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合集下载

四川省绵阳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

四川省绵阳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

秘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19年4月22日上午9:00-11:30】绵阳市高中2016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商人尚鬼,认为鬼神主宰万事万物,唯有商王能受其感应:周人则认为“天命靡常,唯德是辅”,“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这一解释意在说明A.新政权统治的合法性B.商人的主要活动就是祭祀C.商人从未实行过德治D.宗教迷信是商灭亡的根源25.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实行“分异令”,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

西汉初年颁布“民产子”诏令,多生孩子可以免除两年赋税。

唐代要求地方官员劝勉男年二十,女年十五以上的庶人结婚。

古代政府关注人口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国民经济恢复B.保证国家财税收入C.防范民间土地兼并D.改善人民生活质量26.宋代平均每匹绢合银1.57两,明代平均每匹合银0.625两。

这里包含有白银价格降低的因素,若将绢价按当时米价折算,明代正统至嘉靖,绢价比宋代低约II%。

导致明朝中后期绢价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闭关锁国政策的严重后果B.农耕文明的繁荣C.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D.棉纺织业的发展27.清政府对商业戏园的管制极为严格,北京内城严禁出现商业戏园,八旗和高级官员禁止入园看戏。

但朝廷禁令却无法阻挡戏曲演出的巨大魅力,戏园不断潜入以满人为主的内城,更有八旗达官显贵入外城看戏。

这种变化反映了A.大众娱乐化解民族矛盾B.早期启蒙思想推动文化繁荣C.市民文化冲击社会秩序 D.文化专制政策淡出历史舞台28成书于1876年的《沪游杂记》有这样的记载:“外国人涉讼,两造均请讼师上堂,彼此争辩,理屈者则俯首无词。

然后,官为断结。

如中外涉讼,华人亦请外国讼师”。

这主要反映了当时A.西方法制思想深入人心B.中西司法制度理念存在不同C.中国司法主权遭到破坏D.西方司法制度对中国的影响29.下列是1895-1913年中国近现代企业的构成表据此可知,l9世纪末20世纪初A.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B.民间市场活力得到激发C.官办企业已经难以为继D.官僚资本主义逐渐膨胀30.1 944年9月,中共中央认为:“目前我党向国民党及国内外提出改组政府主张时机已经成熟”。

2019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班固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名人进行了统计。

其中春秋时期没有贵族背景的名人占当时名人数的32%,战国时期没有贵族背录的名人占当时名人数的60%。

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分封制的推广________B. 世袭制度的没落________C. 郡县制的实施________D. 井田制度的盛行2. 魏晋时期,孝道备受推崇,为亲人的复仇风气很盛,虽然法令禁止,但总体上对这种行为是默许甚至是褒奖的,这种情况在《孝义传》、《孝行传》、《孝友传》等史书中多有记载。

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 新思潮冲击储家传统倍仰________B. 社会动荡,维护家族利益C. 国家分裂,法律受到破坏________D. 民族内迁,尚武风气盛行3. 唐朝前期,73.02%的水灾都发生在北方,南方多雨区仅占26.98%。

仅关内道、河南道水灾频次占唐前期总数的50%以上。

安史之乱后,淮南道、江南道水灾频次记载明显增加,史书中还多次出现江南西道基雨山洪的记录。

据此可知A. 经济严重衷退________B. 土地政策调整________C. 经济重心南移________D. 政府管理失控4. 明朝曾依据传统礼制做出严格规定:玉器为皇室专用,公侯及一品至五品官可用金银。

这些规定在明朝晚期苏松一带被置若罔闻,富贵人家用金,用玉已成平常之事。

这一转变直接反映了A. 社会风尚发生较大转变________B. 尊富尚利意识蔚然成风C. 盆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________D. 经济结构出现转型趋势5. 作为一种西洋舶来器物,自行车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中国社会。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汽车等新式交通工具在近代中国却推广较少.这种情况表明,在近代中国A. 器物变革改变民众生活________B. 近代化转型的过程曲折C. 政局动荡阻碍交通进步________D. 排斥西方世界近代文明6. 辛亥革命时期,一些刊物大声呼吁“教育救国”,宣称“强国强种,惟教育者之功。

