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电弧焊基础知识
电弧焊基础第一章

(2)弧柱区导电特点
弧柱即是维持电弧持续放电所必需电子和阳离子的产生源,同时也是 电能有效转化成热能的发热体
(3)阳极区导电特点
电子受阳极压降加速,与阳极区中的中性粒子碰撞并使其电离,由此 产生向弧柱区运动的阳离子,即是阳极压降区起到向弧柱区提供阳离 子的作用。
中性粒子存在于电弧空间,当处于高能量状态时,其 电子轨道上的电子脱离约束,分离成电子和离子称为 电离
3 带电粒子的扩散与复合
带电粒子在定向运动过程中从电弧内部向外部周边区 域移动称为带电粒子的扩散
复合即电子与正离子相遇后重新组合成中性粒子
1.1.3 电弧导电机构 1.维护电弧放电的条件
电弧的磁偏吹起因示意图
1.3电弧焊中的保护气 1.3.1 保护气种类与纯度 1.3.2 保护气的分解及在金属中的溶解 1.保护气的分解 2.气体在焊接金属中的溶解 1.3.3 混合气体的选择及作用 1.3.4 保护气气流与保护效果 1.保护气气流 2 气体保护效果的决定因素 (1)气体流量(2)喷嘴至工件的距离(3)焊接速度和
1、电弧静压力(电磁收缩力 )2、电弧动压力(等离子流 力)3、斑点力 4、爆破力 5 、熔滴冲击力
液态导体中电磁力的收缩效应
焊接电弧模型
6 电弧力的影响因素 (1)气体介质 (2)电流和电压(弧长) (3)电极(焊丝)直径 (4)电极(焊丝)极性 (5)钨极端部几何形状 (6)脉动电流的影响
熔滴短路产生的爆破力
1.1.6直流电弧与交流电弧 1 直流电弧
极性不发生变化的电弧,其最大特点是稳定性好,根据电流形式的 不同,可以有恒定电流下的直流电弧和变得电流下的直流电弧
第一章电弧焊基础知识

第一章电弧焊基础知识第一章电弧焊基础知识一、教学目的:能正确认识焊接电弧中带电粒子的产生原理了解焊接电弧的工艺特性及电弧力的种类了解阴极斑点及阳极斑点的定义了解熔滴上的作用力掌握熔滴过渡的主要形式及其特点能正确认识焊缝形成过程了解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缝成形的影响了解焊缝成形缺陷的产生及防止二、教学重点:焊接电弧中带电粒子的产生原理熔滴过渡的主要形式及其特点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缝成形的影响三、教学难点:电离和激励极斑点及阳极斑点最小电压原理焊缝成形缺陷的产生及防止四、参考学时数:4~6学时五、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焊接电弧一、焊接电弧的物理基础(一)电弧及其电场强度分布电弧是一种气体放电现象,它是带电粒子通过两电极之间气体空间的一种导电过程。
电弧有三个部分构成:阴极区、阳极区、弧柱区。
(二)电弧中带电粒子的产生1、气体的电离在外加能量作用下,使中性的气体分子或原子分离成电子和正离子的过程称为气体电离。
其本质是中性气体粒子吸收足够的能量,使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和正离子的过程。
电离种类:(1)热电离气体粒子受热的作用而产生电离的过程称为热电离。
其本质为粒子热运动激烈,相互碰撞产生的电离。
(2)场致电离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和其中的中性粒子发生非弹性膨胀而产生的电离。
