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学习类别)

合集下载

2014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3 第2课时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及操作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2014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3 第2课时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及操作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3) 采用方法 c 制取氧气应该选用装置________( 填“A” 或 “B”)。为检验装置 B 中氧气是否收集满,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
在 集 气 瓶 的 __________ , 这 是 利 用 了 氧 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4)利用装置 B 制氧气时,长颈漏斗的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 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结束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了,可能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锥形瓶里加入少量 MnO2 粉末,分液漏斗里盛放 6%双
氧水 B.锥形瓶里加入高锰酸钾固体,分液漏斗里盛放蒸馏水 C.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里取出后倒放在桌面上 D.当发生装置中液体与固体一接触产生了气泡即可收集 答案:A
2.(2013 年湖南长沙)请结合下列常用的仪器和装置,回答
相关问题:
考点 2 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4.(2011 年江苏苏州)下列对催化剂描述正确的是( )。
A.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C.只有分解反应才需要催化剂 D.某些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点拨:催化剂的作用是改变反应速率,本身的质量和性质 在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某些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答案:D
不易 溶于水,还可以用________ 向上排空气 法收集;氧气______ 排水 ______________
排水 法。 法收集。要收集纯度较高的氧气宜用________
【小试身手】 1 .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 )。 A.不放出氧气
B.放出氧气速率慢
C.放出氧气总量会减少
需要”)加热,故采用固体加热装置。 需要 需 (2)由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都是固体,且反应______(“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 空气与氧气 实验室氧气制取装置(有答案)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 空气与氧气 实验室氧气制取装置(有答案)

第2课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及操作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

(1)发生装置。

①高锰酸钾、氯酸钾、二氧化锰都是______体,且反应都需要加热,故加热高锰酸钾或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制氧气都采用________装置。

②过氧化氢溶液是______体,二氧化锰是固体,且反应不需要加热,故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采用________装置,如下图。

(2)收集装置。

如下图,______为排水集气装置,______为向上排空气装置。

A B2.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步骤:(1)查:检查装置的__________。

如上图。

将导管一端放入水槽中,双手紧握试管外壁,观察水槽中是否有气泡冒出。

如果________________,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2)装:将高锰酸钾药品装入试管内。

(3)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使试管口________________。

(4)点:点燃酒精灯加热(一定要先______)。

(5)收:收集氧气(用排水法或______________法)。

(6)移:收集氧气完毕,先要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

(7)熄:最后熄灭酒精灯。

3.操作注意事项:(1)凡是制取气体的实验,首先要做的一定是检查装置的________。

(2)试管口要__________,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3)试管口__________,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管。

(4)伸入试管内的导管不能________,目的是便于试管内的气体排出。

(5)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产生的气泡________冒出时才开始收集,理由是待试管和导管内的空气排尽后收集到的氧气才会纯净。

(6)收集完毕,先__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入试管中炸裂试管。

4.氧气的验满:把____________放在集气瓶口,如果________,则氧气已收集满。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例1]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的是( )。

O2、CO2的实验室制法及气体干燥、净化

O2、CO2的实验室制法及气体干燥、净化

O2、CO2的实验室制法及气体干燥、净化基础练习题1.使用右图装置能完成的实验是()A.高锰酸钾制取氧气B.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C.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D.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混合锰制取氧气2.如图是气体x的干燥、收集、尾气吸收装置,则气体x()A.密度比空气大,极易溶于水B.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C.密度比空气大,难溶于水D.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3.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了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_。

(2)你推测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只填一种物质的化学式),请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请用最简便的方法证明你的推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实验装置图是实验室中常用于制取气体的装置。

请据图示信息回答:(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_。

(2)用装置A制取气体,反应条件是:_________加热(选“需要”或“不需要”)。

(3)若用装置B制取气体,对反应物的状态要求是: _______。

(4)若制取的气体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且密度比空气的小,则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

5.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的装置如图所示。

(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b_____。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用装置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组合。

F 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提高练习题1.用下列装置制取CO 2气体,由于装置错误导致可能收集不到CO 2的是( )A. B. C. D.2. 下列实验设计及气体流向(“→”表示气体流向)正确的是( )A 干燥氨气B 收集氢气C 收集氨气D 收集氧气3.以下是研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07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原卷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学与练(人教版)

实验07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原卷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学与练(人教版)

【同步实验课】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实验目的】1.学习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法。

