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写动物作文指导》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圆与角》练习题

圆与角的复习 1.图中圆上有6个点,任意两点画一条线段,最多能画出条线段。 2.如图所示,小圆半径为4厘米,环宽1厘米,大圆的半径厘米,直径。 3.大圆的半径和小圆的直径相等,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倍。 4.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4倍,大圆直径是小圆直径的,大圆周长是小圆周长的。 5.过两点最多可以画条直线,过三点最多可以画条直线。6.把二副三角尺如图拼放一起;图中的∠α的度数为。 7.下面三角尺拼成的角是多少度? 8.如图的三角尺上,∠是直角.一块三角尺上有个角是锐角。 9.如图,两块三角尺拼成的角是。 10.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C.无数条 11.用一副三角尺拼不出()的角。 A.75度 B.135度 C.80度 12.下面各角中,()度的角能用一副三角尺拼画出来。 A.10 B.75 C.20 D.25 13.用一幅三角尺拼摆,不能画出的角是()。 A.15° B.75° C.85° D.105° 14.两把三角尺,如图相拼,其中∠1=() A.60° B.45° C.105° D.90° 15.如图是一副三角尺.把一块三角尺的直角与另一块三角尺的一个锐角拼在一起,拼成的角最大是多少度?() A.180° B.150° C.135° 16.用一副三角尺能拼出一个()的角。 A.100° B.160° C.110° D.105° 17.用一副三角尺不能拼出()的角。 A.20° B.135° C.150° D.15° 18.一块三角尺上有三个角,最大的那个角是什么角?()

C.锐角 19.用一副三角尺可以拼出150°的角。() 20.写出一副三角尺所拼出的角的度数。 21.借助一副三角尺画出15°,105°,120°,135°的角。 22.用一副三角尺画一个75°的角。 23.用三角尺画出120°和15°的角。 24.过一点P可以画多少条直线?过M、N两点呢? 25.如图有四个点,经过其中两点画直线,你能画几条?画出来。 26.下面有四个点,经过其中两点画直线,你能画几条?画出来。 27.经过下面两点画直线,你能画几条? 28.如图平面上有四个点,过其中每两个点画一条直线,可以画几条直线?在画出的图形中共有几条线段?几条射线?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第一章复习与提高 一、加法和减法 (1)加法:求两个数的和的运算。 ①加数+加数=和 ②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①被减数—减数=差 ②被减数=差+减数 ③减数=被减数—差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二、乘法与除法 (1)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①因数×因数=积 ②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①被除数÷除数=商 ②被除数=商×除数 ③除数=被除数÷商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三、分数 (1)进一步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能根据直观图的阴影部分写出分数。(2)通过直观图初步认识相等的分数。

(2)我们就来试读这些数:2300――23002――2300230――230023000 (3)一亿五千万写作: 二十六亿零三百万写作: 一百零五亿四千零二十万写作: 七千六百五十亿零五十八万写作: 三)多位数的改写知识点: 1、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 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2、改写的意义。为了读数、写数方便。 二、四舍五入法 四舍五入法:如果被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或者比4小(≤4),就把尾数都舍去(即“四舍”);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5),去掉尾数后,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即“五入”)。 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后面还学习了“去尾法” 以及“进一法”,注意区分它们之间的区别。 三、平方千米 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清楚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之间的转换进率。 1 km2=1000000 m 2 1 m2=100 dm2 1 dm2=100 cm2 四、吨的认识 吨一般形容较重物体,清楚克、千克、吨单位之间的换算。 注意:做填空题经常遇到不同单位的两个量之间的加减计算转换成同一单位的两个量之间的加减计算。 1 kg=1000 g 1 吨(t)= 1000 千克(kg)= 1000000 g 五、从毫升到升 1 L(升)=1000 mL(毫升) 第三章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2020年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

2020年上海小学四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模拟测试卷 班级 : 姓名: 得分: 一、直接写出下列各题得数:9% 125×8= 7×(38+62)= 200÷25= 263×1÷263= 76+0×16= 25×4÷25×4= 9392+= =-+17374 =+-5 28383 二、递等式计算:24%(能简算的要简算) 578+(791+422)+309 53×46+54×53 125×32×25 (543+543+543+543)×25 (4+888÷37)×24 450÷[(150-120)÷2] 三、列式计算:12% 1、720与160的和,除以84与40的差,商是多少? 2.、96与80的和除以它们的差,商是多少? 3.一个数比96与308的积多36,求这个数。 四.填空 20% (1)二千零六十万八千写作:( ),用四舍五入法凑整到万位是 ( )。 (2)5L60ml=( )ml 4k ㎡+15㎡=( )㎡ 13千克=( )克 7升-3000毫升=( )升 (3)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 )有关,与两条边的( )无关。 (4)135°的角比平角小( )度,比直角大( )度,它是一个( )角。 (5)圆上任何一点到圆心的距离是圆的( ),圆心决定圆的( ),半径决 定圆的( )。 (6)把下面的分步算式列成综合算式是( ) 480÷16=30 12+20=32 30×32=960 (7)一个数由7个十亿,6个千万,5个万和3个百组成的,这个数写作( )

