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PPT课件

合集下载

金匮要略 ppt课件

金匮要略 ppt课件

尿清长,无油脂,食可稀粥半盂,大便好。
金匮要略讲义
因选用金匮肾气丸,借以蒸发肾水,升降阴阳。方中附
子、肉桂温阳,熟地、山药滋阴,丹皮清虚热,山茱萸
涩精气,茯苓健脾升化,泽泻补肾清利,用以治小儿脾

泻而成阴亏阳微之口渴尿多证,将丸改作汤服。同时用

蚕茧15克,洋参3.5克,山药30克,蒸作茶饮。服药4
些病也许是有专方的。如大柴胡汤是治疗胰胆疾病的专
方,半夏泻心汤是治疗如口腔溃疡、急慢性胃炎、胃十

二指肠溃疡以及急慢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消化管道

感染的专方一样,猪苓汤可能是治疗尿路感染如膀胱炎、
肾盂肾炎以及尿路结石、肾积水等泌尿系疾病的专方。
哪些病有专方必效方,值得研究,希望探讨!
金匮要略讲义
【消渴案】
赵守真医案:王女新琼,4岁。病由吐泻而起,先失治
理,后又治不适宜,延至1月而吐泻始已。无何尿多而渴,

家人不以为意,几至形消骨立,不能起行,奄奄床第,

又复多日,始来延治。按脉微细,指纹隐约不见,神志
清明,晴光亦好,唇淡白,舌润无苔,语微神疲,口渴
尿多,饮后即尿,尿后即饮痛已,腰痛亦减未
金匮要略讲义
消 渴 小 便 利 淋 病 脉 证 并 治
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12) 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13)
猪苓汤方 猪苓(去皮) 茯苓 阿胶 滑石 泽泻(各一两) 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胶烊 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金匮要略讲义
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讲义
金匮要略讲义
金匮要略讲义
消 渴 小 便 利 淋 病 脉 证 并 治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蛔,下之利不止。

这是一个由于气血俱虚的病了。

由于虚,所以他饮水自救,因此也有个消渴证候。

也由于上边虚,所以下边的寒就往上冲,造成「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等等症候。

「食即吐蛔」,蛔就是蛔虫了,蛔虫被寒所迫,它也往上跑,所以他一吃东西,连蛔虫他都吐出来了。

「下之利不止」,这个是半表半里的虚寒证,这种证候它是不能下的,你要是误下,那可是利不止,因为虚其里了,本来人就有虚寒的证候了,要是那样,就下利不止了。

这一段是伤寒论的厥阴病的一个提纲,出在这个地方,也是说明消渴各种不同。

由这一段可以看出来,这是一种本虚引起的渴,所以他饮水自救,它是这么一种消渴。

古人说的消渴当然是包括了现在的糖尿病,可是不尽属于糖尿病。

凡是这种渴,渴得非常明显的,他都列这里头了。

那么这个厥阴病的渴,绝不是现在所说的三多的糖尿病,因为他不能吃,饥而不欲食,与这个糖尿病是不相同的。

但是由古人他写的这东西,咱们知道这种消渴是一种本虚而致人于渴的。

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荣气竭。

这段与上面是差不多的。

寸口脉,平时诊的脉叫寸口脉,就是桡骨动脉。

浮而迟,浮一般是主表啦,不过也主虚,浮即为虚,在这个地方指虚。

迟,一般都是血不足了,所以他说是劳,是虚劳的劳。

虚,指是卫气不足。

劳,指的营气不足,合起来就是营卫俱不足。

营卫是什么呢?就是人身上的津液,在血管之内古人叫营,血管之外叫卫,这个咱们我们解释过。

那么营卫不足,表示津液虚,也可以致消渴病的。

这也是虚,津液虚引起消渴。

这一段在《医宗金鉴》认为应该搁虚劳篇,我认为搁这里还是有道理的。

它就是说明各种各样的渴,也有营卫气虚,心液不足引起的渴,这也是属于渴嘛。

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为消谷而大坚(一作紧)。

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金匮 课件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金匮 课件

