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猴不到头的由来教学提纲
鸡犬不宁教案

鸡犬不宁教案教案名称:鸡犬不宁教学目标:1. 了解成语“鸡犬不宁”的来源和含义;2. 学习使用“鸡犬不宁”这个成语表达事件或场景的震动和喧嚣;3. 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并正确使用成语“鸡犬不宁”;2. 学会从多角度去理解和运用所学成语。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成语的魅力。
2. 谈论常见的成语,例如“一马平川”、“井井有条”等。
二、讲解“鸡犬不宁”(10分钟)1. 显示并解释“鸡犬不宁”这个成语的意义和来源。
2.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一个地方鸡犬都不得安宁,会是什么样的场景。
3. 以生动的例子说明该成语的使用场景和意义。
三、分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探讨“鸡犬不宁”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2. 让学生列举或描述鸡犬不宁的场景,并讨论相关的事件和原因。
3.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四、写作训练(20分钟)1. 要求学生以“鸡犬不宁”的场景为基础,展开想象,自由创作一个短文故事。
2. 提醒学生注意使用该成语来描绘喧嚣和动荡的局面。
3. 引导学生注重情节的连贯性、人物的形象刻画以及语言的抒发。
五、展示与分享(10分钟)1. 让学生依次在小组内分享并互相评价彼此的作文。
2. 鼓励学生就语言的生动性、表达的准确性以及创意的独特性进行评价和讨论。
六、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总结“鸡犬不宁”这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2. 指导学生回顾并评价他们在小组讨论和写作中的表现。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成语的学习,探寻更多有趣的成语,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2. 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加入更多的成语,提升语言的丰富性和独特性。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于成语“鸡犬不宁”的意义和用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在小组讨论和写作中积极参与,展示出了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有些学生对于成语的运用仍存在困难,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指导。
十二生肖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提纲

十二生肖的故事教学设计26、十二生肖的故事盐池县长城希望小学周银娟一、教材分析:1、文本主要内容: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说的是动物们按照天神发布的命令,在正月初一清晨到神庙拜年,来得最早的十二名按照先后顺序排列为年号,他们分别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故事生动有趣!2、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浅显,学生只要正确、流利地读出课文,也就大体上了解课文的内容。
因此,本课主要采取个四阶段进行:初读(初读要求要正确,把每个字音读准确,读清楚,做到不丢字)——小组自由朗读、精读(朗读指导)——小组汇报阶段、复述故事、拓展延伸(十二生肖的排序)、结尾(有关十二生肖的成语)。
3、学情分析本课内容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故事通俗易懂,活泼流畅,读起来朗朗上口,符合三年级学生的特点。
由于文体的特点以及三年级学生更倾向于形象思维的特点,学生将文本中意蕴深远的词语转化为具体可感的情景的能力和感悟思想内涵的能力相对薄弱。
因此,本文的教学应以的朗读为主,要指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如:答非所问、老态龙钟。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人物语言的不同语气的变化。
让学生通过读一读,演一演等形式,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故事的内容,并能够用自己的话来讲讲故事。
3、了解十二生肖的排序;大概了解如何用十二生肖来记人的出生年!三、教学要求1、品析课文,朗读课文。
2、了解十二生肖的顺序,大体知道如何用生肖来记人的出生年。