电离程度:电离度:单位体积内电离的粒子数浴气体电离前粒子总数的比值称为电离度。
(3)光电离中性气体粒子受到光辐射的作用而产生的电离过程称为光电离。
2、阴极电子发射(1)电子发射:阴极中的自由电子受到外加能量时从阴极表面逸出的过程称为电子发射。
其发射能力的大小用逸出功A w表示。
(2)阴极斑点阴极表面光亮的区域称为阴极斑点。
阴极斑点具有“阴极清理”(“阴极破碎”)作用,原因:由于氧化物的逸出功比纯金属低,因为阴极斑点会移向有氧化物的地方,将该氧化物清除。
(3)电子发射类型1)热发射阴极表面受热引起部分电子动能达到或超过逸出功时产生的电子发射。
电弧焊-基础知识

27
(二)电子的发射
(2)场致发射
当阴极表面空间有强电场存在时,金属 电极内的电子在电场静电库仑力的作用下, 从电极表面飞出的现象称为场致发射。
冷阴极电弧正是主要依靠这种方式获得足 够的电子以维持电弧稳定燃烧的。
28
(二)电子的发射
(3)光发射
当金属电极表面接受光辐射时,电极表面的 自由电子能量增加,当电子的能量达到一定值时 能飞出电极的表面,这种现象称为光发射。
9
(一)气体的电离
(1)电离与激励
电离能通常以电子伏(eV)为单位, 1电子伏就是1个电子通过1V电位差的空间所 获得的能量,其数值为1.6×10-19J。为了便 于计算,常把以电子伏为单位的能量转换为 数值上相等的电压来处理,单位为伏(V), 此电压称为电离电压。电弧气氛中常见气体 的电离电压如表1-1所示。
(1)热发射 金表面承受热作用而产生电子发射的现象称 为热发射。金属电极内部的自由电子受到热作用 以后,热运动加剧,动能增加,当自由电子的动 能大于该金属的电子逸出功时,就会从金属电极 表面飞出,参加电弧的导电过程。电子发射时从 金属电极表面带走能量,故能对金属产生冷却作 用。当电子被另外的同种金属表面接受时,将释 放能量,使金属表面加热。
二、焊接电弧的导电特性
其中,暗放电和辉光放电的电流较小,电 压较高,发热发光较弱,而电弧放电的电流最 大,电压最低,温度最高、发光最强。正是因 为电弧具有这样的特点,因此在工业中广泛用 来作为热源和光源,在焊接技术中成为一种不 可缺少的能源。 综上所述,从电弧的物理本质来看,它是一种 在具有一定电压的两电极之间的气体介质中所 产生的电流最大、电压最低、温度最高、发光 最强的自持放电现象。
第一章电弧焊基础知识
第一章电弧焊基础知识

第一章电弧焊基础知识第一节焊接电弧目的与要求:了解电弧的实质、获得的途径、电弧各区域及其导电机构的特点、能量与温度的分布规律;掌握电弧偏吹的概念及影响因素、解决措施。
一、焊接电弧的物理基础(一)电弧及其电场强度分布电弧的实质:气体放电(导电)电弧的特点:低电压、大电流、温度高、亮度大(二)电弧中带电粒子的产生获得电弧的途径:气体电离+电子发射1、电离的种类:热电离场致电离光电离电离能及其与引弧的关系2、(阴极)电子发射热发射场致发射光发射粒子碰撞发射逸出功及其与引弧的关系1、电离的种类:热电离场致电离光电离电离能及其与引弧的关系2、(阴极)电子发射热发射场致发射光发射粒子碰撞发射逸出功及其与引弧的关系二、焊接电弧的导电特性电弧的三个区域:阴极区弧柱区阳极区(一)弧柱区的导电特性最小电压原理(难点,通过水珠的形状与能量的关系辅以解释说明)(二)阴极区的导电特性1、热发射型2、电场发射型阴极斑点(三)阳极区的导电特1、阳极斑点2、阳极区导电形式三、焊接电弧的工艺特性电弧的工艺特性主要包括:热能特性、力学特性、电弧稳定性等。