2019届高三历史第三次考试试题及答案【精选】.doc

2019届高三历史第三次考试试题及答案【精选】.doc
11.下表是 1850---1900 年德国各经济领域就业比重统计表。这一统计表明德国
年份 1850
所占比重( %)
第一产业 (农业) 第二产业(工业)
第三产业(服务 业)
55
24
21Leabharlann 就业总人 数(万人)1580
1875 49
30。
21
1900 38
37。
25
1860 2550
A. 农业经济走向严重衰退 B. 社会经济转型日益加速 C. 国民经济结构出现失衡 D. 劳动力就业率得到提高 【答案】 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 1850---1900 年德国第一产业,即农业的就业人数比 重越来越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即工业和服务业的就业人数比重呈现增加的 趋势,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转型趋势日益明显,故 B 选项正确; 这时期农业的就业人数比重下降并不能说农业经济走向严重衰退, 故 A 选项错误; 材料中的德国各经济域就业比重的发展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而不是国民 经济结构出现失衡,故 C 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劳动力就业的问题,而是体现 了各经济领域的就业人数比重变化,故 D 选项与材料无关。
措施,推动了这时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建立,出现了众多创投资本规模小的企
业,因此可得出这时期民族企业经营环境改善,故 B 选项正确;材料体现了民国
初期出现资本规模较小的企业出现所反映的问题,与企业集团意识无关,故
A选
项错误;节制资本理念是新三民主义时期提出,与材料内容无关,故 C 选项错误;
材料内容所反映的问题可知,这时期人们实业投资热情提高,而不是降温,故
A. 计划经济体制开始被打破 B. 媒体行业率先启动对外开放 C. 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 D. 外来商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答案】 C 【解析】 【详解】材料内容体现了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从 1979 年 1 月 4 日 -4 月 17 日期 间,天津日报、上海电视台等媒体行业对牙膏、酒、手表等商品进行广告业务, 开展恢复商业广告到播出的第一条电视商业广告和第一条外商广告等,说明这时 期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不断扩大,故 C 选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涉及计划经济体 制的内容,故无法得出计划经济体制开始被打破,故 A 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 了这时期媒体行业对各种商品的广告业务从恢复商业广告到播出的第一条电视商 业广告和第一条外商广告等,说明其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没有体现媒体行业率 先启动对外开放的问题,故 B 选项错误;材料内容强调了这时期媒体的广告业务 内容,没有体现外来商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故 D 选项错误。

绵阳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

绵阳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

B 项是正确答案。
【点睛】准确识记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进程及其阶段特征,是掌握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关键。
A 项在一战期间, C
7.1944 年 9 月,中共中央认为: “目前我党向国民党及国内外提出改组政府主张时机已经成熟”。 国民党提出召开国是会议,废除一党统治,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这一主张的提出 A. 改变了抗战的被动局面 B. 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 凸显了民主革命的要求
A. 新政权统治的合法性
B. 商人的主要活动就是祭祀
C. 商人从未实行过德治
D. 宗教迷信是商灭亡的根源
【答案】 A
【解析】
【详解】周人认为天命无常,只选有德,顺应民意,民意即天命,反对商王是唯一可感应鬼神,受命于天的观
点,其目的在于说明武王伐纣是顺天应民和新政权的合法性,故选
A 项。 B 与材料无关, C 项“从未”说法绝
B. 早期启蒙思想推动文化繁荣
C. 市民文化冲击社会秩序
D. 文化专制政策淡出历史舞台
【答案】 C
【解析】
【详解】 清代严格限制 " 商业 " 戏园, 说明忌惮商业文艺影响其统治, 达官贵人“城外看戏”说明艺术魅力巨大。
材料无关矛盾缓和, A 项错,戏剧不等于启蒙思想,当时文化专制仍旧盛行,
BD两项有违史实,只有 C 项符合
B、 C 项“农耕繁荣”、
“作物种植”与绢价下降没有直接因果关系。所以
D 项是正确答案。
4. 清政府对商业戏园的管制极为严格,北京内城严禁出现商业戏园,八旗和高级官员禁止入园看戏。但朝廷禁
令却无法阻挡戏曲演出的巨大魅力,戏园不断潜入以满人为主的内城,更有八旗达官显贵入外城看戏。这种变
化反映了
A. 大众娱乐化解民族矛盾

