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设计中解析法教案

合集下载

解析法

解析法

解析法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解析法的基本概念。

(2)学会选择恰当的算法并综合应用各种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掌握用解析法设计程序的基本思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问题和算法分析过程,促进逻辑分析能力的提高。

(2).培养根据算法写出程序代码并上机调试程序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解析法解决问题的思想;难点:列出求解问题的解析式或方程(组);三、教学资源:大屏幕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学生探讨并分组讨论)【探讨问题一】:使用一根长度为L厘米的铁丝,制作一个面积为S的矩形框,请计算出满足这种条件的矩形的长和宽。

(要求:列出求解问题的方程式并编程实现。

)【提问并小结问题一的探讨】(让学生明确建立数学模型、写出求解式的重要性)1.分析问题:本例问题可归结为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设矩形宽为x,则长为L/2-x,则列出方程:x(L/2-x)=S即:x2-1/2*L*x+S=0(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探究,明确设计算法如何从已知条件入手来逐步求解问题的方法)2.设计算法:(1)输入长度L;(2)输入矩形框面积S;(3)计算D=L*L/4-4*S(4)若D>=0,则计算方程的两个根并输出,否则输出“找不到”。

(引导学生编写程序代码并上机调试,理解如何根据算法编写程序)3.编写程序:4.调试程序:【探讨交流解析法概念】(让学生阅读P98,并结合该实例总结解析法的基本概念)解析法: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化学等各学科的知识来分析问题,寻求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抽取出数学模型,得到解决问题的解析式,然后设计程序求解问题的方法。

【探讨问题二】:小球弹跳问题(见P99):小球从10米高处落下,每次弹起的高度是下落高度的70%。

当小球弹起的高度不足原高度的千分之一时,小球很快停止跳动。

计算小球在整个弹跳过程中所经历的总的路程(要求:分组讨论,用解析法求解问题,利用已学物理、数学知识综合分析,写出解析式和算法设计步骤,并编程、上机调试程序。

用解析法设计程序导学案

用解析法设计程序导学案

课题:用解析法设计程序班级:______小组:______姓名:______组内评价:______老师评价:______【学习目标】了解析法的基本概念掌握用解析法设计程序的基本思路。

学会根据问题寻找恰当算法,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理解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的过程【学习重点】理解解析法的思想,能写出求解问题的解析式并用程序实现。

【学习难点】学会分析问题,合理设计算法,建立求解问题的解析式。

【学法指导】预习4.1节用解析法设计程序部分的内容,通过自主学习,独立解决下面的问题预习案【导学部分】1、小高斯快速计算出1+2+3+…+100的结果的规律是什么?能否推广到1至1000的累加?能否推广到任意连续的正整数序列a1+a2+a3+…+an之和的计算?如果能行,请写出计算公式。

2、泰勒斯用影子测量出金字塔高度的原理是什么?3如图4-1,MN是竖直于地面的物体,其底部N不可到达。

为了测量MN的高度,在地面上选取一条与MN在同一平面的线段AB为基线,测得AB的长为a=20米,在A点向M 点张望的仰角α=38.4°,在A点向M点张望的仰角β=27.1°。

设计程序计算高度MN。

MN是两个三角形共有的边,请利用三角形的知识,推导出计算MN的公式:设计程序的界面:编制程序:探究案【合作探究】问题4-2:小球从10米高处自由下落,每次弹回的高度大约是下落高度的70%。

当小球弹起的高度不足最初高度的千分之一时,小球很快就会停止跳动。

计算小球在整个弹跳过程中所经历的总路程(忽略高度不足原高度千分之一的部分)。

设原高度为H,每弹起的高度为U,然后再下落和高度为D=U,写出第一次、第二次、第M次弹跳后所经历路程的表达式。

设计算法:编制程序在实践部分的分子和分母有连续多次相乘的计算问题,对于这种在理论上应该完全相等的计算,计算机竟会得出不同的结果,你能说一说是什么原因吗?编制能够实现奥运会倒计时牌功能的程序训练案【课内训练】1、用解析法编程计算101+102+103+…+1001的结果。

解析法设计程序(教学设计1)-2015-2016学年高一信息技术下册

解析法设计程序(教学设计1)-2015-2016学年高一信息技术下册

请大家根据导学提纲内容,完成相关表格。

(分组讨论)
提问:大家填写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写?有什么的依据?1、分组讨论如
何解决求金字
塔高度这一问
题。

