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威海道路工程材料重点整理(盛洪飞)
哈工大桥梁基础与墩台复习总结盛洪飞.doc

第一章1.1桥梁的组成: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1.1基础依其埋置深度划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
1.3浅基础与深基础有什么区别?答:浅基础由于基础埋置深度较浅,在设计计算时可以忽略基础侧面土体对基础的固着影响,而使受力明确,计算简化,基础结构形式和是施工方法也较简单。
深基础:埋入地层深度较深,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较浅基础复杂,在设计计算时需考虑侧面土体的影响。
1.4地基:人工地基和天然地基1.5根据我国建设方针,墩台基础按照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进行设计,主要解决结构安全与造价经济的统一,使用功能-与美学造型的统一。
1.6桥梁所受各种作用,按随时间的变异分为以下三类: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偶然作用。
作用分类表。
1.8•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要求,结构构件自身承载力及稳定性应采用作用效应基本组合和偶然组合进行验算。
当基础结构需要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采用作用效应的短期效应组合和长期效应组合进行验算。
1.9进行作用效应组合的注意事项(1)当可变作用的岀现对结构、结构构件或某验算项目产生有利影响时,该作用不应参与组合。
实际不可能同时出现的作用或同时参与组合概率很小的作用,《公桥基规》规定不考虑其作用效应组合。
表13可变作用不同时组合表(2)当结构或结构构件需作不同受力方向验算时,则应以不同方向的最不利的作用进行组合。
(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只指出了作用效应组合要考虑的范围,其具体组合内容尚需设计者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4)作用效应偶然组合用于在结构特殊情况下的设计,所以不是所有公路桥涵结构都要采用的,一些结构也可采取构造或其他预防措施来解决。
(5)对于专为承受某种作用而设置的结构或装置,如桥墩的防船撞装置设计,船舶撞击作用被视为主导作用,在该作用效应组合时,其分项系数可取与汽车荷载相同值。
(6)施工阶段作用效应组合,应按计算需要及结构所处条件确定,结构上的施工人员和施工机器均作为临时荷载加以考虑。
(7)多个偶然作用不同时参与组合。
哈工大工程材料第1、2章

技术设计
(方案设计的具体化)
施工设计 (工作图、商品化设计等)
还应通过产品试制和产品试验来验证技术可行性。 较长的设计开发周期,较大的研发工作量。
60
2.2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类型
2.2.2 变型设计
1、适应型设计: 原有产品基础上,基本工作原理和总体结构保
持不变,改变或更换部分部件或结构,形成所谓 的变型产品。
2.1.3 精密化 零件精度和质量从微米级发展到亚微米级乃
至纳米级。 ● 提高装备本身的精度(设计与制造) ● 误差源的控制与误差补偿
“母性原则”和“创造性原则”
54Βιβλιοθήκη 2.1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要求
2.1.4 自动化
可以减少制造过程的人工干预,保证产品质量及 其稳定性,同时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减轻工人劳 动强度。
成组夹具——根据成组加工工艺的原则,针对一组尺寸相近、 结构形状相似、工艺相似零件而设计的组内通用夹具。
组合夹具——是由预先制造好的标准元件和通用部件,按照 工序加工要求组装而成的夹具。
