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生物测定

合集下载

除草剂生物测定方法

除草剂生物测定方法
30
三、除草剂室内生物测定方法

2.3 、燕麦法 本法适于测定三氮苯除草剂如阿特拉津、 西玛津以及取代服类除草剂的活性。
31
三、除草剂室内生物测定方法

2.4 、萝卜叶子法 常用于测定触杀型除草剂,如百草枯、 除草醚、敌稗等。
32
三、除草剂室内生物测定方法

2.4 、萝卜叶子法 萝卜种子放于垫有二层滤纸的在培养皿内, 加入适量蒸馏水,加盖后置于27 ℃恒温 箱内培养约30h,从幼苗上切下子叶,选 择一致的10片放于垫有一层滤纸的培养皿 内(直径5cm),皿内盛有2mM磷酸缓冲 液配制的除草剂药液5ml,25 ℃ , 2000~3000lx光照下恒温培养,3天后, 称子叶鲜重(也可测叶绿素含量)。
3.1 藻类实验法 用烧杯或三角瓶,分别加入培养基和一定 浓度的除草剂,25 ℃下,荧光灯照明培 养。
37
三、除草剂室内生物测定方法

测定方法 A:观察颜色变化方法 某些药剂处理小球藻后,可使小球退色, 可以施药5天后观察小球藻退色变化情况。
38
三、除草剂室内生物测定方法

测定方法 B:通过比色测定小球藻增殖率的方法 小球藻增殖,培养液中的绿色逐渐变浓, 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547nm下比色测定, 吸光度与小球藻细胞数量间存在明显的直 线关系。
48
四、除草剂生物测定技术的应用

2、除草剂作用特性的测定 在研究除草剂的吸收与作用部位时,可用活 性炭作隔离层。
41
三、除草剂室内生物测定方法

3.2 浮萍法 以10%的Hoagland培养液配制待测药剂, 在每杯100ml药液表面上放10株大小一致 不带芽体的紫萍,1-2周后调查反应级数 (根据药害,即叶片黄化或失绿等),或 用80%丙酮于冰箱中萃取叶绿素,以分光 光度计在652nm下测光密度。

农药生物测定(1)

农药生物测定(1)

1、标准目标昆虫:是指被普遍采用的,具有一定代表性和经济意义,以及抗药力稳定均匀的农药杀虫毒力和毒效指示试虫群体。

2、毒力:是指药剂本身对不同生物发生直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

3、药效:是在田间或接近田间的条件下所测定的药剂对生物的作用效果。

4、致死中量的置信限:即致死中量的可靠范围,亦即供试昆虫种群致死中量真值的波动范围。

5、内吸杀虫剂:凡是可以通过植物根茎叶以及种子等部位渗入植物内部组织,随着植物体液传导植株,不妨碍植物的生长发育,而对害虫具有很高毒效的化学物质,称为内吸杀虫剂。

6、内吸杀虫作用:昆虫由于受内吸杀虫剂的毒杀作用而致死亡的过程,称之为内吸杀虫作用。

7、杀菌剂室内生物测定:将杀菌物质作用于细菌、真菌或其它病原物(包括线虫),根据其作用效果的大小来判断药剂毒力。

8、除草剂的生物测定:利用生物体(作物试材、杂草试材,主要指有害生物)对除草剂的反应,来测定除草剂的毒性及其效果的基本方法。

9、杀虫剂室内生物测定:在实验室条件下,以昆虫(包括螨类)对杀虫剂的反应来鉴别某一种农药或某一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测定的一种基本方法。

1、杀虫剂生物测定存在的问题(1)评判标准单一(2)人为地固定检查时间(3)无统一的标准试虫(4)一般用校正死亡率表示核心是没有系统评判生物测定结果的方法和标准。

2、影响杀虫剂毒力测定的主要因素分析(1)杀虫剂和溶剂杀虫剂:其理化性质是决定毒力的根本原因。

溶剂:对药剂本身的理化性质一般不产生影响,但不同溶剂会影响昆虫表皮。

(2)环境条件温度:影响到处理前---养虫;影响到处理过程中---挥发、吸收等;影响到处理后---昆虫的死亡率。

湿度:一般不影响杀虫剂的穿透性及作用速度,也不影响解毒过程,通常它只影响昆虫对杀虫剂的忍受力。

光照条件以及昆虫在药剂处理前后的食物供应,营养条件等也会影响到测定结果。

(3)供试昆虫:不同种类的昆虫敏感性不同;同种昆虫不同品系对杀虫剂的敏感性也不同;昆虫不同发育阶段对杀虫剂的敏感性也不同(卵期通常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比较低,通常以为有杀虫卵作用的杀虫剂,有很多主要是杀了初孵幼虫);昆虫的性别与生殖对杀虫剂的敏感性(一般雌性昆虫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比雄性昆虫低,但对有机磷杀虫剂来讲,则雌性个体比雄性个体感受性低。

