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配置原则与思路-李原园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实施方案与试点方案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实施方案与试点方案李原园【摘要】@@ 一、普查目标与任务rn1.普查目标rn水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一项关于国家基础水信息的基准性调查,是国家资源环境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全国水利普查是科学制定水利及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推进水资源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提高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基础和依据.【期刊名称】《中国水利》【年(卷),期】2010(000)009【总页数】6页(P7-12)【作者】李原园【作者单位】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正文语种】中文一、普查目标与任务1.普查目标水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一项关于国家基础水信息的基准性调查,是国家资源环境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展全国水利普查是科学制定水利及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推进水资源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提高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基础和依据。
2.普查任务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通知》(国发〔2010〕4号),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主要任务:一是查清我国江河湖泊基本情况,二是掌握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状况,三是摸清经济社会用水情况,四是了解水利行业能力建设状况,五是建立国家基础水信息平台。
3.普查内容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主要包括以下六项内容:一是河流湖泊基本情况普查,二是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普查,三是经济社会用水情况调查,四是河流湖泊治理保护情况普查,五是水土保持情况普查,六是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情况普查。
二、普查对象与范围1.普查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未含港、澳、台地区)的所有江河湖泊、水利工程、水利机构以及重点经济社会取用水户。
本次普查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组织工作单元,逐级进行集成,普查成果要能够满足按照流域分区和行政分区进行汇总的要求。
2.普查对象河流湖泊:流域面积50 km2以上的河流和常年水面面积1 km2以上的湖泊。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应用与发展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应用与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水资源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生存元素之一。
在全球范围内,水资源的供应不平衡,污染和浪费问题不断浮现,已经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因此,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成为了当前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和意义水资源优化配置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合理的管理方式,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科学调配,以达到保护水资源、满足人民生产和生活需求的总体目标。
在实践中,水资源优化配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全面考虑自然、经济和社会因素。
科学考虑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多个层面的因素,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合理配置;2.确立“节约优先,综合利用”的原则。
在保障节约用水的基础上,推行“多元回用、节能利用”等综合利用方式,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3.实行“区域适度、差异化配置”的原则。
以区域性特征为依据,遵循“由近及远、由易至难、由轻到重”的配置顺序,调剂优质水源,逐步解决水资源不平衡问题;4.强化水资源管理和监测。
加强水资源监测,对水的质量、数量和分配进行科学监管,确保水资源有效守护和安全利用。
水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保障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本需要。
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元素,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展开,可充分保障人们对水的需求,提升人民生产和生活条件;2.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压力。
水资源配置不合理,可能会导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因此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才能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现象;3.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
通过水资源的科学调配、合理分配、合理利用等方式,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水资源的效益和利用效率,优化了水资源的分配;4.促进生态环境的康复和发展。
水资源优化配置,可以减少水文循环的变化,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提高环境资源的效益,保护环境资源的利用。
二、现代水资源优化配置技术的应用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水资源优化配置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创新和完善,现代水资源优化配置技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水资源调节技术。
“老水利”的水利情——记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李原园

“老水利”的水利情——记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副
院长李原园
刘红伟
【期刊名称】《中国勘察设计》
【年(卷),期】2022()6
【摘要】这是一位一辈子践行责任和奉献,全身心投入水利水电规划与设计的行业领军人。
38年来,他秉承“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勇于攀登,开拓了我国水资源水生态学科发展新领域,创建了我国水资源水生态规划技术体系,引领了我国水资源水生态管理技术政策体系
革新。
他的技术成果被联合国系统和国际组织誉为国际典范。
【总页数】4页(P56-59)
【作者】刘红伟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如何科学编制水资源存量及变动表——访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甘泓、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汪党献
2.引汉济渭是
一项系统性跨流域水资源配置工程——访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原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董安建3.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与乌拉圭工业、能源与
矿业部签署合作行动计划4.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组织召开“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实施方案编制培训会”5.水利部批准发布了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主编的4项技术标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资源配置原则与思路-李原园

一、配置定义与概念-概念
有多少水,在那儿?怎么流? 有多少水,可以用 有多少人,要养活、要发展、怎么发展? 有什么东西,要保护,为什么 有多少水,应到那儿去?为什么?