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8)在下面的括号中填入适当的单位。 一个水杯可以装水约250()浦东新区的面积约是1210()一包薯片重250() (9)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率() 五、选择:(将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括号里)8% (1)角的两条边是() A.射线B.线段C.直线 (2)下列数量关系式错误的是( ) A..单价×总价=数量B.路程=速度×时间 C.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D.单价×数量=总价 (3)从6时到9时,钟面上的时针转了() A.30° B.60°C.90° D.120° (4)过一个点可以画()条直线,过两个点可以画()条直线。 A.无数B.4 C.10 D.1 六、作图:6% (1)画∠AOB= 60° (2)、计算: 如图所示,∠BOC=110°,∠AOB=∠DOC,∠AOB是几度? B C A D O 七.应用题20% (1)食品店原来有400千克瓜子,卖出310千克,又运进来3袋,每袋80千克,这个商店现有瓜子多少千克? (2)一架飞机4小时飞行2800千米,一列火车7小时行490千米,飞机的速度是火车速度的多少倍? (3)一条公路全长2400米,修了5天,剩下的分5天修完,每天修160米,前几天每天修多少米? (4)饲养场有鸡1200只,比鸭的只数的3倍少300只,饲养场有鸭多少只?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1 / 2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第一部分 计算50% 1,直接写出得数:9% 6.4+4.6= 20.1÷100= 0.205×1000= 7.4+0.66= 15.5-5.5+4.5= 154+1511-10 3 = 6-3.25= 23.7÷100×1000= 51.9-[ ]=21.9 2,竖式计算 (带﹡的要验算)9% 15500÷280= 324.5+2.477= ﹡900-42.71= 3,递等式计算:24% 64.78-[25+4.78] 54.74+12.32+7.68+6.26 7500÷125 6200÷[4×31] [575-175]÷25×4 49×49+49+49×49 (2010-906)×(65+25) 26.3-8.67+1.33 4,列式计算8% [1]甲数是12.01,比乙数少0.9,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 [2]309减去189的差除120,再乘25,积是多少? 第二部分 概念20% 1,填空 14% (1) 1250 mL= [ ]L 0.065 dm 2 =[ ]cm 2 [2]看右图的空白部分写数: 分数[ ],小数[ ]。 [3]为了解决城市供水问题,某市投资1198000000元扩建供水工程,这个大数读作:[ ],用“四舍五入法”凑整到整亿数是[ ]。 [4]0.53的计数单位是[ ],加上[ ]个这样的单位,就得到1。 [5]小巧写一个小数时,忘记写小数点,结果写成360005,原来的小数只读一个0,原来的小数是[ ],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得到的数是[ ]。 [6]两数相除商和余数都是20,如果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那么商是[ ],余数是[ ]。 [7]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得到 5.30,这个最大数与最小的数相差( ) [8]一个数扩大10倍后得到的新数与这个数的和为121,这个数是[ ]。 2,选择题。3%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章复习与提高 一、加法和减法 (1)加法:求两个数的和的运算。 ①加数 +加数=和 ②一个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 (2)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①被减数—减数 =差 ②被减数 =差+减数 ③减数 =被减数—差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二、乘法与除法 (1)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①因数×因数 =积 ②一个因数 =积÷另一个因数 (2)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①被除数÷除数 =商 ②被除数 =商×除数 ③除数 =被除数÷商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三、分数 (1)进一步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能根据直观图的阴影部分写出分数。 (2)通过直观图初步认识相等的分数。