随行夹具——是在自动线和柔性制造系统中使用的一类夹具。
37
1.3 机械制造装备的类型
(3)模具 是用来将材料填充在其形腔中,以获得所需要
主要内容以典型的机械制造装备——金属切削机床为研究 对象,重点介绍机床的总体设计、传动系统设计、主轴组 件、支承件和导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设计原理和设计方 法。
50
第2章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方法
•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要求 •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类型 •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方法 •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评价
● 农业机械 ● 动力机械 ● 运输机械
● 矿山机械 ● 化工机械 ● 林业与木工机械 ● 食品机械 ● 医疗机械 ● 纺织机械 ● 服装机械 ● 制造装备
道路工程材料期末重点总结

道路工程材料期末重点总结一、介绍道路工程材料是指在道路建设或维护过程中使用的各种物质,包括路基材料、沥青混合料、水泥混合料和辅助材料等。
这些材料不仅对道路的结构和性能起着关键作用,还直接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因此,对道路工程材料的研究和选用至关重要。
二、道路工程材料的分类根据其用途和性质,道路工程材料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路基材料:主要由天然土壤或矿物颗粒组成,用于构建道路的路基层和基底层,具有承载能力和排水性能;2. 沥青混合料:由沥青、矿料和填料按一定配合比混合而成,用于制造柔性路面层,具有较好的弯曲性能和抗水性能;3. 水泥混合料:由水泥、矿料和填料按一定配合比混合而成,用于制造刚性路面层,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4. 辅助材料:包括黏合剂、增稠剂、防腐剂等,用于改善道路工程材料的特性和性能。
三、路基材料1. 路基材料的性质要求:路基材料的主要性能要求是承载能力、抗冻性和排水性。
承载能力是指路基材料能够承受的荷载;抗冻性是指路基材料在低温环境下的抗冻破坏能力;排水性是指路基材料能够有效排水,防止路基内水分的积聚。
2. 常用的路基材料:(1) 天然土壤:天然土壤是指未经改良的现场土壤,包括黏土、砂土和砾石等。
天然土壤可以根据其塑性指数和颗粒分布曲线等指标来进行分类和评价。
(2) 工程填土:工程填土是指通过填筑方式得到的土壤,包括回填土、垫层土、坚实填料和悬浮填料等。
工程填土可以通过加水密实和加冻融循环试验等来评价其稳定性和抗冻性。
3. 路基材料的改良和加固:为了改善路基材料的性能,常常采用物理改良和化学改良的方法。
物理改良包括加固和加水密实,可以通过夯实、振动和加荷方法来实施。
化学改良包括雪融剂和土壤改良剂的使用,可以改变土壤的结构和性质,提高其稳定性和抗冻性。
四、沥青混合料1.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和性能:沥青混合料由沥青、矿料和填料组成,通过混合而成。
沥青是一种黑色的胶状物质,具有粘接性和弹性;矿料是指石子和矿石等坚硬颗粒;填料是指填充物料,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体积稳定性和耐久性。
道路工程材料知识点整理总结

都是自己整理的,不全,大家尽量看书复习道路工程材料知识点考点绪论道路工程材料是道路工程建设与养护的物质基础, 构形式。
路面结构由下而上有:垫层,基层,面层。
面层结构材料应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和良好的表面特性。
