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日本明治维新》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日本明治维新》ppt优秀课件

(部编)《日本明治维新》ppt优秀课件

物产之多寡,虽依赖于人民致力工业与否,但寻其根源,又无不依赖政府官员诱导奖励之力。
参照法国模式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
日本天皇睦仁的年号 问题3:明治维新中“开发国民多数之智德良能”的举措是什么?有何作用?
1893—1897年其日均开动纱锭由2.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物产之多寡,虽依赖于人民致力工业与否,但寻其根源,又无不依赖政府官员诱导奖励之力。
问题7:这些数据说明改革给日本带来了什么影响?
维新
改革
明治维新:指日本明治政府向西方学习,使日
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明治维新
《五条誓文》 广兴会议; 上下一心;
公卿与武家同心; 破历来之陋习; 求知识于世界;
——摘编自(美)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
1881—1893年日本的工厂由1100个增至3340个,
美国率先入侵日本,西方列强接踵而至,幕府统治动摇。
经济上:地税改革、 殖产兴业
殖产兴业 至1910年日本已建铁路8600多公里,对外贸易增长了几十倍。
1913年其钢铁产量分别达到25. 美国率先入侵日本,西方列强接踵而至,幕府统治动摇。
也开始模仿西方的生活方式。公历取代了农 Nhomakorabea,元旦取代了春
节;天皇带头吃起了牛肉,官员们穿上了燕尾服; 理发馆的
生意开始忙碌起来,男人们剪掉发髻,修剪成西式短发。有一
首打油诗这样形容:“敲敲短发蓬松的天灵盖,文明开化的声
音就响起来”
——《大国崛起 》解说词
问题3:明治维新中“开发国民多数之智德良能”的举措是什么? 有何作用? 问题4:日本明治维新中是如何让“文明开化的声音就响起来”?

《日本明治维新》PPT课件

《日本明治维新》PPT课件
1、根本目的:富国强兵,实现民族振兴, 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 2、直接目的:摆脱外来压迫,发展资本主义
明治维新的开始:----《五条誓文》
• 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 上下一心,大展经纶; • 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 人心不倦; • 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 • 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明治维新时期学校教学情景
天皇 万岁万岁 万万岁
明治时期, 日本确立了 “和魂洋才” 的教育原则, 既要培养学生 具有日本旧的 忠君爱国思想, 同时又要掌握 西方先进的科 学技术知识。
东 京 的 鹿 鸣 馆
你能根据明治宪法,制作一幅近 代日本天皇政体示意图吗?
天皇
协 助 天 皇 总揽统治权 行使立法权 掌握军队统帅权 服 务 于 天 皇
影响: P121:积极;局限 实质: 仍是专制主义统治
大凡国之富强系于人民之贫富,而 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物 产之多寡,虽依赖于人民致力于工业 与否,但寻其根源,又无不依赖政府 官员诱导奖励之力。 ——大久保利通
殖产兴业的具体内容就
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各种 政策为杠杆,用国库资金来加速 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并且以国 营军工企业为主导,按照西方的 样板,大力扶持日本资本主义的 成长。
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相同 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要求; 背景 都面临着统治危机而被迫进行改革。 方式 都由统治者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结果 影响 a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b都有大量封建残余势力 C都在改革后对外侵略扩张 D都是本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由封 建社会逐步过渡到资本主义
(2)请说明另外两种观点的可以理解之处。
对外侵略的道路,给亚洲国家带来灾难。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课件(15张PPT).ppt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课件(15张PPT).ppt

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内忧 外患
德川幕府推行闭关锁国政 激化
社会矛盾
导 致
策,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导致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入侵
民族矛盾
加 剧
危 机
内忧外患的日本面临着沦为西方殖民地的危险 一些中下级武士中的革新势力和出身豪农豪商的志士, 在尊王攘夷的口号下 ,展开了要求改革幕政 、抵御外侮的 斗争,并在人民群众推动下,发展为武装倒幕。
核心内容
社会生活上:
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
文化和生活方式。
影响最深远
性质:明治维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5、明治维新▪影响
①积极影响 史料实证
明治维新成为日本 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日本迅速走上了发 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实现了“富国强 兵”,开始跻身于 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日本明治维新
学习目 标
01 1.知道日本明治维新的 背景
02 2.掌握日本明治维新的 性质、基本内容
03 3.理解明治维新的历史 意义及局限性
4.比较日本明治维新、
04 洋务运动、俄国农奴制 改革,简单说出三者的 异同点
学习内容
镰仓幕府
源赖朝
德川家康
1147~1199.1.13
1543.1.31~1616.6.1
国家
时间
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
日 18681873
32.2%
英 18511873
3.3%
美 1861-
5%
1873
德 18611873
3.8%
5、明治维新▪影响 ②消极影响
日本的改革保留了大量旧制 度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它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 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日本明治维新PPT课件

