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篆书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书法)PPT课件

2021
40
传世的王羲之的字,现存的楷书有 《乐毅注》、《黄庭经》、《东方朔 画赞》等;
行书有《兰亭序》摹本、刻本。
2021
41
神采意蕴:
4、神采意蕴
结合作品的背景知识和文辞内容,通过作者 的笔墨所表现出的风格以及带给我们的感受。
同学们,你现在知 道该如何欣赏书法 作品了吗?
神
章
用
采
法
笔
意
结
特
蕴
2021
12
5、行书——实用灵活的书体
行书: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流畅书体。
下面几个“龙”字,哪个是用行书所写?
楷书
行书
行书
特点:笔画间有明显的连带
2021
草书
——牵丝
13
行书是介于草书与楷体之间的一种 书体。自汉代以来一直风行于世。
2021
14
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就是独特的 书写工具,直接参与和促成了书法家 的艺术创作。
——杜甫 《饮中八仙歌》
2021
54
• 张旭书法得于“二王”而又能独创。狂 草是其在书法上的创新。 其狂草流走快速,连字连笔,一派 飞动,“迅疾骇人”,把悲欢情感痛快 淋漓地倾注在笔墨之间。
2021
55
挫《
使肚
转痛
,帖
刚》
柔是
变张
化旭
,书
神法
采代
奕表
奕作
。,
其
字
用
笔
2021
顿56
2021
57
怀素的狂草,用笔圆劲
2021
15
中国书法是一门抽象艺术,它的抽象具有 高度的概括性。它是一个从形到线,从具 体到抽象的过程,创造和培育了比较纯粹 的线的结构和形势美。
中国书法各类字体介绍

中国书法各种字体介绍我国书法历史悠久,大体可分为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章、今草)等五种。
篆书(1)介绍中国先秦伏羲氏时期,就产生了文字。
考古学家论证是在龟甲、兽骨上刻画的甲骨文。
因其是用以占卜、预测吉凶祸福,故称"卜辞"。
但其已具备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要素:用笔、结构、章法等。
殷周时期,铸刻在钟鼎彝器上的铭文即金文又称"钟鼎文"广泛流行。
秦始皇大统后,统称为"小篆",也称"秦篆",所谓篆书,其实就是掾书,就是官书。
是一种规范化的官方文书通用字体。
据文献记载。
秦以前汉字书体并无专门名称。
而小篆是由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逐渐演变而成的。
由于是官书。
小篆只适合于隆重的场合。
如记功刻石。
叔量诏版。
兵虎符之类。
标谁篆书体的体式是排列整齐。
行笔圆转。
线条匀净而长。
呈现出庄严美丽的风格。
与甲骨文、金文相比,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字形修长。
而且紧画向下引伸。
构成上密下疏的视觉错感。
这与自上而下的章法布局也有关系。
线条匀称无论点画长短。
笔画均呈粗细划一的状态。
这种在力度。
速度都很匀平的运笔。
给人以纯净简约的美感这两种特征。
加之字体结构的趋简约固定的倾向。
小篆书体的章法布局更能形成纵横成行的序性。
秦篆有圆笔方笔之别。
圆笔以秦刻石为代表。
方笔以秦诏版权量为代表。
为秦篆之俗体。
汉魏之际是秦篆的强弩之末。
除用于碑铭篆额和器物款识之外。
难得有独立的篆书。
唐篆。
因李阳冰出而复苏。
仁秦篆的浑厚宏伟之气已荡然无存。
宋代金石之学和元朝的复古书风。
使用权篆书得以起微潮。
以篆书著称者不乏其人但乏超越之力。
明代承元之风。
步趋持平。
清朝篆书百花斗艳。
进入了推唐超秦的大繁荣阶段。
A、大篆先有大篆后有小篆。
早在六十多年前,陶器上刻划的符号和描绘物象的图画就具有文字的雏型,随后在漫长的发展中,产生的象形(图画)文字。
三千年前的殷商时代,在龟甲兽骨上刻划的文字,即"甲骨文",书法细劲挺直,笔画无顿挫轻重。
谈篆书写法

