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个人整理-最全)

合集下载

测量学复习总结

测量学复习总结

测量学复习总结测量学复习总结测量学复习总结名词解释:第一章(两个);第三章(两个);第四章(四个);第六章(两个)。

计算题:①直导线计算坐标;②尺长方程式(实际长度);③中误差(已知式子求……);④算术平均值;⑤闭合水准路线(计算高程)。

简答题:①大地水准面对高差和距离的影响;②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的检验和校正方法;③闭合导线和附合导线的内业计算和野外测绘内容;④闭合水准路线和附合水准路线。

以下根据老师所划考试重点总结出的考试复习资料,仅作复习参考,若有错误,请指正并修改。

一、名词解释(名词解释为我所归纳出来的27个,若有疏漏自行补充!)1. 2. 3. 4. 5. 6. 7. 8. 9. 10.大地水准面:与平静的平均海水面相重合、并延伸通过陆地而形成的封闭曲面。

旋转椭球体面:选择一个非常接近于大地水准面并可用数学式表示的几何曲面来代表地球的形状,称为旋转椭球体面。

高程(绝对高程、海拔):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假定(相对)高程: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高差:两点间的绝对或相对高程之差。

坐标正算:根据一个已知点的坐标、边的坐标方位角和水平距离计算另一个待定点坐标的计算称为坐标正算。

坐标反算:根据两点的坐标计算两点连线的坐标方位角和水平距离。

地物:地面上由人工建造的固定附着物。

地貌:地表自然形成的高低起伏变化。

经纬仪照准部:包括望远镜、竖直度盘和水准器三部分,是经纬仪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对仪器进行整平、测量垂直角和瞄准远方的测量目标以进行观测。

竖盘指标差:在垂直角测量中,当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时,指标并不恰好指向其正确位置90度或270度,而是与正确位置相差一个小角度x, x即为竖盘指标差。

垂直角:某方向的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称为垂直角(又称为竖直角或高度角)。

天顶距:视线与向上的铅垂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天顶距。

两倍视准差:“2C”:在一个测回中,同一方向水平度盘的盘左读数与盘右读数(±180°)之差称为“2C”(两倍视准差)。

测量学期末考试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测量学期末考试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名词解释1水准面:水准面是受地球重力影响而形成的,它的特点是其面上任意一点的铅锤线都垂直与该点的曲面。

2大地体:由地球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它代表了地球的自然形状和大的规律曲面。

3参考椭球面:与大地水准面非常接近的能用数学方程式表示的旋转椭球体相应的规律曲面。

4 绝对高程:地面点沿铅垂线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5 相对高程:假定一个水准面作为高程起算面,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垂直距离。

6 高差:地面两点间的绝对高程或相对高程之差。

7 高程测量:确定地面点高程的测量工作。

8 水准管轴:水准管轴是通过零点做水准管圆弧的切线。

9 视准轴:物镜光心和十字丝焦点的连线。

10 望远镜放大率:眼睛由望远镜观察虚像所张的夹角与直接观察远处的实物所张角的比值。

11 高差法:根据高差推算待定点的高程的方法。

12 水平角:指相交于一点的两方向线在水平面上的竖直投影所形成的夹角。

13 竖直角:指子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观测实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14 测回法:测角的基本方法,用于两个目标方向之间水平角的测量。

15 竖盘度数指标差:正镜观测时,实际的始度数为0=90X X +左,倒镜测量时,始度数为0=270+X X 右,其差值X 称为竖盘指标差。

16 直线定线:当地面两点之间的距离大于钢尺的一个尺段时,就需要在直线方向上标定若干个分段点,这项工作称为直线定线。

17 电磁波测距仪:用电磁波(或光波或微波)作为载体,传输测距信号,以测量两点之间距离的一种仪器。

18 精度:误差分布的密度或离散程度19 测量误差:每次对测量对象进行得到数值与观测对象真值之间的差值。

20 系统误差: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做一系列观测时,其符号和大小均保持不变,或按一定规律变化着的误差。