日本明治维新PPT课件
思考:这些条款说明了什么问题?
【重难点分析】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方法】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要四看:
⑴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或趋势; ⑵看当时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 ⑶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正确; ⑷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此外,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改革还要看国际环境 等因素的影响。
历史潮流 19C中,日本资义有了相当的发展
---明治政府1873年颁布的条例 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 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 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 业。
---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
2、社会矛盾激化
进入19世纪以后,社会各阶 层对幕府统治强烈不满,社会动 荡不安,尤其是下级武士,迫切 希望改变现状。他们后来成为明 治维新的领导者。
大盐平八 郎领导了1837 年起义。
1866年, 大阪发生“米 骚动”。
3、外来侵略——黑船来航 封闭环境下的日本
沿着农业社会的轨道发 展,而此时经过工业革 命的欧美列强不断向东 扩张,渐渐迫近日本。
局限: 封建残余(如天皇制,地主土地所有制) 军国主义——侵略扩张
1868年4月6日,明治天皇在《御笔 信》中郑重宣布:“经营天下,安抚汝等 亿兆,欲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
日本从1890年就拿出60%的国家财 政,建立和发展近代化的海陆军。
1892年明治天皇又决定每年从宫廷经 费中拨出30万日元,再从百官的薪金中抽出 十分之一,补充造船费用。
【重难点分析】 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对日本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1)日本沦为半殖民地国家,民族危机加深
2)激化了日本社会的矛盾,进一步动摇了 幕府统治。
3)冲击了旧体制,客观上推动了日本社会 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

(部编)《日本明治维新》ppt优秀课件

(部编)《日本明治维新》ppt优秀课件

CHAPTER 02
明治维新前日本社会背景
幕府统治末期社会状况
幕府统治力衰弱
地方大名势力崛起,幕府权威受到挑 战。
经济萧条
农业生产停滞,商业贸易萎缩,国家 财政困难。
社会动荡不安
农民起义、市民暴动频繁,社会秩序 混乱。
西方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西方列强入侵
美国、英国、法国等西方列强强迫日 本签订不平等条约,开放通商口岸, 割让领土。
CHAPTER 05
明治维新后日本历史发展轨迹
甲午战争与日俄战争
甲午战争
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1894年爆发了甲午战争,日本战胜 封建帝制下的清王朝,并与之签订了《马关条约》,迫使清政府承认朝鲜半岛的 独立,并割让台湾岛及澎湖列岛等附属岛屿给日本。
日俄战争
日本在日俄战争中战胜了当时不可一世的沙皇俄国,通过战争手段夺取了东北亚 地区的政治和军事主导权,并取得了在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地区的优势地位。这 场战争是远东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部编)《日本明治维新 》ppt优秀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明治维新前日本社会背景 • 明治维新过程及主要措施 • 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影响 • 明治维新后日本历史发展轨迹 • 结论与启示
CHAPTER 01
引言
课件背景与目的
背景
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史上的重要 事件,对日本及世界历史产生了 深远影响。
战后复兴与现代化进程
战后复兴
战后初期,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恢复经济和社会秩序。这些措施包括实行土地改革、解散财 阀、进行民主化改革等,为日本的复兴奠定了基础。
现代化进程
在战后复兴的基础上,日本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政府大力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推动工业化和城市 化的发展。同时,日本还注重教育和科技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日本的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 支持。

