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与温度的关系
园林生态学 第三章 园林植物与温度的生态关系

●大多数花的最佳贮藏温度为0-5℃,而热带花的最佳贮藏温
度为8-12℃。
5、温度调控与防寒
●冷室花卉,冬季在1-5℃的室内可越冬; ●低温温室花卉,最低温度在5-8℃才能越冬; ●中温温室花卉,最低温度8-15℃才能越冬; ●高温温室花卉,最低温度在15-25℃才能越冬。
●影响植物低温伤害的外界因素,包括低温状况和环境条件。 低温状况主要有极端低温值、低温的持续时间、温度的变化 速度和土壤低温;外界环境条件包括日照长短、光照强度、 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营养。 ●植物能否受害,最终取决于植物本身的抗性。 ●提高植物的抗寒性的主要途径有抗寒锻炼、喷施化学物质及 采取适当的栽培措施 。
三、我国园林植物的分布
第四节 温度在城市园林调控中的应用
一、园林植物对城市气温的调节作用
1、园林植物的遮荫(降温)作用
“大树底下好乘凉” 主要通过植物群落内地表太阳辐射的再分配实现。
不单纯是对地面的遮荫,对建筑物的墙体、屋顶等也具遮荫 效果。
2、园林植物的凉爽(增湿)作用
通过蒸腾吸收热量,降低环境温度,同时释放水分,产 生凉爽效应。
二、节律性变温对植物的生态效应
1、节律性变温与温周期
植物随昼夜、季节等有规律的温度变化而表现出来的各种反 应称为温周期现象(thermoperiodism) 。
日温周期现象,即通常听说的昼夜变温,是指一天内温度随
着昼夜的交替变化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季温周期现象也称季节变温,是一年中温度随春、夏、秋、
用——直接伤害
2、极端低温对园林植物的生态作用——间 接伤害
冻拔(frost heaving):由于气温下降,引起土壤结冰,体积 增加约9%,随着冻土层的不断加厚、膨大,会连带苗木上 举,解冻后,根系裸露地面,严重时会倒地死亡。 冻裂(frost cracking):温度较低时,太阳光的强烈照射使树 木受光面迅速升温,在不照射或入夜后气温迅速下降,使树 木受光面和背光面产生较大温差,由于热胀冷缩而产生弦向 拉力,使树皮纵向开裂而造成伤害。 生理干旱(physiological drought):又称为冻旱,是指尽管 土壤水分充足,但由于土壤低温或土壤溶液盐分浓度高而使 植物根系吸收不到水分,地上部分因气温较高却不断蒸腾失 水所引起的水分失凋致使叶片变黄、枝条受损甚至整株苗木 生长受抑制乃至死亡的现象。
中草药种植与温度气候条件的关系

中草药种植与温度气候条件的关系温度与中草药温度指植物生长期间的空气及土壤温度。
气温受纬度、海拔高度、季节的影响。
一年中气温最冷月和最热月平均变化的相差,称为年较差。
把一日中气温变化的相差,称为日温差。
一般来说,我国各地的日温差和年较差由南向北增大;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增大,由于土壤传热比空气慢,所以地温变化较小。
1.温度与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温度的变化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和呼吸作用。
在一般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要加强。
但它们也都有一个最低及最高温度,而且不同的植物对这三种温度的要求是不同的。
一般植物光合作用的温度以25~35℃为最适,超过这个温度,光合强度随之下降,到40~50℃光合作用完全停止。
光合作用是制造(合成)有机物质的,而呼吸作用相反,是分解(消耗)有机物质的。
所以,白天温度高晚上温度低(日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质的积累。
在冬天,温室里晚上的温度过高会影响植物生长。
对于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最高温度、最适温度、最低温度称为温度三基点。
不同的植物或同一植物的不同发育时期对温度的要求是不同的。
如古柯、萝芙木等的早期发育需要20~40℃的高温期,而人参、北沙参等则需要经0~20℃的低温阶段,否则植株就不能正常生长发育。
温度对各种植物休眠与萌发也有很大的影响,各种植物萌发的温度亦有它的最低、最适与最高的三基点。
从植物萌发的适温与基点温度也可以发现植物种与原产地条件的关系。
温度的变化对植物的蒸腾与水分的吸收也有很大的影响。
大气温度的增高会促进植物水分支出,土温降低会减少植物吸水,如果这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时即会产生对植物十分不利的影响。
2.药用植物不同种类对温度的要求不同植物种类对温度的要求也不一样。
根据植物生长习性及原产地不同,可将植物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植物等四大类。
(1)热带植物我国热带植物分布在台湾、海南及广东、广西、云南的南部热带地区。
这些地区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6℃以上,极端最低温度不低于5℃,全年无霜雪。
园林百科知识问答--温度与园林植物的关系-高温低温对植物的影响

园林百科知识问答--温度与园林植物的关系1、问:温度对园林植物有什么影响?答:温度影响着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对植物的影响巨大,主要体现在:在适宜的温度下,促进植物生长、发育,低于某一温度,停止生长发育,高于某一温度,减缓生长。
不论是土壤温度还是大气温度,都直接影响植物的生命活动。
