.自然性 C.固定性 D.想象性 11.一种语言的共同语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方言叫 A.母方言 B.底层方言 C.基础方言 D.原始方言

12.谈话体属于 A.书面语体 B.宣传语体 C.文学语体 D.口语语体 13.唐太宗名李世民,唐代人便把“世”改为“代'把“民”改成“人”,这是为了 A.避讳 B.图吉利 C.讨口彩 D.自谦 14.中国历史上推行“书同文”措施的是 A.齐桓公 B.秦始皇 C.汉武帝 D.唐玄宗 15.汉语中“罗汉、菩萨、塔、阎罗”等词的出现,是因为 A.儒家学说的兴盛 B.道教的兴起 C.名教的影响 D.佛教的传入 16.“弟弟吃苹果”不能说成“苹果弟弟吃'这是受制于语言符号的 A.组合关系 B.聚合关系C联想关系 D.分类关系 17.音高取决于声波的 A.振幅 B.数量 C.长短 D.频率 18.“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这个句子是 A.反复句 B.顶真句 C.对偶句 D.回环句 19.中国叫“绥远、定远”之类名字的地方,往往当年 A.水草丰美 B.山川秀丽 C.曾发生战乱后被抚平 D.人口特别多 20.—个民族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转而使用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叫 A.语言混合 B.语言转用 C.克里奥尔 D.双语现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21.下面关于语言和民族、国家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个民族只能说一种语言 B.—个民族可以说多种语言 C.一个国家只有一种语言 D.—个国家可以有多种语言 E.不同民族可以说同一种语言 22.下面各项中,属于元音的有 A.[a] B.[f] C. [l] D.[o] E.[p] 23.下面各项中属于发散思维的表现形式的有 A.音乐 B.舞蹈 C.绘画 D.推理 E.文学 24.下面各项中彼此有亲属关系的语言有 A.日语 B.葡萄牙语 C.老挝语 D.朝鲜语 E.英语 25.下面各项中,属于借词的有

语言学概论考试题库

语言学概论考试题库 1.语言学的发展历史 传统语言学(古希腊、古罗马)历史比较语言学、现代语言学、当代语言学 2.语言学概念 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语言的本质,语言的结构和发展规律. 3.为什么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语言是伴随着人类一起出现的,是人类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所以人类很早就注意到了语言的重要性,很早就注意研究语言,所以语言学是古老的,但语言学直到18 世纪下半叶,产生了历史比较语言学,后来又建立了语言学的各个部门,语言研究才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同其它学科相比,语言学的确是十分年轻的.语言是社会现象,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密切相关,而语言的发生又与物理,生理,心理等学科密切相关,而现代社会语言与语言的信息处理(如机器翻译,语码转换等)又涉及到数学,计算机科学,所以语言学既与社会科学有密切的联系,又与自然科学有密切的联系.正因为如此,随着语言学与别的学科的交融,又产生了许多新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如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 统计语言学,话语语言学,数理语言学,宇宙语言学等等,这些也体现了语言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4.语言的功能 社会功能、思维功能 5.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语言和思维之间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语言是思维最有效的工具,二者相互依存相互适应。语言离不开思维,思维也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表达自己思想都和理解别人思想的工具,是思维存在的物质形式;思维活动的成果依靠语言得以巩固和存在,思维的发展、认识能力的提高要依靠语言;人脑半球的实验依据证明思维不能脱离语言而存在。 6.儿童语言习得的阶段 7.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 任意性: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 线条性:是指语言符号在使用中是以符号序列的形式出现,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8.人类语言符号和其他动物“语言”的根本区别 人类语言和其他动物的交际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 1)单位的明晰性;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部分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部分答案) 2004年10月15日 A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的建立,使语言学摆脱了过去的附庸地位,成为一门独立发展的科学。 2、语言符号的形式是(),语言符号的内容是() 3、一个音节可以没有起音和(),但决不可缺少()。 5、附加在词根上,一般表示附加性词汇意义的语素叫()。 6、交际的基本单位是()。 7、语法手段可以分力两大类型:()和()。 8、语言发展有两个特点:()和()。 9、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的分类叫做(),也叫做()。 10、文字起源于()。 二、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15分) 1、社会语言学属于() ①理论语言学②广义应用语言学 ③普通语言学④狭义应用语言学 2、元音[]的名称是() ①舌尖后高圆唇元音②舌尖前高圆唇元音 ③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④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 3、下列汉字的读音中,包含有三合元音的是() ①邮②欧③玩④农 4、汉语普通话音节结构() ①最长由三个音素组成②最长由四个音素组成 ③最长由五个音素组成④最短由两个音素组成 5、下列词中,属于单纯词的是() ①玻璃②黑扳③语言④红旗 6、下列词中,属于复台词的是() ①傻子②席子③天子④椅子 7、下列词组中,属于多义的是() ①两只学生送的花瓶②两位学生送的花瓶 ③两只学生送的花篮。④两个学生送的花篮 8、下列词中粗体的成分,属于同音关系的是() ①杜鲁门——杜绝②负荆一负担 ③忽然--突然④花朵——浪花 9、英语的‘foot”(脚,单数)变为“feet”(脚,复数)运用的语法手段是() ①附加②异根③内部屈折④重叠 10、汉语普通话中的:“卡通片”中的“卡”是一个()