一、配置定义与概念-三个命题
过去和现在水是如何传递的 自然与人类、开发与保护、区域间、
公众利益与团体利益等矛盾主体间如 何协调 将来水应该怎么进行传递
三、工作任务与目标-成果要求
资源开发与管理技术平台
经济活动协调-水与经济社会协调 资源保护框架-生态环境控制指标 资源利用上限-取水许可 资源分配框架-总量控制、配置方案 资源使用控制-定额指标 资源交易基础-初始水权技术方案,水市场 资源管理制度-行为规范 社会服务与公共关系-公共资源管理框架 资源管理技术-指标、措施、手段
三、工作任务与目标
水资源供需分析
现状与规划水平年 拟制需求+增加供给+保护环境组合方案条件下 水量和水质结合 动态平衡反馈(叠代) 节点与区域平衡同时考虑 原则上进行长系列调算 以流域为控制单元
三、工作任务与目标
水量平衡
– 分区平衡 – 节点平衡
资源量与可利用量 可利用量与耗水量 可供水量与用水量 耗水量与可利用量 毛水量与净水量
保护资源 治理污染
节约 用水
污水 回用
增加供给 方案
其它 水源
开源 工程
水量
总体结构与技 术路线
合理配置研究
各种组合方案供需分析
各种方案集比较判别与优化
水质
合理配置
开发利用工程布局-非工程措施实施计划 实施效果评价(工程、非工程措施)
非工程保障措施与保障措施
现状供需分析
抑制需求
保护治理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规划与管理方案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规划与管理方案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全球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压力。
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优化配置,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与管理方案。
本文将探讨水资源优化配置的规划与管理方案,以期为解决水资源问题提供参考。
一、水资源现状与问题分析水资源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但当前全球水资源面临着供需矛盾、水质恶化、水灾风险增加等问题。
首先,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许多地区已经出现了水资源短缺的情况,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
其次,水质恶化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污水排放等因素导致水质恶化,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如干旱、洪涝等,也增加了水资源管理的难度。
二、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为了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其次,坚持保护优先,保护水源地和水生态系统,提高水资源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再次,注重节约用水,改善用水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最后,加强国际合作,推动跨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
三、水资源优化配置的规划与管理方案1. 水资源调查与监测水资源调查与监测是制定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方案的基础。
通过对水资源的调查与监测,可以了解水资源的分布、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为制定合理的规划与管理方案提供依据。
在调查与监测过程中,应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2. 水资源保护与治理水资源保护与治理是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
首先,要加强水源地保护,建立健全的水源地保护制度,严禁污染源的建设和活动,确保水源地的水质安全。
其次,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科学耕作和农业非点源污染治理技术,减少农业对水资源的污染。
另外,要加强城市污水处理,提高污水处理率和水质达标率,减少城市污水对水环境的影响。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总体思路与技术路线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总体思路与技术路线李原园;李云玲;李爱花【摘要】针对新时期水资源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形势、新挑战,为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改善环境和维系生态平衡对水资源的要求,开展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从正确处理好水资源、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三大系统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出发,基于流域循环过程的水量平衡、用水平衡、污染负荷平衡及生态平衡,系统提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的控制性指标、调控阈值,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及对策措施.【期刊名称】《中国水利》【年(卷),期】2011(000)023【总页数】7页(P36-41,96)【关键词】水资源;综合规划;思路;关键成果【作者】李原园;李云玲;李爱花【作者单位】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100120,北京;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100120,北京;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100120,北京【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2.1一、规划背景与时代要求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我国人多地少水缺、水资源时空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的基本水情决定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事关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展第一次全国水资源评价和规划工作以来,我国水资源与水环境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方面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加剧,水资源的形成与转化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可利用量及其时空分布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特别是北方地区变化尤为显著;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不断提高,有限的水资源承受的负荷与压力越来越大,供、用、耗、排水关系发生了较大改变,用水量持续增长,用水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水资源安全问题日渐突出,供需矛盾日渐尖锐。