(一)电弧的热能特性1、电弧热的形成机构电弧的弧柱、阴极区、阳极区的产热特性各不相同。
⑴弧柱的产热⑵阴极区的产热特性⑶阳极区的产热特性2、电弧的温度分布⑴轴向-两极区低弧柱区高⑵径向-中心高四周低3、焊接电弧的热效率及能量密度电弧产热的一部分热量会通过对流、传导、辐射等形式散失,所以会存在热效率问题。
能量密度分布:轴向-两极区大弧柱区小径向-中心大四周小(二)、电弧的力学特性1、电弧力类型及作用(重点)电磁(收缩)力——使电弧获得刚直性,促进熔滴过渡等离子流力——促进熔滴过渡斑点(压)力——阴极>阳极/阻碍熔滴过渡电极材料蒸发的反作用力——阴极>阳极/阻碍熔滴过渡熔滴(droplet)冲击力——对熔池造成冲击短路爆破力——短路时产生,导致飞溅2、电弧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气体介质、焊接电流和电压、焊丝(条)直径、极性和电极端部形状等。
1.电弧焊基础知识

碰撞电离
9
(2)电子发射
电子发射:电极表面受到外加能量的作 用,使其内部的电子冲破电极表面的束 缚飞到电弧空间的现象称为电子发射。
逸出功:使一个电子从金属表面飞出所 需的能量称为逸出功。通常用逸出电压 表示。
10
常用金属的逸出功
金属
W
Fe
Al
纯金属
4.54
4.48
4.25
冷阴极:钢、铜、铝、镁等材料作阴极时,由于 它们沸点很低,电极加热温度受沸点的限制不可 能很高,热发射不能提供足够的带电粒子,此时 电场发射起主要作用,这种电极称为冷阴极。
17
(3)负离子形成
负离子的形成主要是由中性气体粒子(原子 或分子)吸附一个电子形成的,负离子所带 电量与电子相同,但是质量大,不能有效参 与电弧导电过程
造成离子 F、Cl、O2、OH、NO等离子亲和能比较大,
易于形成负离子。
18
3.焊接电弧的构成及其导电特性
焊接电弧由阴极区、 阳极区、弧柱区构 成。
Ua=UA+UC+UK
UA Ua
UC
UK 19
(1)弧柱区特点及导电机构
20
(2)阴极区的特点及导电机构
电子之源:向弧柱提供99.9%的电子。阴极 发射电子的能力,对电弧稳定性影响极大。
阴极区的长度:为10-5~10-6cm 高电场强度:如果阴极压降为10V,则阴极
区的电场强度为106~107V/cm。 阴极区的导电机构分为:
➢ 热发射型阴极区导电机构: ➢ 电场发射型阴极区导电机构: ➢ 等离子型阴极区导电机构:
弧柱区长度为电弧长度 弧柱区的电场强度较低: 通常只有5~10V/cm。 温度很高,5000~50000K, 分子、原子将产生热电离,形成等离子体。 弧柱区呈电中性 带电的粒子在等离子体定向移动,基本上不受空间
焊接基础第1章 电弧焊基础知识

学习目标
掌握焊接电弧物理基础; 能够分析说明焊接电弧的工艺特性; 能够明确作为填充材料的焊丝熔化特性与熔滴过渡
的方式; 掌握母材熔化与焊缝成形的基本规律;
1
第1章 电弧焊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
※ 1.1 焊接电弧基础 ; ※ 1.2 焊丝的熔化与熔滴过渡; ※ 1.3 母材熔化与焊缝成形 ;
17
1.2 焊丝的熔化与熔滴过渡
1.2.1 焊丝的加热和熔化特性
1、焊丝的热源 (2)电阻热: 熔化极电弧焊时,焊丝只在通过导电嘴 时才和焊接电源接通(焊条?)。
