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电气事故案例分析
电气火灾事故典型案例分析

电气火灾事故典型案例分析1. 事故概述某某工厂位于某市,是一家电子产品加工企业,其生产车间内配备了大量的电气设备和设施。
一天晚上,工厂车间内突然发生了电气火灾,造成大面积火灾,严重影响了工厂的正常生产秩序,造成了较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事后调查发现,火灾是由于某台生产设备的电源线短路引发的。
2. 事故原因分析2.1 设备老化经过调查发现,引发火灾的生产设备已经使用了多年,设备的绝缘层已经出现老化现象,绝缘性能下降,容易导致电线的漏电和短路现象。
而导致火灾的电源线本身就是老化损坏的,因此在工作中发生了短路故障。
2.2 设备维护不及时工厂在使用绝缘电器设备时,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及时更换老化、磨损的零部件。
但是工厂并没有按时对设备进行维护检查,导致设备的老化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2.3 过载在实际生产中,由于某些操作人员对设备的使用不当,经常超负荷运转,导致设备和电线长时间在超负荷状态下工作,加速了电器设备老化的速度,增加了发生火灾的风险。
3. 事故特点分析3.1 破坏性大这次电气火灾由于火势猛烈,短时间内造成了大面积的破坏,工厂内部的大量设备、原材料和成品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
3.2 人员伤亡严重火灾发生时,工厂内有部分员工在车间内工作,部分员工在火灾发生时逃生不及,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人员伤亡,甚至一些员工受伤严重,需要进行长期治疗。
3.3 生产秩序受损由于火灾的发生,工厂内的生产车间遭受了严重的破坏,部分生产设备受损,无法正常工作,导致了工厂的正常生产秩序受到了影响,难以及时恢复生产。
4. 预防控制对策4.1 设备维护与更新工厂应该加强对生产设备的定期维护和检查,及时发现和更换老化的零部件,提升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4.2 健全管理制度工厂应该建立健全的设备运行和维护管理制度,完善相关标准和流程,规范操作人员的操作行为,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
4.3 提倡安全意识工厂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对电气安全的认识和意识,严禁超负荷运转设备,提前发现和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电气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报告总结

电气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报告总结概述:近年来,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频率不断增加,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几起典型电气火灾事故案例,总结出导致电气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建议。
一、案例一:住宅楼电器着火引发家庭惨剧该案例中,一栋高层住宅楼发生了一起惨烈的电气火灾事故,造成数十人死伤。
经过调查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1 不合格电器装备是直接原因经初步检测发现,失火点与一台损坏严重的空调有关,而这台空调则是劣质产品。
其存在严重缺陷,在正常使用期内就已过度老化,容易引发短路等问题。
1.2 低水平管理也是主要原因在此次事故中,小区物业对线路及设备定期检测、维修保养不到位。
无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管理,没有建立完善的巡查制度。
二、案例二:工厂生产线电气火灾导致大量财产损失这起案例发生在一家制造企业的生产车间,由于电气设备故障引发了严重的火灾事故。
针对此案,我们得出以下结论:2.1 设备安装不规范是根本原因通过调查发现,此次事故与生产车间内设备接地导线交叉连接有关。
由于设计和施工人员对设备安装规范缺乏了解,导致接地系统带电。
2.2 缺乏定期维护检测也是重要因素除了设备安装问题外,该公司没有建立完善的维护检测机制,在使用过程中忽视了设备状态和潜在风险的排查。