《日本明治维新》PPT教学课件

《日本明治维新》PPT教学课件

天皇模仿西方采用君主立 宪制政体,把当时的日本领 土分成了3府72县,采用中央 集权制的方式来统一权力。
三府七十二县
消灭了封建割据,巩固 了天皇统治。
日本海军舰队
川崎造船厂
铁路投入使用
明治政府颁发的地契 日本缫丝厂
技术成熟的女工在工厂做工
“殖产兴业”政策的具体内 容:就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 量,以各种政策为杠杆,用 国库资金来加速资本原始积 累过程,并且以国营军工企 业为主导,按照西方的样板, 大力扶植日本资本主义的成 长。
——陈利今《日本明治维新为什么会成功?》
积极影响:①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②日本迅速走上了 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材料一:1889年,明治政府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宪法规定:天皇 神圣不可侵犯;天皇作为国家元首,总揽一切大权,政府只对天皇负责。
材料二:新式军队称为“皇军”,向军人灌输忠于天皇的封建思想。1878 年颁布的“军人训诫”中,要求军人把天皇当作“神”来崇拜,并且以 “武士道”精神作为军人的行为准则。
在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一个国家像那 个时期的日本发展的那么迅速。
—— 【英】H.G.韦尔斯
材料:据统计,1881—1893年日本的工厂由1100个增至3340个,1894— 1898年其各类公司由2900家增至7000多家,1883—1897年其日平均纱锭 由2.87万支增至76.83万支,……这样,就使日本由原来的一个贫穷落后 的封建国家,一变而为富强文明的资本主义国家了。
民族特点
善于学习和吸收消化外来文化来自要 人物 性质 方式 结果原因
明治维新 明治天皇
戊戌变法 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
都是资产阶级改革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_日本明治维新_完美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_日本明治维新_完美课件
有人说:“日本近百年来奇迹般的成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近毁灭性的失败,都同时孕育在明治维新中”。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名 称 大化改新 明治维新 德川庆喜率领着幕府军对天皇军展开了对决,德川庆喜败走江户。
选派留学生到英、美、法、德等先进国家留学。 到了明治时代中、后期,军事预算急剧增加,约占政府经费的30%~45%,实行军国主义,要求军人忠于天皇,宣扬武士道精神。
主要措施
④社会生活方面: 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 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文明开化是明治政府 在19世纪70-80年代 推行的学习西方资本 主义国家的教育、文 化科学、生活方式等, 借以改造日本封建文 化,建立资本主义精 神文明的文化运动。
主要措施
资幕本府主 与义美发国展签水订平了较《高日,美封神建奈统川治条相约对这》薄是弱 位于日本长野县松本市一所小学校,建于1876年,是一所新式 德明川治庆 政喜府率还领采着取幕一府系军列对具天体皇措军施学展,开如校了改对历。决法明,、德易治川服时庆、喜剪期败发,走等江,确户改。变立中了世纪“的和风俗魂习惯洋,才倡导”西的方人教的生育活原方式则。,既要培养学生具有 俄国是亚历山大二世为了防止人日民革本命,旧维护的自忠己的君统治爱,迫国不得思已想而进,行同的 时又要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
主要措施
②军事上: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建立新式军队,称皇军。 改革军队编制。并于1872 年颁布征兵令,凡年龄达 20岁以上的成年男子一律 须服兵役。发展国营军火 工业;到了明治时代中、 后期,军事预算急剧增加, 约占政府经费的30%~ 45%,实行军国主义,要 求军人忠于天皇,宣扬武 士道精神。
年代 1801-1810 1811-1820 1821-1830 1831-1840 1841-1850 1851-1860 1861-1867

日本明治维新PPT课件

日本明治维新PPT课件
文化冲突与融合问题
在引进西方文化的过程中,日本面临着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与 融合问题,如何处理好这一关系成为明治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
05
对后世影响与启示意义
对日本历史发展进程影响
推动了日本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 会转变,使日本走上了近代化道路。
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 日本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提出应对策略建议
01
加强国际合作
日本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贸联系和安全合
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02
推进国内结构性改革
为解决国内问题,日本应推进结构性改革,打破既得利益格局,提高政
府决策效率和质量。
03
培养创新型人才
日本应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
推行富国强兵政策
政府大力发展工业、农业、商业和对外贸易,加强国家经济实力 和军事实力。
引进西方科技与文化
明治政府积极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文化和教育制度,推动国家现 代化进程。
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振兴目标
收回国家主权
明治政府通过外交手段成功收回被西方列强侵占 的国家主权,实现国家独立。
发展民族经济
政府鼓励民间资本发展,扶持民族产业,推动国 家经济快速发展。
科技创新引领发展 未来,日本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人工智能、物 联网、新能源等领域的发展,以应对全球竞争压力。
社会结构改革 为解决少子老龄化等社会问题,日本将积极推进社会结构 改革,包括提高女性社会地位、鼓励生育、改革社会保障 制度等。
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 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日本面临着来自周边国家和地 区的政治、经济、安全等多方面的挑战。
倒幕运动的胜利为明治维新奠定 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县
县阪