2、完成表格的
填写。

让学生
亲身尝试
运用简单
的数学知
识来解决
实际生活
中遇到的
问题。

新知讲授10′从上面的实例中,我们可以
感受到,在解决一些实际问
题的时侯,有时必须要借助
于相关的数学知识才能来实
现。

要有一个推理的公式或
者方程才能解决相关的问题。

1、测量高度问题的求解过
程:
问题引入:如图4-1所示,试
设计程序来计算高度MN。

(1)分析问题:
要求:1、此问题如何利用程
序解决?
2、如何推导出计算表达式。

特别提示:在计算时注意,
分析问题
分组讨论如何
解决此问题
列出计算公式
MN=C(1/tanβ
-1/tanα)
课件展示
与实物演示
相结合
以问题
驱动和合
作探究的
形式来组
织新知的
讲授,调动
起学生的
主观能动
性,发挥团
队合作的
力量。

初步体验
列出解析
表达式的。

用解析法解决问题 公开课教学设计

用解析法解决问题 公开课教学设计

用解析法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了解解析法,学会用解析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学会编写程序实现解析法教学内容:1.什么是解析法?2.如何用解析法分析任务?3.伪代码在VB中实现方法教学难点:如何用一个解析法分析一个具体问题教学过程一、解析法分析1.概念:在分析具体问题的基础上,抽取出一个数学模型,这个数学模型能用若干个解析表达式表示出来,解决了这些表达式,问题也就得以解决。

如:有一段路程S(平路),小A来往行程的时间是t,求平均速度v。

v=S / ( t /2)2.凡能用解析法求解的问题都能可以通过定量分析,并能有解析表达式来描述。

3.问题分析(钻石图案设计)⑴观察日常生活中的钻石它有许多棱角、边、面,这些都是由点和线构成,如果把钻石看成是由一个圆球雕刻,即钻石的所有点都落在圆球上。

思考:组成钻石图案的基本元素是线段,决定线段基本元素是点。

钻石中的“点”有什么特征?——点相当于一个xy轴上的一个坐标。

⑵用数学分析方法求出各点的位置①建立一个xy坐标系,坐标原点落在图形的中心点上。

②将圆等分为N份(N=9),一份为400。

③在坐标是,第一个顶点(x1,y1)表示为x1=rCos(θ),y1=rSin(θ)第二个顶点(x2,y2)表示为x2=rCos(2θ),y2=rSin(2θ)……第九个顶点(x9,y9)表示为x9=rCos(9θ),y9=rSin(9θ)3.用伪代码描述点及线段for I=1 to 总的点数求出第I个点的坐标(rcos(iθ), rsin(iθ))for J=1 to 总的点数if I点和j点不是同一个点then求j点的坐标(rcos(iθ), rsin(iθ))画出I点到j点的线段end ifnext jnext i两层循环:第一层控制第I个点能画出多少条线段;第二层控制第j个点能画出多少条线段实践题:某超市规定,顾客购买同种商品10件以上(包括10件)可享受批发价。

请设计一个收款机程序,输入顾客所购商品的零售价、批发价、购买数量及付款数,程序能计算出顾客的应付款及需要找回的零钱,请用伪代码描述以及流程图表示。

普通高中程序设计语言教案——用解析法解决问题

普通高中程序设计语言教案——用解析法解决问题
SIL I C O
薰 VA 组
教育 科学
普通高中程序设计语言教案
一一 用解析 法解 决 问题
丁 蜻
( 南京市金陵中学 江苏 南京 210005)

要7在普通高中的信息技术学科中,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中,算法与代码两者的教学如何融合, 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 题。本节课以 代码为线,以算法为核
心,使学生通过具体例子掌握算法,并通过有意识的跨学科知识引导,达到学生综合能力的拓展。 [关健词J程序设计语言 V 解析法 B 中圈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7597 (2008) 011007 - 01 7
理论 科学
业务可以覆盖固定电话网,GSM 网和CDM A网,使得三种网络中的用户 犹如在同一个网络中使用智能业务。
下面就400业务 ( 主、被叫分摊付费业务) 为例来说明新业务是
如何在智能网上实现的: 400业务是指通信费用 由主叫用户和被叫用
第一象限在右_ 上
角 sngradius= l
i n tuod e s = 15
建立
解析 表达 式
己知点数,建立原点在圆 心的坐标系后:
夹角 0 怎么求;
引导学生
讲解设置坐标系语句的格式 (-1.5,-1.5)一 (1.5,1.5)的第一象限 在哪里? (-1.5, 1.5)-(1.5,-1.5) 的第一象限在哪里?
integer