四、重点与难点:重点1、了解十二生肖的排序,大体知道如何用生肖来记人的出生年2、通过一些有关词句、语文、动作等描写品析故事中的老鼠。
猫和大黄牛的不同特点。
3、难点:指导朗读。
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通过昨天的学习,老师想和你们做个游戏,这12个小动物你们能给他们排个顺序!2、(学生排序完成)。
师:看到这个生肖顺序排列图,你有什么样的疑问?(学生质疑)学生:老鼠怎么排在生肖最前头?学生:为什么有的生活中的动物在生肖图上没有?师:大家打开课文。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4 猴王出世人教大纲本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4 猴王出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利用工具书自学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抄出自己喜欢的语句。
过程与方法1.反复阅读,读得通顺、正确。
2.阅读中把自已不懂的地方画下来,思考后与同学交流.3.有条件的阅读原著,注重积累。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文章中语言文字的美。
2.熟读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阅渎原著,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
[重点难点]重点:熟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理解《西游记》语言文字的特点。
[教学课时]一课时。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利用工具书自学课文的生字2。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抄出自己喜欢的语句。
教具准备《西游记》电视剧片段。
教学过程(一)同学们谁读过《西游记》你对《西游记》内容有哪些了解?请你讲给同学听(二)请同学们初读课文要求:利用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边读边思考,把自己不懂得地方画下来,一会儿与同学交流。
(三)请同学们提出不懂的地方学生甲:文中傲来国说是在海外.这个诲外与现在所说海外同一个意思吗?学生乙:《西游记》是神话故事,石猴的出世中有—句话“遂有灵通之意”是什么意思?和神话故事有什么关系?学生丙:石猴称王是因为它敢于到水帘洞探险,众猴“拱伏无违”。
这中间有一句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
”什么意思?过渡语:同学们,我们学习这一课文,主要是围绕课题,弄懂猴王世怎样出世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四)谁说说课文里哪一部分写了“猴王出世”学生甲:从“内育仙胞”到“化作—个石猴”写了猴王出世的内容。
学生乙:我认为应当是从“那座山正当顶上”到“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猴王出世前仙石的样子也是写石猴的,出世后的描写是我们知道为什么叫它石猴。
学生丙:不对!我认为第一小节都是写石猴出世的。
因为花果山是石猴出世的地方,也应当算在猴王出世的部分。
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第一小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学生甲:我认为这一部分主要写石猴出世时,是因为人杰地灵。
歇后语公开课教案【范本模板】

走进歇后语王国五年级汪丽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歇后语,培养学生学习歇后语的兴趣。
2、培养学生运用歇后语进行说话、写作的能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歇后语,培养学生学习歇后语的兴趣。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歇后语进行说话、写作的能力。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搜集生活中常见的歇后语以及四大古典名著中出现的歇后语。
教学内容:一、导入1、今天在课前,咱们先来玩一个小游戏,(ppt展示)“左边不出头,右边不出头.不是不出头,就是不出头。
”请同学们猜一个左右结构的字,赶快“冬天不戴帽”-动动(冻冻)脑筋。
(观察学生思考问题的样子)我刚才看有的学生是“茶壶里煮饺子”-—道(倒)不出,或者是“诸葛亮唱空城计”—没有办法。
有没有同学是“城楼上的哨兵"—高手(守)?2、同学们,你们刚才听老师说的这话,是不是一头雾水?现在老师施展一点魔法,你们就拨开云雾见青天了。
ppt出示刚才我所说的歇后语,让学生连线,引出歇后语.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到歇后语王国,开始歇后语闯关。