四川省绵阳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

四川省绵阳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

保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19年4月22日上午9:00〜11:30】四川省绵阳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word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两卷共10页。

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 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城市商务活动空间布局滞后于城市空间地域扩张。

读广州市1990年——2007商务活动重心坐标变化图,回答1——3题。

1.下列有关广州市商务活动空间重心坐标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历年来商务活动空间重心偏移方向几乎未发生改变B. 历年来商务活动空间重心徧移距离呈逐年下降趋势C. 2000—2007年商务活动空间重心偏移距离最大D. 2000--2007年商务活动空间重心偏移方向未发生本质的变化2. 依据广州市商务活动空间重心变化,推测广州城市主体扩展方向是A.向北B.向南C.向东D.向西3. 影响广州市商务活动空间分布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交通B.政策C.科技D.市场4. 与表中气候特征相匹配的城市是A.①--孟买B.②-哈尔滨C.③-伦敦D.④-旧金山5. 四地典型植被及典型农业搭配正确的是A.①-…稀树草原-…商品谷物农业B.②…-温带草原-…放牧业C.③-…常绿硬叶林…-水果园艺业D.④…-雨林…-水稻种植业右图为自然状态下我国某地一湖泊多年平均流入量与流出量年内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6. 该湖泊所在地区的景观最可能是A. 小桥流水,前街后河B. .千沟万壑,窑洞层叠C. 白杨挺立,四合院落D. 椰树林立,竹楼掩映7. 流入量极小值M点的前后日期,控制当地的天气系统主要是A.气旋B.冷锋C.暖锋D.反气旋右图为某岛国等高线图,该岛屿位于大洋海岭,读图回答8--9题。

2019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Word版)

2019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Word版)

2019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Word版)2019届绵阳市高三三诊考试历史试卷24.商人尚鬼,认为鬼神主宰万事万物,唯有商王能受其感应;XXX则认为“天命靡常,XXX是辅”,“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这一解释意在说明A.新政权统治的合法性B.商人的主要活动就是祭祀C.商人从未实行过德治D.宗教迷信是商灭亡的根源25.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实行“分异令”,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

西汉初年颁布“民产子”诏令,多生孩子可以免除两年赋税。

唐代要求地方官员劝勉男年二十,女年十五以上的庶人结婚。

古代政府关注人口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国民经济恢复C.防范民间土地兼并B.保证国家财税收入D.改善人民生活质量26.宋代平均每匹绢合银1.57两,明代平均每匹合银0.625两。

这里包含有白银价格降低的因素,若将绢价按当时米价折算,明代正统至嘉靖,絹价比宋代低约11%。

导致明朝中后期绢价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闭关锁国政策的严重后果B.农耕文明的繁荣C.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D.棉纺织业的发展27.清政府对商业戏园的管制极为严格,北京内城严禁出现商业戏园,八旗和高级官员禁止入园看戏。

但朝廷禁令却无法阻挡戏曲演出的巨大魅力,戏园不断潜入以满人为主的内城,更有八旗达官显贵入外城看戏。

这种变化反映了 A.大众娱乐化解民族矛盾B.早期启蒙思想推动文化繁荣C.市民文化冲击社会秩序D.文化专制政策淡出历史舞台28.成书于1876年的《沪游杂记》有这样的记载:“外国人涉讼,两造均请讼师上堂,彼此争辩,理屈者则俯首无词。

然后,官为断结。

如中外涉讼,华人亦请外国讼师”。

这主要反映了当时A.西方法制思想深入人心B.中西司法制度理念存在不同C.中国司法主权遭到破坏D.西方司法制度对中国的影响29.下列是1895-1913年中国近现代企业的构成表据此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A.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B.民间市场活力得到激发C.官办企业已经难以为继D.官僚资本主义逐渐收缩30.1944年9月,中共中央认为:“目前我党向XXX及国内外提出改组政府主张时机己经成熟”。

