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的总复习提纲2014全
(完整版)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重点整理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卷首语1、剖析公共建筑设计中的共性问题,运用一般性原则,说明公共建筑中带有广泛性和规律性的问题。
2、学习公共建筑设计的基来源则、构想方法和必需的组合技巧。
3、公共建筑种类: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邮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纪念建筑等。
4、公共建筑的设计工作波及到整体规划布局、功能关系剖析、建筑空间组合、构造形式选择等技术问题。
5、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剖析题目、检查场所、总平设计、建筑设计、建筑成就表达。
6、建筑分类:按建筑风格、建筑组合方式、构造种类、使用功能(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或高度区分。
7、建筑设计原则:经济、安全、合用、雅观。
8、公共建筑:面向社会、具备公共参加性或开放性特点的建筑种类。
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整体环境布局1整体环境布局的基本构成1)、建筑是什么?——建筑是为了人类社会活动的需要,利用物质技术,依照科学法例和审美要求,经过对空间的塑造,组织与完美所形成的物质环境。
2)、创立室外空间环境时,应试虑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双方面的问题。
内在:公共建筑自己的功能、经济及雅观的问题;外在:城市规划、四周环境、地段状况等。
3)、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a、开敞的空间场所(集散广场)在共公建筑中,因为人流比较集中而要求空旷的场所,形成必定规模的集散广场,需要各样流线的通行能力和空间构图的需要来确立其规模和布局形式。
因为这种广场对城市相貌影响较大,同时在艺术办理上要求较高,所以需要充足考虑广场的空间尺度和立体构成等构图的问题,为人们赏析建筑景观,供给优异的地点与角度。
有些公共建筑,因为城市规划的要求,安排在道路的交织路口。
在这种状况下,为了避免主体建筑出路口与转角处人流的扰乱,常将建筑退后,形成一段比较宽阔的场所,这样办理有益于道路交织口处的空间办理。
b、活动场所与室内空间的联系亲密,应凑近主题建筑主要部位c、泊车场所泊车场地点,一般要设置在方便易找的地方,如主体建筑物的一侧或后侧,但不该影响整体空间环境的完好性和艺术性为原则。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期末复习重点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期末复习重点
一、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的概念与基本理论
二、公共建筑设计的功能与布局原则
公共建筑的功能与布局是其设计的基础,它涉及到建筑的使用性能与
实用性。
在期末复习中,需要了解并掌握公共建筑的功能与布局原则,如
选择合适的功能分区、合理的功能布局等。
三、公共建筑设计的空间与形式原则
公共建筑的空间与形式是其设计的重要方面,它涉及到建筑的整体形
象与外观效果。
在期末复习中,需要了解并掌握公共建筑的空间与形式原则,如建筑的比例与尺度、建筑的立面与造型等。
四、公共建筑设计的环境与技术原则
五、公共建筑设计的人文与社会原则
六、公共建筑设计的创新与实践原则
七、公共建筑设计案例分析与评估
在期末复习中,需要通过对一些公共建筑设计案例的分析与评估,来
理解并运用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案例分析与评估既可以是教材中的经典案例,也可以是实际建筑实例。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与评估,可以加深对公共
建筑设计原理的理解与应用。
总之,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期末复习的重点包括:公共建筑设计的概念
与基本理论、功能与布局原则、空间与形式原则、环境与技术原则、人文
与社会原则、创新与实践原则,以及案例分析与评估。
掌握这些重点内容,
可以帮助学生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并为将来的公共建筑设计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总结(综合各复习资料提炼最精华)