关键 词 : 围画 功能 炕
现 代 壁 画 启 示
艺术形 式 题材
存在 于 广 大北 方 地 区农 家 的炕 围 画是 一种 结 合壁 画 、 筑 彩绘 、 画 的 建 年 艺术形 式 , 有着浓郁 的地 方特 色和鲜 明
重要 的。过 去人学 书法 的资料 仅有拓本 、 拓片 , 代价过 高 , 颇难
如 愿 。譬 如 古 人 无 碑 帖 , 见到 友 朋 中有 好 碑 帖 , 千 方 百 计 地 借 就
来双钩 , 作临摹参 考。康 有为说 : 学书 的人 要有 千种碑 帖。 存 “ ” 乍听到这句话 , 真使人 畏难 而退 了。现在社会科 学技 术进 步 了, 近百年来 , 印刷术继 石 印、 罗版 印刷 、 印等 , 珂 影 又发 明 了缩 印、 复 印等新技术 , 去不 曾多见的宋 、 明代 的拓本 碑帖 , 过 元、 近年 都
沉 雄 、 扬 顿 挫 、 宕风 生 , 运 笔 上 下 工 夫 , 久才 能 心领 神 会 。 抑 跌 在 积
种 民间 室 内的装 饰壁 画。人 们先 以
学书法不是件 容易 的事。下 多大 工夫 , 就有 多大 收获 ; 心领神 会 到什 么境界 , 能有什 么程度 的造 诣。学书 法 , 就 既要专心致 志 ,
要想 学写篆书 , 首先要研 究文字学 , 即小学 。汉代 许慎著 的
《 说文解 字》 以及毕 生致 力于小学研 究的段 玉裁所著 的《 氏说 , 段
文解 字注》 书 , 供研 究小学 的基 本专 著。研 究小 学, 一 是 不但 是 研究 文字学的基本常识 , 也为 写篆书打下一定 的基础 , 既发 挥毛 笔 自由挥运所 产生 的“ 翰逸神 飞” 之妙 , 解决写篆 书的谬误 , 亦能 理清 大小 篆不 伦不 类 的乱 杂。研 究篆 书要 分清 龟 甲、 鼎、 钟 大 篆、 小篆等篆体 。过 去人写篆书 , 只有大篆 ( 即钟 鼎, 亦名籀 篆) 、 小篆 ( 并六 国后 , 秦 由李斯 等人统 一规 范创 作 出来 的 , 后来统称
书法常识100条

书法常识100条(总13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一、书体类1、什么是甲骨文甲骨文是指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2、什么是金文金文是指殷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3、金文的代表作品有哪些西周金文比较盛行,主要有《毛公鼎》《散氏盘》等。
4、什么是石鼓文石鼓文是刻在十个鼓形石碣上的文字,又称“猎碣文”。
5、什么是大篆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前的所有文字统称为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钟鼎文)、籀文、古文等。
6.什么是小篆小篆是与大篆相对而言的。
秦丞相李斯修订、整理的秦篆称为小篆。
7.秦代小篆的代表作品有哪些《泰山刻石》《会稽刻石》等。
据传多为李斯所书,书风严谨匀称、端庄秀美。
8、什么是瓦当文瓦当文是秦汉时期瓦当上所刻的文字。
内容多为吉语。
9、隶书是怎样产生的隶书是在草篆的长期书写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10、什么是汉隶汉隶指汉代的隶书,尤以东汉的隶书最有特色。
后世把东汉时期的隶书称为“汉隶”。
11、汉隶的代表作品有哪些《张迁碑》《乙瑛碑》《曹全碑》等。
12、什么是章草章草是西汉中晚期形成,并逐渐成熟,至东汉蔚然成风的一种草书,是隶书快写的结果。
传世章草著名作品有皇象及史游的《急就章》、陆机的《平复帖》、索靖的《月仪帖》等。
13、什么是今草今草又称“小草”,是草书中一种流行最广的字体。
今草成熟于东晋时期。
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继承并发展了张芝始创的草书,风格面貌为之新。
为了和章草相区别,人们把它称为今草。
14、什么是大草大草又称“狂草”,是草书的一种。
唐朝张旭、怀素两位书家在晋代今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比今草更放纵的草书。
15、什么是楷书楷书又称正书、正楷、真书。
最早的楷书书法家是钟繇,最古老的楷书是钟繇写的《宣示表》《荐季直表》。
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的楷书在钟繇楷书的基础上又有发展,显得更为美观。
楷书可分为晋楷、魏楷和唐楷三种。
16、什么是北魏石刻北魏石刻是北魏碑版及北魏前后书风相近的魏碑石刻书法的总称,包括墓志、造像、碑碣及摩崖石刻等。
书法艺术