21 偶然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作一系列观测时,如果观测误差在大小和符号上都表现出随机性,即大小不等,富豪不同,但统计分析的结果都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性,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

测量学-名词解释

测量学-名词解释

1、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表(包括地面上各种物体)的几何形状及其空间位置的科学。

2、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的数据a,再把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供规划设计、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使用。

3、测设:是指将图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4、工程测量学:研究各种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放样、竣工验收和营运中测量的理论和方法。

5、水准面: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称为水准面。

任何自由静止的水面都是水准面。

6、水平面:与水准面相切的平面称为水平面。

7、大地水准面:水准面因其高度不同而有无数个,其中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8、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线长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简称高程,用H表示。

地9、相对高程: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线长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10、高差:地面两点之间的高程差称为高差,用h表示。

11、高程测量:测量地面点高程的工作,称为高程测量。

12、水准测量:是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然后通过已知点高程,求出未知点的高程。

13、视准轴:十字丝交叉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称为望远镜的视准轴。

14、视差: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微微移动时,若发现十字丝的横丝在水准尺上的位置随之变动,这种现象称为视差。

15、水准点: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的高程控制点称为水准点,简记为BM。

16、附合水准路线:从一已知水准点出发,沿各个待定高程的点进行水准测量,最后附合到另一已知水准点,这种水准路线称为附合水准路线。

17、闭合水准路线:由一已知水准点出发,沿环线进行水准测量,最后回到原水准点上,称为闭合水准路线。

18、支水准路线:由一已知水准点出发,既不附合到其他水准点上,也不自行闭合,称为支水准路线。

19、高差闭合差:由于测量成果中不可避免有些误差,使测量高差代数和不等于零,其不符值即为高差闭合差,记为fh。

20、水平角:系指相交的两条直线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所夹的角度,或指分别过两条直线所作的竖直面间所夹的二面角。

测量学试题库及名词解释

测量学试题库及名词解释

测量学试题库及名词解释一、简述题1.测量学的任务和作用是什么?答:从测量目的和技术来看,其主要任务是测定和测设。

作用:(1)勘测设计阶段为选线测制带状地形图(2)施工阶段把线路和各种建筑物正确地测设到地面上(3)竣工测量对建筑物进行竣工测量(4)运营阶段为改建、扩大建而进行的各种测量(5)变形观测为安全运营,防止灾害进行变形测量2.测量学分为那些学科?答:测量学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学科(1)普通测量学(2)大地测量学(3)摄影测量学(4)工程测量学3.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利用能提供水平视线的仪器,测定地面点间高差,然后推算待定点高程。

4.如何消除视差?答:仔细地转动物镜对光螺旋,直至尺像与十字丝平面重合。

5.经纬仪有哪些部分组成?水平度盘和竖直度盘有什么区别?答:主要有照准部、水平度盘和基座组成。

水平度盘是一个刻有分划线的光学玻璃圆盘,用于量测水平角,按顺时针方向标有数字,它与照准部是分离的,观测水平角时,其位置相对固定,不随照准部一起转动。

竖盘是一个带有刻度注记的光学玻璃圆盘,固定在一起衡州的一端,用于测量竖直角,当望远镜在竖直面内转动时,竖盘也随之转动,但用于读数的指针不动。

6.经纬仪的轴线有哪些?各轴线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什么?答:经纬仪的主要轴线有:照准部水准管轴LL、仪器竖轴VV、望远镜视准轴CC、仪器横轴HH。

满足关系:(1)照准部水准管轴LL垂直于仪器竖轴VV(2)视准轴CC垂直于仪器横轴HH(3)仪器横轴HH垂直于仪器竖轴VV10.光学对中器的检验和校正过程是什么?答:(1)装在照准部上的光学对中器检验方法:在平坦地面任意一点上架上仪器并整平。

用对中器刻划圈的中心瞄准地面点A,并作“+”字记号,转动照准部1800,若对中器刻划圈的中心偏离“+”字中心,则须校正。

校正方法:找出“+”字中心与刻划圈中心的中点P,调节转向棱镜座上的调节螺钉,直至刻划圈中心与P点重合。

(2)装在基座上的光学对中器检验方法:在平坦地面任意一点上架仪器并整平。

测量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个人整理,最全)