而与此同时,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应对气候变化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切实保障饮水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
1956_2010年中国可更新水资源量的变化_李原园

如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把水文水循环 的变化、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等影响作为评估报告的主 要内容之一(IPCC, 2007a), 美国、英国等许多国家从 水 资 源 管 理角 度 应 对 气候 变 化 对 水资 源 变 化 影 响 (Brekke 等, 2009; Estrela 等, 2012; Matthew 和 Nigel, 2011). 我国对水资源的变化及归因分析也非常重视 ,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2014 年
第 44 卷
第9期
表1
分区
全国和水资源一级区不同时段年均水资源量及 Mann Kendall 趋势检验 a)
1961~1990 年平均(108 m3) 1991~2010 年平均 (108 m3) 近 20 年的相对 变化 (%) 4.07 0.93 6.20 3.79 0.37 9.86 1.14 1956~2010 M-K 检验 Z 值 1.38 显著性水平 + + ** **
2032
图2
全国水资源距平变化
2010 系列年均水资源量分别为 1990.4 和 4715.5 亿 m3, 1991~2010 最近 20 年的年均水资源量比 1961~1990 年均水资源量分别增加 6%和 4%. 西北诸河区近 20 年水资源量增加近 10%. 各水资源一级区逐年距平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 水资源一级区距平变化见图 3. 长江区、 东南诸河区、 珠江区、 西南诸河区和西北诸河区的水资源距平波动 相对较小 , 大部分年份在距平 ±30% 内波动 , 最大也
1956~2010 年平均(108 m3)
松花江区 辽河区 海河区 黄河区 淮河区 长江区 东南诸河区 珠江区 西南诸河区 西北诸河区 全国 a) 在显著水平栏:
科学分析水资源规律,制定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

科学分析水资源规律,制定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
李原园;郦建强;秦福兴
【期刊名称】《水利规划与设计》
【年(卷),期】2004(000)B03
【摘要】水资源配置要遵循公平、高效和可持续利用原则,统筹考虑供水、需水、节水、水资源保护和配置各个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配置方案及其措施和效果。
水资源规划的目的足在查清我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分析和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的要求,提出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的总体布局及实施方案。
【总页数】6页(P44-49)
【作者】李原园;郦建强;秦福兴
【作者单位】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北京100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13
【相关文献】
1.科学分析水资源规律合理制定水资源配置方案 [J], 李原园;郦建强;秦福兴
2.正确把握水资源配置内涵科学制定水资源配置方案 [J], 矫勇
3.区域水资源宏观配置方案的制定--以浙江省台州市水资源配置为例 [J], 王显勤
4.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进水资源合理配置和节约保护——访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陈明忠 [J], 车小磊
5.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进水资源合理配置和节约保护——访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陈明忠 [J], 车小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编辑ppt
17
三、工作任务与目标
水资源供需分析
现状与规划水平年
拟制需求+增加供给+保护环境组合方案条件下
水量和水质结合
动态平衡反馈(叠代)
节点与区域平衡同时考虑
原则上进行长系列调算
以流域为控制单元
可编辑ppt
18
三、工作任务与目标
水量平衡
– 分区平衡
– 节点平衡
▪ 资源量与可利用量 ▪ 可利用量与耗水量 ▪ 可供水量与用水量 ▪ 耗水量与可利用量 ▪ 毛水量与净水量
7
一、配置定义与概念-搞清现状与未来的三本台帐
天然资源台帐 资源利用台帐 生态环境台帐
可编辑ppt
8
一、配置定义与概念-关联三个方面
需求-什么态度 供给-什么措施 保护-什么标准
可编辑ppt
9
二、配置工作总体思路-要求
定位:规划作用、资源开发与管理的 基础 公共资源的配置框架、方案、准则等
资源开发的框架-资源-工程 资源管理的框架-取水管理 公共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则
节约用水规划 潜力估算
节水规划的制定
减少需求 方案
调整 结构
提高 效率
合理配置的 可能方案集 方案组合
开发利用评价 开发利用程度 开发利用水平与效率 开发利用存在问题
需水预测 水资源需求态势 需求抑制措施和方案
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保护 水功能区划、入河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
污染物控制指标拟定 水污染防治及水资源保护对策措施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
水资源配置原则 和总体思路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2004年7月
可编辑ppt
1
汇报提纲
一、配置定义与概念 二、配置工作总体思路 三、工作任务与目标 四、有关注意问题
可编辑ppt
2
水资源综合规划组成
资源评价是基础 资源配置是核心 资源配置措施与管理制度是关键
可编辑ppt
3
一、配置定义与概念
污染量-水质-治理-供水
组合、叠代与收敛
集成、理帐、看效果
可编辑ppt
24
谢 谢!