因此,讨论焊丝的加热 和熔化,实际上是分析焊丝 伸出部分(称为焊丝干伸长 :ls)的受热情况,因为焊 丝伸出部分有电流流过时所 产生的电阻热对焊丝有预热 作用。
23
1.2 焊丝的熔化与熔滴过渡
1.2.2 熔滴的形成与过渡
1、熔滴上的作用力 综上所述:
1)除重力、表面张力、爆破力外,其余力都与电弧 形态有关。
2)熔滴上的作用力对熔滴过渡的影响应从焊缝空间 位置、熔滴过渡形式、电弧形态、工艺条件等综 合考虑。
24
1.2 焊丝的熔化与熔滴过渡
1.2.2 熔滴的形成与过渡
18
1.2 焊丝的熔化与熔滴过渡
1.2.1 焊丝的加热与熔化
2、焊丝的熔化 1)熔化速度、熔化系数
熔化速度( Vm ):在单位时间内熔化的焊丝质量。 熔化系数( аm ):在单位时间内,单位电流所熔化的
焊丝质量。 2)焊丝的熔化特性
焊丝的熔化特性则是指焊丝的熔化速度Vm和焊接电流I 之间的关系。
在采用熔化极电弧焊进行焊接时,必须使焊丝的熔化速 度等于送丝速度,才能建立稳定的焊接过程。
第一章 电弧焊的基础知识

汽车工程系 闫 霞
预备知识
一、基本内容 掌握焊接基本概念、理解焊接本质、特点及分类 二、基本概念: 焊接是被焊工件的材质(同种或异种),通过加热或加压 或二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工件的材质达到 原子间的结合而形成永久性连接的工艺过程。 1) 被焊工件的材质 金属—金属 金属—非金属 非金属—非金属
(1)制造金属结构件; (2)制造机器零件和工具; (3)修复。
第一章
电弧焊的基础知识
一 学习目标 熟练掌握本章的基本概念,理解并掌握电弧的产生。了解电弧的 引燃过程、焊接电弧的构造、电弧的静特性、焊接电源极性及电弧 的稳定性、焊接电弧的偏吹;掌握焊接电弧的熔滴过渡。 二 重点 1)电弧、气体电离、电弧的静特性、电弧的稳定性、磁偏吹、熔 滴过渡等一些基本概念。 2)电弧的产生 3)电弧的构造 4)焊接电弧的稳定燃烧 5)熔滴过渡的形式 三 难点 1)电弧的产生 2)焊接电弧的构造及静特性
2)
依靠原子间的结合力 --- 焊接本质 通过原子间的结合力将两个固体连接起来,对于金属 来说,必须产生金属键,也就是说,被连接表面要接 近到原子晶格间距。
3)
要通过一定的物理、化学过程
加热:电弧焊、钎焊
加压:冷压焊 加热+加压:电阻焊、扩散焊 热压焊
d
d要求达到:10nm
放大 氧化物
因此:
采取必要的措施。
1)电离与激励 (1)气体电离:在外加能量的作用下使中性的气体分子或原子分离成 正离子(A+ )和电子(e)的过程。 A → A+ + e - Wi
A
A+
+
第一章电弧焊基础知识

过渡区
非自持放电
过 渡 区
电弧放电
电流最大、 电压最低、 温度最高、 发光最强
5
电弧放电区伏安特性
电弧的静特性曲线
A. 电弧成负阻特性 B. 电弧成平特性 C. 电弧成上升特性
6
2. 带电粒子的产生
气体电离 电极发射电子 形成负离子
7
(1)气体电离:
电离:中性气体分子或原子分离成电子和正离 子的现象。 电离电压:电离能用电压来表示,电离电压低 说明气体的电离比较容易,电弧比较稳定。
37
4.斑点力
斑点力:斑点受到带电粒子的撞击,或 金属蒸汽的反作用而对斑点产生的压力, 称为斑点力,或斑点压力。 阴极斑点力大于阳极斑点力
38
5.电弧与磁场的作用
电弧的刚直性(挺直性、挺度) :电 弧抵抗外界干扰,力求保持焊接电流沿 电极轴向流动的性能。 电磁力是产生电弧刚直性的主要原因。
