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点加密测量方案.

合集下载

工程设计论文:邕江特大桥K202

工程设计论文:邕江特大桥K202

工程设计论文:邕江特大桥K202邕江特大桥K202-K203段线路测量设计方案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桥梁建设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成为人们出行必不可少的建筑设施。

施工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

桥梁测量已逐渐成为铁路建设工程测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桥梁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桥梁的测量和布置成为桥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以邕江特大桥K202-K203段线路施工为例,系统论述了桥梁各阶段的施工测量方案,总结了工程测量在桥梁施工各技术环节的具体应用,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特大桥梁;桥梁施工;施工测量;设计方案目录1 工程实例概况12 施工测量方案设计22.1 施工复测22.2 路基施工控制点加密测量22.3 桥梁施工控制测量22.4 隧道施工控制测量32.5 确保施工测量质量的具体措施33 施工测量43.1 施工复测的实施43.2 路基施工控制点的加密53.3 桥梁施工控制测量的实施53.3.1 平面控制测量53.3.2 高程控制测量63.4 隧道的施工控制测量的实施73.4.1 隧道洞外控制测量73.4.2 隧道洞内控制测量73.4.3 隧道断面测量83.5 施工放样测量83.6 数据处理及平差计算84 结语8参考文献9致谢91 工程实例概况六律邕江特大桥是泉州至南宁高速公路南荣至南宁东段收费站改扩建控制工程之一。

整座桥长497米,宽20.75米。

主桥为跨度265米的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

该桥于2018年7月开工建设,总投资约1.9亿元。

特大桥下部结构施工已进入最后冲刺施工阶段。

目前,主要施工是顶梁和顶座。

整个工程将近一半已经完成,下一步将是钢管拱吊装和桥面附属工程。

目前,邕江特大桥总体施工进度接近一半,计划工期为2020年7月。

图1 邕江特大桥K202-K203段邕江特工程桥梁起点桩号为K202+545.5,终点桩号为K203+488.00。

桥梁全长497m,最大桥高98m,主桥最大墩高82m,主桥上部结构为(105+200+10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由单箱单室箱段组成。

平面控制测量实施方案

平面控制测量实施方案

平面控制测量实施方案引言:平面控制测量是现代工程测量中的重要部分,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建筑工程、交通工程等领域。

平面控制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准确、稳定的坐标系,用于后续的测量工作。

本文将介绍平面控制测量的实施方案,包括测量前的准备工作、测量方法和仪器的选择、数据处理与分析等内容。

一、测量前的准备工作1. 确定测量目标:在进行平面控制测量之前,需要明确测量的目标和要求。

例如,是为了建立一个新的坐标系还是对现有的坐标系进行修正和更新。

2. 确定控制点的位置:根据测量目标,确定需要建立的控制点的位置。

控制点的选择应考虑其在测区内的分布均匀性、可观测性和稳定性等因素。

3. 制定测量方案:根据控制点的位置和测量目标,制定详细的测量方案。

包括测量方法、测量仪器的选择、测量顺序等。

二、测量方法和仪器的选择1. 传统测量方法:传统的平面控制测量方法主要包括全站仪测量法、经纬仪测量法和水准测量法等。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2.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GPS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使用GPS接收机接收卫星信号,可以实现高精度的位置测量。

3. 地理信息系统(GIS)测量:GIS技术可以将平面控制测量的结果与地理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规划提供支持。

三、测量实施与数据处理1. 测量实施:按照制定的测量方案,进行测量实施工作。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仪器的校准和操作规范,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数据处理与分析:在测量完成后,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这包括数据的平差处理、误差分析、精度评定等。