(板书课题:歇后语)二、歇后语闯关1、第一关:巧填歇后语,总结歇后语的定义。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思考:观察刚才的歇后语,思考什么叫做歇后语。
出示ppt歇后语起源于唐代,又称“俏皮话”。
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2、第二关:看谁接得对,总结歇后语分类。
刘备借荆州—---—只借不还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请学生思考,你发现这些歇后语有什么特点?(出自名著、有谐音、还有一种就是带有比喻的)3、第三关:看图猜歇后语。
民间红白喜事禁忌民间丧葬禁忌

民间红白喜事禁忌、民间丧葬禁忌民间红白喜事禁忌(1)忌同姓结婚。
(2)忌属相不合婚配.俗有"白马怕青牛龙虎两相斗;鸡猴不到头;狗赶倒坡羊;玉兔不配龙黑猪反猴,鸡狗不斗”等.(3)忌与孕于败月和生于败月的人成婚。
败月:即属相的忌月,尤忌孕于败月者,称"血里败".俗称"正蛇二鼠三羊头,四兔五猴六狗头,七猪八马九牛头,十月鸡架上愁,十一月虎满山游,十二月龙不抬头”。
(4)忌女大于男,称“宁要男大十,不要女大一"。
(5)忌服孝期间结婚.(6)新娘出嫁忌双脚挨±・(7)新娘下车、马、轿时,忌与新娘属相相克的人在场。
一般规律是:"申子辰年鸡蛇牛,乙酉丑年虎马狗,寅午戌年猪猴羊,亥卯未年龙鼠兔。
"(8)忌娶亲的车轿来回走两条路.(9)忌未婚女、婚后无子女及孕妇接亲。
(IO)新房忌寡妇、孕妇、服丧者进入。
(11)新娘首次回娘家,即"回门"时,忌来回走两条路.(12)已婚女忌在娘家过年、生产。
民间丧葬禁忌古人强调事死如事生,对丧事是非常重视的,古有临丧不笑、望枢不歌、适墓不登垄之.邻居有丧事时,舂米时口里不能发出用力的声音,村子里有丧事时,不能在村内巷子里唱歌,还有适墓不歌、哭日不歌、送丧不由径、送葬不忌涂潦、临丧则必有哀色等禁忌.死者的装殓也有各种禁忌,比如口里不能空着,古代有含玉习俗,后代有含饭团的习俗.有的地方忌给死者穿黑色衣服,说会变翊,有的忌穿皮衣,说会变成兽。
死者着棺,脚忌悬空,要踏在棺板上,头却忌顶着棺板,要隔以衣物,入殓时,亲属哀哭的眼泪忌讳滴在尸体上。
出殡忌双日,有的地方忌讳正午出殡.送葬忌讳回头看,忌讳从原路回来.参加葬礼和送葬的人忌讳穿黑白两种颜色以外的衣服.行人忌讳碰上出殡的队伍.亲属服丧的时间,古代有严格礼制,时间长短依亲疏而定.儿子为父亲一般要服丧三年,古代老师当父,所以孔子的学生为孔子也服丧三年.孝子孝女服丧期间的禁忌是很多的,比如忌嫁娶、庆典、重大工程等,这些禁忌遵守的时间当然各地不一样.。
鸡猴不到头是真的吗

鸡猴不到头是真的吗答案:鸡猴不到头不是真的,没有科学依据的。
农村文化源远流长,在农村生活的老百姓,通过农村的生活和事物总结了很多谚语,在农村被传播,其中有很多好的谚语依然广为流传。
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农村对婚姻也有一条谚语叫做"鸡猴不到头"大概意思就是属鸡的与属猴的人不能成婚。
就算成婚,也不会白头到老,婚姻得不到美满。
是婚姻说法中一大忌。
这句话是迷信?还是真有道理而谈呢?一些老人说的理由就是猴子天生性格聪明伶俐、比较滑稽爱耍逗、十分顽皮。
而属鸡的性格偏向好斗、扯高气昂、雄雄气宇、善于狡辩。
两个性格特点比较相似,都是比较刚强,如果遇到事情谁也不让谁,难得到真正的和平共处,别别提婚姻的长久了。
其实这些分析并没有真凭实据,也并没有科学依据,大可当成顺口溜听听罢了。
千万别被所谓的民间谚语给迷惑了。
我有个亲戚是属猴的,在二十几岁的时候,通过相亲认识现在的丈夫,不过在一起可没有那么容易。
他的丈夫是属鸡的,在农村俗语中鸡猴可是婚姻的一大忌。
但亲戚认定了他,她父母百般阻拦,并且让两人不要再联系。
但两个认定了对方,非对方不娶不嫁。
到最后实在没有办法。
才同意了这煤婚事。
现在好几年过去了,两个人生下了一男一女,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感情也恩爱如初恋般甜蜜。
每次提到这件事,他们夫妻总说:谚语不可信,顺其自然才是最好选择。
事实证明:“鸡猴不到头”是婚姻一大忌,是一种错误的说法!感情还是要看两个人的意愿,有人说鸡猴不到头,而有人却说鸡猴住高楼。
信则有,不信则无。
大家对此谚语有何看法和观点,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猴年必备: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教案

猴年必备: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教案猴年即将到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十二生肖的一员,猴子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厚的意义。
在五年级的下册教学中,有一篇名为《猴王出世》的课文,正是与猴有关的内容。
本篇教案为五年级下册的教师们准备,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课文,同时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春节的氛围和中国文化的魅力。