甲骨文
甲骨文 殷商甲骨文(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 甲骨文发现于一八九九 年(清光绪二十五年)。是殷商时期刻写在龟骨,兽骨,人 骨上记载占卜, 祭祀等活动的文字,是经过巫史加工过的古汉字。严格地讲,只 有到 了甲骨文,才称得上是书法。因为甲骨文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三个基 本要素: 用笔,结字,章法。而此前的图画符号并不全有这三种要素。 殷商甲骨文
5:楷书
以魏楷为代表,北朝书法的勃兴是楷书兴旺的标志。楷书鼎盛期 在唐,书家辈出,风格多样,蔚为大观,以“唐楷”称之。
6:草书
汉末,相传张芝脱去“章草”中蕴有隶书波磔的笔画和字字不相 联缀的形迹,成为编旁相互假借,笔画连绵便捷的“今草”,即后世 所称的草书。
7:行书
相传为汉末刘德升所创。行书一般在楷书形体的基础上,作流畅 便捷的书写,既不象草书纵放难辨,又较楷书生动简便,是社会上广 泛使用的手写书体。书写行书湏行笔而不停,著纸而不刻,轻转而重 按,如水流云行,无少间断,永存乎生意也。南宋姜夔认为行书“以 笔老为贵,少有误失,亦可晖映。所贵浓纤间出,血脉相连,筋骨老 健,风神洒落,姿态俱全。
大篆
书体为古籀文,颇 有甲骨文和钟鼎文的风 格,它是秦代以前各诸 侯国铸币的代表作。同 时也代表了当时书法的 最高水平。
战国实际晋国和燕 国一带的货币
小篆
自秦至南北朝长达800年时间内,钱文基本上都是小篆。这 期间钱文书法精品要算东汉时王莽摄政后铸造的钱币。王莽在钱 币铸造上崇尚古法,按秦以前古钱形状造出10余种悬针书体的钱 币。
“半两” 钱 标准的小篆
为其铸造的货币,其字体竖笔露锋,如垂直的悬针而得 名。书体纤细优美、潇洒飘逸,无论是文字艺术还是铸造水 平,都是历史上的一流水准,因而倍受人们喜爱。
《书法艺术--篆书常识》.

篆书创作示范
储云,1948年生于江苏宜兴。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 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国画院及南京博物院特聘书 画家、无锡市国画院副院长、宜兴市文联专职副主席。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1.网页下载小篆字帖1页,选临4K毛边纸1张,体会篆 书用笔、结体特点;
2.按常规临摹作业4K毛边纸4张。 要求:(1)先读后临; (2)体会笔法: (3)注意笔画造型。
(三) 学篆: 要写好篆书,最好从小篆入手。学写 时,一定要把上述篆书的特点写出来。
篆书临摹示范
李刚田临《秦石鼓文》
李刚田,男,汉族,1946年3月 生,河南洛阳人。号司工,室名 宽斋、石鱼斋。中国当代著名书 法家、篆刻家。现任中国书法家 协会理事,中国书协篆刻委员会 副主任,西泠印社副社长,《中 国书法》杂志主编,河南书法家 协会名誉主席。
籀文
周宣王时,太史籀作《大篆》十五篇,因其 为籀所作,故世称“籀文”。其中以周宣王时所 作石鼓文最为著名。
六国文字
• 春秋战国时通行于楚、齐、燕、赵、魏、韩六 国的文字。
小篆
秦统一中国后,由于与其他六国,书不同文,写法各异,亦亟待 统一。于是,丞相李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 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就大篆省改、简化而成。就是小篆。 小篆一方面保留了大篆字体结构和象形文字的基本特点;另一方面则 对字体的结构进行了规范:
篆书常秦 朝及秦朝以前 汉字的书写体 的总称。包括 大篆和小篆。 大篆烦琐难识, 小篆较为普及。
小篆
大篆
大篆和小篆
• 大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 广义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春
秋战国时通行于楚、齐、燕、赵、魏、 韩六国的文字。 • 狭义大篆指籀文。
简述篆书的特点