语言学概论历年试题及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历年试题及参考答案 语言语语年语语及考答案学概参 自考语程 2010-01-05 19:51:31 语语1196 语语0 字,号大中小语语全国2003年10月高等育自考语语言语语语教学学概 一、语语语语语;本大语共26小语~每小语1分~共26分,在每小语列出的四语语语中只有一是符合语目要求的~语其代语在语后个个将填写 的括。语语、多语或未语均无分。号内 1.语言符具有可语性的根本原因在于语言符的; 号号A ,A.任意性 B.强制性 C.散性离 D.语性 2.音高取于; 决B , A.语音振语的振幅体 B.语音振语的语率体 C.语音振语的持语语语体 D.共语器的形状 3.语上最自然、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语位是; 听D ,A.音素 B.音位 C.音渡 D.音语 4.就语重音而言~不能用语意语的是; 来区C,A.自由重音 B.移语重音 C.固定重音 D.不固定重音 5.北京语“慢”语念语语[man]~但“慢慢”却有人语做儿[mai mar]~前一音语的 语流音语语象是; B , A.同化 B.化异 C.弱儿 D.增音 6.“林匹克语”语语包含的语素语量是;奥运会个数C ,A.2个 B.3个 C.4个 D.7个 7.英语“worker”中的“-er”是; A ,A.语语素构 B.形语素构

C.语语素虚 D.语根语素 8.下列语语语语中的“”不于语根语素;语语语素,的是; 儿属D,A.健儿 B.女儿 C.少儿 D.花儿 9.整语语系语的核心和基语是; 个D , A.通用语语 B.常用语语 C.一般语语 D.基本语语 10.一般语语;非基本语语,最重要的源是; 来C ,A.古语语 B.方言语 C.新造语 D.外语来 11.语语的聚合语系分语是指把语语分成; A ,A.向心语语和心语语离 B.语合语语和偏正语语 C.基本语语和特殊语语 D.语语语语和语语语语12.把句子分成“语句”和“语句”~语语分语是; D ,A.句子的句型语 B.句子的句式语 C.句子的功能语 D.句子的语繁语 13.“语”和“恐”在非理性意语上的主要差语是; 吓吓C ,A.语意语不同气 B.感情色彩不同 C.语色彩不同体 D.形象色彩不同 14.下列语于语的本语和基本语语系的表述中~正的一语是; 确C ,A.二者语是一致 B.二者语是不一致 C.基本语比本语更常用 D.本语比基本语更常用15.下列各语语语引申中~采用比语方式的一语是; D ,A.“语”本指一语器具~后引申指借语一器具的行语凭 B.“兵”本指兵器~后引申指使用兵器的人

自考语言学概论2006年10月自考真题

全国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4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B) A.语言符号可以任意使用和创造 B.绝大多数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 C.可以任意使用语言符号给事物命名 D.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可以任意改变 2.下列语言学流派中集中研究语言本体的流派是(D) A.功能语言学B.社会语言学 C.认知语言学D.结构语言学 3.下列关于舌尖元音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C) A.发音时舌面不起主要作用B.有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的区别 C.没有圆唇音和不圆唇音的区别D.是汉语普通话中的一个舌尖元音 4.下列各组辅音中,都是舌面后音的一组是(A) 5.下列关于重音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D) A.有些语言中一个词可以有一个以上的重音 B.能够区别不同意义的重音可以看作一个音位 C.词重音可以分为“固定重音”和“自由重音” D.重音只跟音强的增加有关 6.下列各组合成词中,每个词都包含粘着语素的一组是(D) A.偷袭赠送B.买卖肤浅 C.老人初五D.蔬菜电器 7.下列各组词语中,属于重叠词的一组是(A) A.爸爸星星娃娃B.听听个个次次 C.~乎乎~甸甸~兮兮D.姥姥狒狒蝈蝈 8.下列关于基本语汇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D) A.基本语汇是整个语汇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B.基本语汇使用范围广、构词能力强 C.基本语汇大部分是相当稳定的 D.基本语汇也包括大部分新造词和古语词 9.英语名词lab(实验室)原来的形式是laboratory,这在词的形成方式上属于(D) A.直接成词B.变形成词 C.变性成词D.逆序成词 10.英语动词“去”的原形是“go”,过去时的形式是“went”,这在语法手段的词形变化中叫作(C)A.附加B.屈折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考试试题课程代码