我国建筑材料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常用道路工程材料类型:石料与集料,结合料和聚合物类,沥青混合料,水泥混凝土与砂浆,无机 结合料稳定类混合料,其他道路工程材料第一章吸水性的大小用吸水率与饱和吸水率来表征。
吸水率:是岩石试样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最大的吸水质量占干燥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饱和吸水率:是岩石在常温及真空抽气条件下,最大吸水质量占干燥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岩石的抗冻性:是指在岩石能够经受反复冻结和融化而不破坏,并不严重降低岩石强度的能力。
集料:是由不同粒径矿质颗粒组成的混合料,在沥青混合料或水泥混凝土中起骨架和填充作用。
表观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烘干集料矿质实体包括闭口空隙在内的表观单位体积的质量。
级配:是指集料中各种粒径颗粒的搭配比例或分布情况。
力学性质如下压碎值:用于衡量石料在逐渐增加的荷载下抵抗压碎的能力,也是石料强度的相对指标。
压碎值是对石料的标准试样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加荷,测试石料被压碎后,标准筛上筛余质量的百分率。
磨光值:是反映石料抵抗轮胎磨光作用能力的指标, 是决定某种集料能否用于沥青路面抗滑磨耗层的关键指标。
其性能直接决定了道路工程质量和服务寿命和结砂石材料是石料和集料的统称 岩石物理常数为密度和孔隙率真实密度:指规定条件下,烘干岩石矿质实体单位真实体积的质量。
书10页公式毛体积密度:指在规定条件下,烘干岩石矿质实体包括空隙(闭口、开口空隙)体积在内的单位毛 体积的质量。
孔隙率: 好累) 含水率: 吸水性: 是指岩石孔隙体积占岩石总体积(开口空隙和闭口空隙)的百分率。
w=100* ( m1-m )/m 详见书 11 页 岩石吸入水分的能力称为吸水性。
桥梁基础工程(盛洪飞版)复习提纲(新版)

是一实体圬工墩,主要靠自身的重量(包括上部结构重力)来平衡外力保证
桥墩的稳定。具有不配筋,就地取材,刚度大,较强的防撞能力优点;阻水面积
大,自重大的缺点。
4. 柔性墩
各墩通过主梁连为一体,上部结构传来的纵向水平力(制动力、温度影响力
等)按抗推刚度分配到各个墩台,刚度大的墩台水平力大,刚度小的桥墩水平力
2
第二章 桥梁墩台
第二章 桥梁墩台
1.组成
墩(台)帽
墩台
下部结构
墩(台)身
基础
2.类型
梁桥桥墩
实体墩(重力式桥墩)
刚性墩
按结构形式 空心墩
按变形特征
柱式墩
柔性墩
排架墩
杆板式轻型墩
拱桥桥墩(拱圈传来的竖向力和水平力,∴无柔性墩)。
重力式墩
普通墩
按构造分
按受水平力分
柱式墩
单向推力墩
3. 实体桥墩(重力式桥墩)
1
第一章 概论
反力影响线最大处,其他可变作用方向应与大跨支反力作用效果相同。 ⑵桥墩截面顺桥向最大偏心距和最大弯矩组合 目的:验算墩身强度、基底应力、偏心距及稳定性。布载方式:汽车单跨布载。 若不等跨,应大跨布载,其他可变作用方向应与汽车荷载反力作用效果相同。 ⑶桥墩截面横桥向最大偏心距和最大弯矩组合 目的:验算横桥向墩身强度、基底应力、偏心距及稳定性。布载方式:考虑其他 可变荷载如横向风力、流水压力、撞击力等,顺桥向同①,横桥向汽车单列靠边 布载(横向偏心距最大),或是多列偏向(竖向力较大而横向偏心较小)布载。 6. 梁板式桥梁重力式桥台作用效应组合 重力式桥台基本同桥墩,可不考虑纵横向风力、流水流冰压力、撞击力等,但着 重考虑台后填土压力。 只作顺桥向验算,除整体验算外还应对构件(侧墙、耳墙)进行验算。 ⑴最大水平力和最大后端弯矩组合:台后布置活载(车辆荷载)而桥上无活载; ⑵最大前端弯矩组合:桥上布活载(车道荷载),集中力布在支座上; ⑶最大竖向力组合:桥上、台后同时布活载(车道荷载),集中力布在支座上或 台后填土的破坏棱体上。 7. 拱桥桥墩顺桥向作用效应组合 普通墩:相邻两孔结构重力,一孔或大孔满布汽车荷载(集中力在影响线最大处), 其他可变作用中的汽车制动力、纵向风力、温度作用等。 单向推力墩:大孔结构重力,大孔满布汽车荷载(集中力在影响线最大处),其 他可变作用中的汽车制动力、纵向风力、温度作用等。 8. 拱桥桥台作用效应组合 ⑴桥上满布车道荷载,集中力布在拱脚水平推力影响线最大处,升温,制动力向 路堤方向,台后按压实土侧压力考虑——桥台向路堤方向偏转趋势 ⑵台后破坏棱体布车辆荷载,降温,制动力向桥跨方向,台后按未压实土侧压力 考虑——桥台向桥跨方向偏转趋势