2、问:高温和低温对植物都有哪些危害?答:高温条件下,对植物产生日灼,加大蒸发量,容易出现缺水导致植物萎蔫或死亡,还会导致病害发生。
高温下浅层根系处于休眠状态。
低温会导致冻害、霜害,减缓生长或停止生长发育,导致植物进入休眠。
低温一般发生在秋冬季和早春。
3、问:土壤温度高低对植物的影响?答:一般根系生长在低温下,比如早春和晚秋,是一年中根系生长的两个高峰期,随着气温升高,根系吸收速度加快,输送养分水分的能力加强,当夏季高温,土壤温度升至一定温度,加速根系成熟老化,降低表层土壤根系吸收。
4、问:根据温度对植物的影响,一般在什么季节移植树木较好?答:一般以春季、秋季为主,冬季次之,夏季不建议。
早春利于根系生长、萌发,根系恢复快,利于后期生长,秋季也是如此。
夏季高温,蒸发量大,根系恢复慢,容易烂根,树木成活较低。
5、问:根据温度对植物的影响,夏季为什么不能中午浇水?答:夏季高温,表层土温较高,浇水会导致土温骤降,根系吸收降低,供应的水分减少,蒸发量一直较大,就会导致缺水,出现萎蔫、死亡等情况。
所以夏季中午不要浇水是有道理的。
6、问:夏季高温草坪如何浇水?答:早上浇水。
避开中午傍晚浇水,原因就是温度高时浇水不利于根系吸收,导致缺水。
另外就是傍晚晚上不浇水,是为了减少病害发生,高温高湿是病害发生的条件,所以要控制在此期间浇水,降低病害发生几率。
7、问:低温冻害,为什么有的植物没事,有的就出问题了呢?答:主要是因为不同植物的自身抗冻能力不同,还有就是是否做防寒保温措施都有关系。
在低温冻害下,耐寒植物一般没事,新栽植物或不耐冻植物,比如大叶女贞、香樟等,就会出现冻害。
植物与温度的关系 PPT

物候期可以预报农时活动,预报虫害,推 测未来气候的变迁等。
研究生物季节性节律活动与环境变化关系 的科学称为物候学(phenology)。
温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温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极端温度常常成为制约 生物分布的重要因子
有效积温法则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中摄取 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 植物各个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 数。用公式表示:
K=N·(T-T0) K为有效积温(常数) N为发育历期即生长发育所需时间 T为发育期间的平均温度 T0为生物发育起点温度(生物零度) 发育时间N的倒数为发育速率
植物对高温的适应
(1)形态上 茸毛、鳞片 叶片发亮、呈白色、银白色 叶片叶沿向阳;叶片折叠 树干和根茎有厚的木栓层
(2)生理上 A.降低细胞的含水量,增加糖盐浓度 B.增强蒸腾作用 C.反射红外线
(3)行为上
热驯化
在热胁迫数小时内热驯化就会完成。 在炎热天气中,早晨热抗性弱而下午热抗性强。 冷天气中解除锻炼或热抗性损失发生较慢,需几天才
耐冻植物(freezing-tolerant plant)
高温胁迫及植物对高温的适应
破坏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平衡 破坏蒸腾作用与吸收作用的平衡 使蛋白质凝固变性,破坏酶的活性 ,妨碍
正常的生理生化反应,导致有毒物质积累 而伤害生物。 影响受精过程 突然的高温使树皮灼伤甚至开裂,导致病 虫害入侵。
平均气温、节律变温、 温差、积温、极端温度 等多种温度因子的综合 作用
温度生态类型(图)
广温植物 窄温植物
低温窄温植物
冰雪藻
高温窄温植物
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案例

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案例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案例引言:温度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合适的温度有助于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其他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
然而,不同的植物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各异,对温度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本文将从两个案例中探讨温度对不同植物生长的影响。
案例一:玉兰花的生长与温度关系玉兰花是一种喜温植物,对温度要求较高。
温度过低会引起其生长发育受阻,过高的温度则会导致植株脱水、叶片枯萎。
以下是一组实验数据:实验一:在温室中,将玉兰花移植到适宜的土壤中,分别给予15℃、25℃和35℃的温度。
观察玉兰花的生长情况。
结果一:在15℃的温度条件下,玉兰花生长缓慢,株高增长速度较慢,花骨朵不易着色,花期延长。
在25℃的温度条件下,玉兰花生长较为正常,株高增长速度适中,花期在预期范围内。
在35℃的温度条件下,玉兰花生长受阻,叶片干枯,花蕾脱水,花期缩短。
实验二:在温室中,将玉兰花分别移植到适宜土壤中,给予不同的日夜温差,分别为5℃、10℃和15℃。
观察玉兰花的生长情况。
结果二:在5℃的日夜温差条件下,玉兰花的生长缓慢,叶片发黄,花蕾不易饱满。
在10℃的日夜温差条件下,玉兰花的生长较为正常,株高适中,叶片翠绿,花蕾饱满。
在15℃的日夜温差条件下,玉兰花的生长良好,叶片深绿,花骨朵色彩鲜艳。
综上所述,玉兰花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在25℃左右的温暖环境,日夜温差在10℃左右的环境下生长最佳。