3. 建立平面控制网络:根据测量结果,建立平面控制网络。

平面控制网络应满足一定的精度要求,并能够满足后续测量工作的需要。

四、质量控制与验证1. 质量控制:在整个测量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工作。

包括对仪器的定期校准和维护、对测量数据的质量评估等。

2. 验证:对建立的平面控制网络进行验证,验证的方法可以是通过其他测量手段对控制点进行重测,比较两组测量结果的差异。

GPS导线点、水准点复测方案

GPS导线点、水准点复测方案

遂宁至广安高速公路建设项目SG2合同段导线点、水准点复测方案一、工程概况遂广(遂宁——广安)高速公路工程第SG2合同段工程,设计起点k69+000,设计终点k97+785.898,标段全长28.701km,本标段道路工程主要工程量:土石方数量:土方94.8948万m3;石方303.1682万m3。

防护及排水工程:防护79676 m3;排水43886 m3本标段包含大桥16座,共计3246米;中桥13座,共计1031.9米。

涵洞46道。

本标段包含互通式立体交叉3处;分离式立体交叉17处,通道12处;人行天桥9处。

根据控制点交桩情况,平面控制系统采用北京54高斯正形投影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06°07′,投影高程为300米),水准高的高程基准为1985基准。

二、测量仪器及测设人员本次复测配备测量工程师2名,从事测量专业工作经验均为5年以上,测量员4名,从事测量专业工作为3年以上,技工6名,共计12人。

(1)仪器名称及型号(2)测量人员组织三、复测方案本合同段内共有设计院提供的一级控制点共26个,经我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研究讨论针对现场地形及导线点的分布情况,研究讨论决定主线控制点采用GPS相对静态定位模式进行复测、增设控制点。

GPS控制网等级为一级,采用中海达V8 GSNN双频GPS接收机四台同步观测,GPS网形采用边连式,每站观测2个时段,每时段观测时间为60至70分钟不等。

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不少于6颗,每条基线有效观测时间不少于45分钟,单点定位时间大于1小时,接收机采样间隔设置为5S,卫星高度角设置为10°。

观测过程中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值小于6。

作业时天线严格置平对中,对中误差小于1mm。

互通式立交连接线控制点采用RTK固定解平滑20次的平均值与设计值进行复测对比。

高程测量采用自动安平水准仪两台,两个线路并行,同时前进测量。

塔尺采用3m黑红双面木制塔尺,气泡已经校核。

土方工程测量方案

土方工程测量方案

土方工程测量方案(一)、测量准备工作1、测量仪器配备南方S82TRTK测量系统1台、水准仪18台、50米钢尺12把。

2、测量仪器在进场前必须经过检测部门检验后方可使用。

3、在项目负责人的领导下,认真审核设计图纸。

4、项目部测量组在与甲方、勘测设计单位接桩后,对在本施工范围之内的桩位(包括导线点、水准点等)进行必要的保护,并及时做好导线复测、导线点的加密,水准点的复测和加密等测量工作。

(二)、施工测量技术要求1、对业主提供的控制点进行复核测量,符合精度要求后再进行工程的施工测量。

2、场区控制网按相当于二级导线精度布设平面控制网。

如采用原有控制网作为场区控制网时,要先复测检查,符合精度要求后方能取用。

3、场区内按施工情况需要增设水准点,测量精度按不低于三等水准测量精度进行测量。

(三)、平面掌握测量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度标准《工程测量规范》、招标文件中对测量精度要求,建态度区平面掌握网,目的主要是加密各高级导线点,以满足施工测量的平面掌握的需要。

2、施工前由测量人员利用全站仪对业主、测绘院供给的平面坐标点、高程点进行复测,并对场区内的现况地面标高同一复测。

3、控制网的布设,施工现场控制网采用独立坐标系统,坐标轴采用垂直或平行道路轴线方向,坐标原点选在工地以外的固定点上。

施工测量平面控制网,导线技术指标按一级导线要求执行。

4、土方工程一般应从平面掌握点直接放样。

如平面掌握点间距较长时,在中间适当位置加放支点,加放支点时利用双极坐标串测。

所加支点,每站测角时应采用全圆观测法,内外角各观测两测回,结果取中数,间隔在同一站上观测四次取平均数。

5、控制点的选择考虑便于长期保存,即要满足精度要求、分布均匀、方便施工,还要考虑加密控制点的布设,对于重点平面控制点及高程控制点采用浇筑混凝土墩进行加固保护,并设立警示牌。