全国200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41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关于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下列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任何一种语言总是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 B.书面语是第一性的,口语是第二性的 C.在一个只有口语而没有书面语的社会中,社会交际存在着较大的局限 D.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2.区分“语言”和“言语”的主要目的是( ) A.明确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B.更好地研究书面语 C.强调在社会环境中研究语言 D.强调研究言语的个人特色 3.二十世纪语言学在索绪尔语言理论的影响下,集中主要精力研究的是( ) A.语言的历史演变 B.语言和民族的关系 C.语言和社会的关系 D.语言系统本身的内在规律 4.对人类语言而言,声音四要素中作用最重要的一个是( ) A.音高 B.音强 C.音长 D.音质

5.下列各组中,都是前元音的一组是( ) 6.下列各组辅音中,发音部位相同的一组是( ) A.[p,k] B.[n,b] C.[ts,s] D.[d,f] 7.语音不同于一般声音的本质属性是( ) A.物理属性 B.社会属性 C.生理属性 D.心理属性 8.常用语汇和非常用语汇主要是从下列哪个角度区分出来的( ) A.词的使用场合 B.词的专业特色 C.词的使用频率 D.词的历史来源 9.汉语经常用四字格表示而且使用最多的熟语形式是( ) A.成语 B.谚语 C.惯用语 D.歇后语 10.“最小的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是( ) A.语素 B.词 C.词组 D.字 11.英语动词“唱”的原形是sing,过去时形式是sang,这在语法手段的词形变化中叫作( ) A.附加 B.屈折 C.异根 D.零形式 12.英语句子“我看电视”有时写作I watch TV,有时写作I watched TV。其中动词 “watch(看)”的词形变化反映了语法上哪一种谓词属性范畴( )

语言学概论历年试题及参考答案【最新版】

语言学概论历年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语言符号具有可变性的根本原因在于语言符号的( A ) A.任意性 B.强制性 C.离散性 D.线性 2.音高取决于( B ) A.发音体振动的振幅 B.发音体振动的频率 C.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 D.共鸣器的形状 3.听觉上最自然、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D ) A.音素 B.音位 C.音渡 D.音节

4.就词重音而言,不能用来区别意义的是( C) A.自由重音 B.移动重音 C.固定重音 D.不固定重音 5.北京话“慢”单念时读[man],但“慢慢儿”却有人读做[mai mar],前一音节的语流音变现象是( B ) A.同化 B.异化 C.弱儿 D.增音 6.“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个词包含的语素数量是(C ) A.2个 B.3个 C.4个 D.7个 7.英语“worker”中的“-er”是( A ) A.构词语素 B.构形语素 C.虚词语素 D.词根语素 8.下列汉语词语中的“儿”不属于词根语素(实义语素)的是( D)

A.健儿 B.女儿 C.少儿 D.花儿 9.整个语汇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是( D ) A.通用语汇 B.常用语汇 C.一般语汇 D.基本语汇 10.一般语汇(非基本语汇)最重要的来源是( C ) A.古语词 B.方言词 C.新造词 D.外来词 11.词组的聚合关系分类是指把词组分成( A ) A.向心词组和离心词组 B.联合词组和偏正词组 C.基本词组和特殊词组 D.简单词组和复杂词组