TIG焊小电流成负阻特性。
27
平特性
在B区:电流稍大,电极温度提高,阴极热发射能力增 强,阴极电压降低;阳极蒸发加剧,阳极电压降低。也 就是说电弧中产生和运动等量的电荷不需要更强的电场。
对于弧柱区,电弧等离子气流增强,除电弧表面积增加 造成的热损失外,等离子气流的流动对电弧产生附加的 冷却作用,因此在一定的电弧区间内,电弧电压自动的 维持一定的数值,保证产热和散热的平衡。成平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弧定义:电弧是 一种特殊的气体放 电现象,它是带电 粒子通过两电极之 间气体空间的一种 导电过程。 实现了将电能转化 为机械能、热能和 光能。
4
气体是良好的绝缘体 带电粒子密度<10-8/m3 使气体导电的条件:电场;带电粒子
非自持放电
自持放电
电流最大、 电压最低、 温度最高、 发光最强
9
(2)电离的种类: 热电离(弧柱)
场致电离(两极)
碰撞电离(主要途径)
光电离:仅对K、Na、Ca、Al的金属蒸汽
基本规律: 温度 压力 电离电压
电离度
带电粒子数 电弧稳定性
10
2、阴极电子发射
电离和阴极电子发射是电弧产生和维持 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
阴极发射出的电子,在电场的加速下碰撞电弧空间 的中性粒子使之电离,从而是阴极电子发射充当了 维持电弧导电的——原电子之源。
51
2、喷射过渡(射流过渡)
5
(一)电弧及其电场强度分布 沿电弧方向电场强 度分布不均匀 分为三个区域 阴极、阳极区尺寸 很小,约为 10-2-10-6 cm 电场分布的不均匀 性表明电弧电阻的 非线性
6
(二)电弧中带电粒子产生来源:
–1 –2 –3 –4
中性气体粒子的电离 金属电极发射电子 带电粒子复合 负离子形成
31
1.焊接电源的影响:
(1)焊接电源的特性 (2)焊接电源的种类 (3)焊接电源的空载电压
2.焊接材料
– 药皮成分(稳弧剂、电离能低的成分K、 Ca、Na的氧化物) – 药皮偏心、局部脱落
32
3.焊接电流(越大越稳定)
– 电离度、热发射能力增强 – 断弧弧长增加 4. 磁偏吹: 实际焊接过
24
钨极氩弧焊的钨极锥角 较小,电流较大,或者 熔化极电弧焊采用喷射 过渡工艺时,这种电弧 的动压力较为显著。 结果:指状熔深。 增加电弧挺度,促进过 渡,增大熔深,搅拌
25
(3)斑点力:电极上形成斑点时,由 于斑点受到带电粒子的撞击,或金属蒸 汽的反作用而对斑点产生的压力,称为 ~,或斑点压力。 阴极斑点力大于阳极斑点力 原因:正离子的质量远大于电子的质量 阴极斑点电流密度大,蒸汽反作 用力也大
12
*(2)阴极斑点 定义:阴极表面经常可以看到发出闪烁 的区域,这个区域称为 电子发射最集中的区域 电流最集中流过的区域 热阴极:斑点固定 W C 冷阴极:斑点不规则移动 Cu Fe Al
阴极清理作用(阴极破碎) 在铝合金焊接中作用最为明显
13
(3)电子发射的类型
– 热发射 – 场致发射 – 光发射 – 粒子碰撞发射
35
5.其他影响稳定性的因素:
– 表面清洁状态 – 气流
36
第二节 焊丝的熔化与熔滴过渡
焊丝的加热与熔化特性 熔滴上的作用力 *熔滴过渡的主要形式及特点
37
一、焊丝的加热与熔化特性 (一)焊丝的热源 1、电弧热