测量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个人整理,最全)

第一章1.测量学──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包含空中、地下和海底)点位的一门科学。

它的内容包括测定和测设两个部分。

2.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或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使用。

地形——图纸(数据)3.测设──就是把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图纸(数据)——地形4.铅垂线──重力的方向线称为铅垂线。

铅垂线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

5.水准面──静止的水面称为水准面,水准面是受地球重力影响而形成的,是一个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并且是一个重力场的等位面。

6.大地水准面──水准面中与平均海水面吻合并向大陆、岛屿内部延伸而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7.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大地体。

8.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或称海拔。

9.高差──两点高程之差称为高差。

(相等)10.相对高程──地面点到某一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11.在10km为半径的圆面积之内进行距离测量时,可以把水准面当做水平面看待,而不考虑地球曲率对距离的影响。

就高程测量而言,即使距离很短,也应顾及地球曲率对高程的影响。

12.测量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何区别?答:测量上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从形式上看是不同的。

这是由于测量上所用的方向是从北方向(纵轴方向)起按顺时针方向以角度计值的,同时它的象限划分也是按顺时针方向编号的,因此它与数学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角值从横轴正方向起按逆时针方向计值,象限按逆时针方向编号)没有本质区别,所以数学上的三角函数计算公式可不加任何改变地直接应用于测量的计算中。

13.测量工作的两个原则及其作用。

答:“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方法是组织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原则,它可以减少误差累积,保证测图精度,而且可以分幅测绘,加快测图进度。

测量学-名词解释

测量学-名词解释

1、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表(包括地面上各种物体)的几何形状及其空间位置的科学。

2、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的数据a,再把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供规划设计、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使用。

3、测设:是指将图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4、工程测量学:研究各种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放样、竣工验收和营运中测量的理论和方法。

5、水准面: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称为水准面。

任何自由静止的水面都是水准面。

6、水平面:与水准面相切的平面称为水平面。

7、大地水准面:水准面因其高度不同而有无数个,其中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8、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线长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简称高程,用H表示。

地9、相对高程: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线长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10、高差:地面两点之间的高程差称为高差,用h表示。

11、高程测量:测量地面点高程的工作,称为高程测量。

12、水准测量:是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然后通过已知点高程,求出未知点的高程。

13、视准轴:十字丝交叉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称为望远镜的视准轴。

14、视差: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微微移动时,若发现十字丝的横丝在水准尺上的位置随之变动,这种现象称为视差。

15、水准点: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的高程控制点称为水准点,简记为BM。

16、附合水准路线:从一已知水准点出发,沿各个待定高程的点进行水准测量,最后附合到另一已知水准点,这种水准路线称为附合水准路线。

17、闭合水准路线:由一已知水准点出发,沿环线进行水准测量,最后回到原水准点上,称为闭合水准路线。

18、支水准路线:由一已知水准点出发,既不附合到其他水准点上,也不自行闭合,称为支水准路线。

19、高差闭合差:由于测量成果中不可避免有些误差,使测量高差代数和不等于零,其不符值即为高差闭合差,记为fh。

20、水平角:系指相交的两条直线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所夹的角度,或指分别过两条直线所作的竖直面间所夹的二面角。

测量学 名词解释

测量学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一)1、测量学:就是研究地球的形状与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置的科学。

2、测定:使用测量仪器与工具,将测区内的地物与地貌绘缩成地形图,供规划设计、工程建设与国防建设使用。

3、测设:就是把图上设计好的建筑物与构筑物的位置标定到实地上去,以便于施工。

4、大地水准面:与平均海水面重合并向陆地延伸所形成的封闭曲面。

5、水平面:与水准面相切的平面。

6、水准面:静止的水面所形成的曲面。

7、绝对高程:地面某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8、距离:指两点间的水平直线距离。

9、直线定线:将分段点标定在一条直线上的工作。

10、直线定向:确定一直线与标准方向间角度关系的工作,以表达直线方位11、方位角:由标准方向的北端顺时针方向量到某直线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夹角。