案例二:西瓜的生长与温度关系西瓜是一种热喜作物,对温度的需求较高。
适宜的温度有助于其花蕾着色和果实膨大。
以下是一组实验数据:实验一:在温室中,将西瓜移植到适宜的土壤中,分别给予25℃、35℃和45℃的温度。
观察西瓜的生长情况。
结果一:在25℃的温度条件下,西瓜生长较为正常,花期在预期范围内,果实膨大良好。
在35℃的温度条件下,西瓜生长发育受阻,花蕾不开放,无果实结实。
在45℃的温度条件下,西瓜植株枯萎,全面失去生长能力。
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随着气候变化与人类生产活动的不断加剧,温度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而在农业领域中,温度也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对于植物的生长,温度的影响尤为显著。
第一部分:植物生长与温度植物生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包括了植物的发芽、生长、分枝、花结、果实等多个环节。
而温度对这些环节都有着不同的影响。
首先,温度直接影响植物的萌芽和生长速度。
一般来说,高温有助于萌芽,但也可能会导致植物生长速度过快而影响生长质量,而低温则会延缓植物的生长,甚至会对其生长造成停滞。
此外,温度对植物的开花也有一定的影响。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可能会导致开花时间的提前或推迟,进而影响果实的产生和品质。
另外,温度也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一般来说,光合作用是植物生存的最基本过程之一,它的顺利进行有赖于温度的适宜。
当温度过高的时候,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会降低,光合产物的积累也会减少。
而当温度过低的时候,则会限制光合作用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叶绿素的合成和光合作用的进行。
总的来说,温度对植物的生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阶段的植物对温度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第二部分:温度与植物生长的关联虽然温度对植物生长有着显著的影响,但其内在机制却是非常复杂的。
首先,温度可以影响植物的基因表达。
科学家们通过对植物基因的分析发现,许多与植物生长发育相关的基因在温度的影响下会有所改变,从而导致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变化。
例如,在低温条件下,植物可能会表达一些与冷适应有关的基因,从而提高植物的耐受性和适应性。
而在高温方面,则可能会对植物的激素代谢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开花。
其次,温度还可以影响植物的代谢过程。
例如,在低温条件下,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会减缓,同时植物体内的营养物质也会发生变化。
这些变化都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展。
第三部分:如何利用温度促进植物生长虽然温度的变化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在农业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将温度作为一种手段来促进植物的生长。
植物生长与温度变化的关系研究

植物生长与温度变化的关系研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日益明显,人们越来越关注植物生长与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
综合先前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温度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植物生长与温度变化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期加深我们对这一领域的认识。
一、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植物对温度的敏感程度因种类而异。
一般而言,植物的生长速度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适宜的温度范围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水分吸收。
然而,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1. 温度过高高温会导致植物叶片的脱水速度加快,增加水分蒸腾的量,使植物更容易受到干旱的影响。
此外,高温还会导致植物受热害,使叶片氧化,降低光合效率,从而抑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2. 温度过低低温可能会导致植物水分结冰,并影响植物的正常代谢活动。
寒冷的环境会使植物遭受冻害,叶片受到冻伤,从而减少光合作用的速率和效率。
此外,低温还可以影响植物的营养吸收和根系发育,从而限制植物的生长。