第二章数与量 一、大数的认识 一)整数数位顺序表 数级?亿级万级个级 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数位?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计数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 (十进制计数法 )。 10 个一万是十万, 10 个十万是一百万, 10 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 个一千万是一亿。 弄清不同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如:百万和万之间的进率是(100),十亿和千万之间的进率是(100)。 题目举例:( 100)个千万是十亿。一亿是100 个(一百万)。 二)、数的读法和写法 :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知识点: 1、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课本上只有“万以内数的读数方法” ) 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即从高位读 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在级末尾的零不读, 在级中间的零必须读,每级最多读两个 0。中间不管连续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2、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课本上只有“万以内数的写数方法” ) 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 位上写 0。 3、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 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 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4、读写法练习 (1)读数: 230 在万级上与在个级上有什么不同?(万级上表示多少个万,个级 上表示多少个一)

2017-2018年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一、第一部分计算部分 1.直接写得数. 24×5=6400÷40=36×500=50﹣20÷5= 69×9÷23=7900÷25÷4=﹣3=39725×﹣500=750 2.□求中的数.(写出计算过程) (1)□+□699=1699 (2)1710÷□=18. 3.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3300﹣200÷25×423×125×818×299 (32+360÷45)×20101×99﹣99238+57+162﹣123 4.列式计算. (1)203乘以1102与895的差,积是多少? (2)用286与24的和去除3100,商是多少? 二、第二部分应用部分 5.一个热水瓶有4升水,每个杯子能装360毫升水,这个热水瓶里的水能装满这样的几杯?6.24个工人8小时共织袜子19200双,平均每个工人每小时织袜子多少双? 7.某幼儿园小班有56人,比大班少8人,中班人数比大班少16人,中班有多少人?8.小明看一本书,每天看18页,28天可以看完.如果每天看24页,要看多少天看完?9.从卧龙滩到莲花峰顶要走4525米,小胖3小时爬2715米,如果小胖的速度不变,他爬到莲花峰顶还要多少小时? 10.煤场里原有2560吨煤,每天用20辆车往外运一次,每辆车载煤8吨.一个星期以后,煤场还剩多少吨煤? 三、填空题13分,每空1分 11.一个数由5个亿,2个百万,9个万和87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读作.用“去尾法”凑整到万位为. 12.一堆黄沙已经运走了,还剩下没有运走. 13.20050克= 4米8厘米= 千克克厘米 3500mL+500mL=L. 14.小红把7×□(+5)错算成了7□×+5,她算出的得数与正确答案相 差.15.在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它的直径是. 16.一桶油漆连桶共重25千克,用去一半油漆后,连桶还重13千克,桶重 克. 千17.如图,∠AOB=30°,∠BOC=,∠EOC=.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免费)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免费) (时间:90分钟)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 4.57,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______,最小是______ 。 2. 一个数有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数是5.00,这个三位小数最小是______,最大是______。 3. 根据123+254=377,写出两个减法算式______、______。 4. 在横线上填上“米”或“厘米”。 5. 一个三角形最多有______个直角,最多有______个钝角。 6. □÷5=3……▲,□里最大填______。 7. 在横线上填上“>”、“<”或“=” 3.61m______362cm 284g______0.284kg 0.51______0.509 8. 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 3.41,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______,最小是______。 9. 0.625去掉小数点后得到的数是原来的______倍:56缩小到原数的______是0.56. 10. 按规律填数:10. 2,2.4,4.8,______。

二、判断题。(共10分) 1. 把6.009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是6.0。() 2. 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末位一定要对齐。() 3. 20.02中的两个2表示的意思一样。() 4. 一个分数,分子扩大3倍分母缩小3倍,分数的大小不变。() 5. 78200030读作:七千八百二十万零三十。() 6. 判断对错 比万大的数,不能用四舍五入法求它的近似数. 7. 500050005000中从左数起,第二个“5”表示5个百万。() 8.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9. 0.50=0.5,它们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同。() 10. 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正方形的面积最大。() 三、选择题。(共20分) 1. 在一个长30cm、宽20cm、深7cm的长方体水缸中放入一块石头,石头完全浸没水中后,水面上升4cm,这块石头的体积是()cm3。 A .1200 B .2400 C .3600 2. 与103×98计算结果不相等的算式是() A .(100+3)×(100-2) B .103×100-103×2 C .100×98+3×98 D .100×98+103×2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角》教案.doc

角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 知道角是由一点和从这点出发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并能说出什么是角的 顶点、角的边。 2. 知道直线相交可得到角。 [能力目标]: 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的主动探索过程,掌握角的定义。 [情感目标]: 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 判断直线相交所得到的角。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 多媒体出现巨大的激光器发送的2束激光线。 2. 结合已有的经验,说说什么是角?(角有一个顶点、两条直边) 边 A B