控制点每月进行一次复测,遇有特殊天气,过后加测一次,检查控制点的变化情况,如有异常及时予以调整或平差。

加密控制点和临时转点的规范测量及注意事项(讨论稿)郭波

加密控制点和临时转点的规范测量及注意事项(讨论稿)郭波

加密控制点和临时转点的规范测量及注意事项(讨论稿)前言为了保证工程施工测量质量,规范施工现场加密控制点和临时转点的测量,提高转点的可靠性,避免测量放样出现问题,特编制本测量规程。

1 术语(定义)1.1 加密控制点加密控制点是为满足现场施工测量的要求,采用原控制网精度等级或低一等级的测量方法或手段在原控制网的基础上建立的测量控制点,作为工程施工的控制基准。

(加密点是和设计交桩同等要求,是相对永久性的控制点。

对点位稳定性、埋深等须严格要求)。

1.2 临时转点临时转点是指为了某个测量目的,控制点不能直接用于测量放样时,而采用满足测量精度的方法或手段测设的临时设站点,一般情况下只使用一次(临时转点原则上不重复使用)。

2 增加加密控制点和临时转点2.1增加加密控制点a、在工程施工前原工程控制网复测时增加测量控制点;(一般在工程前期或特定阶段会对工程控制网进行加密,加密点设置(点的密度、边长等)会直接影响测量工作的精度、工作效率,以及增加临时转点的数量)。

b、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增加测量控制点;(即在工程控制网复测以后根据现场需求而增加的控制点)。

2.2 临时转点在施工过程中增加的临时使用的测量点;(为了满足现场某个测量放样工作的需要而测设的临时测量点)。

3 加密控制点和临时转点的测量方法3.1 加密控制点的测量方法:a、采用GPS静态测量;b、采用全站仪导线或交会测量;3.2临时转点的测量方法a、采用全站仪支导线、极坐标或交会测量等;b、采用GNSS-RTK测量;(仅适用于路基,地形,横断面等精度要求较低时)4 对加密控制点和临时转点测量的要求4.1 加密控制点要求与原工程控制网同等级或低一级;4.2 临时转点a、必须有多余观测条件;b、必须满足施工部位的精度要求。

5 对加密控制点和临时转点的选点要求5.1加密控制点选点要求a、收集与工程有关的资料和进行现场踏勘,在周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控制网的图上设计。

(收集的资料包括委托方对测绘工作的技术要求、工程的具体特点和性质、测量的技术设计书、须遵循的规范和规程、测区原有的地形图、平面控制网图、水准线路图、点之记、成果表、技术总结等);b、控制点的布设应采用野外踏勘和图上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方案。

地形测量作业技术方案

地形测量作业技术方案

地形测量作业技术方案(一)地形测量工艺流程图(二)地形测量方法及要求一、说明本指导书只适用于工程施工中局部范围内的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

地形测量控制网点是在施工控制网基础上加密得到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应与施工坐标系、高程系统相一致。

远离工区时,也可以采用北京坐标系或独立坐标系统。

比例尺为1:200、1:500、1:1000和1:2000,按正方形或矩形法分幅。

图式符号执行国家最新版本的《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

地形测量由于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成图所使用的仪器和软件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成图都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和用户要求。

本指导书中用字母M表示地形图比例尺分母。

二、图根控制点(包括测站点)的测量1.一般规定1.1图根点是直接供测图使用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可在各等级控制点上采用经纬仪交会法、测距导线法、全站仪坐标法、三角高程、水准测量、GPS等方法测量。

1.2图根点或测站点的精度以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中误差来衡量,其点位中误差不应超过图上±0.1㎜;其高程中误差不应超过测图基本等高距的1/10。