公共建筑与总体环境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延伸,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建筑师环境观:1.给人们创造美好的环境,2.注意优美的环境,应该反映出国家,城市,乡镇最突出和鲜明的标志,3.公共建筑与环境艺术是指“生活环境“与视觉艺术”完美结合。
室外环境空间的组成部分:1.群体建筑2.广场道路3.绿化设施4.雕塑壁画5.建筑小品6.灯光造型与夜间的光明艺术效果.场所:1)活动场所2)停车场所3)集散场所活动,游戏,缓冲,休闲室外空间与建筑:与主体建筑相配合,围合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
室外空间根据使用性质不同,一般可划分为下列几种形式:①开敞场地②活动场地③停车场地④服务性的院落服务性的院落:大多数公共建筑还需要设置服务性的院落,如锅炉房,厨房等。
一般为了出入方便,常设置单独的出入口。
停车场地:停车场的位置,一般要求尽量设在方便易找的部位,如主体建筑物的一侧或后侧,以不影响整体空间环境的完整性与艺术性为原则。
有些公共建筑,因为城市规划的要求,安排在道路的交叉口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主体建筑出入口与转角处人流的干扰,常将建筑后退,形成一段比较开阔的场所,这样处理有利于干道转角处车辆拐弯处的视线要求,同时也有利于道路交叉口处的空间处理。
公共建筑前面常常后退红线一段距离,形成开敞的室外场地,主要原因是:形成一段比较开阔的场所,这样处理主要是为了用来疏散人流。
为了充分利用场地,常被用作停车;人们活动之用;供人们观赏建筑之用。
公共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包括:1)利用环境.2)改造环境.3)创造环境.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俗则摒之,嘉则收之室外空间环境的组合问题上,概括出三个基本经验和看法:1:从建筑的实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2:在群体建筑造型艺术处理上,需要从性格特征出发,结合周围环境及规划的特点,运用各种形式美的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原完整而又优美的室外环境。
公建原理总结复习

第一章建筑概论1.建筑的分类---工业建筑;居住建筑;公共建筑2.建筑的基本属性3.建筑的三要素:4.建筑设计的要求5.建筑设计的过程第二章建筑的功能、流线、空间问题第一节功能、流线、空间概述1.公共建筑功能关系中的核心问题(包含群体和单体)(第24页)2.马斯洛的五需求3.建筑功能与单一空间的关系建筑功能对于建筑空间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二节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1.建筑空间的组成2.厕所的基本设计要求3.交通联系空间基本的设计要求4.走道宽度、长度的确定5.达到空间布局紧凑,缩短走道的措施6.楼梯基本的设计要求:7.电梯的基本设计要求:8.门厅的设计要求第三节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1.合理地进行功能分区功能关系图:2.功能分区的原则第四节合理组织交通流线1.在进行建筑平面布局时,最常用来分析和确定空间关系的手段是:流线分析图,功能关系图。
2.流线组织的原则3.流线组织的基本方式(适用范围,特点)第五节建筑空间概述1.“灰空间”的概念,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关系第六节建筑空间组织形式1.分隔性空间组合(特点、优点、缺点)(1)单内廊式布局;(2)单外廊式布局;(3)双外廊形式;(4)双内廊形式2.连续性性空间组合(特点、优点、缺点)(1)串联式的空间组合(2)放射性的空间组合(3)串联兼走道的空间组合(4)放射兼串联的空间组合(5)灵活可变的空间组合3.高层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包括:a:框架结构;b:剪力墙结构;c:框架--剪力墙结构;d:筒体结构(框筒;筒中筒;成束筒)第三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第一节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1.建筑群体组合建筑群体组合的概念建筑群体组合的基本原则:第二节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设计第三节建筑外部空间设计1.外部空间的基本概念2.外部空间的最基本的空间构成方式3.外部空间的尺度和比例--实体与空间的关系-[实体围合的空间中实体高度(H)和间距(D)之间的关系]4.“十分之一”理论5.“外部模数”理论6.外部空间的设计手法(1)外部空间的对比与变化(2)外部空间的渗透与层次(3)外部空间的序列组织第四章建筑的技术与经济问题1.混合结构,框架结构(特点、优点、缺点)第五章建筑的艺术处理问题1.公共建筑造型设计的美学原则:多样统一的原则。
