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全球大气环流知识点整理归纳-word文档资料
高中地理必修一-全球性大气环流

23°26´N 0° 23°26´S
2021/6/18
66°34´S
6
小结:
受热不均
太阳辐射
高低纬
全球(单圈)环流
地球自转偏向力
气压带、风带 近地面
三圈环流
地球公转--太阳直射点移动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2021/6/18
7
根据海平面气压分布判断季节 亚欧大陆副热带高气压带被亚洲低压所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 北半球气压带呈快状分布,南半球气压带呈带状分布
大 西 洋
七月 亚速尔
高压
2021/6/18
太
亚欧大陆
平
夏
洋
副 亚热洲(带印高度)气低压压 带
夏威夷 高压
60N 30°N
夏
11
(4)考虑A、B、C、D----高低纬间热量不均; 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断裂成单个的高低气压中心
一月
冰岛 低压
大
西
洋
七月 亚速尔
2021/6/18
3
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北
副极地低压带
中
纬
西
风
副热带高压带
东北信 风
赤道低压带
东
南
信
风
副热带高压带
中纬
西
风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东风
极地高压带
2021/6/18
4
归纳:
极地高压带是: 热力 型冷高压
副极地低压带是: 动力 型低压 副热带高压带是: 动力 型高压 赤道低气压带是: 热力 型热低压
高压
冬
副 蒙极古--地西伯低利亚气高压压 带
高一地理必修一全球大气环流知识点整理归纳

(⼀)热⼒环流:由于地⾯冷热不均⽽形成的空⽓环流,是⼤⽓运动的⼀种最简单的形式。
地⾯间冷热不均是⼤⽓运动的根本原因,⽔平⽓压差是⼤⽓⽔平运动的直接原因
(⼆)⼤⽓的⽔平运动—--风
⾼空风:在⽔平⽓压梯度⼒和地转偏向⼒作⽤下,风向与等压线平⾏风向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近地⾯风:受摩擦⼒影响,风向斜穿等压线,指向低⽓压。
⽔平⽓压梯度⼒: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平运动的原动⼒地转偏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在风向右侧,南半球在左侧),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摩擦⼒:与风向⽅向相反,既减⼩风速,⼜改变风向(摩擦⼒越⼤,风向与等压线夹⾓越⼤) 风⼒(风速):等压线越密集的地⽅,风(⼒)速越⼤
(三)全球⽓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七个⽓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与位置,注意各风带的风向,⽓压带成因(热⼒或动⼒原因)。
(四)⽓压和风带的移动:⽓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致夏季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四、海陆分布对⼤⽓环流的影响
由于海陆间热⼒性质的差异,破坏了⽓压带风带的连续分布,使得北半球⽓压带呈断块状分布:7⽉前后,北半球副热带⾼⽓压带被⼤陆上的热低压(亚洲低压)所切断,仅在⼤洋上保留(夏威夷⾼压);1⽉前后,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陆上的冷⾼压(亚洲⾼压)所切断,仅在⼤洋上保留(阿留申低压)。
地理大气环流知识点

地理大气环流知识点大气环流,一般是指具有世界规模的、大范围的大气运行现象,既包括平均状态,也包括瞬时现象,其水平尺度在数千公里以上,垂直尺度在10km以上,时间尺度在数天以上。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地理大气环流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地理大气环流知识点(一)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地面间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高空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风向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近地面风:受摩擦力影响,风向斜穿等压线,指向低气压。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在风向右侧,南半球在左侧),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摩擦力:与风向方向相反,既减小风速,又改变风向(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夹角越大) 风力(风速):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风(力)速越大(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与位置,注意各风带的风向,气压带成因(热力或动力原因)。
(四)气压和风带的移动: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四、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由于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破坏了气压带风带的连续分布,使得北半球气压带呈断块状分布:7月前后,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亚洲低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夏威夷高压);1月前后,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亚洲高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阿留申低压)。
气压带风带1.形成:●单圈环流:理想环流圈●三圈环流:低纬、中纬、高纬环流。
形成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注意:记住名称、位置以及风带的风向。
气压带和风带关于赤道对称。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北半球夏季的时候,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2.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大陆降温快,形成高压,把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夏季大陆升温快,形成低压,把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
大气环流知识点总结