自考《语言学概论》试题和答案

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54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区分“语言”和“言语”的主要目的是() A.强调在社会环境中研究语言 B.强调研究言语的个人特色 C.明确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D.更好地研究书面语 2.下列关于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成分的聚合类不限于词类 B.组合关系仅指前后成分之间的关系 C.组合关系体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 D.聚合关系是在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 3.下列关于元音与辅音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发辅音声带不振动,发元音声带振动 B.发辅音开口度较小,发元音开口度大 C.发辅音口腔气流有阻碍,元音则没有 D.发辅音口腔肌肉不紧张,元音则紧张 4.下列辅音都是浊辅音的一组是() A.[m,l] B.[b,k] C.[n,t] D.[s,f] 5.下列汉字读音,声母、韵头、韵腹、韵尾俱全的一组是() A.张家庄 B.霍阁沟 C.姜皇庙 D.马驿店 6.下列关于语汇性质特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语汇具有任意性,没有任何理据性 B.语汇具有民族性,不会具有普遍性 C.语汇具有活跃性,不会存在稳定性 D.语汇具有开放性,不会呈现封闭性 7.英语“black-board(黑板)”在词的形成方式上属于() A.直接成词 B.转化成词 C.附加构词 D.复合构词 8.下列各项,不属于单纯词的是() A.重叠词 B.叠音词 C.连绵词 D.译音词 9.下列关于“语法规则”的概念,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说话时共同遵循的对语言结构的语感 B.语言学家对语言结构所做出的归纳和说明 C.政府有关部门对语言结构做出的强制规定 D.典范的文学作品中语言结构的表达形式 10.下列各句,通过停顿可以区别歧义的是() A.大家准备起来了 B.我们五个人一组 C.反对的是少数人 D.他们要学习文件 11.“你今天怎么来呢?”这句话,如问“来”的方式,重读形式是() A.“你”重读 B.“今天”重读

语言学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语言符号具有可变性的根本原因在于语言符号的( A ) A.任意性 B.强制性 C.离散性 D.线性 2.音高取决于( B ) A.发音体振动的振幅 B.发音体振动的频率 C.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 D.共鸣器的形状 3.听觉上最自然、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D ) A.音素 B.音位 C.音渡 D.音节 4.就词重音而言,不能用来区别意义的是(C) A.自由重音 B.移动重音 C.固定重音 D.不固定重音 5.北京话“慢”单念时读[man],但“慢慢儿”却有人读做[mai mar],前一音节的语流音变现象是( B ) A.同化 B.异化 C.弱儿 D.增音 6.“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个词包含的语素数量是(C ) A.2个 B.3个 C.4个 D.7个 7.英语“worker”中的“-er”是( A ) A.构词语素 B.构形语素 C.虚词语素 D.词根语素 8.下列汉语词语中的“儿”不属于词根语素(实义语素)的是(D) A.健儿 B.女儿 C.少儿 D.花儿 9.整个语汇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是( D ) A.通用语汇 B.常用语汇 C.一般语汇 D.基本语汇 10.一般语汇(非基本语汇)最重要的来源是( C ) A.古语词 B.方言词 C.新造词 D.外来词 11.词组的聚合关系分类是指把词组分成( A ) A.向心词组和离心词组 B.联合词组和偏正词组 C.基本词组和特殊词组 D.简单词组和复杂词组 12.把句子分成“单句”和“复句”,这种分类是( D ) A.句子的句型类 B.句子的句式类 C.句子的功能类 D.句子的简繁类 13.“吓唬”和“恐吓”在非理性意义上的主要差别是( C ) A.语气意义不同 B.感情色彩不同 C.语体色彩不同 D.形象色彩不同 14.下列关于词的本义和基本义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C ) A.二者总是一致 B.二者总是不一致 C.基本义比本义更常用 D.本义比基本义更常用 15.下列各项词义引申中,采用比喻方式的一项是( D ) A.“锁”本指一种器具,后引申指凭借这一器具的行为 B.“兵”本指兵器,后引申指使用兵器的人 C.“南瓜”本指一种植物,后引申指这种植物的果实 D.“后台”本指舞台的后面,后引申指在背后操纵、支持的人或集团 16.下列关于等义词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 ) A.等义词是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都完全相同的词 B.等义词一般都能够长期并存 C.等义词在语言表达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D.同义词大多是等义词 17.“老王说服了小李”中“老王”是行为的施事,“小李”是行为的受事,这种意义是( B ) A.语汇意义 B.语法意义 C.语境意义 D.蕴含意义 18.从现有文字史的资料来看,最早出现的字符大多是( D ) A.记号 B.笔画 C.音符 D.意符 19.世界上最早的表音文字是( B ) A.元音文字 B.辅音文字 C.意音文字 D.全音位文字 20.语言成分的借用,最常见、最突出的是( A ) A.词语的借用 B.语音成分的借用 C.词缀的借用 D.语法结构的借用 21.下列几种类型的社会方言中,具有排他性的是( B ) A.行话 B.黑话 C.官腔 D.贵族语言 22.以下对“思维”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 ) A.思维既包括思维活动,也包括思维结果 B.思维分为感性思维和抽象思维两类 C.思维的形式就是概念、判断、推理 D.思维必须以语言为工具 23.人类开始制造工具这种行为意味着( B ) A.人类已经产生了语言 B.人类已经产生了思维 C.人类已经同时产生了语言和思维 D.人类既没有产生语言,也没有产生思维 24.患“失语症”是因为( B ) A.大脑左、右半球的单侧化功能发生了改变 B.大脑左半球的某个部位受到了损伤 C.大脑的语言获得机制出现了遗传性障碍 D.在语言临界期以前没有接触语言环境 25.主要解释某个词语所代表事物的概念知识的一类词典是( D ) A.历史词典 B.信息词典 C.语言词典 D.百科词典 26.从翻译技术的平面看,机器翻译可以分为四个层级,从低到高的排序是( A ) A.单词、句法、语义、语境 B.单词、语义、语境、句法 C.单词、句法、语境、语义 D.单词、语义、句法、语境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7.从发音方法上看,一个辅音的特征取决于(CDE ) A.音高的高低 B.发音部位的前后 C.送气不送气 D.声带振动不振动 E.形成和克服阻碍的方式 28.下列关于语义场的表述中,正确的有(BCD ) A.语义场与上下位词没有关系 B.语义场是具有共同