道路工程材料慕课 -回复

道路工程材料慕课-回复道路工程材料慕课是一门介绍与道路建设相关的材料知识的在线课程。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与道路工程材料有关的各种概念、材料特性、性能测试方法以及选择与设计准则等相关内容。
下面,我们将逐步回答与道路工程材料慕课主题相关的问题。
1. 什么是道路工程材料?道路工程材料是指用于建设和维护公路、街道、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各种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沥青、混凝土、碎石、水泥等。
这些材料必须具备一定的强度、耐久性和耐候性能,以确保道路的安全、舒适和可靠性。
2. 道路工程材料的特性有哪些?道路工程材料的特性涵盖许多方面,包括物理特性、力学特性和化学特性等。
具体来说,它们需要具备良好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冻融性、耐磨损性、抗滑移性等特性,以应对不同的道路使用环境和负荷条件。
3. 如何测试道路工程材料的性能?对道路工程材料的性能进行测试是确保其质量和性能达到设计要求的重要一环。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试验室试验和现场试验。
试验室试验可以测定材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质,如强度、模量、耐久性等;而现场试验则能够模拟实际使用环境,检测材料的实际性能,包括抗滑移性、附着性、声波反射等。
4. 材料选择和设计准则有哪些?在道路工程中,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常见的材料选择和设计准则包括:- 耐久性:选择能够在不同气候条件下保持稳定性能的材料;- 可回收性:考虑可持续发展,选择能够进行再利用或回收的材料;- 成本效益:选择经济实用的材料,同时考虑其使用寿命和维护成本;- 环保性:选择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材料,如低碳排放材料。
尽管面对不同的道路用途和工程要求,材料选择和设计准则会有所不同,但以上几点是考虑材料选择的基本准则。
总结起来,在道路工程材料慕课中,学生将学习到道路工程材料的定义、特性、性能测试方法以及选择和设计准则。
这些知识将帮助他们在实际道路工程中做出准确的材料选择和设计决策,从而提高道路的质量和可靠性。
道路建筑材料知识点总结

道路建筑材料知识点总结
嘿,朋友们!今天咱要来聊聊道路建筑材料那些事儿,这可太重要啦!就像盖房子得有好砖头一样,修道路也得有合适的材料呀!
先来说说沥青吧!你看那些黑黑的马路,很多可都是用沥青铺的呢。
沥青就像是道路的“保护衣”,让路面平整又光滑。
咱平时开车在路上,那平稳的感觉,不就是沥青的功劳嘛!好比是给道路穿上了一双舒服的鞋子,走起来稳稳当当。
再讲讲水泥呀!水泥可是个厉害的角色呢!它就像是建筑界的“大力士”,坚固无比。
修桥、铺路都少不了它。
想想那些大桥,不就是靠着水泥才那么坚固地立在那里吗?这水泥啊,可真是道路建筑的中流砥柱呢!就如同给道路打造了一副结实的骨架。
还有砂石呀!别小看这些小颗粒哦,它们可是组成道路的重要部分呢。
砂石就像是道路的“小助手”,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没有它们填充,道路怎么能踏实呢?这不就像一个团队里默默无闻的小伙伴,虽然不起眼,但缺一不可呀!
道路建筑材料的选择可不是随便的哦!要是选错了,那后果可不堪设想。
就好比你穿了一双不合适的鞋子去跑步,肯定会不舒服甚至受伤呀!所以,我们可得认真对待这些材料呢!