四川省绵阳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四川省绵阳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四川省绵阳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1.《史记》记曰:“襄公(?~前637年)之时,修行仁义,欲为盟主。

”《全唐文》则说昔者宋襄公尝为仁义矣……用欲以兴商道,霸诸侯,一战而为敌所执,再战而身死国削,为天下笑。

”上述材料能够反映出A. 宋襄公借助儒家思想治国B. 宋襄公破坏了中央集权制C. 宋襄公注重维护宗法秩序D. 宋襄公时周王室地位衰落【答案】D【解析】根据“欲为盟主”“用欲以兴商道,霸诸侯,一战而为敌所执,再战而身死国削,为天下笑”看出,材料反映出春秋时期诸侯称霸、割据混战的情景,说明分封制崩溃、周王室地位衰落,故D正确;材料表明宋襄公借助儒家思想实现称霸的需要,而非治国,A错误;春秋时期没有形成中央集权,B错误;材料信息与宗法秩序无关,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欲为盟主”“用欲以兴商道,霸诸侯,一战而为敌所执,再战而身死国削,为天下笑”,联系所学春秋时期分封制瓦解的知识分析解答2.在西汉,刺史每年8月“巡行所部郡国”,郡守“常以春行所主县”,“秋冬遣无害使”审察案情,至于临时突击督察,大多发生于突发的案情或农民起义的发生。

如武帝时派绣衣御史去镇压农民起义,派遣司隶校尉“补巫蛊,督大奸猾。

四川省绵阳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四川省绵阳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四川省绵阳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卷本试题卷共24页,47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礼记·王制》规定:大诸侯国设三卿,都由天子任命,次一等的诸侯国也设三卿,其中二卿由天子任命,一卿由国君任命,小诸侯国设有两卿,都由国君任命。

据此可知,西周分封制A.保证了周天子的专制统治 B.蕴含着中央集权的因素C.有效限制了地方诸侯权力 D.宗法血缘色彩极其淡薄25.西汉时期,五经具有不同版本,经文解释更是五花八门,所谓“经有数家,家有数说”。

东汉章帝召开白虎观会议,命群儒“讲议五经同异”,“帝亲称制临决”,最后整理成《白虎通义》-书,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

据此可知,白虎观会议A.强化了思想大一统局面 B.消除了各家之间的分歧C.提高了儒家的社会地位 D.规范了儒学的学术研究26.宋代选官入仕的途径相当多元,通过恩荫入仕者尤多;但相对于进士出身者,这些人在当时被认为“无出身”,在出官,转迁等方面都受到种种限制,而跻身高层者更是寥寥无几。

这种现象说明宋代A.世家大族左右国家政权 B.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C.科举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D.党派纷争破坏官僚体制27.明朝初年规定,“佃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但到中后期,佃农不再像以前那样逆来顺受,甚至出现“们户嚣然动其不义不信之心”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秘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19年4月22日上午9:00-11:30】绵阳市高中2016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商人尚鬼,认为鬼神主宰万事万物,唯有商王能受其感应:周人则认为“天命靡常,唯德是辅”,“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这一解释意在说明A.新政权统治的合法性B.商人的主要活动就是祭祀C.商人从未实行过德治D.宗教迷信是商灭亡的根源25.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实行“分异令”,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

西汉初年颁布“民产子”诏令,多生孩子可以免除两年赋税。

唐代要求地方官员劝勉男年二十,女年十五以上的庶人结婚。

古代政府关注人口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国民经济恢复B.保证国家财税收入C.防范民间土地兼并D.改善人民生活质量26.宋代平均每匹绢合银1.57两,明代平均每匹合银0.625两。

这里包含有白银价格降低的因素,若将绢价按当时米价折算,明代正统至嘉靖,绢价比宋代低约II%。

导致明朝中后期绢价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闭关锁国政策的严重后果B.农耕文明的繁荣C.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D.棉纺织业的发展27.清政府对商业戏园的管制极为严格,北京内城严禁出现商业戏园,八旗和高级官员禁止入园看戏。