公共建建筑设计原理复习大纲

1.试述公公建筑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要素及其重要设计原则?(一)公共建筑总体的环境布局的基本要素有建筑群体、附属建筑、广场道路、绿化设施、雕塑壁画、建筑小品、灯光造型的艺术效果。
(二)道路系统的设计原则:面临干道或人流较多的部位,有些建筑的主出入口宜设在次干道上,主出入口与道路交叉口的距离≥70m,主出入口还应与建筑出入口方便联系。
内部道路的组织安排:建筑各出入口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分隔、当建筑沿街长度超过120m时,需要在适当位置设有消防车道,宽4m、高层建筑联系内院与外部街道的人行道之间的距离不能>80m。
(三)①场地:开敞场地(集散广场):1)剧院、会堂、体育馆、车站的集散广场要注意交通组织。
2)旅馆、饭店、商店的集散广场要注意布局紧凑。
3)医院、学校、图书馆的集散广场要注意绿化隔离。
☆交叉路口将建筑后退以形成广场。
②活动场地:应靠近主体建筑出入口,与绿化,道路,建筑小品,围墙等组成有机整体。
③停车场地:靠近入口,不妨碍交通,位于主体建筑的一侧或后侧,不影响环境的完整性与艺术性。
自行车停车场应顺应人流方向,靠近建筑。
④服务性院落应隐蔽,设有单独出入口。
(四)绿化:1)在建筑的室外空间组合中,绿化系统对于美化环境的作用比较突出,当考虑绿化时,应尽量根据原有的条件,结合总体布局的构思创意,选择合适的绿化形成。
2)规则:有一定对称性的绿化布局能够创造出严谨对称、肃穆庄重的气氛;而采用小巧的庭院,运用绿化、水池、柱廊、假山亭子及建筑小品等手法可以创造出开朗欢快的气氛。
(五)绿化环境布局中,应依照公共建筑的不同性质,结合室外空间的构思意境,常以各种装饰性的建筑小品,突出室外空间环境构图中的某些重点,起到强调主体建筑,丰富空间艺术的作用。
小品包括:灯柱,花架,水池……重点布置在主要出入口、广场中心、绿化焦点。
☆巧于借用,精在体宜:正确的因借关系或者说利用环境的正确途径,乃是充分考虑公共建筑本身的基础上,运用周围的自然环境景观的特点,使室外环境的空间组合打到水乳交融、有机联系的境界。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期末复习重点

建筑设计原理复习第一版出版说明公共建筑包括的类型比较多的,常见的有: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邮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纪念建筑等建筑中功能要求、技术条件与艺术形象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适用、经济、美观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1。
1 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1.建筑工作者与其说是运用构思创意与设计技巧创造美好的建筑,不如说是给人们创造美好的环境2.反映国家、城市、乡镇最突出和最鲜明的文明标志3.公共建筑的环境艺术,总是把“生活环境”与“视觉艺术”联系起来总结:公共就爱你住本身的功能、经济及美观的问题,基本上属于内在因素城市规划、周围环境、地段状况等方面的要求,则常是外在的因素1。
1。
1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建筑一般公共建筑室外环境的构成,主要是一句建筑或建筑全体的组合,而其他注入道路、广场、绿化、雕塑及建筑小品等,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1.在具体布局中主题建筑常形成室外空间构图的中心,其附属建筑是室外空间组合的一部分,应与主题建筑相配合,围合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2.通过组合所形成的室外环境空间,应体现出一定的设计意图和艺术构思,例如天安门广场,意大利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3.公共建筑所形成的总体空间环境氛围,同样是满足人们行为心理上的需求,也是单体公共建筑创作构思过程中的极为重要的一环。