总之,道路建筑材料是修路的关键呀!沥青、水泥、砂石等等,它们各自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共同为我们打造平坦、坚固的道路。
我们要珍惜这些道路,也得感谢这些材料呀!它们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这么多便利呢!。
哈工大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材料工程方向)硕士复试大纲

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指导教育部要求,初试合格的考生,以及所有校内外推免生均需参加复试。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及学校有关要求,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指导确定如下。
一、复试比例及主要内容1、复试由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组成,外国语听力考试在面试中进行。
复试的总成绩为280分,其中笔试200分,面试80分。
2、复试笔试科目材料工程方向:(1)无机材料性能,占80分。
主要内容:第一章材料的断裂与强度1. 理论结合强度2 .Griffith理论3. 应力强度因子理论裂纹尖端附近的应力场与位移场、应力强度因子判据4. 裂纹的产生与扩展裂纹的产生与扩展、断裂机理、断裂机理第二章纤维增强与增韧1. 纤维强化与韧化的基本要求2.纤维强度与韧化连续纤维强度与韧化、短纤维连续纤维强度与韧化第三章弹性变形1. 弹性变形应力应变、弹性变形的本质、影响弹性模量的因素2. 塑性变形滑移、位错与塑性变形3. 流变性基本元件、Maxwell模型、Kelvin模型、三元杆件模型4. 高温蠕变高温蠕变机理、持久强度第四章热学性能1. 热容热容的经验定律和经典理论、无机材料的热容2. 热膨胀热膨胀系数、固体材料的膨胀机理、热膨胀与其它材料的关系3. 热传导材料热传导的宏观规律、材料热传导的微观机理、影响导热系数(热导率)的规律4. 热稳定性热应力、抗热冲击断裂、抗热冲击损伤、提高抗热冲击断裂的措施参考书目:《无机材料物理性能》,关振铎编箸清华大学出版社(2)混凝土材料科学,占120分。
主要内容:第一章水泥混凝土原材料1. 水泥常用六种水泥的基本要求,特性及其作用2. 粗细骨料砂石的基本要求,集料级配的基本原则,集料中有害物质的种类,矿物质掺合料的种类及其作用3. 外加剂常用各种外加剂的品种、特性、作用机理及其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第二章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及其影响因素,离析和泌水的危害及其影响因素、影响混凝土工作性(流动性、保水性、粘聚性)的因素及其改善措施第三章水泥混凝土的强度1.水泥混凝土的结构、水泥混凝土的强度来源、混凝土强度理论、混凝土的孔结构的、水泥石与骨料的界面特征及改善界面的途径、影响水泥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及提高强度的措施、强度控制第三章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1.水泥混凝土的抗渗性、评价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混凝土几种收缩的定义及影响因素2.水泥混凝土抗冻性、评价方法及其影响因素3.水泥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的种类、评价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第四章水泥混凝土的变形1. 水泥混凝土的化学变形及其影响因素2. 水泥混凝土的早期变形及其影响因素3. 水泥混凝土的干缩变形及其影响因素4. 水泥混凝土的短期受力变形及其影响因素5. 水泥混凝土的徐变及其影响因素第五章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初步配合比2.基准配合比3.实验室配合比4.