12、象限角:直线与标准方向线所夹的锐角。

13、水准测量:利用一条水平视线并借助于水准尺,测量地面两点间的高差,进而由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的测量工作。

14、水平角:就是指空间两直线的夹角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

15、竖直角:就是同一竖直面内视线与水平线间的夹角。

16、误差:观测值与其客观真实值之差。

17、系统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了n次观测,如果误差出现的大小与符号均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18、偶然误差: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一量进行了N次观测,如果误差出现的大小与符号均不一定,但总体上符合某一种统计规律,则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

19、精度:指误差分布的密集或离散程度。

20、中误差:就是一个描述测量精度的指标,指的就是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同一未知量进行n 次观测,所得各个真误差平方与的平均值,再取其平方根,称为中误差。

(要公式表达)21、相对误差:就是用观测值的中误差与观测值(一般就是距离)之比的形式来描述观测质量,并将其分子化为1的形式表示,即相对中误差。

22、误差传播定律:阐述观测值中误差与函数中误差之间数学关系的定律。

测量学名词解释题库及参考答案

测量学名词解释题库及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题库及参考答案1、圆水准器轴——圆水准器零点(或中点)法线。

2、管水准器轴——管水准器内圆弧零点(或中点)切线。

3、水平角——过地面任意两方向铅垂面之间的两面角。

4、垂直角——地面任意方向与水平面在竖直面内的夹角。

5、视差——物像没有成在望远镜十字丝分划板面上,产生的照准或读数误差。

6、真北方向——地面P点真子午面与地球表面交线称为真子午线,真子午线在P点的切线北方向称真北方向。

7、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

8、水准面——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连续封闭曲面。

9、直线定向——确定地面直线与标准北方向的水平角。

10、直线定线——用钢尺分段丈量直线长度时,使分段点位于待丈量直线上,有目测法与经纬仪法。

11、竖盘指标差——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望远镜置于盘左位置,视准轴水平,竖盘指标管水准气泡居中(或竖盘指标补偿器工作正常),竖盘读数与标准值(一般为90°)之差为指标差。

12、坐标正算——根据一条边长的方位角与水平距离,计算坐标增量。

13、坐标反算——根据一条边长的坐标增量,计算方位角与水平距离。

14、直线的坐标方位角——直线起点坐标北方向,顺时针到直线的水平夹角,其值应位于0°~360°之间。

15、地物——地面上天然或人工形成的物体,它包括湖泊、河流、海洋、房屋、道路、桥梁等。

16、地貌——地表高低起伏的形态,它包括山地、丘陵与平原等。

17、地形——地物和地貌总称。

18、测定——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与计算将地物和地貌的位置按一定比例尺、规定的符号缩小绘制成地形图,供科学研究与工程建设规划设计使用。

19、测设——将在地形图上设计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20、真误差——观测值与其真值之差。

21、闭合差——一系列测量函数的计算值与应用值之差。

22、限差——在一定测量条件下规定的测量误差绝对值的允许值。

23、相对误差——测量误差与其相应观测值之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 测量学一一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包含空中、地下和海底)点位的一门科学。

它的内容包括测定和测设两个部分。

2. 测定一一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或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使用。

地形——图纸(数据)3. 测设一一就是把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图纸(数据)——地形4. 铅垂线一一重力的方向线称为铅垂线。

铅垂线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

5. 水准面一一静止的水面称为水准面,水准面是受地球重力影响而形成的,是一个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并且是一个重力场的等位面。

6. 大地水准面一一水准面中与平均海水面吻合并向大陆、岛屿内部延伸而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7. 大地体一一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大地体。

8. 绝对高程一一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或称海拔。

9. 高差一一两点高程之差称为高差。

(相等)10. 相对高程一一地面点到某一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11. 在10km为半径的圆面积之内进行距离测量时,可以把水准面当做水平面看待,而不考虑地球曲率对距离的影响。