展示钻石图案,并更改点数,再次展示钻石图案
引入
亮、变化
的图案, 激发学习 兴趣 问题
分析
single dim intaodes,ij as
三、清屏与设置坐标系
c ls
第一象限在右下

钻石图案由什么构成?

程序设计中解析法教案

程序设计中解析法教案

一、教材分析程序设计起先就是为了解决科学计算而准备的,而列出解析式加以计算是程序的基本功能,也是算法的必备基础,本节通过实例探讨了在程序设计中常见的、应用广泛的、较容易理解的问题解析法,是学生进入算法的程序实现的重要一步,有着承前启后、温故知新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必修模块中第一次接触了有关算法和程序设计的一些概念,然后在本教材前面的章节中对算法、VB语言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了解,也学习了一些设计程序的技能和方法,对程序设计有了初步的兴趣。

但有可能的是,学生之间出现了差异,有些有条件和机会的学生可能先前已经接触过程序设计,有了一定的能力;有些学生可能才接触到程序设计,对一些难度稍大的问题手足无措。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对“算法”的概念作进一步的了解2. 了解解析法算法的概念和基本思路3. 能够用解析法分析简单问题并设计算法及编写程序求解问题(2)过程与方法以生活中最熟悉的测量物体的高度入手,通过测量不可到达底部的物体的高度的问题,导出解析法算法的基本概念,然后通过计算电阻和计算小球弹跳路程的两个例题,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解析法算法设计程序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细心思考、勇敢实践和善于总结的科学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交流,体会其中乐趣和作用;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解析法的思想,能写出求解问题的解析式并用程序实现。

(2)教学难点:学会分析问题,能将具体问题抽象出来,建立求解问题的解析式。

五、教学策略考虑到教学目标和具体学情分析,本节内容考虑采用2个课时,即第1课时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实例,得到解析法算法的基本概念和思路,当学生遇到问题,不能急于告诉学生解决方法,应当适当引导组内学生一起讨论以后推荐一种最合适的方法,如果有失误再给予指导。

第2课时引领学生分组进行探究问题的活动,从实践中体验设计程序的乐趣和归纳总结技巧,获得基本思想方法,当学生遇到错误,应当适时引导学生仔细检查错误和纠正错误,对一些比较典型的错误,应拿出来讨论。

解析法教案走进编程作业

解析法教案走进编程作业

解析法教案-走进编程作业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编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掌握解析法在编程中的应用;(3)学会使用编程语言进行简单的程序设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体验编程的过程;(2)学会使用解析法解决问题;(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编程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3)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编程基本概念和特点(1)介绍编程的定义和作用;(2)讲解编程语言的分类和特点;(3)阐述编程的基本过程。

2. 解析法在编程中的应用(1)介绍解析法的概念和原理;(2)通过实例分析,展示解析法在编程中的具体应用;(3)讲解如何运用解析法解决问题。

3. 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1)介绍编程语言的基本元素;(2)讲解语法规则和关键字;(3)分析常见语法错误及其原因。

4. 简单的程序设计(1)讲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2)通过实例,让学生动手编写简单的程序;(3)分析程序的运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和优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编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解析法在编程中的应用;(3)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简单的程序设计。

2. 教学难点:(1)解析法的运用;(2)编程语言的语法规则;(3)程序设计的优化。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编程基本概念、解析法和编程语言语法;(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例,展示解析法在编程中的应用;(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编写程序,培养实际操作能力;(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编程概念、实例和语法;(2)编程软件:让学生实践操作,编写程序;(3)网络资源:查阅相关资料,拓展知识面。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趣味实例,引入编程话题;(2)明确教学目标: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程序设计中解析法教案