但朝廷禁令却无法阻挡戏曲演出的巨大魅力,戏园不断潜入以满人为主的内城,更有八旗达官显贵入外城看戏。

这种变化反映了A.大众娱乐化解民族矛盾B.早期启蒙思想推动文化繁荣C.市民文化冲击社会秩序 D.文化专制政策淡出历史舞台28成书于1876年的《沪游杂记》有这样的记载:“外国人涉讼,两造均请讼师上堂,彼此争辩,理屈者则俯首无词。

然后,官为断结。

如中外涉讼,华人亦请外国讼师”。

这主要反映了当时A.西方法制思想深入人心B.中西司法制度理念存在不同C.中国司法主权遭到破坏D.西方司法制度对中国的影响29.下列是1895-1913年中国近现代企业的构成表据此可知,l9世纪末20世纪初A.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B.民间市场活力得到激发C.官办企业已经难以为继D.官僚资本主义逐渐膨胀30.1 944年9月,中共中央认为:“目前我党向国民党及国内外提出改组政府主张时机已经成熟”。

于是正式向国民党提出召开国是会议,废除一党统治,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

这一主张的提出A.改变了抗战的被动局面B.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凸显了民主革命的要求D.加速了国民党政府的覆灭31.这是1960年1月某杂志刊登的《引洮河水上山》,展现了当时甘肃为了解决干旱问题,在高山上修建水渠引水的场景。

这可以用来反映我国A.社会主义工业化在稳步中前进B.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面貌C.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D.经济体制改革释放了农村活力32.就家庭规模来说,早期罗马人不管社会阶层高低,都喜欢一大家族人生活在一起。

但公元前2 世纪以后,家庭结构简化,人口规模缩小。

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对外扩张助推经济发展B.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C.公民法加强了产权保护D.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33. 15-16世纪,佛罗伦萨常常举办庆典活动,先前囿于个人或小圈子的艺术家,开始常常参与庆典的装饰工作,帮助打扮角色,设计服装,准备化妆品和其他装饰用品。

很多教会人士和世俗统治者也乐于赞助他们。

这表明文艺复兴A.崇尚人文的社会氛围B.社会等级观念的消失C.公民参政的热情高涨D.艺术家政治地位提高34.据档案记载,1925年,苏联农民心中始终存在一种困惑。

“如果一个农民成功地改善了自己的经营,那他就会从贫农队伍中除名,在他头上贴上富农的标签,把他看作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这主要说明当时A.粮食税挫伤了农民积极性B.农民对集体农庄心有余悸C.新经济政策缺乏制度保障D.工业化政策引发农民不满35. 2000年6月,法国总统希拉克访问德国,发表了题为:“与德国和法国共同组成先锋队”的演讲,强调欧盟各个机构是“完全独特的并将继续如此”。

并以“德国万岁!”和“法国万岁!”结束他的演讲。

该演讲A.应对英国脱欧所面临的挑战B.消除法国德国之间的矛盾C.抵制苏联在欧洲东部的扩张D.带有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材料一近代早期西方经济民族主义思潮的主要表现是重商主义的盛行。

重商主义者认为,金银是至高无上的,它代表真正的财富,国内贸易不能增加金银,所以应扩大贸易顺差,转从他国获取。

一方面,给出口商予以补助,降低出口产品的成本,使其在国际上更有竞争力,另一方面,对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

采取这些措施,国家会受益匪浅,日进斗金,不仅可维持王室的开支,改善民众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这代表着更多的舰队,更广阔的殖民地,更大的生产,更丰厚的利润,在这个“良性循环”中,国家会日益殷实。

——摘编自高德步等《世界经济史》材料二近代国门被打开后,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西方各国“平时谋国精神,专在藏富于商,其爱之也若子,其汲之也若水。