3. 今天让我们进一步的认识角。 【说明:通过课件的演示,生动的引导出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一) 认识角: 1. 读一读:一点(O )和从这一点(O )出发的两条射线(OA 和OB )所组成的图形 叫做角。 2. 边说边动手画一画,加深印象。 3. 认识各部分名称。 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 射线OA 、OB 称为角的边 4. 在你所画的角上标示出各部分名称。 5. 学习角的读法与记法: (1) 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这个符号读“角”。 (2) 看书P68题1中的两个角,学一学“记作”、“读作”。 6. 在你所画的角下写下“记作”和“读作”。 7. 小结。 【说明:通情景的创设,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让学生认识了角,自己尝试画角。学生学习的过程变得精彩而不在枯燥无味。】 三、直线相交得到的角。 1. 黑板上演示书P68题2。 2. 数一数两条直线相交得到几个角? 3. 请学生读一读,记一记。 4. 小结:基本要标示出4个角,能标出更多角更好。 四、巩固练习: 1. 填空: a) 两条直线相交,可得到( )个角。 b) 如图三条直线相交,这里一共有( )个角。 O 边 顶点

沪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沪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沪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附练习+成语积累) 1 老师领进门 一、词语理解。 身临其境:临:来到。亲自到了那个境地。文中指“我”仿佛进入故事的情境中。 引人入胜:胜:优美境界。引人进入美好境界。多指风景或作品吸引人。 娓娓动听:形容说话动听。文中指田老师讲故事时很生动、非常吸引人。 恭恭敬敬:对尊长或宾客严肃有礼貌。文中指“我”对老师行礼时严肃有礼貌。 戛然而止:止:终止。形容突然终止。 二、照样写词 恭恭敬敬(AABB):整整齐齐、结结实实、马马虎虎、舒舒服服 娓娓动听(AABC):奄奄一息、津津有味、窃窃私语、栩栩如生 三、积累谚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 2 孔子和学生 一、词语理解。 有教无类:种类。指“家境贫穷或富裕、天资聪明或愚笨”。从事教育,不应有固定教育方式。孔子不以家境贫穷或富裕、天资聪明或愚笨来选择学生,包罗各种各样的人才。 包罗:包括 因材施教:因:凭借,根据。施:施行。针对人的性格、能力、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文中指孔子针对学生性格、能力、志趣等具体情况实行不同的教育。 二、词语积累 和颜悦色:

远近驰名(有名气): 闻名世界、驰名中外、名闻遐迩、中外闻名、享誉全球 反义词:贫穷——富裕愚笨——聪明 近义词:谨慎——严谨、小心谦虚——虚心 尊敬——敬重包罗——包括 多音字:教(教育jiao教书 jiao 处chu处境用处chu 处chu理为难 wei) 三、句子积累: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父亲的叮嘱 一、词语理解 审视:仔细看。文中指老师仔细地看讲台上的杨桃。 面面相觑:觑:看。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恐惧或无可奈何而相互望着,都不说话。 二、描写笑的词语 苦笑、傻笑、讥笑、嘲笑…… 笑吟吟、笑嘻嘻、笑眯眯…… 眉开眼笑、笑逐颜开、喜笑颜看…… 三、破折号 1、解释说明 2、声音延长 3、表示转折 4、表示递进 三、近义词 叮嘱——嘱咐寂寞——孤独审视——凝视

四年级数学上册 期中评估测试卷 沪教版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评估测试卷 班级姓名分数 第一部分计算部分(38%) 一.在内填上适当的数。(3%)(每题1分) 136 - = 49 × 52 = 1300 ÷ 71 = 0 二.根据树状算图,用综合算式算出“?”表示的数。(4%) ? 算式: 三.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就简便计算。(21%)(每题3分) 64 ×125 ×5 25 ×404 (125 -36)× 8 302 + (729 + 98)+ 1271 (437 + 323)÷ 20 × 105

18 × 18 + 81 × 18 + 18 10660 ÷ [ 4 ×(100 - 87)] 四.列综合算式计算。(提示:可画树状算图分析)(10%)(每题5分) (1)16除768的商减去48,差是多少? (2)2个30相乘的积除以2个30相加的和,商是多少? 第二部分概念部分(20%) 一.填空。(14%) 1.2010年第 六次人口普查登记(已上报户口)的全国总人口为十三亿三千九百七十二万四千八百五十二人,写 作:_________ 人,用“四舍五入法”近似到亿位约是_________ 人,;上海人口有23019148人, 读作:___________ 人,用“去尾法”近似到万位约是_________ 人。(4%) 2. 3.某型号实物投影仪每台5980元,学校准备买5台这样的实物投影仪,请合理估计一下,丁老师 大约带元钱就够了。(2%) 4.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涂色部分。(4%)