实验十四 除草剂的生物测定—茎叶处理法.ppt

实验十四 除草剂的生物测定—茎叶处理法.ppt
实验十四 除草剂的生物测定—茎叶处理法
一、实验目的
学习并掌握除草剂的室内生物测定方法之一——茎叶 处理法
二、实验原理
通过将植物的叶片浸入除草剂溶液的方式使除草剂吸 收进入植物体内
三、实验步骤 1、植物幼苗的准备
0.2%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15分钟 冲洗后流水浸泡2小时左右,并用蒸馏水清洗
播种于方盘内的土壤或蛭石中 待其发芽并生长达到4片真叶 (长出真叶后需添加营养液)
2、药剂的配置及处理
从方盘中轻轻拔出幼苗
蒸馏水洗涤根部
用天平称重(记载处 理前重量)
用湿吸 水纸包 裹保湿
配置不同浓度除草剂溶液各 50ml
分别于50ml烧杯内
空白对照
处理
处理2小时
1cm左右厚海绵层
空白对照
营养液
处理
一定时间后测定幼苗的鲜重 计算抑制效果
Hale Waihona Puke 2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15分钟冲洗后流水浸泡2小时左右并用蒸馏水清洗播种于方盘内的土壤或蛭石中待其发芽并生长达到4片真叶长出真叶后需添加营养液2药剂的配置及处理配置不同浓度除草剂溶液各50ml从方盘中轻轻拔出幼苗蒸馏水洗涤根部用天平称重记载处理前重量分别于50ml烧杯内空白对照处理用湿吸水纸包裹保湿处理2小时营养液营养液1cm左右厚海绵层一定时间后测定幼苗的鲜重空白对照处理计算抑制效果

农药生物测定名词解释+简答题

农药生物测定名词解释+简答题

农药生物测定名词解释+简答题名词解释:1,生物测定:生物测定是通过生物活体产生的反应来评价一种物质或一种过程的本质、组成或效力的一种方法。

农药生物测定:度量农药对生物体群体、个体和活体组织、细胞产生效应大小的生物测定技术。

杀虫剂生物测定:度量杀虫剂对螨类及昆虫产生效应大小的生物测定方法引诱剂生物测定:通过诱聚昆虫数量的变化来反映引诱剂效力的生物测定方法杀菌剂生物测定:是将一种杀菌活性化合物作用于靶标生物或施药于植物或非靶标生物产生各种效应的测定技术除草剂生物测定:度量除草剂对杂草生物效应大小和对作物安全性的生物测定方法植物生长调节剂生物测定:利用某些敏感植物某些性状作为指标,对生理活性物质进行定性测量或定量测定的生物测定技术。

2,LD50:(致死中量)能使供试昆虫50%死亡的所用试剂剂量LC50:(致死中浓度)能使供试昆虫50%个体死亡所用的药剂浓度LT50:(致死中时)能使供试昆虫50%个体死亡所用的时间KT50:(击倒中时)能使供试昆虫50%个体中毒击倒所用的时间3,ED50:(有效中量)能使供试病原菌半数表现出某种药效所用的剂量EC50:(有效中浓度)能使供试菌体半数表现出某种药效所用的药剂浓度4,IC50:(抑制中浓度)能使某种杂草供试群体的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指标减少或抑制50%所需要的药剂浓度。

5,生物源农药:指直接利用生物活体或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或从生物体提取的物质作为防治病虫草害的直接农药。

植物源农药:指利用植物杀菌、杀虫、杀草的某部位或提取的有效成分制成的农药。

6,触杀毒力测定:使杀虫剂经体壁进入虫体,到达作用部位而产生中毒致死反应,由此来衡量杀虫剂触杀毒力的生物测定。

胃毒毒力测定:通过试虫吞食带药食料,引起消化道中毒致死反应,由此来。

內吸毒力测定:使药剂经根茎叶或种子吸收传导后,通过供试昆虫吸食含毒汁液而引起中毒反应,由此来、、、、、、熏蒸毒力测定:使药剂从气门进入虫体,到达作用部位而引起昆虫中毒致死反应,由此来。