1.1。
2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1.开场的空间场所(集散广场)2.活动场地3.停车场所1.1.3室外环境的空间与绿地图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广场总体布局1.2总体环境布局的空间与环境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设计,概括起来有三方面:利用环境、改造环境与创造环境1。
2.1 利用环境的有利因素了解1。
2。
2依照构思意图创造环境充分利用环境的有利因素,排除其不利因素,根据需要改造环境,甚至创造黄静,以满足设计创意的需求,使室外空间环境更加完美.赖特与环境融为一体,强调建筑是自然的迈耶白色派与自然的对话,强调建筑是人工的,不应成为自然的一部分,应该与自然独立开来,形成对话1.3群体建筑环境的空间组合公共建筑群体空间组合,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某些类型的公共建筑在特定的条件下(如地形特点、建筑性质等),需要采用比较分散的布局,因而产生群体空间组合;二是以公共建筑群组成各种形式的组团或中心公共建筑群体的空间环境所形成的各种类型的中心,在室外空间环境的组合问题上,可以概括出如下三个基本经验和看法:1.从建筑群的使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等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期末复习重点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期末复习重点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是指在设计公共建筑时需要遵守的一系列原则和规范。
这些原则和规范不仅包括建筑外观的美观性和功能性,还包括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等方面。
以下是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的一些重点内容。
1.功能性:公共建筑的设计首先要考虑其功能性,即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和功能要求。
建筑的布局、空间划分、流线等方面都应该符合功能需求,以便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
2.美观性:公共建筑的外观设计应该具有艺术性和美感,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念。
建筑物的形式、比例、材料、色彩等方面的设计要统一、协调,以创造出美观的建筑形象。
3.可持续性:公共建筑的设计应该考虑到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原则。
建筑物的节能设计、水资源管理、废物处理等方面的措施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4.建筑结构安全性:公共建筑的结构设计要符合建筑结构的力学原理和安全要求,能够承受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的影响。
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材料选择、防火措施等要合理设计,确保建筑的稳定和安全。
5.人性化设计:公共建筑的空间布局和设施设置要符合人类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要求,使得使用者能够舒适、便捷地使用建筑。
例如,公共建筑中的公共区域应该具备良好的氛围和音响效果,以提升使用者的感官体验。
6.可达性:公共建筑的设计要考虑到各类人群的需求,包括老年人、残疾人等,以保证建筑的无障碍使用。
建筑物的通道设置、轮椅坡道、电梯位置等要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7.文化特色:公共建筑的设计应该融入当地的文化特色,体现城市的历史和传统。
建筑的形式、装饰、材料等方面的设计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形成整体的风格和氛围。
8.空间关系:公共建筑的空间设计要具有层次感和动线感,使得人们在其中能够轻松地移动和感知。
建筑物的各个空间之间的关系要合理安排,形成宜人的空间序列。