三府七十二县 县 县

县县
经济:引进西方技术,兴办工商业,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工商 业,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 展;土地改革,从法律上保障 了新兴地主的利益。
1869年,日本建造的第一艘轮船
1872年,日本第一条铁路通车
文化教育:设新式学校,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发展中、高等教育。
中下级武士
倒幕派取得的决定性胜利 的战役是什么战役?倒幕 运动的结果如何?
伏见、鸟羽战役。
推翻了幕府统治,成立了 以明治天皇为首的地主阶 级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 新政府,迁都东京。
第三板块:明治维新
1、日本明治维新开始于何时?领导人是谁?代表人物 有哪些?
1868年;明治天皇;
西乡隆盛
大久保利 通
《日本明治维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主要内容
《日本明治维新》是川教版世界历史上册第三学习主题
第三课 的内容,教材内容主要由三大板块构成:其中第一板块“幕府
统治危机”主要讲述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原因:幕府封建统治阻碍资本
主义的发展,并激化社会矛盾,导致幕府统治危机,此乃内因;在以
美国为首的西方殖民侵略的背景下,幕府的先“闭关锁国”再“丧权
学法:引导学生从图片、文字资料及老师的设问中学会学 习历史的方法,材料阅读法、合作讨论法、归纳总结法、 图表记忆法、历史想像法;掌握辩证地、全面地评价历史 事物的历史学科方法。
五、教学过程
新课讲授
走进历史 探究历史 感悟历史
幕府统治危机 武装倒幕 明治维新
新课小结
巩固练习
学习延伸
走进历史
1868----1873年
感悟历史
专家访谈: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为何一成一败?
大家谈:
如果你是中国国家政策研究室的一名研究员, 请你就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之处来谈谈我们中 国现代化建设可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关注历史,关注现实:
“改革是推动国家繁盛、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一个 民族要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只有与时俱进,改革 创新,才能充满活力”。这,是日本明治维新给我们 带来的启示,请结合现实,举例说说中国政府最近召 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的哪项重大决策正是这方面的 体现。
天皇为首的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联合政权为顺应历史潮流而进行的政
策、制度的调整,并通过这种调整,最终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从而使其不仅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而且还成功地实现了社会
转型,成为亚洲唯一的资本主义强国,并给日本和世界历史带来了深