三、案例三:商场停车场电动汽车充电点火灾事故分析在一家商场停车场的电动汽车充电区域发生了一起火灾事故,虽然及时疏散,但仍造成一定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经过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3.1 充电桩设计存在缺陷多个目击者称起火源头为充电桩周围区域,并指出其存在防护措施不到位的问题,例如电线裸露、设备进水等。
3.2 消防设备不完善也有一定影响事故发生时,停车场内部灭火器数量不足,且相关消防应急通道被堵塞。
这给扑救起火点提供了一定困难。
四、针对电气火灾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4.1 加强安全意识培训和宣传企事业单位要进行定期的员工安全培训,并通过各种形式宣传电气火灾事故案例,引导员工提高安全意识。
电气火灾事故案例分析及预防

事故背景:某高层住宅楼因电气故障引发火灾,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言简的阐述观点。
事故原因:电气线路老化、过载、短路等故障引发火灾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言简的阐述观点。
添加标题
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案例分析,我们应深入了解电气火灾事故的原因和危害,加强电气设备维护保养和安全管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为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应建立健全电气火灾预防和应急处理机制,确保在发生火灾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总结:通过分析电气火灾事故案例,可以发现电气火灾的发生往往与设备老化、过载、短路等电气故障有关。因此,建立健全电气火灾预防和应急处理机制是至关重要的。
现场勘查:对事故现场进行详细勘查,收集相关证据和资料,包括电气设备的运行记录、维护保养情况等。
分析原因:根据现场勘查结果,结合相关资料,对电气火灾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直接和间接原因。
总结经验教训:根据事故原因分析结果,总结经验教训,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建议,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次案例分析,应加强对电气设备的维护保养和安全管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内容3:电气设备安全培训与教育 * 对电气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 对员工进行电气火灾预防教育,了解电气火灾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 对电气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对员工进行电气火灾预防教育,了解电气火灾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提高电气设备安全意识,加强员工安全培训
预防措施:加强电气线路检查维护,规范操作流程,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案例三:某工厂车间电气火灾
电气事故案例

电气事故案例
电气事故是指由于电气设备故障或操作不当导致的安全隐患或伤害事件。
电气事故往往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对电气安全的重视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起真实的电气事故案例,以引起更多人对电气安全的关注和重视。
案例一:电气设备老化引发火灾
该案例发生在一家制造厂,由于生产车间内的电气设备使用年限较长,部分设备缺乏定期检查和维护,导致设备老化严重。
一天,一台老化严重的电气设备突然发生故障,产生高温引发火灾。
由于生产车间内存放了大量易燃物品,火势迅速蔓延,造成了较大损失。
案例二:电工操作不当导致触电事故
在一家建筑工地,一名电工在进行电气设备的维修作业时,由于操作不当触碰到了带电的部件,导致触电事故发生。
幸运的是,电工及时被同事发现并送往医院进行救治,但由于触电事故造成的伤害严重,电工需要长时间康复,给工地施工进度带来了一定影响。
案例三:电缆敷设不规范引发火灾
在一栋写字楼的装修过程中,负责电气工程的施工队将电缆敷设不规范,多根电缆同时穿过一个管道,导致电缆摩擦发热,最终引发火灾。
火灾蔓延迅速,造成楼内大面积的烧损,幸好及时疏散了楼内的人员,未造成人员伤亡。