施工配合比第六章其它混凝土道路水泥混凝土、高强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防水混凝土、喷射混凝土、泵送混凝土、自流平混凝土、预拌混凝土参考书目:(1)吴中伟、廉慧珍编著. 高性能混凝土,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2)S. Mindess, J. F. Yong, D. Darwin 著. 吴科如, 张雄, 姚武, 张东译. 混凝土.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3) 冯乃谦. 高性能混凝土结构.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4)葛勇. 土木工程材料学.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73、面试主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沙石材料砂石材料:石料与集料的统称,是道路工程与桥梁工程使用量最大的一宗材料。
石料:指天热岩石经机械加工制成的或直接开采得到的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石料制品。
集料:由不同粒径矿物质组成的混合料,在沥青混合料和水泥混凝土中起骨架和填充作用。
第一节 沙石材料的基本知识一、 沙石材料的岩石学特征1 造岩矿物 是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结构特征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简称矿物。
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方解石、白云石、黄铁矿、石膏、菱镁矿、磁铁矿和赤铁矿等。
2 按岩石的形成条件分:● 岩浆岩(岩浆冷凝而成)深成岩—地表深处的岩浆缓慢冷却而成喷出岩—岩浆喷出地表压力急剧降低冷却而成火山岩—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到空中急速冷却形成● 沉积岩(水成岩)碎屑岩、粘土岩、化学及生物岩● 变质岩 原生的岩浆岩或沉积岩经过地质上的变质作用而形成3 岩石矿物的主要化学成分大部分硅质岩石在水中带有负电荷,亲水性较大。
道路工程中,依据岩石中SiO2的含量将石料划分为三类—碱性石料(钙质),中性石料和酸性石料(硅质),所对应SiO2分别为<52%,52~65%和>65%● 沥青路面工程中——岩石-集料● 水泥路面工程中——碱—骨料反应碱——骨料反应是混凝土中所含的碱(Na2O 或K2O )与骨料的活性成分反应,在混凝土浇筑成型后数年至数十年逐渐反应,反应生成物吸水膨胀,导致混凝土工程开裂,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二、 岩石的物理性质1 密度● 真实密度:在规定条件下,烘干岩石矿质实体单位真实体积的质量(不包括开口和闭口孔隙的体积)。
测试方法:密度瓶法● 毛体积密度:在规定条件下,烘干岩石矿质实体包括孔隙(闭口和开口孔隙)体积在内的单位毛体积的质量。
测试方法:将已知质量的干燥岩石试样,经饱水后,将试样表面擦干求的饱和面质量,再用排水法求得试样在水中的质量,两者之差为试样的毛体积。
2 孔隙率:指岩石孔隙体积占岩石总体积(包括开口孔隙和闭口孔隙体积)的百分率。
意义:反映岩石裂隙发育程度的参数。
岩石的孔隙率一般不能实测,可采用岩石的真实密度和毛体积密度计算。
3 含水率:岩石在天然状态下的含水率。
可以间接反映岩石中孔隙的多少以及岩石的密实程度。
4 吸水性:岩石吸入水分的能力,其大小可用吸水率与饱和吸水率表征。
吸水率:岩石在常温常压下最大的吸水质量占干燥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100n i h V V n V +=⨯1100h t n ρρ⎛⎫=-⨯ ⎪⎝⎭饱和吸水率:岩石在常温真空抽气条件下最大的吸水质量占干燥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三、岩石的抗压强度岩石的强度随着试件尺寸的增大高径比增大而降低,加荷载速率增大岩石强度也增大。