一、前置任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在教学之前提供一些相关的信息和知识。
1、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春节和十二生肖。
2、学习有关猴子的词汇和知识,如:猴子的习性、猴子的科学分类、不同种类猴子的分布地区等。
3、研究一下“猴王”的传说,让学生了解猴子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形象。
二、教材理解1、语言材料教师可以通过整体阅读和逐行解读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语言特点。
可以请学生表演或模仿里面的角色和情节,以加深他们的印象。
2、文化背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中表现的文化特色和文化思想,如猴子的聪明、勇敢和顽皮,和这些特点在中国文化中的体现。
同时,学生也可以思考一下“猴王”的形象和象征意义。
3、口语能力通过阅读课文和讨论,学生可以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例如,可以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对话,并设计一些口语练习,使他们的语言自然流畅,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三、拓展活动1、艺术创作学生可以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猴王”形象,并在画作中表达出自己对猴子的认识和理解。
这样,他们不仅可以锻炼手工能力,还可以用画笔表达自己。
2、文化体验学生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来体验春节的气氛和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春节庙会、学习剪纸、年画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3、思考探究学生可以围绕“猴王”的形象和象征意义,展开讨论和思考。
例如:为什么猴子被赋予如此重要的角色?“猴王”形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方面有关?学生们可以通过展开思考和讨论,加深对猴子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四、总结通过本篇教案的学习,学生不仅对猴子和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还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十二生肖的故事教学提纲

十二生肖的故事教学提纲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十二生肖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人们总是忘记自己出生在哪一年,也算不清自己究竟几岁。
玉皇大帝想了一个办法:记年份太难,记动物的名字就简单多了,找出十二种动物来代表,不就行了?玉皇大帝叫来土地公,让他找来所有动物参加渡河比赛,前十二名到达终点的动物可以成为十二生肖。
比赛那天,一大清晨,公鸡都还没睡醒,牛、猫和老鼠已经来到河边,那时猫和老鼠还是好朋友,他们都不会游泳,就一起爬到牛背上渡河,猫很快就睡着了。
老鼠很想得第一名,就把猫推下水,而牛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一直往前冲,就在快要抵达终点的时候,老鼠很快从牛背上跳下来冲了过去,得到第一名,牛辛苦半天得了第二名,非常生气,从此就一直瞪着大眼睛。
过了一会儿,老虎湿漉漉的来了,他得了第三名。
突然间,天空卷起一阵狂风,去南海主持下雨大典后赶过来的龙从天而降,眼看就要抵达终点,兔子冲了过来,抢先得到第四名。
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鸡猴不到头的由来
鸡猴不到头的由来
作者栗果
在民间男女婚配历来有“鸡猴不到头”的说法。
那么这个说法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山清水秀地沃林茂的地方居住着一只千年的神猴。
这神猴每天吃着林中的鲜果喝着山间的清泉活得自在惬意快快乐乐。
突然有一天不知从哪儿飞来一只雄鸡一眼便看上了这块风水宝地。
一山岂能容得二虎神猴自然是不答应于是两人便从唇枪舌剑很快升级到拳脚相加。
这雄鸡亦非等闲之辈也是千年修炼而成与神猴打了个旗鼓相当直杀得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打了七七四十九天也未分出个高低上下。
这一天鸡、猴正在苦斗远远飘来一朵祥云云端上站立的正是观世音菩萨。
原来观音菩萨由此经过见一鸡一猴正斗得不可开交慈悲心大开断喝一声“还不住手”雄鸡、神猴止住打斗循声望去见是观音菩萨慌忙跪倒。
待菩萨问明原委笑口一开言道“为这等小事尔等就大打出手岂不坏了修行之道”说罢用净水瓶中的柳枝轻轻一挥地上立马便现出一条碧波粼粼的小溪把雄鸡与神猴隔在两岸。