总结与建议
以上案例反映了电气事故对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潜在危害,电气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避免类似电气事故的发生,我们应该重视电气设备的定期检查与维护,加强对电工的培训与教育,规范电缆的敷设,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
只有提高电气安全意识,落实安全措施,才能有效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十六起触电事故案例分析

十六起触电事故案例分析在日常生活中,电器和电力设施已经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工作场所,我们都依赖于电力来进行生活和工作。
尽管电力技术和安全标准已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提高,但是因为各种原因,电流依然会对人类造成致命的损伤或者伤害,从而带来生命危险或者身体伤害。
今天,我们将为大家详细介绍16个触电事故案例及其分析,以此提高大家对电力安全的认识和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事件1:电气工人工作时触电身亡这是一个极其悲惨的事件。
2017年12月9日,在美国纽约市,一名电器维修工人在工作时触电身亡。
死者名叫彼得·佩尔蒂耶,当时他正在一个大楼的电气室工作,准备重新恢复供电。
据报道,佩尔蒂耶在较高电压下工作,并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这项事件显示出了电气工人在工作中必须时刻注意安全标准。
另外,该事件也强调了地质和其他安全措施的重要性。
有足够的时间保证工人在工作前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是非常关键的。
否则,他们会面临生命威胁。
事件2:电梯电击事故导致22人中毒在中国,电梯电击事故已经越来越常见。
2018年12月,一家万达广场就出现了一起电梯触电事故。
当时,22人进入该电梯,发现电梯已经停电,他们试图打开电梯门寻求救援。
当电梯门被推开时,22人同时触电,并且因为电击而失去意识。
接到报警后,救援人员赶到现场,将这些人送往附近的医院。
随后,消息爆出,这些人中有13人因触电而导致一氧化碳中毒,其中5人受伤较重。
事实上,许多电梯电击事件都是由于不合格的电气设备或不合规的维护而导致的。
在这个案例中,有一些问题需要得到重视,比如应该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
此外,电梯的安全标识和说明书也需要得到进一步改进,以确保用户能够正确操作电梯和进行相应的安全措施。
事件3:校园变电站触电导致一名中学生死亡2019年3月29日,在中国广西,一名中学生因触电身亡。
该学生被发现被卡在位于其所在学校的变电站中,其身体已经变形,经过检查确诊为触电身亡。
电气事故案例分析与防范措施

电气事故案例分析与防范措施电气事故是在电力行业和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一种安全事故,其发生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严重影响。
为了避免电气事故的发生,我们必须深入分析电气事故的案例,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案例1:电动汽车充电器引发火灾2017年,某小区停车场内一辆电动汽车的充电器突然发生故障,导致车辆起火。
很快,火势蔓延到附近的其他汽车,造成多辆车辆受损,并威胁到小区居民的生命安全。
分析:这起火灾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电动汽车充电器的设计存在缺陷或者制造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可能是充电器内部的电路短路、电线连接不良或者绝缘材料损坏等原因导致电流过大,引发了火灾。
防范措施:1. 购买合格的充电器和电动汽车,尽量选择知名品牌和有信誉的生产厂商。
2. 定期对充电器和电动汽车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并依据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电气系统的巡检。
3. 在充电过程中,不要离开家或车辆,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4. 安装火灾报警装置和灭火设备,能够及时警示和控制火灾蔓延。