2.了解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条件,知道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

【实验仪器】锥形瓶、分液漏斗、双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水槽、玻璃片、弹簧夹、火柴【实验试剂】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实验步骤】(1)连接装置并。

(2)向锥形瓶中加入。

(3)塞好带有分液漏斗和导管的双孔塞。

(4)向分液漏斗中加入。

(5)滴加液体: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慢慢滴加过氧化氢溶液。

(6)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1. 反应原理(1)文字表达式:(2)符号表达式:2. 催化剂(1)定义:在化学反应中能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和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2)特点:“一变两不变”①一变:;(可以加快也可以减慢)①两不变:。

(物理性质可以改变)01实验梳理02实验点拨03典例分析04对点训练05真题感悟【注意】①催化剂(填“能”或“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①催化剂(填“能”或“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①同一化学反应(填“一定”或“不一定”)只有一种催化剂;同一物质可以在的化学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3)验证某物质是催化剂的方法①改变反应速率:设计实验,观察加入该物质前后化学反应速率是否改变。

①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称量该物质在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①化学性质不变:一般进行实验,观察重新加入反应物的现象和原来的现象是否相同。

3. 分液漏斗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方法①:连接装置后,先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再将导管的末端放入水中,双手紧握锥形瓶,若,松开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方法①:连接装置后,夹紧止水夹,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向分液漏斗中加水,打开活塞,一段时间后,,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4.发生装置的评价D.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典例03】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可迅速分解成水和氧气,量筒中涌出柱状的泡沫,可形象地称为“大象牙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产生的氧气支持燃烧,可以作燃料B.加发泡剂和催化剂后反应减缓了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D.没有催化剂过氧化氢不会分解【典例04】某小组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下图是实验室中常用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1)-导学案(含练习答案)-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1)-导学案(含练习答案)-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课题3 制取氧气(1)【学习目标】1. 初步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通过探究氧气的制法,让学生初步学习实验探究方法和运用比较学习法。

2. 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

【课前预习】写出下列物质化学式。

知识点1 实验室制取氧气1. 阅读课本P37~P39,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

思路点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有三种,分别是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加热分解氯酸钾和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

其中高锰酸钾是暗紫色固体,氯酸钾是白色晶体,过氧化氢溶液是无色液体,二氧化锰是黑色粉末。

2. 阅读课P37“实验2-5”及相关内容,了解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相关知识。

知识点2 氧气的工业制法阅读课本P40“资料卡片”,了解工业上大量制取氧气的方法并回答下列问题:工业上大量制取氧气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然后蒸发。

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是-196 ℃,比液态氧的沸点(-183 ℃)低,因此______________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就是_______________。

该变化属于____________变化。

【课堂练习】1. 实验室制取氧气可选用的药品有()①过氧化氢溶液②水③氯酸钾④锰酸钾⑤高锰酸钾A. ①②B. ②③C. ④⑤D. ①③⑤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下列相关装置及操作正确的是( )3. 如图2-3-1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请指出图中存在的错误并改正。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工业制氧气的原料是()A.空气B.高锰酸钾C.过氧化氢D.水5. 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的依据是()A.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B.氧气和氮气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同C.氧气和氮气的密度不同D.氧气和氮气的化学性质不同【课堂检测】1.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用到的一组仪器是()A. 量筒、试管B. 铁架台、酒精灯C. 烧杯、单孔塞D. 燃烧匙、集气瓶2. 在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主要操作有①装药品、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③检查装置气密性、④将装有药品的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⑤加热、⑥停止加热、⑦将导管移出水面。

化学实验中发生装置的选择(学习类别)

化学实验中发生装置的选择(学习类别)

一、发生装置的选择: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由两部分组成: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决定(是否需要加热)1、固体加热制备气体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的特征:反应物都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把导气管浸在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如果有气泡 冒出则气密性好好。

(原理: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中的应用高锰酸钾取氧气:2KMnO 4 △K 2MnO 4 + MnO 2 + O 2↑氯酸钾制取氧气 : 2KClO 3 MnO2 2KCl + 3O 2 ↑(还有一用途:木炭还原氧化铜:C+想 2CuO 高温 2Cu + CO 2↑)加热时的注意事项:1、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大约是距试管口 三分之一 处。

2、药品要斜铺在在试管底部,便于均匀受热。

3、试管口要 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 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4、试管内导管应稍露出胶塞即可。

