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操作评分标准

中医护理操作评分标准
中医护理操作评分标准

灸法

灸法是以艾绒为主要原料,支撑艾条或艾炷,点燃后在人体某穴位或患处熏灸的一种技术操作,包括艾条灸、艾炷灸和温针灸。

(一)艾条灸

用纯净的艾绒(或加入中药)卷成圆柱形的艾卷,点燃后在穴位表面熏烤的一种技术操作。

1、评估

①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②患者体质及艾条施灸处的皮肤情况。

③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④心理状况。

2、目标

①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性病证得临床症状。

②通过运用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等法,以达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

的。

3、禁忌症

①凡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

②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4、告知

①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

②艾绒点燃后可出现较淡的中药燃烧气味。

③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

④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疱。

5、物品准备

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

6、操作程序

①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②取合理体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

③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部、胸背、后灸腹部、四肢。

④遵医嘱在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调整距离,防止烧伤,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不适。

⑤施灸中英几十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灼伤皮肤。

⑥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熄灭艾火。

⑦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酌情开窗通风。

⑧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7、护理及注意事项

①采用艾炷灸时,针柄上的艾绒团必须捻紧,防止艾灰脱落灼伤皮肤或烧毁衣物。

②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疱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疱较大

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疱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8、艾条灸法操作流程图

艾条灸法操作流程图见图7.

图7 艾条灸法操作流程图

(二)艾炷灸

艾炷灸是将纯净的艾绒搓捏成圆锥状(如麦粒大或如半截枣核,大小不等),直接或间接置于穴位上施灸的一种技术操作。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

1、评估:同艾条灸

2、目标:同艾条灸

3、禁忌症:同艾条灸

4、告知:同艾条灸

5、药物准备

治疗盘、艾炷、火柴、凡士林、棉签、镊子、弯盘、酌情备浴巾、屏风等。间接灸时,备姜片或蒜片等。

6、操作流程

①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②取合理体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

③艾炷燃烧时,应认真观察,防止艾灰脱落,以免灼伤皮肤或烧毁衣物等。

④施灸完毕,立即将艾炷或艾条放置熄火瓶内,熄灭艾火。

⑤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体位,酌情通风。

⑥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7、护理及注意事项

详见艾条灸

8、艾炷灸操作流程图。

艾炷灸法操作流程图见图8.

目标:1、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性病证的临床症状。

2、通过运用温通经络、调和气、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等法,以达到防病保健、

治病强身的目的。

(三)温灸法

温针灸时针刺与艾条结合使用的一种方法,可增强针刺的疗效。

1、评估:同艾条灸。

2、目标:同艾条灸。

3、禁忌症:同毫针法。

4、告知:同毫针法。

5、用物准备

治疗盘、艾绒或艾条、火柴、皮肤消毒液、棉签、棉球、镊子、毫针盒。

6、操作程序

①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②取合理体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

③照医嘱选择腧穴,消毒皮肤。选取毫针,正确持针,实施针刺。

④针刺得气后留针,将艾绒搓团捻裹于针柄上,点燃施灸,使热力沿针身传至穴位。

⑤当艾绒燃尽后换炷再灸,可连灸数壮。

⑥施灸时观察有无出现针刺意外,及时清除脱落的艾灰。

⑦施灸完毕,除去艾灰,起出毫针,用无菌干棉球轻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并核对毫针数目,以防遗漏。

⑧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体位,酌情开窗通风。

⑨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7、护理及注意事项

详见艾条灸。使用过的毫针处理,参见“毫针法”

8、温针灸法操作流程图

温针灸法操作流程图见图9.

图 9 温针法灸法操作流程图

拔罐法

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淤血现象,达到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为目的的一种技术操作。

1、评估

①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②患者体质及实施拔罐处的皮肤情况。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