熔化极电弧焊: 焊丝的熔化主要依靠 阴极区或者阳极区产生的 热量以及焊丝伸出长度上 的电阻热。弧柱区产生的 热量对于焊丝的加热熔化 作用比较小。 非熔化极电弧焊: 弧柱区产热熔化焊丝
42
2、表面张力 在焊条端头上主要保持 熔滴的主要作用力。 Fσ=2Rπσ
表面张力系数
焊丝半径 与材料成分( O 、 S )、温度、气 体介质等因素有关
43
3.电弧力:电弧对熔滴和熔池的机械作用力, 包括:? 电弧力只有在焊接电流较大的时候,才对 熔滴过渡起主要作用;电流小时,重力表 面张力其主要作用
基本物理过程
7
1、气体的电离
(1)气体的电离与激励 定义:在外加能量作用下,使中性的气体分子或原子分 离成电子和正离子的过程 实质:中性气体粒子吸收足够的外部能量,使分子或原 子中的电子脱离原子核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和正离子的 过程。 气体的电离电压的大小反映了带电粒子产生的难易程度。 (表1-1) – 电离电压低----带电粒子容易产生,有利于电弧导电 – 电离电压高----带电粒子难以产生 电弧导电困难
力大
(1)电磁收缩力 电磁力:电流流经距离不远 的两根平行导线时,电流 同向相吸,异向相斥。他 的大小与流过的电流大小 成正比,与两根导线之间 的距离成反比。
力小
22
电磁静压力:电弧轴向推力 在电弧横截面上分布不均匀, 弧柱轴线处最大,向外逐渐 减小,在焊件上表现为对熔 池形成的压力 结果: 碗状熔深焊缝形状。
焊接电弧与热能及机械能有关的工艺特 性,主要包括电弧的热能特性、电弧的 力学特性和电弧的稳定性等。
20
(一)电弧的热能特性 电弧的温度分布
熔点限制 导热条件
21
(二)电弧的力学特性
1、电弧力及其作用 电弧力影响着熔深及熔滴的过渡,而且影响到熔 池的搅拌、焊缝成形及金属的飞溅等 *电弧力主要包括:电磁收缩力、等离子流力、斑点 力等
48
图
熔滴过渡的主要形式
粒状过渡
短 路 过 渡
搭桥 过渡
爆破过渡 喷射 过渡 套筒 过渡
49
渣壁 过渡
(一)自由过渡:
1、滴状过渡
电弧电压高,根据电流大小、极性和保护气体种类不同,又可分为粗 滴过渡和细滴过渡
(1)粗滴过渡:电流比较小和电压比较高时, 弧长较长,使熔滴不易与熔池短路。因电流 比较小,弧根面积的直径小于熔滴直径,熔 滴与焊丝之间的电磁力不易使熔滴形成缩颈, 同时斑点压力又阻碍熔滴过渡。随着焊丝熔 化,颗粒长大,最后重力克服表面张力作用, 而形成大的颗粒过渡。 电弧稳定性和焊缝质量都比较差。
11
(1)电子发射与逸出功 定义:
– 电子发射:阴极中的自由电子受到一定的外加能 量作用,从阴极表面逸出的过程 – 逸出功:一个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所需的最低外 加能量。单位电子伏或者逸出电压
逸出功的大小受电极材料及表面状态的影响。 金属表面存在氧化物时逸出功会减小 表1-3与表1-1比较
44
4、熔滴爆破力:当熔滴内部因冶金反应 而生成气体或者含有易蒸发金属时,在 电弧高温的作用下,使气体体积膨胀而 产生的内压力,致使熔滴爆破,这一内 压力称为~,它促进熔滴过渡,但产生 飞溅。
45
5、电弧的气体吹力
造气剂 碳元素氧化
46
*三、熔滴过渡的主要形式和 特点
熔滴过渡 定义:电弧焊时,焊丝的末端在电弧的高温 作用下加热熔化,形成熔滴通过电弧空间向 熔池转移的过程,称为~ 焊丝形成的熔滴作为填充金属与熔化的母材 共同形成焊缝,因此,焊丝的加热熔化及熔 滴的过渡过程将对焊接过程和焊缝质量产生 直接的影响。