二、不同温度对植物的适应和影响植物对温度的适应能力是繁衍生息的关键。
植物通过不同的生理和生态适应机制来适应不同的温度环境,并调整其生长和发育过程。
1. 高温适应一些植物在适应高温的同时,会产生一系列的适应性变化。
例如,一些植物会增加叶片的脱水抗性,通过一定的保护措施来减少水分流失。
此外,一些植物还能够合成一些热稳定蛋白,保持细胞结构的完整性,以应对高温环境。
2. 低温适应一些植物在低温环境下也能够存活和繁衍。
它们通过增加细胞壁的韧性和糖类的积累来提高抗冻性。
此外,一些植物还能够通过调整生长和发育过程来适应寒冷的环境,例如延缓开花时间,以避免受到冷害。
三、全球气候变暖对植物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加速了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对植物的生长和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下是一些相关观察结果:1. 移动分布范围随着温度的升高,一些植物种类可能向高纬度地区移动,寻找更适宜的温度条件。
同时,一些本来生活在高温地区的植物可能会受到压力,因为在原本适宜的生活区域内,温度超过了它们的耐受程度。
植物与温度的关系简介

植物与温度的关系简介1. 温度的生态意义任何植物都是生活在具有一定温度的外界环境中并受着温度变化的影响。
首先,植物的生理活动、生化反应,都必须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进行。
一般而言,温度升高,升理生化反应加快、生长发育加速;温度下降,生理生化反应变慢,生长发育迟缓。
当温度低于或高于植物所能忍受的温度范围时,生长逐渐缓慢、停止,发育受阻,植物开始受害甚至死亡。
其次温度的变化能引起环境中其它因子如湿度、降水、风、水中氧的溶解度等的变化,而环境诸因子的综合作用,又能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温度的变化规律温度的时间变化可分为季节变化和昼夜变化。
北半球的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夏季温度较高,冬季温度较低,春、秋两季适中;一天中的温度昼高于夜,最低值发生在将近日出时,最高值一般在13~14时左右,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
温度的空间变化主要体现在受纬度、海拔、海陆位置、地形等变化的制约上。
一般纬度和海拔越低,温度越高;海陆位置和地形对温度变化的影响较为复杂。
植物属于变温类型,植物体温度通常接近气温(或土温),并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并有一滞后效应。
生态系统内部的温度也有时空变化。
在森林生态系统内,白天和夏季的温度比空旷地面要低,夜晚和冬季相反;但昼夜及季节变化幅度较小,温度变化缓和,随垂直高度的下降,变幅也下降;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林内外温度差异越显著。
3. 节律性变温对植物的影响节律性变温就是指温度的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两个方面。
昼夜变温对植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能提高种子萌发率,对植物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昼夜温差大则对植物的开花结实有利,并能提高产品品质。
此外,昼夜变温能影响植物的分布,如在大陆性气候地区,树线分布高,是因为昼夜变温大的缘故。
植物适应于温度昼夜变化称为温周期,温周期对植物的有利作用是因为白天高温有利于光合作用,夜间适当低温使呼吸作用减弱,光合产物消耗减少,净积累增多。
温度的季节变化和水分变化的综合作用,是植物产生了物候这一适应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ppt
6
有效积温法则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中摄取 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 植物各个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 数。用公式表示:
K=N·(T-T0) K为有效积温(常数)
N为发育历期即生长发育所需时间
T为发育期间的平均温度
T0为生物发育起点温度(生物零度)
发育时间N的倒数为发育速率
植物种类
最低温度
热带C4植物 C3植物 温带阳性植物 阴性植物 CAM植物夜间固定CO2
春天开花植物和高山植物 热带和亚热带常绿乔木 干旱地区硬叶乔木和灌木 温带冬季落叶乔木 常绿针叶乔木
5~7 -2~0 -2~0 -2~0 -2~0
-7~2 0~5 -5~1 -3~1 -5~3
整理pp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最适温度 最高温度
35~45 20~30 20~30 10~20 5~15
50~60 40~50 40~50 约40 25~30
10~20 25~30 15~35 15~25 10~25
30~40 45~50 42~55 40~45 35~42
4
温度对植物发育的影响
春化作用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法则
❖某些植物需要经过一个 低温刺激才能开花的现象, 称为春化作用。
低温胁迫及植物对低 温的适应 低温胁迫 临界温度 低温伤害的类型 植物对低温的适应 植物的抗旱锻炼 植物对低温适应的 生态类型