_ 或 _ _ 或 ___ 5.在下面的()中填入适当的单位。(2%) 上海市的总面积约是6341()一壶水约2800() (升或毫升) 二.算一算,填一填。(6%)(题3得2分,其余每小格得1分) 1.5t30kg = _____ kg 12L-1000mL = _____ L 3.比较下列分数的大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第三部分几何部分(19%) 一.填一填,算一算。(10%) 1.左边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角 (较小的角)是 ______ 度。(1%) 2.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角的量教案沪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角的量教案沪教版 教学目标: 1.建立角的概念,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掌握角的符号表示法及读法; 2.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会使用量角器正确地度量角的度数;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感受数 学的乐趣与严谨,激发热爱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 能正确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 教学难点: 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量角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学具:直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认识角 1.复习引入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射线,请同学们确定一个点,以这个点为端点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射线。 学生操作后,选学生有代表性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 教师:有什么发现?这些图形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这些图形是角。 2.认识角 教师: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是角,这个点就是角的顶点,两条射线就是角的边。(多媒体展示) 教师:我们可以用“∠”来表示角。(板书:∠) 教师:如果给这个角编上序号1,就可以用“∠1”来表示这个角,读作“角一”。大家一起叫叫这个角的名字。 学生读“角一”。 教师:大家认识了“角一”,你又能叫出这个角的名字吗? 学生:它叫“角二”。 教师:“角一”和“角二”谁大? 教师:这些角哪些角大,哪些角小呢?我们除了可以观察和重叠比较外,还可以通过角的度量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教学角的度量 1.认识量角器 师:那么怎样量角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量角的方法。(板书:角的度量) 师:我们可以使用一个数学工具就是量角器,课件展示量角器。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量角器,仔细看一看,能说一说你从量角器上看到些什么吗? 生1:量角器有很多刻度,像个半圆形。 生2:有内外两圈刻度。 师:有两圈刻度是为了我们量角的方便,知道这些刻度把这个半圆平均分成了多少份吗? 生:180份。 师:对,我们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应的角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课件出示1°,让学生认识1°,同时显示外圈数字)。 课件出示量角器中心的位置,让学生观察。 师:刚才大家都说有两圈刻度,请同学们接着观察你们的量角器,内圈刻度是哪边开始的? 生:从右边开始的。(显示内圈刻度和数字) 师:现在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标准的量角器,同学们能找到有0°的刻度线吗?有几条? 生:2条。 师:这样的量角器就方便同学们从两个不同的方向测量角的度数。(分别闪烁)课件展示外刻度和内刻度进行区别。 师:现在请同学们找到90度的刻度线在哪里?(抽生上展示台演示) 2.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 师:这条标有0°的刻度线叫做0°刻度线。这是一条很重要的刻度线,量角时,要把这条刻度线重合在角的一条边上,并且让量角器的这个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这叫做“两重合”。 师边讲边演示,要求学生也像这样做一做。 师:当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后,我们可以看一看角的另一边是多少度,这个角就是多少度。 抽生试一试,;量出角的度数。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数学测试卷

四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终练习卷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________ 一、计算部分:48% 1、直接写出得数:10% 800-480÷2= 425-75-25= 100÷25×4= 600÷25+75= 78+26-78+26= 25×(40-32)= 36×99+36= □÷12=12,□=() 1- 7 8 = 8 15 - 3 15 + 5 15 = 2、根据计算盒画出树状算图,并列式计算:4% 3、递等式计算(能巧算的要巧算):24% 462+216+138+184 48×125×25 (125+12)×8 32×32-32+32×69 15×[7035÷(527-492)] 4、列综合算式计算:10% (1)48与32的和除以它们的差,(2)某数除以20所得的商再加上120,