《除草剂生物测定》课件

《除草剂生物测定》课件
实验环境设置
确保实验室内温度、湿度等环 境条件适宜,并保持实验室的 清洁卫生。
实验仪器和试剂准备
准备好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 试剂和化学药品。
实验操作人员培训
确保实验操作人员熟悉实验步 骤和注意事项,具备相应的实
验技能和知识。
实验操作流程
培养基制备
根据实验需要,制备适合植物 生长的培养基。
植物培养
将处理后的种子种植在含有除 草剂的培养基中,并保持适宜 的生长条件。
优势
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快速、准确地 反映除草剂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局限性
实验条件较为严格,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和数据分 析。
PART 02
除草剂生物测定的方法
REPORTING
室内生物测定
01
02
03
定义
在实验室内进行的生物测 定,模拟自然环境中的条 件,评估除草剂对植物生 长的影响。
优点
种子处理
将植物种子进行适当的处理, 如消毒、催芽等。
除草剂处理
将除草剂添加到培养基中,制 备出含有不同浓度除草剂的培 养基。
数据记录
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 如株高、叶面积等。
实验结果分析
数据整理
整理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包括植物生长 指标、除草剂浓度等。
结果解释与讨论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解释除草剂对植物生长 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讨论。
实验误差控制
实验操作规范
制定详细的实验操作规程,确保实验过程的一致性和 准确性。
仪器校准和维护
定期对实验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仪器性能稳定 可靠。
数据记录与处理
准确记录实验数据,采用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减小 误差对结果的影响。

《除草剂的生物测定》课件

《除草剂的生物测定》课件

实验评价:实验结果符合预期,证明了除草剂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为除草剂的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除草剂的生物测定实例分析
实验目的:研究不同除草剂对小麦发芽率的影响
实验材料:小麦种子、不同种类的除草剂
实验方法:将小麦种子分别浸泡在不同种类的除草剂中,观察发芽情况
实验结果:不同种类的除草剂对小麦发芽率有不同影响,有的除草剂对小麦发芽率有抑制作用,有的则没有影响。
生物测定的方法包括急性毒性测定、慢性毒性测定、生殖毒性测定等。
生物测定的结果可以为除草剂的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生物降解研究:研究农药在生物体内的降解过程和降解产物
农药残留检测:检测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
环境监测:检测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中的农药残留量
农药毒性研究:研究农药对生物体的毒性作用和毒性机制
生物测定的定义:通过生物实验来测定除草剂的毒性、药效和残留等指标
生物测定的方法:包括急性毒性试验、慢性毒性试验、残留试验等
生物测定的应用:在农药登记、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生物测定是通过生物反应来测定除草剂的毒性和活性的方法。
生物测定的原理是利用生物对除草剂的敏感性,通过观察生物的反应来评估除草剂的毒性和活性。
数据整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转换等
数据解释: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解释实验结果,如除草剂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等
实验目的:评估除草剂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除草剂处理植物,观察生长情况
实验结果:不同浓度的除草剂对植物生长有不同影响,低浓度除草剂对植物生长影响较小,高浓度除草剂对植物生长影响较大
优点:可以评估除草剂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缺点: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实验,不能立即得到结果