龙雷之火不安于下,但炎于上而刑肺金,肺热叶焦,则消渴
引饮,其饮入于胃,下无火化,直入膀胱,则饮一斗溺亦一
斗也,故用桂附辛热,引真火以归原;地黄纯阴,壮真水以
滋肾,则阳光行于地下,而雾露自降于中天,何消渴之有,
此属下消”(《直解》)。

第二节 小便不利
❖ 小便不利作为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之中。本篇所论,即以小便不利为突 出表现者,包括外感和杂病所见,故可作为一个独立病证讨论。
形成寒水互结。身微热,脉浮为风寒表邪未尽解。口渴,小便不利为膀胱 气化受阻,津不上承,水液亦不得从小便气化而出。若膀胱气化严重受阻, 蓄水不得下行,而上逼于胃,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则出现渴欲饮水, 水入则吐的现象。 ❖ 【治法】 利小便发汗。【方药】 五苓散 ❖ 故五苓散具有利小便和发汗双重作用,非单一的利小便方。
❖ 【治法】 泻热和胃通便。【方药】 可用麻子仁丸或承气汤方类。
❖ 【讨论】 麻子仁丸滋阴润燥通便,作用缓和,用于治疗津亏燥结 的中消,若津亏燥结甚者还可用后世的增液承气汤。

治疗胃肠燥结突出者,方用小承气汤、或调胃承气汤、或大承
气汤化裁。
❖ 治疗胃肠燥结并见瘀血阻滞者,方用《伤寒论》桃核承气汤化裁。
❖ 【治法】 温阳化气,生津止渴。
❖ 【方药】 栝蒌瞿麦丸:

栝蒌根—清热生津止渴,以润上燥;

附子—温肾阳而化气以散下寒;

山药—气阴两调,既能上除燥热,又能下顾肾气;