案例2:工厂电气设备引发触电事故2019年,某工厂一名工人在维修电气设备时不慎触电,导致其不幸身亡。
事故发生后,经过调查,发现是由于电气设备的绝缘存在问题,导致电流外漏,从而发生触电事故。
分析:触电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设备绝缘失效或者没有采取适当的绝缘保护措施。
电气设备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湿气、灰尘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绝缘性能下降,从而产生了电流外漏。
防范措施:1. 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的绝缘性能良好。
包括清洁设备表面的灰尘和积水,定期更换老化的绝缘材料等。
2. 在对电气设备进行维修和操作时,必须切断电源,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并佩戴绝缘手套和隔离工具,以减少触电的风险。
3. 安装漏电保护器和过电压保护器,及时检测并切断电源,防止电流外漏和电击事故的发生。
4. 加强员工的电气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电气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事故教训与预防措施
加强设备维护和检修
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强化备品备件管理
建立有效的备品备件管理制度,确保关键备品备件的数量和质量 。
加强人员培训
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电气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 技能和安全意识。
04 事故案例四:雷 电引发电气火灾 事故
事故经过
损毁,多人受伤。
经调查,起火原因系电线短路所 致。火灾发生时,正值深夜,居 民楼内多数居民熟睡,火灾迅速
蔓延,造成较大人员伤亡。
火灾导致部分楼层严重损毁,多 人受伤,其பைடு நூலகம்部分伤者因吸入有 毒烟雾导致不同程度的呼吸道损
伤。
事故原因分析
01
02
03
电线短路
由于电线绝缘层老化、电 线过载或电线接触不良等 原因,导致电线短路,引 发火灾。
该电工在操作过程中,未佩戴任何个人防 护用品,对现场安全风险缺乏足够的认识 和警惕。
3. 设备维护不当
4. 管理不到位
该高压清洗机在事故发生前已经存在一些 故障,但未得到及时维修和保养,导致设 备处于不安全状态。
该施工现场对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不到位 ,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督和检查机制。
事故教训与预防措施
事故涉及人员
一名28岁的男性电工,以及其 他工作人员。
事故发生时情况
该电工在进行高压清洗机的操 作过程中,未按照规定步骤进 行操作,导致触电事故发生。
事故原因分析
1. 电工操作技能不足
2. 安全意识薄弱
该电工在操作高压清洗机时,未接受过相 关培训,对操作规程不熟悉,未能严格按 照规定步骤进行操作。
加强对居民的电气安全教 育,提高居民对电气安全 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增强 自我保护意识。
电气安全事故案例

电气安全事故案例电气安全事故案例[电器安全事故案例]电器安全事故案例(一)受到朋友应邀回去一人家检查日光灯不亮的原因。
去后一看,日光灯确实不亮,墙上安了一个新的拨动开关,问之,那人家说:日光灯不亮,怀疑开关原因就换了一个新开关,但还是不亮就没办法才找人的。
我拆下控制器一看看,两铜片不碰触,就用起子挥了一下,再关上控制器,即刻相连接控制器的两根代莱红色花线着火变小短,我喊:慢关总闸,我那朋友昏了没有反应;我起身一步蹿至门边冲起至,扎下闸刀,好险没有烧起来。
我的天,要是……原来就是那人家把控制器弄错收到火,零两线上了,当然控制器一开不就短路了。
废止后一切正常。
不知道那人家为什么把闸刀保险丝换成粗铜丝,大错特错的。
在我看来盲从,假如那崭新控制器就是不好的,结果那房子可能将没有了,那就看看那人的反应如何了。
他不是电工,为什么胆子小私自拉接电线,大错特错的。
谁能告诉我:那新开关恰恰是坏的,恰好我遇到了。
事后我也晕了好久,回家没有吃晚饭,吃不下。
当时那情景太乔迪了,你不经历你不晓得。
我经历过,真的骇人。
我在初中二年级时的事。
我钟爱物理,想要自己搞个交流变压器。
先偷偷(这事无法使大人晓得的不好)废黜一个洋铁箱,用铁抠把它的马口铁外壳做成许多同样大小的“口”字型片片,再堆起来,用花线从里面穿绕几圈,另一边也穿绕几圈。
断裂一灯泡控制器,杜博韦灯头,把这个所谓的变压器接上去。