综上所述,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涉及到建筑的功能性、美观性、可持续性、结构安全性、人性化设计、可达性、文化特色和空间关系等方面。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的总复习提纲2014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总复习提纲(内部资料注意保密)一、考试题型: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三、判断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五、论述题( 共20分,任选题,共2 小题,任选1 题,多选不得分)……………………………………………二、成绩考核:1、期末考试:70%2、平时成绩:30%(作业 + 出勤)……………………………………………三、总复习提纲内容:(一)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判断改错题:1、民用建筑的分类?(两大类:公共建筑、居住建筑)2、建筑物按照使用性质的分类?(三大类: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3、公共建筑群体空间组合的类型有哪些?(两种:分散式布局和中心式布局)4、高层建筑?建筑总高度超过24m5、衡量群体组合最终的标准和尺度是什么?它是否达到了统一6、公共建筑空间的主要构成?(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主要使用空间、次要使用空间(辅助空间)、交通空间)7、办公建筑的主要使用性质的房间可分为办公和公共两大部分。
8、教学楼、图书馆、幼儿园建筑的主要使用房间是?9、公共建筑的走道净宽一般不应小于1100 mm。
10、公共建筑中专供通行用的过道宽度一般在1.5m以上。
11、过道供3股人流通行时其宽度是1650mm。
12、公共建筑中坡道的坡度一般为8% ~15% 113、残疾人坡道坡度为不大于1:1214、建筑楼梯每个梯段的踏步数一般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
15、一般自动扶梯的坡度为30°左右。
16、公共建筑中,为防火疏散需要至少要设置2部楼梯。
17、光源与人眼处于0~30度时眩光最强烈。
18、公共建筑常用的结构形式有:混合结构、框架结构、空间结构。
19、混合结构的缺点?见讲义P6120、框架结构最明显的特点?承重系统与非承重系统有明确的分工21、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常采用的柱距尺寸是?6-9m22、大跨度建筑的结构形式有?网架结构、壳体结构、悬索结构、充气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工学院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总复习提纲《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总复习提纲(内部资料注意保密)一、考试题型:一、填空题 ( 每空 1 分,共 20 分 )⋯⋯⋯⋯⋯⋯⋯⋯⋯⋯⋯⋯⋯⋯⋯⋯⋯二、单项选择题 ( 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三、判断改错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四、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五、论述题 ( 共 20 分,任选题,共 2 小题,任选 1 题,多选不得分 )⋯⋯⋯⋯⋯⋯⋯⋯⋯⋯⋯⋯⋯⋯⋯⋯⋯二、成绩考核:1、期末考试: 70%2、平时成绩: 30%(作业 + 出勤)⋯⋯⋯⋯⋯⋯⋯⋯⋯⋯⋯⋯⋯⋯⋯⋯⋯三、总复习提纲内容:(一)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判断改错题:1、民用建筑的分类?(两大类:公共建筑、居住建筑)2、建筑物按照使用性质的分类?(三大类: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3、公共建筑群体空间组合的类型有哪些?(两种:分散式布局和中心式布局)4、高层建筑?建筑总高度超过 24m5、衡量群体组合最终的标准和尺度是什么?它是否达到了统一6、公共建筑空间的主要构成?(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主要使用空间、次要使用空间 ( 辅助空间 ) 、交通空间)7、办公建筑的主要使用性质的房间可分为办公和公共两大部分。
8、教学楼、图书馆、幼儿园建筑的主要使用房间是?9、公共建筑的走道净宽一般不应小于1100 mm。