商是多少?和是720,某数是多少? 二、应用部分:30% 1、工程队修一条长84千米的公路,原计划每天修3千米,实际每天修4千米, 这样可以比计划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2、小胖要读一本书,计划每天读15页,18天可以读完,实际每天读27页, 实际几天可以读完? 3、饲养场有灰兔320只,是黑兔只数的2倍,白兔的只数是灰兔和黑兔只数总 和的3倍,白兔有几只? 4、如下图:小巧从家到学校要走20分钟,她用同样的速度从学校到少年宫走 了12分钟,学校到少年宫的路程是多少米?她又用同样的速度从少年宫到小胖的家,这样小巧从家到小胖的家一共走了多少分? 1600米 ?米 1200米小巧的家学校少年宫小胖的家 5、小胖说:“拿我去年的年龄乘8,再减去11,就是王爷爷今年的年龄,王爷爷 今年6岁。”问:小胖今年几岁?(先画树状算图,再列式计算。)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 1.如果一个数减去270得58,则这个数是() A.212 B.318 C.328 2.如果△×□=○,那么下面不正确的算式是( ) A.○÷△=□ B.□×△=○ C.□÷△=○ 3.下面图形中,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1 2 的是() A.B.C. 4.下面的四个数中,读作四千三百万零六百的是() A.4300600 B.43000600 C.43006000 D.430000600 5.54口892≈54万,口里最大填() A.4 B.5 C.9 6.有三块面积不同的花布,分别是11平方分米、110平方分米和1 100平方分米.从这三块花布中选择面积最接近1平方米的做桌布,应选择()A.11平方分米B.110平方分米C.1 100平方分米7.0.74吨与7400千克比较,( )重. A.0.74吨B.7400千克C.同样 8.下面的式子中,正确的是() A.1060cm3=10.6dm3 B.45m3=0.45dm3 C.43L=4300mL D.95mL=0.095L 9.已知a×5 3 =b×37.5%=c×1=1(a、b、c均不为0),a、b、c这三个数中最小的是()。 A.a B.b C.c D.无法判断10.分数单位不相同的分数() A.能直接相加减B.不能直接相加减C.通分后才能相加减11.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32+17=49可以写成另外两个等式是

(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12.如果A÷5=0,那么A=_____. 13.7 9 读作:_____; 7 9 里有_____个 1 9 ;1可以看做_____个 1 9 . 14.由7个十亿,5个千万4个百和9个一组成的数写作_____,最高位的计数单位是_____. 15.四库全书是世界上字数最多的书,全书约997000000字,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是(________)字,再保留一位小数是(_________)字。 16.8.05m2=_____m2_____dm2 17.一头蓝鲸的体重是3吨200千克,是(_______)千克。 18.①8升=_____毫升 ②5dm3=_____cm3 ③_____m3=700dm3 ④_____毫升=3立方厘米19.比一比。 8m2、7900cm2、8000dm2、 800cm2、 80dm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比一比。 603千克、16吨、6003千克、6000克、60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比一比。 2 4、 1 6 、 1 8 、 3 4 、 1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 2 ﹣ 1 5 =_____. 1 8 + 1 6 =_____. 23.当一个算式里同时出现中括号和小括号时,要先算中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________) 24.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_____) 25.2吨棉花比2000千克铁轻。(_______) 26.为了计算准确,计算容器的容积时,数据应从容器的里面测量。(______) 27.42 43 -=1﹣ 232 333 =-.(____)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角的度量》教案三篇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 案三篇 精选教案/试卷/文档/模板/课件合集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三篇 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知角的计量单位——“度”,认识量角器,并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能正确测量角的度数。 知道角的大小是由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决定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摆”,“量”,“画”,加深对角的大小的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积极参与量角的学习活动,在探究量角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实践中产生发现数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方式: 观察、比较、练习、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评价方式: 1.通过自评、集体评议及课堂展示评价等表现性评价手段,检测目标一、二的达成情况。 2.通过基本评价题目和课中学生的回答和做题情况,检测学生对“角的度量”的掌握情况,从而检测目标三的完成情况。 教学准备: 量角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景引新,以情激趣 1、学生进行画角活动,教师任意的选两个角进行比较,提出问题:角1和角2比,哪个大?大多少?有谁知道? 2、揭示课题:看来角是有大有小的,但光用眼睛我们是看不出来大多少,这就需要我们去进行测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 二、目标导学,自主探究 建立1度角的表象和认识量角器的结构 1、过渡语:我们在以前学习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是需要有统一的长度单位和相应的测量工具;今天我们需要测量角的大小,同样也要有自己的计量单位和相应的测量工具。 2、建立1度角表象 课件演示:将一个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份所对应的角就是1度角,将1度角用蓝色显示并出来,让学生感知他有多大,再看看自己量角器上的1度角。 3、出示量角器:学生观察,看看量角器上都有些什么? 学生发言时教师抓关键词:中心点、0刻度线、内圈读数、外圈读数、90°刻度线。(课件演示) 三、尝试用量角器读角,为量角做铺垫 过渡语:通过刚才的观察和学习,我们了解了角的计量单位和测量工具,现在我任意地出示角,你能利用量角器读出这个角的度数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143 四年级数学(上)期末练习题 (60分钟完卷, 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 计算(共38分) 一、直接写出结果:(6分) 113+112=( ) 1-87 =( ) 76-73+74 =( ) 219+( )+214=2120 -( ) = 1 - - =( ) 二、根据算图写综合算式,并用递等式计算:(8分) 三、根据运算定律简便计算下面各题:(16分) 125×25×32 201×99 83×183-83×83 5039—(39+22)×62 四、列综合算式计算:(8分) 1、656被29与12的和除,商是多少? 2、250与350的和减去13与26的积,差是多少? 第二部分 概念(共24分) 一、填空:(16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260㎡=( )c ㎡ 76000ml=( )ml-8L 。 2、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单位。 一个水杯可以装水约250( ) ,黑板的面积是8( )。 3、一千二百零七万零八百三十写作( ),用四舍五入凑整到整十万位是( ),用去尾法凑整到整百万位是( )。 4、4010000=( )万 。 18□800≈19万 , □内可以填的数是( )。 5、平角的一半是( )角。周角的一半是( )角。 6、小丁丁画一个半径是4㎝的圆,小胖画一个直径是7㎝的圆,( )画的圆较大。 (6)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涂色部分。 2032081411