为了安全,我查阅了保险丝-不细;于是,躲藏在门外胸口一打响第一关。
“啪”的一声,接头处火花一闪,一切归为喧闹。
好半天反应过来。
一查看,结果是保险丝断了。
赶忙撤除装置,恢复原状,心里七上八下。
但因此得出结论:变压器并不是想像的那么简单。
现在想一想,那时的自己胆子真非常大。
必须晓得,那时我们家就是没加装漏电保护器的,万一窒息那后果可想而知。
电老虎-厉害,不是好玩的,切记呀!尤其是和那时的我一般大的小孩。
电器安全事故案例(二)8月9日,无锡市一居民在使用电热水器过程中触电不幸死亡;8月1日,某户家中空调燃烧,引发大火;7月13日,某居民家中电视机起火,屋内财物付之一炬,孤寡老人无奈住进敬老院……入夏以来,家用电器危害事故频发,排除用电器自身存在的质量问题,藏匿于大楼墙壁、地板之下,存有事故隐患的电路、电线,正成为威胁居民人身财产安全的“隐形杀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有5篇典型电气事故案例分析,年底了,在这里提醒大家要注意人身安全和设备隐患哦。
一、接地保护线烧伤人
1、事故经过
1994年4月6日下午3时许,某厂671变电站运行值班员接班后,312油开关大修负责人提出申请要结束检修工作,而值班长临时提出要试合一下312
油开关上方的3121隔离刀闸,检查该刀闸贴合情况。
于是,值班长在没有拆开312油开关与3121隔离刀闸之间的接地保护线的情况下,擅自摘下了3121隔离刀闸操作把柄上的“已接地”警告牌和挂锁,进行合闸操作。
突然“轰”的一声巨响,强烈的弧光迎面扑向蹲在312油开关前的大修负责人和实习值班员,2人被弧光严重灼伤。
2、原因分析
本来3121隔离刀闸高出人头约2米,而且有铁柜遮挡,其弧光不应烧着人,可为什么却把人烧伤了呢?原来,烧伤人的电弧光不是3121隔离刀闸的电弧光,而是两根接地线烧坏时产生的电弧光。
两根接地线是裸露铜丝绞合线,操作员用卡钳卡住连接在设备上时,致使一股线接触不良,另一股绞合线还断了几根铜丝。
所以,当违章操作时,强大的电流造成短路,不但烧坏了3121隔离刀闸,而且其中一股接地线接触不良处震动脱落发生强烈电弧光,另一股绞合线铜丝断开处发生强烈电弧光,两股接地线瞬间弧光特别强烈,严重烧伤近处的2人。
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临时增加工作内容并擅自操作,违反基本操作规程。
3、事故教训和防范措施
1).交接班时以及交接班前后一刻钟内一般不要进行重要操作。
2).将警示牌“已接地”换成更明确的表述:“已接地,严禁合闸”。
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绝对禁止带地线合闸。
3).接地保护线的作用就在于,当发生触电事故时起到接地短路作用,从而保障人不受到伤害。
所以,接地线质量要好,容量要够,连接要牢靠。
二、刀闸误合出事故
1、事故经过
1996年1月31日上午,在某热电厂高压配电室检修508号油开关过程中,电工曲某下蹲时,臀部无意中碰到了508号油开关上面编号为5081的隔离刀闸的传力拐臂杆,导致5081隔离刀闸动、静触头接触,刀闸被误合,使该工厂电力系统502、500油开关由于“过流保护”装置动作而跳闸,6kV高压二段母线和部分380V母线均失电,2号、3号锅炉停止工作40多分钟,1号发电机停止工作1小时。
2、原因分析
油开关检修时断路器必须是断开的,油开关上面的隔离刀闸是拉开的,还必须在油开关与隔离刀闸之间的部件上可靠连接接地保护短路线,要求隔离刀闸的传力拐臂杆上插入插销,而且要加锁(防止被误动)。
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工作人员违反规定没有装入插销,更不用说上锁,所以曲某臀部无意之中碰上了5081隔离刀闸的传力拐臂杆,导致5081隔离刀闸动、静触头接触,静触头与母线连接带电,于是,强大的电流通过隔离刀闸动、静触头,再流经接地保护短路线,输入大地,形成短路放电,导致该电气系列的502、500油开关由于“过流保护”装置动作而跳闸。
好在由于接地保护短路线质量好,所以,误合刀闸后没有造成人身伤害,但是,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三、“阴差阳错”带负荷拉刀闸
1、事故经过
1995年6月17日上午8时40分,四川某厂空气压缩机值班员何某接分厂调度员指令:启动4#机组;停运1#机组或5#机组中的一组。
何某到电气值班室,与电气值班员王某(副班长)和吴某商定:启动4#机组后停运1#或5#中的一组。
王某就随何某去现场操作,吴某留守监盘。
9时,4#机组被现场启动,然后5#机组现场停运。
这时,配电室发出油开关跳闸的声音。
电气值班室的吴某判断5#机组已经停运,于是,独自去高压配电室打算拉开5#油开关上方的隔离刀闸。
但是,她错误地拉开了正在运行的1#机组的隔离刀闸,“嘭”的一声巨响,隔离刀闸处弧光短路,使得314线路全线停电。
2、原因分析
造成这起误操作事故的原因首先是违反“监护制”。