大气环流知识点总结哎呀,说起大气环流,这可是个大学问,但咱们四川人嘛,就喜欢用通俗易懂的话来摆一摆龙门阵。
来,我给你细细说道说道,就像咱们坐在茶馆里,边喝茶边聊天一样。
首先啊,你得晓得啥子是大气环流。
简单来说,就像咱们屋头的水管子,水在里面转圈圈,只不过这大气环流是空气在地球上头转圈圈,还是全球规模的那种。
四川夏天热得恼火,冬天又冷得打抖,这些天气变化,背后都有大气环流在悄悄使力。
为啥子会形成大气环流呢?第一点,太阳辐射是关键。
你想嘛,太阳照到地球上的能量不均匀,热带地区多,极区少,这就有了热力的差异,空气就开始流动了。
第二点,地球自转也有功劳,它像个大陀螺,让空气流动起来还会拐弯。
第三点,咱们地球上海洋和陆地分布不均,也影响了大气的流动。
最后,大气内部自己也在交换热量和动量,这就让大气环流变得更加复杂多变。
说到大气环流,就不得不提它对气候的影响。
咱们四川,冬暖夏热,雨水多,这就是因为大气环流把热量和水分从热带带到了咱们这里。
冬天,冷空气从北方吹来,咱们就感觉到冷;夏天,暖湿气流从南边过来,咱们就热得遭不住。
还有啊,那些风啊雨啊,也都是大气环流在作怪。
最后,我还想跟你说个细节。
你知道吗?大气环流里面有个“副热带高压区”,这玩意儿夏天特别强,它一强,咱们四川就容易出现高温天气。
所以啊,当你觉得热得受不了的时候,别忘了背后还有大气环流这个“幕后黑手”在作怪。
好啦,今天咱们就摆到这里。
大气环流这个知识点,听起来高大上,其实用咱们四川话一讲,就变得亲切多了。
希望以后你遇到这种复杂的问题,也能像今天这样,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去理解它。
咱们下次继续摆龙门阵哈!。
地理高中必修一大气运动知识点

地理高中必修一大气运动知识点大气运动是指在地球大气中发生的气体的运动现象。
地球大气的运动不仅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有关,也受到地形、气候和季节等因素的影响。
下面是地理高中必修一大气运动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地球大气的组成和结构1.地球大气的组成:地球大气主要由氮气(78%)和氧气(21%)组成,还有少量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其他杂质气体。
2.地球大气的结构:地球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等不同的层次结构。
二、热力学大气运动1.辐射传输:地球表面受到太阳热辐射,其中一部分被地球吸收,一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
地球表面的热辐射主要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等方式传输到大气中。
2.垂直平衡:大气中由于温度、密度和压强的差异,产生了垂直方向的运动。
冷空气下沉形成高压,热空气上升形成低压。
3.风系统:地球大气中存在着纬向和经向的气压差异,形成各种规模的气旋和反气旋。
风是由气压差驱动的气体运动,常见的风系统有副热带风系统、射流风系统和地方风系统等。
三、水平大气运动1.海陆风系统:由于海陆的热容量和导热性不同,使得气温在海陆间产生差异,形成了海陆风。
白天,陆地上空的热力低压使得海风朝着陆地吹,晚上则反之。
这种风系统非常重要,影响到沿海地区的气候和降水分布。
2.季风系统:在亚洲、非洲和澳大利亚等地,由于夏季降水和冬季干燥的气候差异导致了季风的形成。
夏季,热力低压使得海洋上空的湿空气朝着大陆吹,带来丰沛的降水;冬季则反之。
3.大洋洋流:大洋洋流主要受到风、水温和地球自转等因素的影响。
全球大洋的主要洋流有北大西洋洋流、北赤道洋流和秘鲁洋流等,它们对全球气候具有重要影响。
四、垂直大气运动1.对流运动:地球表面受到太阳辐射加热,导致地面空气上升,形成对流运动。
对流运动主要发生在对流层中,导致了云层的形成和降水的产生。
2.平流运动:平流层中的平流运动相对稳定,各层的风速和风向相似。
平流运动主要发生在静止高压区附近,对于大气的水平平衡非常重要。
2019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一:2-1-3大气环流 Word版含答案