如果太长,不利于气体排出。

5、停止反应时,为了安全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 ,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 槽中的水被倒吸入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2、固液不加热型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的特征:反应物中有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在导管出口处套上橡皮塞,用弹簧夹夹紧橡 皮塞,从漏斗中加水。

如果液面不下降 ,则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中的应用双氧水制取氧气:2H 2O 2 MnO2 2H 2O+ O 2↑制取二氧化碳:CaCO 3+2HCl==CaCl 2+H 2O+CO 2↑检验: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CO 2 +C a (O H )2 ==CaCO 3↓+ H 20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长颈漏斗作用:便于随时添加药品。

2、如果使用长颈漏斗,注意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应插入液面以下,形成 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使用分液漏斗时无需考虑这个问题。

3、固体药品通过锥形瓶口加入,液体药品通过分液漏斗加入。

4、优点:不需要加热气体收集装置收集装置由气体的性质决定适用情况:收集的气体不溶或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实验活动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含答案)

实验活动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含答案)

实验活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目的】1、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实验用品】高锰酸钾、木炭、澄清石灰水。

大试管、试管夹、单孔橡皮塞、胶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玻璃片、坩埚钳、细铁丝、木条,棉花。

火柴。

【实验步骤】1、制取氧气(1)仔细观察右图装置,使用的仪器有等。

侧为气体发生装置,侧是气体收集装置。

因为氧气,可采用排水法收集。

(2)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确认装置不漏气后,拔开橡胶塞,在试管中装入少量高锰酸钾,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

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紧管口,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以防止加热时。

(3)将两个集气瓶分别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然后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盛水的水槽内。

(4)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然后对高锰酸钾的部位加热。

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当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

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以后,盖住瓶口。

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放在桌子上。

用同样的方法再收集一瓶氧气(瓶中留有少量水)。

(5)停止加热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防止,使热试管骤然冷却而炸裂。

2、氧气的性质(1)如图所示,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到发红,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到氧气瓶中,可观察到。

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

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可观察到。

集气瓶底部预先方少量水或一层细沙,可以防止。

【问题与交流】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除了用手紧握的方法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2、如果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3、把红热的木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时,为什么要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4、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小华同学把铁丝绕成螺旋状缠在火柴梗上点燃后,伸入她收集的氧气瓶中,却没有观察到铁丝燃烧现象。

人教版初中化学2011课标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共15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2011课标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共15页)

三、氧气性质实验
木炭的燃烧 铁丝的燃烧
①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可以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②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为了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 致使试管炸裂。
③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能否立即收 集?为什么?
不能,因为开始冒出的气泡可能是空 气;要等到气泡连续不断均匀地冒出 时,才能收集氧气, ④如果先熄灭酒精灯,再撤离导管,可能 会造成什么后果? 可能由于降温,管内压强减小,水被倒 吸入试管,造成试管炸裂。
固-固加热型
2、高锰酸钾制氧的收集装置
收集方法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3、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在试管中装入药品并放一团棉花 (3)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4) 点燃酒精灯,先均匀加热,再对准药品加热
(5)有气泡连续产生时收集氧气
(6)将导管撤离水面 (7)熄灭酒精灯 简记为 查装定点收离熄 谐音顺口溜:“茶庄定点收利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
第三节 制取氧气 (第2课时)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一.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高锰酸钾 KMnO4
加热
锰酸钾+氧气+二氧化锰 K2MnO4 O2 MnO2
问题探究 你能组装出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吗?
二、
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
1、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
检查气密性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二、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
装药品 熄灭酒精灯 固定装置 撤离导管 点燃酒精灯加热 收集氧气
加热
三、氧气的性质
碳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图
一、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两套发生装置:
该装置适用于固+固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气体
以上三种装置适用于:反应物为固态和液态,反应不需加热.
检查装置第二和第三气密性的方法是:
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向长颈漏斗中注入水至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浸没液面以下,继续加水,然后观察长颈漏斗管中的液面高度是否变化,如果液面不下降则说明气密性好;
二、实验室收集气体的三种收集装置:
排水法:
一.适用范围: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的
气体
二.优点:1.易于收集到较纯的气体
2.便于观察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
向上排空气法:一.适用范围:密度比空气大,
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分反应的气体
二.优点:操作较为方便,需验满
向下排空气法:(1)适用范围:密度比空气小的
气体,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分反应的气体
(2)优点:操作较为方便,需要验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