盖其绸缪商政,所以体恤而扶植之者,无微不至,宜其厚输而无怨也”。

“商战”是经济民族主义的一个直接表达,强调“外国所需于中国者,自行贩运;中国所需于外国者,自行制造”。

庚子之后,随着民族主义思潮的高涨,国内新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中国资产阶级开始走上政治舞台,国人主权意识进一步觉醒,“主权亡则国亡”成为普遍共识。

20世纪初,人们的利权观念之侧重点已由经济利益转向国家主权。

这充分地显示出20世纪中国轰轰烈烈的收回利权运动的宗旨主要是收回国家主权。

——摘编自袁为鹏《晚清经济民族主义思潮的内在矛盾与误区> (l)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重商主义和晚清中国经济思想的相同之处。

(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早期西方重商主义与晚清经济民族主义思想产生的不同影响。

(14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经济民族主义思想的认识。

(3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围绕材料,结合中国历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分)中国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管理肇始于建国初期。

1949年1 1月1日,中央政府成立卫生部。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适应经济发展,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

这是中国食品卫生领域的第一部法律。

此后1995年全国人大通过《食品卫生法》。

这标志着中国食品卫生管理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阶段。

进入新世纪后,国务院重新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食品安全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组织查处重大事故,同时还承担保健食品审批许可职能。

2009年全国人大通过了新《食品安全法》,成立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

此后,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取代卫生部成为更高层次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

——摘编自唐爱慧《中国食品质量安全临管的演进(1978-2014》)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食品监管演进的特点。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时期食品监管改革的意义。

(7分)46.【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分)1920年1月,国际联盟宣告正式成立。

国际联盟以保障国际和平与促进国际合作为宗旨。

国联盟约规定通过集体安全、裁军、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措施,以保障会员国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并规定对违背者实行经济制裁。

凡是在大战中对同盟国宣战的国家和新成立的国家都是国际联盟的创始成员国。

行政院是国际联盟最重要的机关,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4国为其常任理事国,美国未加入。

但是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国际联盟实际变成了维护战胜国利益的“战后新秩序”,反而在客观上助长了侵略。

二战爆发后,国际联盟也名存实亡。

1946年4月19日,国际联盟正式宣布解散。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际联盟成立的原因。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际联盟的作用。

(7分)4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分)崔浩,字伯渊,北魏时期清河郡东武城(今山东武城县)人。

道武帝之世,尚书郎邓渊奉命撰著本朝史,名《国记》,写了十余卷,尚未完成。

太武帝拓跋焘命崔浩等人续写。

修毕后,参与其事的著作令史闵湛、郗标素与崔浩有隙,建议把《国记》刻碑立石,太子也表示赞赏。

由于《国记》秉笔直书,尽述拓跋氏的历史,详备而不加避讳;而石碑树立在通衢大路旁,引起往来行人议论纷纷。

太武帝大怒,命令收捕崔浩及秘书郎吏。

崔浩被捕后对自己所犯何罪,也不明白,惶惑不能应对,于是立即被诛杀。

同时清河崔氏无论远近,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都被连坐灭族。

史称“国史之狱”。

北方士族在“国史之狱”遭到了沉重打击。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国史之狱”出现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历朝政府重视修史的目的。

(7分)绵阳市高中2016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24——28 ABDCD 29——33BCBAA 34——35CD二、非选择题(41题25分,42题12分,45、46、47题15分,共52分。

)41、(25分)(1)相同:主张依靠政府的力量;认为发展经济是强国的重要手段;主张在对外贸易中谋利;主张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主张发展本国的民族工业。

(8分)(2)对西方:推动了西方列强的对外贸易和掠夺;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刺激列强间的殖民争夺;促进了西方社会的转型。

(6分)对中国:推动了政治制度的变革;推动了反帝爱国斗争;促进了近代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改变了传统的“抑商”观念;促进民族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8分)(3)中西方经济民族主义思想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都有其进步性和局限性。

只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实现各国的共同繁荣和稳定。

(3分)42、示例论题民族融合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阐述秦汉时期,通过开边移民、开通两域,在华夏族与少数民族的交流中,汉民族开始形成。

魏晋南北朝时期,孝文帝推行改革,汉族与少数民族双向交流,取长补短,为中华文明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