1.3为了节约,图根点可以采用临时地面标志。

1.4图根点的密度因测图使用的仪器不同要求也不同,只要能够保证碎部点的平面高程精度即可。

1.5测站点可以在测图过程中根据需要随时测放。

2.图根点测量(略)三、地形测量测绘内容及取舍地形图应表示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和垣栅、工矿建筑物及其他设施、交通及附属设施、管线及附属设施、水系及附属设施、境界、地貌和土质、植被等各项地物、地貌要素,以及地理名称注记等。

并着重显示与测图用途有关的各项要素。

地物、地貌的各项要素的表示方法和取舍原则,除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地形图图式执行外,还应符合如下有关规定。

1.测量控制点测绘1.1测量控制点是测绘地形图和工程测量施工放样的主要依据,在图上应精确表示。

1.2各等级平面控制点、导线点、图根点、水准点,应以展点或测点位置为符号的几何中心位置,按图式规定符号表示。

桥梁施工测量方案(完整版)

桥梁施工测量方案(完整版)

桥梁施工测量方案测量是桥梁工程非常关键的工作,必须密切配合业主和监理方作好本工程测量工作,根据设计文件,按照规定的精度,将图纸上设计的桥梁墩台位置标定于地面,据此指导施工,确保建成的桥梁在平面位置、高程位置和外形尺寸等均符合设计要求。

一工程概述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济南特大桥,此桥全长 27532.19m,起止里程DK1+908.95~DK29+441.14,中心里程为: DK15+675.1。

全桥墩台身共 846个,桥墩采用圆端型实体桥墩,墩身高度 3.5~17.5m;顶帽托盘采用 C35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支承垫石采用 C40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支承垫石采用 C50钢筋混凝土;承台根据环境作用不同分别采用 C35、C40、C45混凝土;钻孔桩共 6954 根(305215延米),桩径类型为 1.0m,1.25m,1.5m,单根桩长 30m~55m,桩基根据环境作用不同采用 C30、C35、C40混凝土摩擦桩。

中铁十局济青高铁 2标二分部承建济南特大桥 DK13+500~DK27+000(351# 墩~ 770#墩)的桥梁单位工程,施工内容包括基础及下部构造和区间连续梁部分,其中桩基础共 3353根,承台 419个,墩身 419个。

线路在DK11+354.76647~DK14+675.774为左偏曲线,曲线半径 7000m ;在DK18+791.680~DK22+588.693为左偏曲线,曲线半径 8000m;在 DK22 +951.956~DK29+676.349为右偏曲线,曲线半径 8500m。

桥梁在 DK21+124.28 及 DK24+554.08:分别上跨既有 X303县道和潘王路,上部均采用( 32+48+32)m连续梁。

14+519.11:跨莱济高速公路上部采用( 48.5+56+48.5)m连续梁。

二编制依据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 1991);2、《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1991);3、DK13+400~DK27+000段《新建铁路济南至青岛线(济青段) CPI(C级)GPS网坐标成果》;4、DK13+400~DK27+000段《新建铁路济南至青岛线(济青段) CPII(D级)GPS网坐标成果》;5、DK13+400~DK27+000段《新建铁路济南至青岛线(济青段) CPI级 GPS点之记》;6、DK13+400~DK27+000段《新建铁路贵阳至广州线(贺广段) CPII级 GPS 点之记》。

控制测量复测报告

控制测量复测报告

1.设计桩点情况 (2)2 .加密复测技术依据 (3)3 .加密复测工作内容 (3)3.1 加密复测范围 (3)3.2 加密复测精度 (4)4 .加密复测工作的展开 (5)5 .坐标系统 (5)6 .施工控制点加密复测 (5)6.1 加密复测实施 (5)6.2 数据处理 (9)6.2.1 基线解算要求 (10)7 .施工控制点加密复测精度分析 (11)8 .复测结论及成果使用说明 (16)9 .平面补桩成果表 (17)10 .高程复测及加密成果 (18)11 .测量过程的注意事项 (22)附件一,资质证书 (23)附件二:主要人员资格证件 (25)附件三:测量设备检定证书 (25)贵开路线位于贵阳市境内东北部,起于贵阳北站,经长昆线贵阳东站后,途经水田镇、羊昌镇、南江(哨上)乡,终点位于开阳县城附近。