最新10月全国自考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4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区分“语言”和“言语”的主要目的是( ) A.强调在社会环境中研究语言 B.强调研究言语的个人特色 C.明确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D.更好地研究书面语 2.下列关于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语言成分的聚合类不限于词类 B.组合关系仅指前后成分之间的关系 C.组合关系体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 D.聚合关系是在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 3.下列关于元音与辅音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发辅音声带不振动,发元音声带振动 B.发辅音开口度较小,发元音开口度大 C.发辅音口腔气流有阻碍,元音则没有 D.发辅音口腔肌肉不紧张,元音则紧张 4.下列辅音都是浊辅音的一组是( ) A.[m,l] B.[b,k] C.[n,t] D.[s,f] 5.下列汉字读音,声母、韵头、韵腹、韵尾俱全的一组是( ) A.张家庄 B.霍阁沟 C.姜皇庙 D.马驿店 6.下列关于语汇性质特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语汇具有任意性,没有任何理据性 B.语汇具有民族性,不会具有普遍性 C.语汇具有活跃性,不会存在稳定性 D.语汇具有开放性,不会呈现封闭性 7.英语“black-board(黑板)”在词的形成方式上属于( ) A.直接成词 B.转化成词 C.附加构词 D.复合构词 8.下列各项,不属于 ...单纯词的是( ) A.重叠词 B.叠音词 C.连绵词 D.译音词 1

自考语言学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2011.1-2013.1

2011年1月语言学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奠基人是著名语言学家( ) A.赵元任 B.乔姆斯基 C.海德格尔 D.萨丕尔 2.舌面的元音中,“后高圆唇元音”是( ) A.[a] B.[e] C.[i] D.[u] 3.从已知最古老的文字来看,最初的字符都是( ) A.表意的 B.表音的 C.表音兼表意的 D.既不表音又不表意的 4.“他在看书”中“书”可以换成“电影”“球赛”,“书”和“电影”“球赛”之间的关系是 A.组合关系 B.聚合关系 C.亲属关系 D.句段关系 5.人的大脑语言功能的临界期现在一般认为大约是( ) A.5—6岁 B.7—8岁 C.9—10岁 D.12—13岁 6.“瑞雪兆丰年”“背靠大树好乘凉”属于( ) A.谚语 B.成语 C.歇后语 D.专有词语 7.造成北京“女国音”现象的主要社会因素是( ) A.宗教信仰不同 B.职业不同 C.文化程度不同 D.性别不同 8.在民族接触和融合过程中,一个民族的全部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而 改说另一民族的语言,这种现象叫( ) A.语言磨合 B.语言转用 C.语言混合 D.语言渗透 9.研究语言学和信息处理的学科属于( ) A.社会语言学 B.文化语言学 C.应用语言学 D.本体语言学 10.标写语音的书面符号叫( ) A.音素 B.音位 C.音标 D.音读 11.下面的词中,属于派生词的是( ) A.教师 B.儿子 C.阿姨 D.司机 12.儿童语言获得过程中体现其具有初步语法能力的阶段是( ) A.双语阶段 B.非自控阶段 C.双词阶段 D.混同阶段 13.语音本质上是( ) A.物理现象 B.生理现象 C.心理现象 D.社会现象 14.下面各词中,属于意译词的是( ) A.电话 B.麦克风 C.尼龙 D.吉普 15.汉语音节wéi有( ) A.一个音素 B.两个音素 C.三个音素 D.四个音素 16.下面的动宾词组中,表达动作与工具关系的是( ) A.吃苹果 B.写文章 C.写毛笔 D.抬桌子 17,“他给我一本书”中,充当受事语义角色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