可编辑ppt
25
可编辑ppt
10
二、配置工作总体思路-三个步骤破解
现在状况与问题摸清楚-现状调查 可能的技术方案提出来-分析模拟 可能的方案与比较拿出来-优化、
协商、裁决、执行
可编辑ppt
11
二、配置工作总体思路-核心
现状供需分析 未来走向判断与模拟 最优最可接受方案寻求
可编辑ppt
12
二、配置工作总体思路-研究三类措施组合
可编辑ppt
5
一、配置定义与概念-三个命题
过去和现在水是如何传递的 自然与人类、开发与保护、区域间、
公众利益与团体利益等矛盾主体间如 何协调 将来水应该怎么进行传递
可编辑ppt
6
一、配置定义与概念-涉及三个系统
天然水循环系统-认知 经济社会系统-保障、促进、调控 生态环境系统-保护
可编辑ppt
保护资源 治理污染
节约 用水
污水 回用
增加供给 方案
其它 水源
开源 工程
水量
总体结构与技 术路线
合理配置研究 各种组合方案供需分析 各种方案集比较判别与优化
合理配置
开发利用工程布局-非工程措施实施计划
实施效果评价(工程、非工程措施)
可编辑ppt
非工程保障措施与保障措施
水质
20
现状供需分析
抑制需求
保护治理
拟制不合理的需求
有效增加供给
积极保护生态环境
各类措施的方案组合
可编辑ppt
13
水量
需求控制选择与方案
需水
供水量与质
保障质量方案 供水选择与方案
时间
可编辑ppt
14
二、配置工作总体思路
未来发展的态势及要求 未来可能的发展措施及其作用 未来发展与保护的协调目标 未来可能的资源配置格局可编辑ppt15资源使用控制-定额指标
资源交易基础-初始水权技术方案,水市场
资源管理制度-行为规范
社会服务与公共关系-公共资源管理框架
资源管理技术-指标可编、辑pp措t 施、手段
23
四、有关注意问题
资源量-可利用量以及生态需水量
需水量-节水量-可用水量-分配水量
地表水-地下水-其他水源-资源之外
当地水-外调水-回归水
增加供给
调整结构 提高效率 节约用水 污水回用 其它水源 开源工程
公平 有效
可持续
规划方案生成
供需分析计算 水量平衡 水质平衡 分区平衡 节点平衡
规划方案比较
技术
经济
环境
社会
推荐合理配置方案
水与经济社会
水资源开发与保护 可编辑ppt
用水与供水 21
三、工作任务与目标
供需分析-优化-水资源配置建议方案
水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资源分配台帐(公平、高效、持续)
生产、生活、生态协调
城乡、流域、区域协调
开源、节流、治污统筹考虑
不同水源利用协调
可编辑ppt
22
三、工作任务与目标-成果要求
资源开发与管理技术平台
经济活动协调-水与经济社会协调
资源保护框架-生态环境控制指标
资源利用上限-取水许可
资源分配框架-总量控制、配置方案
特定范围内,遵循高效、公平和 可持续的原则,对各种可利用的水源, 通过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对不同类别 的用水和区域间资源权属进行的分配
可编辑ppt
4
一、配置定义与概念-概念
有多少水,在那儿?怎么流? 有多少水,可以用 有多少人,要养活、要发展、怎么发展? 有什么东西,要保护,为什么 有多少水,应到那儿去?为什么?
水质平衡
– 分区入河量与纳污能力平衡
– 节点水质与水功能要求平衡
▪ 用水量与排水量
▪ 产污量与排放量
▪ 排放量与入河量
▪ 入河量与纳污能力
▪ 水质目标与受纳污染可量编辑ppt
19
水资源规划信息系统
水资源综合规划分区
水资源评价 资源量核算 资源利用上限界定 资源转换规律与参数
开发利用潜力 节水、污水处理回用 及开源潜力与方案
三、工作任务与目标
水资源查评价
开发利用评价
水
资
水
源
资
综
需水预测 节水规划
供水潜力
保护与防治 源
合
综
规
合
划
合理配置
规
信
划
息
专
系
工程布局与实施方案
非工程措施实施方案
题
统
研
建
实施效果评价
究
设
保障措施
可编辑ppt
16
三、工作任务与目标-结构
五项任务,三项组合,一个集成 需水节水-供需分析 供水预测-供需分析 资源保护-供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