10、公共建筑中专供通行用的过道宽度一般在 1.5m 以上。
11、过道供 3 股人流通行时其宽度是1650mm。
湖南工学院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总复习提纲12、公共建筑中坡道的坡度一般为8% ~15% 113、残疾人坡道坡度为不大于1: 1214、建筑楼梯每个梯段的踏步数一般不应超过18 级,亦不应少于 3 级。
15、一般自动扶梯的坡度为30°左右。
16、公共建筑中,为防火疏散需要至少要设置 2 部楼梯。
17、光源与人眼处于0~30 度时眩光最强烈。
18、公共建筑常用的结构形式有:混合结构、框架结构、空间结构。
19、混合结构的缺点?见讲义 P6120、框架结构最明显的特点?承重系统与非承重系统有明确的分工21、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常采用的柱距尺寸是?6-9m22、大跨度建筑的结构形式有?网架结构、壳体结构、悬索结构、充气结构。
23、壳体结构体系的优点?结构重量小、结构受力均匀、有较大的刚度24、公共建筑的交通联系部分可分为哪几种形式?(三种形式:水平交通、垂直交通、枢纽交通)25、高层建筑的交通组织以什么为主?垂直交通结合水平交通26、小型建筑的人流安排多采用的组织形式是?平面的组织方式27、大型观演建筑的人流安排多采用的组织形式是?综合的组织方式28、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是多样统一。
29、形式美的规律有哪些?( 6 个规律,见讲义P53)1 、统一与完整2、对比与微差3、均衡与稳定4、韵律与节奏5、比例与尺度6、主从与重点30、韵律的形式有哪些?重复(连续)的韵律、渐变的韵律、交错的韵律、起伏的韵律31、处理建筑构图中的主从关系时,可运用的对比手法有哪些?32、建筑物能否正确地表现出其真实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什么处理?立面处理33、有效面积?使用面积?结构面积?使用面积系数?见讲义 P70)有效面积——建筑平面中可供使用的面积使用面积——有效面积减去交通面积结构面积——建筑平面中结构所占的面积1 )有效面积系数 =有效面积 / 建筑面积2 )使用面积系数 =使用面积 / 建筑面积3 )结构面积系数 =结构面积 / 建筑面积4)建筑体积的有效面积系数=有效面积 / 建筑体积5)有效面积的建筑体积系数=建筑体积 / 有效面积34、一般的采暖系统包括热水和蒸汽两种方式。
35、学校、会堂、影剧院适合哪种采暖方式?蒸汽采暖方式36、幼儿园、医院、宾馆适合哪种采暖方式?热水采暖方式37、常见的空气调节系统包括哪些?(三种形式:集中空调系统、高速诱导系统、风机盘管系统)38、宾馆建筑常采用的空气调节系统是?高速诱导系统39、适用影剧院、体育馆等建筑的空气调节系统是?集中空调系统40、空气调节主要是指调节室内的?温度、湿度、风速、洁净度41、人工照明的光源有哪些形式?(三种形式:白炽灯、荧光灯和碘钨灯)42、三种光源的特性对比? 1. 白炽灯和碘钨灯的光色偏暖,荧光灯的光色偏冷2.碘钨灯比白炽灯体积小、亮度高、寿命长;3. 荧光灯比白炽灯发光效率高,耗电少,寿命长 4. 白炽灯和碘钨灯容易产生眩光。
43 、解决眩光的措施?(同简答题11)1.加大灯具保护角2. 控制光源不外露3. 提高光源悬挂高度4. 选用间接照明或漫射照明44、世贸大厦的建筑设计者是谁?(日裔美国建筑师雅马萨奇)45、塔式?板式高层建筑?板式高层建筑的优、缺点?塔式、板式的代表作品?(见讲义)46、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形式有哪些?(五种:分隔性、连续性、观演性、高层性、综合性)46、内廊式的布局走道的优、缺点?(同简答题43)47、体育馆、影剧院建筑常采用的空间组合形式是?观演性空间组合48、陈列馆、博物馆建筑常采用的空间组合形式是?连续性空间组合49、学校、行政、医院办公建筑常采用的空间组合形式是?分隔性空间组合50、观演性建筑中视觉最好的位置是?主席团,以满足举行仪式要求。
51、以展览类建筑为代表的连续性的空间组合可分为哪些形式?(五种形式:串联的空间组合形式、放射的空间组合形式、串联兼通道的空间组合形式、兼有放射和串联的空间组合形式、综合性大厅的空间组合形式)⋯⋯⋯⋯⋯⋯⋯⋯⋯⋯⋯⋯⋯⋯⋯⋯⋯(二)简答题:1、公共建筑按用途分类可分为哪些?答:办公建筑(包括写字楼、科技(研)楼、政府部门办公室等);商业建筑(如商场、超市、购物中心、金融建筑等);文教建筑(学校,图书馆、文化馆、少年宫等);医疗建筑(医院、疗养院,诊所);通信建筑(如邮电、通讯、广播用房);交通建筑(如机场、车站,旅客站,水运码头建筑等);体育建筑(体育馆等);演出建筑(剧院,电影院,音乐厅,歌剧院);纪念建筑(纪念馆、纪念堂,纪念碑等);展览建筑(博物馆等);景观建筑(风景园林或城市景观建筑)。