高温对植物的影响及 其生物的适应 高温对植物的生态 作用
植物对高温的适应
热驯化 植物对高温适应的
生态类型
整理ppt
13
低温胁迫及植物对低温的适应
低温的危害作用
平均气温、节律变温、 温差、积温、极端温度 等多种温度因子的综合 作用
温度生态类型(图)
广温植物 窄温植物
低温窄温植物
冰雪藻
高温窄温植物
蓝绿藻 椰子 可可
整理ppt
11
低温窄温植物
广温植物
高温窄温植物
生活强度
温度
整理ppt
12
4.3.2 温度胁迫及其植物的适应
极端温度:超出常态 的过高或过低的温度。
有利于光合作用
温度日变化对植物的生 态作用
(1)促进种子发育,提高 萌发率
(2)促进植物生长 (3)影响植物开花结实 (4)影响植物的产品质量 (5)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整理ppt
9
温度年变化对植物的影响
物候 生物生长长期适应于一年中温度水分的节
律性变化,形成了与此相适应的生物节律的现 象,称为物候。
(3)行为适应
整理ppt
16
植物的抗寒锻炼
1)概念 温带植物抗寒性随秋季气温
的逐步降低而逐渐增强的现象, 称为抗寒锻炼(cold hardiness)。 2)影响植物抗寒性的因素 (1)不同植物种类抗寒性不同 (2)植物不同的器官抗寒性不同 (3)外界因素
整理ppt
17
植物对低温适应的生态类型
第四章 植物生活与环境
4.3 温度的生态作用
整理ppt
1
4.3 植物与温度的关系
4.3.1 温度的生态作用
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温度对植物发育的影响
温度变化对植物的影响
温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植物的温度生态类型
4.3.2 温度胁迫及其植物的适应
低温胁迫及植物对低温的适应
高温胁迫及植物对高温的适应
冷害(寒害)
临界温度:
零度以上的低温对
温度低于一定数值, 生物的伤害。
生物就会因低温而受 害,这个温度数值称 为临界温度,或称为 “生物学零度”。
原因:低温打破了代谢 的协调性
冻害 冰点以下的低温对生
物的伤害
低温胁迫的类型
原因:冰晶的形成
霜害
生理干旱
整理ppt
14
植物对低温的适应
(1)形态上 油脂、芽鳞、蜡被、茸毛、厚木 栓层、形体矮小等。
物候期(phenological phase): 生物生 长发育节律称为物候期。
物候期可以预报农时活动,预报虫害,推 测未来气候的变迁等。
研究生物季节性节律活动与环境变化关系 的科学称为物候学(phenology)。
整理ppt
10
温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温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极端温度常常成为制约 生物分布的重要因子
整理ppt
2
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植物的代谢过程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 内才能正常进行
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温度 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温度三基点
昼夜变温对植物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整理ppt
3
在自然的CO2浓度和光饱和情况下不同植物光合作用 的温度三基点(℃)(引自姜汉侨,2004)
草本植物 木本植物
冷敏感植物(cold sensitive plant)
可被冰点以上低温严重伤害的所有植物。
冻敏感植物(freezing-sensitive plant)
这些植物仅靠延迟冷冻时间来防止损伤。在较 冷的季节,细胞液和原生质中的渗透活性物质 如糖类、不饱和脂肪酸等增加,以提高对低温 胁迫的抗性。
耐冻植物(freezing-tolerant plant)
整理ppt
7
有效积温法则的意义
预测生物发生的世代数 预测生物地理分布的北界 预测害虫来年的发生情况 制定农业气候区划,合理安排作物 预报农时
整理ppt
8
温度日变化对植物的影响
温周期现象
概念
植物的生长发育与 昼夜温度变化同步的现 象,称为温周期现象 (thermoperiod)。
温周期现象的生理基础
整理ppt
18
高温胁迫及植物对高温的适应
破坏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平衡 破坏蒸腾作用与吸收作用的平衡 使蛋白质凝固变性,破坏酶的活性 ,妨碍
正常的生理生化反应,导致有毒物质积累 而伤害生物。 影响受精过程 突然的高温使树皮灼伤甚至开裂,导致病 虫害入侵。
❖需要低温刺激的发育阶 段称为“春化”阶段。
❖春化阶段——信号开关
整理ppt
5
发育起点温度
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温度范围,低 于某一温度,植物的生长发育就停止,高 于这一温度,植物才开始生长发育,这一 温度阈值称为发育起点温度或生物学零度。 温带植物5~6℃ 亚热带植物10 ℃ 热带植物﹥18 ℃
(2)生理上 A.原生质特性发生改变 a.减少细胞水分 b.有机质增加 B.吸收更多的红外线 C.休眠
(3)行为适应
整理ppt
15
植物对低温的适应
(1)形态上 油脂、芽鳞、蜡被、茸毛、厚木 栓层、形体矮小等。
(2)生理上 A.原生质特性发生改变 a.减少细胞水分 b.有机质增加 B.吸收更多的红外线 C.休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