除草剂生物测定应用范围概述

除草剂生物测定应用范围概述
四、 最佳 用 药 量 和用 药 时期 的 确 定

除 草 活 性 筛 查
能 筛选 出一种 广谱 性除 草剂 ;若 杀草
谱 很窄或 与某 一常 规除草 剂 杀草谱 相 似 或性价 比不 高 ,那么 ,其在 农 业生 产 中 的应 用就 会受 到限制 。但 是 ,如 果 对某一 种杂 草有 特效 ,如 ,氯 吡嘧 磺 隆 ,其 对 阔叶杂草 和禾 本科 杂草 的 防除并不 比玉 米 田常规 除草剂 烟 嘧磺 隆 表 现 的更 加优 秀 ,但是 对 莎 草科 、 多 年生恶 性杂 草香 附子有 特效 ,它 可 以通过 茎叶吸收 ,传导 至香 附子 块根 ,
可 推 广 性很 强 。
三 、除 草 剂 对作 物安 全 性 研 究
选出1 9 个 新型 磺酰 脲类 化合 物具 有 明
显 除草 活性 。D u p o n t 公 司 的A b e l 1 等 经
过 多次 技术攻 关和 反复 试验 发现 ,乙 酰磷酸酯与硫胺 素焦磷酸 ( T P P )结合 性 强 , 显 著 抑 制 乙 酰 乳 酸 合 成 酶
除草 剂 的筛选 、除草 活性 和杀 草谱 确
定 、对 作 物安全 性及 其是 否存 有残 留 药 害等诊 断中扮 演着举足轻重 的作用 。 生物 测定 技术必 须在 同一 控制 条件 下
进 行 ,是 通 过 除 草 剂 对 生 物 影 响特定 除 草剂
曲 不 易 展 开 , 更 为 严 重 的 就 会 出现 玉 米 植 株 枯 死 。 有 的 敏 感 品 种 ,如 ,金
致使 香 附子块 根变褐 色 ,最终 ,香 附 子地 上部 分变 黄枯死 ,地 下部 分块 根
腐烂 ,萌 发性 降低 或 者丧 失 。 由此 说 明 ,氯 吡 嘧磺 隆 在香 附子 泛 滥 区域 ,

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 除草剂 第6部分-对作物的安全性试验土壤喷雾法

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 除草剂 第6部分-对作物的安全性试验土壤喷雾法
对作物的安全性试验土壤喷雾法1范围本部分规定了土壤喷雾法测定除草剂对作物安全性试验的基本要求和方本部分适用于除草剂土壤处理对作物安全性测定的农药登记室内试验其他试验参照本部分执行
ICS B 17
65.10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NY
中华 人民共和 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1 155.6.-2006
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
——颜色变化(黄化、白化等); ——形态变化(新叶畸形、扭曲等); ——生长变化(脱水、枯萎、矮化、簇生等)等。
5数据统计与分析 5.1计算方法 5.1.1目测法 根据测试靶标作物受害症状,0表示安全,51~100表示安全性很差,有严重药害。评价指标见表
1.
表1药害评价指标
药害程度(%)
O~10 ll~30 31~50 51~lOO
2 2 3电子天平(感量0.1 mg);
2.2.4移液器等。 3试验设计
3 1试验土壤
试验采用有机质含量≤296、pH中性、通透性良好、过筛的风干砂壤土。 3.2试材
试验土壤定量装至盆钵的4/5处。将预处理的供试作物种子均匀点播于盆钵内,根据种子大小覆
土0.5 cm--2 cnl,旱田作物以盆钵底部渗灌方式,使土壤完全湿润;水田以顶部直接浇灌的方式,使土壤 完全湿润至饱和状态。播种24 h后备用。 3.3药剂
雾处理。每处理不少于4次重复,并设不含药剂的处理作空白对照。 处理后移人温室常规培养,旱田作物以盆钵底部渗灌方式补水,水田以顶部直接灌溉的方式,保持

