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和风带(说课 讲课)PPT课件

合集下载

气压带和风带(36张PPT)

气压带和风带(36张PPT)

交通出行
01
航空运输
气压带和风带对飞机航行的时间和路线有直接影响。航空公司需要了解
这些因素,以制定安全、高效的飞行计划。
02
海上运输
在海上,风是主要动力来源之一。了解风带的特点对于船舶航行和货物
运输至关重要。
03
公路和铁路运输
在长途运输中,天气条件(如风暴)可能会影响交通工具的正常运行和
安全性。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活动有助于预测这些天气事件并采取相应
对人类的意义与价值
提高灾害预警能力
对气压带和风带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提高气象灾害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减少灾害对人类 生命财产的损失。
指导气候变化应对策略
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变化趋势和规律,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气候变化应对策略,保护生态 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促进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发展
对气压带和风带的研究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如气象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等,其研究成 果可以促进这些学科的发展和创新。
的预防措施。
06
未来研究与展望
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
数据获取的局限性
目前的气象观测站分布不均,导致某些地区的气压带和风带数据 缺失或不足,影响研究的准确性。
模型预测的精度
现有的气象模型在预测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和变化方面仍存在一定 的误差,需要进一步提高模型的精度和准确性。
对非线性过程的理解不足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和变化涉及到复杂的非线性过程,目前的研究 对其理解仍不够深入。
未来研究方向
1 2 3
增强观测能力
通过建设更多的气象观测站和利用卫星遥感技术, 提高对气压带和风带的观测精度和覆盖范围。
改进模型预测
研发更精确的气象模型,提高对气压带和风带变 化的预测能力,为气候变化研究和灾害预警提供 更可靠的依据。

课件4:3.2 气压带和风带

课件4:3.2 气压带和风带
赤道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季节性移动
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气压带风带 在一年内,做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在北半 球,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夏 季偏北,冬季偏南。
技能提升
热带辐合带是南北半球信风气流形成的辐合地带的总称,对热带地区天气和气 候影响极大(如图)。热带辐合带的位置呈南北方向移动。据此完成1-2题。
C.江苏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谢谢观看!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技能提升
读“我国某地盛行风向方位角(以正北方向为起点,顺时针方向转过的角度)月变化 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技能提升
C 1.导致该地3—6月风向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公转速度由慢加快
B.洋流流向发生变化
C.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B 2.该地最可能位于( )
A.山东省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海南省
温故知新 大气运动
热力环流
1、请在右图绘制热力环流模式图
2、A地受热,盛行上升气流,气压低,
易成云致雨
B、C两地遇冷,盛行下沉气流,气压高,
遇冷
受热
遇冷
天气晴朗。
热力环流
3、若仅考虑热力因素,请在下图中画出地球的大气运动示意图。

1、请在下图中画出北半球近地面风和高空风的受力分析
水平气压梯度力
极地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三圈环流
请同学们自己动手试着画出南半球的气 压带、风带示意图 全球共有七个气压带,即赤道低压带, 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 带和极地高压带。在气压带间形成了六 个风带,即南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中 纬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说课 讲课)PPT课件

气压带和风带(说课 讲课)PPT课件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运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提高读图用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1.通过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等意识 2.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材分析:1.3重难点分析
重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①气压带和风带的形 成与分布规律 ②北半球冬、夏季气 压中心分布
高压
二、三圈环流
高纬环流 中纬环流
低纬环流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带 中纬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压带


西

副热带高压带 东北信 风
赤道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中纬
西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东风 极地高压带
全球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1.气压带分布规律 高低气压相间分布 南北半球对称
(低)

(高)
第一步假设:
①地表均一 ②地球不自转
热(低) (高)
③太阳直射赤道
(不移动)
图2.9 理想状态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
北半球低纬环流立体图
高压
第二步假设: ①地表均一 ②地球自转 ③太阳直射赤道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到北纬30°上空偏 转成西风,气流无 法北上在此堆积。
被 迫 下 沉
2.风带分布规律 南北对称分布 但风向不同
当堂检测
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
N
甲>乙>丁>丙
西南风
√ 盛行西风
2021
课堂小结:

《气压带风带》课件

《气压带风带》课件

气候变化研究
气候变化监测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变化与气候 变化密切相关,通过研究气压带 风带的演变,可以监测全球气候 变化的趋势和影响。
气候模型验证
气压带风带的演变规律是气候模 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气压 带风带的模拟和分析,可以验证 气候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农业与生态保护
农业种植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变化对农业种植有着重 要影响,通过了解气压带风带的规律,可以 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时间,提高农 业生产效益。
风带之间的相互作用
信风与西风
信风和西风在各自纬度范围内对气候产 生影响。信风通常干燥,而西风则带来 水汽,形成降水。因此,在信风与西风 的交汇地带,常常形成气候的过渡带, 如沙漠与草原的过渡带、山地与平原的 过渡带等。
VS
西风与东风
西风和东风在各自纬度范围内对气候产生 影响。西风通常带来水汽,形成降水;而 东风则干燥。因此,在西风与东风的交汇 地带,常常形成气候的过渡带,如温带海 洋性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带。
年度性移动
总结词
年度性移动是指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中随着地球的公转而产生的缓慢移动。
详细描述
由于地球的公转,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中会沿着纬度方向缓慢移动。这种移动对气候和天气系统的影响相对较小 ,但仍然会对某些地区的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在北半球的冬季,副极地低气压带南移,导致北半球许多 地区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生态保护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和变化对生态环境有着重 要影响,通过研究气压带风带的演变,可以 了解生态环境的演变规律,为生态保护提供 科学依据。
THANKS
感谢观看
05
气压带风带的实际应用
航行与气预报
航行安全

《气压带和风带》-完整版课件

《气压带和风带》-完整版课件

(二)不同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地区形成不同的气候
1.受单一的气压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
(1)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0之间):赤道 低压带控制;
(2)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度之 间大陆内部或西岸):主要是受副高控制;
2、受单一的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
(3)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度至60度大陆 的西岸):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7、地势高、地形起伏大形成的气候:高 原和高山气候。
(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太阳辐射
地面状况 人类活动 大气环流
离海远近 地形
植被覆盖率 洋流
气温 气 候 成 因
降 水
注意:各气候因子是相
蓝本P46 互关联的,共同影响气
候的形成
指出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主要因素
(1)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北部冬季
漫长,多冰雪。 纬度位置
(2)两极地区降水稀少。 气压带、风带
(3)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
较湿润。 海陆位置
(4)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 地形
(5)摩尔曼斯克港位于北极圈以内,却是终年不冻港。
北大西洋暖流
(四)气候类型的判读
气温:
下面是不同地区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观
四、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副极地低压 高压
低压
副热带高压
赤道低压
副热带高压
副极地低压
冬季:大陆冷却快于海洋
夏季
夏季,大陆会形成高压还是低压?阐述理由。 低压 同一纬度上,大陆气温高,空气暖而轻;
副极地低压
副热带高压 低压
高压
赤道低压 副热带高压 副极地低压
夏季:大陆增温快于海洋

气压带和风带(优秀)PPT课件

气压带和风带(优秀)PPT课件

总结
形地成表单均圈一环,地流球静止 地形表成均三一圈,环地流球自转 形 地成 表三 均圈 一环,地流球且自气转压同带时风公带转发生季节性移动 海北陆半分球布冬对、大夏气季环气流压的中影心响
季风环流
——大范围风向随季节 而变化 的现象。
1、东亚季风 中国东部、朝鲜半岛,日 本南部
季风环流2.swf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三圈环流 据图分析气压带 和风带的分布规律?
高低压相间分布 南北半球对称
绘制全球气压带与风带
60°
高压低压相间插
90° N
N
一撇一捺向低压 30°

S
情景3
例题
1 下图中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 表示风带,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表示气压带,
a
(1) 图中字母a表示的气压带是
b
A. 赤道低气压带
低压。夏季陆地比海洋升 温快,气温较高,形成热低压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60 ° N
蒙古-西伯 利亚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30 ° N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

拓展:冬、夏季气压中心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1)冬季: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冷空气源地)。 (2)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影响中国东部降水。
风向 冬季风 西北风 夏季风 东南风
原因
性质
海陆热力性 寒冷干燥 质差异 温暖湿润

气压带和风带优秀课件

气压带和风带优秀课件

季节变化
随着季节的变化,气压带和风带的分 布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在冬季,太阳直射点的南移,赤道低 气压带南移,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 导致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呈现西北 风和西南风的特征。
在夏季,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北移,赤 道低气压带北移,副热带高气压带南 移,导致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呈现 东北风和东南风的特征。
气压带和风带优秀课件
• 引言 •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 气压带和风带的相互作用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主题简介
01
气压带和风带是气象学中的重要 概念,它们对气候、天气和自然 环境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02
本课件将介绍气压带和风带的形 成、分布、特征以及与气候变化 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不同地区的气候形成过程存在差异, 因此需要针对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进 行具体分析。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地球上气候系统的长期变化,包括气温、 降水、风等气候要素的变化。
输标02入题Βιβλιοθήκη 气压带和风带是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们 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全球气候的变化。
01
03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各国共同努力,采取减缓和适 应措施,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等。
北半球夏季和冬季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01
在夏季,北半球受到亚洲低压和北美低压的影响,而在冬季则
受到亚洲高压和北美高压的影响。
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02
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受到南半球海洋面积较大的影响,因此
分布较为稳定。
地中海气候的形成
03
地中海气候的形成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有关,夏季受