其中:新建铁路贵阳至开阳线铁路工程,贵开铁路第一项目标段包括正线贵阳东站长沙端( DK0+000 )至磨槽石隧道( DK14+109 )( DK3+700 之前为摆布单行线);联络线为贵阳北( LgDK1+200 )至贵阳东站( LgD2K11+313.9 )。

地处云贵高原东侧斜坡上,属高原岩溶地貌,主要山峰、河谷走向与大的地质构造线一致,呈南北向展布。

宽坦的背斜形成山岭,向斜狭窄形成河谷,为典型的隔槽式褶皱山区。

岩溶地貌在路线占领主导地位,以溶蚀峰丛沟谷为主,次为溶丘洼地及构造剥蚀中低山区。

海拔高程在 1000 ~ 1400m 间,普通相对高差 100~200m ;在褶曲翼部,由于碳酸盐岩与碎屑岩相间分布,岩溶地貌呈带状展布,多为低缓的蜂丛谷地,在挨近分水岭、构造影响强烈处形成尤如侵蚀地形普通的深切“V”型峡谷。

按业主和技术方案要求,贵开线施工平面控制网按《铁路工程测量规范》中GPS 四等精度要求建网。

本标段设计院平面控制桩 CPI 桩点 12 个,除 CPI02 被破坏后,其余桩点现场经勘查后情况完好;CPII 桩点 7 个,除 CPII02、CPII01、CPII310 被破坏后,其余桩点经现场勘查情况完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点加密测量方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中国中铁隆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地铁五号第五总承包管理部
控制桩加密测量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国中铁隆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地铁五号
2010年5月15日
主要内容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三、测量仪器及人员组成
1、测量仪器
2、人员组成
四、加密控制点的布置
1、加密控制桩的布置
2、加密控制桩的埋设
五、加密控制点施测技术要求
1、平面控制网测量方法及精度要求
2、高程控制网测量方法及精度要求
六、记录格式及平差方法
1、记录格式
2、平差方法
七、注意事项
八、测量人员上岗证书
九、测量仪器检定证书
大连地铁五号线控制桩加密测量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为大连市轨道交通5号线一期05标,由2站2区间组成,即梭鱼湾~甘井子区间(以下文字简称梭~甘区间)、甘井子站、甘井子站~山花街区间(以下文字简称甘~山区间)、山花街站。

标段总长,起止里程: K14+~K16+。

区间主线长度米停车线:左线明挖顺做+暗挖法(双侧壁导坑法)共。

甘井子站中心里程为
K15+,车站长度。

设计院交桩平面控制点CPⅠ8个,CPⅡ29个;高程控制点共计27个,深埋水准点BM25、BM26计2个,我工区共埋设加密控制桩50个,标石埋设符合《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对CPⅡ的埋设要求,本段最大冻土深度为故加密桩均埋设在冻土线以下
50CM,保证稳定牢固。

二、编制依据
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3、《精密工程控制测量网复测成果书》
4、《兰新第二双线工程测量人员培训讲义》
三、测量仪器及人员组成
1、测量仪器
角度及距离测量采用瑞士产徕卡TCR1201+全站仪及配套的脚架、棱镜、对中器等。

仪器一测回方向中误差1〞,测距标称精度
2mm+1ppm ,该仪器于2010年05月13日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检定合格,可以用于四等导线测量。

高程测量采用天宝DAN03电子水准仪及配套的铟瓦条码尺,该仪器于2009年10月12日经北京金华大地光电仪器校准中心检定合格,可以用于二等水准测量。

测量仪器一览表
2、人员组成
测量人员共有7人组成,其中高级测量工2人,中级测量工5人,技术员1人。

四、加密控制点的布置及埋设
1、加密控制桩的布置
加密控制桩沿线路方向200m ~400m布设一个,距主线距离为50m~100m范围内,点与点之间均可通视,并且均选在地形开阔、远离树木、高压线、便于施工放样和保护的地方。