瞿麦、茯苓—利水通阳。

本方主旨乃振奋肾阳,化生肾气,使津液上承,水气下行。服后若觉腹中温暖为
药已中病。尤在泾说:“夫上浮之炎,非滋不息,下积之阴,非暖不消,而寒润辛温,

消渴小便不利病脉证并治第十三共30页文档32页PPT

消渴小便不利病脉证并治第十三共30页文档32页PPT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消渴小便不利病脉证并 治第十三共30页文档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金匮要略课件PPT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金匮要略课件PPT
2、“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是强调溲数 与便坚的病理变化,二者关系密切,胃热 气盛则逼迫水津直趋膀胱,肾失制约故小 便频数,小便多更耗津液,又可导致大便 坚硬,二者是互相影响的。
3、如果二者同时出现日久,互为因果,则 病消渴。
乃指出胃肠热结为消渴(中消)的主要病 因,故有注家认为此段是讨论中消(又称 “消中” “胃消” “脾消”),其主证可 见消渴、消谷、便坚、溲数等。
【校勘】
大坚:《金鉴》《金匮发微》均作大便坚, 从之。
【提示】
以脉理说明消渴病的病因病机。
【讨论】
1、趺阳脉候胃,浮为胃气有余,数为胃热 亢盛。“胃中热,则消谷”,胃热气盛, 则消谷善饥,渴欲饮水;气有余便是火, 水被火迫,则偏渗于膀胱,故小便频数; 胃热本已耗津,加上水液偏渗,肠道失濡, 故大便坚硬。
方:肾气丸(可加复盆子、桑螵蛸等)
按:消渴之病机特点是肾虚胃热,临床少见单纯 属上消、中消或下消者,其证候多互见,均应从 养阴着眼,燥热较甚可佐以清热。下消病久,阴 损及阳宜阴阳并补。
同时,限制饮食、减少糖分摄入,适当运动也十 分重要。
【参考】
1、国外糖尿病发病率仅次于肿瘤和心血管 疾患而位居第三。
但该方对消除热病过程中出现的消渴症状的 效果也很好,此正体现了异病同治的原则。
3、消渴患者渴欲饮水,饮后渴不解,或减不 足言,仍然口干舌燥,说明肺胃热甚,气津 两伤,属消渴病中之上消证。当然,仅有条 文所述数证还不足以诊断糖尿病,试以方测 证,小结于下:
证:烦渴多饮,饮后渴不减,口干舌燥, 尿频量多,饮食超量,舌红苔黄,脉洪数
鉴别
消 渴 病—渴而多饮 饮后渴不减 消谷善 饥 小便多
消渴症状—渴而多饮 饮后渴可减 饥而 不欲食 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不一定多,或不利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8.试述《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篇中,治疗小便不利方证异同?
治小便不利方六首,计有五苓散、猪苓汤、栝蒌瞿麦丸、蒲灰散、滑石白鱼散及茯苓戎盐汤。五苓散有化气行水利小便之功,以治气不化津、膀胱气化不利的小便不利为宜。症见小便不利,微热消渴,或渴欲饮水,水入则吐等。猪苓汤具有滋阴清热利水之功,适用于水热互结伤阴的小便不利。表现为小便不利,脉浮发热,渴欲饮水等症。栝蒌瞿麦丸有温阳利水、生津润燥的功效,适治下寒上燥水停之小便不利者。其症见小便不利,苦渴,腹中冷或浮肿。蒲灰散凉血化瘀、清热利湿,适治湿热瘀结、膀胱气化不行之小便不利。症小便不利或短赤,或尿血,尿道疼痛,小腹急痛等症状。滑石白鱼散可止血化瘀,清热利湿,适用于肾与膀胱有热之小便不利者。症见小便不利兼少腹胀满,或有尿血等症。茯苓戎盐汤健脾益肾、清热利湿之功效,适用于中焦脾虚湿盛,下焦肾虚有热的小便不利。
3.淋病的治疗禁忌是什么?为什么?
“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必便血”。因为淋病多由肾虚膀胱蓄热,阴液常不足,即使有恶寒发热的外感证候,也不可轻易发汗,如用辛温的发汗药,多劫伤营分,迫血妄行,引起尿血。《金匮玉函经二注》说:“淋者,膀胱与肾病热也,肾属于阴,阴血已不足,若更发汗,则动其营,营动则血泄矣。”
11.五苓散与白虎加人参汤均可治“渴欲饮水”,二者应如何鉴别?
从原文“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可知,五苓散所治的渴欲饮水关键在于膀胱气化不利,下焦蓄水,并无津亏,所以一方面因津不上布而“渴欲饮水”,另一方面则因下焦蓄水较重,上干于胃,使胃失和降,以致拒纳饮入之水,遂形成“渴欲饮水”反“水入则吐”的现象。故五苓散化气行水利小便。白虎加人参汤主治“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由肺胃热盛,津气两伤所致。热盛伤津,津亏无以上承,热盛亦耗气,气虚又不能化津。虽渴欲饮水,仍不能止其燥,尚觉“口干舌燥”,故用白虎加人参汤清热止渴,益气生津。二证一为蓄水,一是津亏,一属寒水互结,一系热伤津气,病机不同,故治亦不同。

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十三

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十三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十三
一、概述
消渴:
疾病名,指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即“三多一少”症)为特征的一类疾病;
症状名,指热病过程中口渴引饮的一个症状。

小便不利:
疾病名,指小便困难,量少或点滴,短少,势缓,尿道不疼为特征的一类疾病;
症状名,时病,杂病过程中出现。

淋病:
指小便不利,淋沥涩痛,甚则刺痛为特征的一类疾病。

二、小便不利
(一)膀胱气化不行证治
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

(4)
病机:表邪未解,热不得泄,膀胱气化失职。

主症:口渴饮水,小便不利。

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5)
病机:膀胱气化失职,水停于胃,津不上输。

主症:口渴,小便不利,水入则吐。

(二)上燥下寒水停证治
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苦渴,栝楼瞿麦丸主之。

(10)
病机:肾阳不足,水气内停,下寒上燥。

主症:
小便不利,水肿:阳虚不化,水滞不行
口渴:肾阳虚不能蒸化津液,津不上承
治法:温阳化气,利水润燥。

方药:栝楼瞿麦丸
栝楼根:润燥生津止渴
山药:健脾制水
茯苓、瞿麦:淡渗利水
附子:温肾阳以复气化
(三)水热互结伤阴证治
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13)
病机:水热互结,郁热伤阴。

主症:小便不利,口干渴,发热。

治法:利水滋阴清热。

方药:猪苓汤
猪苓、茯苓:渗利水湿;泽泻:宣泄肾浊;滑石:清热利小便;阿胶:滋阴润燥。

第1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