简述篆书的特点卫文明木有本,水有源,本立而道生,源远而流长。
以书写文字作为一门艺术并屹立于世界艺坛者,唯有祖国的书法艺术。
汉文字从殷商王朝的甲骨文字问世以来,已经历了三千余年的历史,孳乳演化,不断发展,派生出各种书体,记录着祖国光辉的历史文明。
书法中篆、隶、章、行、草、真(正)各种书体,皆有篆法孳乳演化,故形貌虽殊,而血缘实一。
因此了解祖国的书法艺术必须了解篆书。
篆书是汉字古代书体之一,广义包括隶书以前的所有书体以及延属,如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六国古文、小篆、缪篆、叠篆等等;狭义主要指‘大篆’和‘小篆’。
篆书变体,极为繁杂。
古人认为篆书为苍颉所造,但不可信。
周宣王太史籀著《史籀篇》,汉人名为‘大篆’,其后列国分治,诸侯力政,文字异形,至秦相李斯乃同一之,汉人称‘小篆’,近人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辨证的发展》认为:‚篆者掾也,掾者官也。
汉代官制,大抵沿袭秦制,内官有佐治之吏曰掾属,外官有诸曹掾吏,都是职司文书的下吏。
故所谓篆书,其实就是掾书,就是官书‛。
篆书字划圆转,结构依六书之义,故唐孙过庭谓:‚篆尚婉而通‛。
大篆是汉字古代体之一。
其名始见于汉代著作,一般认为与‘小篆’对称。
广义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和书体,包括甲骨文、钟鼎文、籀文和六国文字等;狭义专指周宣王太史籀厘定的文字,即‘籀文’。
‘大篆’的代表作品,有《石鼓文》和《秦公簋》铭文等。
余以为,金文应属大篆主要部分。
金文是在商周青铜器上刻铸的文字,又称钟鼎文、铭文。
早在商朝晚期,青铜器上已有铭文,字数较少,用来表明该青铜器的用途、主人、制作人。
当时,金文的字形因去甲骨文不远,故字形近似。
金文盛行于西周。
西周时,许多青铜器均有铭文,并且有多达497字的大篇长文。
西周后期,金文字形渐趋规整,东周青铜器也有许多铭文,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周代金文,从总的情况看,它比商代甲骨文进一步稳定、规范、简化和符号化了;若与以后的小篆比,则结构仍未定型,部分字的笔画增减、偏旁部首的安排仍有某种随意性。
初中语文书法常识

初中语文学科书法常识
1.篆:秦代的李斯(中国书法鼻祖、小篆第一人)
《峄山刻石》
《熹平石经》
《曹全碑》
布局气势磅礴,大开大合,狂而不怪,奔放纵逸。
笔画连绵不断,运笔遒劲,圆头逆入,功力浑厚。
行笔出神入化,笔断意连。
字体方中有圆,提按使转,虚实相间。
结字隽永,章法严谨,行间布局,疏密呼应,错落有致,刚柔相济,浑然一体。
《古诗四帖》(选帖)
《千字文》(选帖)2019.6(1)B
《冠军帖》(选帖)
《书谱》(选帖)
柳公权(柳体)、(唐)虞世南(唐)褚遂良(褚体)、(元)赵孟頫(赵体)
《九成宫醴泉铭》(选帖
《多宝塔碑》(选帖)
《玄秘塔碑》(选帖)
《孔子庙堂碑》(选帖)
《雁塔圣教序》(选帖)
《汲黯传》(选帖)
《兰亭集序》(选帖)
《中秋帖》(选帖)
《寒食帖》(选帖)
长于行书、草书。
每个字大都长横长竖、大撇大捺,但每个字的中宫似乎都有一
个圆心,其他笔画从圆心放射出来;横画倾斜不平,竖画虬曲不平,写三点水偏旁时,最下
《松风阁诗帖》(选帖)
书法鉴赏常用词语整理
位同学收集的四幅西安碑林书法图片。
对这四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