程中,由于受到很多因 素的影响,电弧周围磁 力线均匀分布的状态被 破坏,使电弧偏离焊丝 (条)轴线方向,这种 现象称为 ~ ,或者电弧 偏吹。 结果:影响焊接质量
33
磁偏吹影响因素
– 导线连接位置 – 电弧附近电磁铁 – 磁性回路 – 焊接位置
34
减少磁偏吹的措施
– 可能时采用交流电源代替直流电源 – 尽量采用短弧进行焊接 – 对于长和大的工件采用两端接地的方法 – 如果工件有剩磁,焊接前应消除 – 避免周围铁磁性物质的影响 – 用厚药皮焊条代替薄药皮焊条
焊接方法与设备
1
第一章 电弧焊基础知识
电弧焊重要性
– 高效
本章基本内容
– 第一节 焊接电弧 – *第二节 焊丝熔化与熔滴过渡 – *第三节 母材熔化及焊缝成型
2
第一节 焊接电弧
一、焊接电弧物理基础 二、焊接电弧导电特性 *三、焊接电弧工艺特性
3
一、焊接电弧物理基础
(一)电弧及其电场强度分布
50
(2)细滴过渡:电流比较大,相应的电磁收缩 力增大,表面张力减小,熔滴存在的时间短, 熔滴细化,过渡频率增加,电弧稳定性比较 高,飞溅少,焊缝质量高 气体介质或焊接材料不同时,细滴过渡的特 点不同。 CO2 和酸性焊条电弧焊,熔滴非轴 向过渡;铝合金熔化极氩弧焊或大电流活性 气体保护焊焊钢则轴向过渡
29
(3)极性的影响
斑点力 作用, 熔滴尺 寸不同
(4)气体介质的影响
导热性强或多原子气体消耗的热量多,引起电弧收缩,电弧力 增强。 气体流量及电弧空间压力增强,也会引起电弧收缩。
30
(三)焊接电弧的稳定性
定义:电弧产生稳定燃烧(不产生断弧、 飘移和偏吹等)的程度 意义:是保证焊接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影响因素:操作技术、焊接电源特性、 焊接材料特性、焊接工艺特性及磁偏吹 等
38
2、电阻热
焊丝与导电嘴接触点到焊 丝端头的一段焊丝(即焊 丝伸出长度,用Ls表示) 有焊接电流通过,所产生 的电阻热对焊丝有预热作 用,从而影响焊丝的熔化 速度。特别是焊丝比较细 和焊丝的电阻系数比较大 时(如不锈钢),这种影 响更加明显。 结论:
用于加热和熔化焊丝得总热量Pm是单位时间内电弧热和电阻 热提供的能量。
47
(一)自由过渡:
熔滴经电弧空间自由飞行,焊丝的端头和熔池不发生直接接触。
(二)接触过渡:
焊丝端部的熔滴与熔池的表面通过接触而过渡。 – 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时,焊丝短路并重复的引燃电弧,称为短 路过渡 – TIG焊时,焊丝作为填充金属,它与工件之间不引燃电弧, 搭桥过渡
(三)渣壁过渡:
与渣保护有关,发生在埋弧焊时,熔滴从熔渣的空腔壁上流下。
8
激励 定义:当中性气体粒子受外加能量作用而不足以使其 电离时,但可能使其内部的电子从原来的能级跃迁到 较高的能级,这种现象称为~。 激励可导致->电弧辐射光 重要结论: 当电弧空间存在电离电压(或激励电压)不同的 多种气体 的时候,在外加能量的作用下, 电离电压 (或激励电压)低 的气体粒子先被电离(或激励), 若这种气体的足以维持电弧的稳定燃烧,则整个电弧 燃烧所需要的能量主要 取决于这个较低的电压 。因而 电弧所要求的外加能量就比较低。 *意义:稳弧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