程序设计中解析法教案

程序设计中解析法教案第一章:解析法概述1.1 解析法的定义解析法是一种通过分析和解释问题来设计和实现程序的方法。

解析法强调理解问题的本质,将其分解为更小的部分,并逐步解决问题。

1.2 解析法的优点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降低出错率,提高程序的稳定性。

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本身。

1.3 解析法的应用场景适用于复杂问题的解决。

适用于需要深入理解问题的情况。

适用于需要高效率和稳定性的程序设计。

第二章:解析法的步骤2.1 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背景和要求。

确定程序的目标和功能。

2.2 设计算法确定解决问题的步骤和逻辑。

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和算法。

2.3 编写伪代码使用伪代码描述算法的具体实现。

伪代码应该清晰易懂,不涉及具体编程语言的细节。

2.4 实现代码根据伪代码编写具体的程序代码。

注意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2.5 测试和调试对程序进行测试,检查是否符合预期结果。

调试程序,修复出现的错误。

第三章:解析法的应用实例3.1 解析斐波那契数列介绍斐波那契数列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使用解析法设计程序,实现斐波那契数列的计算。

3.2 解析最长公共子序列介绍最长公共子序列问题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使用解析法设计程序,实现最长公共子序列的计算。

3.3 解析背包问题介绍背包问题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使用解析法设计程序,实现背包问题的计算。

第四章:解析法的实践技巧4.1 模块化设计将程序划分为独立的模块,降低复杂性。

每个模块负责一个特定的功能,易于理解和维护。

4.2 代码复用利用已有的代码片段或库函数,减少重复编写代码的工作量。

提高代码的可重用性和效率。

4.3 注释和文档在代码中添加适当的注释,解释关键部分的功能和逻辑。

编写详细的文档,描述程序的整体结构和使用的API。

第五章:解析法的评估和优化5.1 评估程序的性能分析程序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评估程序的效率和稳定性。

5.2 优化程序的性能优化算法和数据结构的选择。

优化代码的逻辑和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材分析
程序设计起先就是为了解决科学计算而准备的,而列出解析式加以计算是程序的基本功能,也是算法的必备基础,本节通过实例探讨了在程序设计中常见的、应用广泛的、较容易理解的问题解析法,是学生进入算法的程序实现的重要一步,有着承前启后、温故知新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必修模块中第一次接触了有关算法和程序设计的一些概念,然后在本教材前面的章节中对算法、VB语言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了解,也学习了一些设计程序的技能和方法,对程序设计有了初步的兴趣。

但有可能的是,学生之间出现了差异,有些有条件和机会的学生可能先前已经接触过程序设计,有了一定的能力;有些学生可能才接触到程序设计,对一些难度稍大的问题手足无措。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对“算法”的概念作进一步的了解
2. 了解解析法算法的概念和基本思路
3. 能够用解析法分析简单问题并设计算法及编写程序求解问题
(2)过程与方法
以生活中最熟悉的测量物体的高度入手,通过测量不可到达底部的物体的高度的问题,导出解析法算法的基本概念,然后通过计算电阻和计算小球弹跳路程的两个例题,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解析法算法设计程序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细心思考、勇敢实践和善于总结的科学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交流,体会其中乐趣和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解析法的思想,能写出求解问题的解析式并用程序实现。

(2)教学难点:
学会分析问题,能将具体问题抽象出来,建立求解问题的解析式。

五、教学策略
考虑到教学目标和具体学情分析,本节内容考虑采用2个课时,即第1课时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实例,得到解析法算法的基本概念和思路,当学生遇到问题,不能急于告诉学生解决方法,应当适当引导组内学生一起讨论以后推荐一种最合适的方法,如果有失误再给予指导。

第2课时引领学生分组进行探究问题的活动,从实践中体验设计程序的乐趣和归纳总结技巧,获得基本思想方法,当学生遇到错误,应当适时引导学生仔细检查错误和纠正错误,对一些比较典型的错误,应拿出来讨论。

教会学生学习、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这方面的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六、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情景式任务驱动开展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可以以小组形式开展,教师组织学生完成实践探究任务。

七、教学过程
八.教学总结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要求学生能主动参与,认真思考,发挥各自的优点和积极性。

教师进行适当地指导和引领,调控气氛,组织活动,辅导,点评,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讨论讲解。

师生之间互相交流协作,同学之间通过合作、讨论等互相学习,一起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