《气压带与风带》PPT课件

《气压带与风带》PPT课件

A

B
C
30°
D 60°
E
90°
17
总结归纳
上述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是不考虑海陆分 布和地形影响的理想模式。但由于地表是 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同纬 度的陆地和海洋在冬季或夏季温度有明显 的差异,因此就使气压带和风带局部断裂, 分割成一些高低气压中心。使大气环流实 际情况比理想模式要复杂得多。
赤道与极地之 间的三圈环流
低纬环流 中纬环流 高纬环流
6
7
8
➢变式拓展
900S 极 600S
极地 高压 带
地 副极 东 地低 风 压带 带
干旱 多雨
西 300S

00

风 带
副热带 高压带
南 信 风
赤道低压带 北 信 风


干旱
多雨
300N 副热带 高压带
干旱
西 600N 极 900N
风 带
副极 地低 压带
思考探究
❖ 地球表面均匀 ❖ 地区间冷热不均 ❖ 考虑地转偏向力 ❖ 考虑 动,全球气压带和风 带如何变化?
2、就北半球来 说,冬夏季气压 带风带将如何移 动?
12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1、全球的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 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2、北半球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14
3、有关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A、同一半球信风与极地东风的风向基本相同 B、盛行西风与信风在南北纬30°附近辐合 C、盛行西风在北半球是西北风,在南半球是西南风 D、信风由高纬吹向低纬,容易成云致雨
4、我国南极中山站的五星红旗常年是 ( C ) A、向南飘扬 B、向北飘扬 C、向西飘扬 D、向东飘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运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提高读图用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1.通过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等意识 2.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材分析:1.3重难点分析
重点
①气压带和风带的形 成与分布规律 ②北半球冬、夏季气 压中心分布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2021
一、大气环流
1.概念: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统称为大气环流,它反映了大气运动的 长时期平均状态。
2.作用:它促进了高低纬度间、海陆间 的热量和水汽交换促进地球上的水量 平衡和热量平衡。
请单 这做圈 种课环单本流 圈P环3流3活能动不题能维持下去?为什么?
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李嘉诚
2.风带分布规律 南北对称分布 但风向不同
当堂检测
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
N
甲>乙>丁>丙
西南风
√ 盛行西风
2021
课堂小结: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一、大气环流的概念及作用 二、三圈环流
假设①地表均一②地球自转③太阳直射赤道 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2、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
作业
1.分析赤道低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成因是 否相同?极地高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呢? 2.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在不断地公转,如果考虑 地球公转这一条件,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位置 将如何变化?
(低)

(高)
第一步假设:
①地表均一 ②地球不自转
热(低) (高)
③太阳直射赤道
(不移动)
图2.9 理想状态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
北半球低纬环流立体图
高压
第二步假设: ①地表均一 ②地球自转 ③太阳直射赤道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到北纬30°上空偏 转成西风,气流无 法北上在此堆积。
被 迫 下 沉
难点
①气压带和风带的形 成 ②气压带和风带对气 候的影响
学情分析
知识
01 气候的成因与分布 02 热力环流相关知识
能力
01 地理现象分析能力 02 空间想象能力
思维
01 辩证逻辑思维
教法学法
教法
讲授法 启发法 演示法
教为主导
学法
读图分析法 合作探究法
学为主体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课堂讲授
当堂检测
归纳总结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说课部分
01 02 03 04 05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1.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热力环流 大气水平运动
气 压 带 和 风 带
2021
承 上 启 下
季风环流
自然带的形成
教材分析:1.2教学目标
公司名称
知识与技能
1.绘制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2.解释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 3.分析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高压
二、三圈环流
高纬环流 中纬环流
低纬环流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带 中纬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压带


西

副热带高压带 东北信 风
赤道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中纬
西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东风 极地高压带
全球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1.气压带分布规律 高低气压相间分布 南北半球对称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大气环流 2.三圈环流 ①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②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单一气压带影响下的气候类型 2.单一风带影响下的气候类型 3.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授课部分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