电气值班室的吴某在无人批准的情况下,擅自离开监盘岗位,违反“一人操作、一人监护”的规定,独自一人去高压配电室操作,没有看清楚动力柜编号,没有查看动力柜现场指示信号,也没有按照规程进行检查,就错误地拉开了正在运行的1#机组的隔离刀闸,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间接原因是副班长王某的组织工作有疏漏。
1)商定“启动4#机组后停运1#或5#中的一组”,其实没有定。
应该明确,到底是1#还是5#,使得在场人员都心中有数。
2)负责人王某离开监盘岗位去现场,没有把吴某的工作职责作出明确交代,在现场操作后又没有及时通知吴某,负有领导责任。
3)事故发生是平时管理不严、劳动纪律松弛、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不严格、值班人员素质差等原因的必然结果。
四、检修电焊机触电死亡
1.事故经过
2002年05月17日,某电厂多经公司检修班职工刁某带领张某检修380 V 直流焊机。
电焊机修后进行通电试验良好,并将电焊机开关断开。
刁某安排工作组成员张某拆除电焊机二次线,自己拆除电焊机一次线。
约17:15,刁某蹲着身子拆除电焊机电源线中间接头,在拆完一相后,拆除第二相的过程中意外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
2 .原因分析
(1)刁某已参加工作10余年,一直从事电气作业并获得高级维修电工资格证书;在本次作业中刁某安全意识淡薄,工作前未进行安全风险分析,在拆除电焊机电源线中间接头时,未检查确认电焊机电源是否已断开,在电源线带电又无绝缘防护的情况下作业,导致触电。
刁某低级违章作业是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工作组成员张某虽为工作班成员,在工作中未有效地进行安全监督、提醒,未及时制止刁某的违章行为,是此次事故的原因之一。
(3)该公司于2001年制订并下发了《电动、气动工器具使用规定》,包括了电气设备接线和15种设备的使用规定。
《规定》下发后组织学习并进行了考试。
但刁某在工作中不执行规章制度,疏忽大意,凭经验、凭资历违章作业。
(4)该公司领导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认识不足,存在轻安全重经营的思想,负有直接管理责任。
3.防范措施
(1)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现场工作人员执行规章制度的监督、落实,杜绝违章行为的发生。
工作班成员要互相监督,严格执行《安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
(2)所有工作必须执行安全风险分析制度,并填写安全分析卡,安全分析卡保存3个月。
(3)完善设备停送电制度,制订设备停送电检查卡。
(4)加强职工的技术培训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和安全意识,让职工切实从思想上认识作业性违章的危害性。
(5)完善车间、班组“安全生产五同时制度”,建立个人安全生产档案,对不具备本职岗位所需安全素质的人员,进行培训或转岗;安排工作时,要及时了解职工的安全思想状态,以便对每个人的工作进行周密、妥善的安排,并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可控与在控。
(6)各级领导要确实提高对电力多经企业安全生产形势的认识,加大对电力多经企业的安全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多经企业人员的技术、安全知识培训,调整人员结构,完善职工劳动保护,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确保人员、设备安全,切实转变电力多经企业被动的安全生产局面。
五、线头清理不彻底事故发生伤人命
2002年6月23日,山东沂南某化工公司在原北大门传达室西墙外发生一起触电事故,死亡1人。
1、事故经过
2002年6月22日下了一夜雨,23日5时,该公司复合肥车间按照预定计划停车进行设备清理和改造。
8时,当班人员王某和韩某接班后,按照班里的安排,负责清理成品筛下料仓积存残料,约8时20分左右,王某离开了车间。
8时30分左右,韩某出来,到车间北面找工具时,发现在车间外东北角的原北大门传达室西墙外趴着1人,头朝东南面向西,脚担在一个南北放置的铁梯子上,离传达室西墙约2m多。
这时韩某忙跑到车间办公室汇报,公司和车间领导等一齐跑到现场,当时发现从传达室西窗户上有下来的电线着地,车间主任于某急喊拉电闸,副经理杜某急忙用手机联系并跑去找车辆。
当拉下复合肥车间电源总闸后,车间职工李某手扶离王某不远的架棒管去拉王某时,又被电击倒(立即被跟在后面的维修工尹某拉起),当时,车间主任于某发现不是复合肥车间的电,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