课时3 大气环流课程标准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学习目标1.结合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2.运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原理,解释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分布及大气环流的影响。
3.结合亚洲季风形成示意图,掌握季风环流的形成及分布。
4.结合1月和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理解大气活动中心的形成、分布,并分析其对气候的影响。
[基础知识梳理]教材梳理1 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阅读教材P36~P39“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填写下列知识。
1.大气环流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常被称为大气环流。
2.三圈环流(1)成因:主要受地表热量分布不均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2)类型⎩⎨⎧低纬环流:a 、d中纬环流:b 、e高纬环流:c 、f3.气压带、风带的分布(1)气压带:A 为赤道低气压带,B 为副热带高气压带,C 为副极地低气压带,D 为极地高气压带。
(2)风带:H 为东北信风带,K 为东南信风带,I 、L 同为中纬西风带,J 、M 同为极地东风带。
(3)季节移动⎩⎨⎧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图表解读】 读教材图2-1-10全球大气环流示意,据图分析: (1)赤道与极地之间本应形成单圈环流,为什么会变成三圈环流呢? (2)三圈环流在地球表面形成的气压带、风带有哪些? (3)极锋是怎样形成的?对地球表面有何影响?提示 (1)因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使赤道与极地因冷热差异产生的单圈环流变为三圈环流。
(2)低纬环流圈:形成了赤道低气压带、东北(南)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
中纬环流圈: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高纬环流圈: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东风带、极地高气压带。
(3)极地冷空气收缩下沉的同时向低纬运动,与北上的暖空气相遇,暖空气迅速被迫抬升,形成了极锋。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知识点考点提炼汇总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 1 - 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 3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一、大气的组成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
2.干洁空气的成分及作用(1)氧气: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2)氮气: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3)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4)臭氧: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5)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影响天气变化。
[特别提醒]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生产活动向大气中排放许多污染性气体,使大气成分变得复杂,并由此产生了大气污染现象,影响了大气环境的发展变化。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1.划分依据:大气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的差异。
2.各层特征比较垂直分层气温特点大气运动状况与人类关系A 对流层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显著最为密切,天气现象复杂多变B平流层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平流运动为主适合飞机飞行C高层大气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有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归纳总结]大气垂直分布分层高度范围主要特点特点成因与人类的关系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每升高100米,气温平均下降0.6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空气对流运动显著该层上部冷、下部热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都集中在该层,对流运动显著,易成云致雨平流层从对流层顶至50~55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呈明显递增趋势该层中的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利于航空飞行以平流运动为主该层大气上热下冷,大气平稳天气晴朗水汽、杂质含量极少,大气平稳高层大气从平流层顶到3 000千米大气密度非常小距地面远,受到引力小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图示理解对流层、平流层的特点(1)对流层(2)平流层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word(K12教育文档)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word(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word(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学好地理不但有利于考试取得良好的成绩,更关键的是对任何一个人的人生之路都有深远的影响,查字典地理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锋面天气系统的特点(1)概念:两种性质不同气团之间的交界面(2)锋面的特点:①狭窄倾斜的过渡地带;②两侧温度、湿度差别大;③附近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3)锋面系统的分类及天气注意:①冷锋过境雨区在锋后,出现雨雪、降温天气。
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天气转晴;②暖锋过境雨区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天气系统的特点低压或气旋,高压或反气旋,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
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由于低压(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形成云雨天气,而高压(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形成晴朗天气。
(1)低压(气旋)系统气旋的气流在水平方向上从四周流向中心,使气旋中心的空气在垂直方向上被迫上升。
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其中所含水汽容易成云致雨。
所以每当气旋过境时,云量就会增多,常常出现阴雨天气。
夏秋季节,在我国东南沿海经常出现的台风,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2)锋面气旋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称为锋面气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必修一全球大气环流知识点整理归纳全球大气的环流是有规律的,以下是查字典地理网整理的高一地理必修一全球大气环流知识点,请大家阅读。
(一)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地面间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高空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风向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近地面风:受摩擦力影响,风向斜穿等压线,指向低气压。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在风向右侧,南半球在左侧),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摩擦力:与风向方向相反,既减小风速,又改变风向(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夹角越大) 风力(风速):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风(力)速越大
(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与位置,注意各风带的风向,气压带成因(热力或动力原因)。
(四)气压和风带的移动: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
南移,位置偏南。
四、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由于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破坏了气压带风带的连续分布,使得北半球气压带呈断块状分布:7月前后,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亚洲低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夏威夷高压);1月前后,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亚洲高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阿留申低压)。
高一地理必修一全球大气环流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