2、公共建筑的设计工作主要涉及到哪些方面?答:总体规划布局;环境背景特色;功能关系分析;体形空间组合;结构形式选择;造型艺术创作。
3、简答室外场地主要有几种?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可以归纳为几种类型?答: 4 种: 1)集散广场;2)活动场地;3)停车场地;4)服务用房的院落。
4、简述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原则。
答: 1)功能分区合理; 2)流线组织明确; 3)空间布局紧凑; 4)结构选型合理; 5)设备布置合理。
5、空间布局紧凑的手法有哪些?答: 1)加大建筑进深;2)增加层数;3)降低层高; 4)在尽端布置大空间。
6、公共建筑的功能问题中核心问题是什么?答:公共建筑的功能问题中核心问题:1)功能区分2)人流疏散3)空间组成4)室外环境的联系。
7、简述公共建筑中的功能分区原则。
答: 1)处理好“主”与“辅”的关系;2)处理好“内”与“外”的关系;3)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4)处理好“洁”与“污”的关系。
8、建筑形式美的规律有哪些?建筑的构图规律有哪些?答:建筑形式美的规律、构图规律: 1)统一与完整; 2)对比与微差; 3)均衡与稳定;4)韵律与节奏; 5)比例与尺度; 6)主从与重点9、怎样改善过道的通风和采光?答:尽量采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在不能直接采光和通风的条件下,则需要进行专门的考虑,如利用尽端开口,两侧局部开敞、利用楼梯间采光,或者利用顶部天窗采光。
10、公共建筑设计质量的好坏受哪些方面的影响?答:公共建筑设计质量的好坏是与透彻的功能分析、完美的艺术构思、合理的结构选型、适宜的设备布置、深入的经济比较以及紧凑的总体空间环境布局分不开的。
11、什么是眩光?如何解决眩光?答:眩光的定义:在视野内由于远大于眼睛可适应的照明而引起的烦恼、不适或丧失视觉表现的感觉。
眩光的光源分为直接的(如太阳光、太强的灯光等),和间接的(如来自光滑物体表面(高速公路路面或水面等)的反光)。
解决眩光的方法:1)加大灯具保护角;2)控制光源不外露;3)提高光源悬挂高度; 4 选用间接照明或漫射照明。
12、简答适用、经济、美观三者之间的关系。
(见讲义P11)我国的建筑方针---适用、安全、经济、美观。
早在公元前一世纪,罗马的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明确地指出过,建筑应具备三个基本要求,即:适用、坚固、美观。
梁思成先生在《建筑创作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建筑学报》1961年第7期),曾对适用、经济、美观的问题做过精辟的论述,他认为:“,, ‘适用' 是首要的要求,因为归根到底,那是建造房屋最主要的目的。
这里面当然也包括了‘坚固' 的要求,因为‘坚固' 的标准首先要按‘适用' 的要求而定。
‘经济 ',,它是一个以最少的财力、物力、人力、时间为最大多数人取得最大限度的‘适用' (以及美观)的问题, ,, ”。
多年来,在实践中我们已摸索出了适用、经济、美观三者的相互约制、相互协调和相互联系的辩证关系,这要视建筑性质、建筑环境、地方特色、审美要求及投资标准而定,绝不能过分地强调某一方面,使三者关系失调,导致不良的后果,因而也是不可取的。
因此,在功能关系合理,且在工程技术、物质条件和投资标准的具体情况下,创造出高超的艺术形式,同样是公共建筑创作中极为重要的问题。
“中国建筑师的当务之急,就是探索一种建筑形式,它既是我们有限的物力之所能及的,同时又是尊重自己文化的。
”———贝聿铭13、公共建筑群体达到合谐统一的基本途径?答: a. 对称; b. 轴线; c. 向心; d.与地形相结合; e.采用共同的形体14、室外环境空间组成有哪几个主要部分?(见教义 P16)1)建筑物群体; 2)场地及道路; 3)绿化设施; 4)建筑小品、雕塑、壁画;5)灯光造型与夜间的光照效果。
15、空间布局紧凑的手法有哪些?答: 1)加大建筑进深;2)增加层数;3)降低层高; 4)在尽端布置大空间。
16、现代建筑设计最常用的两种分析与确定空间组合关系的手段?答: 1)功能关系分析图:或功能气泡图; 2)流线分析图:平面流线图、剖面流线图、综合流线图17、交通流线的类型有哪些?(3种类型)答: 1)公共人流交通线;2)内部工作流线;3)辅助供应交通流线。
18、交通流线的组织的要求有哪些?答: 1、不同性质的流线应明确分开,避免相互干扰。
(1)首先要做到:使主要活动人流线不与内部工作人流线或服务供应线相交叉;(2)其次,主要活动人流线中,有时还要将不同对象的流线适当的分开; (3) 此外,在集中人流的情况下,一般应将进入人流线与外出人流线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