2、加密控制桩的埋设
按《铁路工程测量规范》中对CPⅡ的要求埋设,为便于长期保存,避免锈蚀,均按要求采用不锈钢桩头,埋设深度均大于1m, 预制标石面规格为15cm×15cm,现场采用C20砼一次浇筑成功,埋石均低于原地面20cm且用方砖围护,顶面加盖水泥板。

见附图:
注: 1--盖; 2--土面; 3--砖; 4--素混凝土; 单位:cm
五、加密控制点施测技术要求
施测前熟悉所有导线点、水准点的位置,掌握所用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熟悉各种测量限差及精度要求,所有测量仪器、设备均应经计量鉴定部门监定合格后才能使用,所有测量人员应听从指挥。

1、平面加密控制网测量方法及精度要求
平面控制网按四等导线精度要求进行加密,采用标称精度不低于2″,测距精度不低于2mm+2ppm的全站仪进行施测,起闭于CP Ⅰ控制点,中间经过CPⅡ点。

角度观测采用方向观测法,每个测回按要求配置度盘起始读数;角度按奇、偶测回分别观测导线的左、右角,取中数计算圆周角闭合差,限差应符合四等导线要求。

距离测量采用向仪器输入气象参数自行改正,往返各观测4测回,读数至毫米,符合限差后取往返平均值。

对中采用徕卡全站仪配套的棱镜和觇牌、光学对中器强制对中,对中误差小于1mm。

所用的气压计、温度计与周围环境一致后再记录数据,角度和距离观测在大气稳定成像清晰的气象条件下进行观测。

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
距离和竖直角观测限差
圆周角闭合差限差
线路控制网(CP Ⅱ)复测限差要求
2、高程加密控制点测量方法及精度要求
高程控制测量按二等水准要求施测,仪器采用天宝Dini03精密电子水准仪及配套的2M 铟瓦条码尺、尺垫。

仪器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应经常检查,确保水准仪的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不超过15〞。

观测时采用往返观测,每一测段均为偶数测站;观测顺序为:
往测:奇数站为后—前—前—后 偶数站为前—后—后—前 返测:奇数站为前—后—后—前
偶数站为后—前—前—后 安置仪器应选在坚硬的地方,避免仪器安置在易受震动的地方;每一测站上仪器与前后视的三个位置应尽量接近一条直线。

为保证前后视距相等,用皮尺丈量前后视的距离,尺垫的重量应不小于,安放尺垫时必须选择坚硬的地方,用脚踩实,以避免尺垫下沉;水准尺借助尺撑整平扶直,确保上下两个气泡居中使水准尺保持垂直。

水准测量观测限差(mm )
二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标准
二等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
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
六、记录格式及平差方法
1、记录格式
导线测量的角度、距离观测数据采用人工记录;水准测量数据采用电子记录格式并配合电子记录观测手薄。

现场记录应准确无误,经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测站的测量工作。

2、平差方法
平面测量外业工作完成后,经计算导线方位角闭合差及导线全长闭合差满足要求后,采用附和导线严密平差要求进行平差计算,计算结果取位至。

高程测量采用电子记录格式,外业工作完成后,先打印出原始记录,经复核满足规范要求后,采用徕卡精密水准仪自带的处理软件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取位至。

七、注意事项
1、仪器架设应稳固,三脚架应踩实,防止仪器下沉。

2、仪器操作过程中,司镜人员应随时注意气泡是否居中。

在太阳光照射下观测,应给仪器打伞,并带上遮阳罩,以免影响观测精度。

3、记录人员记录时必须口述,防止听错、记错;记录须认真填写、严禁涂改;做到数字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

4、一个测站工作结束,应检查仪器气泡是否居中、计算、记录的数据是否超限,均满足测量精度要求后方可搬站。

5、搬运时,应把制动螺旋略微关住,使仪器在搬站过程中不致晃动。

6、各种测量仪器和工具应定期检校,经常做好保养和维护。

7、如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仪器补偿器无法正常工作时,应停止工作。

8、在公路、铁路立交等处进行测量时,应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