1 抗压强度的测试方法采用饱水状态下岩石立方体(或圆柱体)试件的单轴抗压强度来评定岩石的强度。
路面工程:圆柱体或者立方体,直径或边长和高均为50mm+2mm;桥梁工程:立方体,边长为70mm+2mm;建筑地基:圆柱体,直径为50mm+2mm,高径比为2:1.2 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内因:岩石的组成结构自身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孔隙构造和含水状态外因:实验条件试件形状、大小、加工精度和加荷速率等四岩石的耐久性岩石能够经受反复冻结和融化而不破坏,并不严重降低岩石强度的能力。
岩石的耐久性主要表现在岩石的抗冻性。
1 抗冻性实验方法冻融循环测量冻融损失率2 坚固性实验方法饱和硫酸钠浸泡循环测量质量损失率第二节集料由不同粒径矿物质组成的混合料,在沥青混合料和水泥混凝土中起骨架和填充作用。
一、集料的来源于分类1、集料的来源(1)天然集料包括天然砂、砾石和卵石等。
(2)人工集料人工集料是岩石或卵石经破碎和筛分机械设备加工而成的具有棱角、表面粗糙的石料碎块。
岩石被破碎按照粒径分类碎石或破碎砾石>4.75mm人工砂(机制砂和混合砂的统称) <2.36mm石屑(碎石的筛下部分)最小筛孔4.75mm或2.36mm2、粗集料和细集料的分类沥青中>2.36mm为粗集料水泥中>4.75mm为粗集料二、集料的物理性质1、 集料的密度● 表观密度 在规定的条件下,烘干集料矿质实体包括闭口孔隙在内的表观单位体积的质量。
● 毛体积密度 在规定的条件下,烘干集料矿质实体包括孔隙(闭口、开口孔隙)体积在内的单位体积的质量。
● 表干密度 计算质量以表干质量(饱和面干状态,包括了吸入开口孔隙中的水)为准,计算体积与毛体积密度相同。
● 堆积密度 烘干集料颗粒矿质实体的单位堆积体积(包括集料颗粒间空隙体积、集料矿质实体及其闭口、开口孔隙体积)的质量。
2、 孔隙率集料在一定的堆积状态下的空隙体积(含开口体积)占堆积体积的百分率。
反映了集料颗粒间相互填充的紧密程度● 粗集料孔隙率 水泥混凝土:采用振实状态下的堆积密度计算。
● 粗集料的骨架间隙率 沥青混合料:采用粗骨料在捣实状态下的堆积密度。
3、 集料的级配指集料中各种颗粒的搭配比例或分布情况。
4、 集料的颗粒形状与表面特征1) 颗粒形状分为蛋圆形、棱角形、针状和片状四种类型,理想形状是接近球体或立方体。
2) 表面特征指集料表面的粗糙程度及孔隙特征等。
细集料表面特征采用棱角性指标来表征, 棱角性可用空隙率法或流动时间法来评定。
● 流动时间法:按照标准方法准备集料试样,测定规定体积的细集料。
流出时间越长,细集料也粗糙。
● 孔隙率法:按照标准方法测试细集料的松装密度和毛体积密度。
5、 含泥量和泥块含量● 含泥量含泥量是指集料中粒径小于0.075mm 的颗粒含量● 砂当量测定细集料中含黏性土和杂质含量,对集料中小于0.075mm 的矿粉、细砂与“泥土”加以区别。
砂当量越大,表明集料中小于0.075mm 的矿粉、细砂比例越高。
MB 值用于测定人工砂中<0.075mm 的颗粒含量主要是泥土,还是被加工成母岩成分相同的石粉。
MB 值越小,表明集料中<0.075mm 的颗粒主要是与母岩化学成分相同的石粉。
● 泥块含量指粗集料中粒径大于4.75mm(细集料中大于1.18mm),但经水浸洗、手捏后小于2.36mm(砂中0.6mm )的颗粒含量。
三、 粗集料的力学性质压碎值:石料抵抗压碎的能力.磨耗率:粗集料抵抗摩擦、撞击的能力.磨光值:石料抵抗轮胎磨光的能力,即保持其原有粗糙的能力.冲击值:粗集料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磨耗值:粗集料抵抗车辆磨耗作用的能力。
、四、 冶金矿渣集料矿渣和工业废渣一般指金属冶炼过程中排出的非金属熔渣,既属于工业废料,又是一类具有独特性能的人造石料,常指高炉矿渣和钢渣等。
与天然岩石集料的主要不同之处:矿渣和工业废料中含有较多的活性矿物 ,且质量不够稳定。
1、 高炉矿渣主要化学成分: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中性氧化物,硫化物等。
酸、碱氧化物含量比例对矿渣的性能影响较大。
矿渣活性:指其与水或某些碱性溶液或硫酸盐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性质。