NY/T
1155.6—2006 CITI水层。用温湿度数字记录仪,记录试验期间温室内的温、湿度动态数据。
1 cm--2
4调查 处理后定期观察记载作物出苗情况及出苗后的生长状态。处理后14 d或21 d,目测法和生长抑制 法调查记录药剂对作物的影响,同时描述药害症状,主要症状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佳配比以辛酰溴苯腈在100~220gai/ha
的剂量下递增,与2,4-D丁酯在1200~
440gai/h的剂量下递减的范围内相互混用
1
增效作用较大,即二者混用以2,4-D丁酯:
辛酰溴苯腈=(2~10):1的范围内选择
配比效果较好。
500
0
0
100
200
300
400
500
辛酰溴苯腈的剂量(g a.i./hm2)
用于研究除草剂特性的较为规范的室内方 法大都以栽培植物为试材,比如:玉米根 长法、高梁法、小麦去胚乳法等。
温室盆栽法、稗草中胚轴法等试验方法所 用的杂草,需要对种子采集、储藏、打破 休眠和发芽率测定等处理后使用。
除草剂室内试验技术
--试材的选择和培养
除草剂室内试验常用靶标杂草 (温室盆栽法)
类别
除草剂混合使用配比筛选及评价方法
--混用联合作用类型的评价方法
防效(%) 防效(%)
交互作用图解法
先确定组分A或组分B单用时防效 为50%或90%的剂量
然后假设2种药剂表现为相加作用, 则A的剂量增减可以通过B的剂 量来弥补。
如 可 采 用 A,1/4A+3/4B,1/2A +1/2B, 3/4 A+1/4B, B等不同 配比处理。
该方法试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简单,尤其适合评价杀草谱互补型除草剂 的联合作用类型,明确配比的合理性,但仅能对两种除草剂的混用进 行配比的合理评价。
除草剂混合使用配比筛选及评价方法
--混用联合作用类型的评价方法
Colby法,Colby(1976)法是Gowing法的公式变形。其理论防效计 算公式为 E0 = XY/100,式中,X:用量为P时A的杂草存活率;Y: 用量为Q时B的杂草存活率; E0:用量为(P+Q)时A+B的理论杂草存 活率;E:表示各处理的实际杂草存活率。 ➢ 当E0 - E >10% 时,说明产生增效作用; ➢ 当E0 - E <-10%时,说明产生拮抗作用; ➢ 当E0 - E值介于±10%时,说明产生加成作用。
理论防效计算公式为: E0 = X + Y - XY/100 X:用量为P时A的杂草防效;Y:用量为Q时B的杂草防效;E0:用量为 (P+Q)时A+B的理论防效;E:各处理的实测防效。 ➢当E-E0>10%时,说明混配产生增效作用; ➢当E-E0<-10%时,说明混配产生拮抗作用; ➢当E-E0值介于±10%时,说明混配产生加成作用。
试验结果与药剂、靶标、测试条件等多种因素相关,故 在记录和评价活性时,要有详细的试验原始记录,并随 试验报告一起归档保存。
原始记录应记载药剂的特性、剂型、含量、生产日期、 样品提供者、配制过程、施药方法、靶标生育期、培养 条件、喷雾速度压力雾滴情况等基础数据,以及处理后 的试材培养条件及管理方法,结果调查方法与调查结果 等。
以单细胞藻类或其器官测试的试验方法:萝卜子叶法、 黄瓜幼苗形态法、小麦去胚乳法、燕麦法、菜豆叶片法、 叶鞘滴注法、浮萍法、小球藻法、光合呼吸仪测定法等; 用于不同类别除草剂的作用特性研究。
以组织细胞为靶标的试验方法:测定有丝分裂指数、光 合、呼吸、蒸腾、膜透性、酶活力、叶绿素含量等生理 生化指ຫໍສະໝຸດ ;用于除草剂生理作用机理影响研究。
Colby法是评价除草剂混用效果的快速而实用的方法,尤其适合评价杀草谱互补
型除草剂的联合作用类型,明确配比的合理性。且2种以上除草剂的混用测定 也可应用该法进行评价,理论值计算公式为
E0 = X*Y*Z‥‥‥n/100(n-1)
除草剂混合使用配比筛选及评价方法
--混用联合作用类型的评价方法
等效线法(千版法):
为相加作用
(ED90)
拮抗作用 相加作用 增效作用
(ED90)
除草剂混合使用配比筛选及评价方法
--混用联合作用类型的评价方法
➢ 本法比较准确,适于室内测定, 不仅能评价二元除草剂混剂的联 合作用类型,还能确定最适宜的 配比。
➢ 但该法试验规模较大,且只能对二 元除草剂混用进行测定,同时要 求被测定的组成混剂的各个单剂 对同一靶标杂草均有较好的活性, 否则会产生单边效应,不适于评 价杀草谱互补型的除草剂混配。
除草剂混用的目的和意义
扩大杀草谱,减少用药次数 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 取长补短、提高防效、降低使用成本 延长施药适期 减少残留活性 延缓抗药性(耐药性)杂草的发生与发展
除草剂混合使用配比筛选及评价方法
--除草剂混用后的联合作用类型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除草剂混用后,较单用相比对杂草的防除效 果可能是增加、降低、或不增不减,混用后的联合作用类型 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况:
株少,活性很好
非常严重
95
严重影响生长,植株基本死亡,残余
植株基本死亡,药害非常严重
植株很少,活性很好
100
全部死亡
全部死亡
除草剂室内试验技术
--试验结果的评价和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 对于试验得到的大量数据,通过计算机
如DPS数据统计分析软件的处理才能发现其 内在关系与规律,如:建立相关系数R≥0.9 的剂量-反应相关模型,获得ED90或ED50、 ED10,能正确阐述试验结果的科学性。
第三节 除草剂生物测定
一、除草剂室内试验技术 试材的选择和培养 稳定的试验环境条件 科学的试验方法 合理的试验设计 试验结果的评价和数据处理
二、除草剂混合使用配比筛选及评价方法 除草剂混用的目的和意义 除草剂混用后的联合作用类型 除草剂混用联合作用类型的评价方法
三、除草剂混用配方筛选试验及评价方法的具体应用 确定混剂配比筛选评价方法的原则 除草剂混合使用联合作用类型评价实例