二、选择题:(8分) 1、将 83 、 65 、85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答案是( )。 A、83 < 65<85 B、65< 85< 83 C 、85 <83 <65 D 、83 <85 <6 5 2、下列算式中,得数等于312的算式是( )。 ?A 、18+(36-24)÷6-4 B、18×[36-24÷(6-4)] C 、18×(36-24÷6-4) D 、(18×36-24)÷(6-4) 3、23×9×25×4=(23×9)×(25×4)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 B 、乘法结合律 C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和是它的周长的( ) A 、\f(1,3) B 、 \f (1,4) C 、错误! D 、2倍 第三部分 几何(共10分) 一、角的计算:(4分) 已知∠1=135°,∠2=82°,求:∠3 二、作图:(6分) 1、画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圆。 2、画角AOB, 使∠AOB =135?。 第三部分 应用(共28分) 1、学校举行跳绳比赛,小巧3分钟跳195下,小胖5分钟跳265下,小胖每分钟比小巧少跳多少下? 2、鱼缸里原来有18升水,先抽出7500毫升水,又加入8800毫升水,现在鱼缸里有多少水? 3、水果店里有27箱梨,是苹果箱数的3倍,橘子的箱数比苹果多5箱,橘子有多少箱? 4、电风扇厂计划每月生产1500台电风扇,实际10个月的产量就已经比全年计划的产量多600台,实际每月生产了多少台电风扇? 1 2 3 ____或____ _____或______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 1.如果一个数减去270得58,则这个数是() A.212 B.318 C.328 2.已知▲×●=★,下面算式正确的是(). A.★×●=▲B.▲÷●=★C.★÷●=▲ 3.314除以2的商加上13与37的积,和是多少?正确列式是().A.314÷2+13×37 B.314÷(2+13)×37 C.314÷(2+13×37)4.把一根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4段,每段占全长的() A.3 4 B. 4 3 C. 1 4 D. 1 3 5.下面的数中,()读的“零”最多。 A.506060 B.5060606 C.5006606 6.54口892≈54万,口里最大填() A.4 B.5 C.9 7.1分米和1平方分米相比较() A.1分米大B.1平方分米大 C.一样大D.无法比较 8.下列估计正确的是() A.一枚一角硬币重1千克 B.一个鸡蛋重100克 C.1千克棉花比1千克铁轻 D.8千克和800克香蕉同样重 9.把50cm3改写成用”dm3”作单位,下面选项错误的是( )。A.0.05dm3 B.5%dm3 C.dm3 D.dm3