碱性系数或质量系数越大,高炉矿渣的活性越高。
2、 钢渣钢渣与高炉矿渣的区别:其化学成分及矿物组成有着明显的区别。
碱度越大,钢渣的活性越大。
3、 矿渣的化学稳定性游离氧化钙(f-CaO)分解铁和锰分解 第三节 矿质混合料的组成设计一、 矿质混合料的级配1、 级配的表示方法集料中各组成颗粒的分级和搭配称为级配,通过筛分试验确定。
1) 标准套筛2) 级配参数● 分计筛余百分率ai 某号筛上的筛余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百分率● 累计筛余百分率Ai 某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和大于该号筛的各筛分计筛余百分率之总和● 通过百分率pi 通过某号筛的试样质量占试件总质量的百分率,即100与某号筛累计筛余百分率之差。
3) 集料级配曲线的绘制4) 天然砂的细度模数用于评价细集料粗细程度的指标,是细集料筛分试验中各号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之和A4.75 , A2.36,… A0.15 —分别为4.75mm 、2.36mm 、…0.15mm 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粗砂 Mf = 3.7~3.1;中砂Mf = 3.0 ~ 2.3;细砂Mf = 2.2~1.62、 级配组成对矿料性能的影响 225CaO SiO P O M M M M=+1)级配曲线类型●连续级配:级配曲线光滑,每一种尺寸的集料都有●间断级配:缺少一个或几个分级颗粒,曲线是非连续的、中间折断的曲线。
2)级配组成与矿料孔隙率和内摩阻力的关系3、连续级配的计算1)最大密度级配计算公式2)级配曲线范围公式第二章沥青材料沥青是黑色或暗黑色固体、半固体或黏稠状物,由天然或人工制造而得,主要为高分子烃类所组成,它们通常可以是气体、液体、半固体或固体,完全溶解于二硫化碳。
狭义的沥青是指石油沥青。
第一节沥青的基础知识一、沥青的分类1、2、石油沥青的分类1)按照加工方法基本主要生产工艺有:蒸馏法、氧化法、调和法和溶剂脱沥青法。
●蒸馏沥青—最简单、最经济方法。
适合生产道路沥青。
●氧化(吹制)沥青—主要生产高软化点的建筑沥青。
●溶剂沥青●调和沥青2)按照在常温下呈现的状态●黏稠沥青(针入度沥青)—道路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液体沥青(稀释沥青、回配沥青)3)按照用途分类●道路沥青—占整个沥青产量的50%~60%●建筑沥青—标号较低,针入度在5~30(1/10mm)范围●水工沥青●防腐沥青●其他沥青二、原油的分类原油是石油沥青的原料。
主要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多种碳氢化合物,统称“烃类”。
判断原油是否适合于生产沥青的经验方法是通过原油中的沥青质(A)、胶质(R)及蜡(W)的相对含量进行判断。
●(A+R)/W<0.5 不适合生产沥青的原油●(A+R)/W=0.5~1.5 可生产一般普通道路沥青的原油●(A+R)/W>1.5 最适合生产沥青,可生产优质道路沥青另外一种判断原油是否适合于生产沥青的方法是通过原油评价中大于500℃馏分渣油中的H/C原子比来预测。
H/C原子比≤1.6 渣油可用来生产道路沥青H/C原子比>1.6 渣油不适合生产道路沥青环烷基和中间基被认为是生产沥青的首选原油。
石蜡基原油中轻质组分和蜡含量较高,胶质和沥青质含量较低,不适合生产优质道路沥青。
三、石油沥青的组成结构1)元素组成沥青的元素组成基本与渣油相同。
2)化学成分将沥青分离为化学性质相近,而且与其工程性质有一定联系的几个组,这些组就称为组分。
常用的为三组分法和四组分法。
三组分法:吸附部分——胶质和未被吸附部分——油分。
四组分法:实现饱和分(S)、芳香分(Ar)、胶质(R)或胶质—沥青质(At)3)沥青的胶体结构分类依据:胶团粒子大小、数量及其在连续相中的分散状态●溶胶型沥青胶团可以在连续相中自由移动,近似真溶液,具有牛顿流特征,,黏度与应力成比例●凝胶型沥青沥青质胶团会相互连接,形成三位网状结构,胶团在连续相中移动比较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