水稻田
稗草、千金子等 眼子菜、鳢肠、丁香 异型莎草、 蓼、鸭舌草、浮萍等 水莎草等
除草剂室内试验技术
--稳定的试验环境条件
在试验中,土壤、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不仅影响靶标生物的 生长状态,也影响药剂的吸收、传导及药效的发挥。
在试验时,土壤性质如:OM、pH等要明确,选择中性轻质土壤, 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应在具有一定控制系统的硬件配套设 施中进行。
除草剂室内试验技术
--科学的生测试验方法
温室盆栽方法 最为有效 定性定量 应用广泛 与田间结 果相关
遵守的原则: 针对测定药剂的应用范围选择代表性的2~6种主要杂
草作为测试靶标 根据药剂特性选择芽前或芽后早期土壤喷雾处理、或
苗后一定植物叶龄的茎叶喷雾处理 喷雾设施的喷头雾滴、压力、速度等条件要相对稳定 要求在温室内对处理前后的试材统一培养和管理
影响程度)
等影响程度)
0
同对照,无活性
同对照,无影响,安全
10
稍有影响,活性很低
稍有影响,药害很轻
20-40
有影响,活性低
有影响,药害明显
50-70
明显影响生长,有活性
明显影响生长,药害严重
80
严重影响生长,部分死亡,活性好
严重影响生长,药害较严重
90
严重影响生长,大部分死亡,残余植 严重影响生长,大部分死亡,药害
AB直线为2剂相加作用的准线,若 混用后防效各点均在准线之上, 表示增效,反之即为减效。
要保证所有处理在相对一致的环境下测试,结果具有重现性和可行性。
除草剂室内试验技术
--科学的生测试验方法
室内方法如下:
以植物整株测试的试验方法有:温室盆栽法、培养 皿法、小杯法、高粱法、玉米根长法、稗草中胚轴 法;用于筛选、除草活性和安全性大小的定性定量 评价。
除草剂室内试验技术
--科学的生测试验方法
为药剂具有一定选择性,可以进行田间试验。
结论和讨论
对试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后,根据试验的研究目的 和性质,需要在结论部分给出客观的结论,并进行相关 讨论。
除草剂混合使用配比筛选及评价方法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除草剂混配在一起应用 的施药方法叫做除草剂的混用。
常用的有2种混用形式:① 现混现用或桶混, 习惯上简称除草剂混用。② 除草混剂,是由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效成份、助剂、填料等 按一定配比、经过加工而成的农药制剂。
B 的剂量
10
9
8
2
7
6
5
4
3
2
1
0
1
3
A的 ED5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A 的剂量
辛酰溴苯腈与2,4-D丁酯混用配方筛选
2,4-D丁酯的剂量 (g a.i./hm2)
3500
3000
2500
2000
2
1500 3
1000
测定辛酰溴苯腈与2,4-D丁酯对鸭跖草的 鲜重防效(%)
除草剂室内试验技术
应用于除草剂的发现、活性测定以及作用特性和应用技术等研究 规范除草剂生物活性试验方法的目的在于:使之达到真正意义上为田
间试验和应用优化做技术支撑。
除草剂室内试验技术如下
靶标试材的选择及培养
稳定的试验环境条件
科学的试验方法
试验结果评价标准和数据处理
结论和讨论等
合理的试验设计
除草剂室内试验技术
禾本科草
阔叶杂草
莎草科
春夏旱作物田(玉米、 马唐、狗尾草、稗 苘麻、刺苋、反枝苋、 碎米莎草、
大豆、棉花、花生、蔬 草、牛筋草等
藜、鸭跖草、苍耳、 香附子等
菜、草坪等)
龙葵等
冬季作物田(油菜、小 麦、蔬菜、草坪等)
看麦娘、日本看麦 卷耳、繁缕、猪殃殃、
娘、棒头草、菵草、婆婆纳、大巢菜、稻
早熟禾等
槎菜、荠菜、拟南芥
除草剂室内试验技术
--合理的试验设计
生物的复杂性、多样性,需掌握以下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