就高程测量而言,即使距离很短,也应顾及地球曲率对高程的影响。

12. 测量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何区别?答:测量上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从形式上看是不同的。

这是由于测量上所用的方向是从北方向(纵轴方向)起按顺时针方向以角度计值的,同时它的象限划分也是按顺时针方向编号的,因此它与数学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角值从横轴正方向起按逆时针方向计值,象限按逆时针方向编号)没有本质区别,所以数学上的三角函数计算公式可不加任何改变地直接应用于测量的计算中。

13. 测量工作的两个原则及其作用。

答:“从整体到局部” “先控制后碎部”的方法是组织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原则,它可以减少误差累积,保证测图精度,而且可以分幅测绘,加快测图进度。

“前一步测量工作未做检核不进行下一步测量工作” ,它可以防止错漏发生,保证测量成果的正确性。

14. 确定地面点位的三项基本测量工作是什么?答:测高程,测角和量距。

第二章1. 视准轴一一十字丝交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称为视准轴或视线。

2. 视差一一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微微移动时,若发现十字丝与目标影像有相对运动。

这种现象称为视差(1)形成原因 :目标成像的平面和十字丝平面不重合。

由于视差的存在会影响读数的正确性,必须加以消除。

(2)消除方法 : 重新仔细的进行物镜对光,直到眼睛上下移动,读数不变为止。

3. 水准点一一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高程的控制点称为水准点。

4. 水准测量的检核:(1)计算检核: B 点对 A 点的高差等于各转点之间高差的代数和,也等于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和(除次数)( 2)测站检核:变动仪器高法和双面尺法(3)成果检核:a.附合水准路线一一从一已知高程水准点出发,沿各待定高程点进行水准测量,最后测至另一已知高程水准点所构成的施测路线,称为附合水准路线。

b. 闭合水准路线一一从一已知水准点出发,沿各待定高程点进行水准测量,最后仍回到原水准点所组成的环形路线,称为闭合水准路线。

(为零)c. 支水准路线——从一已知水准点BM出发,沿待定高程点1、2…进行水准测量,其路线既不附合也不闭合,称为支水准路线。

(往返)水准仪的使用包括仪器的安置、粗略整平、瞄准水准尺、精平和读数等操作步骤。

第三章1. 水平角一一由一点到两个目标的方向线垂直投影在水平面上所成的角,称为水平角。

2. 二面角一一地面上一点到两目标的方向线间所夹的水平角,就是过这两方向线所作两竖直面间的二面角。

4. 竖直角一一同一竖直面内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称为竖直角。

5. 竖盘指标差一一竖盘指标偏离正确位置的差值称为竖盘指标差。

6. 经纬仪对中和整平的目的是什么 ? 答:对中的目的是使仪器中心与测站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整平的目的是使仪器竖轴竖直和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置。

7. 竖直角和水平角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角值都是度盘上两个方向读数之差不同的是竖直角的两个方向中必有一个是水平方向在观测竖直角时,只要观测目标点一个方向并读取竖盘读数便可算得该目标点的竖直角而不必观测水平方向。

8. 观测误差:瞄准误差(无法消除)读数误差第四章1. 直线定线一一当两个地面点之间的距离较长或地势起伏较大时,为使量距工作方便起见,可分成几段进行丈量。

这种把多根标杆标定在已知直线上的工作称为直线定线。

2. 相对误差一一往返丈量的距离之差与距离的平均值之比,称为相对误差。

公式:|D往-D返|/D平均钢尺量距的相对误差一般不应大于1/3000。

3. 直线定向一一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之间的水平角度称为直线定向。

4. 真子午线方向一一通过地球表面某点真子午线的切线方向,称为该点的真子午线方向。

5. 磁子午线方向一一地面上某点上磁针静止时轴线所指的方向线称为磁子午线方向。

6. 磁偏角一一通过地面上某点的磁子午线方向与真子午线方向不重合,它们之间的夹角称为磁偏角。

7. 子午线收敛角一一通过地面某点的真子午线方向与中央子午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子午线收敛角。