2、教材地位及作用
①、从日本历史发展进程看,日本明治维新是继日本“大化 改新”后又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它是日本从封建社 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转折点,是日本成为当时亚洲唯一 能继续保持民族独立国家的最主要原因,也是近代日本从受外敌 入侵到走上对外扩张侵略道路的分水岭。其成功经验无论是对于 中国还是对于整个亚洲而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经验意义。
1、明治维新的性质是什么?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明治维新给日本带来了哪些积极成果?又有 什么消极影响呢?
中央集权 亚洲強國 殖产兴业
废除 不平等条约
富国强兵
文明开化
天皇 万岁万岁
万万岁
皇军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
明治政府宣传天皇是神,尊崇天皇 是日本人的美德。政府向学校分发天皇 和皇后的照片以供顶礼膜拜,并要求定 期“奉读”鼓吹天皇崇拜的《教育敕 语》。
第一板块:幕府统治危机
(明治维新的原因)
封建制度的代表
德川幕府
德川将军
幕府
指武士首脑将军 的府邸,后来又 称将幕军府为的首封建的统中治阻碍日本 央政资权本为主幕义的府发。展——明治 从12维世新纪的—根本—原19因。 世纪明治维新前, 日本处在军事封 建统治的“幕府 政治”时期,它
先后经历了镰仓 幕府、室町幕府 和德川幕府统治 时期。
辱国”的政策导致民族矛盾,更加剧了幕府统治危机,此乃外因。在
内外因之共同作用下,使得第二板块“武装倒幕”成为日本历史发展
之必然趋势。而“武装倒幕”的成功又为第三板块“明治维新”的顺
利实施提供了政治前题,也成为其最终 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第
三板块“明治维新”则是在资本主义在世界大发展的潮流中,日本以
生活:提倡欧美生活方式。
形成一种学习西方的社会风气。
穿西服的日本男子
东京的化妆舞会
1878年,东京用电池供电的街灯。
军事:废除武士制,实行征兵制,建立效忠天皇的“皇军
废除了武士对军事的垄断,建立了资产阶 级的常备军,但其尊天皇为“神”,以 “武士道‘精神为军人的行为准则,也说 明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并 为日本后来走上对外侵略道路埋下了伏笔。
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导致幕府统治危机
统治阶级
资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天皇
只是傀儡,毫无实权
将军 大名
掌握政权,组成幕府 有些从事工商业
幕府
武士
经济状况恶化 不满情绪增强
农民、城市平民
生活日益贫困 进行反抗斗争
商人、新兴地主
经济实力增强, 政治权利较少
被统治阶级
美国用大炮打开日本国门,导致 了民族矛盾,加剧了幕府统治危 机。
1853年,黑船事件
美国海军在日本登陆
幕府允许荷兰商人进行贸 易的唯一地点:长崎出岛
闭关锁国
丧权辱国
明治维新的原因
内忧
幕府的封建统 治严重阻碍了 激化 社会矛盾 导致 资本主义的发 展。
幕府统治危机
外患
导致
西方列强入侵
加剧
民族矛盾
第二板块:武装倒幕
(明治维新的前提)
武装倒幕 说一说
东京
倒幕派的主要组成力量 是什么人?
6、与戊戌变法比较,明治维新能够成功的显著背景是(C) A、受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 B、自上而下实行经济改革 C、封建专制统治比较薄弱 D、农民阶级支持全面改革
学习延伸
.
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 年改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
背景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要求; 都面临着统治危机而被迫进行改革。
明治维新
日本明治天皇为首的地主阶级 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政府
改革
明治维新:日本明治政府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探究历史
• 19世纪中后期,当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已成为世界 发展的主流时,亚洲的日本和中国为了追赶上世界 的脚步都进行了一次改革:明治维新、戊戌变法, 那么日本明治维新为什么会发生?武装倒幕对于明 治维新的成功起到了什么作用?明治维新采取了哪 些措施?它们给日本和世界带来了哪些影响?其成 功之处又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
3、在倒幕运动中,倒幕派的主力是 (D) A、新兴地主 B、资本家 C、大名 D、中下级武士
4、日本明治维新中实行“废藩置县”,其中的“藩”(指B) A、幕府的领地 B、大名的领地C、武士的领地D、天皇的领地
5、明治维新中对封建土地所有制改造采取的中心措施是(D) A、土地国家化统一征收地税 B、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拍卖土地 C、国家租土地给私人建立农场D、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拍卖
4、教学重点、难点及确立依据
重点: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及意义 依据:只有通过深入了解分析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的具体
内容,才能正确认识这场改革的资产阶级性质,才能理解改革 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也能从中理解到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及其 特征。而通过明治维新意义的把握,就能更清楚的认识到这场 改革对日本乃至世界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新课小结
幕府统治危机
内忧
原因
外患
前提
武装倒幕
明治维新
时间:
代表:
口号:
文献: 政治:
经济:
措施:
文化教育: 生活:
军事:
性质:
评价: 进步性:
局限性:
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日本出现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是 (C)
A、人民的反抗
B、西方的入侵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及影响 D、幕府的腐朽统治
2、1853年,首先入侵日本的西方国家是 (D)
②、从世界历史发展阶段看,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中期资 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巩固和扩大之时期,它与同样是发 生在19世纪60 年代的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的 废除遥相呼应, 反映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仍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潮流。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 掌握了一定的学科学习方法,另外,随着其自我意识的增强, 他们乐于发表对事物的独特见解并渴望被肯定,教学中,教师 应因势利导,为其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并在教学活动中培养、 提升其思维能力。但同时,由于初中学生仍以感性思维为主, 对知识的了解往往缺乏整体性、完整性,或浮于表面,不够深 入,需要教师在思想上加以引导、点拨,在方法上加以规范。
如何认识评价明治维新?
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1)明治维新使日本改变了封建落后状况,走 积极: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沦为半殖 民地的危险,成为民族独立国家。 ㈠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消极:㈡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日本竭力推行军 国主义,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
“国基在于人才,人才在于教育” ------- 木户孝允
明治时期兴办的小学
东京大学
明治政府成立伊始,就把教育视为推动 近代化的关键所在,确定了“国民皆学” 的方针,提出“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 学之人”的目标。明治政府在国家财力 紧张的情况下,短短数年内兴办了26000 所小学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