观音菩萨又言道“从今以后你二人以此为界各行其道互不相扰。
” 那雄鸡、神猴果然听话各自在自己的地界潜心修炼终成正果。
又过了很久很久在河的两岸出现了两个村庄。
河东的叫“侯家庄”——相传是神猴的后裔因为“猴”字有个“犬旁儿”观之不雅于是便
去掉“反犬”姓了侯河西的叫“稽家庄”——据说乃雄鸡的后代也是觉得“鸡”多不雅于是便姓了谐音的稽。
但两个庄子的人谁也说不清楚到底是因为啥始终是心存芥蒂互不往来。
青黄交替斗转星移也不知又过了多少年两个庄子的人渐渐有了来往。
话说在侯家庄有个叫侯凤仪的财主侯凤仪有个女儿叫侯君萍年方十八尚待字家中。
这侯君萍虽说不上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却也是生的亭亭玉立娇艳动人。
侯凤仪老两口把这个独生女视为掌上明珠那真是顶在头上怕吓着含在嘴里怕化了。
哪料严霜单打独根草侯凤仪的宝贝女儿不知怎么就得了一种怪病见到好吃的就必须吃到嘴吃不到就又哭又闹。
这还不算每日里床也不愿起即便是起来也是头不梳脸不洗懒散得要命。
侯凤仪见了心中不悦跟老伴说“咱闺女也不这样啊现在怎么变得又馋又懒这样下去如何能行传扬出去怕是连婆家都不好找。
” 侯夫人言道“我看君萍这孩子她不是馋也不是懒怕是得了什么病症。
” 侯凤仪鼻子里“哼”了一声道“你就惯着吧” 可渐渐的侯凤仪也有些慌了神就见侯君萍一日瘦似一日面容憔悴神情颓丧。
这才意识到出了问题连忙找来郎中诊治。
但接连请了几位郎中望闻问切折腾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侯凤仪眼见侯君萍的病越来越重竟已是岌岌可危侯夫人以泪洗面诘问侯凤仪道“你就知道唉声叹气萍儿已是这样你倒是想个法子呀要是萍儿有个三长两短我也不活了” 侯凤仪道“郎中也找了好几个楞看不出是啥病你要我怎么办” 侯夫人哭道“照你这么说就只有等死了
不成” 这时管家在一旁道“老爷夫人我倒有个主意不知当讲不当讲” 侯凤仪忙道“快讲快讲” 管家道“小姐已然这样说句不好听话咱就死马当活马医吧。
有道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您看这样行不咱写张告示就说谁能医好小姐的病就把小姐许配给他或许就能有奇迹出现。
” 侯夫人急忙说“行、行。
管家这事就交给你了快快去办” 还别说在告示贴出的第三天就来了一位。
但管家把来人带进来侯老爷只看了一眼便皱起了眉毛。
怎么原来来者是个20来岁的年轻人两手空空既没带药箱也没有郎中的打扮怎么看也不像是行医治病的郎中。
侯凤仪问道“请问先生在哪儿坐堂行医几年了怎么称呼” 来者一笑道“侯老爷先不要问这些小生治不好小姐的病回答了也无意义治好了小姐的病再说也不迟。
” 侯凤仪道“既如此那就先看病吧。
” 来到小姐房中这位郎中也不号脉只是看了两眼又问了问病情便道“小生已知道了。
” 侯凤仪满腹狐疑“先生只看了一眼便知病情真神了请讲。
” 郎中岂能听不出这弦外之音微微一笑道“小姐腹中有一条馋虫” 此言一出举座皆惊郎中依然不紧不慢地说“这条虫在小姐腹中已有多年。
这虫存活在小姐腹中专吸取小姐吃进的营养。
人没营养怎么能行故此小姐身体虚弱面容憔悴。
” 侯氏夫妇听得心惊胆战侯凤仪疑疑惑惑地问“先生既然识得此病可否能医” 郎中笑道“小生既然识得当然医得。
”于是郎中吩咐道“两天之内不要给小姐吃任何东西然后再烙一张饼越香越好其他的事情由我来做。
” 侯凤仪虽然是将信将疑还是一一照办。
一切准备停当第三天郎中来到小姐房中叫众人切莫出声然后让小姐张大嘴巴再把那张香饼放到小姐的口边告诉小姐道“一会儿将有一条虫从你的口中窜出你千万莫怕待那虫完全出来你立即将嘴闭上便是大功告成。
” 小姐点头。
过了大约一袋烟的功夫只见小姐浑身一颤有一物从小姐的口中窜出扑在香饼上。
郎中见状飞快将它拿住。
这时众人都围将过来郎中指着手中之物道“就是这条虫在小姐的腹中兴风作浪把小姐害成这样。
” 再看那虫长约半尺有余通体通红在郎中的手上不住地扭动。
自此小姐的身体一天天好转又经过一番调理已是恢复如初。
一家人千恩万谢侯凤仪道“先生先前说过治好小姐的病就说出来历现如今小姐的病已然痊愈那么就请先生把您的来历说说吧。
” 郎中笑道“侯老爷实话跟您说吧我既不是什么郎中也不会治病……” 侯凤仪一怔没等郎中说完就抢着说“你不是郎中也不会治病那小姐的病……” 郎中道“我是河西稽家庄的人叫稽凯平时喜好读书涉猎广泛曾经读到过一篇叫《捉馋虫》的故事恰巧看到你家贴出的告示与故事中的情形及其相似于是便大胆前来一试也是机缘还真的就治好了小姐的病还望侯老爷话复前言兑现诺言。
” 侯凤仪闻言犹犹豫豫未置可否。
侯夫人忙道“你只管放心我们说话一定算数。
” 原来稽凯治好了小姐的病俩人经过几天的相处互生爱慕之心侯君萍就把心思告诉了母亲。
尽管侯凤仪有几分不愿意终是拗不过母女俩于是经过一番准备有情人终成眷属。
稽家和侯家婚配开了这个头于是两个村庄渐渐地便有许多的男男女女组成了家庭。
可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凡是稽姓与侯姓结合的夫妇竟然没有一个相亲相爱到白头的多则七、八年少则二、三年准有一个先去。
这其中也包括稽凯和侯君萍。
稽凯和侯君萍婚后十分恩爱小日子甜甜蜜蜜。
不料好日子仅仅过了三年稽凯就在一次灾祸中丧生撇下侯君萍撒手西去。
这一下可炸了锅风言四起说是惹恼了祖先神猴、雄鸡怪罪下来谁再敢稽、侯两姓婚配就降灾于他于是稽侯莫婚配婚配不到头就成了稽、侯两大姓讳莫如深的信条。
再后来传来传去就成了现在的鸡猴不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