10.王红的体重比李云的体重重2 3 ,那么王红的体重是李云的() A.5 3 B. 2 5 C. 3 5 二、填空题 11.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32+17=49可以写成另外两个等式是 (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12.填空: ________×3=90 _____×8=4800 ______×5=1000 ________÷3=90 _______÷8=40 ________÷4=20 13.一根铁丝长m,平均分成8段,每段是铁丝的_____,每段长_____m.14.一个六位数,它的十位、千位、十万位上都是8,其余各位上的数字都是零,这个数写作_____,读作_____。 15.6□988≈6万,□里最大能填______;23□5000000≈24亿,□里最小能填______. 16.9平方米=(_________)平方分米 700平方厘米=(_________)平方分米 800平方分米=(_______)平方米 4平方分米=(______)平方厘米 17.0.72吨=_____千克 4050平方厘米=_____平方分米 18.在横线上填上合适数字. 1L=_____ml 2800ml=_____L 70dm3=_____cm3 19.把0.8、5 6 、83%、 7 8 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__)。 20.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需把(______)相加减,(______)不变。 三、判断题 21.60÷2÷3与60÷(2×3)的运算顺序不同,但计算结果相同。(_______)22.读数235200时,一个零也不需要读出来.(____) 23.一间教室的占地面积为54平方千米。(________)24.暖水瓶的容量比1升小.(____)

沪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沪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附练习+成语积累) 1 老师领进门 一、词语理解。 身临其境:临:来到。亲自到了那个境地。文中指“我”仿佛进入故事的情境中。 引人入胜:胜:优美境界。引人进入美好境界。多指风景或作品吸引人。 娓娓动听:形容说话动听。文中指田老师讲故事时很生动、非常吸引人。 恭恭敬敬:对尊长或宾客严肃有礼貌。文中指“我”对老师行礼时严肃有礼貌。 戛然而止:止:终止。形容突然终止。 二、照样写词 恭恭敬敬(AABB):整整齐齐、结结实实、马马虎虎、舒舒服服 娓娓动听(AABC):奄奄一息、津津有味、窃窃私语、栩栩如生 三、积累谚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 2 孔子和学生 一、词语理解。 有教无类:种类。指“家境贫穷或富裕、天资聪明或愚笨”。从事教育,不应有固定教育方式。孔子不以家境贫穷或富裕、天资聪明或愚笨来选择学生,包罗各种各样的人才。 包罗:包括 因材施教:因:凭借,根据。施:施行。针对人的性格、能力、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文中指孔子针对学生性格、能力、志趣等具体情况实行不同的教育。 二、词语积累 和颜悦色:

千姿百态、日思夜想、风平浪静、千奇百怪、花言巧语 远近驰名(有名气): 闻名世界、驰名中外、名闻遐迩、中外闻名、享誉全球 反义词:贫穷——富裕愚笨——聪明 近义词:谨慎——严谨、小心谦虚——虚心 尊敬——敬重包罗——包括 多音字:教(教育jiao教书 jiao 处chu处境用处chu 处chu理为难 wei) 三、句子积累: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父亲的叮嘱 一、词语理解 审视:仔细看。文中指老师仔细地看讲台上的杨桃。 面面相觑:觑:看。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恐惧或无可奈何而相互望着,都不说话。 二、描写笑的词语 苦笑、傻笑、讥笑、嘲笑…… 笑吟吟、笑嘻嘻、笑眯眯…… 眉开眼笑、笑逐颜开、喜笑颜看…… 三、破折号 1、解释说明 2、声音延长 3、表示转折 4、表示递进 三、近义词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1 . 把、、这三个分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二千零六十万八千写作:____________,用四舍五入法凑到万位是 ______________。 3 . 9.08平方米=(______)平方分米,(_____)毫升=4.05立方分米. 4 . 数出下列图形各由几条线段组成,并用尺量出相应的长度。 5 . 到春节了,学校准备举行文艺晚会.布置教室的气球按红、黄、绿、紫的顺序排列.想一想,第47个气球是________颜色的? 6 . 算一算 9000毫升- 5升=(_____)毫升 72000毫升+ 8升=(_____)毫升 56000毫升- 43升=(_____)升 847升- 49000毫升=(_____)升 7 . 要使□26÷26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_______)。 8 . 选择正确的余数填在□里.

(1)810÷20=40……□ (1,10) (2)680÷60=11……□(2,20) (3)1500÷400=3……□(3,30,300) 9 . 一个360°的角把这个角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度. 10 . 在里填上“﹥”、“﹤”或“=” 7分___80秒3吨___4050千克2千米___380米 二、计算题 11 . 列综合算式计算 甲数是168,乙数比甲数的3倍还多15,求乙数。 12 . 直接写出得数 2015﹣127= 28×49+28= 25×9÷25×9= 4800÷500= 164+36÷2= 2015﹣5×27= 880﹣800÷10= 64÷8﹣24÷8= ﹣+ =1 13 . 用简便方法计算. 265+88+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