8. 方位角一一由标准方向的北端起,顺时针方向量到某直线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

1. 平面控制测量——测定控制点平面位置(x, y)的工作称为平面控制测量。

2. 高程控制测量——测定控制点高程(H的工作称为高程控制测量。

3. 图根控制点一一直接供地形测图使用的控制点称为图根控制点。

4. 导线一一将测区内相邻控制点连成直线而构成的折线,称为导线。

这些控制点称为导线点。

5. 闭合导线一一起讫于同一已知点的导线,称为闭合导线。

存在着严密的几何条件,具有检核作用。

6. 附合导线一一布设在两已知点之间的导线,称为附合导线。

具有检核观测成果的作用。

7. 支导线一一从一已知点和一已知边的方向出发,既不附合到另一已知点,又不回到原起始点的导线称为支导线。

8.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量边、测角和连测。

9. 实地选点时,应注意下列几点(问答)(1)相邻点间通视良好,地势较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

(2)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处,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

(3)视野开阔,便于施测碎部(4)导线各边的长度大致相等,除特殊情况外,应不大于350m也不宜小于50叶(5)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10. 建立平面控制网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缺点?各在什么情况下采用?答:导线测量和小三角测量导线测量:导线测量是建立小地区平面控制网常用的一种方法,特别是地物分布较复杂的建筑物,视线障碍较多的隐蔽区和带状地区,多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

小三角测量:山区和丘陵地区以及隧道、桥梁等工程,在建立平面控制时,广泛采用小三角测量。

与导线测量相比,它的特点是测角的任务较重,但量距工作量大大减少。

第七章1. 地图一一按一定法则,有选择的在平面上表示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图,通称地图。

2. 地形图一一按一定比例尺,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

3. 地形图比例尺一一地形图上任意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实际水平长度之比,称为地形图的比例尺。

4. 数字比例尺一一一般用分子为 1 的分数形式表示的比例尺称为数字比例尺。

5. 比例尺精度一一把图上0.1mm 所表示的实地水平长度称为比例尺精度。

根据比例尺的精度,可以确定在测图时量距应精确到什么程度。

另外,当设计规定需在图上能量出的实地最短长度时,根据比例尺的精度,可以确定测图的比例尺。

6. 比例符号一一有些地物(如房屋、稻田和湖泊等)轮廓较大,它们的形状和大小可以按测图比例尺缩小,并用规定的符号绘在图上,这种符号称为比例符号。

7. 非比例符号一一有些地物(如三角点、水准点、独立树和里程碑等)轮廓较小,无法将其形状和大小按比例绘到图上,则不考虑其实际大小,而采用规定的符号表示之,这种符号称为非比例符号。

8. 半比例符号一一对于一些带状延伸地物(如道路、通讯线、管道等),其长度可按比例尺缩绘,而宽度无法按比例尺表示的符号称为半比例符号。

9. 地物标志一一用文字、数字或特有符号对地物加以说明者,称为地物标志。

6. 地貌一一地貌是指地面高低起伏状态,它包括山地,丘陵和平原等。

7. 等高线一一等高线就是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点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

8. 等高距一一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称为等高距。

9. 等高线平距一一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

10. 首曲线一一在同一幅图上,按规定的等高距绘制的等高线称为首曲线,也称基本等高线。

11. 计曲线一一为了读图方便,凡是高程能被 5 倍基本等高距整除的等高线加粗描绘,称为计曲线。

12. 间曲线一一按二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间曲线。

13. 助曲线一一按四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间曲线。

14. 等高线具有哪些特性?答:( 1 )位于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都相等。

( 2)等高线是闭合曲线,如不在本图幅内闭合,则必在图外闭合。

( 3)除在悬崖和绝壁处外,等高线在图上不能相交或重合。

( 4 )等高线的平距小,表示坡度陡,平距大表示坡度缓,平距相等则表示坡度相等。

(5)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成正交。

第八章视线水平时D=Kl( K=100) h=i-v 视线倾斜时L=Klcos a D=Lcos a =Klcos 2 a h= ?Klsin2a +i-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